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表型改变论文_胡永挑,曾小康

导读:本文包含了细胞表型改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表型,细胞,平滑肌,淋巴细胞,胶质,白血病,肿瘤。

细胞表型改变论文文献综述

胡永挑,曾小康[1](2019)在《直肠癌组织中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数量和表型的改变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直肠癌组织中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数量和表型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收集直肠癌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收集直肠良性肿块50例作为对照组,手术切除后,检测组织中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数量和表型,分析两组差异;同时分析直肠癌组织中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数量、表型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直肠癌组织中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8.17±2.42) vs.(9.65±2.28),P=0.002]、MHC-Ⅱ阳性DC(%)和CD54阳性DC(%)亦均低于对照组([6.65±2.42)%vs.(9.49±2.48)%,P=0.000]和[(7.49±2.33)%vs.(9.82±2.52)%,P=0.000]。TNM分期Ⅲ者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密度低于Ⅰ、Ⅱ期者[(7.60±1.73)vs.(8.55±1.47),P=0.042]、MHC-Ⅱ阳性DC百分比及CD54阳性DC百分比亦均低于Ⅰ、Ⅱ期者[(5.41±1.82)%vs.(7.48±1.94)%,P=0.000;(6.68±2.02)%vs.(8.03±1.97)%,P=0.023]。肿瘤最大直径≥5 cm者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密度低于肿瘤最大直径<5 cm者[(7.12±1.89)vs.(9.06±2.01),P=0.001]、MHC-Ⅱ阳性DC百分比及CD54阳性DC百分比亦低于肿瘤最大直径<5 cm者[(5.41±1.91)%vs.(7.71±1.88)%,P=0.000;(6.32±2.02)%vs.(8.49±1.94)%,P=0.023]。结论: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在直肠癌组织中低表达,不成熟细胞比例增加,与TNM分期和肿瘤直径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普通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孙景波[2](2019)在《乳腺癌细胞通过分泌TGF-α招募和改变间充质干细胞表型的机制及TGF-α在乳腺癌转移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和目的:乳腺癌是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位居女性肿瘤死亡的首位。而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调控乳腺癌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机制有待阐明。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alpha,TGF-α)在乳腺癌细胞株的上清中高表达,并且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SCs,BMSCs)具有显着的趋化作用和诱导BMSCs表型改变。目前尚未有TGF-α对BMSCs和乳腺癌自身影响的研究报道。本研究将验证乳腺癌细胞分泌TGF-α招募和改变间充质干细胞表型,并进一步探讨TGF-α通过结合EGFR调控P38MAPK/NFκB/ICAM-1的分子机制。同时明确TGF-α对乳腺癌的影响,探讨其在乳腺癌迁移中的作用及信号通路,为预测和防治乳腺癌的远处转移提供新的治疗思路。研究方法:1、利用细胞因子表达谱芯片、transwell、裸鼠乳腺癌原位模型筛选并明确乳腺癌细胞分泌TGF-α对BMSCs的作用;2、选用BMSCs的芯片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Q-PCR以及western blot以明确TGF-α招募和改变BMSCs表型的分子机制;3、利用免疫组化检测67例乳腺癌石以及15例乳腺纤维腺瘤石蜡标本中TGF-α的表达并分析与预后的相关性。利用transwell以及western blot以明确TGF-α在乳腺癌迁移中的作用及信号通路;4、选用裸鼠乳腺癌原位模型,鼠尾静脉注射BMSCs,明确TGF-α联合BMSCs对乳腺癌转移的作用。结果:1、乳腺癌细胞分泌TGF-α招募BMSCs到乳腺癌原位灶:(1)根据乳腺癌上清对BMSCs的招募情况、蛋白组芯片的结果以及体外趋化实验,筛选出乳腺癌细胞通过分泌TGF-α招募BMSCs,并且高表达TGF-α会增强对BMSCs招募能力,而阻断TGF-α能减弱招募能力。(2)裸鼠乳腺癌原位癌模型结果显示TGF-α能调控BMSCs迁移到乳腺癌原位灶。2、TGF-α激活P38MAPK/NFκB/ICAM-1通路调控BMSCs的迁移能力并改变其表型:(1)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和Q-PCR实验结果显示:TGF-α改变BMSCs细胞的表型,促进分泌更多的促转移细胞因子(2)结合western blot、Q-PCR、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TGF-α作用于BMSCs的受体EGFR,并通过磷酸化使P38MAPK以及NFκB激活,引起BMSCs表型变化,同时上调ICAM-1调控BMSCs迁移。3、TGF-α在乳腺癌细胞迁移中的作用(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乳腺正常上皮组织和乳腺纤维腺瘤相比,乳腺癌组织中TGF-α的表达显著上调,并且在晚期的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更高。同时,TGF-α高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密切相关。(2)transwell实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乳腺癌细胞自身高表达TGF-α会引起EMT转化,促进细胞的迁移能力。4、TGF-α以及BMSCs对乳腺癌转移的作用:体内实验结果显示:TGF-α能促进乳腺癌细胞发生肺转移。并且在高表达TGF-α的情况下,BMSCs能够进一步促进乳腺癌细胞发生肺转移。结论:1、TGF-α能通过分泌TGF-α招募BMSCs到肿瘤微环境中去,并诱导其改变表型。2、TGF-α结合BMSCs的受体EGFR,并通过磷酸化使P38MAPK以及NFκB激活,引起BMSCs表型变化,同时上调ICAM-1调控BMSCs迁移。3、TGF-α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TGF-α高表达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TGF-α促进乳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能够激活乳腺癌细胞发生EMT转化。4、TGF-α在促进乳腺癌细胞自身发生转移的同时,还能招募BMSCs到肿瘤微环境中去,进一步协助乳腺癌细胞发生转移。(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9-05-23)

