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徐文君,魏丹,安喜艳,谈宗雯,高军,苏九妹[1](2021)在《HELLP综合征患者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光相干断层扫描特征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HELLP综合征患者发生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的危险因素, 并观察其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特征。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5年1月至2021年3月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HELLP综合征患者84例168只眼纳入研究。患者平均年龄(30.96±4.09)岁。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 包括年龄、分娩孕周、HELLP综合征分型和发病时间、胎次、怀孕次数、收缩压和舒张压、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为激素)总使用量及使用时间、是否入住重症监护病房;实验室指标, 包括血小板计数及血清白蛋白、血清尿酸、24 h尿蛋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总胆红素(TBIL)水平。全身情况允许者行OCT检查;全身情况不允许但有视力下降主诉或直接检眼镜检查可疑视网膜脱离者, 行B型超声检查辅助诊断。根据有无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将患者分为视网膜脱离组(网脱组)和非视网膜脱离组(非网脱组), 分别为31 (36.90%, 31/84)、53 (63.10%, 53/84)例。网脱组31例患者中, 行OCT检查17例34只眼。组间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 偏态分布者比较行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行χ2检验。筛选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为自变量, 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84例患者中, HELLP综合征分型为部分型、完全型分别为41 (48.81%, 41/84)、43 (51.19%, 43/84)例。与非网脱组比较, 网脱组患者分娩孕周短(t=2.51), 舒张压更高(t=-2.61 ), 激素总使用量更大(Z=-2.14)、使用时间更长(Z=-2.7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L (Z=-2.49)、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t=2.06), 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升高(Z=-4.3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升高增加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发生风险(P<0.05 )(比值比=1.20, 95%可信区间1.06~1.37 )。行OCT检查的34只眼中, 表现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不光滑、增厚、与脱离的视网膜似有粘连者18只眼。视网膜脱离复位后, RPE上述改变仍然存在, 但有所缩小;椭圆体带仍有不连续、局部断裂、甚至广泛缺失16只眼。结论 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升高是HELLP综合征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发生的危险因素;部分患者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复位后椭圆体带仍有缺失。
王平平,刘陇黔[2](2021)在《393例儿童视网膜脱离的原发疾病及其分布的临床特征》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儿童视网膜脱离的原发疾病以及其分布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5年1月-2020年12月因视网膜脱离而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且年龄小于15岁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视网膜脱离范围以及预后。结果在纳入的393例(464只眼)儿童视网膜脱离患者中,男性261例(312只眼),女性132例(152只眼),男女比例为1.98∶1。儿童视网膜脱离最常见的原发疾病为眼部发育异常(57.8%,227例),其次为眼外伤(19.8%,78例)和近视(14.2%,56例)。婴幼儿期、学龄前期视网膜脱离主要的原发疾病为眼部发育异常,比例分别81.8%(126例)、55.8%(43例);学龄期的主要原发疾病为眼部发育异常(35.8%,58例)、近视(30.2%,49例)和眼外伤(26.5%,43例)。儿童视网膜脱离最常见的类型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46.8%,184例),其中眼外伤(37.5%,69/184)和近视(30.4%,56/184)是其常见的两种原发疾病;其次为牵拉性视网膜脱离(43.3%,170例),其中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amilial exudative vitreoretinopathy, FEVER)占47.6%(81/170),为常见原发疾病;渗出性视网膜病变最少见(9.9%,39例),其中Coats病占71.8%(28/39)为常见原发疾病。与牵拉性全视网膜脱离相比,孔源性全视网膜脱离的首次术后效果较佳(|Z|=3.026,P=0.002)。儿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裂孔常见的位置为颞侧。原发疾病为眼外伤的视网膜脱离最常见的裂孔为视网膜撕裂孔,其次为锯齿缘离断;近视所导致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其裂孔最常见的位置为变性区的圆孔。结论在本研究中视网膜脱离患者男生人数多于女生,眼部发育异常、眼外伤、近视是儿童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发疾病。应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开展不同的宣传教育。
