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1世纪中国农业改革发展的趋势与策略(下)(论文文献综述)
苏程程[1](2021)在《不同捕捞策略对海水青鳉(Oryzias melastigma)生长和繁殖的影响》文中提出近年来,捕捞诱导的鱼类适应性进化受到广泛关注。研究证明,商业捕捞,特别是选择性捕捞,可能引起物种生活史策略的变化,以及个体大小、生长和性成熟等生物学特征的变化,这些表型性状可以在短时间内发生改变,并且具有可遗传的特性。为研究不同捕捞策略对鱼类适应性进化的影响,以海洋模式物种—海水青鳉(Oryzias melastigma)为研究对象,设置了90%大个体捕捞(H-B)、90%随机捕捞(H-R)、75%大个体捕捞(M-B)、75%随机捕捞(M-R)、50%大个体捕捞(L-B)、50%随机捕捞(L-R)、75%小个体捕捞(M-S)等7种不同选择性捕捞策略,研究了不同选择性捕捞策略对其F1、F2和F3代生长和繁殖的影响,分析了GH-IGF1生长轴及其相关基因在不同选择性捕捞策略下F2代不同组织的表达情况。具体结果如下:(1)不同选择性捕捞策略对早期存活的影响。不同选择性捕捞策略条件下,卵径在不同世代间差异极显着(P<0.01),F1代至F3代卵径呈增大趋势,相同捕捞策略不同世代间,F2代卵径均大于F1代,其中,90%随机捕捞策略差异最大,其次为75%大个体捕捞策略;90%捕捞策略组卵径增加幅度最大,从F1到F3代差异逐渐增大。90%捕捞策略组在孵化率上明显高于其他捕捞策略组,75%和50%捕捞策略组在两代之间差异较小。仔鱼(1-9日龄)全长不同世代之间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在相同捕捞策略下,不同世代间差异性最大的为75%捕捞策略组,而50%捕捞策略组卵径和仔鱼全长差异均最小。(2)不同选择性捕捞策略对生长的影响。90%捕捞策略组仔鱼生长率略低于其他捕捞策略组,并且仔鱼生长率随着日龄增加而降低,尤其是90%捕捞策略组,而其他捕捞策略组生长率变化相对较小。50%捕捞策略组不同世代40-60日幼鱼生长率高于其他捕捞策略组。随着世代增加,90%捕捞策略组极限体长逐渐减小,体长从F1代25-26mm到F3代18-19mm;捕捞小个体策略组其体长逐渐增大,k值从F1代到F3代逐渐增加,50%捕捞策略组从F1代到F3代极限体长和k值差异较小。90%和75%捕捞策略组F2代肥满度差异较大,并且90%捕捞策略组F1代和F3代肥满度指数较小。各捕捞策略组F1代优势体长组为20cm,组间差异较小;F2-F3代,90%捕捞策略组优势体长组由20mm变为18-19mm,呈现小型化,50%捕捞策略组和捕捞小个体策略组优势体长在F2代变化不大,但在F3代,捕捞小个体策略组优势体长为21-22mm。(3)不同选择性捕捞策略对繁殖的影响。不同捕捞策略条件性别比例发生了明显变化,F1代,各随机捕捞策略组和75%捕捞小个体策略组雌雄比例大于1;F2代,只有75%随机捕捞策略组和75%捕捞小个体策略组雌雄比例大于1。F1代,体长、全长和体重在各捕捞策略组间差异显着(P<0.01),其中,90%捕捞策略组和捕捞小个体策略组与其它组差异极显着(P<0.01);75%捕捞小个体策略组绝对繁殖力和性腺成熟系数明显高于其他捕捞策略组。F2代,75%捕捞小个体策略组体长、全长和体重与其他策略组差异极显着(P<0.01),90%捕捞策略组卵巢重量略高于75%和50%捕捞策略组,捕捞小个体策略组卵粒数量明显高于其他捕捞策略组。F2代繁殖力和肥满度低于F1代,并且捕捞小个体策略组与其他捕捞策略组差异显着(P>0.05)。(4)不同选择性捕捞策略下GH-IGF1轴及相关基因在F2代不同组织的表达。肝脏组织中,L-B和M-S策略组GH、GHR、IGF1和IGF1-b表达量相对较高,但H-B策略组GHR和IGF1-b表达量显着高于其他捕捞策略组;脑组织中,GH、GHR、IGF1和IGF1-b均在L-B策略组表达量最高,M-S策略组仅次于L-B策略组;肌肉组织中,四种基因在L-B策略组表达量较高。根据形态学测量数据与基因表达量对比,H-B、M-B、L-B与M-S等策略组在体长、全长和体重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GH在M-S策略组表达量最高,并且M-S策略组体长也处于最大值。综上所述,捕捞小个体策略条件下可以刺激青鳉生长激素的分泌,生长加速,体长增加。
刘闯[2](2020)在《长江中下游区稻田两熟制作物氮素养分优化运筹研究》文中指出稻田两熟制是长江流域主要轮作模式,主要包括小麦-水稻、油菜-水稻和早稻-晚稻等三种轮作方式,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体系之一。而这些轮作体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复种指数高、土壤养分消耗严重、水-旱季节轮换氮素损失大、利用率低等,使得优化氮素运筹对提高作物产量和氮素利用率、改善子粒品质、维持土壤肥力等方面的科学和实践意义日益凸显。本论文通过大田试验(2015~2018年在湖北荆门进行麦稻、油稻两熟制氮素运筹定位比较试验,2016~2018年在湖南长沙开展稻稻两熟制氮素运筹田间定位试验)和模型模拟,基于SPACSYS模型评估了气候变化和农艺措施对产量和氮素循环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生产适应性策略。从氮水平(N1:尿素120 kg N ha-1、N2:尿素150 kg N ha-1(当地习惯施肥)和N3:尿素180 kg N ha-1)、缓控释肥(CR1:缓控释尿素一次性基施150 kg N ha-1和CR2:缓控释尿素120 kg N ha-1配施尿素30 kg N ha-1)、秸秆还田(N2+SR:N2+前季秸秆还田、CR2+SR:CR2+前季秸秆还田,中稻季均额外增施30 kg N ha-1)和养分专家推荐施肥(NE)对两熟制作物进行氮素优化运筹,研究了长江中下游区三种两熟制作物产量、子粒品质、冠层生理形态和土壤肥力等响应机制,利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筛选了长江中下游两熟制作物最佳氮素运筹策略。研究结果对指导长江流域稻田两熟区高产稳产、优质高效养分运筹综合策略的建立具有一定的科学及实用意义。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结论:1.麦-稻轮作下缓控释尿素和秸秆还田氮素运筹模式显着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动态、产量与土壤养分状况。施用缓控释尿素处理较其他氮素运筹增产效果显着,其中CR2在小麦和水稻上表现最佳,且2017年达显着差异,较当地农户习惯施肥处理(N2)分别增产1497 kg ha-1、1140 kg ha-1。氮素运筹对子粒粗蛋白含量的趋势与产量基本一致,CR2和CR2+SR下小麦和水稻子粒粗蛋白含量较N2处理分别显着提高14.9%、18.3%。相关性分析表明,小麦季单位面积产量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子粒粗蛋白含量、氮素利用效率和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均呈现显着正相关关系,而与土壤氮盈余呈现显着负相关关系。小麦季氮素利用效率在不同氮素运筹间呈现显着差异,且CR1和CR2处理下氮素利用效率较N2处理分别高13.2和18.2个百分点。这与小麦、水稻孕穗期叶片较高的叶绿素含量有关,缓控释尿素配施尿素处理,较N2处理分别显着增加31.8%、22.2%。缓控释尿素在减少作物氮素盈余方面效果显着,CR2均明显减少小麦和水稻收获期氮素盈余,分别为48.2 kg N ha-1、52.1 kg N ha-1。秸秆还田和缓控释尿素在维持土壤肥力可持续性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与N2相比,施用缓控释尿素对麦-稻收获期土壤有机质(4.4%)、全氮(0.3%)、速效氮(0.6%)、速效磷(10.9%)、速效钾(9.2%)均具有降低影响,而土壤pH增加了0.11个单位。秸秆还田下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钾含量上分别增加了0.9%、1.8%、2.2%、4.1%,而pH、速效磷分别降低了0.07个单位和5.3%。总之,CR2和CR2+SR的氮素运筹模式对提高麦-稻轮作产量、氮利用效率、减少氮盈余、改善叶片光合作用和维持土壤肥力上具有显着影响。2.油-稻轮作下缓控释尿素处理下收获期油菜、水稻增产效果显着,对子粒品质的提升具有明显作用。施用CR2+SR(油菜季)和CR2(水稻季)组合处理下油菜、水稻产量相比当地习惯施肥N2处理分别增产291 kg ha-1、708 kg ha-1,子粒粗蛋白含量分别增加9.9%、4.5%。这可能与油菜开花期、水稻分蘖期冠层叶片较高的净光合速率有关,因为施用缓控释尿素能够提高花前叶片光合碳代谢能力(净光合速率、相对叶绿素含量),有利于增强后期光合同化物和氮素吸收,促进干物质累积。氮素利用效率与收获期油菜、水稻子粒粗蛋白含量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缓控释尿素配施尿素还有效减少了作物氮素盈余,较当地习惯施肥处理氮素盈余分别平均减少6.4、7.5个百分点。3.氮素运筹在早、晚稻上增产效果上与麦-稻、油-稻类似,均能显着增加轮作内作物产量及其经济效益。其中CR2+SR、N2+SR效果最佳,且2018年显着增产194 kg ha-1、863 kg ha-1。CR2+SR氮素运筹处理在提高早、晚稻子粒粗蛋白含量上表现均较佳,尤其在2017年达到显着差异,较N2处理分别增加0.2、2.9 g kg-1。施用缓控释尿素能明显提高早、晚稻氮素利用效率,且CR2与CR1最佳,较当地习惯施肥处理的氮素利用效率分别增加0.5、15.8个百分点。水稻上作物产量增加原因可能是缓控释肥与秸秆中养分在其孕穗、灌浆期仍可释放适量氮素及时补充作物生长所需养分。CR2+SR处理下早、晚稻叶片中相对叶绿素含量在其孕穗、灌浆期仍保持较高含量,较当地习惯施肥处理下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了14.9%、25.6%。肥料与秸秆混合处理(如N2+SR)对早稻季土壤有机质提高具有一定作用,相比当地习惯施肥处理平均增加17.5%。该结果揭示了秸秆还田通过其分解或矿化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养分,进而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对维持稻-稻系统生产力可持续性发展起着重要意义。4.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从作物产量、子粒品质和土壤肥力三个方面建立了综合评价指数(EI),其数值的高低可直接表示该运筹处理在三者之间的优劣。优先考虑作物产量时,CR2(小麦季)与N3(水稻季)、CR1(油菜季)与N3(水稻季)和CR2+SR(早稻季)与CR1(晚稻季)等氮素组合处理分别在麦-稻、油-稻和稻-稻轮作下作物子粒产量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优势,且最佳轮作制度下净总利润顺序为:稻-稻(23676元ha-1)<麦-稻(27226元ha-1)<油-稻(27792元ha-1)。考虑子粒品质时,NE(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N3和CR2-CR1运筹模式分别在麦-稻和油-稻最佳,较稻-稻轮作下最佳运筹模式(CR2+SR)下总利润分别增加727、3659元ha-1。考虑土壤肥力时,N2+SR(小麦季)与CK(水稻季不施氮)、CR1(油菜季)与CR2(水稻季)和N3(早稻季)与N2+SR(晚稻季)等氮素组合处理分别在麦-稻、油-稻和稻-稻轮作土壤肥力水平上相对较高,对维持土壤肥力水平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最佳轮作制度为油-稻(EI为4.98),总利润达22985元ha-1。