张晰,张卓,段明玥,张艳敏,王军阳[3](2019)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化疗后微小残留病灶免疫表型改变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化疗过程中首次微小残留病灶(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免疫表型的变化规律及特点,为临床诊断及后续微小残留病的监测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393例B-ALL患儿的免疫分型结果及诱导化疗第15天首次MRD数据。结果:(1)在393例白血病中,B-ALL相关特征性免疫表型的出现频率为:CD19+/CD10+/34+64.4%;CD19+/CD10+/34部分表达,15.5%;CD19+/CD34+/CD20+,58.5%;CD19+/CD10+/CD13+,13.2%;CD19+/CD10+/CD33+,5.9%;CD19+/CD10+/CD117+,0.7%;CD19+/CD10+/CD123+,50.1%;CD19+/CD10-/34±,5.9%;CD19+/CD10-/CD20-,2.5%;CD34bright,12.2%;(2)共有285例首次MRD检测结果呈阳性,有181例(63.5%)MRD检测结果至少有1个抗原荧光强度发生改变,其中出现一个抗原强度变化的为83例(29.1%),2个抗原荧光强度变化的为57例(20.0%),3个抗原荧光强度变化为31例(10.9%),4个及4个以上抗原荧光强度变化为10例(3.5%)。抗原荧光强度变化频率最高的依次为CD45、CD34、CD20;(3)共有7例患儿复发,复发时行免疫分型检测,其中4例与初发时有抗原荧光强度变化。结论:(1)儿童B-ALL远高于其他白血病类型,且具有独特的相关特征性免疫表型。初发B-ALL免疫分型结果不仅可完善白血病MICM分型,更是化疗后MRD监测的线索及客观依据;(2)在儿童B-ALL化疗过程中,免疫表型极有可能会发生变化,在后续的微小残留病灶检测过程中应注意对变化抗原的判断和追踪。(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9年09期)

