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电图论文_王茜

导读:本文包含了视网膜电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视网膜,糖尿病,电图,黄斑,水肿,康柏,体腔。

视网膜电图论文文献综述

王茜[1](2019)在《视网膜电图在诊疗高海拔视网膜疾病中的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高原经济的发展和高原人群活动的日渐频繁,高原反应疾病问题越发的突出。高海拔视网膜病变(high altituderetinopathy,HAR)作为高原相关疾病的一种,主要表现为视网膜血管的充血、迂曲,以及视网膜出血、玻璃体腔出血。轻度HAR高原视网膜病变可以短时间内损伤人的视力,而深层次的发展往往造成视网膜永久损伤,因此HAR疾病重在预防、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视觉电生理学检查技术—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以其独特的优势对眼科疾病的诊断鉴别、预后判定、疗效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ERG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视觉生物电的健康程度,作为HAR对视网膜功能的一种客观检查方法,应用于HAR的检查中,不仅可以评估在高海拔下视网膜功能的变化,还可以早期发现潜在表现的HAR,同时可动态观察HAR的发展及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高原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马宏杰,郑燕林,王家良[2](2019)在《生蒲黄汤加减方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术后的疗效及视网膜电图震荡电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眼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及视网膜光凝治疗,术后予颗粒配方生蒲黄汤加减方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对视网膜电图震荡电位(ERG-OPs)波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DME的患者56例(67眼)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联合组各28例,中药组31眼,联合组36眼。67眼均接受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后1~2周内进行视网膜光凝治疗。同时,眼内注射术后中药组给予颗粒配方生蒲黄汤加减方治疗3个月,联合组不予药物治疗。治疗过程中观察两组的疗效及在治疗1周、1个月、3个月时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区视网膜厚度、ERG-OPs波振幅及潜伏期情况,并行安全性评估。结果:治疗3个月时,中药组总有效率优于同期联合组(P<0.05)。两组在1个月、3个月BCVA均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中药组BCVA总体高于联合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1周、1个月、3个月时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中药组O1、O3波峰潜伏期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与联合组同期均显着缩短(P<0.05)。两组患者在1~3个月过程中再次行眼内注射药物康柏西普情况:中药组为5眼,联合组为8眼。眼内注射及光凝术安全性高,术后仅见3例球结膜下出血,其余未见其它不良反应发生。结论:DME经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及视网膜光凝治疗后,黄斑水肿明显减轻,手术安全性高;辅助中药颗粒配方治疗比单纯联合治疗更能促进视网膜水肿、出血、渗出吸收,同时延缓黄斑水肿复发,并改善视网膜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张妍春,孙娟玲,任秀瑜,雷春灵,任美侠[3](2019)在《脾气虚型兔视网膜脱离自动复位后视网膜电图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脾气虚型兔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自动复位后视网膜电图的变化,评价脾气虚证对RRD复位后视网膜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1只健康成年新西兰灰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RRD自动复位组(B组)、脾气虚型RRD自动复位组(C组),采用耗气破气加饥饱失常法建立脾气虚证动物模型,在显微镜下行视网膜下注射透明质酸钠术建立视网膜脱离自动复位动物模型,分别于模型制备后10 d、20 d、30 d行视网膜电图(ERG)检查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期间,C组兔脾气虚证持续存在,视网膜下注射透明质酸钠术后5~9 d,B组及C组视网膜自动复位。与A组比较,C组术后暗视ERG b波潜伏期及振幅,a波潜伏期,∑OPs振幅等检测值均有显着差异,表现为潜伏期延长及振幅降低,在术后30 d,B组与A组以上各值已无统计学差异,C组仍与A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脾气虚证这一病理状态对RRD复位后Müller细胞和双极细胞、无长突细胞的功能恢复产生更为显着的不良影响,而且涉及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眼科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宋爱萍,于涛,卓建,曲鹏[4](2019)在《近视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多焦视网膜电图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评估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使用多焦视网膜电图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近视患者黄斑区视网膜进行评估和分析。方法符合入选条件的113例113眼,根据屈光度数和眼轴长度分为四组:正视组31例(31眼),等效球镜度数为+0.75~-0.50 D,且眼轴长度为22~24 mm;低中度近视组26例(26眼),等效球镜度数为>-0.50~-6.00 D,且眼轴长度为>24~26 mm;高度近视组34例(34眼),等效球镜度数为>-6.00~-10.00 D,且眼轴长度为>26~28 mm;超高度近视组22例(22眼),等效球镜度数>-10.00 D,且眼轴长度>28 mm。使用多焦视网膜电图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入选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功能和厚度进行测量。结果随着近视程度的增加,各环P1波反应密度值逐渐减小,1环、2环、3环不同程度近视组间P1波反应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随着近视程度的增加,各环P1波振幅总和均逐渐减小,1~5环不同程度近视组间P1波振幅总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随着近视程度的增加,P1波潜伏期逐渐延长,1环、2环、3环不同程度近视组间P1波潜伏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随着近视程度的增加,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增加(P<0.001)。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P1波反应密度呈负相关(r=-0.261,P=0.003),与P1波振幅总和呈负相关(r=-0.402,P<0.001),与P1波潜伏期呈正相关(r=0.340,P<0.001)。结论随着近视程度的增加,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增加,视网膜功能下降。(本文来源于《眼科新进展》期刊2019年03期)

