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地貌形态论文_罗大游,温兴平,张皓楠,李进波,郁智

导读:本文包含了流域地貌形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貌,形态,流域,分形,模型,河流,高程。

流域地貌形态论文文献综述

罗大游,温兴平,张皓楠,李进波,郁智[1](2018)在《云南龙川江流域地貌形态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云南省龙川江流域为例,研究了流域内局部与整体的地貌形态特征,并预测了径流发育发展趋势。以ASTER-GDEM数据为基础,Arc GIS水文分析模块为平台,自动提取不同汇流累积量下的水系河网,研究区先划分为若干区块,结合分形理论,运用数盒子法计算水系分形维数划分流域侵蚀阶段。研究发现,在一定无标度区间内,研究区内具有自相似性,分形维数与汇流累积量拟合较好;通过分维数与汇流累积量关系式二阶导数求拐点的方法确定流域的适宜阈值为16 667,对应的流域整体水系分维数为1.020 3,推断出流域处于地貌侵蚀幼年阶段,并向幼年晚期发展,此时流域内地面起伏较大、将越来越支离破碎;通过计算各区块维数生成的等值线图,预测径流主要以NE-SW向发育,同时呈NW-SE向次级发育。(本文来源于《上海环境科学》期刊2018年01期)

李晨瑞,李发源,马锦,刘玮[2](2017)在《黄河中游流域地貌形态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的核心区域,对黄河中游流域地貌形态特征的定量分析可以反映黄河中游流域地貌演化进程以及黄土高原侵蚀地貌形态特征。该文以黄土高原区域30m分辨率的DEM为信息源,首先提取了黄河中游7条典型一级支流及其纵剖面,然后计算了6种量化指标分析其流域地貌形态以及流域地貌演化进程,在此基础上,构建地貌特征综合评价指标反映黄土高原区域侵蚀地貌形态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秃尾河、无定河以及延河发育至深切侵蚀期;窟野河发育至深切侵蚀和均衡调整之间的过渡期;汾河、洛河以及渭河发育至均衡调整期。流域地貌随河流侵蚀循环而相应演化,7条河流所在流域的地貌发育程度从北到南也基本呈现逐渐成熟的趋势。所计算的侵蚀地貌综合评价指标值显示,窟野河、秃尾河、无定河以及延河流域共同构成黄土高原强烈土壤侵蚀区;汾河、洛河以及渭河流域的土壤侵蚀程度较低。(本文来源于《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期刊2017年04期)

张传才,秦奋,汪永新,刘真真,陈云生[3](2016)在《流域地貌形态多尺度叁维分形量化及尺度效应——以砒砂岩区二老虎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流域地貌形态的科学量化是地貌学研究和区域尺度土壤侵蚀模型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针对目前地貌形态分形量化模型中存在的地形模拟方法和模型结构不合理问题,基于GIS技术和分形理论改进了地貌形态分形量化模型,并使用无人机高分辨率DEM数据对砒砂岩区二老虎沟流域进行了多尺度地貌形态量化,进而研究了该区地貌形态叁维分形量化的尺度效应。研究发现:(1)随着尺度的降低,该区叁维分形维数呈线性降低趋势,即地形复杂度呈线性降低趋势;(2)砒砂岩区二老虎沟流域在10m尺度地形复杂度已大大降低;(3)根据多指标量化结果分析,地貌形态量化指标分为两类:地形复杂度指标和地形起伏度指标,前者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后者尺度效应不明显。(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6年01期)

李毅,石豫川,王平,吉峰,李洋[4](2015)在《基于DEM的吉太曲流域地貌形态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1万数字地形图生成的数字高程模型(DEM)为基础,利用Arc GIS10.0在空间分析和处理的能力,实现对吉太曲流域地貌形态的分析研究。利用该流域的数字高程模型分析讨论吉太曲流域地貌形态,生成一系列地貌分析专题图如坡向专题图、坡度高程图及高程专题图等,同时对各专题图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分析,得出吉太曲流域整体坡向倾东南,整体地貌属中高山陡崖地貌,地形地貌总体呈现北西向东南倾斜趋势等特征。通过对吉太曲流域地貌形态的分析研究,为青藏高原东缘吉太曲流域地形地貌及东西部地貌边界带新构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5年04期)