莫荔[4](2019)在《PPAR-γ途径在小胶质细胞表型改变中作用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参与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包括抑郁症,阿尔兹海默症,孤独症谱系障碍等疾病。小胶质细胞具有M1型(经典型激活)和M2型(替代型激活)两种不同的激活表型,这两种不同激活表型的小胶质细胞在大脑中发挥着截然不同的生物学功效。M1型小胶质细胞主要表达促炎性细胞因子,扩大神经炎症响应,造成组织损伤,发挥神经毒害性作用;而M2型小胶质细胞则能够表达更多的抗炎性细胞因子以及神经营养因子,抑制神经炎症响应,促进组织修复,发挥神经保护性作用。因此,探究小胶质细胞激活表型的转换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本课题中,我们通过检测小胶质细胞在干扰素-γ(IFN-γ)处理后激活表型的变化,探究小胶质细胞在IFN-γ刺激下的自稳态调节过程,并进一步探索在此过程中的潜在分子机制。我们通过分析小胶质细胞形态学、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以及对于神经干/祖细胞(NSPCs)增殖与分化的影响,以确定小胶质细胞处于何种激活表型。实验结果表明,IFN-γ处理一段时间后的小胶质细胞,并不是始终表现为具有神经毒性的M1激活表型,而是在IFN-γ处理48 h后,激活表型由M1型向M2型转换,表达的抗炎性细胞因子与神经营养因子逐渐增多。相应的,其发挥的生物学功能也由神经毒害性转变为神经保护性,表现为促进NSPCs的增殖与分化,以及新生神经元的成熟。进一步研究发现,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γ(PPAR-γ)参与上述小胶质细胞激活表型转换的过程。在IFN-γ处理48 h后,PPAR-γ蛋白表达水平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此后,我们用PPAR-γ拮抗剂GW9662以及激动剂Pioglitazone,分别处理IFN-γ诱导激活的小胶质细胞,结果表明GW9662处理阻断了小胶质细胞向M2型转换的过程,Pioglitazone处理则会加速这一进程。接下来,我们在体内进一步验证激活PPAR-γ信号通路对IFN-γ诱导激活的M1型小胶质细胞向M2型转换的影响。小鼠被给予侧脑室注射IFN-γ,海马区以及皮层区表现出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增加,抗炎性细胞因子以及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减少的现象,并且造成小鼠一系列的行为学损伤,包括社交能力减弱,悬尾实验中绝望不动时间增长等异常现象,而Pioglitazone预处理则能够有效的改善IFN-γ所诱导的炎症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失衡以及行为损伤。上述结果表明,IFN-γ诱导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呈现出时序相关的表型转换,PPAR-γ信号通路在此转换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4-01)

蒋倩,赵恺,尧小龙,丁卫,岳鹏杰[5](2019)在《白介素4对脂多糖刺激后小胶质细胞表型改变及其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IL-4对LPS刺激后小胶质细胞表型改变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原代小胶质细胞研究对象,在脂多糖(LPS)和白介素4(IL-4)的刺激下,通过免疫荧光、蛋白印记技术、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的表型改变、炎性因子表达和信号通路活化情况。结果在LPS作用后,小胶质细胞形态由静息状态下的长分支状变为具有短分支的阿米巴样,M1型小胶质细胞标记i NOS以及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上调,细胞向M1型转化。加入IL-4后,i NOS以及NF-κB的磷酸化水平下降,M2型标记蛋白Arg1以及STAT6磷酸化表达显着上调,细胞从M1型向M2转化。抑制IL-4及其下游信号通路STAT6后,IL-4对小胶质细胞TLR4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及M2表型转化功能均被抑制。结论 IL-4可以通过上调STAT6磷酸化水平抑制LPS介导的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活化,从而抑制下游的炎性因子表达,促进细胞表型由M1向M2型转变。(本文来源于《医学研究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杨发基[6](2019)在《IRE1α介导的Kupffer细胞表型改变在脂肪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肝病高发国家,肝移植是各种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然而肝源短缺却严重制约着肝移植的发展。为了扩大供肝来源,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为主的“边缘性供肝”逐渐被各大移植中心所接受。并且随着脂肪肝发病率不断提高,相应的脂肪肝供肝来源也不断增加。但与正常肝脏相比,脂肪肝对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and reperfusion injury,IRI)更为敏感,并且在移植后有很高的移植物无功能发生率。然而,目前关于脂肪肝IRI的具体机制不清,并且无有效减轻脂肪肝IRI的方法。库否细胞(Kupffercells,KCs)作为最主要的肝脏固有免疫细胞,可分为促炎型(M1型)和抗炎型(M2)型两种,并在NAFLD和肝脏IRI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肝脏IRI急性阶段主要与M1型KCs相关,在NAFLD中M1型KCs所占比例增加而M2型KCs所占比例减少。当内质网摄取过多新生蛋白,超过内质网的折迭能力时,可诱导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stress,ER-stress)的发生。肝细胞内ER-stress的激活与脂肪肝的发生相关,并且参与肝脏IRI过程。此外,KCs内ER-stress也被认为参与调控肝脏IRI过程。然而,脂肪肝中KCs是否发生ER-stress仍不清楚。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我们着重探讨在NAFLD的发生过程中,KCs内ER-stress是否被激活,而激活的ER-stress是否通过改变KCs的免疫功能进而加重脂肪肝IRI。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使用高脂饲料喂养小鼠,建立小鼠NAFLD模型。通过建立小鼠70%肝脏IRI模型,发现脂肪肝小鼠IRI明显强于正常小鼠,并伴有更多的炎症细胞聚集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提取IRI后小鼠KCs发现其ER-stress明显激活,并表达更多的IL1β、IL6、TNFα等促炎性细胞因子;使用ER-stress抑制剂4-苯基丁酸(4-PBA)预处理小鼠能明显抑制KCs内ER-stress的激活,并减轻脂肪肝小鼠IRI。因此,肝脏IRI能激活KCs内ER-stress,而激活的ER-stress能诱导KCs向促炎型极化,诱导肝脏损伤。脂肪肝小鼠IRI后KCs内ER-stress的激活程度较正常小鼠更加明显,于是我们猜测是否脂肪肝小鼠在未发生IRI时,其KCs内ER-stress已经处于激活状态。接下来,我们提取不同程度脂肪变性的小鼠KCs,发现随脂肪肝严重程度的增加,KCs内以IRE1α为主的ER-stress信号通路被激活愈加明显,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增多而抗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减少。体外使用ER-stress诱导剂衣霉素或棕榈酸诱导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DMs)发生ER-stress也可诱导其向促炎型发生极化,且该过程可被4-PBA所抑制。接下来,我们将研究重点集中于IRE1α信号通路,在体外特异性敲除IRE1α或使用IRE1α特异性抑制剂4μ8c处理能抑制其向促炎型极化并促进其向抗炎型极化,并降低细胞上清中IL6、IL1β、TNFα等促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IRE1α能通过调控STAT1和STAT6信号通路,进而调控巨噬细胞的表型极化过程。最后,我们回归到动物实验,首先使用氯膦酸盐耗竭小鼠体内KCs,然后将IRE1α敲除或者4μ8c预处理的KCs回输至小鼠体内,能明显减轻肝脏损伤并降低肝脏ROS水平。综上所诉,我们的研究发现了脂肪肝中KCs内ER-stress的激活诱导其向促炎型极化并释放炎性因子,缺血再灌注过程进一步促进了 KCs内ER-stress的激活和促炎性极化过程,进而加重脂肪肝IRI,靶向KCs内IRE1α信号通路能通过调控KCs表型极化有效减轻脂肪肝IRI,该研究为肝移植中减轻脂肪肝供肝IRI提供了潜在的生物靶点。(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3-01)

