一、朱镕基总理说小城镇建设要科学规划(论文文献综述)
黎雪[1](2020)在《何为和谐民族关系:木里的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族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一种,随着更大范围的经济一体化,交通、网络、通信的迅速发展,关系网络向外向内延伸,社会单元间的联系加强。在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的今天,民族关系成为国家建设与发展需面对的重要议题之一。为提供和谐民族关系研究县域典型案例,本文以木里藏族自治县民族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考察,定量与定性的相互映证,梳理木里和谐民族关系的形成、发展与现状,总结其经验价值。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研究分建国前后对木里和谐民族关系形成的历史基础、曲折发展进行梳理。主要考察了木里建置沿革与多民族分布、世居民族的源与流;从“自下而上”的民间互动,回溯了民间经济、政治、文化往来;从“自上而下”的王朝力量,回顾了中央王朝有利于地方民族关系的政治建构。建国以来,木里民族关系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研究分新中国成立初期、“大跃进”“文革”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三个阶段,分别探讨了木里新型民族关系的形成、民族关系发展道路上遭受的挫折、经济社会文化变迁与民族关系的发展。从实证的视角,笔者开展了民族关系田野调查。研究首先阐明了田野调查中衡量木里和谐民族关系的核心要素和影响因素、相关的内涵界定、问卷设计与田野开展情况。调查主要把各民族人口构成及相对规模、居住格局、日常交往、族际通婚、语言使用、民族心理作为木里和谐民族关系考察的六个核心因素。人口结构中的民族关系,包括木里各民族人口构成与相对规模、人口普查结果中反映的社会结构性差异;居住格局中的民族关系,包括各民族地理空间的分布、城乡分布情况、微观个体的邻里关系;日常交往中的民族关系,包括生活场所、工作场所、学校场所、娱乐场所中的民族交往;族际通婚中的民族关系,则基于2015年至2017年乔瓦镇婚姻登记数据、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木里县婚姻登记数据,分析包括族际婚的数量及占比、族际婚中的性别差异、教育边际效应对族际婚的影响;语言使用中的民族关系,包括对民族语言文字使用、汉语言文字使用、双语教育普及的考察;民族心理中的民族关系则通过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民族偏见与歧视的调查情况来呈现。同时,本文对和谐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即外部经济环境、政治环境、人文社会环境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了木里主要经济指标、脱贫攻坚的成绩和挑战、语言环境、宗教环境、教育状况等问题。民族关系的认识维度,从历时与共时、国家与民间、结构与互动的不同维度展开。历史积淀和现实建构共同生成木里民族关系,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继承延续;民间交往和国家力量共同生成木里民族关系,其发展离不开“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两股力量;同时,民族关系也是结构与互动的统一,既通过民族成员的互动交往折射关系的具象情况,又通过赖以生存的外部结构环境影响其发展态势。新时代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完善少数民族权利保护、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等路径构成和谐民族关系的时代要求。针对木里当地实际,研究提出夯实和谐民族关系的发展基础,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经济发展“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因地制宜探索地方发展模式的路径。
宋词,汤士东[2](2019)在《谈河南省小城镇新区规划建设》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河南省小城镇新区规划的研究,就小城镇新区规划实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小城镇新区建设的规划原则,提出了在新区规划建设过程中应该采用的方法及对策。
文世芳[3](2017)在《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总结历史上封闭保守的深刻教训,勇于面对中国与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巨大差距,充分认识到关起门来搞建设行不通、闭关自守实现不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虚心学习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这个伟大觉醒的重要内容,对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是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探索而成,从改革开放之初一步一步摸索而来。探求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可以从改革开放史中寻求历史的逻辑、问题的病灶和成功的钥匙。因此,从改革开放之初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和借鉴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从开放和改革的相互关系及国际经验视角探求改革开放开启并获得成功的原因,对当前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这些正是论文致力于探求的深层次问题。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四章和小结。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意义,研究的现状、问题,研究的资料准备、特点,研究的方法、思路,研究的目标、方向。第一章,主要讨论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考察整个社会,国民经济遭受重创,人民生活在温饱线上长期徘徊,社会各界渴望变革;考量党内状况,使命意识空前觉醒,执政危机意识日渐浓厚,全党洋溢着把“文化大革命”耽误的时间抢回来的情绪;环顾世界局势,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在两极格局下存在寻求多极化的内在张力,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迅猛发展后进入滞胀阶段,亟需产业转移,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树立了发展榜样,调整和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潮流。特定的历史条件,给中国指明了方向:旧的道路难以为继,变革已是民心所向,国际形势为迎接中国融入世界大家庭、登上国际大舞台提供了历史契机。一种历史的合力,悄然引导着中国朝着改革与开放的道路走去,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条件生成。第二章,主要讨论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中共逐渐扩大对外交流,冷眼向洋看世界,以世界为参照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党内和思想理论界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已经不可抑制。中共高层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对世界局势作出新的研判,认为存在长时段和平发展的可能。在对历史的反思中,中共又逐渐从“左”的迷雾中走出来,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工作重心开始务实地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倾斜。在此基础上,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党和国家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把握世界发展脉搏,派出大批对外考察的“侦察兵”了解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和研究中国应有的对策,部署理论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国外情况。特别是派团对外考察是中共高层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央政治局从听取和讨论考察汇报开始,改革开放的思想在酝酿中逐渐生根发芽,经过1978年国务院务虚会和中央工作会议的两次大讨论,改革开放决策呼之欲出。第三章,主要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经过对盲目冒进的反思,在国民经济调整中深化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思想的过程。经过1979年对盲目引进和吸收外资的反思,在对国民经济调整的思考、讨论以及初步实施中,中共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行了总结深化,制定了更加科学更具操作性的对外引进规定、吸收外资政策、对外考察办法、国民经济计划。在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的改革试点和探索中,中共对建设四个现代化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在政策上、试点上、理论上都有重大的转变。在政策上,提出经济政策的三大转变,要求逐步实现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转型;在试点上,创办经济特区,使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从某个领域的试点转换为更深层次的综合性改革试点;在理论上,从四个现代化转变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将“中国式的现代化”作为统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指导性思想。第四章,主要讨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逐步由引进技术、外资和管理经验,朝着更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国际组织发展经济经验以及引进国外智力发展和深化,并最终推动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过程。结合中国实际,探索适合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是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在中共高层的支持和部署下,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经验和理论以及联邦德国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和法国经济计划化理论等,成为中国考察和学习借鉴的重点内容。布鲁斯和奥塔·锡克等东欧经济学家的来访,在中国掀起研究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和改革理论的热潮。在改革开放实践的锻炼和理论探讨的熏陶中,中国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终于在1984年莫干山会议上崛起,逐渐承担起为改革建言献策的使命。