陶象武[5](2012)在《基于GIS的流域地貌形态分形空间变异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流域地貌形态的科学量化研究是地貌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在充分研究现有流域地貌形态定量方法的基础上,借鉴数理统计、相关分析法和地貌单因子指标等地貌定量描述方法的特点,将表示地面倾斜程度的地貌单因子指标—坡度引入分形模型中作为地貌的重要特征信息值,在叁维空间扫描盒坐标系下,以不同尺度的叁维立方体盒子作为统计单元,统计计算地表均一坡度下的地面起伏量,从而构建表征地面起伏度的地貌形态分形叁维特征信息维数GIS模型。研究不同尺度DEM模型下,流域分形的变化特征,以及分析总结出流域地貌分维增长曲线特征。为了验证地貌形态分形叁维特征信息维数GIS模型的有效性,本文以我国西北干旱区典型的内陆河黑河上游流域祁连山区作为研究区域,分析流域地貌形态的特征,以地形为主要标准,以流域DEM为数据基础,使用ArcGIS平台下的水文模型空间分析模块,对研究区的流域进行水文分析,并对流域进行不同尺度的分割,分析总结出子流域分割的分形特征。使用开发的GIS分形计算软件计算和分析黑河上游流域典型流域盆地(北大河流域盆地和黑河流域盆地)的22个子流域,在大尺度下各子流域地貌形态量化值和空间变异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气候、地形等要素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和规律性,分析得出不同要素类型区地貌形态空间变异特征,并总结出黑河上游流域地貌形态分形空间变异的成因,充分验证了地貌形态分形叁维特征信息维数GIS模型对不同坡度的适用性,并能完整体现出气候和河流等外营力作用对流域盆地地貌整体的影响,揭示了复杂地貌形态下的黑河上游流域的水文意义,为黑河上游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恢复建设的宏观决策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2-12-01)

吴玉伟,杨发相,花婷[6](2011)在《策勒河流域地貌形态及其对生态格局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策勒河发源于昆仑山中段北坡,自南向北流入塔里木盆地,流域为干旱区典型的山地-绿洲-荒漠格局。利用GIS软件对策勒河流域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进行处理,并结合其他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 500~3 500 m的中海拔地区地貌形态类型多样,面积占总流域面积的58.05%;地形坡度≤15°的平缓、微缓、缓坡地区占70.31%;流域内东北和东两个坡向的面积占优势,分别占流域总面积的15.40%和14.19%;流域切割深度最小值为0 m,最大值281 m,大于20 m的区域占流域面积的28.68%;流域内切割密度最小值为0,最大为7.81 km/km2,大于1 km/km2的区域占流域面积的42.74%。该流域生态格局的特点表现在山地从高到低植被的分带变化上,利用ArcGIS平台对植被类型图进行归类处理,并与高程数据迭加分析得到策勒河流域生态格局的垂直带谱。研究结果丰富了地貌及生态地貌学研究的内容,为流域环境保护、生态恢复与水土保持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干旱区研究》期刊2011年02期)

