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下的审计风险研究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下的审计风险研究

汪春叶[1]2007年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认为新经济环境导致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更加复杂,管理层存在舞弊动机,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竞争激烈,国际化趋同等各方面的因素迫切需要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寻求一种新的审计技术方法,以增强自身竞争优势。自从2007年1月1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生效,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阶段。本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按照从理论到实务和从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两条线索展开了论述,从环境的角度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在解决对策和补充说明两章中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的正文共由五部分组成:开始是文献综述,主要介绍了国、内外专家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研究状况。剩下的四个部分进入正题: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理论;第二部分主要从叁个方面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析;第叁部分主要以审计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为出发点提出解决对策;第四部分主要对问题的解决对策进行了补充说明。我认为,我国是采取“拿来主义”先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这项先进技术引进来,再不断完善该技术成功实施的必备条件,进而不断扫除障碍达到成功实施的目的。本文将借鉴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国外成功实施的经验,分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需要什么样的审计土壤才能有效实施,结合本国国情,发现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应用中有哪些问题并探索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而推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顺利实施。我国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还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因此,我们要循序渐进地在我国推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不能急于求成,以免重蹈“安然审计失败案件”的覆辙。本文的创新之处:1、本文引入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这个热点问题,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角度分析其在我国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2、本文通过归纳总结前人的研究结果,整合有关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理论知识,然后从实践的角度分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审计实务提出合理性、建设性的解决对策。3、本文不是对前人已经发现的问题的简单总结,而是基于目前我国的审计环境,在前人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去发现审计实务中存在的问题。4、目前,我国正处于执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初始阶段,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应用时间短,一些问题在短时间内尚难看出端倪,需要我们不断发现和总结。

梅小平[2]2008年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运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已越来越不适应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一种新的审计方法—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随之应运而生。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审计模式,它以战略观和系统观思想指导重大错报风险评估和整个审计流程,以分析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为导向,通过综合评价企业经营风险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时间和程序,又称为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审计风险主要源于企业的经营风险。目前国内学者的着作和论文大多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应用界定对象为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对风险导向审计在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应用论述得很少,本文从分析目前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现有的传统审计模式已无法适应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入手,展开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讨论,并结合案例,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运用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具有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需求,且在实践中具有可行性,体现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对审计风险的认识更全面、深入,在审计资源分配方面的针对性和考虑重要审计领域的全面性这两方面均体现出了优势;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在实施项目审计中可以吸收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中的风险理念、风险评估程序结合传统审计方法设计实施针对性的审计程序以达到最优效果。

李琴[3]2014年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企业内部审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作为内部审计的一种审计模式,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自始至终都以企业经营风险分析评估为导向,根据量化的分析水平排定审计项目优先次序,依据风险确定审计范围与重点,对企业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程序进行评价,进而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协助企业管理风险,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独立的鉴证和咨询活动。近几年来,一系列财务丑闻、重大的财务事件的屡屡发生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发布使得全球关注的焦点转向了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已引起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国际机构的高度重视。随着风险的逐步渗入,风险管理已经逐渐成为公司治理的关注焦点,而内部审计属于公司治理的重要因素,其目标也开始转向风险管理方面。在最新修订的内部审计定义中认为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对企业的内控、风险管理以及治理流程进行评价帮助企业创造价值。内部审计职能的充分发挥和合理的组织模式能为企业优化风险管理程序、正确评价各种风险以及完善公司治理提供有益的帮助。然而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大多形同虚设,发挥不到应有的作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审计模式和一种新的审计理念,成为职业界的热点问题。它代表了现代审计方法发展的最新趋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研究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企业内部审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研究文献中企业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的内容后,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运用于企业内部审计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第一部分,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总结。本部分主要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企业内部审计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观点综述与评价。第二部分,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本部分主要阐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及其特点和优越性、企业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理论及其二者之间的互融关系。第叁部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内部审计的现实选择以及该模式下的内部审计。现实选择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第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企业风险管理的客观需要、是企业内部审计的自身需要。第二,理论联系实际探讨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企业内部审计的实施流程。第四部分,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企业风险意识薄弱、内部审计很少将企业的风险管理作为审计对象、在风险管理中参与度低、工作结果不受重视、人员结构不合理,审计方法滞后。究其原因包括:内部审计机构隶属层次低,权威性、独立性差;企业管理层对内部审计不够重视;企业风险意识淡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第五部分,完善我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型内部审计的对策。主要包括:强化风向意识、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优化内部审计人员结构、完善相关准则制度、积极推广先进的审计技术。本文研究内容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在于:一、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角度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实施程序,为理论界研究适合我国企业实际情况的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提供一点思路;二、论证了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现实的选择,一方面可以引起企业对风险管理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企业认识到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最后,促进新模式在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广泛运用;叁、指出了在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中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对策。