在和思想理论界的良性互动中,中共终于克服各种困难,出台《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这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对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方向的探索获得巨大成功,以经济体制改革方向为重点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重大的阶段性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巴山轮会议为标志,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小结,主要对论文作一概括性总结,集中探讨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如何被中共重视、学习和吸收,形成了什么样的原则和路径;究竟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积累了哪些重要历史经验,对当前中国的改革发展有哪些重要启示。为确保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好的效果,中共在探索之中确立和完善了自力更生为主、积极争取外援,取长补短、保持优势,多方学习、反复比较,解放思想、谨慎渐进等基本原则;形成了从境外经验的学习了解、到决策层多渠道掌握信息、到中共高层利用境外经验进行决策、到中层和基层干部掌握境外先进经验的上下贯通、良性互动的路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在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变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成为改革的先声;推动了改革开放决策出台和具体政策不断完善;促进了社会主义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理念的突破;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历史关头,分析研究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能带来深刻的启示。它告诉我们,改革应该如何优化调查研究,如何加强顶层设计,如何重视基础性工作。
许伟[4](2017)在《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及其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将城镇化作为统筹城乡、启动内需、拉动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提到国家战略高度,并指出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然而,如何实现传统城镇化道路向新型城镇化道路转型升级,却成为近年来困扰党和国家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鉴于此,学者们分别从经济学、地理学、人口学、社会学等学科视野出发,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而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视角的研究则比较少见。事实上,无论是传统城镇化道路还是新型城镇化道路,都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实现方式。由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指导下,在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实践中,依据不同时期的国际背景和国情实际,以世界城市化道路为借鉴,历经前赴后继的接力探索而成。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认识、主张及其推进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该道路的发展路径和未来走向。基于此,本论文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及其经验研究为题,力求通过系统梳理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历程,提炼其探索成果并总结其基本经验,为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升级,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论文的选题依据、选题价值,国内外有关城镇化的研究现状、研究趋势,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为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现实基础,主要从世界图景和中国实际出发,探讨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从世界图景来看,全球化、新科技革命以及城市在推动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显着优势,促使城市化成为世界发展的普遍趋势,中国迫切需要顺势发展城市化。从中国实际来看,城镇化是解决中国人地矛盾紧张、发展不平衡、城镇化严重滞后之必然,是推动中国实现现代化发展之必需。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拉美发展中国家以及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城市化道路都存在着各自的优点和不足,这不仅成为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要经验,也成为党探索该道路的客观必要。第三章为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理论缘起,主要从中国传统城乡关系思想、现代西方城市化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出发,梳理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思想来源。中国传统城乡关系思想主要包括:城镇发展要尊重自然、城乡产业发展要“以农为本”、强调城乡互为统一整体;现代西方城市化思想主要包括:芝加哥学派的城市化理论、城市政治经济学及世界体系理论、二元结构理论及聚集经济理论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理论;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主要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思想、列宁、斯大林的城乡结合思想以及毛泽东的城乡兼顾思想。并再此基础上,分析了此三股思想对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所起的不同作用和地位。第四章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历程,主要探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在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实践中,通过“摸着石头过河”,历经开创、深化、拓展、创新四个时期,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其一,开创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大,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通过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准确把握,以世界城市化道路经验教训为启示,提出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为此,党中央先后在农村和城市引入市场机制,大力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开创了一条市场与政府双重推动,以小城镇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之路。在此基础上,党中央通过推进农、轻、重结构性纠偏,实现了城镇化由建国初的生产型向生活型转变;通过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小城镇,推动了小城镇迅速发展;通过设立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实现了东南沿海城市率先发展。其二,深化期:十四大到十六大,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面对苏东剧变、社会主义制度遭遇危机,国内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小城镇发展出现瓶颈、市场化改革受到质疑等挑战,通过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并巩固了市场与政府双重推动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并提出工、农、城相结合,大城市与小城镇并举,重视城镇外向型发展的新主张。在此基础上,党中央依托全面放开小城镇落户限制,推动了城乡劳动力自由转移;依托工业园区建设和综合治理,推进了大城市和小城镇并举发展;依托西部大开发,推进了城镇化向中西部地区覆盖,进而从动力机制、规模形态、产业支撑、国际合作等方面,深化并发展了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其三,拓展期:十六大到十八大,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全球资源环境恶化、能源危机加剧,国内总体小康已经实现、三大差距持续拉大、生态资源约束不断严峻等问题,将城镇化作为拉动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提到国家战略高度,并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提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将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认识,由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发展方式层面,拓展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价值层面。为此,党中央通过各种惠农补农政策,推动了“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城乡统筹发展;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了城乡资源更加充分流动;通过培育城市群,推动了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建设;通过发展主体功能区,推动城镇化向老少边穷地区覆盖。其四,创新期: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后危机和国内经济“新常态”,结合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的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镇化质量低下、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将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发展理念由“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进一步发展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使其内涵更加具体、外延更加丰富,进而使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有了更清晰、更精准的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为此,党中央通过进一步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机制,推动城乡资源及人口更充分地自由流动;通过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城镇化由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依托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推动城镇化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通过“四大板块”、“三大支撑带”建设,推动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各规模城市连片协同发展;依托美丽乡村和美丽城镇建设,推进有文化传承的城镇化发展;以扶贫攻坚为手段,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形成的中国特色传统城镇化道路的扬弃,是辩证的否定,是发展,更是创新。