综合评价指数EI能够对作物产量、子粒品质及土壤肥力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权衡,可有效优化不同轮作制度下作物氮素运筹,对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子粒品质及维持土壤肥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还揭示了缓控释尿素配施尿素与秸秆是改善作物子粒品质与增加作物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5.SPACSYS(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 System Model,Ver 6.0)农业系统模型能够充分模拟麦-稻轮作系统中作物生长动态。该模型对冬小麦和水稻作物不同器官部分的产量、地上干物质和氮含量等进行了有效模拟与验证,且其校准与验证两部分结果均具有良好的精准性。进而应用该模型探讨了气候变化对麦-稻轮作生产力及综合适应策略的影响。预测结果表明,氮肥管理和播种或移栽日期的改变可大大减轻麦-稻轮作系统的产量损失和减少花前氮素对子粒贡献率。延迟冬小麦的播种日期和提前水稻移栽日期,可有效地减少因淋溶和地表径流引起的氮损失。较高的施氮量(小麦为180 kg N ha-1,水稻为210 kg N ha-1)和气候变化情景具有显着的交互作用,显着增加了氮素损失。合理的氮素管理措施(小麦150 kg N ha-1和水稻180 kg N ha-1)可有效减少氮损失,并保持较高的农作物产量。调整作物播期与合理的氮素运筹策略对未来气候变化下长江流域两熟制稻田综合养分管理的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缓控释尿素配合普通尿素的优化氮素运筹模式可以显着影响三种水田两熟轮作制中供试作物的生长发育,保证了整个生育期特别是作物生长后期氮素营养的均衡供应,在省工省肥的同时还提高了作物产量、品质、经济效益与养分利用率。在此基础上如再结合秸秆还田,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及有效养分含量,更有效地利用缓控释尿素释放的氮素养分,维持土壤肥力。基于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得出的综合评价得分系数(EI)可以用于直接评价不同氮肥运筹处理的优劣,有较好的指导性和的实用价值。经校准与验证,作物生长模型SPACSYS可较好模拟轮作系统中作物生长动态且具有良好的精准性,可以应用该模型进行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力及综合适应策略的影响研究。因此,笔者认为,如果将上述优化的氮素运筹模式结合秸秆还田措施,再从理论上利用综合评价得分系数和作物生长模型进行评价和指导,将会为长江流域稻田两熟制下作物的氮肥施用提供更可靠的科学依据,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程巍[3](2020)在《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及其优化研究 ——以黑龙江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农业历史悠久。农耕文明在几千年内经历了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巨变,却始终难以改变农业产业固有的弱质性。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共同作用下的农业生产,始终经受自然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和技术风险等多重风险的综合影响。在多种风险交织影响下,农业产业的发展受风险影响极大。现代化农业生产及其所处环境决定了农业生产对农业风险管理的急切需求,现代化农业发展亟需能够对农业风险进行管理的有效工具。农业保险的出现不过是近三百年的事情,却成为目前世界100多个国家惯用的国家调控经济、缓解政府救济压力、缓解农业因灾损失、稳定社会关系的金融手段,农业保险是改良农业弱质性的有效工具。世界上多个国家包括我国的农业保险市场发展经验表明,没有政府参与的农业保险市场必然只能达到低水平均衡。农业保险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如果没有政府的行政决策和公共经济等行为介入农业保险市场,农业保险无法发挥与现代化农业生产相匹配的风险管理功能。探究世界各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目前农业保险市场成熟发展的国家,政府均通过各种强有力行为和措施培育本国农业保险市场。政府必须通过行使监管、补贴和代理等行为积极参与农业保险市场的构建,才能保障农业保险市场的平稳发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分析政府行为在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发展过程中所起积极作用。政府作为我国农业保险市场重要的构建者和引路人,对农业保险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从农业保险市场规模、农业保险市场发展阶段、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分析我国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作用。其次,分析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的互动。政府行为对农业保险机构和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影响以及农业保险机构和农业生产经营者对政府行为的响应共同构成了政府行为的互动。通过分析政府行为对农业保险机构和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影响,发现政府行为影响农业保险机构和农业生产经营者的作用过程。通过分析农业保险机构和农业生产经营者对政府行为的响应水平,发现政府行为影响农业保险机构和农业生产经营者的预定目标实现程度。再次,设计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行为一致性的激励方案。在政府主导的农业保险市场主体相互作用过程中,分析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目标一致性行为的激励方案建立。研究在现有农业保险市场中,通过综合激励方案的构建,使得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行为具有一致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特征。最后,进行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的演化趋势分析。在综合农业保险市场各个主体的行为特征基础上,建构基于各个主体行为特征的演化博弈模型。对具有代表性的策略进行模拟仿真,为农业保险市场中三方主体各自均衡行为的决策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分析政府行为对农业保险机构和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影响以及农业保险机构和农业生产经营者对政府行为的响应,形成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的互动研究。在政府行为互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农业保险市场中主体行为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的演化趋势,根据政府行为演化的趋势,最终发现影响政府行为优化的重要因素,据此为优化政府在农业保险市场中行为提出若干建议。提出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优化的建议如下:遵循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优化原则,明确政府行为优化在提高农业保险市场资源配置、保障农业保险市场交易行为稳定性及促进多种类型农业保险市场发展等方面的目标,为农业保险市场发展构建适合的宏观环境、协调农业保险市场主体利益关系、提供差别性农业保险产品补贴和倡导农业保险市场中科技驱动创新。研究结论如下:我国的农业保险行业环境持续利好农业保险发展。在我国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调整的新常态下,深层次结构性改革是农业保险市场长期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石,发展农业保险由行业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政府行为稳定了农业保险机构的经营行为、稳定了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投保行为。农业保险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农业保险市场化运作模式下政府参与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政府介入农业保险市场是符合现有农业保险市场运作的行为。政府行为激励农业保险机构经营积极性和农业生产经营者投保积极性,政府行为目标在农业保险市场中通过农业保险机构和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积极响应得以实现。
张璐[4](2020)在《植物品种权证券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植物品种权作为农业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乎粮食安全与国计民生的一项重要知识资产。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植物品种的研发和应用日新月异,也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利用植物品种权进行证券化融资,成为种业企业和科研机构获得创新动力和发展资金的重要契机。植物品种权证券化想要获得长足的发展,既需要依靠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也需要发挥产权自身的经济与金融特性,在证券化融资方面取得突破。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植物品种权证券化的发展,证监会也加大了对相关项目的扶持,为植物品种权证券化发展拓宽道路。通过梳理以往文献发现,已有研究多侧重于对知识产权证券化的讨论,因此,本文针对植物品种权特性对相关问题展开分析和探讨,以期能够破解植物品种权证券化融资困境,提高行业竞争力。本文从植物品种权的一般理论出发,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整体思路,将理论与实务纳入统一的植物品种权证券化分析框架,运用知识创新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资产定价理论、风险决策理论等,通过数值模拟分析、SPSS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植物品种权证券化方式、定价、风险等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一,植物品种权证券化概念界定与理论框架。阐述植物品种权证券化的内涵、要素与运作流程,论述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价值理论、资产定价理论、风险决策理论等相关理论,构筑和形成了本文的理论研究框架。第二,植物品种权证券化方式。本章对主要国家知识产权证券化方式进行系统的探讨与总结,分析了引入种业保险、引入担保机构、引入“银政企”、引入股权众筹等几种适合植物品种权证券化运行的方式。研究表明,引入股权众筹方式能够符合植物品种权证券化特征。