殷荣康,段小洁[5](2018)在《石墨烯“隐形眼镜”电极及视网膜电图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视网膜受光刺激后发生光转导过程,各类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会产生电活动响应,整体记录这种电信号的动态变化过程就形成了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ERG最早是在1865年由瑞典生物学家Holmgren~([1])记录蛙眼的视网膜给光反应时被发现的.经过后续长期的研究,人们对ERG信号各个组分的来源有了深入的认识,并且对测量仪器进行了大幅改进.尤其是在1941年,美国科学家(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8年25期)

李强,王红义,段俊国[6](2018)在《多焦视网膜电图在老龄自发性糖尿病大鼠视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观察老龄自发性糖尿病大鼠多焦视网膜电图的变化,按照大鼠电生理记录的标准化方案,记录GK大鼠在14月龄、15月龄、16月龄多焦视网膜电图的特征。随着月龄增加,GK大鼠血糖分别高于同月龄的Wistar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4月龄、15月龄、16月龄GK大鼠N_1波振幅密度与同月龄的Wistar大鼠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_1波的振幅密度也随着月龄增加而降低,14月龄、15月龄、16月龄GK大鼠P1波振幅密度与同月龄的Wistar大鼠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龄自发性糖尿病大鼠(GK大鼠)视网膜功能损害不断加重。(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论文》期刊2018年12期)

卢彦,刘晓鹏,严励,何明光[7](2018)在《不同程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多焦视网膜电图一阶kernel反应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不同程度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s,mf-ERG)一阶kernel反应(f irst order kernel,FOK)的变化特征,探讨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组织形态学改变与功能学检查的关联,及早期DR视功能受损的敏感监测指标。方法:横断面研究,采用多焦视觉电生理检查系统测量分析16例无DR组、15例轻度非增殖性DR(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组和15例中度非增殖性DR(中度NPDR组),正常对照组16例FOK反应,选右眼测量,比较不同程度DR的N1,P1波潜伏期、振幅密度差异。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无DR组、轻度NPDR组、中度NPDR组的N1,P1波潜伏期延长分别1.42,1.35,2.75 ms和0.98,1.01,2.71 ms(P<0.001),N1,P1波振幅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DR程度加重,N1,P1波潜伏期逐渐延长。no DR组虽尚未出现可见视网膜病变,但FOK的N 1,P 1波潜伏期已出现异常。结论:糖尿病患者早期眼底尚未出现可见视网膜血管病变,mf-ERG的FOK的N1,P1波潜伏期已出现异常。FOK的N1,P1波的潜伏期的延长与DR的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FOK的N1,P1波的潜伏期可能是较振幅密度更为敏感视网膜功能异常的观察指标。(本文来源于《眼科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邓晓辉,叶红,史杏丽[8](2018)在《红景天对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电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红景天对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的影响。方法 101例NPDR患者(均为双眼)随机分为两组,红景天组53例(106只眼),予口服红景天水煎液;对照组48例(96只眼),予口服羟苯磺酸钙胶囊,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F-ERG各项参数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红景天组治疗后,视杆细胞反应b波振幅增加;最大混合反应a波振幅增加、潜伏期缩短;视锥细胞反应b波振幅增加、潜伏期缩短,a波振幅增加;30 Hz闪烁光反应振幅、振荡电位(OPs)总振幅增加(P<0.05)。对照组组治疗后,最大混合反应a波振幅增加;视锥细胞反应的b波振幅增加、潜伏期缩短,a波振幅增加(P<0.05)。两组间比较,最大混合反应和明适应a波振幅的变化量、30 Hz闪烁光反应的振幅和峰间时变化量、OPs总振幅的变化值,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红景天组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结论口服红景天可以使NPDR眼部分F-ERG反应波的振幅增加,时值缩短,波形好转程度好于口服羟苯磺酸钙,提示红景天对NPDR眼光感受器细胞功能和视网膜循环障碍有一定改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眼科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殷路,马翔[9](2018)在《糖尿病黄斑水肿的多焦视网膜电图与视力、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糖尿病黄斑水肿(DME)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的变化,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mfERG和视力(VA)的相关性。方法:30例30眼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DME,和30例正常人30眼进行比较评估。所有患者均接受眼科检查,记录61个六边形mfERG反应。检查视力、OCT检测黄斑中心凹厚度(CMT),mfERG振幅和潜伏期N1、(本文来源于《第十八届国际眼科学学术会议、第十八届国际视光学学术会议、第五届国际角膜塑形学术论坛、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眼科学与视觉科学专委会2018学术年会、第十八届中国国际眼科和视光技术及设备展览会暨第十四届中国眼科和视光专业医院展示推广会论文汇编》期刊2018-03-23)