第五章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成果,主要探讨历经30多年的接力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从科学内涵来看,该道路是指导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实现由生产力落后、小农经济占主导、人多地少、资源分布不均的传统农业国,向生产力发达、工业和服务业经济占主导的现代工业国转变,最终实现城市现代文明与农村农耕文明和谐一体,现代化成果人民共享的途径和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下的一条子道路,归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系,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从基本特征来看,该道路是中央政府、市场、地方政府三重推动,土地与人口要素驱动,城市规模多样化发展,内生与外生结合推进的城镇化之路。从精神品质来看,该道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中的人民利益观和实事求是、开放包容、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并在体制制度依托、城乡互动路径、城镇空间策略、区域发展战略上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进行了继承与发展,最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的中国化成果——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第六章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基本经验,主要依据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所取得的成果,针对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各种困境和问题,归纳并提炼出有助于应对当前困境的基本经验,主要包括:依据人民新需要调整城镇化建设思路,立足国情实际调整城镇化发展策略,坚持城乡一体化全面改革二元体制,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优化国土资源空间,坚持绿色发展应对城镇化资源能耗困境,坚持城乡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相得益彰。
毛克盾[5](2016)在《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恩施州跨越式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应利用自身的自然生态、民族民俗文化生态优势及少数民族特殊政策的机遇,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跨越式发展路径。以生态文明建设1为中心,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调整与建构现代生态产业结构,因地制宜推进生态小城镇建设,全面推进自治州跨越式腾飞,实现"仙居恩施"的"美丽恩施梦"。
梅顺达[6](2014)在《发达城市周边农村城镇化路径选择 ——天津示范小城镇建设的实践启示》文中认为城镇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标志,是我国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战略。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国家围绕城镇化及其核心要素——土地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和政策,对该走什么样的城镇化道路各地政府也根据区域特点进行了实践探索。对于如何推进发达城市周边农村城镇化,天津市摸索了以宅基地换房办法建设示范小城镇的城镇化模式。这种模式相继开启和实践了“以宅基地换房办法建设示范小城镇”、“三区联动”战略,并藉此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在实现了农民“安居、乐业、有保障”的目标后,为了进一步在制度层面弥合城乡二元结构的鸿沟,又启动“三改一化”改革试点工作。8年以来,天津农村城镇化改革的“三步走”战略,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思路逐渐深化、明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本文在新型城镇化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对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城市农村城镇化模式进行了梳理和介绍,在此基础上对城镇化的核心问题——土地政策进行了深入研究。围绕天津周边农村城镇化的实践动因、政策措施、操作模式、利弊分析等,采取案例研究的办法进行了全景式观察,并对天津模式之于其他发达城市周边农村城镇化的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进行了深入分析,验证了天津模式推广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最后,本文基于天津模式,对发达城市周边城镇化路径选择做出了针对性政策建议。
朱孔芬[7](2014)在《“以人为本”视角下的中国城镇化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据国家统计资料显示,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3.73%。伴随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已成为新时期的国家战略。与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不同的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即在注重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同时,更加冷静、理智地思考如何提高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如何把城市打造成适合人居的摇篮,使更多的非城市人进城并真正享受城市文明。坚持以人为本,从“人”的角度出发,探究出一条“人的城镇化”道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城镇化和以人为本的相关理论,探讨了以人为本思想对于当代中国城镇化的内在要求,分析了当前我国城镇化中存在的诸多有违以人为本原则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措施,以期为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全文主要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城镇化和以人为本的相关理论,为后文展开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根据第一部分理论基础,分析了以人为本对中国城镇化的内在要求,提出坚持城镇化的发展必须遵循人的本质发展规律、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三部分,探讨当前我国城镇化中存在的诸多违背以人为本原则的问题,主要有城镇化主体错位、弱势群体权益缺失、城市病等,并对其表现、原因、危害进行分析。第四部分,针对第三部分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来加以解决。
王康敏[8](2013)在《困境与解困:20世纪60年代新安江移民入赣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是以文书档案及地方志文献的搜集和研究为基础,对新安江移民入赣相关的文献进行整理与研究。新安江移民安置问题在“大跃进”时期已经产生,并已出现外流情况,随着势态的发展,到“文革”时期,重迁已经不可避免,所以有了十万新安江移民入赣这一事件。在这一特殊时期,国家、浙赣两省及地方县市在对待新安江移民入赣这一事件上所持态度是不同的。由于这批入赣的新安江移民的安置及安置经费等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也迫使移民为了维护其利益采取了一些过激的行为。历经二十年的空白期,国家才着手处理新安江移民遗留问题并开始加大对水库移民的扶持,新安江移民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因此陷入困境,国家解决移民遗留问题并扶持水库移民,这也是一个解困的过程。背井离乡并历经多次迁移,这对新安江移民来说是一段血泪史,然而这批移民能够在江西立足并融入当地社会,所以这也是一段移民的奋斗史。本文将借助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方法,在通过对移民村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了解移民村基本的社会变迁状况,并分析移民村经济得到发展的原因。入赣新安江移民问题的研究将对我国水库移民等类似工作及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一点的借鉴作用。
易大东[9](2012)在《科学发展观视域下党的区域经济战略思想的新发展》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地大物博,疆域面积辽阔,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地区经济发展历来就极不平衡。作为执政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就一直致力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探索与实践。从毛泽东重点发展内地的均衡发展战略到邓小平优先发展东部地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从江泽民协调发展思想到胡锦涛的统筹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的区域经济思想日臻成熟与完善,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标志性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的区域经济思想的新发展为选题,主要尝试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和论述。一、党的区域经济思想的理论依据或基础。党的区域经济思想主要是中国产党在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自主艰辛探索与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其主要理论依据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区域经济布局的基本理论,包括生产地域分工与协作论、生产力平衡分布论和产业结构协调发展论;二是西方经典经济学家的区域经济理论,包括平衡发展理论和非均衡发展理论。二、科学发展观提出前党的区域经济思想的历史演变。科学发展观提出前,我党的区域经济思想及战略经历了三次比较大的调整。建国初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生产力布局和国际国内严峻的政治经济局势,做出了以内陆地区为重点,各地区均衡发展的战略决策。具体而言,从建国到60年代中期,我国区域经济建设的主要思想是以平衡沿海与内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目标,将经济布局中心放在内地尤其是中部地带,重点是发展重工业基地。