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植物品种权证券化的产品质量信号、项目资金、消费效用等因素都对植物品种权证券化股权众筹有正向影响,植物品种权证券化股权众筹具有可行性与可操作性。第三,植物品种权证券化定价。本章通过总结植物品种权证券化定价的内容和影响因素,归纳出适用于植物品种权证券化定价的方法。研究发现,运用实物期权法进行植物品种权证券化定价具有合理性。仿真结果表明:期权时间、波动率、期权障碍价格都是影响植物品种权证券化定价的重要因素。植物品种权证券化价格仿真实验的结果反映了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对产品定价发行后植物品种权未来收益能力的的预期,为植物品种权证券化的定价提供了参考。第四,植物品种权证券化风险。本章对植物品种权证券化运行和定价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分析和归类,探讨了风险的形成与传导路径,分析了具有资产证券化性质和具有知识产权特性的风险因素。对植物品种权证券化进行了风险测度和评估,并运用区间直觉模糊梯形算法对多种方案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信用风险、价值风险、利率风险、法律风险、技术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市场风险、巨灾风险等都是影响植物品种权证券化运行方案选择的重要指标。第五,植物品种权证券化管理策略。植物品种权证券化是在资产证券化理论体系上建立起来的、以知识产权证券化为基础进行的创新发展。本章根据发达国家知识产权证券化主要方式、运行模式和定价机理及存在的风险,提出了促进植物品种权证券化发展的管理策略。主要从创新策略、监管策略、市场策略、环境策略、法律策略方面提出以下建议: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实现植物品种权证券化创新发展;构建合理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防范金融风险;规范交易市场,维护植物品种权证券化有效运行;优化资源配置,提供良好的植物品种权证券化投融资环境;加强政策法规建设,保障植物品种权证券化高效发展。虽然我国目前推行植物品种权证券化的条件已基本具备,但是仍然还存在一些运行的障碍。为此应当完善相关法规条例,加快推动植物品种权成果转化,促进金融机构与种业企业的合作,健全证券化运行平台和交易体制,为植物品种权证券化的有效运营创造合适的条件。
杨玉洁[5](2020)在《中国陆海跨界污染统筹治理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经济活动广度、强度空前加剧,以致近海环境持续承受巨大压力。中国近海海域主要污染物80%以上来自于陆源排放,由于陆源污染物排海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海洋环境依然遭受显着影响。陆源污染排放过程既跨越自然边界又跨越行政边界,所涉及的治理主体复杂多样,陆海统筹视角下跨界污染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主要从陆域研究环境公平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从海洋研究海洋功能区划的约束机制,进而统筹陆海,研究沿海地方政府入海流域管理机制以及中央政府跨界治理激励机制,期望通过相关制度安排,规范陆域社会经济活动,有效调控沿海地方政府行为,对陆海跨界污染形成制度约束与治理激励。本研究旨在丰富陆海统筹等相关理论,为协调沿海地区经济与环境关系提供思路和依据,为合理制定环境经济政策,实现陆海整体环境优化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从环境公平角度切入,以辽宁省为研究区,选取畜禽业作为典型陆域经济活动,以化学需氧量COD为污染物指标,测度2000-2016年辽宁省畜禽业环境不公平状况并构建面板阈值模型研究环境公平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识别陆域活动关键控制点。研究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畜禽业环境公平的重要因素。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间内,农业产业结构对辽宁省地级市畜禽业环境公平具有差异化影响,对畜禽业环境空间分布公平具有单一阈值效应,对畜禽业环境经济效率公平具有双阈值效应。农业产业结构的数量型升级并不能有效缓解辽宁省内中等经济发展水平和较高经济发展水平区间的畜禽业环境不公平。加强对科学技术的公共财政支持有助于提升畜禽业环境公平程度。(2)从政策角度出发,在对海洋陆源污染治理政策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研究海洋功能区划实现陆域社会经济活动约束的基本途径,并探讨未来即将实施的4.0版海洋功能区划所需承载的生态环保任务。研究表明:海洋功能区划是实现陆海环境统筹约束的有效途径,其约束力来自于自身生态环境要求和所体现的生态环境政策意志。未来即将实施的4.0版海洋功能区所需承载的生态环保任务包括:继续开展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功能区划研究,纳入更多量化生态环境指标以加强量化控制,进一步与海洋生态环保制度、机制、管理相协调,为海洋生态政绩考核提供有力支撑与科学依据。(3)建立了入海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博弈模型,分析了海洋环境管理权不同归属情景下沿海地方政府污染治理行为与策略选择,通过引入陆海结合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如何构建陆海跨界水污染管理机制。结果表明,引入沿海省级政府对海域环境的管理是实现跨界污染有效治理的关键。在沿海省级政府管理下,通过建立陆海结合的生态补偿机制,采用分段生态补偿系数,能够实现入海流域的源头污染减排,但对入海末端污染减排存在不确定性影响,在海陆生态补偿系数比值满足临界条件情况下能实现末端污染减排。生态补偿机制对产污削减量存在分配效应,海洋与陆域生态补偿系数比值会影响地区产污削减量在上游内陆和中游近岸之间的具体分配。沿海省级政府在构建陆海结合的生态补偿机制时,既要关注海洋、陆域生态补偿系数绝对量,又要考虑二者的相对量。(4)建立中央—沿海地方政府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了中央政府如何通过激励契约促使沿海地方政府在单任务层面重视海洋污染治理,在多任务层面兼顾经济发展与陆海污染治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单任务层面,中央政府设计激励机制时要将沿海地方政府风险态度纳入考量,考察其激励强度对努力水平影响的敏感程度,并提高海洋污染治理努力的可观测程度。在多任务层面,中央政府要促使沿海地方政府兼顾经济发展与陆海污染治理,多任务间的关联关系是设计有效激励机制的前提。中央政府需要考虑通过政绩考核等配套政策引导沿海地方政府,将经济发展、陆域污染治理两项任务与海洋污染治理任务的努力成本关系由“互相替代”调整为“互补”,从“临界型激励”转换为“增强型激励”,促进沿海地方政府兼顾经济发展与陆海污染治理。
杨健[6](2020)在《棉花生育期SPAD值快速诊断推荐施氮技术优化》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新陆中66号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4种推荐施肥策略:杨涛模型(Y)、潘薇薇模型(P)、常规施肥(C)、不施肥(B),综合分析比较不同施肥策略追氮(Y 305.7kg·hm-2、P 352.95 kg·hm-2、C 315 kg·hm-2、0 kg·hm-2)对棉花生长发育、氮素吸收利用以及产量效应的影响,从而通过验证比较,筛选最优的施肥策略模型,为南疆棉区适期适量追肥保产增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现阶段研究验证结果如下:1、不同施肥策略下,棉花株高、主茎真叶数、茎粗等农艺性状指标均会有所差异,苗期至蕾期,不同施肥策略带来的影响不显着,随着棉花生育进程的推进,棉花进入生殖生长阶段,P施肥策略下的株高、茎粗、真叶数均高于其它施肥策略,但与Y施肥策略没有明显差异,B施肥策略的株高、茎粗、真叶数均显着低于Y、P、C各施肥策略。2、在本试验4个施肥策略下,各施肥策略棉花苗期的干物质积累特征变化没有显着性差异,随着不同施肥策略在特定生育时期施氮量的投入,各施肥策略下棉花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均在增加,但Y施肥策略的单株干物质积累量最高(88.56 g),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效率较高;在整个干物质积累分配中,施氮总量最多的P施肥策略在向生殖器官运输转换干物质量分别低于Y和C施肥策略。3、本试验4个施肥策略中,随棉花生长发育,叶片SPAD值和叶绿素含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Y、P施肥策略SPAD值和叶片内叶绿素含量均显着高于C、B施肥策略,且Y施肥策略>P施肥策略,Y施肥策略追氮量305.7 kg·hm-2棉花在盛铃期群体叶面积指数较适宜,棉花的主茎功能叶在吐絮期依然能够维持较高的生理活性状态。4、4个施肥策略下棉花对于氮素的利用效率存在显着性差异,Y施肥策略下棉花的氮素积累量最多(368.8 kg·hm-2),氮素利用效率为36.1%,此施肥策略下棉花的氮素吸收效果较好,且综合对比土壤硝态氮含量,Y施肥策略下土壤硝态氮多集中分布在30-40 cm土层之间,P、C施肥策略下土壤硝态氮含量峰值出现于50-60 cm土层之间,存在一定的氮素漏渗损失风险。5、在本试验4个施肥策略下,Y、C施肥策略的棉花单株结铃数要显着高于P、B施肥策略,Y施肥策略的单铃重要显着高于其它3个施肥策略,各个施肥策略间的衣分没有明显差异,Y、C施肥策略的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间无差异,但二者均显着高于P、B施肥策略。综合以上结论,在田间相同的种植管理模式下,B施肥策略下棉花株型较小、养分吸收转化低、干物质积累量少、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整体偏低、产量最少。P施肥策略下的氮素施用总量最多(352.95 kg·hm-2),棉花平均产量不是最佳。Y施肥策略氮素施用量(305.7 kg·hm-2)相对于C施肥策略(315 kg·hm-2)减少了2.95%,却增产了4.99%,氮素利用效率达到最高。C施肥策略是棉田一种常规普遍的施肥方式,而Y施肥策略在此基础上减少了一定量的氮素施用,却并未影响到棉花的氮素吸收转化以及产量构成。可见因地制宜的施氮量才是棉花丰产增收的前提保障,在试验区配合Y施肥策略,根据棉花生长发育规律,科学合理施氮,满足棉花养分需求,能够获得最优的产量结构、最高的经济效益,满足棉农的利益需求,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降低生产成本以及对棉田的污染。
