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分析

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分析

张翠[1]2017年在《某叁甲医院老年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反应性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1.目的:探讨某叁甲医院老年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的发生率及其与人口学资料、生活方式、临床合并症、临床合并用药、临床实验室指标的关联性。2.方法:(1)选取2015年3月1日至2016年2月29日于某叁甲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188例。(2)详细记录符合入选条件的18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生活方式、临床合并症、临床合并用药情况。(3)入院后均口服阿司匹林100 mg/d连续7天。(4)于入院第8天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6ml,使用血栓弹力图分析仪检测血小板抑制率。同时进行相关临床实验室指标的检测。3.结果:(1)18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男性114例(60.6%),女性74例(39.4%),利用血栓弹力图分析仪检测老年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抑制率情况,AS的发生率为68.1%(n=114),AR的发生率为31.9%(n=74)。(2)AR组与AS组患者男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24.6%)vs86(75.4%),P=0.007<0.01)。AR组与AS组吸烟者比较,AR组吸烟者较多(42(70%),P=0.002<0.01)。AR组与AS组临床合并症比较,合并糖尿病有显着统计学差异(28(46.7%)vs29(22.8%),P=0.001<0.01)。(3)AR组与AS组长春西汀使用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86,P=0.026<0.05)。合并使用氯吡格雷在AR组及AS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27(28.7%)vs 67(71.3%),P=0.348>0.05)。AR组与AS组合并应用质子泵抑制剂、他汀类、ACEI/ARB、钙离子拮抗剂、前列地尔、丹参类、脑蛋白水解物、乙酰谷酰胺、硫辛酸、奥拉西坦对阿司匹林反应性无明显影响(均P>0.05)。(4)AR组与AS组白细胞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5.85(2.12)vs 6.7(2.54),P=0.017<0.05)。相关分析显示AR组血小板抑制率与年龄呈正相关(r=0.178,P=0.037<0.05)。(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男性的AR发生风险是女性的0.364倍(0.182,0.728)。合并糖尿病的AR发生风险是未合并糖尿病者的3.314倍(1.626,6.753)。吸烟者AR发生风险是不吸烟者的3.985倍(1.922,8.260)。4.结论:(1)通过使用TEG检测血小板抑制率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阿司匹反应性进行评定,最终表明老年脑梗死患者中存在较高比例的AR,阿司匹林反应性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2)AR的发生与性别、年龄、吸烟、炎症、糖尿病及合并使用长春西汀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增龄会提高血小板抑制率,血小板的聚集会被更好的抑制。

陈雅洁, 任明山[2]2013年在《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分析其临床特征,探讨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对172例脑梗死患者入院后予以阿司匹林(100 mg/d)连续服用至少7 d后进行血小板聚集试验,根据测定结果分为阿司匹林抵抗组和阿司匹林敏感组,分析两组各项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为34.3%(59例),其发生可能与女性、既往脑梗死病史、高血压病、糖尿病、低文化程度、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有关,其中与糖尿病密切相关。结论阿司匹林抵抗现象在脑梗死病人中存在,其发生与众多因素存在相关性。

吴新莹, 许冬梅, 王心军[3]2017年在《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相关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在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发病中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病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24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患者既往病史分为初发组(初发性脑梗死,n=12)和复发组(复发性脑梗死,n=12)。根据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分为阿司匹林抵抗组(AR+ASR组,n=5)和阿司匹林不抵抗组(AS组,n=7)。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高血压、高血脂及慢性疾病史、实验室检查数据等并进行分析比较,并检测患者GP IIbHPA-3的基因型特点。结果复发组发生阿司匹林抵抗及半抵抗显着高于初发组(P<0.05);AR+ASR组患者的高血脂、糖尿病、过量饮酒史发生率及hs-CRP和LDL的水平均较AS组高(P<0.05);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脂、bb基因型、糖尿病与阿司匹林的抵抗存在显着的相关性。结论阿司匹林抵抗在复发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发生率明显较高,且其因素多与高血脂、糖尿病、GP IIbHPA-3基因bb基因型及hs-CRP的水平相关。