沈凤,杨鹏,陶晓静,李丹,颜渊鸳[7](2019)在《27nt-miRNA对血管平滑肌细胞SM22α表达的调节及其对细胞活力、迁移和表型改变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27nt-微小RNA(27nt-miRNA)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中平滑肌22α蛋白(SM22α表达的调节及其对细胞活力、迁移和表型改变的影响。方法:构建27nt-miRNA高表达、反义序列(anti-27nt-miRNA)以及阴性对照的表达质粒,经慢病毒包装后分别转染大鼠原代VSMCs,加入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诱导VSMCs表型转换。MTT实验检测细胞活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细胞中SM22α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PDGF-BB组的细胞活力上升(P <0.05)、迁移能力上升(P <0.05),SM22α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下降(P <0.05);与阴性对照慢病毒组相比,27nt-miRNA高表达组的细胞活力下降(P <0.05),迁移能力下降(P <0.05),SM22α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 <0.05);而anti-27nt-miRNA组细胞的细胞活力上升(P <0.05),迁移能力上升(P <0.05),SM22α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下降(P <0.05)。结论:27nt-miRNA促进SM22α表达,同时抑制VSMCs的活力及迁移,并有可能抑制VSMCs从收缩型转变为合成型。(本文来源于《中国病理生理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代庆凯,彭欢,陈岚,陈琪,江咏梅[8](2018)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诱导化疗后免疫表型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诱导结束时白血病细胞抗原表达的变化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于2010年至2015年期间被诊断为B-ALL的691例儿童患者。患儿骨髓标本在初诊时进行白血病免疫分型检测,并在治疗第33天时进行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检测。其中,155例MRD≥0.01%的患者被纳入本次研究。用四色单克隆荧光抗体组合通过多参数流式细胞术进行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变化的研究。结果 86例(55.5%)患者至少有一个抗原标志出现了表型转换,CD19是最稳定的标记。然而,将近1/3患儿的CD20在初诊和化疗第33天时表达有显着性差异。抗原表达的变化与无事件生存率(event-free survival,EFS)、无复发生存率(relapse-free survival,RFS)或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无显着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和BCR-ABL在儿童ALL中具有独立的预后价值。结论虽然抗原表达的改变在诱导缓解治疗结束时很普遍,但是在化疗第33天MRD阳性的患者中,抗原表达的改变与预后价值无关。(本文来源于《中华临床实验室管理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孙志军,李一村,马思锐,毛亮,于光涛[9](2018)在《特异性阻断CD73改变口腔鳞状细胞癌耗竭T细胞的表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腺苷诱导的免疫抑制能够促进肿瘤细胞的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降低抗肿瘤免疫反应。CD73是胞外-5-核苷酸酶,能够将胞外AMP转化为腺苷。本研究的目的是明确CD73在口腔鳞状细胞癌T细胞中的作用。研究方法:利用免疫健全的口腔鳞状细胞癌(口腔鳞癌)动物模型,及CD73的单克隆抗体阻断CD73进行体内研究。研究结果:我们发现高表达CD73的CD4+和CD8+T细胞与其耗竭的表型相关,阻断CD73能够有效地抑制肿瘤的生长,并且降低CD4+和CD8+T细胞表面PD-1和CTLA-4的表达。然而,高表达CD73的CD4+和CD8+T细胞PD-1和CTLA-4表达明显增加。另外,人类组织芯片结果显示原发性口腔鳞癌病人的标本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高表达CD73,且在我们的样本中CD73的表达可以作为独立的预后因子。研究结论:综上所述,这些结果提示CD73在口腔鳞癌进展过程中的负性免疫调控作用,并且提示CD73可作为口腔鳞癌免疫治疗的靶点。(本文来源于《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8-10-19)

