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伟河北省永清县第二中学06560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的与任务就是要推进现代素质教育,指导学生在用中学,为学而用,以用促学,使其成为既有娴熟的技术又具有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因此,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就成为了摆在每一位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我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简单谈谈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如何为学生插上创新的翅膀。
一、准确定位,促进教师职能转变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不自觉地扮演着知识的讲述者、信息的传授者、教学的领导者的角色。教师特有的这种权威性,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置于中心位置,从而使学生围着教师转。而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和信息的唯一渠道,而是一个终身的学习者、一个学习的激励者、一个行动的研究者、一个知识的创新者、一个智慧的分享者角色。教师只有尽快地完成各种职能转变,才能成为被社会和学生认可的合格教师。所以,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并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同时,对于信息技术,师生基本上处于同一起跑线,不见得弟子一定不如师。因此,我们应确定“教即学、学即教”的教学理念,把我们的角色定位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导学者、合作者、评价者和竞争者。
二、激发兴趣,满足求新心理需要
求新是正常人的心理。兴趣最初是由于能满足个体对于新事物认知探索的需要而产生的。由于需要,对某些知识技能进行学习和研究,经过一段接触,就逐渐产生了兴趣,形成新的需要。不断互相促进,推动个体进步。如在教学之初,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多媒体电子贺卡,用声音、图象、音乐、色彩的奇妙效果,激发学生兴趣。学习图象处理知识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用计算机做出的图画,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在学生打开图画软件后,让学生在图画上信笔涂鸦,亲身体会计算机画图操作的优越性,从而强化兴趣。。
三、营造氛围,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信息技术课程本身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多实践,多操作,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只有提供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创造能力才会被发掘出来、体现出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营造宽松、积极、探索、创造性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树立“尝试创新”的意识,强调在课堂上,只要敢于参与,就是成功。
例如学习了在画笔、记事本中“打开”、“保存”和“退出”等基本操作后,就可以告诉学生,在Word中“打开”和“保存”文件的操作同画笔、记事本是一样的,并且鼓励学生试着接触从未学过的Excel,在Excel中试一试“打开文件”、“保存文件”等操作,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些程序之间内在的联系,感觉探索的乐趣。另外,可让学生观察:在“另存为”的对话框中多了一个“选项”按扭,它是干什么用的?鼓励学生试试看,告诉他们,它会带你走进另一个窗口,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作用?从而为学生提供线索去探索,给学生留下探索的空间。这样,时间长了,学生的思路就开阔了,也愿意动手尝试了。不仅使学生们认识到了动手操作、手脑结合的重要,同时还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淡化失败的感觉,体会到大胆尝试就会成功的道理。
四、保护热情,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学记》中“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也。”所提出的思想,强调注重对学生的开导及培养学生独立性的意义。这对我们培养创新人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创新行为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我们一定要及时给予鼓励,决不能漠然视之。对学生发表的不同见解、提出的新颖思路,应及时用赞扬的语气去热情鼓励。这样,学生创新欲望的火苗,就会借着我们鼓励的春风越燃越旺,逐步形成勇于创新的良好课堂气氛。
例如教《画房子》一课,我先利用多媒体向他们展示已完成的图画,然后提出一些问题:这幅图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你知道怎么来画吗?鼓励学生踊跃发言。这时,一个同学提出意见,问能否按自己的想法去画房子。我马上以肯定地语气回答他“可以!”。在课堂结束时,看到他们的作品充满了无穷的想象力,他们的创新表现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如果当时否定了那位同学,就不会收到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还扼杀了这位同学的创新行为,在其他同学心中留下了阴影,以后有什么新奇的想法都不敢提出来。
五、拓展知识,激发学生创新欲望
教师在备课时,不能只满足于“教材里有什么就教什么”的低层次教学思想。教材一经采用,至少一年,而关于计算机的新动态几乎每天都有,就跟看仙人下棋的樵夫一样,转眼人间已过数百年,已经不是他所处的年代了。所以,教师应该走在知识的前沿,博览群书,给学生最新的信息。于是,我将在报纸、新闻、杂志上看到的,以《新动态专栏》的形式公布给大家。如电脑用土豆来供电。起因是有人和电脑迷打赌:土豆不可能为电脑供电。可是发明者却真的做到了,而且还建立了土豆网站,多神奇!这些信息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创新欲望:原来奇迹的产生就在我们身边,就在于我敢去想,敢去尝试。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只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机会,一些活动的空间,一些成功的体会,我们就会发现,学生正在不断地迈向新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