陈寒昱[4]2016年在《糖尿病状态下阿司匹林抵抗的机制及川芎嗪干预研究》文中提出作为临床抗血小板治疗的“金标准”,阿司匹林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和心血管风险水平较高者的一级预防。但自90年代以来临床医生发现并报道了阿司匹林抵抗现象,目前机制、治疗均未有重大突破,对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产生了一定的限制。糖尿病是阿司匹林抵抗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心血管风险更高,糖尿病状态下的阿司匹林抵抗研究迫在眉睫。传统活血化瘀药治疗阿司匹林抵抗疗效确切,中药活性成分已成为阿司匹林抵抗治疗候选药物的来源。研究工作包括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两部分。一、理论及临床研究回顾分析(一)系统概述了阿司匹林抵抗的西医研究进展。(二)重点回顾了糖尿病状态下阿司匹林抵抗的机制与治疗。(叁)回顾阿司匹林抵抗的中医研究进展并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中医药治疗阿司匹林抵抗疗效及安全性开展荟萃分析,明确阿司匹林抵抗研究进展,为实验研究设计提供前提条件。二、实验研究(一)研究目的1.建立实验性糖尿病状态下阿司匹林抵抗大鼠模型并评价。2.探讨糖尿病状态下阿司匹林抵抗产生的机制。3.体内实验观察川芎嗪单体协同阿司匹林预给药对糖尿病状态下中年大鼠的干预作用,研究其作用机制。4.体外实验探讨川芎嗪对高糖诱导的原代HUVEC细胞损伤、对水杨酸联合高糖诱导的原代HUVEC细胞损伤的作用与机制。(二)主要实验方法便携式血糖仪大鼠尾静脉采血检测空腹血糖;酶法检测大鼠血清TC、TG、FFA的水平;CHRONOLOG血小板聚集分析仪比浊法检测ADP、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动静脉环路血栓形成法检测大鼠药物抗栓效果;放免法检测大鼠血浆TXB2、6-keto-PGF1α水平;LC/MS法检测大鼠血浆水杨酸谷浓度;PCR法检测大鼠肝脏代谢酶UGT1A1、1A6、 1A7、2B1及主动脉COX-2、IL-1β、 NLPRP3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主动脉及HUVEC细胞COX-2、IL-1β、NLPRP3的蛋白水平,细胞TLR4/MyD88/NF-κB通路蛋白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主动脉COX-2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TNF-α、IL-1β、TXB2、 6-keto-PGF1α等水平。(叁)主要结论1.实验性2型糖尿病中年大鼠长期大剂量予以阿司匹林后能够形成阿司匹林抵抗模型。2.糖尿病状态下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的机制与阿司匹林代谢产物水杨酸的血药浓度密切相关,水杨酸血药浓度过高能够显着抑制大鼠主动脉COX-2表达,打破机体COX功能平衡,影响TXB2、6-keto-PGF1α水平,通过COX-2/PGI2途径降低阿司匹林抗血小板疗效。3.糖尿病状态下的水杨酸蓄积是机体代谢酶UGT1A1、1A6、1A7、2B1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中老年雌性大鼠更为显着。4.川芎嗪能够通过改变糖尿病大鼠肝脏代谢酶mRNA水平显着改善病理情况下的水杨酸代谢,并通过COX-2/PGI2途径提高病理情况下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疗效。5.川芎嗪体外通过COX-2/IL-1β/NLRP3以及TLR4/MyD88/NF-κB双通路抑制高糖损伤下原代HUVEC细胞的炎症因子、炎性蛋白表达,影响细胞TXB2、6-keto-PGF1α的释放水平。6.川芎嗪通过抑制COX-1蛋白表达、相对升高COX-2蛋白表达,恢复COX功能平衡,降低水杨酸联合高糖诱导的原代HUVEC损伤所释放的TXB2,提高TXB2/6-keto-PGF1α水平。通过TLR4/MyD88/NF-κB通路降低炎症水平。提示川芎嗪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减轻高糖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有望引领糖尿病状态下阿司匹林抵抗防控新常态。

