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谓语动词的时态和语态(论文文献综述)
黄连英[1](2021)在《语法填空之动词和非谓语动词易错点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英语试题,不难看出动词和非谓语动词一直都是高考热点及难点。在2021年的9套高考英语试题中,语法填空题里考查动词和非谓语动词的题目基本上是3~4个,但由于动词时态、语态等用法的复杂性及非谓语动词用法的灵活性,考生对这些题目易做出错误判断,失分较多。笔者希望通过分析语法填空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的高频易错点,助力2022届考生备考。
曹琳[2](2020)在《高三英语写作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研究 ——以南昌市第十九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听、说、读、写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其中听和读是语言输入部分,说和写是语言输出部分。写作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过程,是复杂的心理认知、思维创造的过程。英语写作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与听、说、读相比,英语写作被认为是最复杂、最难以掌握的技能,也是高中的重难点,它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审题能力、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合理组织文字的能力以及对事物进行评价的能力。因此,要写好一篇好的英语文章实属不易。但从学生英语学习上来看,学生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听、说、读之中,忽略了英语写作;从学校教学上来看,教师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也难以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到英语写作教学上。学生在用英语进行写作时,会出现许多错误。因此,笔者通过对高三学生三次英语写作文本进行分析,旨在回答以下三个问题:第一,高三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所犯的常见错误为哪些?第二,高三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犯常见错误的原因有哪些?第三,针对这些常见错误,高中英语教师应该采取哪种对策来进行写作教学?本文以南昌市第十九中学高三年级的学生和高中部18名英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抽样法收集学生三次英语考试作文共360篇,以语言迁移理论和错误分析理论等为基础,通过文献法和文本分析法,对学生英语写作中的错误进行分类,经过数据分析后发现高三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常见错误体现在四个方面:1.本体错误:单词拼写错误、字母大小写错误和标点符号错误;2.文本错误:词汇错误和语法错误,其中词汇错误包括词汇选择错误和词汇搭配错误,语法错误包括形态错误和句法错误,形态错误分为动词、名词、介词、冠词、代词、形容词、副词的使用错误,句法错误分为主从复合句错误和句子结构错误;3.语篇错误:意义不连贯和主题不一致;4.中式英语错误。本文通过对18名英语教师进行访谈发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高三年级的12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师写作教学和对自己写作训练的看法。通过此次研究,笔者发现高三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是语际迁移和语内迁移等。针对学生英语写作中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了教师的写作教学对策:1.从英汉差异的角度进行写作教学,减少母语的负迁移;2.加强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的输入;3.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和背诵,以读促写;4.注重语篇教学,培养英语思维习惯;5.注意课堂用语,提高教师素养;6.正确对待错误,采用多种纠错策略和反馈形式;7.提高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写作的信心;8.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开展有效的英语写作训练。最后,希望本次研究能给教师的英语教学提供帮助,让学生在英语写作和实践中减少错误,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目标。