张建波[7](2009)在《基于DEM的流域地貌形态特征量化及侵蚀产沙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流域地貌形态与流域降雨侵蚀产沙共同形成一个相互作用而又彼此制约的复杂动态系统。流域地貌形态特征的科学量化表达是界定和揭示该动态系统的定量作用机制和规律的关键科学问题。近年来,随着分形理论在地理学领域的应用及计量地理学与分形地貌学的兴起和GIS技术的深入应用,流域地貌分形学研究也日益深入。结合流域地貌形态特征量化指标研究流域侵蚀产沙的尺度效应,可以为流域侵蚀产沙尺度转换研究提供很好的基础。本研究对基于分形理论和DEM计算流域地貌叁维分形信息盒维数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利用改进的计算方法对岔巴沟流域及其子流域进行了不同像元尺度DEM的地貌叁维分形信息盒维数进行了测算,分析了流域地貌叁维分形信息盒维数计算值与DEM像元尺度间的关系,并将测算结果与对应子流域的其它地貌形态量化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以叁维分形信息盒维数作为地貌指标,建立了流域次暴雨侵蚀输沙与模型,经验证,该模型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可靠性。通过以上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流域地貌叁维分形信息盒维数作为刻画地形地貌的指标,其计算值随着所采用的DEM像元尺度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DEM像元尺度下与叁维分形信息盒维数真值的接近程度也不同。对于同一流域地貌,叁维分形信息盒维数与像元尺度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利用DEM研究不同流域地貌,将叁维分形信息盒维数作为地形地貌指标进行比较研究时,应考虑DEM像元尺度,只有像元尺度相同的情况,包含的微小地貌信息量处于同一水平时,叁维分形信息盒维数计算值才具有可比性。利用流域地貌叁维分形信息盒维数与DEM像元尺度间的回归关系可以对同一流域无标度区内任意像元尺度的DEM进行叁维分形信息盒维数计算,从而提高回归方程的通用性和分维计算值的可比性。(2)对于同一流域,各地貌因子并不是彼此孤立的,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各地貌指标所表达的地貌信息也是相互包含和相互重迭的,而这种关系的密切程度,各地貌因子之间是不一样的。基于DEM数据提取的诸多地貌指标间,有的呈明显的函数关系,有的相关性不显着却有间接的相关关系。总的来看,流域地貌叁维分形信息盒维数作为刻画流域地形地貌的因子,反映了流域地貌叁维表面的复杂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流域沟道总长度、流域面积、流域长度、流域高差、流域平均高差、流域侵蚀积分值、流域沟道密度等流域地貌因子的部分信息。(3)影响岔巴沟流域侵蚀产沙的因子主要是降雨、径流、地貌因素。不同流域次暴雨输沙模数Ms与径流深h、洪峰流量模数Qs相关性极显着,与流域地貌叁维分形信息盒维数Di显着相关。对影响流域次暴雨输沙模数Ms的主要因素径流深h、洪峰流量模数Qs和流域地貌形态特征叁维分形信息盒维数进行了回归分析,通过机理分析与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了岔巴沟流域次暴雨输沙的回归方程,经验证,该方程能较好地进行次暴雨输沙量的预测。(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09-06-01)

沈中原,李占斌,李鹏,鲁克新[8](2009)在《流域地貌形态特征多重分形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流域地貌形态特征的量化指标,提出基于高程分布概率的多重分形计算模型,结合大理河岔巴沟流域和大堡岔流域DEM数据进行多重分形计算,对流域地貌形态特征多重分形谱的表征意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流域地貌形态特征多重分形谱可以更加敏感、更加全面地对流域地貌形态的总体特征进行描述;多重分形谱的顶点对应简单分形的容量维,多重分形谱的宽度可以定量表征流域表面的起伏程度,多重分形谱的端点维数的差别可以间接地反映流域峰谷数目的比例;流域地貌形态特征多重分形谱能够分层次地刻画流域内部的精细结构,从而更加突出地表现异常局部地貌变化特征;流域地貌形态特征多重分形谱的无标度区间的合理范围,应该确定为DEM像元尺度到流域最大高程值的1.5倍左右最为合适。(本文来源于《水科学进展》期刊2009年03期)

