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新芝(西山煤电集团有限公司职工总医院神经内科山西太原030053)
【关键词】脑出血急性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6-0290-02
脑出血,俗称脑溢血,属于“脑中风”的一种,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一种常见的严重脑部并发症。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血管畸形等,常因用力、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故大多在活动中突然发病,临床上脑出血发病十分迅速,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的损害。[1]在临床上工作中除了抢救治疗为主外,正确得当地进行急性期护理是挽救患者的生命、减少并发症和预防复发的关键。我院神经内科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共收治脑出血病人103例,在各位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最大限度的减少了病死率,这与细致的病情动态观察以及系统的整体护理措施的实施是离不开的。现将护理方面的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
自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我科治疗脑出血患者103例,男66例,女37例,年龄42~76岁,平均59岁。入院时嗜睡、昏睡32例,昏迷28例,神志清楚31例,12例无语言及肢体障碍,89例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均通过头颅CT检查确诊。
2、急性期的护理要点
2.1限制患者活动患者绝对安静卧床4周以上,避免搬运,尤其在发病24~48h内切忌颠簸,以减少脑的耗氧量,减轻脑水肿,保护脑细胞,可根据血压的变化,适当调整床头高度,使颈部平直,床头抬高15°~30°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头部过度充血、水肿。躁动者给以镇静剂,避免加重出血。定期更换卧位,防止褥疮形成,保持环境安静,严格限制探视,避免各种刺激,各种常规操作要轻柔,以免患者情绪激动诱发再出血。
2.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并按时记录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的变化,应遵医嘱及时给予脱水药物,做好抢救准备,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观察:(1)意识的变化,可用简单的语言,肢体活动,针刺皮肤或压眶上神经等反应来判断患者意识障碍的程度。(2)瞳孔的变化是判断病情,观察脑疝的主要依据。正常瞳孔为2.5-4mm,对光反射灵敏。一侧瞳孔散大常提示同侧脑疝;双侧瞳孔缩小提示脑干受损;双侧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提示临终征象。
2.3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输入止血、脱水药物是控制脑出血、减轻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形成的一个重要措施。常采用的脱水剂是20%甘露醇,使用时必须严密观察以下几点:(1)观察用药前后的意识改变,从而了解颅内压的变化,亦可间接地知道脱水剂是否起治疗作用。(2)观察脱水剂的滴速,应保持快速静脉滴注,即250ml液体应在0.5h内完成,这样才能发挥其治疗作(3)防止渗入皮下引起组织坏死,一旦发现有渗出现象,应立即用25%硫酸镁湿敷,起消肿收敛作用。(4)观察有无电解质紊乱,特别是预防发生低血钾现象。(5)观察尿量。
2.4饮食护理适量而富有营养的饮食对脑出血患者的恢复尤为重要,对于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发病1~2h内禁食(1)急性期患者给予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2)限制钠盐摄入(少于3g/d),钠盐过多储留会加重脑水肿。(3)食物温度适宜,对于尚能进食者,喂水或食不宜过急,遇呕吐或返呛时应暂停片刻,防止食物呛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4)昏迷不能进食者鼻饲流质,4~5次/d,每次200~300ml,如牛奶、豆浆、藕粉、蒸蛋或混合匀浆等。定时回抽胃液,观察有无上消化道出血,保持口腔清洁。
2.5并发症的预防
2.5.1肺部感染的预防:脑出血患者因长期卧床造成肺部淤血,原有支气管炎,昏迷者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被误吸入肺部,病房内交叉感染等因素造成患者肺部感染。预防肺部感染应采取具体措施如下:①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次,每日进行有效得空气消毒。避免医源性感染,早期合理使用抗生素。②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腔中的呕吐物。
2.5.2褥疮的预防及护理:褥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形成的组织坏死。[2]脑出血患者大多数有瘫痪,无自理能力,所以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对此类患者,首先应建立翻身记录卡,协助翻身拍背每2h一次。每次翻身后对骨骼突出部位进行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如患者身体受压部位局部有发红,应缩短翻身间隔时间,同时用50%酒精按摩受压部位,促进皮肤血液循环。
3、心理护理
在护理工作中向患者介绍康复知识和护理计划,说明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告知只要经过顽强锻炼,所有症状都可在1~3年内逐渐改善,使患者在建立积极心态的基础上,通过肢体、语言训练,不仅逐步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而且有助于建立脑的侧支循环,促进脑功能的康复。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19.
[2].陈维英.基础护理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