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科研院所企业化运作研究

地方科研院所企业化运作研究

翟玉强[1]2004年在《地方科研院所企业化运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办发(1999)18号文件,标志着我国地方科研院所体制改革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科技体制的改革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既是科学事业自身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管理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而持久的话题。虽然国家和地方围绕科技体制改革制定了相应的政策,由于不少政策偏于宏观,缺乏操作性,致使不少地区的科技体制改革举步唯艰,步伐缓慢。进入21世纪,我国地方科研院所的改革应得到大力深化和推进。 本文以我国地方科研院所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从管理科学的视野和角度深入探索了地方科研院所体制改革之路。作者充分利用大量的深入到科研单位的调研资料,加以归纳总结,再综合所学知识,对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历史沿革、地方科研院所的现状及其SWOT等若干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论述,参照部分省市的成功的改革经验,设计出地方科研院所改革的13种模式;之后,对推动地方科研院所改制过程中所应解决的问题进行了研讨。 最后本文以洛阳林业科学研究所作为案例,分析了该所在林业中的作用,提出了该所深化改革可以采取的模式,并对该所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向淋勇[2]2005年在《陕西省开发类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研究》文中提出中央和陕西省相继要求开发类科研院所进行转制,努力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科技企业或企业集团,而陕西省相关开发类科研院所转制却面临着转制模式设计、评价和选择及其实施方面诸多理论与方法上的难点,导致转制工作进展缓慢。本论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在全面分析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开发类科研院所转制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 论文在探讨国内外相关科研院所变革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陕西省开发类科研院所变革现状,并对陕西省开发类科研院所的转制需求进行了详细探讨;其次,结合转制需求分析结论,借鉴战略管理理论,确定了陕西省开发类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战略目标,并经过实地调研,提出了陕西省开发类科研院所转制约束条件;再次,通过大量调研和相关文献资料评析,提出了开发类科研院所实施企业化转制可供选择的九种转制模式,并从实施要点、模式主要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及对转制科研院所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比较研究,明确了转制模式的选择要点;接着,在分析科研院所内外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借助于外部要素评价法对科研院所外部环境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借助于内部要素评价法对科研院所内部资源条件进行了定量分析,提出了开发类科研院所战略定位模型,还结合相关科研院所实际进行了实证研究;然后,借鉴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决策理论与方法,从转制模式的适用性、可行性及可接受性等方面提出了开发类科研院所转制模式评价与选择模型,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转制模式的评价和选择;最后,为保证转制模式的有效实施和转制目标的顺利实现,从企业化转制的具体实施程序、运营模式合理选择、核心竞争力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识别和提升方案设计、管理创新方案探讨等方面对陕西省开发类科研院所提出了转制实施建议。本论文受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3G15)资助。【关键词】:开发类科研院所;战略定位;转制模式;评价与选择【论文类型】:应用研究

