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早年教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徐永昌,徐永昌日记,直隶军,陆军大学
早年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李有福[1](2017)在《立足军人本色,心系国家命运——徐永昌早年教育经历及其思想简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徐永昌少小辍学,投身军营,后依次完成了武卫左军随营学堂、将校讲习所、陆军大学的训练和学习,逐步成长为一名近代职业军人。在亲历了诸多战事、政潮后,他对国家、民族、党派、军人之职责等问题有了更多的接触和思考,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认识:其一,国家、民族意识的觉醒;其二,考虑到中国的现状,对盛行一时的思潮有所保留,认为军人的职责应为维护国家稳定和人民利益;其叁,深厚的(本文来源于《短篇小说(原创版)》期刊2017年23期)
张洪萍[2](2016)在《“子弟不教非我有”——徐特立早年普及教育思想及小学教育实践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末民国时期,在精英知识分子的提倡和推广下,基层知识分子逐渐接受普及教育思潮并成为推动近代小学教育发展的主体力量。徐特立作为基层知识分子,在和知识精英的接触中,萌生普及教育思想,并从此致力于小学教育。考察徐特立早年普及教育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实践,能清晰展示近代小学教育的发展与基层知识分子的互动关系。(本文来源于《特立学刊》期刊2016年01期)
范白丁[3](2014)在《一位艺术史家的早年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欧文·潘诺夫斯基[Erwin Panofsky,1892-1968]的艺术史家身份大概已广为人知,在德国他是令人尊敬的教授,在美国他甚至被奉为神一般的人物,人文学科的众多领域也都曾经并依旧受到他持久的影响。身为一位艺术史家,他无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于是对艺术史学科的从业人员和艺术学理论人才的培养而言,一个饶有兴味却又再自然不过的问题是究竟怎样的教育经历或者培养因素使得一个普通人成长为举世瞩目的艺术史家。19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那(本文来源于《新美术》期刊2014年09期)
蒋纯焦[4](2014)在《从旧塾师到新教员——徐特立早年的职业转换与中国基础教育的近代变革》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末,中国传统教育遭遇新教育的挑战;20世纪初,清廷颁行学制,废除科举,全方位、大规模地加快中国教育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进程。教育转型急剧地影响到学生学业的变化和教师职业的更易、徐特立早年读私塾、做塾师,在新政兴学之初告别塾师职业,接受师范教育,从旧式士子转变为现代知识分子,走上做新式教员、创办新式学堂之路,成为近代中国基础教育变革在地方社会强有力的推动者。本文通过探究徐特立早年的人生经历与职业转换,反映了中国基础教育现代转型为教师职业和人才流动所带来的变化,折射出教育转型中个人命运与时代发展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期刊2014年01期)
王静,张典[5](2013)在《论歌德早年的古典学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歌德之所以成为一位古典主义诗人,与他早年在法兰克福接受的古典学知识教育有内在关联。本文从两个方面对此问题展开分析:一、德国当时的古典学怎样直接与间接影响了歌德;二、歌德的家庭与法兰克福社会为歌德提供了怎样的古典知识教育。在歌德出生的年代,德国人开始重新发现古希腊罗马文化,大量的考古学发现也可以让人们看到古代的艺术。歌德早年在鉴赏古代艺术品及学习古典文化中逐渐培养起自己的古典心性,这潜在决定了他日后的文学道路。(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王静,张典[6](2013)在《论歌德早年的古典学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歌德之所以成为一位古典主义诗人,与他早年在法兰克福接受的古典学知识教育有内在关联。本文从两个方面对此问题展开分析:德国当时的古典学怎样直接和间接影响了歌德;歌德的家庭与法兰克福社会为歌德提供了怎样的古典知识教育。在歌德出生的年代,德国人开始重新发现古希腊罗马文化,大量的考古学发现也可以让人们看到古代的艺术。歌德早年在鉴赏古代艺术品及学习古典文化中逐渐培养起自己的古典心性,这潜在决定了他日后的文学道路。(本文来源于《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2期)
孙跃[7](2013)在《论毛泽东早年对旧式教育全面深刻的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群体中,毛泽东对旧式教育的批判,是最激烈最彻底的。他以其切身体会,深感旧教育制度的危害。他对旧教育制度的批判不遗余力,他是一个旧教育制度的无情叛逆者,他对旧教育的批判,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切中了旧式教育的时弊,促进了传统教育的改良与革新。(本文来源于《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1期)
李莉[8](2013)在《董必武早年教育思想的历史演进》一文中研究指出董必武教育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两次历史性转变。第一次历史性转变发生在1905年前后,由"个人本位"的教育观转变为"社会本位"的教育观,促使其思想转变的是其民主革命的"良师益友"刘静庵。第二次历史性转变发生在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由民主主义革命教育思想转变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思想,促使其思想转变的是其"马克思主义老师"李汉俊。在武汉中学任教期间,董必武教育思想基本形成。(本文来源于《黄冈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邵晓顺[9](2012)在《违法犯罪人员家庭学校教育与早年不良行为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在浙江省监狱、劳教所、未成年犯管教所以及河北省邯郸监狱随机抽取违法犯罪人员1100人作问卷调查。取样时考虑了男女与年龄两个维度的分层,即成年犯与未成年犯,男女服刑人员与劳教人员各占一定比例,同时限定被调查人员年龄45周岁以下,能看懂报纸。年龄限制是考虑到问卷中有早年不(本文来源于《犯罪与改造研究》期刊2012年03期)
杨淑湘[10](2010)在《重视“早年”教育 预防青少年犯罪》一文中研究指出10月21日,应市妇联邀请,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来到丹东,在丹东女性大讲堂上,为我市140多名女干部们上了一堂家教课,主题为《家庭教育的心理抚养》。报告会前,采访了李教授。 :李教授,(本文来源于《丹东日报》期刊2010-10-27)
早年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清末民国时期,在精英知识分子的提倡和推广下,基层知识分子逐渐接受普及教育思潮并成为推动近代小学教育发展的主体力量。徐特立作为基层知识分子,在和知识精英的接触中,萌生普及教育思想,并从此致力于小学教育。考察徐特立早年普及教育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实践,能清晰展示近代小学教育的发展与基层知识分子的互动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早年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李有福.立足军人本色,心系国家命运——徐永昌早年教育经历及其思想简论[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7
[2].张洪萍.“子弟不教非我有”——徐特立早年普及教育思想及小学教育实践考察[J].特立学刊.2016
[3].范白丁.一位艺术史家的早年教育[J].新美术.2014
[4].蒋纯焦.从旧塾师到新教员——徐特立早年的职业转换与中国基础教育的近代变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
[5].王静,张典.论歌德早年的古典学教育[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6].王静,张典.论歌德早年的古典学教育[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7].孙跃.论毛泽东早年对旧式教育全面深刻的批判[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8].李莉.董必武早年教育思想的历史演进[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3
[9].邵晓顺.违法犯罪人员家庭学校教育与早年不良行为关系研究[J].犯罪与改造研究.2012
[10].杨淑湘.重视“早年”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N].丹东日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