60年代中期,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急剧变化,多方面的战争威胁和军事压力接踵而至,党中央在进行经济建设时不得不首先考虑国防安全,由此形成了以备战为中心的,重点建设“三线”地区的思想。长达10多年的“三线建设”,使广大的战略后方基本上建成了以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促进了我国经济建设布局的大调整。但因过于注重政治和国防意义而忽视了经济效益,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认真总结了过去30年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逐步提出了“两个大局”、“共同富裕”等思想。区域经济政策也按照邓小平的战略构想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从片面强调区域均衡发展转向着重利用和发挥区域优势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通过允许、鼓励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形成了以东部沿海为重点,优势地区率先发展的战略思想,国民经济建设的中心逐渐向东部沿海倾斜。为了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党中央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灵活的特殊政策,先后开辟了沿海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由此形成了一条从南到北沿海岸线延伸的对外开放地带。与此同时,党中央还着手解决贫困问题。1982年,我党率先在甘肃、宁夏等地开展扶贫试点工作,以此为起点,中国农村扶贫工作开始由局部地区扩大到全国范围。这是党的区域经济战略的第二次重大调整。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东部沿海地区快速地发展起来,但同时中西部和东部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在这种形势下,以江泽民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正式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到了战略高度,由此形成了以缩小区域差距为导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在新的区域经济思想的指导下,党中央做出了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政策、进一步完善国家扶贫政策体系、实施西部大开发等战略部署。三、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的形成。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党中央在我国经济建设的良好形势下,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按照十六大的战略部署,意气风发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袭击了我国。非典的侵袭凸显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城乡、区域、人与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发展严重不平衡的弊端,也告诉我们,真正的发展应该是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改善人民生产生活环境的发展。以此为契机,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作为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指导思想,并由此确立了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方针。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经验教训基础上,以我国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基础而形成的。四、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主要包括: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中部崛起。针对西部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党中央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确立了九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引导重点区域加快发展;坚持抓好两型社会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着力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建立健全西部大开发保障机制。这些举措的顺利实施有利于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利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扩大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有利于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和谐西部,也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存在的问题,党中央加大了对东北地区的项目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确立了有利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财税、金融政策,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树立了长远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政策等。为了继续支持东部地区的发展,党中央确立了东部地区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率先在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节地节水上取得实质性进展;率先加快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推进制度创新;率先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等目标。为了帮助“中部崛起”,党中央提出了在中部地区建设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能源原材料基地和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交通运输枢纽地位,促进商贸流通旅游业发展;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功能,促进城市群和县域经济的发展;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快两型社会建设步伐,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五、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实现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划分主体功能区;促进城镇健康发展。党中央为加快革命老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发展,在完善管理机构的同时,还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各种援助政策。针对我国区域开发的无序状况,党中央将我国国土划分为优先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为我国区域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党中央还要求促进城镇健康发展,并以此作为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六、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及前景展望。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一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新发展、新特点。经过60多年的探索,党的区域经济思想已日趋完善和成熟,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思想更具时代性、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与可操作性,使党的区域经济思想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二是区域经济思想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应对的问题与挑战,包括生命周期理论与可能出现的新一轮区域病,梯度理论与贫富差距的扩大和贫富群体、地区的固化,统筹区域经济发展与市场规律的公平正义之间的矛盾,经济全球化的一体化浪潮的冲击;三是通过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创新能力建设、制度建设四个方面来确保和推进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由于本人理论水平和研究方向的局限,经济学知识的不足,特别是对于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的区域经济思想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尚属开创性的工作,因此文中错漏、不足之处必然很多,敬请专家指正。
孙迪亮[10](2012)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农民物质利益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物质利益是经济利益的首要内容和主要组成部分,其测度指标具有多元性,其中最常用、最主要的指标是生活水平指标,一般用人均收入水平的增K率来苻代。具体到农民的物质利益,一般也用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物质生活水平来衡量。改芊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农W改革发展的长期实践中,对农民物质利益问题一贯予以高度重视和努力解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丰富的农民物质利益思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农民物质利益思想,既蕴含着许多基于新的实践而生成的新理念、新观点,从而体现出其现实创新性,也承接了古今中外许多有价值的相关思想理论,从而体现出其历史继承性。中国共产党农民物质利益思想的理论渊源表现为两个基本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民物质利益理论,主要包括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理论、实现;r农结合与城乡协调的理论、H家对农民予以经济资助的理论、促进农民合作化的理论等;二是国外解决农民物质利益问题的理论与经验,主要体现在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传统农民、积极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方面。自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共产党的农民物质利益思想是R趋深化、与时俱进的:为了解除广大农民生活上的严重困苦,屮国共产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形成了以保障农民温饱为主旨的农民物质利益思想;随着农村脱贫目标的基本完成和农民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中国共产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形成了以实现农民小康为主旨的农民物质利益思想;鉴于农民小康总体实现后农民贫富差距的空前凸现,中国共产党自本世纪以来形成了以ia求农民共富为主旨的农民物质利益思想。