高燕[5]2015年在《阿司匹林及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供应脑部的血管急性或是慢性闭塞或是狭窄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其临床特点是起病突然、迅速进展导致局限性或是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症状。它已经成为我国致残率和人口死亡的第一原因。随着研究的深入、临床经验的积累,国内外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基本已达成共识,即尽早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但是针对抗血小板药物的选择及抗血小板药物的剂量问题争论已久,既往多数大型研究的终点事件是血管性事件再发率,急性期疗效的探讨少见。本研究就是通过观察阿司匹林100mg、阿司匹林200mg和氯吡格雷75mg与阿司匹林100mg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14天后改为100mg阿司匹林口服3个月,来探讨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及联合用药对于急性脑梗死疗效、其安全性和阿司匹林抵抗现象。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4年12月期间因急性脑梗死入住吉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患者227人,其中阿司匹林100mg组(以后简称为阿司匹林1组)100人、阿司匹林200mg组(以后简称为阿司匹林组2)63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组64人(以后简称为联合组)。统计叁组患者入院前及治疗14天后NIHSS评分及叁组住院期间发生的与抗血小板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综合评估叁种治疗方案。此外,统计入院及3个月后叁组患者Modified RankinScal评分比较观测急性期不同的治疗方案是否对于患者恢复期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有差别。同时测定阿司匹林1组和阿司匹林2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变化方向及变化程度,根据测定的血小板聚集率及3个月后患者血管性事件发生率综合评估阿司匹林抵抗现象。结果:1.阿司匹林2组和联合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该两组之间比较P=0.001<0.05,有统计学差异。急性期阿司匹林2组NIHSS评分下降更明显。2.阿司匹林1组和阿司匹林2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均下降,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之间比较P=0.01<0.05,有统计学差异。阿司匹林2组血小板聚集率下降明显。3.根据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降低的程度统计治疗有效性比率时,结果显示两组有效率比较P<0.001,有统计学差异;阿司匹林2组有效性更多。4.统计急性期治疗期间叁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阿司匹林2组出现了2例不良反应,其余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但是之间比较P=0.072>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较入院时Modified RankinScal评分,3个月后随访叁组患者,该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但是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急性期不同治疗方案的选择对于恢复期无明显差异。6.3个月后随访叁组缺血性事件再发,阿司匹林1组出现了5例、阿司匹林2组出现了5例、联合治疗组出现了3例,之间比较P=0.992>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阿司匹林1组中根据血小板聚集率得出实验室阿司匹林抵抗共22例,其中3例在3个月后随访中发生了缺血性事件,发生率为13.7%,而其余78例实验室阿司匹林敏感中有2例发生缺血性事件,发生率为2.6%,二者比较P=0.035<0.05,有统计学差异。8.根据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显示阿司匹林1组和阿司匹林2组各有22人、9人出现了实验室阿司匹林抵抗,分别占22%、14%,两者比较P=0.22>0.05,无统计学差异,即阿司匹林1组和阿司匹林2组出现实验室阿司匹林抵抗的概率无明显差异。结论:1.脑梗死急性期,给予阿司匹林200mg或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75mg均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但是两组比较阿司匹林200mg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症状。且从急性期不良反应来看,叁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因此,急性期建议阿司匹林200mg。2.脑梗死急性期,给予阿司匹林100mg、阿司匹林200mg治疗14天后检测血小板聚集率均有所下降,然而两组比较,阿司匹林2组下降更明显。根据下降程度显示阿司匹林2组有效性明显高,这与阿司匹林2组患者神经功能明显改善相一致。3.3个月后随访叁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症状、缺血性事件再发率无明显差异,说明急性期治疗方案于患者恢复期无差异。4.阿司匹林抵抗包括实验室通过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得出的抵抗和观察临床缺血性事件再发显示的抵抗,实验室阿司匹林抵抗中发生临床阿司匹林抵抗率高,即实验室阿司匹林抵抗率与临床阿司匹林抵抗率相一致。5.阿司匹林剂量与实验室阿司匹林抵抗现象无关,可以通过检测阿司匹林200mg治疗后实验室阿司匹林抵抗预测临床阿司匹林抵抗。

张亮, 曾繁宇, 文子尹[6]2016年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系统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出现阿司匹林抵抗(AR)现象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借助于血栓弹力图,测量患者的花生四烯酸(AA)诱导途径中的血小板抑制率。AR为血小板抑制率≤20%,阿司匹林半抵抗(ASR)为血小板抑制率处于20%~50%,阿司匹林敏感(AS)为血小板抑制率>50%,结合上述标准将150例患者进行分组,在分析AR发生率的基础上,对各组间的特征差异进行分析,并总结AR与ASR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中,AR的发生率是34.0%(51/150),ASR发生率是19.3%(29/150);AR+ASR组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显着高于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AR与ASR的危险因素包括血小板计数(PLT)和hs-CRP水平。结论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其出现AR的危险因素包括PLT和炎症状态,需要定期检查患者的血常规和实验室指标,并及时调整临床用药方案。