王宏达, 赵志强, 陈士俊[3]2006年在《科研院所企业化运作的效率评价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章应用经过修正的两阶段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评估了科研院所企业化运作效率。首先本文建立超效率dea评价模型,获得决策单元效率值。其次作者采用了tob it模型回归,寻找影响科研院所效率的主要因素。通过利用天津市20家改制科研院所调查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最终发现资产负债率和股权结构是影响科研院所企业化运作效率的主要因素,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吴现立[4]2002年在《研发型科研院所企业化运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1985年中央发布《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至今,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十几年来,在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战略思想指导下,科技体制改革遵循“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创造性实践。在日益成熟的理论指导下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配套工程,正走向全面推进、配套实施的阶段,科技与经济脱节的状况有所改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科技运行中的作用逐步增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经济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仍未得到充分发挥,科研院所作为科技开发的主体尚未成为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主角,科技介入经济领域的深度仍有限,力度仍不足。2000年开始,我国大量研发型科研机构进行企业化运作尝试。立足于此,本课题就科研院所企业化运作的必要性、企业化运作模式、企业化运作与创新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并就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企业化运作操作实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李丛俊[5]2006年在《钻井工艺研究院企业化经营后组织重构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研院所实行企业化经营是一次管理体制的重大变化,它要求科研院所进行一次变革,企业组织重构就是其中主要内容之一。影响企业组织结构的因素很多,如何结合科研院所各自的实际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建立起一套适合科研院所企业化经营的组织结构体系,是保证科研院所在企业化经营后顺利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组织结构基本理论思想和方法为指导,研究了国内外科研院所组织管理的模式和组织结构的发展情况,并分析比较了我国科研院所企业化经营前后目标任务和职能的主要差异,对影响企业组织结构的主要内外部因素,以及由科研院所转换而来的企业对组织结构的内在需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科研院所企业化经营后组织重构的要点。在此基础上,将上述研究与新疆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企业化经营后的组织重构设计工作相结合,结合该院的实际分析了该院影响组织重构设计的主要因素,进而设计了该院企业化经营后组织重构方案。该方案主要包括宏观层面上的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方案和微观层面上的处于组织底层的、该院收入和利润主要来源的、以团队建设为核心的组织结构方案两个基本部分。结合钻研院实际,设计了独特的岗位工作分析方法,建立了该院技术人员的岗位配置机制,规范了该院科技人员的岗位管理。在该方案的设计中借鉴了组织结构设计的职能法、矩阵法和流程式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思想。该方案在钻研院,业化经营改革实践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张晓莹[6]2010年在《应用性农业科研院所企业化改革研究》文中提出农业科技发展是解决叁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解决农业科技与经济脱节,增加农业科技有效供给,促进农业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我国农业科研机构分为公益性科研院所和应用性科研院所。应用性科研院所,通过企业化改革,使其成为农业高科技企业。一方面可以在应用性农业科研院所建立现代院所制度,使其面向市场,在市场竞争中,提高科技生产力。另一方面,引入市场机制,使具有一定竞争能力的农业高科技企业成为农业领域的龙头企业。首先,从农业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的背景入手,进一步明确了本文研究的是应用性农业科研院所的企业化转制,对应用性农业科研院所的概念及企业化改革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先后对应用性农业科研院所改制的理论依据、企业化的问题以及改革的对策进行文献综述。其次,对应用性农业科研院所企业化改革的支持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公司治理结构产生的前提是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是为了解决两权分离所造成的代理人问题,而这正是委托代理理论所分析研究的问题。同时产权问题则是委托代理制的深层次问题之一,因此主要从马克思的产权理论和西方现代产权理论、两权分离理论、以及西方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来对应用性农业科研院所企业化改革的理论进行简要的探讨。再次,对应用性农业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的重点问题进行概述,主要包括其企业化转制的特点;其改革的原则,包括物质利益原则、市场原则和全面整合原则;其主要发展模式,即转变为新企业、企业兼并应用性农业科研院所、兼并其它的院所或企业叁种模式;以及在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在上述原则的指引下,本文针对应用性农业科研院所企业化改制中遇到的问题,重点提出其改制的途径及相关案例分析,案例证明本文提出的应用性农业科研院所企业化改革途径是可以成功的。本文提出的操作性政策建议是:建立现代院所制度,完善院所企业的治理结构,解决产权制度不清,治理结构不健全的问题,充分调动科研院所管理者、农业科学家的创新积极性,建立企业家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他们的创新积极性,提高科技型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科技生产力,促进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促进叁农问题的解决,增强我国国力。

