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现代新儒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儒学,儒家,新文化运动,内圣外王,道德,主体性,现代性。
现代新儒学论文文献综述
林青,杨丽娜[1](2019)在《“身份混淆”与“角色分裂”——从“现代新儒家”概念看现代学术中的儒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从历史和现代学术的角度,对现代儒学研究中"现代新儒家"概念进行考察分析,认为"现代新儒家"概念的使用,代表着传统儒学现代化过程中现代学术与文化传统内在的矛盾性。这种矛盾性表现在这一概念将学术研究、民族精神、现实关切等因素混杂在一起,形成了"身份混淆"和"角色分裂",这说明不论在新儒家(儒者)那里,还是以他们为对象的研究者那里,儒学的现代化过程尚未完成。(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张家璇[2](2019)在《现代新儒学与新时代文化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确蕴涵着尚待我们去开掘的有价值的思想遗产,通过对他们的批判改造是可以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精神资源的。现代新儒学中保守主义的传统文化观、返本开新的现代化思想以及道德人本主义的文化教育思潮,代表了一种重建传统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努力,我们在扬弃其泛道德论色彩的观念的同时,借鉴学习其深刻的历史意识、民族意识和文化意识,对于新时代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思想价值。(本文来源于《祖国》期刊2019年09期)
高星爱[3](2019)在《现代新儒学在韩国的发展研究——以朴钟鸿的哲学思想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朴钟鸿是韩国现代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为了解决国家和民族所面临的危机,朴钟鸿试图从海德格尔哲学的研究得到有益的经验教训;面对西方文化的传入,他主张通过对西方文化的吸收重新解释传统文化;他还以融会东西方思想文化为己任,其中达到融会的叁个步骤分别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和融会东西方文化最终创造韩国现代思想。从他的整个哲学思想体系的构思与逻辑,可以看出其属于现代新儒学范畴,他以"向内与向外的辩证统一"的框架解释传统的儒学思想,并通过吸收现代西方思想的精华,融合东西方哲学,试图创造现代韩国思想。(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杨虎[4](2018)在《论中国现代性诉求的儒学表达——现代新儒家第一代的哲学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就中国现代性诉求而言,现代新儒学非但不是新文化运动的对立面,反倒对新文化运动持积极肯定态度。现代新儒学对新文化运动的反省和思想推进在于:它不仅坚持"现代性诉求",而且注重"民族性表达""儒学表达",即不再拒斥儒学对于现代性的意义,而是通过"回归传统"来建构现代性。这一"回归传统"的工作着眼于作为"儒学之根本"的"儒学传统",而非作为"既有之儒学"的"传统儒学"。现代新儒家第一代,力图解构传统儒学的形而下学理论,建构科学知识论和现代性政治哲学、伦理学,并重构儒家形而上学来为之奠基;熊十力"新唯识论"、冯友兰"新理学"、张君劢"新宋学"等哲学体系都体现出这种一般性思考。当代儒学的开展,一方面要自觉意识到"儒学传统"不同于"传统儒学",另一方面应该接续现代新儒学的基本原则:儒学复兴不应拒斥现代性,而要以坚持现代性诉求为前提。(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田文军,魏冰娥[5](2018)在《关于“现代新儒学思潮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新儒学思潮研究"课题组的工作已结束二十多年,早已成为历史。二十多年来,中国学术界对于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视,特别是今天人们对儒学价值的肯定与重视,与当年课题组工作时期的情况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发掘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特别是如何理解、论释儒家学说的价值,重视方法的探讨与择取,仍然是十分必要的。研究方法的差异,源于理论目标与实践需要的不同。我们清理与发掘民族文化传统的目的,在于服务现实的民族文化建设。离开对现实的民族文化建设需要的正确理解,很难对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全面科学的鉴别与选择。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回顾"现代新儒学思潮研究"课题的缘起和时代背景,重新审视课题组取得的学术成果,思考课题研究积存的方法意识以及曾经关注的思想理论问题,仍有其现实意义。因为,这种回顾与思考,不仅会引发我们在现实的儒学研究中对方法学问题的重视与思考,也会促使我们更加深入地发掘与诠释儒学的优秀传统,促进民族文化的复兴与建设。(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余丹[6](2018)在《生活样法、道德理想与人生境界——现代新儒家对儒学真精神的反省与诠释》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四以降,儒学面临歪曲与断裂的命运,与此同时,现代新儒家开启了对儒学真精神的反省与诠释。他们对儒学精神特质的体认可以总结为:"生活的样法"、"道德的理想主义"和"极高明而道中庸"叁种。现代新儒家对儒学真精神的诠释表明,儒学绝不是封建礼教,儒学既内含着超越的道德理想、境界追求,又是一种不离平常生活的道理。(本文来源于《商业故事》期刊2018年03期)