金辉,徐朝阳,兰榕,乌仁塔娜[10](2017)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OPs)总振幅及尿微量白蛋白(U-mAlb)水平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各期中的变化情况,探讨将这些指标应用于临床筛查的可能性。方法测定健康对照组、临床前期组及轻、中、重度非增生性DR组和增生性DR组等6组的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的OPs总振幅及U-mAlb排出量,并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OPs总振幅及U-mAlb排出量与DR各组间有显着相关性。OPs总振幅随着DR程度的加重而减小,6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U-mAlb排出量在健康对照组、临床前期组及轻度非增生性DR组中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在中度非增生性DR组、重度非增生性DR组及增生性DR组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病变越严重,U-mAlb排出量上升越快。结论 OPs总振幅可作为DR的定量指标,对诊断有重要价值,尤其是早期DR,敏感性较高;U-mAlb排出量与DR的严重程度相关。(本文来源于《福建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视网膜电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眼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及视网膜光凝治疗,术后予颗粒配方生蒲黄汤加减方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对视网膜电图震荡电位(ERG-OPs)波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DME的患者56例(67眼)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联合组各28例,中药组31眼,联合组36眼。67眼均接受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后1~2周内进行视网膜光凝治疗。同时,眼内注射术后中药组给予颗粒配方生蒲黄汤加减方治疗3个月,联合组不予药物治疗。治疗过程中观察两组的疗效及在治疗1周、1个月、3个月时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区视网膜厚度、ERG-OPs波振幅及潜伏期情况,并行安全性评估。结果:治疗3个月时,中药组总有效率优于同期联合组(P<0.05)。两组在1个月、3个月BCVA均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中药组BCVA总体高于联合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1周、1个月、3个月时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中药组O1、O3波峰潜伏期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与联合组同期均显着缩短(P<0.05)。两组患者在1~3个月过程中再次行眼内注射药物康柏西普情况:中药组为5眼,联合组为8眼。眼内注射及光凝术安全性高,术后仅见3例球结膜下出血,其余未见其它不良反应发生。结论:DME经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及视网膜光凝治疗后,黄斑水肿明显减轻,手术安全性高;辅助中药颗粒配方治疗比单纯联合治疗更能促进视网膜水肿、出血、渗出吸收,同时延缓黄斑水肿复发,并改善视网膜功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视网膜电图论文参考文献

[1].王茜.视网膜电图在诊疗高海拔视网膜疾病中的应用进展[J].高原医学杂志.2019

[2].马宏杰,郑燕林,王家良.生蒲黄汤加减方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术后的疗效及视网膜电图震荡电位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

[3].张妍春,孙娟玲,任秀瑜,雷春灵,任美侠.脾气虚型兔视网膜脱离自动复位后视网膜电图的研究[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9

[4].宋爱萍,于涛,卓建,曲鹏.近视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多焦视网膜电图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评估和分析[J].眼科新进展.2019

[5].殷荣康,段小洁.石墨烯“隐形眼镜”电极及视网膜电图测量[J].科学通报.2018

[6].李强,王红义,段俊国.多焦视网膜电图在老龄自发性糖尿病大鼠视功能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论文.2018

[7].卢彦,刘晓鹏,严励,何明光.不同程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多焦视网膜电图一阶kernel反应的特征[J].眼科学报.2018

[8].邓晓辉,叶红,史杏丽.红景天对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电图的影响[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8

[9].殷路,马翔.糖尿病黄斑水肿的多焦视网膜电图与视力、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相关性[C].第十八届国际眼科学学术会议、第十八届国际视光学学术会议、第五届国际角膜塑形学术论坛、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眼科学与视觉科学专委会2018学术年会、第十八届中国国际眼科和视光技术及设备展览会暨第十四届中国眼科和视光专业医院展示推广会论文汇编.2018

[10].金辉,徐朝阳,兰榕,乌仁塔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分析[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7

论文知识图

视网膜细胞间的缝隙连接[96]无光刺激反应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跨膜...眼内微光电二极管视网膜下植入系...视网膜电图b波振幅-时间变化曲线异常多焦视网膜电图(左图为反应...家系先证者In:3(A闯C)和患者n:1(D)...

标签:;  ;  ;  ;  ;  ;  ;  

视网膜电图论文_王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