在每一时段,中国共产党都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相应举措。中M共产党农民物质利益思想的基本内容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农民物质利益的战略价值的思想,解答了"为什么"实现农民物质利益的问题;二是关于农民物质利益的实现路径的思想,解答了"怎么样"实现农民物顶利益的问题。关于农民物质利益的战略价iff,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是多角度、多层面的,视之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障、维护全H社会稳定的物质基础,彰显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环节和应对国际人权斗争的必然举措。关于农民物质利益的实现铬径,屮国共产党的基本思路是"加减并用"。所谓"加",即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升农民收入总量,这主要依赖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三个途径:所谓"减",即减轻农^负担。对中国共产党农民物质利益思想的评析应恪守求真务实的基本原则、不带任何主观偏见地进行,既不应为之涂脂抹粉,更不应对之无端指责,而是应当在充分肯定其历史功绩的前提下,实事求是地指出其不足与局限,并就此进行善意而中肯的建言献策。毋庸置疑,中国共产党的农民物质利益思想不仅在理论上实现了重大创新,而且在实践上带来了良好效应。但由于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都相对落后的农民大国里,彻底解决九亿农民的物质利益问题确非易事,因而表现在中国共产党的农民物质利益思想上,也总是闪露出一些不足与缺憾,主要是:从思想的生成上看,应急性有汆而前瞻性不足;从思想的内涵上着,针对性有余而系统性不足:从思想的践行上看,宣示性有余而实效性不足。鉴于此,在末来的发展完善中,理应重点强化三个环节,即:及时体察农民的利益关切,增强思想的前瞻性;全面应答农民的利益诉求,增强思想的系统性;强力构筑农民的利益保障,增强思想的实效性。
二、朱镕基总理说小城镇建设要科学规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朱镕基总理说小城镇建设要科学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1)何为和谐民族关系:木里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择木里藏族自治县民族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三、研究价值 |
四、研究综述 |
五、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六、研究创新及难点 |
七、木里藏族自治县基本概况 |
第一章 木里民族关系形成的历史基础 |
第一节 木里多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 |
一、建置沿革与多民族分布 |
二、木里世居民族的源与流 |
第二节 木里多民族交往的民间互动 |
一、经济交往与民族关系 |
二、政治交往与民族关系 |
三、文化交往与民族关系 |
第三节 中央王朝有利于地方民族关系的政治建构 |
一、中央王朝的土司制度 |
二、中央王朝的改土归流 |
三、木里历史对民族关系的当代启示 |
第二章 建国以来木里民族关系的曲折发展 |
第一节 新中国的建立与木里新型民族关系的形成 |
一、人民政权的建立 |
二、民主改革的推行 |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实施 |
四、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 |
第二节 “大跃进”“文革”时期木里民族关系遭受挫折 |
一、左倾思想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
二、“文革”对民族关系的破坏 |
三、民族政策的拨乱反正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木里社会经济文化变迁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
一、工业化、市场经济和社会关系结构变化 |
二、民族旅游带来的社会多元及关系结构改变 |
三、大众传播媒介与多民族关系的扩展及互动方式变化 |
四、木里经济的支柱产业:林业和水电 |
第三章 木里民族关系核心要素的实证考察(上) |
第一节 民族关系要素理论确认 |
一、衡量民族关系的核心要素和影响因素 |
二、有关和谐民族关系的内涵界定 |
三、问卷设计与田野调查的开展 |
第二节 人口结构中的民族关系 |
一、各民族人口构成及相对规模 |
二、人口普查结果反映的社会结构性差异分析 |
第三节 居住格局中的民族关系 |
一、各民族地理空间分布 |
二、各民族城乡分布情况 |
三、微观个体的邻里关系 |
第四章 木里民族关系核心要素的实证考察(下) |
第一节 日常交往中的民族关系 |
一、马克思主义交往观的当代意义 |
二、木里民族交往现状 |
三、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木里举措 |
第二节 族际通婚中的民族关系 |
一、乔瓦镇族际婚分析:基于2015年-2017年乔瓦镇婚姻登记数据 |
二、木里县族际婚分析:基于2018年1月-2019年6月木里婚姻登记数据 |
三、木里人口较多民族族际婚特点 |
第三节 语言使用中的民族关系 |
一、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 |
二、汉语言文字的使用 |
三、民汉双语教育的普及 |
第四节 民族心理中的民族关系 |
一、国家与民族认同 |
二、多层次的民族认同 |
三、民族偏见与歧视 |
第五章 木里民族关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民族关系与经济发展 |
一、主要经济指标及增速分析 |
二、木里经济发展政策建议 |
第二节 民族关系与反贫困 |
一、脱贫攻坚的成绩与困难 |
二、木里脱贫攻坚政策建议 |
第三节 民族关系与人文环境 |
一、语言环境宽松 |
二、藏传佛教世俗化现象 |
三、教育状况改善及热点问题评析 |
第六章 木里构筑起和谐民族关系及其价值 |
第一节 木里和谐民族关系经验性价值 |
一、历时与共时的统一 |
二、国家建构与民间交往的统一 |
三、结构与互动的统一 |
第二节 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路径 |
一、完善少数民族权利保护 |
二、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
三、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
四、建立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
第三节 夯实和谐民族关系的基础 |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县 |
二、民族工作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三、经济发展“利益共享,责任共担” |
四、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
五、因地制宜,探索木里发展新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谈河南省小城镇新区规划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河南省小城镇发展的时代背景及新区建设现状 |
2.1 小城镇的概念 |
2.2 小城镇发展的时代背景 |
2.3 河南省小城镇新区建设现状 |
2.3.1 小城镇新区建设步伐加快, 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
2.3.2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 |
2.4 河南省小城镇新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
2.4.1 小城镇新区建设缺乏科学规划 |
2.4.2 小城镇新区吸引劳动力能力弱 |
2.4.3 小城镇新区软环境建设滞后 |
2.4.4 小城镇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 |
2.4.5 小城镇新区建筑设计缺乏特色 |
3 小城镇新区建设规划原则 |
3.1 综合性原则 |
3.2 政策性原则 |
3.3 前瞻性原则 |
3.4 长期性原则 |
4 河南省小城镇新区规划建设方法的探讨 |
4.1 科学编制小城镇新区总体规划 |
4.2 加强小城镇新区生态建设 |
4.3 保护地方特色, 延续历史文脉 |
4.4 合理规划小城镇新区产业发展 |
5 结语 |
(3)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资料 |
(一) 概念界定 |
(二) 研究资料 |
三、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一) 研究的基本状况概述 |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观点 |
(三)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四、研究方法 |
(一) 历史分析法 |
(二) 文献分析法 |
(三) 比较分析法 |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背景 |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经济社会状况 |
一、国民经济遭受重创 |
二、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 |
三、社会各界渴望变革 |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中共党内思想状况 |
一、执政使命意识逐渐觉醒 |
二、执政危机意识日益浓厚 |
三、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世界形势 |
一、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 |
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 |
三、产业转移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 |
四、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普遍推行改革 |
第二章 对外交流考察与改革开放决策的作出 |
第一节 历史大转折前的思想“解冻”和发展探索 |
一、世界局势的新研判 |
二、思想解放潮流涌动 |
三、工作重点逐渐转移 |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 |
一、邓小平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支持 |
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境外经验 |
三、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 |
四、有计划地组织对外考察“探路” |
第三节 中共高层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内部讨论 |
一、中央政治局听取讨论考察汇报 |
二、国务院务虚会讨论如何加快现代化建设速度 |
三、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境外快速发展经济经验 |
第三章 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总结深化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
第一节 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反思 |
一、陈云、薛暮桥等对盲目引进的批评 |
二、中共高层讨论和部署经济调整 |
三、控制引进规模和制定引进政策 |
四、财政经济委员会组织大规模经济问题调研 |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深化和落实 |