忠智博[7](2020)在《膜下滴灌棉花灌溉施肥制度及施肥策略的探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探明新疆北疆地区膜下滴灌棉花生育期较优水氮施量和最佳施肥策略,本文开展了以下2个方面的研究内容:(1)2018年,进行灌溉施肥试验,设置灌水量(W1:5250 m3/hm2、W2:4500m3/hm2、W3:3750 m3/hm2、W4:3000 m3/hm2)和施氮量(N1:300 kg/hm2、N2:262.5 kg/hm2、N3:225 kg/hm2),研究不同水氮施量对棉花生长及土壤水氮分布特征的影响,得出较优水氮施量组合;(2)基于2018年灌溉施肥试验得出的较优灌水量和施氮量组合,2019年进行施肥策略试验,设置全生育期固定施肥时段(T1:灌水0.5 h后施肥、T2:灌水2 h后施肥、T3:灌水3 h后施肥、T4:灌水4 h后施肥)和变换施肥时段(T5:蕾期灌水4 h后施肥,花期灌水3 h后施肥,铃期灌水2 h后施肥;T6:蕾期灌水3 h后施肥,花期灌水2 h后施肥,铃期灌水0.5 h后施肥)。变换施肥时段T5、T6处理设置施肥流量(F1:3.8 L/min、F2:6.1 L/min)相结合进行试验。研究不同施肥策略对棉花生长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通过以上两个试验,得出适用于新疆北疆地区棉田的较优灌溉施肥制度及最佳施肥策略,为新疆膜下滴灌棉花科学的水氮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灌溉施肥试验中,灌水量对棉花生长指标具有显着的影响,棉花株高、茎粗、LAI和地上部干物质量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且灌水量对棉花LAI、地上部干物质量、棉花品质及植株形态指标的影响效应大于施氮量。当灌水量为3750 m3/hm2,施氮量为262.5 kg/hm2时,棉花单株铃数、单铃质量以及产量达到最高,且显着提升棉花品质,棉花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率都达至最高。(2)灌溉施肥试验中,在棉花生长前期,较大的灌水量会导致水分流失严重;0-20 cm土层内硝态氮和铵态氮量相对较高,随着灌水量和施氮量的增加,氮素向深层土壤的淋移程度不断增加,当施氮量为262.5 kg/hm2时,根系层内的硝态氮含量较高。综上,施氮量为262.5 kg/hm2,灌水量为3750 m3/hm2,可作为该地区较优水氮施量组合。(3)施肥时段和施肥流量的变化对棉花叶片数、果枝数和蕾数的增长都无显着影响。固定施肥时段条件下,在苗期和蕾期,施肥时段靠后更有利于株高、茎粗和地上部干物质量的增加;在开花期后,灌水2 h后施肥更能促进棉花株高、茎粗、地上部干物质量和铃数的增长。变换施肥时段条件下,在现蕾期,当施肥流量为3.8 L/min时,更有利于地上部干物质量的积累。当采用蕾期灌水3 h后施肥,花期灌水2 h后施肥,铃期灌水0.5 h后施肥,施肥流量均为6.1 L/min的施肥策略时,促进了各生长阶段棉花株高和茎粗的增长,且有利于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单株铃数。变换施肥时段条件下的产量显着大于固定施肥时段条件下的产量。(4)固定施肥时段和变换施肥时段下的长度、整齐度、比强和伸长率差异不大。不同施肥流量对棉花品质的整体影响较小。固定施肥时段条件下,各处理的水氮利用效率无显着差异。变换施肥时段条件下,马克隆值显着增大,采用蕾期灌水3 h后施肥,花期灌水2 h后施肥,铃期灌水0.5 h后施肥,施肥流量均为6.1 L/min的施肥策略时,更能有效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综上,变换施肥时段:蕾期灌水3 h后施肥,花期灌水2 h后施肥,铃期灌水0.5 h后施肥;施肥流量为6.1 L/min,可作为该地区最佳施肥策略。
刘志强[8](2020)在《PPP模式农地整治中多主体利益冲突及其协调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逐渐暴露出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低、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和农业资金缺乏等问题,并且根据《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和《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要求,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急需向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地整治可以通过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降低土地细碎化程度,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从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践。但是政府主导的传统模式农地整治存在项目资金缺乏、投资效率不高、农户参与较有限等问题,难以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户发展的需求,因此急需探索新的农地整治实施模式。现有实践将PPP模式应用于农地整治取得的效果显着,它能缓解政府部门财政压力,促进农户增收,提高项目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因此推进PPP模式农地整治的实施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由于我国PPP模式农地整治还处于探索阶段,PPP模式农地整治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农业企业参与积极性低;并且PPP模式农地整治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众多,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明显。因此,本文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博弈论对政府部门、农业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诉求及其利益冲突进行分析,以期为规避、化解农地整治的利益矛盾,促进各利益相关者参与PPP模式农地整治提供相应的参考。本文在对现有研究背景及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核心利益相关者视阈出发,阐述了政府部门、农业企业和农户参与PPP模式农地整治项目的动因和阻力,详细分析了政府部门、农业企业和农户在项目中利益诉求及其之间存在的冲突问题;运用博弈理论,分别构建农业企业和农户关于农地流转租金的无限回合完全信息讨价还价博弈模型,以及政府部门和农业企业关于项目补贴的演化博弈模型,通过对模型求解,得到模型的稳定策略,并选取典型项目进行案例分析。最终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1)结合多为细则评分法和米切尔评分法,本文将PPP模式农地整治项目利益相关者划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一般利益相关者和潜在利益相关者三种类型,其中核心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部门、农业企业和农户。(2)PPP模式农地整治项目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主要存在两种博弈关系,一种是农业企业与农户关于农地流转租金的问题,另一种是政府部门与农业企业关于项目补贴的问题。(3)在农业企业和农户的讨价还价博弈中,使得农业企业和农户获得的利益最大化的条件是:农业企业与农户的讨价还价博弈在第一回合中就结束。并且根据博弈均衡解可得:农业企业愿意支付的农地流转租金与农业企业预期的农地经营收益、成正比;农业企业愿意支付的农地流转租金与政府部门给予的补贴成正比;农业企业愿意支付的农地流转租金与其计划在项目中投入的成本成反比;农户可接受的农地流转租金与农户的工资性收入成反比。(4)在政府部门和农业企业的演化博弈中,政府部门与农业企业的系统演化稳定策略可以分为三种情形:第一种是农业企业有可能选择“低努力”策略,也有可能选择“高努力”策略时,若政府部门选择“激励”策略时的净收益最大,则政府部门和农业企业会同时选择“激励”和“高努力”作为演化稳定策略;若政府部门选择“激励”策略时的净收益小于选择“不激励”策略时的净收益,则系统没有演化稳定策略。第二种是农业企业始终选择“低努力”策略作为最优策略,则政府部门和农业企业会同时选择“激励”和“低努力”作为演化稳定策略。第三种是农业企业始终选择“高努力”策略作为最优策略,若政府部门选择“激励”策略时的净收益最大,则政府部门和农业企业会同时选择“激励”和“高努力”作为演化稳定策略;若政府部门选择“不激励”策略时的净收益最大,则政府部门和农业企业会同时选择“不激励”和“高努力”作为演化稳定策略。依据研究结论,为了协调PPP模式农地整治中政府部门、农业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冲突,提高农业企业参与PPP模式农地整治的积极性,提高PPP模式农地整治项目的运行效率,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完善PPP模式农地整治法律法规。(2)针对农地租金,采取逐年递增制。(3)建立PPP模式农地整治项目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提高企业的参与积极性;通过建立约束机制,抑制企业的投机行为。
仝全领[9](2020)在《碳减排策略在西安市工业结构优化中的效应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引发的气候变化问题成为了世界人民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和关注热点。在国内外积极响应减排行动大背景下,开展节能减排是我国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选择了西安市作为研究区域,在对该地区工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与碳排放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多目标工业结构优化调整模型,探讨了工业发展、能源消费结构、碳排放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西安市工业绿色化转型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首先对西安市的工业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可知:(1)从西安市霍夫曼系数的变化趋势来看,目前西安市的工业结构属于偏重型;(2)从资源密集度进行分析,西安市的运输设备制造业等为代表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上升的趋势;(3)通过区位商对西安市的工业行业进行评价可知运输设备制造业等为代表的高技术行业区位商增加较为明显。其次,从碳排放的角度进行分析:(1)通过采用IPCC法测算发现西安市目前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是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供应业;(2)采矿类工业碳排放量总量最小、碳排放量比重呈现增加趋势;(3)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碳排放总量居首位,且增长迅速;(4)制造业碳排放总量较大、且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在对西安市工业结构、碳排放、能源消费结构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工业结构中存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素,采用了区间全无限数学规划法与情景分析法,建立了以经济增长、碳排放、能源节约和充分就业为规划目标的多目标工业结构优化调整模型对进行西安市工业结构内部优化调整进行研究。本模型模拟了在四种情景十一个方案下西安市2020年的工业结构调整状况,并与西安市“十二五”末即2015年的工业状况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第一种情景分析了优化模型中的四种规划目标对工业结构调整的影响,通过第二种情景分析了不同规划目标对模型运行结果的影响程度,第三种情景分析了节能减排目标对西安市工业结构的影响。通过对模型运行结果的分析得出了西安市需要重点发展和支持的工业行业以及未来需要加以限制发展的工业行业,为西安市政府在制定工业政策和工业结构的调整方案时提供参考和建议。