孙静[7]2014年在《复发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已被广泛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中,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阿司匹林的一、二级预防作用可以减少脑梗死的发病率、复发率和病死率,然而相当一部分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患者,仍复发甚至多次发生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事件,被称之为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 AR)现象。患者规律服用常规剂量的阿司匹林仍不能减少临床动脉血栓事件的发生,称为临床阿司匹林抵抗,通过实验室方法监测血小板聚集功能未得到有效抑制,称为生化阿司匹林抵抗。以往研究显示,存在生化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再发缺血性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阿司匹林抵抗的原因仍未完全清楚,可能有临床因素、细胞因素、基因因素等。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是脑梗死病因分型的主要类型,发生率、复发率、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尤其是复发患者,其病死率和致残率更高,复发次数越多病情越重、预后越差,因此,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复发防治显得尤为重要。阿司匹林抵抗在复发性脑梗死中所起的作用及与阿司匹林抵抗相关的临床因素,目前已经引起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本课题拟探讨复发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急性期与阿司匹林抵抗相关的临床因素,希望为今后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综合防治过程中,实施个体化方案、进行有效的抗血小板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目的:探讨复发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既往规律服用阿司匹林(100mg/d)且服用时间满足一个月及以上的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共407例,分初发组和复发组,初发组216例,复发组191例,比较两组血小板聚集率(Pag)及临床特征。复发组根据血小板聚集率分为阿司匹林抵抗(AR)组、阿司匹林半抵抗(ASR)组和阿司匹林敏感(AS)组,比较各亚组间的临床特征: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腹围、既往病史及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史、吸烟史、中国卒中量表(Chinese Stroke Scale, CSS)评分;并于入院24小时内检测血常规、电解质、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小板聚集率、同型半胱氨酸(HCY)等指标。结果:1、初发组AR发生率为5.09%,ASR发生率为16.67%,AS发生率为78.24%,复发组AR发生率为12.57%,ASR发生率为30.37%,AS发生率为57.06%,复发组与初发组间ARASRAS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复发组体重指数(BMI)、腹围、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阿司匹林抵抗(AR)人数比例均大于初发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复发组与初发组的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与入院的卒中量表(CSS)评分均成正相关。4、复发组患者中,ARASRAS叁组间比较,AR组的性别构成以男性居多,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叁组的年龄、体重指数、腹围大小无明显差异(P>0.05)。5、复发组患者中,AR组与ASR组、AS组相比,糖尿病、高脂血症、过量饮酒患者居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高脂血症、过量饮酒与AR的发生有相关性。6、复发组患者中,ARASRAS叁组间比较,AR组的入院CSS评分、HCY、FIB、Ga2+均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检测指标在组间无显着性差异。7、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糖尿病、高脂血症与复发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R有关。结论:1、复发组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明显高于初发组患者,提示阿司匹林抵抗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复发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与初发组比较,复发组CSS评分更高,病情更重。初发组AA诱导的Pag、复发组AA诱导的Pag均与CSS评分成正相关,CSS评分越高,即病情越重,AA诱导的Pag就越高,提示急性期病情轻重与血小板的活跃程度有关。2、糖尿病、高脂血症可能为复发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阿司匹林抵抗的独立临床影响因素,改善血脂、调节血糖不仅降低卒中风险,而且可能助于逆转阿司匹林抵抗状态。3、临床工作中,对于那些规律口服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如果仍发生或复发缺血性脑血管病,应考虑到阿司匹林抵抗的可能,这种情况下可以检测血小板聚集率,选择最佳的抗血小板药物,同时科学管理糖尿病、高脂血症,采取综合、全面、个体化的治疗策略。

马启荣[8]2017年在《阿司匹林抵抗的危险因素分析和临床干预》文中指出目的: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现象普遍存在,已有研究报道阿司匹林抵抗与脑梗死复发密切相关,且可增加梗死体积及其他血管事件。本文探讨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危险因素,研究阿司匹林抵抗者抗血小板药物调整后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情况及预后。方法:选取2015年01月至2016年0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确诊的首发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的诊断均符合中国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最终确定样本量为269例,每位患者均口服阿司匹林100mg/d,经血栓弹力图筛选出阿司匹林抵抗者90例,分析其危险因素,并将其随机分为3组,A组每日口服阿司匹林200mg,B组每日口服阿司匹林100mg和氯吡格雷75mg,C组每日口服阿司匹林100mg,1月后复测血栓弹力图,比较血小板抑制率的变化。随访12个月观察血管事件和死亡的发生情况。结果: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为33.5%。单因素分析显示,阿司匹林抵抗组(AR)与阿司匹林敏感组(AS)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危险因素(OR=1.026,95%CI:1.002~1.049,P=0.030)。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叁组血小板抑制率的变化,A组(阿司匹林200mg)与B组(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75mg)治疗后较治疗前血小板抑制率明显升高(P(27)0.01,P(27)0.01),C组(阿司匹林100mg)治疗前后血小板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3);叁组治疗后血小板抑制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A组(阿司匹林200mg)和B组(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75mg)较C组(阿司匹林100mg)血小板抑制率明显升高(P=0.000,P=0.000),且B组(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75mg)血小板抑制率升高更明显(P=0.004)。阿司匹林加量和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后,有38例变为阿司匹林敏感者(63.33%),22例仍然存在阿司匹林抵抗(36.6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吸烟、饮酒、合并用药、血脂及血糖常规检查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后叁组患者总体缺血性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A组(阿司匹林200mg)与B组(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75mg)缺血性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29)0.05),C组(阿司匹林100mg)缺血性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37,P=0.001);叁组之间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比较没有显着不同(P>0.05)。结论:年龄是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危险因素;阿司匹林加量或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可以有效改善阿司匹林抵抗现象,并可减少或避免缺血性事件发生。