一、对外考察专业性、针对性加强 |
二、境外访问团和专家的来访与“传经” |
三、参与和召开国际会议 |
四、成立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和举办企业管理研究班 |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说的引入 |
一、西方经济学说引入的主要路径 |
二、三次大型西方经济学讲座(讲习班) |
三、西方经济学引入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
第四节 “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
一、经济政策的转变和建立经济特区 |
二、两份《初步意见》的制定和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探讨 |
三、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 |
第四章 借鉴境外经济体制改革经验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的出台 |
第一节 学习借鉴重点转移到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 |
一、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考察 |
二、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引入 |
三、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探讨和研究 |
四、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等西方经验的学习借鉴 |
第二节 学习和借鉴重要国际组织的经验 |
一、联合国提供的考察与培训 |
二、世界银行对中国的两份考察报告 |
第三节 引进国外智力决定的出台和初步成效 |
一、引进国外智力的历史经验与新的探索 |
二、邓小平关于引进国外智力的讲话和引进国外智力政策出台 |
三、引进国外智力政策的初步落实和成效 |
第四节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阶段 |
一、改革中的问题和境外因素的影响 |
二、邓小平视察南方与商品经济意见再次提出 |
三、1984年莫干山会议与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崛起 |
四、《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出台 |
五、巴山轮会议标志借鉴境外经验进入新阶段 |
小结 |
一、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原则和路径 |
二、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作用和影响 |
三、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经验和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件1 中国领导人出访一览表(1976. 10—1984. 12) |
附件2 1978年引进22项工程项目表 |
附件3 赵人伟等就经济改革问题向布鲁斯的提问 |
附件4 一个大学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资本主义部分)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4)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及其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城市化与城镇化 |
1.2.2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 |
1.2.3 中国特色城镇化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
1.2.4 城镇化道路、类型与模式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主要观点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5.3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现实基础——世界图景与中国实际 |
2.1 城市化是世界发展的普遍趋势 |
2.1.1 城市化是全球化时代的基本图景 |
2.1.2 新科技革命加快了各国城市化的步伐 |
2.1.3 城市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 |
2.2 城镇化是中国实际的必然选择 |
2.2.1 化解中国人地矛盾、发展不平衡之必然 |
2.2.2 解决中国城镇化严重滞后的现实必需 |
2.2.3 实现中国现代化之必要 |
2.3 世界城市化道路的启示 |
2.3.1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
2.3.2 拉美发展中国家 |
2.3.3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 |
第三章 理论缘起——中西方城乡关系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 |
3.1 中国传统城乡关系思想 |
3.1.1 城镇发展要尊重自然 |
3.1.2 城乡产业发展要“以农为本” |
3.1.3 强调城乡互为统一整体 |
3.2 现代西方城市化思想 |
3.2.1 芝加哥学派的城市化理论 |
3.2.2 城市政治经济学和世界体系理论 |
3.2.3 二元结构理论和聚集经济理论 |
3.2.4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理论 |
3.3 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 |
3.3.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 |
3.3.2 列宁、斯大林:城乡结合 |
3.3.3 毛泽东:城乡兼顾 |
第四章 探索历程——在实践中发展 |
4.1 开创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大):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初步形成 |
4.1.1 改革开放要求调整传统的城乡发展模式 |
4.1.2 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思考 |
4.1.3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初步推进 |
4.2 深化期(十四大到十六大):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认识 |
4.2.1 经济社会新变化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挑战 |
4.2.2 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主张 |
4.2.3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深化发展 |
4.3 拓展期(十六大到十八大):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
4.3.1 新世纪对城镇化的新要求 |
4.3.2 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主张 |
4.3.3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拓展 |
4.4 创新期(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提出 |
4.4.1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面临的新挑战 |
4.4.2 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思考 |
4.4.3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 |
第五章 探索成果——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
5.1 科学内涵 |
5.1.1 定义 |
5.1.2 中国特色 |
5.1.3 坐标归属 |
5.2 基本特征 |
5.2.1 中央政府、市场与地方政府三重推动 |
5.2.2 土地与人口要素驱动 |
5.2.3 城市规模多样化发展 |
5.2.4 内生与外生结合推进 |
5.3 精神品质 |
5.3.1 人民利益的城镇化价值追求 |
5.3.2 实事求是的城镇化特色发展 |
5.3.3 开放包容的城镇化全面发展 |
5.3.4 积极进取的城镇化创新发展 |
5.4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5.4.1 体制制度依托 |
5.4.2 城乡互动路径 |
5.4.3 城镇空间策略 |
5.4.4 区域发展战略 |
第六章 基本经验——对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启示 |
6.1 依据人民新需求调整城镇化建设思路 |
6.2 立足国情实际调整城镇化发展策略 |
6.3 坚持城乡一体化全面改革二元体制 |
6.4 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优化国土资源空间 |
6.5 坚持绿色发展应对城镇化资源能耗困境 |
6.6 坚持城乡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相得益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5)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恩施州跨越式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恩施州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 |
(一)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 |
(二)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 |
二、恩施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利好条件 |
(一)得天独厚:资源优势 |
1. 自然生态资源优异 |
2. 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富集 |
(二)欣逢盛世:政策优势 |
(三)后来居上:后发优势 |
三、恩施州少数民族地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对策 |
(一)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 |
(二)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调整与建构现代生态产业结构 |
(三)因地制宜、大力推进生态小城镇的建设 |
(6)发达城市周边农村城镇化路径选择 ——天津示范小城镇建设的实践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缘由 |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 |
(二) 研究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一) 对城镇化的相关概念存在诸多理解 |
(二) 在模式选择上,优先发展“大城市”与重点建设“小城镇”存在分歧 |
(三) 在“城”“乡”关系问题,“城镇化”与“新农村”两种观点并存 |
(四) 我国城镇化究竟是“真城镇化”还是“伪城镇化”? |
(五) 我国城镇化速度,到底是过快还是过慢? |
(六) 如何利用农村宅基地,何种模式才是最佳的小城镇建设实践模式? |
三、 核心概念 |
(一) 发达城市周边农村的城镇化 |
(二) 宅基地换房 |
(三)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
(四) 土地财政 |
(五) 农民土地财产权 |
四、 理论工具 |
(一) 公共治理理论 |
(二) 地方政府竞争理论 |
(三) 城市发展阶段理论 |
