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俯卧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窘迫,综合征,呼吸,新生儿,淹溺,局麻,低氧。
俯卧位论文文献综述
蔡慧[1](2019)在《综合护理干预对降低俯卧位手术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率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降低俯卧位手术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俯卧位手术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统计2组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率和手术室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8.57%,低于对照组的28.57%(P<0.05);观察组手术室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对俯卧位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降低术中压疮发生率,并且大大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应用。(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9年36期)
马亚楠[2](2019)在《ICU俯卧位通气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相关原因及护理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针对ICU俯卧位通气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有关因素及护理办法,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ICU科室进行治疗的行俯卧位通气的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压力性损伤发生的不良事件予以回顾性分析,对相关原因进行研究分析,查找压力性损伤发生的相关因素,根据相关因素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经研究分析发现,发生压力性损伤的主要原因与护理原因、患者自身原因、潮湿环境、俯卧位的时间要求、导管压迫、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部位都有关联,对此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策。结论对ICU俯卧位通气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相关因素进行总结,并对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减少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24期)
郑燕芳,王建英,范沛榕[3](2019)在《俯卧位在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中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俯卧位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90例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仰卧位,观察组采取俯卧位,每3小时1次,每次1小时。比较两组患儿在通气开始0、2、24 h时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和经皮氧/二氧化碳分压监测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通气2、24 h时,观察组的经皮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在通气24 h时,观察组的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在通气2、24 h时,观察组的PaO_2、PaCO_2、PaO_2/FiO_2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窘迫综合征危重新生儿采取俯卧位,可以帮助患儿纠正缺氧,改善低氧血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当代护士(上旬刊)》期刊2019年12期)
王晓[4](2019)在《1例气管镜下肺泡灌洗联合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淹溺致ARDS的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淹溺是较常见的意外事故,是世界各地非故意伤害死亡的第叁大原因,占所有与伤害有关死亡的7%~([1])。淹溺患者由于大量液体吸入气管进入肺组织,影响肺通气和换气功能,可短时间内对呼吸道造成严重损伤,引起急性肺水肿、吸入性肺炎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支气管肺泡灌洗是经气管镜将液体注入支气管肺泡(本文来源于《当代护士(下旬刊)》期刊2019年12期)
任成,刘华[5](2019)在《压力控制法肺复张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压力控制法肺复张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选取8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取压力控制法肺复张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机械通气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吸入氧浓度(Fi O_2)、血氧分压(Pa O_2)、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叁项呼吸参数指标和气道平台压(Pplat)、肺静态顺应性(Cst)两项肺机械力学指数以及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叁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对两组患儿吸入氧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记录并比较;评价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Fi O_2、Pa O_2、Pa CO_ 2叁项呼吸参数指标差异不明显,治疗后1、6 h两组Fi O_2、Pa CO_2两项指标均降低,Pa O_2指标升高,治疗后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儿治疗后肺机械力学指数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比较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发现,治疗前HR、CVP、MAP叁项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1、6 h患儿HR和CVP两项指标均升高,MAP指标降低,治疗后1 h叁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儿吸氧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 02%,高于对照组的74. 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压力控制法肺复张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NRDS,可明显改善患儿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本文来源于《现代医院》期刊2019年11期)
毛艳艳[6](2019)在《乌司他汀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重症肺炎伴ARDS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乌司他汀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对重症肺炎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水平、血气指标以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重症肺炎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俯卧位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乌司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血气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19、4.558、7.193,P均=0.000);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36,5.241,8.264,P均=0.0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8.00%(9/50)与对照组的12.00%(6/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乌司他汀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重症肺炎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效果较好,能显着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血气指标,且不会明显增加并发症发生率。(本文来源于《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期刊2019年11期)
