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世纪论文_梁展

导读:本文包含了十七世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亚里士多德,贝尔,儒家,基督教,耶稣,修辞学,科学。

十七世纪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小时代的日常——一个十七世纪的生活提案》一文中研究指出台北故宫博物院正在举办一个名为"小时代的日常——一个十七世纪的生活提案"特展。展览所涉及的"小时代"是指十七世纪,策展人认为那是一个有趣并且充满各种可能性的时期。以现代物质文化研究来看,既可从东西交流的角度,一窥当时探险家跋山涉水开拓航道的故事,也能从江南视线了解文人世家看似平淡,其实分外讲究质感,别有一番趣味的日常。此次通过十七世纪的小资文青文震亨(1586-1645)书写《长物志》归类而出的(本文来源于《东方收藏》期刊2019年23期)

梁展[2](2019)在《土地、财富与东方主义:弗朗索瓦·贝尔尼埃与十七世纪欧洲的印度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自萨义德《东方主义》发表以来,"东方主义"作为一个指称西方从十八世纪开始对印度等东方被殖民国家的想象性与歪曲性描述的术语逐渐流行开来,然而,在东方主义话语生成之前,欧洲旅行者是如何描述东方的?他们笔下的东方与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起源于西欧的启蒙思想有着怎样的关联?本文在分析十七世纪法国医生、哲学家和旅行家弗朗索瓦·贝尔尼埃的思想及其《大莫卧儿帝国旅行记》的基础上指出,在启蒙运动之前,欧洲人的东方书写对西方中世纪的经济政策和政治制度起着批判和镜鉴的作用,贯穿其中的自然、伦理和政治思想同时成了十八世纪全球启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意义上,启蒙运动并非欧洲独特的发明,而是伴随印度洋贸易的东西文化交流的产物。(本文来源于《外国文学评论》期刊2019年04期)

刘彩军,刘偲佳[3](2019)在《十七世纪荷兰代尔夫特画派城市风景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探究17世纪荷兰画家卡尔·法布里蒂乌斯和扬·维米尔的城市风景画。以两位画家的画作为例,分析代尔夫特画派的绘画特点,以及城市风景画在荷兰成为独立绘画种类的原因。通过研究画家传记,书信,遗产名录,城市编年史,展览目录,并进行田野调查,确定画面中建筑的历史信息,以证明代尔夫特画家率先突破文艺复兴画家所创造的理想化的、程式化的、田园牧歌式的风景,开始关注现实中城市的生动与温馨。(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4](2019)在《历史的底稿 十七世纪后中外珍报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新闻大学》期刊2019年10期)

[5](2019)在《“21世纪初辐射防护论坛”第十七次会议——环境与核能研讨会在杭州召开》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5月28—31日,由中国辐射防护学会主办,中国辐射防护学会核设施辐射防护分会、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承办,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协办的"21世纪初辐射防护论坛"第十七次会议——环境与核能研讨会在杭州召开。会议邀请了核与辐射安全、环境保护、辐射环境监测与影响评价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针对核能安全及其环境影响等问题,开展了会议报告和张贴海报等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成果展示。经参会代表研究讨论,形成(本文来源于《辐射防护》期刊2019年04期)

金永植,张庆伟[6](2019)在《关联、分离与重申:十七八世纪中朝西方科学、基督教与儒学关系流变》一文中研究指出东亚儒学世界与西方首次真正意义上的智识相遇,发生在明末东来耶稣会士以及与其晋接的精英儒士之间。耶稣会士携来的基督教福音与西方科学,深刻影响了近世东亚儒学的知识与信仰世界。耶稣会士与东亚儒士以不同的方式关注、回应西方科学与基督教,申明他们对西方科学、基督教及其与儒家传统间互动关系迥异且变动不居的观念。本文试图清理涉及那些要素纷繁复杂的观念,意在勾勒一个用来理解涉及大量人物与漫长时间跨度内复杂变化情势的模型。这一模型突出了论题中关联、分离与重申叁个关键词:先是西方科学与基督教的"关联"、"混淆";进而"分离";紧接着是教会与儒士的"反馈",最后衍变为对中国科学传统的"重申"。(本文来源于《自然辩证法研究》期刊2019年07期)

郭洁乔[7](2019)在《从古代到十七世纪修辞学影响下的西方诗学概念的流变》一文中研究指出"诗学"是一个不断演变的概念,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早在诗学的概念还未产生之前,它的理论雏形就已经被纳入了修辞学的门下,从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修辞学的影响一直存在,或统摄诗学,或与诗学相互交融。修辞学与诗学犹如一对亲子,诗学在修辞学的范式中汲取能量,同时又为修辞学所束缚,渴望自由。在修辞学的"监护"下,诗学的概念从模糊走向清晰,最终与修辞学脱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本文来源于《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陆骐[8](2019)在《通过身体获得的新认知:欧洲十六世纪晚期至十七世纪出现的“机械图解手册”》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类被称为"机械剧场"或者"机械图解手册"的书籍在欧洲16世纪晚期开始出现,这类书多是由数学家或是工程师写作而成。图像在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一到两页关于一架机器的文字介绍后就会配有一整页相应机器的插图。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这些机械插图中所描绘的人体,我将会说明这些人体并不仅仅是机械运转中所需要的人力标志,更是作为一个沟通机械与上层社会阅读者的媒介,使得坐在书房中的读者可以在不弄脏他们手的前提下获得工匠的认知方式。在十六十七世纪的欧洲,知识结构体系正在发生变化,理论与实践的区隔逐渐在消融,学者和绅士们开始对手艺人的专门知识产生兴趣。作为认识论转折时期的产物,机械图解手册尝试将原本不可理论化的技术知识系统化,逐渐融入到精英社会的学习体系中去。机械图解手册揭示出这些文艺复兴晚期的学者或绅士们心理上存在的矛盾和焦虑:一方面他们渴望获得这种需要通过实践而得到的新的认知方式,而另一方面是他们对于身体力行的犹豫和抵触。对于欧洲十六十七世纪艺术史的研究,本文将目光投向了很大程度上被忽视的机械图解手册,试图为文艺复兴晚期艺术的研究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同时,机械图解手册通常被看作科学史的研究范畴,因此本文对其进行的艺术史考察也提供了一个机会去重新审视和思考现代化之前人文和科学互相连接的历史。(本文来源于《世界美术》期刊2019年02期)