陈志强[4]2008年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研究》文中提出自二十世纪末期以来,面对世界资本市场财务造假和审计失败案件的频繁爆发,国际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相继开发了不同名称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我国也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实施了48项审计准则,致力于推行新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为了加快审计模式与国际趋同,积极推进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审计实践上的应用,并不断发展完善,本文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内涵与特点、程序与方法及其应用与对策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本文首先认为,审计环境的变化催生了不同的审计方法——从账项基础审计到制度基础审计,再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到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同时系统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实践基础。相对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来说,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扬弃,它以企业战略管理分析为基础,以经营风险评估为导向,进而判断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具有更为广阔的内涵和优越的特点,也真正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随后,本文描述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程序,并全面探讨了其实施方法,即首先从企业的战略管理分析入手,发现潜在的重要战略风险,进而识别出关键经营环节,然后分析该环节是否降低了战略风险,同时自身的环节风险是否也得到了控制,据此得出财务报表是否存在剩余风险即重大错报风险。如果存在,需推导出具体审计目标,再通过实质性测试来对财务报表的公允性作出结论。最后,本文分析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推行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具体的应用对策。

吕静[5]2008年在《独立审计风险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商业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审计职业界面临的审计风险越来越大。在国外,注册会计师涉案日益增多,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强,大量公司不是倒闭就是陷入财务困境,而且伴随着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期望也越来越高,审计风险呈快速上升趋势,注册会计师已经进入了“诉讼爆炸”时代。伴随着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的不断发展,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与其地位都在增长的同时,涉及注册会计师与会计师事务所的诉讼案件也时有发生,审计风险日益引起了国内审计职业界的重视,加强对审计风险的研究,提高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这是关系到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生存与发展的大事,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大事。国际审计和保证准则委员会为了适应审计环境的变化,于2003年10月发布和修订相关准则,推出了新的审计风险模型,并将与之相关的准则内容进行调整。我国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及时地对审计准则进行了修订,2007年1月1日施行了新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要实施审计程序从财务报表整体层次和相关认定层次两方面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据以确定和实施进一步的审计程序,把检查风险降至可以接受的低水平。在新政策的引导下,审计风险要素的重新识别和优化成为进行审计风险管理降低审计风险的首要任务。笔者从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入手,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的角度,运用现代数学方法对各风险要素及其有机联系进一步分析识别,从而对控制审计风险有效优化。论文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现阶段国内外对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其次,系统地论述了审计风险的相关概念,从理论上分析了引起审计风险成因及影响因素;然后,详细阐述了审计模式的演进,围绕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审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展开论述,运用模糊数学分析方法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价,并对审计风险进行了控制分析;最后,就审计风险控制提出了事务所要转换组织形式并改善内部治理结构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其抵御风险的能力。论文结尾对全文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总结,并提出论文的不足和有待完善之处。