董朝琼,唐小凤[7](2019)在《俯卧位通气干预护理对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干预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机械通气干预护理,研究组采用俯卧位通气干预护理,监测并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使用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儿机械通气治疗1、2、6 h后,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对照组,血氧分压(PaO_2)和氧合指数(PaO_2/FiO_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治疗1、2、6 h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儿使用机械通气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儿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俯卧位通气方式可有效改善NRDS患儿的氧合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本文来源于《现代医学》期刊2019年11期)
涂平花[8](2019)在《俯卧位下经皮椎体成形术高龄患者骨穿刺及骨水泥注入时体征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俯卧位下经皮椎体成形术高龄患者骨穿刺及骨水泥注入时体征变化。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行经皮椎体成形手术治疗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76例,所有患者均在俯卧位下行局麻手术,记录患者从手术前仰卧5min到手术后恢复仰卧位5min期间的生命体征以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以患者手术前仰卧5min的生命体征以及血氧饱和度(T1)为参照数据,患者在T2(俯卧位后5min)、T4(骨穿刺进针过程)、T5(注射骨水泥过程)、T6(骨水泥注射结束)时段的生命体征以及血氧饱和度具有较大变化,其心率和呼吸频率均明显高于T1时段,T2和T4时段患者的收缩压明显增高(P<0.05),T5时段的血氧饱和度显着降低(P<0.05)。结论:高龄患者在俯卧位下经皮椎体成形术过程中有些时段的生命体征以及血氧饱和度存在较大差异,严重影响患者的耐受性以及手术的安全性,护理人员要仔细观察各个时段的变化,做好积极应对方法,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期刊2019年22期)
何蔚楹,梁婷,王阳,王家兰,董雅娟[9](2019)在《檀香体位头圈对局麻下俯卧位手术病人焦虑的影响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檀香体位头圈对局部麻醉下需俯卧位行手术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100例局部麻醉下腰椎间盘射频消融术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局麻下俯卧位手术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配置檀香粉中药包的体位头圈,观察各组患者焦虑的变化情况。结果手术结束回到病房时,观察组焦虑值(SAS)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出手术室时的血压和心率都比刚进入手术室时低,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檀香体位头圈能减轻局麻下需俯卧位行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94期)
林燕,俞超,高春华,张帅[10](2019)在《ECMO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1例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1例ECMO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通过ECMO监护及医院感染控制,做好体位管理、营养管理及皮肤护理,尽早进行康复护理,患者住院80 d后病情稳定出院。(本文来源于《护理与康复》期刊2019年11期)
俯卧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针对ICU俯卧位通气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有关因素及护理办法,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ICU科室进行治疗的行俯卧位通气的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压力性损伤发生的不良事件予以回顾性分析,对相关原因进行研究分析,查找压力性损伤发生的相关因素,根据相关因素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经研究分析发现,发生压力性损伤的主要原因与护理原因、患者自身原因、潮湿环境、俯卧位的时间要求、导管压迫、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部位都有关联,对此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策。结论对ICU俯卧位通气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相关因素进行总结,并对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减少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可能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俯卧位论文参考文献
[1].蔡慧.综合护理干预对降低俯卧位手术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率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9
[2].马亚楠.ICU俯卧位通气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相关原因及护理对策[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3].郑燕芳,王建英,范沛榕.俯卧位在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
[4].王晓.1例气管镜下肺泡灌洗联合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淹溺致ARDS的护理[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
[5].任成,刘华.压力控制法肺复张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现代医院.2019
[6].毛艳艳.乌司他汀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重症肺炎伴ARDS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
[7].董朝琼,唐小凤.俯卧位通气干预护理对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作用研究[J].现代医学.2019
[8].涂平花.俯卧位下经皮椎体成形术高龄患者骨穿刺及骨水泥注入时体征变化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
[9].何蔚楹,梁婷,王阳,王家兰,董雅娟.檀香体位头圈对局麻下俯卧位手术病人焦虑的影响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10].林燕,俞超,高春华,张帅.ECMO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1例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