五、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六、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一) 研究视角和内容的创新 |
(二) 研究观点的创新 |
(三) 本文的难点与不足 |
第一章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发达城市周边农村城镇化模式纵览 |
一、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发达城市周边农村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
(一) 为什么要和什么是新型城镇化 |
(二) 新城镇化逻辑主线和必要性 |
(三) 新型城镇化的主要障碍和制度突破口 |
二、 国外发达国家城镇化模式分析及其对中国发达城市周边农村城镇化的启示 |
(一) 美国:低密度蔓延式扩展(郊区化与大都市带相结合) |
(二) 德国、荷兰: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主体的发展模式 |
(三) 日本:自上而下的城市发展道路 |
(四) 法国:大城市周边建设卫星城促进城郊区域一体化 |
三、 国内发达城市周边农村城镇化模式及利弊分析 |
(一) 上海模式:郊区动迁安置促进城市周边农村城镇化 |
(二) 成都模式:以“还权赋能”为核心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大城市带大郊区发展 |
(三) 重庆模式:以“地票交易”破解城镇化用地需求和保护耕地两难 |
第二章 发达城市周边农村城镇化的核心问题:土地及其相关问题概述 |
一、 土地问题是发达城市周边农村城镇化的核心问题 |
二、 城镇化视域下土地问题的核心内容与政策演进 |
(一) 二元土地权利制度及农地的物权化、非农化取向 |
(二) 农地承包权流转 |
(三)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 |
(四) 征地制度与国有建设用地市场发展 |
三、 土地非农化、资本化与发达城市周边农村城镇化 |
(一) 农业和土地非农化收入为城市政府建设城镇提供了资金来源 |
(二)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本优势和土地的积累为发达城市周边农村城镇化提供了强大支持 |
(三) 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日益成为制约城镇化发展的瓶颈 |
(四) 二元土地政策成为阻碍城镇化顺利推进的关键制度壁垒 |
四、 土地非农化、资本化与发达城市地方政府行为 |
(一) 地方政府的微观经济人理性行为与土地非农化、资本化 |
(二) 地方政府在推动土地过度非农化、资本化的角色和行为 |
(三) 土地过度非农化和地方政府经营土地行为的负面效果 |
(四) 地方政府的任期制、透支行为与土地非农化 |
第三章 发达城市周边农村城镇化路径选择:天津尝试 |
一、 天津以示范小城镇建设推进城市周边农村城镇化的宏观背景 |
(一) 统筹城乡发展布局,实现城市农村规划一体化 |
(二) 推进示范小城镇建设,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
(三) 提高设施农业水平,农业生产方式发生重大改变 |
(四) 狠抓高水平大项目建设,农村工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 |
(五) 促进社会事业均衡发展,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 |
二、 天津模式的微观操作:以“宅基地换房”破解发达城市周边农村城镇化的土地流转难题 |
(一) 宅基地换房模式的形成与探索 |
(二) 以“宅基地换房”建设示范小城镇的进程 |
(三) 华明镇和大邱庄镇小城镇建设案例研究 |
三、 天津模式的微观操作:以“三区联动”夯实发达城市周边农村城镇化的产业支撑 |
(一) “三区联动”战略是保证示范小城镇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和重要配套政策 |
(二) 天津“三区联动”联动的发展与现状 |
(三) 天津“三区联动”的工作举措 |
四、 天津模式的微观操作:以“三改一化”破除发达城市城乡差别的制度“鸿沟” |
(一) 天津“三改一化”改革的基本情况 |
(二) “三改一化”是实现“人的城镇化”的制度基础 |
(三) 天津“三改一化”改革的体制保障 |
第四章 发达城市周边农村城镇化路径选择:天津启示 |
一、 天津市以示范小城镇建设推进城市周边农村城镇化模式的优势分析 |
(一) 天津以示范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模式的总体评价 |
(二) 以宅基地换房办法建设示范小城镇模式是发达城市周边农村城镇化的重要路径选择 |
(三) 天津小城镇建设土地制度创新是解决发达城市周边农村城镇化“地从哪里来”难题的重要途径 |
(四) 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是促进发达城市周边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载体和重要制度创新 |
(五) “三改一化”是发达城市周边农村“人的城镇化”顺利推进的重要制度保障 |
二、 天津模式对其他发达城市推进周边农村城镇化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
(一) 天津模式的成功实践,证明在发达城市周边农村建设小城镇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形式 |
(二) 国家城镇化政策的变迁,决定积极发展小城镇是发达城市推进周边农村城镇化的重要取向 |
(三) 小城镇的发展地位和现状,决定积极发展小城镇是发达城市推进周边农村城镇化的重要选择 |
(四) 天津模式对于发达城市周边农村城镇化路径选择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
第五章 发达城市周边农村城镇化路径选择:基于天津模式的政策建议 |
一、 在发达城市周边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着力推进征地制度改革 |
二、 积极探索发达城市周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有效途径 |
三、 保障发达城市周边村镇农民的宅基地物权 |
四、 让发达城市周边村镇农民充分享有土地权利 |
五、 科学调整发达城市政府在土地非农化过程中的政治收益和政治成本 |
六、 促进城镇化进程中发达城市政府治理转型 |
(一) 转变发达城市政府行为,和谐推进城镇化进程 |
(二) 协同式治理:促进城镇化进程中的发达城市政府治理转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以人为本”视角下的中国城镇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城镇化和以人为本的基本理论 |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城镇化的基本理论 |
(二) 马克思主义关于以人为本的基本理论 |
二、 以人为本对中国城镇化的内在要求 |
(一) 城镇化应遵循人的本质发展规律 |
(二) 城镇化应尊重人的主体地位 |
(三) 城镇化应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三、 以人为本视角下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突出问题 |
(一) 城镇化的主体错位 |
(二) 城镇化进程中弱势群体的权益部分缺失 |
(三) 城镇居民生活面临“城镇病”的困扰 |
四、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中国城镇化科学发展的对策措施 |
(一) 确立人在城镇化进程中的核心地位 |
(二) 切实保障弱势群体的各项权益 |
(三) 防治“城镇病”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8)困境与解困:20世纪60年代新安江移民入赣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 研究内容、目标和方法 |
(三)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一、 新安江移民入赣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原因 |
(一) 从新安江水库建设到“大跃进”时期的移民安置 |
(二) “文革”时期的移民重迁进入江西 |
二、 新安江移民入赣的过程 |
三、 新安江移民入赣安置问题 |
(一) 移民安置方案的实施 |
(二) 移民安置经费的拨付与落实问题 |
(三) 移民问题凸显 |
四、 80 年代末期对移民遗留问题的处理及后期扶持 |
(一) 入赣新安江移民遗留问题的处理 |
(二) 国家对水库移民后期扶持 |
五、 移民村案例分析:资溪县乌石镇新月畲族村 |
(一) 新月畲族村的基本情况 |
(二) 社会生活变迁 |
(三) 社会变迁原因分析 |
六、 浙赣两省文献中记载新安江移民的反差及其思考 |
(一) 方志记载的反差比较 |
(二) 相关专题报告文学之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科学发展观视域下党的区域经济战略思想的新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科学发展观提出前党的区域经济思想的历史演变的研究 |
1.2.2 关于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的区域经济思想研究 |
1.2.3 以往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
1.3 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科学发展观提出前党的区域经济思想的历史演变 |
2.1 党的区域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列主义关于区域经济布局的基本理论 |
2.1.2 西方主要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2.2 以内陆地区为重点,各地区均衡发展的战略思想(1949——1978) |
2.2.1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形成背景 |
2.2.2 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 |
2.3 以东部沿海为重点,鼓励优势地区率先发展的战略思想(1978—1991) |
2.3.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 |
2.3.2 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体系的基本内容 |
2.4 以缩小区域差距为导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1991—2003) |
2.4.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思想的确立 |
2.4.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具体内容 |
第3章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 |
3.1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提出的现实背景与理论依据 |
3.1.1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出的现实背景 |
3.1.2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出的理论依据 |
3.2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的形成过程 |
3.2.1 初步探索阶段 |
3.2.2 发展丰富阶段 |
3.2.3 整体完善阶段 |
3.3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涵和目标 |
3.3.1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科学内涵 |
3.3.2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 |
第4章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 |
4.1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 |
4.1.1 西部大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2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主要任务 |
