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左室室壁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心肌梗死,冠心病,旁路,缺血性,冠状动脉,体外循环,主动脉。
左室室壁瘤论文文献综述
龙东阳[1](2019)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左室室壁瘤的危险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合并左室室壁瘤(Left ventricular aneurysm,LVA)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纳入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诊断为STEMI并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术的患者240例,按照心脏超声结果证实是否发生LVA分为LVA组32例和非LVA组208例,使用Graphpad Prism5、SPSS 22.0统计软件,从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史、饮酒史,病变血管数目、罪犯血管梗死部位、有无侧枝循环、术前TIMI(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血流及术后TIMI血流分级,既往心肌梗死、PCI治疗史、心绞痛病史、总缺血时间(Total ischemic time,TIT)(h),Killip心功能分级,入院时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入院时白细胞计数、中性粒计数、血小板计数、血钾、血钠、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ST段抬高导联数目、ST段抬高总幅度、ST段抬高最高导联、病理性Q波,急诊入院时床旁超声记录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结果方面,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对LVA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一、单因素分析1、临床特征资料分析LVA组既往心绞痛病史构成比为15.63%明显低于非室壁瘤组51.92%(χ~2=14.67,P=0.002);同时与非LVA组相比,性别(女性)、总缺血时间、Killip分级(≥II级)、CK-MB、血钠,心电图指标:ST段抬高总幅度、V2/V3 ST段抬高为最高导联所占比例、≥4个相邻导联ST段抬高发生率、有无病理性Q波,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两组间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饮酒史,既往心肌梗死病史、既往PCI史,入院时收缩压、舒张压,入院时生化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钾、肌酐,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总缺血时间分级分析将两组间TIT按照<6 h、6 h-12 h、>12 h进行组间比较,运用线性趋势χ~2检验,叁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40,P=0.000),即随着总缺血时间的延长,LVA发生率逐渐升高。3、DSA影像资料分析与非LVA组相比,LVA组心肌梗死部位(前壁)、罪犯血管病变部位(近段)、pPCI术前梗死血管TIMI血流分级(0级)、pPCI术后梗死血管TIMI血流分级(≤2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是否存在侧枝循环及是否为多支血管病变,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4、超声心动图资料分析入院时急诊超声结果显示,两组之间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末内径(LVEDD)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PCI治疗术后2周内超声提示LVA均为单发,且均位于左室心尖部,部分患者(5例,15.6%)心腔内合并附壁血栓。二、多因素分析总缺血时间延长、≥4个相邻导联ST段抬高、pPCI术后TIMI血流≤2级、Killip分级≥II级为LV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比值比(Odds Ratio,OR)依次为1.272(95%CI=1.131-1.430,P=0.000)、11.568(95%CI=3.827-34.964,P=0.000)、1.954(95%CI=1.238-19.823,P=0.024)、8.045(95%CI=2.848-22.719,P=0.000);而既往心绞痛为LVA发生的保护因素,OR值为0.100(95%CI=0.026-0.386,P=0.001)。结论LVA的形成与多种因素相关,临床医生应及时评估其发生风险,及时的pPCI治疗且达到术后TIMI血流3级对于预防LVA的发生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锦州医科大学》期刊2019-02-01)
王平善,王玮,孙晓林,刘阳[2](2018)在《冠心病合并左室室壁瘤的外科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冠心病合并左心室室壁瘤(LVA)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2005年10月至2015年6月,61例冠心病合并左心室室壁瘤的患者,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加左室室壁瘤切除术。平均搭桥3.4±0.9支,其中全动脉化搭桥21例。室壁瘤切除方法:行闭式折迭缝合术4例,标准线性修补术53例,心室内补片成形术4例。同期行左房血栓清除术8例、二尖瓣成形术4例、二尖瓣置换术46例、室间隔穿孔修补术1例、叁尖瓣成形1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房间隔折迭术1例。结果术后1个月内死亡3例,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死于低心排、肺感染。术后并发症:消化道出血1例,低心排4例,室性心律失常1例,呈短阵室速,行ICD植入,肺部感染3例,切口延期愈合3例。41例随访1~5年,随访率67%,其中心功能Ⅲ级者3例,Ⅱ级18例,Ⅰ级20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从术前58.7±9.6mm缩小到术后52.1±8.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射血分数平均0.45±0.06,较术前(0.36±0.08)显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左室室壁瘤的病人在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加左室室壁瘤切除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完善的心肌保护措施、充分的心肌再血管化及适宜的左室成型方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前心功能差、巨大室壁瘤是手术的高危因素。(本文来源于《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12期)