闫世程[10](2020)在《冬小麦滴灌施肥水肥高效利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小麦生产中仍存在水肥管理不合理、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及水肥利用效率较低等问题,明确灌水量和施肥量与作物生理特性-养分吸收-产量之间的关系是应对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本研究通过4个生长季(2014—2018年)冬小麦控水控肥滴灌施肥试验,在冬小麦生育期设置了3个土壤水分下限灌水水平:正常灌水(W1)、适度水分亏缺(W2)和中度水分亏缺(W3),3个施肥水平(N-P2O5-K2O):F1(175-117-150kg/hm2)、F2(125-84-108 kg/hm2)和F3(75-50-65 kg/hm2),并设置正常灌水不施肥(W1NF)处理,共10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水肥供应对滴灌施肥冬小麦叶片生理特性、籽粒灌浆过程及其养分累积特点、干物质累积分配与转运、营养元素吸收利用、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探讨了冬小麦节水节肥的增产优质机理,确定了适宜的滴灌施肥制度,以期为冬小麦节水节肥栽培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揭示了冬小麦生理特性对滴灌施肥水肥供应的响应机制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而降低,而叶绿素a/b随水分胁迫的增加而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与施肥量呈正相关关系,F1和F2之间无显着差异,显着高于F3和NF(P<0.05)。灌水和施肥对灌浆期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有极显着的交互作用(P<0.01)。施肥对灌浆后期的叶片湿基含水率的影响较大,增加施肥量减缓了叶片湿基含水率下降速率。随着水分亏缺程度的增加,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的日变化呈现下降趋势,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呈相反趋势;随着施肥量的增加,Pn、Tr、Gs和Ci呈现增加趋势。正常灌水下各生育期的Pn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轻度或中度水分胁迫条件下,施肥量过高抑制光合速率,施肥量不足导致叶片早衰降低净光合速率。Tr随水分亏缺程度的增加而下降,不同生育期Tr受水分胁迫的影响略有差异,拔节至灌浆初期影响相对较小,之后影响相对增大。(2)明确了滴灌施肥水肥供应对冬小麦籽粒灌浆过程的调控效应籽粒灌浆过程可以用确定性方程准确描述。随着水分亏缺程度的增加,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先增大后减小;灌浆持续时间与施肥量呈正比,施肥显着影响最大灌浆速率的出现时间和生长终止时间,年型显着影响生长终止时间。粒重随灌水量和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轻度水分亏缺和适量施肥可促进籽粒灌浆,有利于穗轴和颖壳的营养物质向籽粒转运,籽粒占穗重的比例接近80%,增加了粒重。穗含水量随时间的推进呈抛物线型逐渐下降,在成熟前一周左右有明显下降趋势。籽粒占穗重比例、穗含水量与粒重呈现显着相关关系。(3)揭示了滴灌施肥不同水肥供应下籽粒营养元素动态累积规律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灌水和施肥影响了籽粒氮磷钾(NPK)含量和籽粒对NPK的吸收。籽粒N含量随着水分亏缺程度和施肥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平均籽粒N含量先增加后稳定。F1和F2的籽粒N含量无显着差异,显着高于F3和NF(P<0.05)。籽粒P含量大体与施肥量和灌水量呈反比。籽粒K含量在灌浆初期至中期缓慢下降,之后基本保持稳定,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蛋白质含量与籽粒N:P比主要受施肥的影响。W2F2能够获得更高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和籽粒NPK吸收量。(4)探明了滴灌施肥水肥供应对冬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累积、分配及其转运的调控效应水分亏缺提前了干物质累积最大速率出现的时间,其最大速率和平均积累速率与水分胁迫程度呈负相关,与施肥量呈正相关。年型影响了地上部干物质最大速率出现的时间和有效增长期。茎和籽粒占比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叶和穗轴+颖壳占比降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茎和籽粒占比降低,而叶和穗轴+颖壳占比增加,灌溉和施肥对叶和穗占比有显着的影响。花后干物质转运量(DMT)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Post DM)呈相反趋势。随着水分亏缺程度的增加DMT增加而Post DM降低。(5)阐明了滴灌施肥不同水肥供应下冬小麦养分吸收、利用特性和养分需求规律地上部NPK吸收量随水分亏缺程度的增加而下降,W1与W2 NPK吸收量无显着差异。水肥供应充足时,茎、叶、穗轴+颖壳的NP占比较大,籽粒氮磷收获指数(NHI和PHI)呈现下降趋势;而水肥供应不足时,NHI和PHI有所提升,营养器官的占比较少。氮磷钾生理利用效率与施肥量呈负相关。四个生长季平均100 kg籽粒氮磷钾需求量(GNR、GPR和GKR)分别介于1.93~3.03、0.37~0.41和2.26~2.93 kg。随着施肥量的增加,GNR和GKR增加;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GNR和GKR呈现下降趋势。(6)明确了冬小麦生长、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对滴灌施肥水肥供应的响应规律灌水和施肥调节了叶面积指数(LAI)最大增长速率和平均速率。施肥延长了LAI增长有效期,增加灌水提高了LAI平均速率,年型也对LAI增长时间和速率有一定影响。随着水分亏缺程度的增加,冬小麦生长受到抑制,株高和LAI下降,导致产量及其构成要素下降;产量下降引起肥料偏生产力下降,水分亏缺越严重下降越明显,而灌溉水利用效率先增加后略微下降,在W2获得最大值。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株高和LAI呈现增加趋势,截获更多光能增加光合同化物,产量及其构成要素也呈现增加趋势,产量增加提高了灌溉水利用效率;而在F2基础上继续增加施肥量至F1,增产不显着,出现边际报酬递减,肥料偏生产力降低,其中F1偏生产力较F2降低了23.82%~30.52%。因此,W2F2处理更有利于冬小麦的生长,能够促进营养物质向籽粒转移,进而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且不显着降低产量,是本研究条件下高效优质的冬小麦水肥管理措施。
二、21世纪中国农业改革发展的趋势与策略(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中国农业改革发展的趋势与策略(下)(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捕捞策略对海水青鳉(Oryzias melastigma)生长和繁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捕捞引起鱼类进化 |
1.1.1 捕捞引起鱼类进化研究进展 |
1.1.2 国际研究 |
1.1.3 国内研究 |
1.2 不同捕捞策略对鱼类的影响 |
1.2.1 鱼类生长 |
1.2.2 性成熟 |
1.3 海水青鳉作为模式物种的优势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捕捞策略对海水青鳉生长发育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 |
2.3.1 不同捕捞策略对海水青鳉卵径的影响 |
2.3.2 不同捕捞策略对海水青鳉仔鱼的影响 |
2.3.3 不同捕捞策略下海水青鳉体长与体重的关系 |
2.3.4 不同捕捞策略对海水青鳉生长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不同捕捞策略下对海水青鳉卵径和孵化率、存活率的影响 |
2.4.2 不同捕捞策略下对海水青鳉不同生长阶段的影响 |
第三章 不同捕捞策略对海水青鳉繁殖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 |
3.3.1 不同捕捞策略下捕捞时体长分布 |
3.3.2 不同捕捞策略下捕捞后的性比变化 |
3.3.3 不同捕捞策略下成熟雌鱼繁殖力及其他性成熟指标 |
3.4 讨论 |
3.4.1 不同捕捞策略下捕捞前后性状改变 |
3.4.2 不同捕捞策略下海水青鳉繁殖力变化 |
第四章 不同捕捞策略下同代之间海水青鳉GH、IGF表达量变化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同代际间四种捕捞策略下同组织中GH、GHR及相关基因表达 |
4.3.2 同代际间四种捕捞策略下不同组织中同种基因表达 |
4.3.3 实验用鱼表型性状差异 |
4.4 讨论 |
第五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 |
致谢 |
(2)长江中下游区稻田两熟制作物氮素养分优化运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1.2.1 氮素运筹对作物的生理生态效应 |
1.2.2 长江流域轮作制 |
1.2.3 气候变化潜在影响 |
1.2.4 模型发展与应用 |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区域概况 |
1.3.3 主要研究内容 |
1.3.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氮素运筹下小麦-水稻轮作作物生理生态响应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案 |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4 相关概念 |
2.1.5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氮素运筹对小麦-水稻轮作作物产量及构成的影响 |
2.2.2 氮素运筹对小麦-水稻轮作作物品质的影响 |
2.2.3 氮素运筹对小麦-水稻轮作作物氮盈余与利用效率的影响 |
2.2.4 氮素运筹下小麦-水稻轮作制作物生理形态特征 |
2.2.5 氮素运筹下小麦-水稻土壤肥力变异 |
2.3 讨论 |
第3章 氮素运筹下油菜-水稻轮作作物生理生态效应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案 |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1.4 相关概念 |
3.1.5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氮素运筹对油菜-水稻轮作作物产量及构成的影响 |
3.2.2 氮素运筹对油菜-水稻轮作作物品质的影响 |
3.2.3 氮素运筹对油菜-水稻轮作作物氮盈余与利用效率的影响 |
3.2.4 氮素运筹下油菜-水稻轮作制作物生理形态特征 |
3.2.5 氮素运筹下油菜-水稻土壤肥力变异 |