魏丹,苏九妹,高军,安喜艳,谈宗雯,徐文君[3](2021)在《重度子痫前期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妊娠结局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并初步探讨重度子痫前期(S-PE)患者合并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的影响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产科确诊为S-PE的89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是否合并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将其分为网脱组、非网脱组,分别为43、46例。患者均行直接检眼镜检查,疑似及明确视网膜脱离者行光相干断层扫描或眼B型超声检查。收集患者年龄、病程、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实验室血清白蛋白水平、24 h尿蛋白定量、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清尿酸检查结果。两组患者平均年龄(t=-1.01 )、体重指数(t=-1.799)、病程(t=-1.657 )以及初产妇和经产妇构成比(χ2=1.41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回顾分析患者结束妊娠时间、全身并发症、胎儿结局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组间定量资料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定性资料比较行χ2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S-PE发生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的影响因素。结果网脱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非网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7、2.810,P=0.040、0.006 )。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t=-10.404)、24 h尿蛋白定量(t=6.401 )、血清尿酸(t=3.910)、PLT (t=-6.124)、PDW (t=2.99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网脱组、非网脱组合并全身严重并发症分别为30 (69.77%,30/43)、14 (30.43%,14/46)例;结束妊娠平均时间分别为(34.66±3.29)、(38.25±1.62)周;新生儿出生时平均Apgar评分分别为(7.28±3.40)、(9.46±1.59)分。两组患者全身严重并发症发生率(χ2=13.755)、结束妊娠时间(t=-6.448 )、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t=-3.82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0)。网脱组、非网脱组胎儿窘迫、死亡分别为8 (18.60%,8/43)、7 (16.28%,7/43)例和7 (15.22%,7/46)、1 (2.17%,1/46)例。两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2,P=0.670);胎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白蛋白、血清尿酸与S-PE患者发生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相关(P<0.05 )。结论血清白蛋白及血清尿酸是S-PE患者发生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的影响因素;合并渗出性视网膜脱离者容易出现不良妊娠结局。
丁洁[4](2021)在《计算机软件辅助下的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血管特征及分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分析研究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amilial exudative vitreoreti nopathy,FEVR)患者的周边及后极部眼底视网膜血管形态特征以及视网膜血管分形结构变化,旨在为FEVR的疾病的筛查、诊断等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回顾性观察性研究。共纳入2017年12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的FEVR患者42例73眼、正常对照者41例73眼。FEVR患者均接受了眼底照相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以明确临床诊断。对FEVR患者广角眼底照相和45°彩色眼底照相中的周边及后极部视网膜血管形态特征进行描述分析;此外,再通过VAMPIRE(Vascular Assessment and Measurement Platform for Images of the Retina,VAMPIRE)软件(https://vampire.computing.dundee.ac.uk/)对FEVR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45°彩色眼底照片进行视网膜血管分割提取,得到二值化的视网膜血管分割图像;并应用Image J软件(https://imagej.nih.gov/ij/)和Frac Lac插件(http://rsb.info.nih.gov/ij/plugins/fraclac/FLHelp/Introduction.htm.)分别计算FEVR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视网膜血管的分形维数(fractal dimension,F D),分析比较FEVR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视网膜血管分形结构有无差异。结果FEVR患者共42例73眼,其中男25例,女17例,平均年龄28.93±11.85岁;正常对照者共41例73眼,其中男27例,女14例,平均年龄32.88±14.70岁,FEVR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在性别比和年龄上无明显差异(P>0.05)。在42例FEVR患者的73眼中,45眼(45/73,61.64%)的45°彩色眼底照相可见后极部视网膜血管走行陡直,弯曲度减少,后极部血管弓夹角变锐,并且从视盘向颞侧发出的小血管呈牵拉状改变,而在正常对照组中未见类似表现;在进行了激光扫描检眼镜检查的22例FEVR患者的36眼中,33眼(33/36,91.67%)可在眼底颞侧周边见到视网膜无血管区;14眼(14/36,38.89%)可见颞侧视网膜有血管区和无血管区分界线形成;29眼(29/36,80.56%)可见周边视网膜血管分支增多呈毛刷状、末梢突然终止、扩张迂曲、异常吻合等血管异常;11眼(11/36,30.56%)可见周边视网膜变性区。FEVR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在45°彩色眼底照片中视网膜血管的FD值分别为1.553±0.026、1.544±0.021(P<0.05),视网膜静脉FD值分别为1.405±0.031、1.384±0.028(P<0.05)、视网膜动脉FD值分别为1.369±0.039、1.362±0.030(P>0.05)。而在选定以视盘至黄斑中心凹的连线中点为中心,连线距离为直径的圆形区域内,FEVR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视网膜血管FD值分别为1.351±0.040、1.298±0.044(P<0.05)。结论FEVR的眼底改变除了表现为无血管区、血管分支增多及末梢吻合等周边视网膜血管异常外,也存在于除周边以外的后极部等其他视网膜区域。正常人视网膜血管的分岔和走形具有树状分形的特征,可以被计算机识别、分析并计算其分形维度等指标数值,视网膜血管的分形维数可作为评估血管分形结构的参数之一。FEVR患者与正常人在血管树的形态和分形结构上存在一定差异:视网膜血管分形维数升高,提示FEVR患者的血管结构较正常人更为复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人工智能辅助下对FEVR患者眼底血管分形特征的研究有望成为FEVR的快速筛查及诊断的有效手段。