王琴[6]2007年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风险与导向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环境日益复杂,企业经营失败风险和财务报表舞弊风险不断增加,审计风险加大。与此同时,审计服务市场的激烈竞争要求会计师事务所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增加审计服务的价值。在此背景下,与审计环境相适应的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应运而生。而审计风险是风险导向审计研究的核心,导向指标是风险导向审计的出发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审计风险模型,确定合理的审计导向,是控制审计风险的前提,对降低审计风险有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我国审计理论界对风险导向审计的核心概念——“审计风险”的界定有争议,对风险导向审计应用的切入点——“导向”看法也不同。在当前大力推行风险导向审计之际,对其核心概念正确定位,对其审计风险模型进行全方位的构建,对其以何种风险为导向加以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风险导向审计,分析了风险导向审计的理论演进背景和产生的现实原因,并介绍了导向指标的演进,以便让人尽量明了风险导向审计的全貌,也方便笔者在随后展开自己的观点;第二部分,认为确立风险导向审计必先对其核心的东西进行研判,一门学科的理论构建必先对其核心概念进行澄清和构建,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本部分重点论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审计主体是理性的经济人的假设下对风险导向审计的“风险”二字进行了彻底的廓清,对比较混乱的审计风险的涵义进行了深刻的探析,并提出了设立一个新的统驭概念——审计业务风险的设想,二是在现有审计风险模型的基础上,并结合审计业务风险产生的过程,修正了审计风险模型,引入法律风险;第叁部分,首先对现有的导向模式进行评析,接着提出风险导向审计不仅仅是以重大错报风险为导向,也应该以法律风险为导向的“双导向”思想,并对“双导向”审计的基本审计程序及重大错报风险、法律风险的影响因素作了试探性的研究;第四部分,通过案例透视我国审计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个人建议。

葛涛[7]2013年在《基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高校内部审计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扩大,高校的办学规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且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经费来源的多途径化,业务活动的多样化,办学模式的多元化等。面对日益变化的外部环境和日趋复杂的经济活动,高校内部审计在加强经济监督和评价,服务学校发展,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出来。但由于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起步较晚,现代审计理论与方法发展相对滞后,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水平普遍不高,风险防范意识总体薄弱,内部审计机构对单位的依附性较大等因素,决定了高校内部审计风险的客观存在。因而,如何有效评估和防范内部审计风险,正确处理好审计监督与服务高校发展的关系,已成为高校内部审计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分六部分就这一论题展开讨论。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进行综述与分析,同时阐明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点及思路框架。第二部分为相关理论探析,梳理了内部审计、高校内部审计、高校内部审计风险等相关概念的涵义及范围界定,诠释了委托代理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系统理论和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及高校内部审计中的具体运用。第叁部分回顾了审计模式的发展历程,并重点阐述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概念、模型及特点。第四部分对高校内部审计的内涵及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对高校内部审计风险的特点、内容和产生原因进行具体解析。第五部分为模型设计,依据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相关理论,构建高校内部审计风险评估模型,并选取了江苏SX大学作为实例,对该校内部审计风险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第六部分为风险控制,针对以上风险评价的结果,提出防范和控制的策略及具体措施。