3.3 讨论 |
第4章 氮素运筹下早稻-晚稻作物生理生态效应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案 |
4.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1.4 相关概念 |
4.1.5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氮素运筹对早稻-晚稻轮作作物产量及构成的影响 |
4.2.2 氮素运筹对早稻-晚稻轮作作物品质的影响 |
4.2.3 氮素运筹对早稻-晚稻轮作作物氮盈余与利用效率的影响 |
4.2.4 氮素运筹下早稻-晚稻轮作制作物生理形态特征 |
4.2.5 氮素运筹下早稻-晚稻土壤肥力变异 |
4.3 讨论 |
第5章 3种两熟制作物氮素运筹模式综合评价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方案 |
5.1.2 评价体系建立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数据标准化 |
5.2.2 3种两熟制下氮素运筹比较分析 |
5.2.3 3种两熟制下各氮素运筹下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
5.3 小结 |
第6章 气候变化对长江流域小麦-水稻轮作生产的影响及适应策略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研究区域概况 |
6.1.2 模型概述 |
6.1.3 模型数据库组建 |
6.1.4 模型校正、验证与预测 |
6.1.5 统计分析 |
6.1.6 相关概念 |
6.2 结果 |
6.2.1 小麦-水稻两熟制作物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性及模拟精度 |
6.2.2 未来气候情景下小麦-水稻轮作作物产量变化 |
6.2.3 未来气候情景下小麦-水稻轮作作物ANCE变化 |
6.2.4 未来气候情景下小麦-水稻轮作中水溶性氮损失变化 |
6.2.5 未来气候情景下小麦-水稻轮作N_2O排放变化 |
6.3 讨论 |
6.3.1 模型性能 |
6.3.2 氮损失 |
6.3.3 气候变化与综合适应策略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3)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及其优化研究 ——以黑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业保险 |
2.1.2 农业保险市场 |
2.1.3 农业保险市场主体 |
2.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前景理论 |
2.2.2 政府行为理论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2.2.4 激励理论 |
2.2.5 演化博弈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农业保险市场中的政府行为表现及其作用 |
3.1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历程 |
3.1.1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阶段 |
3.1.2 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变化 |
3.2 农业保险市场中的政府行为表现 |
3.2.1 政府行为目标 |
3.2.2 政府行政决策行为表现 |
3.2.3 政府公共经济行为表现 |
3.3 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作用 |
3.3.1 实施有效的农业风险治理 |
3.3.2 促进农业保险市场规模扩大 |
3.3.3 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 |
3.3.4 干预农业保险市场交易 |
3.3.5 依赖政府公共经济行为 |
3.4 本章小结 |
4 政府与农业保险机构的行为互动分析 |
4.1 政府行为对农业保险机构影响 |
4.1.1 政府行为对农业保险机构的规模影响 |
4.1.2 政府行为对农业保险市场行业集中度的影响 |
4.1.3 政府行为对农业保险机构聚类影响分析 |
4.1.4 政府行为对农业保险机构的影响过程 |
4.2 农业保险机构对政府行为的响应 |
4.2.1 问题的提出 |
4.2.2 农业保险机构对政府行为响应的过程 |
4.2.3 农业保险机构对政府行为响应的实证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5 政府与农业生产经营者的行为互动分析 |
5.1 农业生产经营者行为表现及政府行为对其影响 |
5.1.1 农业生产经营者的行为阶段分析 |
5.1.2 农业生产经营者行为表现 |
5.1.3 政府行为对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影响过程 |
5.2 农业生产经营者对政府行为的响应 |
5.2.1 问题的提出 |
5.2.2 农业生产经营者对政府行为响应的过程 |
5.2.3 农业生产经营者对政府行为响应的实证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6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为一致性分析 |
6.1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为一致性的目标和特征 |
6.1.1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为一致性的目标 |
6.1.2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为一致性的特征 |
6.2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为一致性方案设计 |
6.2.1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政府行为研究 |
6.2.2 委托代理理论的假设和模型构建 |
6.2.3 负激励条件下的政府行为一致性模型构建 |
6.2.4 正负激励条件下政府行为一致性模型构建 |
6.2.5 引入精神奖励的政府行为一致性模型构建 |
6.3 本章小结 |
7 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演化趋势分析与博弈仿真 |
7.1 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演化趋势分析 |
7.1.1 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演化趋势模型假设 |
7.1.2 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演化趋势模型构建 |
7.1.3 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演化趋势分析 |
7.2 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演化博弈仿真 |
7.2.1 农业保险机构、农业生产经营者及政府间策略选择模拟仿真 |
7.2.2 参数改变对政府及整体演化路径影响模拟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优化的思路与对策 |
8.1 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优化原则和思路 |
8.1.1 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优化原则 |
8.1.2 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优化思路 |
8.2 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优化的目标 |
8.2.1 提高农业保险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
8.2.2 保障农业保险市场交易行为稳定 |
8.2.3 促进多种类型农业保险市场发展 |
8.3 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优化的对策 |
8.3.1 构建适宜农业保险发展的宏观环境 |
8.3.2 协调农业保险市场主体利益关系 |
8.3.3 提供差别性农业保险产品补贴 |
8.3.4 倡导农业保险市场中科技驱动创新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植物品种权证券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论文创新点 |
2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概念界定与理论框架 |
2.1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内涵界定 |
2.2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的要素与运作流程 |
2.3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相关理论与理论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3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方式 |
3.1 主要国家知识产权证券化方式 |
3.2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的主要方式 |
3.3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股权众筹 |
3.4 本章小结 |
4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定价 |
4.1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定价基础 |
4.2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定价方法 |
4.3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定价模型构建与分析 |
4.4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价格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风险 |
5.1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的风险形成与传导 |
5.2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风险测度 |
5.3 基于区间直觉模糊梯形的植物品种权证券化风险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管理策略 |
6.1 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实现植物品种权证券化创新发展 |
6.2 构建合理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防范金融风险 |
6.3 规范交易市场,维护植物品种权证券化有效运行 |
6.4 优化资源配置,提供良好的植物品种权证券化投融资环境 |
6.5 加强政策法规建设,保障植物品种权证券化高效发展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调查问卷 |