曹彬[7]2015年在《科研院所社会责任担当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欧美开始推行SA8000标准,企业社会责任进入公众视野,并迅速成为炙手可热的公共话题。近些年以社会责任为议题的研究对象数以万计,并呈现出分行业细化研究的景象。但是,中国科研院所社会责任研究却还是一块尚未开发的处女地。中国科研院所全面推行企业化转制已经十余年了。科研院所的企业定位已经明确,也可以说科研院所就是企业。但是,中国科研院所的发展过程和历史作用有自身的独特性。这也就决定中国科研院所并非一般企业或一般高科技企业。他的社会责任也与一般企业有所不同。作为企业他必须承担一般企业共有的社会责任,同时他还需要承担历史继承而来的其特有的社会责任。本文梳理了中国科技管理体制的由来,并对科技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科研院所的历史定位及其发展变迁过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文中对自中国科学社成立以来的中国科研机构的发展过程及历史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论证了科研院所企业定位的科学性和必然性。结合历史分析,笔者提出并论证了中国科研院所的双重属性和双重社会责任。正文第二部分,首先对比了科研院所与一般国有企业的区别,然后提出科研院所应承担的、其所特有的部分基本社会责任。在正文第叁部分,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对当下企业化运作的科研院所社会责任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正文第四部分中,笔者结合国际成功与失败的科研院所运营管理经验,国际成熟的社会责任相关立法经验和国内外部分行业监管经验,提出了部分完善科研院所社会责任担当的对策建议。最后,文章总结出以下结论:科研院所社会责任担当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动力;科研院所社会责任担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支撑;科研院所社会责任担当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保障;科研院所社会责任担当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杨铭[8]2005年在《S研究所转制企业经营管理分析》文中提出当前,国有经济改革的触角越来越多地深入到国有资产的最后一块堡垒,即国有科研院所。尽管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进行了已近20年,而国有科研院所的转制从1999年算起也走过六年历程,但究竟应如何转型才能少走弯路,降低改革成本,一直是科技主管部门和众多科研院所的心头之痛。 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就是通过对原来事业单位科研院所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使其转为规范的企业,以其整体或部分进入企业。个人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是当前企业的叁种基本形态。目前,我国科研院所的企业化改制已是必然之路,但改制工作还任重道远。 本文以S研究所创立W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W公司)作为企业化转制的成功路径,从W公司成立前的论证入手,详细研究了公司的组建过程以及其内部的基本结构,探讨了该公司在运营过程中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总结了该公司在发挥科技优势、坚持专业化经营和专业市场开拓等方面的经验。 鉴于S研究所具有科研院所特性,其组建W公司的企业化转制方案对国内同类科研院所的企业化转制应该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当然,这样的企业化转制的成功要素还有待同类其他科研院所企业化实践的检验和修正,才能提升到作为模式推广的高度。

梁喜明[9]2011年在《转制科研院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案设计》文中提出摘要:科研院所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提高国家竞争能力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自2000年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等部门关于深化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以来,我国各地特别是北京市政府经过近十年的实践,逐步完成了研发型、公益型等科研院所的转制工作,除-些医学、农业类的院所仍维持原事业性质外,大部分均以企业性质或一院(所)两制模式运行。但是科技与经济“两张皮”以及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深层次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科技与市场经济相脱离的现象十分严重,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率不高,不适应市场需求;科技人员难以稳定,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归其原因为部分已转制的科研院所中相当一部分尚未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表现为法人治理结构及运行机制不健全,激励约束不到位,活力不足制约了企业的技术创新等等。科研院所面向市场经济,建立运行适合自身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转制科研院所与一般企业的相比,有其特殊性,如拥有大量的无形资产和专业技术人才;以科研和技术服务为主营业务等。因此,转制科研院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能完全照搬一般企业的做法,而应在分析科研院所特殊性的基础上,根据科研院所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和实施方案。

王徽, 杨杨[10]2018年在《新形势下军工央企所属科研院所企业化改革路径浅析》文中研究说明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形势下,军工央企所属科研院所面临事业单位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全方位、多维度改革的发展机遇和提质增效、加快市场化企业化的内生需求。文章深入分析了军工央企及所属科研院所发展历程以及目前面临的机遇和问题,研究国家出台的相关改革政策,对比国外军工企业发展之路,结合所在的军工央企改革的思路和举措,提出了可行的路径,也可供相关类似情况单位参考。

参考文献:

[1]. 地方科研院所企业化运作研究[D]. 翟玉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4

[2]. 陕西省开发类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研究[D]. 向淋勇. 西安理工大学. 2005

[3]. 科研院所企业化运作的效率评价与实证研究[J]. 王宏达, 赵志强, 陈士俊. 科技管理研究. 2006

[4]. 研发型科研院所企业化运作研究[D]. 吴现立. 武汉理工大学. 2002

[5]. 钻井工艺研究院企业化经营后组织重构研究与应用[D]. 李丛俊. 重庆大学. 2006

[6]. 应用性农业科研院所企业化改革研究[D]. 张晓莹. 淮北师范大学. 2010

[7]. 科研院所社会责任担当研究[D]. 曹彬. 苏州大学. 2015

[8]. S研究所转制企业经营管理分析[D]. 杨铭. 四川大学. 2005

[9]. 转制科研院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案设计[D]. 梁喜明. 北京交通大学. 2011

[10]. 新形势下军工央企所属科研院所企业化改革路径浅析[J]. 王徽, 杨杨. 经济师. 2018

标签:;  ;  ;  ;  

地方科研院所企业化运作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