王现强,袁昕,武恒朝,郑哲,孙寒松[3](2018)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左室室壁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左室室壁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12年4月于阜外医院接受左室室壁瘤手术的282例患者资料,男性221例,女性61例。根据围手术期是否应用IABP,将患者分为IABP组(n=31)和对照组(n=251)。对比分析两组术前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比、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体外循环时间、阻断时间以及超声指标;术后住院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两组年龄、性别比、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体外循环时间及阻断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IABP组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加,应用正性肌力药物比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住院死亡率、神经并发症、严重感染、总并发症、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左室室壁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安全有效,临床效果满意。(本文来源于《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李桂阳,王建,苏茂龙,王焱[4](2016)在《左室室壁瘤分区术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并室壁瘤》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针对缺血性心力衰竭并室壁瘤植入左室分区器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在2015年1月至2015年5月纳入8例心肌梗死并室壁瘤患者,成功行经皮左室室壁瘤分区术治疗,观察和及时处理手术相关并发症。随访观察6个月。在术前和术后6个月,进行纽约心功能分级、测定6分钟步行试验及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心功能。结果共叁例可能手术相关发症,包括室速发作、肾功能恶化、右髂动脉-股动脉夹层,目前数据无致死和致残事件发生。术后6个月左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显着升高(43.4±7.9%比35.1±8.1%,P<0.05),同时术后纽约心功能分级较术前下降(1.86±0.38比2.86±0.38,P<0.05),术后六分钟步行距离较术前明显升高(414±102 m比371±97m,P<0.05)。结论左室室壁瘤分区术是相对安全及可行的。其能改善缺血性心力衰竭并室壁瘤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心功能分级和提高运动耐量。(本文来源于《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期刊2016年03期)
刘灿,黎明珠,黄君[5](2016)在《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合并左室室壁瘤和二尖瓣脱垂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当心肌致密化不全合并其他心脏疾病时,其他心脏疾病与心肌致密化不全存在的因果关系.方法:结合1例罕见的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合并左室室壁瘤和二尖瓣脱垂的年轻患者的诊断,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左室室壁瘤和二尖瓣脱垂与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的相关性以及分析这种相关性的最可能机制.结果:左室室壁瘤和二尖瓣脱垂可以是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的并发症之一.结论:通过1例罕见的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合并左室室壁瘤和二尖瓣脱垂的报告及文献复习,加深了对心肌致密化不全合并其它心脏疾病时的认识,可能对临床治疗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姚铁柱,徐志宏[6](2015)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室室壁瘤患者血浆BNP的表达及与心功能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室室壁瘤患者血浆脑钠肽(BNP)的表达及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根据左心室造影分为观察组(左室室壁瘤59例)和对照组(无左室室壁瘤61例),分别在入院6 h、12 h、1 d、3 d以及24 w测定患者血浆中BNP水平,并于6个月时再行左心室造影观察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每一节段室壁运动计分(WMS)以及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变化,随访观察是否存在不良心脏事件。结果观察组6 h、12 h、1 d、3 d以及24 w血浆中BNP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入院时和6个月时,LVEF、LVEDVI、LVESVI、WMS以及LVEDP均显着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NP水平与LVESVI、LVEDVI、WMS、LVEDP水平以及不良心脏事件呈正相关(P<0.05),与LVEF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室室壁瘤患者血浆BNP水平显着升高,且与心功能存在密切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5年22期)
吴剑,李亚雄,彭勇,伏跃林,张丽[7](2015)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室室壁瘤的外科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室室壁瘤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010年5月至2015年2月期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室室壁瘤16例病例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7例,NYHA分级Ⅲ~Ⅳ级,年龄(55±12)岁,16例患者均在体外循环辅助下同期行室壁瘤切除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结果 16例患者术后均安返ICU,其中15例患者康复出院,1例患者术后第6天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33.24±3.15)%,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D):(58.36±6.57)mm,NYHA分级:Ⅲ~Ⅳ级,术后3月复查LVEF:(50.46±5.96)%,LVEDD:(40.79±5.68)mm,NYHA分级Ⅰ~Ⅱ级,心绞痛症状消失.结论综合室壁瘤的大小和患者循环状况采取适宜的手术策略治疗急性心梗并发左室室壁瘤能取得良好疗效.(本文来源于《昆明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10期)
孙冬梅[8](2015)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冠心病合并左室室壁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左室室壁瘤患者36例,对其进行MRI检查,对其室壁运动状态、不运动室壁中心肌存活情况、左室收缩功能和容积等数据进行记录分析。结果 MRI对室壁运动矛盾状态和不运动状态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左心室造影(P<0.05);其中12个节段术前检查判定为具有可恢复性,符合术中判断。MRI能够有效判断冠心病合并左室室壁瘤的运动状态和心肌恢复性,对于手术方案的合理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科学选择手术方式,准确判断预后。(本文来源于《现代诊断与治疗》期刊2015年16期)