万方[8]2007年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类步入21世纪,世界经济的急剧变化,企业与外界环境的联系加强,具有内向性特点的审计模式,其局限性日益明显,并且接连的财务报表舞弊暴光案,也给审计职业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迫使审计职业界再次将目光聚焦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上,重新研究和改进这一审计模式。本文试图从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的角度,借鉴国外新近研究成果,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理论及其应用做一次比较系统而有意义的研究,从而使我们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能有进一步的深刻了解。根据论文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结构和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导言。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思路、研究结构、研究方法等内容。第二部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历史发展。阐述了审计模式发展的叁个阶段、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原因、确立、内涵、基本特征及其意义。从而为后文集中讨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做铺垫。第叁部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理论。笔者阐述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理论基础和概念框架,从而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应用奠定基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支撑理论包括系统理论、战略管理理论以及舞弊动因理论。关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概念框架,审计风险和重要性概念构成了基础,贯穿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始终,审计风险模型和内部控制概念为审计程序提供了指南。本部分还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进行了比较,并体现出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优势。第四部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应用。阐述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程序和基本方法,最后进行了案例分析。就审计程序而言,笔者借鉴国际和美国新的审计风险准则及相关文献设计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程序图,尤其强调对企业的分析评价以及根据风险评估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审计程序。本部分还采用典型案例分析法,结合案例分析如何运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第五部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本部分探讨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笔者分析认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也不例外。我国推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由于法律环境、公司治理等问题造成了不利因素,但笔者认为这并不能因此阻碍审计模式的发展,而是需要同步完善的过程。因此,笔者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体系、审计技术方法、注册会计师知识能力框架、法制环境和推行步骤等方面提出了在注册会计师行业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对策和建议。第六部分,结论。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进行了总体论述,并着重强调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思路:运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应以分析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为导向,从宏观上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从而设计和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崔晓钟[9]2006年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下的审计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世界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公司因为“安然”事件陷入绝境,我国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因为“银广夏”事件而解散。这清楚地表明,在商业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审计职业界面临的审计风险越来越大。对审计主体会计师事务所来说,风险一旦变成损失,往往是致命的。几年的时间已悄然逝去,社会和经济环境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国际审计准则委员会适应审计环境的变化,对审计风险模型进行重大修订,并将与之相关的准则内容进行调整。在这一背景下我国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及时地对审计准则进行了修订,新准则将于2007年1月1日施行。新准则借鉴国际审计准则最新规定,提出了新的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CPA要分别从报表层次和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别层次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对审计风险要素的正确理解和构建审计风险模型是进行审计风险管理降低审计风险的首要条件。笔者从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和各风险要素的关系拟进一步对审计风险模型进行修正以正确的进行风险管理,有效地控制审计风险,最后就如何控制和降低审计风险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现代风险导向下的审计风险的涵义及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首先介绍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涵义和特点;其次,从狭义上去理解审计风险的涵义,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针对会计报表不能够形成和发表适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最后论述了审计风险和审计失败的关系。第二部分论述了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审计风险主要来自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环境。审计风险的客体因素包括:管理舞弊和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审计风险的主体因素包括:CPA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审计人员经验和能力的有限性,审计方法本身的缺陷和审计主体的行业知识和职业怀疑;审计风险的环境因素有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和期望差距。第叁部分论述了审计风险的模型及其构成要素。首先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学者对审计风险要素的看法;然后介绍和评价了我国新审计准则提出的审计风险模型,笔者认为该模型可以进一步修正为:审计风险=(舞弊风险+误报风险)×检查风险对审计风险模型的修正是本文的创新之处。最后就修正后审计风险模型的风险要素的评估进行了论述。第四部分就审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1)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2)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3)完善和强化审计风险控制的法律责任制度,建立良好的法制环境。