4.1.3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
4.2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
4.2.1 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中主要问题 |
4.2.2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启动 |
4.2.3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 |
4.3 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
4.3.1 东部地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2 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优势 |
4.3.3 东部率先发展战略的实施 |
4.4 中部崛起 |
4.4.1 中部地区发展的主要问题 |
4.4.2 中部崛起战略的形成 |
4.4.3 中部崛起战略的主要任务 |
4.4.4 中部崛起的战略意义 |
第5章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现途径 |
5.1 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
5.1.1 加快革命老区的发展 |
5.1.2 加快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
5.1.3 加快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
5.2 划分主体功能区 |
5.2.1 主体功能区战略提出的背景和形成过程 |
5.2.2 主体功能区的类型 |
5.2.3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的重要意义 |
5.3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
5.3.1 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
5.3.2 加强城市群的发展 |
5.3.3 加强县域经济的发展 |
5.4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推动经济圈和经济带的发展 |
5.4.1 我国主要经济圈和经济带发展现状 |
5.4.2 经济圈和经济带的发展方向 |
第6章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及其前景展望 |
6.1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特点 |
6.1.1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更具时代性 |
6.1.2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更具可操作性 |
6.1.3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更具科学性 |
6.1.4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更具系统性 |
6.1.5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更具主动性 |
6.2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应对的问题与挑战 |
6.2.1 生命周期理论与可能出现的新一轮的区域病 |
6.2.2 梯度理论与贫富差距的扩大和贫富群体、地区的固化 |
6.2.3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与市场规律之间的矛盾 |
6.2.4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与公平正义之间的矛盾 |
6.2.5 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浪潮对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冲击 |
6.3 加强党的建设,统筹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
6.3.1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统筹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前提 |
6.3.2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统筹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基础 |
6.3.3 加强党的创新能力建设是统筹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动力 |
6.3.4 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是统筹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农民物质利益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 研究现状述评 |
三、 相关概念解析 |
四、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五、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农民物质利益思想的理论溯源 |
一、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民物质利益理论 |
(一) 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
(二) 实现工农结合与城乡协调 |
(三) 国家对农民予以经济资助 |
(四) 促进农民合作化 |
二、 国际借鉴:国外解决农民物质利益问题的理论与经验 |
(一) 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 |
(二) 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三) 改造传统农民 |
(四) 积极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农民物质利益思想的历史演进 |
一、 以保障农民温饱为主旨的农民物质利益思想(1978-1990) |
(一) 改革之初农民的贫弱与困苦 |
(二) 中国共产党保障农民温饱的思想与举措 |
二、 以实现农民小康为主旨的农民物质利益思想(1991-2001) |
(一) 农村脱贫目标的完成与小康标准的制定 |
(二) 中国共产党实现农民小康的思想与举措 |
三、 以促进农民共富为主旨的农民物质利益思想(2002-) |
(一) 农民小康的总体实现与农民贫富差距的空前凸现 |
(二) 中国共产党促进农民共富的思想与举措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民物质利益的战略价值的思想 |
一、 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
(一) 通过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而夯实国民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 |
(二) 通过扩大农村消费需求而激发国民经济发展的内部动力 |
二、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障 |
(一) 农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深厚的群众基础 |
(二) 增进农民物质利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之举 |
三、 维护全国社会稳定的物质基础 |
(一) 农村社会稳定:现代化建设的首要前提 |
(二) 增进农民物质利益是农村社会稳定的物质基础 |
四、 彰显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环节 |
(一) 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全民共富 |
(二) 全民共富的关键是增进农民的物质利益 |
五、 应对国际人权斗争的必然举措 |
(一) 国际人权斗争的实质与中国的回应 |
(二) 增进农民物质利益:应对国际人权斗争的必然举措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民物质利益的实现路径的思想 |
一、 系统工程:新农村建设 |
(一) 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考察 |
(二) 农民物质利益受损与新农村建设的重启 |
(三)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物质利益之增进 |
二、 首要依托:农业现代化 |
(一) 农业现代化是增进农民物质利益的首要依托 |
(二)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
(三) 中国共产党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经验 |
三、 必由之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
(一) 增进农民物质利益关键靠“农”外 |
(二) 中国共产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理论与实践 |
四、 战略举措:减轻农民负担 |
(一) 增进农民物质利益必须“加减”并用 |
(二) 中国共产党农民减负政策的历史演进 |
(三) 中国共产党减轻农民负担的经验启示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农民物质利益思想之评析 |
一、 历史贡献 |
(一) 理论上的重大创新 |
(二) 实践上的良好效应 |
二、 现实缺憾 |
(一) 思想的生成:应急性有余而前瞻性不足 |
(二) 思想的内涵:针对性有余而系统性不足 |
(三) 思想的践行:宣示性有余而实效性不足 |
三、 未来发展 |
(一) 及时体察农民的利益关切,增强思想的前瞻性 |
(二) 全面应答农民的利益诉求,增强思想的系统性 |
(三) 强力构筑农民的利益保障,增强思想的实效性 |
余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朱镕基总理说小城镇建设要科学规划(论文参考文献)
- [1]何为和谐民族关系:木里的案例研究[D]. 黎雪.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2]谈河南省小城镇新区规划建设[J]. 宋词,汤士东. 山西建筑, 2019(03)
- [3]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D]. 文世芳.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4]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及其经验研究[D]. 许伟. 西北大学, 2017(06)
- [5]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恩施州跨越式发展路径研究[J]. 毛克盾.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 [6]发达城市周边农村城镇化路径选择 ——天津示范小城镇建设的实践启示[D]. 梅顺达. 吉林大学, 2014(03)
- [7]“以人为本”视角下的中国城镇化问题研究[D]. 朱孔芬.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2014(02)
- [8]困境与解困:20世纪60年代新安江移民入赣问题研究[D]. 王康敏. 江西师范大学, 2013(03)
- [9]科学发展观视域下党的区域经济战略思想的新发展[D]. 易大东. 湘潭大学, 2012(02)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农民物质利益思想研究[D]. 孙迪亮. 曲阜师范大学, 2012(12)
标签:小城镇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