附录2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风险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3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中国陆海跨界污染统筹治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的描述 |
1.4 研究范围及数据来源 |
1.4.1 研究范围 |
1.4.2 数据来源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陆海统筹理论 |
2.1.3 环境外部性理论 |
2.1.4 系统工程理论 |
2.2 相关研究进展 |
2.2.1 陆海环境统筹相关的研究综述 |
2.2.2 环境公平相关的研究综述 |
2.2.3 跨界水污染治理的研究综述 |
2.2.4 环境治理激励机制的研究综述 |
2.2.5 现有研究评述 |
3 陆域环境公平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研究 |
3.1 环境公平概述 |
3.1.1 环境公平的基本概念 |
3.1.2 陆域环境污染与环境不公平 |
3.2 畜禽业环境不公平测度 |
3.2.1 畜禽业概况 |
3.2.2 畜禽业污染排放量估算与特征分析 |
3.2.3 环境不公平测度指标与方法 |
3.2.4 畜禽业环境不公平测度结果与分析 |
3.3 畜禽业环境公平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3.3.1 面板阈值模型 |
3.3.2 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 |
3.3.3 阈值效应检验、识别与估计 |
3.3.4 面板阈值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海洋功能区划对陆域社会经济活动约束机制研究 |
4.1 我国海洋陆源污染治理政策框架、新探索与特征 |
4.1.1 现行政策框架 |
4.1.2 治理政策新探索 |
4.1.3 治理政策特征 |
4.2 海洋功能区划实现陆域活动管控的基本路径 |
4.2.1 区划依据 |
4.2.2 我国海洋功能区划实施过程 |
4.2.3 区划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的作用 |
4.3 我国海洋功能区划与生态环境政策关系分析 |
4.3.1 区划是实施生态环境政策的重要平台 |
4.3.2 区划中生态环境政策不断强化 |
4.3.3 现有区划存在生态环境政策滞后性困境 |
4.4 4.0版海洋功能区划所需承载的生态环保任务 |
4.5 本章小结 |
5 入海流域跨界水污染管理机制研究 |
5.1 中国入海流域水污染现状与问题 |
5.1.1 入海河流污染排放状况变化趋势 |
5.1.2 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
5.2 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与主要政策工具 |
5.2.1 水环境管理体制与组织结构 |
5.2.2 水污染治理环境政策工具 |
5.3 陆海统筹视角下跨界水污染治理的特殊性 |
5.3.1 近岸陆域兼具多重身份 |
5.3.2 补偿性支付有待纳入考量 |
5.3.3 海域环境管理“代理人”存在不同选择 |
5.4 入海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博弈研究 |
5.4.1 海域环境管理权归属于近岸陆域市级政府 |
5.4.2 海域环境管理权归属于省级政府 |
5.4.3 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 |
5.5 本章小结 |
6 陆海跨界污染统筹治理激励机制研究 |
6.1 激励机制运行特征 |
6.1.1 沿海地方政府承担多项任务 |
6.1.2 陆海环境治理密切关联 |
6.1.3 激励形式逐步丰富 |
6.2 陆海污染治理多任务委托—代理激励模型 |
6.2.1 委托—代理理论 |
6.2.2 多任务委托—代理关系框架及模型设定 |
6.2.3 模型构建 |
6.2.4 模型求解 |
6.2.5 模型结果分析与主要结论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棉花生育期SPAD值快速诊断推荐施氮技术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作物氮素营养诊断的研究进程 |
1.2 氮素追肥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 氮素追肥对于棉花叶片SPAD值的影响 |
1.4 氮素追肥对棉花氮肥利用率、淋溶的影响 |
1.5 氮素追肥对于棉花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1.6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2.2.1 试验设计 |
2.2.2 试验推荐施肥模型 |
2.2.3 技术要求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田间土壤基础性质测定 |
2.3.2 施氮方案统计 |
2.3.3 土壤硝态氮测定 |
2.3.4 棉花生长、生理指标测定 |
2.3.5 棉花全氮测定 |
2.3.6 计算方法 |
2.3.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施肥策略追肥对棉花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3.1.1 不同施肥策略追肥对棉花株高的影响 |
3.1.2 不同施肥策略追肥对棉花茎粗的影响 |
3.1.3 不同施肥策略追肥对棉花主茎真叶的影响 |
3.2 不同施肥策略追肥对棉花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
3.2.1 不同施肥策略追肥对棉花SPAD值的影响 |
3.2.2 不同施肥策略追肥对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3 不同施肥策略追肥对棉花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2.4 不同施肥策略追肥对棉花三桃结构的影响 |
3.2.5 不同施肥策略追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
3.3 不同施肥策略追肥对棉花干物质合成的影响研究 |
3.3.1 不同施肥策略追肥对棉花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3.2 不同施肥策略追肥对棉花叶片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3.3 不同施肥策略追肥对棉花器官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
3.4 不同施肥策略追肥对棉花氮素吸收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研究 |
3.4.1 不同施肥策略追肥棉花氮素积累量与分配 |
3.4.2 不同施肥策略追肥土壤硝态氮含量 |
3.4.3 不同施肥策略追肥棉花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 |
第4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2.1 不同施肥策略对棉花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4.2.2 不同施肥策略对棉花生理特性的影响 |
4.2.3 不同施肥策略对棉花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4.2.4 不同施肥策略对棉花养分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影响 |
4.2.5 不同施肥策略对土壤硝态氮分布的影响 |
4.2.6 不同施肥策略对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膜下滴灌棉花灌溉施肥制度及施肥策略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进展 |
1.2.2 棉花灌溉施肥制度研究进展 |
1.2.3 土壤水氮分布研究进展 |
1.3 存在主要问题 |
1.4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土壤含水率 |
2.3.2 土壤氮素 |
2.3.3 棉花生理指标 |
2.3.4 棉花水分利用效率及氮肥偏生产力 |
第三章 水氮处理对棉花生长及土壤水氮分布的影响 |
3.1 水氮处理对棉花生长特性的影响 |
3.1.1 不同处理对棉花株高的影响 |
3.1.2 不同处理对棉花茎粗的影响 |
3.1.3 不同处理对棉花LAI的影响 |
3.1.4 不同处理对棉株形态指标的影响 |
3.1.5 不同处理对棉花地上部干物质量的影响 |
3.2 水氮处理对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 水氮处理对土壤水氮分布特征的影响 |
3.3.1 不同处理对土壤含水率分布的影响 |
3.3.2 不同处理对土壤硝态氮分布的影响 |
3.3.3 不同处理对土壤铵态氮分布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施肥策略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4.1 施肥策略对膜下滴灌棉花生长特性的影响 |
4.1.1 不同处理对棉花株高和茎粗的影响 |
4.1.2 不同处理对棉株形态指标的影响 |
4.1.3 不同处理对棉花干物质量的影响 |
4.2 施肥策略对膜下滴灌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处理对棉花品质、WUE及 NPFP的影响 |
5.1 水氮处理对棉花品质、WUE及 NPFP的影响 |
5.1.1 不同处理对棉花品质的影响 |
5.1.2 不同处理对棉花WUE和 NPFP的影响 |
5.2 施肥策略对棉花品质、WUE及 NPFP的影响 |
5.2.1 不同处理对棉花品质的影响 |
5.2.2 不同处理对棉花WUE和 NPFP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1.1 棉田灌溉施肥制度的探究 |
6.1.2 棉田施肥策略的探究 |
6.2 结论 |
6.3 创新点 |
6.4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PPP模式农地整治中多主体利益冲突及其协调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农地整治实施模式的研究进展 |
1.2.2 利益相关者的研究进展 |
1.2.3 农地整治过程中利益冲突问题的研究进展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公私合作模式 |
2.1.2 传统模式农地整治 |
2.1.3 PPP模式农地整治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2 博弈论 |
2.2.3 冲突理论 |
3 PPP模式农地整治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及冲突分析 |
3.1 PPP模式农地整治核心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
3.1.1 政府部门 |
3.1.2 农业产业化企业 |
3.1.3 项目区农户 |
3.2 PPP模式农地整治中的政府部门行为分析 |
3.2.1 政府部门参与PPP模式农地整治的动因 |
3.2.2 政府部门参与PPP模式农地整治的阻力 |