严宏祥,张自峰,李曼红,王雨生[5](2020)在《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管理策略》文中提出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amilial exudative vitreoretinopathy, FEVR)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遗传性血管发育不良所致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 是导致30岁以下人群视力损害甚至失明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病临床异质性大, 具有终身不可预知性进展的特征, 早期可无明显的临床表现, 但随着病情进展, 会出现周边视网膜无血管区、视网膜渗出、新生血管形成、视网膜皱襞、黄斑移位、视网膜脱离甚至失明等表现。结合眼部表现及广域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对患者病情进展进行临床分期, 并制定科学合理的临床管理策略, 做好疾病的早期识别、定期随访以及遗传咨询。早期病变采用激光光凝、冷冻治疗以及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控制渗出及新生血管;晚期病变可通过巩膜扣带术和玻璃体手术避免不良预后;同时也应重视儿童及青少年FEVR患者的视觉功能训练以及心理康复干预。从而达到阻止或稳定疾病进展, 保存视功能, 进一步改善生存质量的目的。(国际眼科纵览, 2020, 44: 272-278)
陈小霞[6](2020)在《外路手术治疗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离》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外路显微手术对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分析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50例(50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外路显微手术,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和分析术后效果。结果一次手术视网膜复位47例(94.00%)。未复位的3例中,进行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网膜复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手动~0.04者8例,0.05~0.25者27例,≥0.3者15例。≥0.3者的比例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462,P=0.001)。无严重的手术并发症。结论外路显微手术治疗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操作简单、安全、有效。
陈春丽[7](2020)在《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征与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描述并分析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家系的临床和遗传学多样性特点。FEVR的临床表现、病变过程及遗传方式均呈多样性,且表现出不同基因型与临床表现多样性的相互关系,检测中国FEVR人群中FZD4、LRP5、NDP、TSPAN12、ZNF408和KIF11基因的潜在致病变异。通过更全面认识FEVR的不同临床表现及多样遗传方式,为FEVR的临床诊治提供更好地指导。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眼科及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眼科就诊诊断的976例FEVR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病例研究,其中722例患者同意行家系基因检测,对先证者基因组DNA进行FEVR相关的6个基因靶向测序及分子遗传学分析筛选疑似致病性变异位点,并通过Sanger测序对疑似致病性变异进行家系验证。采用ACMG指南及家系共分离进一步分析变异位点的潜在致病性。每个先证者和父母/亲属接受了适合其年龄的综合眼科检查,收集患者的主诉、性别、孕周、眼别、视力、眼压、眼部检查、影像学检查、家族史、治疗史等,以及对FEVR的严重程度进行分期,排除可能存在相似临床表现的其他疾病。同时选取正常健康者作为对照组。(1)对比观察不同基因的临床多样性;(2)对比观察不同基因的遗传多样性;(3)对FEVR家系队列与对照队列进行LRP5,FZD4,ZNF408,NDP,TSPAN12和KIF11基因人群突变频率分析;(4)对比不同基因型的临床预后。结果:(1)通过回顾976例FEVR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共发现43例伴有多种临床表现的FEVR患者(4.4%,43/976),其中伴有早产史患者17例,视网膜色素变性3例,牵牛花综合征3例,反向Drag-disc病变4例,黄斑前膜2例,脉络膜新生血管2例,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1例,脉络膜缺损1例,小视盘1例,视盘血管炎1例,外伤性玻璃体积血1例,Coats-like 2例,上睑下垂3例,类眼眶蜂窝织炎表现1例及葡萄膜炎表现1例。(2)通过回顾722例FEVR患者的分子遗传学结果,其中基因检测阳性或疑似阳性的患者共计366例(50.7%,366/722),206例(56.28%,206/366)患者有阳性家族史。其中单基因阳性335例(46.4%,335/722),共检测到269种罕见变异,包括134种潜在致病性变异(PPVs),135种临床意义未明确的变异(VUS),其中有77个新发现的PPVs和131个新发现的VUS。LRP5、FZD4、TSPAN12、NDP、ZNF408和KIF11的PPVs分别占队列的15.58%,22.01%,29.87%,14.29%,16.89%及1.3%,且以错义变异、移码变异、终止变异为主。鉴定了34个父母基因均阳性的FEVR家系(4.71%,34/722),共检测到65种突变,以LRP5基因错义突变最为常见。其中22个父母均携带LRP5基因突变的FEVR家系(3.05%,22/722)与65个父母一方携带LRP5基因突变的FEVR家系(9%,65/722)相比较,父母均携带LRP5基因突变的FEVR患者双眼病变重的比例明显要高于父母一方携带LRP5基因突变组。335名单基因阳性或疑似阳性FEVR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48:1。