周军帅[3](2020)在《学术类文本非谓语动词的翻译问题与解决方案 ——Imagology Revisited(节选)汉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在近二十年,“形象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获得了蓬勃的发展。国内外相关学者对形象学表现出了浓厚的研究兴趣,他们热衷于通过研究文学作品去了解国家之间或是民族之间的形象认知,因此国家形象和民族形象研究成为了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这样的背景下,翻译此类文本就显得愈发重要了。本篇翻译实践报告基于形象学的文本翻译,选取了英文学术专着Imagology Revisited作为翻译语料。该文本具体涉及到不同文化背景中对相关国家和民族的形象讨论。在英语语言中,非谓语动词不受主语在人称和数量上的限制,因此英语母语者对非谓语动词有一种“特别”的偏爱。但由于它的结构多样、功能繁杂、并且具有相互叠加性,如果译者顺着原文意思进行直译难免会造成译文的繁琐和臃肿,所以需要采取一定的翻译策略对这些非谓语动词进行处理。本文针对非谓语动词结构表征多样、语法功能繁杂、叠加现象显着几大翻译难点,从Imagology Revisited文本中选取了一些典例展开了详细的探讨,从而总结出了适合非谓语动词翻译问题的若干解决方案,具体包括:转态译法、换序译法、合并译法、前置译法、拆分译法、改句译法、删减重复内容、删减次要内容、删减无关内容,以期为类似学术文本中非谓语动词的翻译提供些许参考。
李凡[4](2020)在《中学生短文改错对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短文改错测试题是根据学生英语学习中较为常犯的错误而专门设计的题型,其考点覆盖全面,且该题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学生的英语总体水平及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言偏误现象。本研究以短文改错测试题作为媒介来展现中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语言偏误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初中生英语短文改错的总体水平、高分组和低分组的正确率差异情况以及该题型得分与试卷总分的相关性,并进行课堂观察和访谈,了解中学生语言偏误对英语教学所产生的具体的反拨效应体现在哪些方面,并尝试提出将负向反拨效应转化为正向反拨效应的方式,以此来研究中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偏误对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本文的研究先是选取湖北省黄石市某重点中学初三年级,然后再随机选取两个班级共计122名学生作为被试的对象,并随机对其进行一次英语模拟考试。之后,汇总测试卷总成绩,再整理出短文改错测试题得分,进一步获取该题型各类错误改正的单项得分,进行数据分析;分别从高分组和低分组分别随机抽取10名学生以及两个班级的英语课任教师共计22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来了解其对短文改错的理解与认识。研究表明:(1)学生短文改错总体水平相对乐观,A班和B班短文改错测试题所得均分分别为4.967和4.500(该题型满分为10分),且A班和B班均在词法层面掌握最好,语法层面次之,行文逻辑层面掌握情况相对不理想;(2)A班和B班学生短文改错测试得分与各自英语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89和0.827,拟合度分别为0.622和0.684,呈现较强正相关性,这表明在较大程度上,学生英语短文改错水平能反映其英语总体水平;(3)通过统计比较A班和B班高低分组同学在各考点的正确率情况可知,两个班级学生整体上对名词、动词和冠词的考点掌握情况比较理想,在非谓语动词、连词和代词的考点上掌握情况较不理想。结合该数据和访谈结果,归纳整理了中学生语言偏误对中学英语教学产生的正向反拨效应:(1)回归对课本内容的重视(2)优化对英语语法的认识(3)调整改善教师教学策略;负向反拨效应:(1)模糊语言偏误的态度(2)造成形式化的教学方式;同时结合前人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四条将负向反拨效应转化为正向反拨效应的有效建议:(1)明确语言偏误原因(2)防止中介语的僵化(3)转变英语教学观念(4)重视教学反馈作用。
邵艳红[5](2019)在《非谓语动词的时态和语态》文中提出非谓语动词的时态和语态是非谓语动词的考查难点。如何确定时态和语态,往往是考生感到颇为困惑的问题。本文就此做点探讨,以期对于考生有所帮助。1.非谓语动词的时态所谓非谓语动词的时态,指的是非谓语动词动作与句子的谓语动作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有时也指非谓语动作与说话时间的先后关系。非谓语动词不同的形式分别表示不同的时态。具体情形如下:(1) to do/to be done (不定式一般式):在谓语动作(说话时间)之后发生。(2) doing/being done (现在分词一般式):与谓语
王毅,常玉国[6](2019)在《撒出满天星 收拢一把宝——高考动词备考的11个“小问号”》文中提出如果把英语这门语言比作无垠的天空,那么动词就是闪烁着的满天星辰,数量浩繁,魅力无穷。因此,它在高考各个题型中占有很大的分量,且难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英语学习与高考备考的成效。下面的统计数据可以对动词在高考英语全国卷中的考查频次略见一斑。
江玉玲[7](2019)在《语法填空题之给出动词提示词解题技巧——以2014—2018年全国卷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法填空题旨在考查考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语法和语用知识的掌握情况,其着重考查考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该题型的设题方式分为两种:给出提示词类和不给出提示词类。笔者以2014—2018年全国卷为例,就语法填空题中给出提示词类中考查居首的给出动词提示词的解题技巧进行探讨,以期帮助考生顺利攻克此类题的难关。