任剑涛[7](2017)在《为现代儒学定位——“现代”新儒学的价值取向与学理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大陆新儒学的一些朋友,尤其"新儒教"的朋友把自己的立场设定为否定"新儒学"——不仅仅是否定港台新儒学。"新儒学"其实不止港台,因为"新儒学"的第一代出去的不多,不过第二代最有学术成就(大都在港台)。整体说来,现代新儒学要应对的问题是中国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之际,(本文来源于《当代儒学》期刊2017年02期)
卢兴[8](2017)在《“良知坎陷说”与现代新儒学的发展方向》一文中研究指出牟宗叁的"良知坎陷说"是现代新儒学思想发展的逻辑归结,是对现代性所带来的"事实"与"价值"两个世界分化的理论回应。牟宗叁把儒家内圣心性之学与科学民主的"新外王"之间的关系看作"实现"关系而非"适应"关系,力图借用黑格尔的辩证法来建立"内圣"与"新外王"之间的有机联系。"良知坎陷说"的核心在于由道德主体辩证地开显出认知主体,而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由道德开出知识,"坎陷"只能在"心"上讲而不能在"物"上讲。"坎陷说"的问题在于将"事实/价值"的区分等同于"现象/本体"的区分,造成了"知识上不去、道德下不来"的理论问题。未来现代新儒学的发展方向应当弱化"内圣"与"新外王"之间的关系,重建儒家价值与生活世界的关联。(本文来源于《国际儒学论丛》期刊2017年02期)
刘乐恒[9](2017)在《道德主体性是现代新儒学核心论题》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新儒学是中国哲学思想界一个重要的学术流派。现代新儒学最初由熊十力等人所奠基,其后经过叁四代学人的努力,最终凝聚出其明确的思想立场、问题意识与学派自觉。对于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传承谱系这一问题,学界有不同的观点。其中一个比较流行的界定是“(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7-06-20)
任剑涛[10](2017)在《重审“现代新儒学”:评“大陆新儒家”的相关论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大陆新儒家"命名的研究群体,将其儒学定位为政治儒学,将"现代新儒学"定位为心性儒学。近期这个群体中有学者更认为,现代新儒学将作为经学的儒学降格为现代分科学术,不是发扬光大儒学,而是肢解了儒学。加之"现代新儒学"第二代的学术舞台在港台、海外,他们因此失去了儒学主体地域的直接关怀,而且无法直接回应中国大陆的价值重建、制度再造和生活需要。在大陆新儒家立足中国重建经学形态的儒学之际,现代新儒学的中国使命似乎被终结了。大陆新儒家的这些断定颇可商榷。当代中国不能偏离现代发展轨道,大陆新儒家完全拒斥西方、闭门造车的做法,会误导中国的现代化。以中国的现代转变为基线,重审现代新儒学的价值主张与学理贡献,理应得到国人的首肯。(本文来源于《天府新论》期刊2017年01期)
现代新儒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确蕴涵着尚待我们去开掘的有价值的思想遗产,通过对他们的批判改造是可以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精神资源的。现代新儒学中保守主义的传统文化观、返本开新的现代化思想以及道德人本主义的文化教育思潮,代表了一种重建传统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努力,我们在扬弃其泛道德论色彩的观念的同时,借鉴学习其深刻的历史意识、民族意识和文化意识,对于新时代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思想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现代新儒学论文参考文献
[1].林青,杨丽娜.“身份混淆”与“角色分裂”——从“现代新儒家”概念看现代学术中的儒学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张家璇.现代新儒学与新时代文化建设[J].祖国.2019
[3].高星爱.现代新儒学在韩国的发展研究——以朴钟鸿的哲学思想为中心[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4].杨虎.论中国现代性诉求的儒学表达——现代新儒家第一代的哲学建构[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5].田文军,魏冰娥.关于“现代新儒学思潮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6].余丹.生活样法、道德理想与人生境界——现代新儒家对儒学真精神的反省与诠释[J].商业故事.2018
[7].任剑涛.为现代儒学定位——“现代”新儒学的价值取向与学理贡献[J].当代儒学.2017
[8].卢兴.“良知坎陷说”与现代新儒学的发展方向[J].国际儒学论丛.2017
[9].刘乐恒.道德主体性是现代新儒学核心论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
[10].任剑涛.重审“现代新儒学”:评“大陆新儒家”的相关论述[J].天府新论.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