李霞[9]2016年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司匹林抵抗与COX-1、COX-2受体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缺血性脑卒中复发与阿司匹林抵抗及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目的:观察缺血性脑梗死以及缺血性脑梗死复发患者阿司匹林疗效,探讨缺血性脑梗死复发患者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关系,同时对缺血性脑梗死复发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06月至2015年09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共116例,其中男性81例,女性35例,年龄(31-82)岁,平均年龄(59.53±9.78)岁。将所有患者根据临床发病次数分为初发组和复发组,其中初发组42例(男28例,女14例),复发组74例(男53例,女21例),复发组选入标准为近1年发生的缺血性卒中经治疗稳定后出院继续规律服用阿司匹林100mg/天的情况下再次发生的缺血性卒中。所有入选病例均规律服用阿司匹林1月以上,其中复发患者于入院当天通过血栓弹力图检测阿司匹林疗效,以血栓弹力图花生四烯酸(AA)诱导剂诱导下血小板抑制率<50%作为判别阿司匹林抵抗的标准,比较缺血性脑梗死初发及复发组AR的发生率情况。记录所有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血尿便叁大常规、电解质、凝血功能、生化全项、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标。并对两组的年龄、性别、BMI、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TOAST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反应蛋白(CRP)等相关临床特征进行比较,进一步对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缺血性脑梗死复发的临床相关因素。结果:TEG检测结果显示:在42例初发患者中,12例产生阿司匹林抵抗,30例为阿司匹林敏感;在74例复发患者中,42例产生阿司匹林抵抗,32例为阿司匹林敏感,其中初发组AR发生率为28.57%,复发组AR发生率为56.76%。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组中的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56.76%)明显高于初发组(28.57%)(P<0.01),缺血性脑梗死复发组和初发组一般临床特征比较显示,脑梗死复发组糖尿病[73.33%对47.62%,x2=8.362,P=0.004]和冠心病[21.62%对0.07%,x2=4.101,P=0.043]的发生比例明显高于初发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年龄、性别构成、吸烟、饮酒、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型、BMI、TG、CHOL、LDL、HDL、HCY及hs-CRP的水平两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对P<0.2的危险因素进行进一步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阿司匹林抵抗(AR)(OR 2.92,95%CI:1.255-6.794,P<0.05)、糖尿病(OR2.655,95%CI:1.142-6.172,P<0.05)与缺血性脑梗死复发明显相关。第二部分缺血性脑梗死患者COX-1及COX-2基因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抵抗的相关性分析目的:分析缺血性脑梗死患者COX-1基因-1676A>G、C50T、-A842G位点及COX-2-G765C位点基因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06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首次发作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0例,通过PCR技术及基因测序检测COX-1及COX-2基因的4个功能多态性位点,所有患者规律服用阿司匹林7天后通过TEG检测入选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将患者分为阿司匹林抵抗组和阿司匹林敏感组,比较两组间COX-1、COX-2基因型差异;所有患者于入院后24小时内完善血尿便叁大常规、电解质、凝血功能、生化全项、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标。并对药物抵抗组和敏感组的年龄、性别、BMI、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血胆固醇(CHOL)、甘油叁酯(TG)、同型半胱氨酸(HCY)等相关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同时所有入选患者均正规服用阿司匹林半年,并进行为期半年的临床随访。主要终点事件包括再发脑梗死,次要终点事件包括脑出血、心肌梗死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死亡等。观察其终点事件发生率与药物抵抗及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结果:1 TEG结果显示:70例首发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45(64.3%)例为AS组,25(35.7%)例为AR组。AR组与AS组在年龄、性别、BMI、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血脂(CHOL、TG、HDL、LDL)、HCY等一般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 COX-1基因C50T及-A842G位点未见多态性,COX-1及COX-2基因其他2个功能多态性位点经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均符合其一致性,AR组COX-1-1676A>G位点及COX-2-G765C位点的基因分布频率与AS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 70例初发脑梗死患者进行半年随访结果显示:共发生12例(17.14%)不良事件,其中主要终点事件8例(11.4%),次要终点事件4例(5.7%),包括脑出血2例(2.9%),非致死性心肌梗死1例(1.4%)及死亡1例(1.4%)。AS组与AR组两组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结果显示:脑梗死复发组患者AR发生率增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不同基因型与临床预后比较:携带COX-2-G765C位点GC+CC基因型和携带COX-1-1676A>G位点AG+GG基因型与临床主要终点事件脑梗死复发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阿司匹林抵抗、合并糖尿病能显着增加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风险;2中国汉族人群COX-1基因-A842G及C50T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罕见,与AR的发生无明显关联;3 COX-1-1676A>G与COX-2–G765C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AR、主要终点事件脑梗死复发间比较未见明显相关性。