王雪霞[8](2018)在《浅谈非谓语动词在高考中的运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高考英语的不断改革,题型一再地推陈出新,但考查的知识点和侧重点变化幅度不大,非谓语动词的考查在近几年来始终是高考英语的重头戏,通过单选、阅读、翻译、作文等多种形式测试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全面地了解非谓语动词在高考中的运用十分关键。1.非谓语动词的概念和分类1.1非谓语动词的概念非谓语动词又叫做非限定动词,是指在句子中不是谓语的动词,主要包括不定式、动名词和分词(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即动词的非谓语形式。
刘芳[9](2017)在《谓语动词与非谓语动词的辨析及运用》文中提出自2014年2月国家考试中心公布《考试说明》以来,全国卷率先开始以语法填空替代以往的单项选择。从此,语法填空进入了高考英语的历史舞台。纵观近几年各地高考题中的语法填空,与动词用法有关的选项占了很大的比例。因此,语法填空中,在引导学生在把握全文、理解语篇的基础上,探究解题思路,运用解题技巧,准确把握动词用法,仔细辨析谓语动词与非谓语动词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攻克语法填空中动词形式变化之关键所在。正可谓"得动词者得天下"。
缪运霖[10](2016)在《高考时态和语态考点探析及备考建议》文中研究指明动词的时态和语态,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来说始终是一个难点,很多学习者熟记了相关的语法规则,在口头或书面表达时仍然晕头转向,难以把握。原因之一是,汉语思维中缺乏对等的概念,其时间概念是通过"着、了、过"等时态助词来表现的,而语态表现在汉语中则是区分"把"字句和"被"字句。在学习者语境意识尚不强的情况下,汉语思维强
二、非谓语动词的时态和语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谓语动词的时态和语态(论文提纲范文)
(1)语法填空之动词和非谓语动词易错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主动和被动语态不明确,不知是动作承受者还是执行者 |
二理不清句子结构,辨识不清谓语、非谓语 |
三不能利用句中信息确定时态 |
四不能正确拼写出动词的过去式、过去分词 |
五谓语动词数的误判 |
六不清楚非谓语动词三种形式的基本区别 |
七找不准非谓语动词的逻辑主语 |
八不清楚是主谓关系还是动宾关系 |
九不考虑非谓语动词的时态和语态 |
十记不牢非谓语动词固定结构 |
(2)高三英语写作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研究 ——以南昌市第十九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3.2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错误的定义 |
2.1.2 错误的分类 |
2.1.3 错误分析的步骤 |
2.2 国内外对英语写作错误的研究 |
2.2.1 国外对英语写作错误的研究 |
2.2.2 国内对英语写作错误的研究 |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语言迁移理论 |
2.3.2 对比分析理论 |
2.3.3 错误分析理论 |
2.3.4 中介语理论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法 |
3.3.2 文本分析法 |
3.3.3 问卷调查法 |
3.3.4 访谈法 |
3.4 研究工具 |
3.4.1 作文语料 |
3.4.2 学生问卷调查表 |
3.4.3 教师访谈提纲 |
3.5 研究过程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常见写作错误统计 |
4.1.1 本体错误 |
4.1.2 文本错误 |
4.1.3 语篇错误 |
4.1.4 中式英语错误 |
4.2 学生调查问卷结果 |
4.3 教师访谈结果 |
4.4 造成写作错误的主要原因 |
4.4.1 语际迁移 |
4.4.2 语内迁移 |
4.4.3 诱导性错误 |
4.4.4 其他原因 |
第5章 结论 |
5.1 主要发现 |
5.2 教师的写作教学对策 |
5.2.1 针对语际迁移的写作教学对策 |
5.2.2 针对语内迁移的写作教学对策 |
5.2.3 针对诱导性错误的写作教学对策 |
5.2.4 针对其他原因的写作教学对策 |
5.3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实验中所采用的三次书面表达题目 |
附录二 :高三学生英语写作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三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四 :南昌十九中三次大型考试英语写作错误情况汇总 |
致谢 |
(3)学术类文本非谓语动词的翻译问题与解决方案 ——Imagology Revisited(节选)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非谓语动词相关理论界说 |
1.1 非谓语动词的定义、分类与特征 |
1.2 非谓语动词在学术文本中的应用 |
二、翻译文本介绍及任务过程描述 |
2.1 翻译文本介绍 |
2.2 任务过程描述 |
2.3 译后审校 |
三、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3.1 非谓语动词结构表征多样 |
3.1.1 不定式结构突出 |
3.1.2 动名词结构连用 |
3.1.3 分词的结构多样 |
3.2 非谓语动词语法功能繁杂 |
3.2.1 名词化功能频现 |
3.2.2 形容词化功能频现 |
3.2.3 副词化功能频现 |
3.3 非谓语动词叠加现象显着 |
3.3.1 不定式与分词叠加 |
3.3.2 动名词与分词叠加 |
3.3.3 不定式、动名词与分词叠加 |
四、翻译问题的解决方案 |
4.1 非谓语动词结构表征多样问题解决方案 |
4.1.1 转态译法 |
4.1.2 换序译法 |
4.1.3 合并译法 |
4.2 非谓语动词语法功能繁杂问题解决方案 |
4.2.1 前置译法 |
4.2.2 拆分译法 |
4.2.3 改句译法 |
4.3 非谓语动词叠加现象显着问题解决方案 |
