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市三孔古建筑工程管理处山东济宁273100
摘要:我国历史悠久,建筑业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呈现出不同的建筑文化,而古建筑文物正代表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研究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对于提升我国建筑水平具有里程碑意义。文章主要阐述了古建筑文物保护和修缮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三大原则,分析了古建筑文物保护和修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与此相应的完善策略。
关键词:古建筑文物;修缮;保护;问题
0引言
古建筑文物既是历史文明的载体,又是历史文化的发展的见证,对一个国家而言,古建筑文物是进步发展的证明。即便很多古建筑文物在当代已经失去了使用意义,但也不应该被否定,尤其是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更应该给予足够的尊重,切实做好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和修缮工作,尊重这些历史遗产的本来面目。我国现存的古建筑文物大都经历了自然灾害的侵袭、战争的摧毁、人为的破坏,它们的珍贵之处不仅体现为精美的外部形象,还体现为坚韧的建筑精神和深刻的历史痕迹。开展古建筑文物的保护和修缮工作不仅仅是为了留住古建筑文物本身,更多是为了守住中华文化的精髓。
1古建筑保护和修缮的基本原则
1.1原真性原则
古建筑是某一历史时期的历史文化、历史经济等历史信息的真实载体,因此,在开展保护和修缮活动时,应遵循原真性原则,最大限度地留住古建筑的原有特色,不宜改变古建筑的式样、高度、体量、材料、颜色、平面布局等,应尽可能地保持原有的历史文化氛围。修旧绝非做旧,因此,开展古建筑文物保护和修缮工作的目的应是帮助古建筑回归健康状态,而非刻意将古建筑修饰成旧貌。
1.2整体性原则
历史遗迹与其周边的环境是一体的,如果仅仅对古建筑文物本身进行保护,而忽视了它周边的水系、古街、古桥等,则很容易造成古建筑文物的历史价值受损。因此,在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和修缮时,既要保护好具体的历史遗迹,也要保护好非物质形态的民间习俗、传统艺术、乡村文脉等。换言之,在开展修缮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重点把握古建筑的整体特征,可对某一“病害”构件进行修缮,但不宜做出大改动或大修复。
1.3可逆性原则
如果古建筑文物所在地区为居民区,且居住人数较多,则不得不遵循可逆性原则,在遵循古建筑结构方法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对原有建筑予以修复,并适当地引入现代生活元素,对建筑空间做出可逆性调整,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
2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存在的问题
2.1古建筑保护意识淡薄
通常出现古建筑文物遭到破坏或自然灾害等情况时,人们的反应比较冷淡,而且不会采取措施,这就导致我国古建筑文物的破坏程度被加强。因为现在很多城市都在规划,肯定涉及到古建筑文物的保留问题,如果房地产开发商开发的楼盘占据或施工涉及古建筑文物的相关区域,也会加强我国古建筑文物的破坏程度。所以,解决古建筑文物逐渐受到破坏的根本途径是宣扬古建筑文物的保护意识,让公民都学会对古老的文化进行传承,这样国家也可以根据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工作制定相关政策,使我国的古建筑文物保护与修缮工作得到更多公民的重视。
2.2修缮方式不科学
古建筑文物本身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出现建筑破损的情况,但由于现代建筑行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导致古建筑文物的破损情况加剧,而且我国并没有采取科学的修缮方式,只是通过表面修补的手法让古建筑文物看起来没有出现问题,这种方式不但不能对古建筑文物进行修缮与保护,还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古建筑文物的完整性,所以,我国需要对修缮方式进行改良。我国可以根据古建筑文物的破损情况制定修缮方式,从内而外地提高古建筑文物的坚固性,增加古建筑文物的保存年限,促进我国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工作的完成。
2.3古建筑文物修缮有难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城市开始规划城市发展路线,城市会按照各个区域的发展速度对城市进行划分,一方面发展发达的城市区域,一方面保留发展不迅速的城市区域,并通过开发商楼盘和拓展开发商等方式,实现城市的全面发展。正是因为城市的规划,使一些古建筑文物遭到破坏甚至位置迁移,所以现在这些古建筑文物虽然还保留着,但已经不能通过修缮与保护作用体现原有的韵味与文化,因此现在古建筑文物保护与修缮工作的开展存在难度。
3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措施
3.1遵循修缮和保护的原则
在对古建筑文物展开修缮和保护工作时,要想保留建筑的特色,应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遵循真实性原则。古建筑文物是一定历史时期发展的产物,带有特定历史时期的韵味和特色,要想保证这种历史意义不会流失,就应该坚持真实性原则,尽可以在修缮中保持建筑原有的特色,如布局、样式等,尊重建筑传达的历史信息,不可随意更改,尽可能还原文物的最初历史状态。其次,遵循可逆性原则。由于古建筑文物多处于人口集中区,对此,就可以在古建筑文物原本的基础上对建筑结构进行维护,并在不破坏建筑韵味的前提下,适当融入现代化元素。最后,应遵循整体性原则。古建筑与周边的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在修缮中未能考虑周边环境,忽略了整体性,就会影响建筑的历史价值。因此,在进行修缮和保护时必须注重古建筑文物的整体特色,实施针对性修缮工作。
3.2提高人们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意识
要想提高人们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首先,可以利用网络媒体渠道,加大古建筑文物保护宣传力度,并开展相应的网络主题活动,帮助人们逐渐树立良好的保护意识,促使其参与到文物保护工作中。其次,可以将文物保护融入到教育环节中,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展开不同程度的文物保护宣传教育。最后,制定相应的古建筑文物保护制度,做好制度宣传工作,并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人们行为意识的限制,使其从制度中认识到保护文物的重要性。
3.3落实古建筑文物修复工作
首先,需要相关单位做好对古建筑文物的修缮记录和检查工作,这关系到文物修缮的质量和水平,在此过程中,可以对现存建筑遗址使用拍照、视频和绘画等形式记录下来,然后通过查询资料的方式进行修复研究,为修复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其次,可以通过实地考察方式了解古建筑文物遭到破坏的原因,以及具体的受损情况,然后结合古建筑文物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等制定合理的修缮方案。最后,明确并落实对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措施,在此过程中,要重点考虑对建筑砖块、石块风化,以及建筑结构变形问题,这对古建筑整体结构的修缮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切实保证修缮资金的投入古建筑修缮资金主要包括财政性资金、文物保护单位的事业经营收入、社会资金投入、个人出资等。为切实保证这些资金的有序投入,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归属权属于国家的古建筑文物,则由政府出资进行修缮,投入的资金如有剩余,则用于古建筑文物的日常保养或合理开发。第二,归属权属于村组织的古建筑文物,修缮费用主要由村组织自行承担,如修缮费用总量过大,可由村代表牵头,将破损情况上报至国家,以补齐费用缺口。第三,如果修缮范围过广、修缮规模过大,仅依靠国家财政支持会显得十分吃力,则可以适当地采取BT模式进行筹资
4结束语
古建筑文物的保护和修缮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但是,古建筑文物遗留下的文化价值和精神财富也是巨大的。因此,无论古建筑文化的保护和修缮工作多么艰巨,国家及古建筑文物修复人员都应秉承“一以贯之”的理念,将文物保护和修缮工作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李晓东.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01):34-35.
[2]冯美珍.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研究[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8,3(07):138-140.
[3]李孟婕.关于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问题思考[J].四川水泥,2019(07):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