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利川市忠路镇初级中学吕大成
思品课是实施初中德育的重要途径,对引导初中学生从小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起重要作用。作为一名农村初中思品教师,对如何提高农村思品课堂教学效果,作了一些尝试。
一、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低效的原因
1.教学中理论与生活实际脱节。思品这门学科的生活性是它的主要特点,作为教师,在课堂中必须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2.教学中常规课与公开课背道而驰。在思品课教学时,教师平时太多采用讲述法、讨论法等常规的教学法,有时又不知不觉陷入“满堂灌”的怪圈。许多教师把公开课当成了表演课,老师、学生一起“作秀”,老师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学生也“知趣”地配合老师回答问题、参与活动,看来似乎效果不错,可是公开课之后的常规课一切又原形毕露了。
3.教学中的许多环节受制于多媒体设备的不完善。全校近20个班只有两间多媒体教室,因此每位教师一个月才能上到一节课。
4.学生成绩与学生的道德水平不成正比。经过学生的努力,老师的指导,学生的成绩或许有所提高,但有的学生在为人处世方面做得却不合道德。究其原因,我们的德育评价方式出现了问题。过多地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的价值,于是造成了学生高分低能、卷面成绩与平时为人处世的态度形成反差。
二、提高效果的对策
1.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掌控能力。思品教师,要端正对思品教学的认识和态度,把握好思品学科的特点,以创新的精神运用教育教学规律,结合教学实践积极带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扩大知识容量、生动形象地进行课堂教学;积极组织开展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联系农村实际进行社会调查……想方设法使思品课既能有思想教育性和知识性,又有趣味性。形成适合农村初中学生需要的思品课教学风格,让课堂在自己的有效掌控下,讲得更加生动,更富有情感,更有吸引力。
2.更新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要提高思品课的实效,应变“智能型”教学模式为“知信行”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引导学生感知、理解教材,掌握观点,明白道理——教师引导学生激疑、质疑、辨析、解疑,使学生在理论和实际结合的基础上解除疑惑,坚定信念——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努力践行所学理论和行为规范,按照思品课教学基本规律的要求,使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统一于思品课的教学活动,有效促进学生的知识、信念、行为等品德基本要素的和谐发展,从而收到更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3.改进教学方法,畅通学生学习渠道。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间传授教材内容的桥梁,再好的教育素材,再重要的知识内容,没有好的教法驾驭,课堂教学难以取得实效。在工作实践中,我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4.注重联系实际,实现知识学以致用。在课堂教学中,要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关键在于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提出问题、选择材料、引导思考和指导行为,重视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发现学习,通过指导学生对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如:饭馆不要发票可以多打折、怎样孝敬父母等)进行探讨,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兴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