4.3.1 删减重复内容 |
4.3.2 删减次要内容 |
4.3.3 删减无关内容 |
五、翻译实践总结 |
5.1 翻译实践中的收获 |
5.2 翻译实践中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翻译术语对照表 |
附录Ⅱ 译文审校评分表 |
附录Ⅲ 原文和译文 |
致谢 |
(4)中学生短文改错对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偏误分析相关研究概述 |
二、反拨效应相关研究概述 |
三、短文改错题型概述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一)短文改错测试题 |
(二)课堂观察 |
(三)访谈 |
(四)SPSS21.00统计软件 |
四、研究过程 |
第四章 数据分析及访谈讨论 |
一、数据分析结果 |
(一)高低分组学生短文改错的水平差异分析 |
(二)学生的短文改错水平对英语总体水平的反映分析 |
(三)学生的英语短文改错水平分析 |
二、访谈结果讨论 |
(一)学生访谈结果 |
(二)教师访谈结果 |
三、课堂观察结果 |
第五章 讨论和建议 |
一、正向的反拨效应 |
(一)回归对课本内容的重视 |
(二)优化对英语语法的认识 |
(三)调整改善教师教学策略 |
二、负向的反拨效应 |
(一)模糊对语言偏误的态度 |
(二)造成形式化的教学方式 |
三、将负向反拨效应转化为正向反拨效应的途径 |
(一)明确语言偏误原因 |
(二)防止中介语的僵化 |
(三)转变英语教学观念 |
(四)重视教学反馈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短文改错测试题 |
附录2 教师课堂教学观察表 |
附录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5)非谓语动词的时态和语态(论文提纲范文)
1. 非谓语动词的时态 |
2. 非谓语动词的语态 |
2.1 非谓语动词的语态的概念 |
2.2 非谓语动词的逻辑主语的确定 |
2.3 非谓语语态的解题技巧 |
2.4 非谓语动词语态:例外情形 |
(7)语法填空题之给出动词提示词解题技巧——以2014—2018年全国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考纲解读 |
二、题型特点 |
三、考情分析 |
四、方法突破 |
1. 首先判断空格处是填动词还是需要进行词性转换。若空格处填动词, 需进一步分析所填动词是谓语动词还是非谓语动词。 |
2. 若空格处需进行词性转换, 需进一步分析是将动词转换为名词还是转换为形容词。 |
(8)浅谈非谓语动词在高考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非谓语动词的概念和分类 |
1.1 非谓语动词的概念 |
1.2 非谓语动词的分类 |
2. 非谓语动词的特点 |
2.1 非谓语动词在句中都有相应的逻辑主语 |
2.2 非谓语动词都可以作谓语动词的一部分 |
2.3 系动词构成的非谓语都可以带宾语、表语、状语来修饰 |
2.4 非谓语动词都有时态和语态变化 |
3. 非谓语动词和谓语动词的区别 |
3.1 非谓语动词的形式在句中不能做谓语成分, 而谓语动词是谓语成分 |
3.2 谓语动词受人称、单复数的影响, 而非谓语动词不受人称、单复数的影响 |
3.3 谓语动词的时态和语态决定了整个句式的时态和语态, 而非谓语动词的时态和语态对句式的时态和语态不构成影响。 |
4. 非谓语动词在高考英语单选题中的运用 |
5. 非谓语动词在高考英语填空题中的运用 |
6. 非谓语动词应用于高考英语写作 |
7. 结语 |
(9)谓语动词与非谓语动词的辨析及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知己知彼——剖析出错原因, 明确错误类型 |
(一) 动词时态混用, 不能根据上下文时间状语的提示判断句子的主要时态。 |
(二) 动词语态混用。 |
(三) 动词与非谓语动词混用。 |
二、有的放矢——掌握解题策略, 提高答题效率 |
(一) 谓语动词的命题规律和解题策略 |
1. 考查谓语动词的时态和语态 |
(二) 非谓语动词的命题规律和解题策略 |
1. 考查非谓语动词作主语、宾语和表语 |
2. 考查非谓语动词作定语 |
3. 考查非谓语动词作宾语补足语 |
4. 考查非谓语动词作状语 |
三、循序渐进——遵循三字原则, 稳步提升能力 |
四、总结 |
四、非谓语动词的时态和语态(论文参考文献)
- [1]语法填空之动词和非谓语动词易错点分析[J]. 黄连英. 求学, 2021(45)
- [2]高三英语写作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研究 ——以南昌市第十九中学为例[D]. 曹琳. 西南大学, 2020(05)
- [3]学术类文本非谓语动词的翻译问题与解决方案 ——Imagology Revisited(节选)汉译实践报告[D]. 周军帅.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4]中学生短文改错对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研究[D]. 李凡. 湖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非谓语动词的时态和语态[J]. 邵艳红. 中学生英语, 2019(34)
- [6]撒出满天星 收拢一把宝——高考动词备考的11个“小问号”[J]. 王毅,常玉国. 教学考试, 2019(30)
- [7]语法填空题之给出动词提示词解题技巧——以2014—2018年全国卷为例[J]. 江玉玲. 教学考试, 2019(03)
- [8]浅谈非谓语动词在高考中的运用[J]. 王雪霞. 中学生英语, 2018(04)
- [9]谓语动词与非谓语动词的辨析及运用[J]. 刘芳.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7(01)
- [10]高考时态和语态考点探析及备考建议[J]. 缪运霖. 试题与研究, 20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