临床表型与突变类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恶性变异患者较错义变异患者的临床表型更重,主要以双眼重为主,较少为单眼发病。其中LRP5所占比例最高,NDP变异患者的临床表型最为严重,对称性最高,主要以双眼重为主,占比79.2%;KIF11自发突变占多数,伴有小头和脉络膜萎缩灶;ZNF408变异患者的临床表型最轻,主要以双眼轻为主,占比50%,其次是LRP5;TSPAN12的家族遗传性比率最高,对称性次之;约71.96%的患者小于3岁,FEVR患者大多数受影响眼的严重程度超过3期,而携带FEVR致病基因变异的患儿父母临床症状大多数无表现或仅为轻度表现。(3)不同基因不同分期的不同治疗方案,所有基因患者1岁以内手术占多数,5期患者平均达70.95%,3岁以内严重患儿均采取经角膜入路晶状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或保留晶状体的玻璃体切除术;大龄严重患者多采用常规巩膜三通道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或C3F8注入术,巩膜外加压或巩膜环扎术;1-3期进展期患者多采用玻璃体腔注药术和或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病情预后分视网膜漏斗样展开、视网膜后极部展开、前房积血、瞳孔膜闭、角膜变性、继发性青光眼、胆固醇结晶、眼球萎缩等,部分患者预后良好,病情稳定。结论:(1)这是第一个报告伴有多种眼部异常的FVER患者的研究,FEVR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具有多样性。(2)我们的研究扩展了FEVR的PPVs谱的范围。其中LRP5所占比例最高,KIF11自发突变占多数,伴有小头和脉络膜萎缩灶。临床表型与突变类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携带恶性突变的患者较携带错义突变的患者临床表现更重;临床表型与突变基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携带NDP和KIF11基因变异的先证者有更严重的FEVR表现,LRP5和FZD4的表现型的差异要比TSPAN12和NDP的多。大多数FEVR患者严重程度超过3期,而携带FEVR致病基因变异的患儿父母临床症状大多数无表现或仅为轻度表现。(3)本研究为首次针对父母基因均阳性的FVER家系患者进行的临床表型与基因型相关性的研究。FEVR家系突变基因主要以LRP5最为多见,基因突变类型以错义突变最为常见。父母LRP5基因均阳性的FEVR双眼重的比例明显要高于父母一方LRP5基因突变的双眼重的患者;87位患者群LRP5基因突变率要明显高于正常人群。通过对不同人群进行FEVR已知致病基因人群突变率统计,统计结果表明FEVR患者的临床严重程度可能与其FEVR致病基因突变位点数存在正相关。(4)不同基因突变致病的FEVR患者,根据FEVR分期的严重程度、累及范围及形态,有针对性的选择经角膜入路晶状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或保留晶状体的玻璃体切除术,巩膜扣带手术或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FEVR,可取得一定治疗效果。所有基因患者1岁以内手术占多数,5期患者平均达70.95%,说明FEVR发病越早越重的患儿预后越差。
吕小利,邹红,黎蕾,缪晚虹[8](2019)在《加味桃红四物汤灌胃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大鼠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孟加拉玫瑰红联合激光光动力建立SD大鼠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模型,并给予加味桃红四物汤(THSW)灌胃,观察评价THSW对大鼠RVO眼底病变的影响。方法①用孟加拉玫瑰红激光光动力的方法建立SD大鼠RVO模型。②采用高、中、低浓度的THSW灌胃模型3周,定期观察模型眼底。结果 FFA以及光、电镜观察,孟加拉玫瑰红联合激光光动力成功建立SD大鼠RVO模型。大鼠模型THSW灌胃眼底观察发现:THSW对于模型大鼠眼底病变的改善优于模型的自然病程,其中以高浓度中药组最明显。结论加味桃红四物汤灌胃RVO模型大鼠可以减轻视网膜出血、水肿等眼底病变。
胡贵球[9](2019)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联合光学相干断层照相在诊断治疗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中的作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联合光学相干断层照相在诊断治疗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例渗出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经检查未发现裂孔者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联合光学相干层照相。结果有8例渗出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表现以后极部为主,周边伴有斑驳样荧光和多灶型针尖样荧光,后期其渗漏程度明显增强。4例患者出现多灶性强荧光渗漏,经OCT检查后可见视网膜色素上皮组织结构遭受破坏、上皮层浆液性脱离。针对患者以上病症问题实施准确治疗和抗炎措施后恢复。结论在诊断和治疗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疾病中,采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联合光学相干断层照相的效果显着,能确保诊断准确性,为疾病的治疗起到积极作用,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袁勤林[10](2017)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联合光学相干断层照相在诊断治疗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中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联合光学相干断层照相在诊断治疗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6例视网膜脱离经眼底镜,三面镜检查未发现裂孔者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联合光学相干断层照相。结果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表现5例为后极部为主,可伴有中周边多灶性针尖样和斑驳样荧光,后期可见渗漏增强,1例患者表现为多灶性强荧光渗漏,OCT检查表现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浆液性脱离、色素上皮层结构破坏,治疗针对病因及抗炎对症治疗后恢复。结论由于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一般伴有全身病(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眼部的严重葡萄膜炎包括特发性葡萄膜炎,交感性眼炎,严重的视网膜由于渗出性视网色素上皮病变(如特重型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脉络膜渗漏症等,而上述病变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可以诊断,OCT可以动态观察本病在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因此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联合光学相干断层照相的影像检查对于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的诊断及观察治疗效果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4)计算机软件辅助下的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血管特征及分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文献综述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筛查与诊断 |