姜毅[10]2013年在《人本审计理论体系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是变革的世纪,知识经济逐渐兴起,民主政治深入发展。伴随着社会的变革发展,重物轻人的理念被扬弃,人的价值得到了全方位的关注,“人”开始成为管理科学研究的中心。由于受物本主义的影响,现有审计理论和实践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见物不见人的缺陷和弊端。如何将人纳入审计系统,如何对人及其行为进行风险分析,如何构建系统的人本审计理论体系,就成为本文的研究主题。本文以规范研究为主,结合应用事例分析与案例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采用归纳法、演绎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融合运用行为科学、心理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尝试构建崭新的人本审计理论体系。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及其结论如下:首先,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人本思想指导下的审计本质。在分析传统审计理论存在缺陷的基础上,本文创新提出人本审计是指以人及其行为为中心、为根本的审计观。审计的本质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对自身行为的评价活动。具体来说,审计是审计人对照既定标准,评价被审计人及其行为的可靠性、合法性、有效性,从而确定被审计人的受托责任,提出改进行为的建议并向人问责的活动。人本审计更关注人的行为动机、行为过程对经济活动这一行为结果产生的主导作用,更重视“人——事/物”的关系,系统分析被审计人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从而能更好地把握审计的实质。其次,本文系统构建了以审计本质为逻辑起点的人本审计理论体系,丰富并发展了审计理论体系。人本审计理论体系包括人本审计基础理论和人本审计应用理论两大部分。人本审计基础理论主要由审计本质、审计假设、审计目标、审计概念等构成。建立在在人本审计本质观下的审计假设至少有以下几点: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一切经济活动源于人及其行为、人及其行为问题易发性、人及其行为可确认、审计可以促进人及其行为改善。按照人本审计本质和假设,人本审计的目标主要有:鉴证、评价人及其行为的可靠性、合法性、有效性;分析、揭示人及其行为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人及其行为的建议,促进人及其行为的价值增值。人本审计概念包括核心概念和派生概念,其中核心概念主要有:独立性、职业谨慎、胜任力、行为责任、行为风险、行为证据、行为标准、行为意见;派生概念主要有:沟通、职业判断、关键人物、行为类型、行为动机、重要性、行为问责、行为改善。人本审计应用理论是以基础理论为原理运用于审计实践所形成的一系列指导实践的理论,按行为类型划分为行为可靠性审计理论、行为合法性审计理论、行为有效性审计理论;按审计的主体划分为人本国家审计应用理论、人本民间审计应用理论、人本内部审计应用理论;按审计操作规范划分为人本审计准则理论、人本审计程序与方法理论、人本审计报告理论。再次,本文设计了行为导向的人本审计模式。在人本审计理论体系的指引下,人本审计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以账表、内部控制、企业风险等“物”为中心的审计模式,该模式将人及其行为正式纳入审计系统。该模式对现行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进行了改良和创新,将审计风险模型由“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修改为“审计风险=行为风险×检查风险”。该模式按行为动机类型,将行为划分为两大类:正面积极行为、反面消极行为,并指出应对反面消极行为的叁类:造假欺骗行为、违法违规行为、无效损失行为进行重点的行为风险评估,从而确定审计的重点。该模式改变了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审计思路为“由内而外”和“由外而内”相结合的思路开展审计。该模式对传统审计的流程进行了改良,在以往的计划、实施、报告阶段基础上,增加了问责阶段,并在审计方法中引入了对人及其行为进行询问、检查、观察、访谈、心理测评、情景模拟、360度测评等技术和方法,丰富了审计的技术和方法。该模式对审计报告提出了改进建议,审计报告的对象应是人,审计报告要反映人及其行为的重要信息,审计应提出改进行为的建议。最后,本文用两个审计案例将人本审计理论体系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分析。通过在物本审计理念下开展的审计情况与人本审计模拟下的审计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证明了在人本审计理论的指引下,审计操作模式有了质的改变,各种新的审计方法得以运用,审计功效显着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证明了物本审计逐渐发展为人本审计成为审计发展的必然这一论断。

参考文献:

[1].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 汪春叶. 东北财经大学. 2007

[2].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运用[D]. 梅小平. 南昌大学. 2008

[3].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企业内部审计研究[D]. 李琴. 山西财经大学. 2014

[4].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研究[D]. 陈志强. 北京交通大学. 2008

[5]. 独立审计风险问题研究[D]. 吕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

[6].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风险与导向问题研究[D]. 王琴. 东北财经大学. 2007

[7]. 基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高校内部审计风险研究[D]. 葛涛. 南京理工大学. 2013

[8].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及其应用研究[D]. 万方. 厦门大学. 2007

[9].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下的审计风险研究[D]. 崔晓钟. 东北财经大学. 2006

[10]. 人本审计理论体系研究[D]. 姜毅. 中国海洋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  ;  ;  ;  ;  ;  ;  ;  ;  ;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下的审计风险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