邓伟伟,李一村,马思锐,毛亮,于光涛[10](2018)在《特异性阻断CD73改变口腔鳞状细胞癌耗竭T细胞的表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腺苷诱导的免疫抑制能够促进肿瘤细胞的逃避免疫细胞的监视,降低抗肿瘤免疫反应。CD73是胞外一5核苷酸酶,能够将胞外AMP转化为腺苷。本研究的目的是明确CD73在口腔鳞状细胞癌T细胞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健全的口腔鳞状细胞癌(口腔鳞癌)动物模型,及CD73的单克隆抗体阻断CD73进行体内研究。结果:我们发现高表达CD73的CD4~+和CD8~+T细胞与其耗竭的表型相关,阻断CD73能够有效地抑制肿瘤的生长,并且降低CD4~+和CD8~+T细胞表面PD-1和CTLA-4的表达。然而,高表达CD73的CD4~+和CD8~+T细胞PD-1和CTLA-4表达明显增加。另外,人类组织芯片结果显示原发性口腔鳞癌病人的标本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高表达CD73,且在我们的样本中CD73的表达可以作为独立的预后因子。结论:综上所述,这些结果提示CD73在口腔鳞癌进展过程中的负性免疫调控作用,并且提示CD73可作为口腔鳞癌免疫治疗的靶点。(本文来源于《第十二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内科及脉管疾病学术会议暨第二次河南省抗癌协会口腔颌面肿瘤学会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8-09-14)