参考文献 |
(7)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征与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FEVR患者临床表现的多样性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纳入标准 |
1.1.3 研究方法 |
1.2 结果 |
1.2.1 FEVR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 |
1.2.2 临床表现与不同基因型的相关性 |
1.3 讨论 |
1.4 小结 |
二、FEVR患者基因遗传的多样性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研究方法 |
2.2 结果 |
2.2.1 不同基因的临床统计 |
2.2.2 不同基因的遗传特点 |
2.2.3 临床表型与基因型相关性 |
2.2.4 父母双方或单方遗传的患儿的基因突变特点 |
2.2.5 单基因、双基因或同一突变基因有多个突变位点 |
2.3 讨论 |
2.4 小结 |
三、不同基因的不同临床预后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研究方法 |
3.1.3 统计学分析 |
3.2 结果 |
3.2.1 单基因FEVR患者不同基因的不同分期特点 |
3.2.2 单基因FEVR患者不同基因的发病年龄及对称性 |
3.2.3 单基因FEVR患者不同基因不同分期的眼轴长度 |
3.2.4 单基因FEVR患者不同基因不同分期的不同治疗方法 |
3.2.5 单基因FEVR患者不同基因的不同临床预后 |
3.2.6 不同治疗方式不当所致不同临床预后 |
3.3 讨论 |
3.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综述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多样性研究现状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加味桃红四物汤灌胃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大鼠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动物 |
1.1.2 药物与试剂 |
1.1.3 仪器 |
1.2 分组与造模 |
1.3 干预 |
1.4 检测指标与方法 |
1.4.1 SD大鼠眼底观察 |
1.4.2 石蜡切片光镜观察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模型的建立 |
2.2 观察大鼠建模眼底 |
2.3 光镜观察结果 |
2.4 RVO模型组眼底观察 |
2.5 RVO低浓度中药模型眼底 |
2.6 RVO中浓度中药模型眼底 |
2.7 RVO高浓度中药模型眼底 |
3 讨论 |
3.1 建立RVO动物模型 |
3.2 建立动物模型要点以及观察 |
3.3 中药对动物模型的作用 |
(9)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联合光学相干断层照相在诊断治疗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一般资料 |
1.2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四、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HELLP综合征患者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光相干断层扫描特征观察[J]. 徐文君,魏丹,安喜艳,谈宗雯,高军,苏九妹.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21(12)
- [2]393例儿童视网膜脱离的原发疾病及其分布的临床特征[J]. 王平平,刘陇黔.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06)
- [3]重度子痫前期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妊娠结局分析[J]. 魏丹,苏九妹,高军,安喜艳,谈宗雯,徐文君.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21(05)
- [4]计算机软件辅助下的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血管特征及分形研究[D]. 丁洁.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5]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管理策略[J]. 严宏祥,张自峰,李曼红,王雨生. 国际眼科纵览, 2020(04)
- [6]外路手术治疗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离[J]. 陈小霞.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0(05)
- [7]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征与遗传多样性研究[D]. 陈春丽.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8]加味桃红四物汤灌胃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大鼠的实验研究[J]. 吕小利,邹红,黎蕾,缪晚虹.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9(08)
- [9]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联合光学相干断层照相在诊断治疗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中的作用[J]. 胡贵球.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03)
- [10]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联合光学相干断层照相在诊断治疗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中的临床分析[J]. 袁勤林. 中国医药指南, 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