王民,李占斌,崔灵周,鲁克新,侯建才[9](2008)在《基于变分法的流域地貌形态分形特征量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形理论为流域地貌形态等复杂体系的定量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工具。以室内流域模型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和高精度摄影测量获得的模型流域不同发育时段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为基础,采用变分法计算了流域地貌形态分形维数,并对分形维数与地貌因子沟谷密度和地面割裂度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流域地貌形态在无标度区间内具有良好的分形特征,分形维数准确的反映流域地貌表面的复杂程度;流域地貌形态在流域发育的不同时段具有不同的分形维数,并且与沟谷密度和地面割裂度之间存在显着的线性关系;分形维数作为流域地貌形态分形特征的量化指标为黄土高原小流域侵蚀产沙预报模型中宏观地貌形态因子的选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3期)

付强,杨发相,岳健,于梅艳[10](2008)在《叁工河流域地貌形态要素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地貌是地球表层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要素之一,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其他生态与环境因子的分布与变化。在干旱区地貌对环境的影响更严重,是流域环境变化与区域发展研究不可忽略的因素。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在Arc GIS软件中对叁工河流域DEM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地势起伏度四个地貌形态要素图,经过统计分析得出:海拔<1 000 m的低海拔地区占整个流域面积的61.34%;坡度平缓的地区(≤3°)占整个流域总面积的57.06%;西北坡向面积占整个流域总面积的26.62%;地势起伏度<20 m占整个流域面积的39.73%。利用GIS技术对流域地貌形态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ETM卫星影象、野外调查,探讨地貌形态要素对环境的影响,为深入分析地貌环境特征对环境的影响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干旱区地理》期刊2008年02期)

流域地貌形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的核心区域,对黄河中游流域地貌形态特征的定量分析可以反映黄河中游流域地貌演化进程以及黄土高原侵蚀地貌形态特征。该文以黄土高原区域30m分辨率的DEM为信息源,首先提取了黄河中游7条典型一级支流及其纵剖面,然后计算了6种量化指标分析其流域地貌形态以及流域地貌演化进程,在此基础上,构建地貌特征综合评价指标反映黄土高原区域侵蚀地貌形态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秃尾河、无定河以及延河发育至深切侵蚀期;窟野河发育至深切侵蚀和均衡调整之间的过渡期;汾河、洛河以及渭河发育至均衡调整期。流域地貌随河流侵蚀循环而相应演化,7条河流所在流域的地貌发育程度从北到南也基本呈现逐渐成熟的趋势。所计算的侵蚀地貌综合评价指标值显示,窟野河、秃尾河、无定河以及延河流域共同构成黄土高原强烈土壤侵蚀区;汾河、洛河以及渭河流域的土壤侵蚀程度较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流域地貌形态论文参考文献

[1].罗大游,温兴平,张皓楠,李进波,郁智.云南龙川江流域地貌形态特征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2018

[2].李晨瑞,李发源,马锦,刘玮.黄河中游流域地貌形态特征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7

[3].张传才,秦奋,汪永新,刘真真,陈云生.流域地貌形态多尺度叁维分形量化及尺度效应——以砒砂岩区二老虎沟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6

[4].李毅,石豫川,王平,吉峰,李洋.基于DEM的吉太曲流域地貌形态分析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5

[5].陶象武.基于GIS的流域地貌形态分形空间变异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

[6].吴玉伟,杨发相,花婷.策勒河流域地貌形态及其对生态格局的影响[J].干旱区研究.2011

[7].张建波.基于DEM的流域地貌形态特征量化及侵蚀产沙模型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

[8].沈中原,李占斌,李鹏,鲁克新.流域地貌形态特征多重分形算法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9

[9].王民,李占斌,崔灵周,鲁克新,侯建才.基于变分法的流域地貌形态分形特征量化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8

[10].付强,杨发相,岳健,于梅艳.叁工河流域地貌形态要素及其对环境的影响[J].干旱区地理.2008

论文知识图

丰乐河流域叁维地形数盒子法局陇小流域DEM和水系局陇小流域地清水沟小流域DEM和水系清水沟小流清水沟小流域坡度图局陇小流域坡度图

标签:;  ;  ;  ;  ;  ;  ;  

流域地貌形态论文_罗大游,温兴平,张皓楠,李进波,郁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