细胞表型改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背景和目的:乳腺癌是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位居女性肿瘤死亡的首位。而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调控乳腺癌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机制有待阐明。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alpha,TGF-α)在乳腺癌细胞株的上清中高表达,并且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SCs,BMSCs)具有显着的趋化作用和诱导BMSCs表型改变。目前尚未有TGF-α对BMSCs和乳腺癌自身影响的研究报道。本研究将验证乳腺癌细胞分泌TGF-α招募和改变间充质干细胞表型,并进一步探讨TGF-α通过结合EGFR调控P38MAPK/NFκB/ICAM-1的分子机制。同时明确TGF-α对乳腺癌的影响,探讨其在乳腺癌迁移中的作用及信号通路,为预测和防治乳腺癌的远处转移提供新的治疗思路。研究方法:1、利用细胞因子表达谱芯片、transwell、裸鼠乳腺癌原位模型筛选并明确乳腺癌细胞分泌TGF-α对BMSCs的作用;2、选用BMSCs的芯片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Q-PCR以及western blot以明确TGF-α招募和改变BMSCs表型的分子机制;3、利用免疫组化检测67例乳腺癌石以及15例乳腺纤维腺瘤石蜡标本中TGF-α的表达并分析与预后的相关性。利用transwell以及western blot以明确TGF-α在乳腺癌迁移中的作用及信号通路;4、选用裸鼠乳腺癌原位模型,鼠尾静脉注射BMSCs,明确TGF-α联合BMSCs对乳腺癌转移的作用。结果:1、乳腺癌细胞分泌TGF-α招募BMSCs到乳腺癌原位灶:(1)根据乳腺癌上清对BMSCs的招募情况、蛋白组芯片的结果以及体外趋化实验,筛选出乳腺癌细胞通过分泌TGF-α招募BMSCs,并且高表达TGF-α会增强对BMSCs招募能力,而阻断TGF-α能减弱招募能力。(2)裸鼠乳腺癌原位癌模型结果显示TGF-α能调控BMSCs迁移到乳腺癌原位灶。2、TGF-α激活P38MAPK/NFκB/ICAM-1通路调控BMSCs的迁移能力并改变其表型:(1)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和Q-PCR实验结果显示:TGF-α改变BMSCs细胞的表型,促进分泌更多的促转移细胞因子(2)结合western blot、Q-PCR、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TGF-α作用于BMSCs的受体EGFR,并通过磷酸化使P38MAPK以及NFκB激活,引起BMSCs表型变化,同时上调ICAM-1调控BMSCs迁移。3、TGF-α在乳腺癌细胞迁移中的作用(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乳腺正常上皮组织和乳腺纤维腺瘤相比,乳腺癌组织中TGF-α的表达显著上调,并且在晚期的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更高。同时,TGF-α高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密切相关。(2)transwell实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乳腺癌细胞自身高表达TGF-α会引起EMT转化,促进细胞的迁移能力。4、TGF-α以及BMSCs对乳腺癌转移的作用:体内实验结果显示:TGF-α能促进乳腺癌细胞发生肺转移。并且在高表达TGF-α的情况下,BMSCs能够进一步促进乳腺癌细胞发生肺转移。结论:1、TGF-α能通过分泌TGF-α招募BMSCs到肿瘤微环境中去,并诱导其改变表型。2、TGF-α结合BMSCs的受体EGFR,并通过磷酸化使P38MAPK以及NFκB激活,引起BMSCs表型变化,同时上调ICAM-1调控BMSCs迁移。3、TGF-α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TGF-α高表达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TGF-α促进乳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能够激活乳腺癌细胞发生EMT转化。4、TGF-α在促进乳腺癌细胞自身发生转移的同时,还能招募BMSCs到肿瘤微环境中去,进一步协助乳腺癌细胞发生转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细胞表型改变论文参考文献

[1].胡永挑,曾小康.直肠癌组织中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数量和表型的改变及临床意义[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9

[2].孙景波.乳腺癌细胞通过分泌TGF-α招募和改变间充质干细胞表型的机制及TGF-α在乳腺癌转移中的作用[D].南方医科大学.2019

[3].张晰,张卓,段明玥,张艳敏,王军阳.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化疗后微小残留病灶免疫表型改变的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

[4].莫荔.PPAR-γ途径在小胶质细胞表型改变中作用机制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

[5].蒋倩,赵恺,尧小龙,丁卫,岳鹏杰.白介素4对脂多糖刺激后小胶质细胞表型改变及其机制[J].医学研究杂志.2019

[6].杨发基.IRE1α介导的Kupffer细胞表型改变在脂肪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9

[7].沈凤,杨鹏,陶晓静,李丹,颜渊鸳.27nt-miRNA对血管平滑肌细胞SM22α表达的调节及其对细胞活力、迁移和表型改变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9

[8].代庆凯,彭欢,陈岚,陈琪,江咏梅.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诱导化疗后免疫表型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临床实验室管理电子杂志.2018

[9].孙志军,李一村,马思锐,毛亮,于光涛.特异性阻断CD73改变口腔鳞状细胞癌耗竭T细胞的表型[C].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8

[10].邓伟伟,李一村,马思锐,毛亮,于光涛.特异性阻断CD73改变口腔鳞状细胞癌耗竭T细胞的表型[C].第十二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内科及脉管疾病学术会议暨第二次河南省抗癌协会口腔颌面肿瘤学会会议论文汇编.2018

论文知识图

干扰及过表达后对胰腺癌细胞株...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对雌激素诱导的肺...诱导促转移、促侵袭基因表达抑制Dox激活的HASMC-mix-TR-m...两种分离介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表...欲形成钙化结节处细胞表型改变

标签:;  ;  ;  ;  ;  ;  ;  

细胞表型改变论文_胡永挑,曾小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