姚滨,王学宁,张顺业,奚吉成,邓勇志[9](2015)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左室室壁瘤折迭术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室室壁瘤的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分析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同期左室室壁瘤折迭术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室室壁瘤的临床经验和治疗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对25例冠心病合并左室室壁瘤患者施行手术。在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及左室室壁瘤的线性缝缩折迭。比较患者术前、术后相关心功能指标,并随访4个月至4年。结果平均移植旁路血管(2.3±0.8)支,3例患者术后出现低心排,予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其中1例经抢救无效死亡(病死率为4.0%),另2例治愈出院。术后心绞痛症状消失,无远期死亡。超声心动图示,术后5~8 d、1个月及1年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0.01),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着升高(P<0.05),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OPCAB同期左室室壁瘤折迭术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室室壁瘤安全有效,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更适用于室壁瘤较小的患者,尤其是对体外循环高危的患者。远期效果还需进一步的随访观察。(本文来源于《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期刊2015年08期)
程咏,常芸,陈娟,王秋静,张金美[10](2014)在《心肌梗死后左室室壁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左心室室壁瘤(LVA)是透壁性心肌梗死后的严重并发症,左心室功能明显受损,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临床并非少见,自然预后差。我院2001年1月~2013年12月,手术治疗心肌梗死后左室室壁瘤切除,同期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19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38例,女56例,年龄49~81岁,平均65.5岁。手术前心绞痛Ⅰ~Ⅱ级42(本文来源于《护士进修杂志》期刊2014年19期)
左室室壁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总结冠心病合并左心室室壁瘤(LVA)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2005年10月至2015年6月,61例冠心病合并左心室室壁瘤的患者,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加左室室壁瘤切除术。平均搭桥3.4±0.9支,其中全动脉化搭桥21例。室壁瘤切除方法:行闭式折迭缝合术4例,标准线性修补术53例,心室内补片成形术4例。同期行左房血栓清除术8例、二尖瓣成形术4例、二尖瓣置换术46例、室间隔穿孔修补术1例、叁尖瓣成形1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房间隔折迭术1例。结果术后1个月内死亡3例,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死于低心排、肺感染。术后并发症:消化道出血1例,低心排4例,室性心律失常1例,呈短阵室速,行ICD植入,肺部感染3例,切口延期愈合3例。41例随访1~5年,随访率67%,其中心功能Ⅲ级者3例,Ⅱ级18例,Ⅰ级20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从术前58.7±9.6mm缩小到术后52.1±8.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射血分数平均0.45±0.06,较术前(0.36±0.08)显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左室室壁瘤的病人在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加左室室壁瘤切除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完善的心肌保护措施、充分的心肌再血管化及适宜的左室成型方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前心功能差、巨大室壁瘤是手术的高危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左室室壁瘤论文参考文献
[1].龙东阳.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左室室壁瘤的危险因素分析[D].锦州医科大学.2019
[2].王平善,王玮,孙晓林,刘阳.冠心病合并左室室壁瘤的外科治疗[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
[3].王现强,袁昕,武恒朝,郑哲,孙寒松.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左室室壁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8
[4].李桂阳,王建,苏茂龙,王焱.左室室壁瘤分区术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并室壁瘤[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16
[5].刘灿,黎明珠,黄君.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合并左室室壁瘤和二尖瓣脱垂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6
[6].姚铁柱,徐志宏.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室室壁瘤患者血浆BNP的表达及与心功能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
[7].吴剑,李亚雄,彭勇,伏跃林,张丽.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室室壁瘤的外科治疗[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
[8].孙冬梅.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冠心病合并左室室壁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
[9].姚滨,王学宁,张顺业,奚吉成,邓勇志.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左室室壁瘤折迭术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室室壁瘤的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
[10].程咏,常芸,陈娟,王秋静,张金美.心肌梗死后左室室壁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
论文知识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