3.2.3 政府部门参与PPP模式农地整治的利益诉求分析 |
3.3 PPP模式农地整治中的农业企业行为分析 |
3.3.1 农业企业参与PPP模式农地整治的动因 |
3.3.2 农业企业参与PPP模式农地整治的阻力 |
3.3.3 农业企业参与PPP模式农地整治的利益诉求分析 |
3.4 PPP模式农地整治中的农户行为分析 |
3.4.1 农户参与PPP模式农地整治的动因 |
3.4.2 农户参与PPP模式农地整治的阻力 |
3.4.3 农户参与PPP模式农地整治的利益诉求分析 |
3.5 PPP模式农地整治中政府部门、农业企业、农户间冲突分析 |
3.5.1 PPP模式农地整治中农业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冲突分析 |
3.5.2 PPP模式农地整治中农业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冲突分析 |
4 基于讨价还价博弈的PPP模式农地整治中农业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冲突分析 |
4.1 讨价还价博弈理论及其在PPP模式农地整治中的适用性 |
4.1.1 讨价还价博弈理论 |
4.1.2 讨价还价博弈在PPP模式农地整治中的适用性分析 |
4.2 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基本假设 |
4.3 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基本参数 |
4.4 讨价还价博弈模型构建 |
4.5 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分析 |
4.5.1 讨价还价博弈模型求解过程分析 |
4.5.2 讨价还价博弈模型求解结果分析 |
4.6 案例分析 |
4.6.1 案例基本情况 |
4.6.2 案例博弈分析 |
5 基于演化博弈的PPP模式农地整治中政府部门与农业企业的利益冲突分析 |
5.1 演化博弈理论及其在PPP模式农地整治中的适用性 |
5.1.1 演化博弈理论 |
5.1.2 演化博弈理论在PPP模式农地整治中的适用性分析 |
5.2 演化博弈模型基本假设 |
5.3 演化博弈模型基本参数 |
5.4 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
5.5 演化博弈模型分析 |
5.5.1 政府部门策略的演化稳定性分析 |
5.5.2 农业企业策略的演化稳定性分析 |
5.5.3 政府部门与农业企业的系统稳定策略分析 |
5.6 案例分析 |
5.6.1 案例基本情况 |
5.6.2 案例博弈分析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碳减排策略在西安市工业结构优化中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碳排放的相关研究 |
1.2.2 工业结构相关研究 |
1.2.3 碳排放与工业结构关联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2.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2.1 碳排放 |
2.2 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理论 |
2.3 情景分析法 |
2.4 数学规划法 |
2.5 本章小结 |
3.西安市工业结构与碳排放现状分析及评价 |
3.1 西安市概况 |
3.1.1 社会经济 |
3.1.2 环境质量 |
3.2 西安市工业结构现状分析与评价 |
3.2.1 西安市工业结构现状分析 |
3.2.2 西安市工业结构现状评价 |
3.3 西安市工业行业能源消费现状分析 |
3.3.1 西安市能源消费现状 |
3.3.2 西安市工业能源消费强度特征 |
3.4 西安市工业碳排放现状分析 |
3.4.1 工业碳排放测算方法 |
3.4.2 西安市工业碳排放测算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碳减排策略下的西安市工业结构优化模型 |
4.1 工业结构优化模型建立 |
4.1.1 方法的建立 |
4.1.2 案例研究 |
4.1.3 模型建立 |
4.2 模型中各参数的确定 |
4.2.1 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
4.2.2 参数估计 |
4.3 优化模型的求解方法及情景建立 |
4.3.1 模型求解方法 |
4.3.2 情景建立 |
4.4 结果分析 |
4.4.1 优化模型目标偏向型分析 |
4.4.2 优化模型目标敏感度分析 |
4.4.3 优化模型节能减排分析 |
4.4.4 优化模型分行业分析 |
4.5 西安市工业结构优化方案 |
4.6 本章小结 |
5.基于碳排放的西安市工业结构优化调整建议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A.附表 |
B.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成果 |
(10)冬小麦滴灌施肥水肥高效利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滴灌施肥技术 |
1.2.2 滴灌施肥水肥供应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3 滴灌施肥水肥供应对作物生理的影响 |
1.2.4 滴灌施肥水肥供应对作物养分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
1.2.5 滴灌施肥水肥供应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试验材料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灌水量计算和灌溉水利用效率 |
2.4.2 生长指标测定 |
2.4.3 生理指标测定 |
2.4.4 籽粒灌浆过程测定与分析 |
2.4.5 植株养分测定 |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5.1 Logistic方程 |
2.5.2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滴灌施肥水肥供应对冬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
3.1 叶片叶绿素特性 |
3.2 叶片湿基含水率 |
3.3 日光合特性 |
3.4 生育期净光合速率 |
3.5 生育期蒸腾速率 |
3.6 生育期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 |
3.7 讨论与小结 |
3.7.1 水肥供应对叶绿素特性和叶片湿基含水量的影响 |
3.7.2 水肥供应对光合特性日变化和生育变化的影响 |
3.7.3 小结 |
第四章 滴灌施肥水肥供应对冬小麦籽粒灌浆的影响 |
4.1 滴灌施肥水肥供应对籽粒灌浆过程的影响 |
4.1.1 籽粒粒重变化过程 |
4.1.2 籽粒灌浆持续时间和速率 |
4.1.3 籽粒灌浆特性参数与千粒重的相关性 |
4.2 籽粒占穗重比例的动态过程 |
4.3 穗水分含量动态过程 |
4.4 籽粒重、穗含水量和籽粒占穗重比例之间相关性 |
4.5 讨论与小结 |
4.5.1 水分胁迫对籽粒灌浆过程的影响 |
4.5.2 施肥对籽粒灌浆过程的影响 |
4.5.3 水肥供应对籽粒占穗重比例及其穗水分的影响 |
4.5.4 小结 |
第五章 滴灌施肥水肥供应对冬小麦籽粒养分累积过程的影响 |
5.1 籽粒NPK浓度的动态变化与累积 |
5.1.1 籽粒氮含量及其积累 |
5.1.2 籽粒磷含量及其积累 |
5.1.3 籽粒钾含量及其积累 |
5.2 成熟期籽粒NPK浓度 |
5.3 籽粒产量、千粒重、籽粒蛋白质含量和籽粒NPK吸收 |
5.4 籽粒产量、千粒重、籽粒吸收量及N:P比之间的相关性 |
5.5 讨论与小结 |
5.5.1 不同水肥供应对籽粒氮磷钾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
5.5.2 不同水肥供应对籽粒NPK吸收和N:P的影响 |
5.5.3 小结 |
第六章 滴灌施肥水肥供应对冬小麦干物质分配、累积与转运的影响 |
6.1 干物质累积 |
6.2 干物质分配 |
6.3 干物质转运及其效率 |
6.4 讨论与小结 |
6.4.1 水肥供应对地上部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
6.4.2 水肥供应对干物质分配及转运效率的影响 |
6.4.3 小结 |
第七章 滴灌施肥水肥供应对冬小麦营养元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7.1 滴灌施肥水肥供应对冬小麦营养元素吸收及分配的影响 |
7.1.1 N吸收与分配 |
7.1.2 P吸收与分配 |
7.1.3 K吸收与分配 |
7.2 滴灌施肥水肥供应对冬小麦营养元素生理利用效率和需求量的影响 |
7.2.1 N生理利用效率与100kg籽粒需氮量 |
7.2.2 P生理利用效率与100kg籽粒需磷量 |
7.2.3 K生理利用效率与100kg籽粒需钾量 |
7.3 讨论与小结 |
7.3.1 不同水肥供应对NPK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
7.3.2 不同水肥供应对NPK生理利用效率与100 kg籽粒需NPK量的影响 |
7.3.3 小结 |
第八章 滴灌施肥水肥供应对冬小麦生长、产量及其利用效率的影响 |
8.1 株高 |
8.2 叶面积指数 |
8.3 产量及其构成要素 |
8.4 水分利用效率 |
8.5 肥料偏生产力 |
8.6 讨论与小结 |
8.6.1 灌溉对冬小麦生长、产量及其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8.6.2 施肥对冬小麦生长、产量及其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8.6.3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21世纪中国农业改革发展的趋势与策略(下)(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捕捞策略对海水青鳉(Oryzias melastigma)生长和繁殖的影响[D]. 苏程程. 上海海洋大学, 2021
- [2]长江中下游区稻田两熟制作物氮素养分优化运筹研究[D]. 刘闯.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2020(01)
- [3]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及其优化研究 ——以黑龙江省为例[D]. 程巍.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4]植物品种权证券化研究[D]. 张璐.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5]中国陆海跨界污染统筹治理机制研究[D]. 杨玉洁.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6]棉花生育期SPAD值快速诊断推荐施氮技术优化[D]. 杨健. 塔里木大学, 2020(12)
- [7]膜下滴灌棉花灌溉施肥制度及施肥策略的探究[D]. 忠智博.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8]PPP模式农地整治中多主体利益冲突及其协调机制研究[D]. 刘志强.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9]碳减排策略在西安市工业结构优化中的效应研究[D]. 仝全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 [10]冬小麦滴灌施肥水肥高效利用机制研究[D]. 闫世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