李小琴[10]2015年在《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的存在现已影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防治及预后,糖尿病被公认为脑梗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研究显示糖尿病也是阿司匹林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导致脑梗死的发病率及复发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探讨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分析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相关因素及进一步探讨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的可能机制,为早期识别、及时处理阿司匹林抵抗提供相应的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入住弋矶山医院院神经内科的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166例,对选患者进行血压、心率、体重指数的监测,完善血脂、血常规、血凝常规、同型半胱氨酸、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等指标。详细询问患者既往病史及是否存在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对入选的患者于次日开始晨服拜阿司匹林(100mg/d),连续服用七天后,采取静脉血3ml,采用PL-11新型血小板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聚集率。接提取全血0.5ml分别加入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和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以ADP和AA为诱导剂,PL-11血小板分析仪直接对血样中血小板数量连续测定,通过比较聚集前后血小板数量变化判断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得出的结果采用血小板最大聚集百分率(most platelet aggregation,MAR)来表示。将50umol/L ADP诱导下MAR≥60%,2mg/ml AA诱导下MAR≥60%作为阿司匹林抵抗的标准,满足两标准之一者判定为阿司匹林半抵抗(aspirin semi-resistance,ASR),两项标准均满足即为阿司匹林完全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再根据入选的合并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结果即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来判定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最后再根据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结果将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组分为阿司匹林敏感组(aspirin sensitive,AS)和阿司匹林抵抗组,对其两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并对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AR发生的可能机制进行分析。结果1.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AR发生率为42.77%2.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AR的发病率在女性、吸烟、高血脂、体重指数增加、高糖化血红蛋白、高空腹血糖,高HOMA-IR指数中偏高(P<0.05)3.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AR的发病率与既往脑梗死及高血压病史,饮酒及他汀类药物史,同型半胱氨酸偏高、年龄、餐后两小时血糖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1.AR在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比较常见。2.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在女性、吸烟、高血脂、高体重指数、高糖化血红蛋白、高空腹血糖、高HOMA-IR指数比较常见。

参考文献:

[1]. 某叁甲医院老年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反应性的临床研究[D]. 张翠. 青岛大学. 2017

[2]. 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特征分析[J]. 陈雅洁, 任明山. 安徽医学. 2013

[3]. 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相关因素研究[J]. 吴新莹, 许冬梅, 王心军. 贵州医药. 2017

[4]. 糖尿病状态下阿司匹林抵抗的机制及川芎嗪干预研究[D]. 陈寒昱.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5]. 阿司匹林及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D]. 高燕. 吉林大学. 2015

[6]. 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危险因素分析[J]. 张亮, 曾繁宇, 文子尹. 中国当代医药. 2016

[7]. 复发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相关因素分析[D]. 孙静. 天津医科大学. 2014

[8]. 阿司匹林抵抗的危险因素分析和临床干预[D]. 马启荣. 青岛大学. 2017

[9].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司匹林抵抗与COX-1、COX-2受体基因多态性的研究[D]. 李霞. 河北医科大学. 2016

[10]. 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研究[D]. 李小琴. 皖南医学院. 2015

标签:;  ;  ;  ;  ;  ;  

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