杨雯淇[9](2019)在《西方绘画局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西方绘画的图像阐释一直是美术史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关注十五至十七世纪中,带有深层隐喻局部的西方绘画,从绘画的局部为切入点,通过对局部的深度阐释从而分析绘画整体的深层语义。试图通过探讨绘画局部的图像学隐喻与历史情境,阐明作品新的整体意味与历史价值。画中画是西方绘画中一种独特的艺术元素,作为一种趣味性、隐喻性极强的表达手法,画中画成为了艺术家表现画面语义的一种普遍手段。自文艺复兴时期起,艺术家通过在画面中插入另一个空间的方式,这种巧妙的构图方式,让读者在主次画面中来回对比相互参照,从而表现艺术家创作的真实想法。该空间一般以门窗、背景画、镜子、窥孔等形式出现。画中画从一开始就具有语义、图像及风格方面的隐喻性,到了十七世纪,画中画的表现方法达到了空前的顶峰,委拉斯贵支、伦勃朗、维米尔等艺术家为推动画中画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窗户作为边界,将画家想要表现的对象框出一个单独的空间,再现了虚拟的景象,同时也将画中对象与观者隔离开来,给人产生一种不可触碰的距离感。窗框的范围作为绘画的边界,窗框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取景框被画家绘制出来。阿尔贝蒂在《论绘画》中多次强调现“史境反射”观念,即线性透视与绘画虚构性的关联,画中对象与看画人应有直接的联系,看画人应从画中得到反馈,感受到画中虚构的对象与现实空间的联通。窗框的存在构成了这样的一个通道,在隔开画中与画外的同时,也为观者和画面建立了一种特殊的交流方式。我们对于艺术品的理解大多只停留在表面的形式意象上,而不是像在文学阅读上那种反复研读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真情实感。很大程度上,语义细节都不仅仅是其表明给人的意向那样简单,往往有着图像志上的进一步的解读空间,情况多是错综复杂的,我们唯有多方面查阅图像资料、结合历史情境,才能有效的分析与发现绘画中的各种细节的的真实意蕴、更好的认识作品价值。很多局部在画中是显而易见的,但绝大部分观众都没有真正理解画家想要表现的意义,这种比较明显的具有隐喻的元素往往以画中人物的表情、姿态的形式进行体现。(本文来源于《鲁迅美术学院》期刊2019-06-12)

马芳慧[10](2019)在《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书法品位的转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七世纪,碑学萌芽,中国书法品位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也是中国书法史由帖学转为碑学的重要时期。整个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转变,不仅包含社会文化底蕴,也涉及多种艺术形式的演变。对十七世纪书法变化的探讨,也是对过去叁百多年碑学对中国书法深远影响的研究。(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9年10期)

十七世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萨义德《东方主义》发表以来,"东方主义"作为一个指称西方从十八世纪开始对印度等东方被殖民国家的想象性与歪曲性描述的术语逐渐流行开来,然而,在东方主义话语生成之前,欧洲旅行者是如何描述东方的?他们笔下的东方与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起源于西欧的启蒙思想有着怎样的关联?本文在分析十七世纪法国医生、哲学家和旅行家弗朗索瓦·贝尔尼埃的思想及其《大莫卧儿帝国旅行记》的基础上指出,在启蒙运动之前,欧洲人的东方书写对西方中世纪的经济政策和政治制度起着批判和镜鉴的作用,贯穿其中的自然、伦理和政治思想同时成了十八世纪全球启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意义上,启蒙运动并非欧洲独特的发明,而是伴随印度洋贸易的东西文化交流的产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十七世纪论文参考文献

[1]..小时代的日常——一个十七世纪的生活提案[J].东方收藏.2019

[2].梁展.土地、财富与东方主义:弗朗索瓦·贝尔尼埃与十七世纪欧洲的印度书写[J].外国文学评论.2019

[3].刘彩军,刘偲佳.十七世纪荷兰代尔夫特画派城市风景画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4]..历史的底稿十七世纪后中外珍报展[J].新闻大学.2019

[5]..“21世纪初辐射防护论坛”第十七次会议——环境与核能研讨会在杭州召开[J].辐射防护.2019

[6].金永植,张庆伟.关联、分离与重申:十七八世纪中朝西方科学、基督教与儒学关系流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

[7].郭洁乔.从古代到十七世纪修辞学影响下的西方诗学概念的流变[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8].陆骐.通过身体获得的新认知:欧洲十六世纪晚期至十七世纪出现的“机械图解手册”[J].世界美术.2019

[9].杨雯淇.西方绘画局部研究[D].鲁迅美术学院.2019

[10].马芳慧.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书法品位的转变[J].汉字文化.2019

论文知识图

在羟基化的Co9S8(202)晶面上氧还原...履带起重机行走机构典型结构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脉络图科特·斯维特斯(KurtSchwitters)产品生命周期下的对外直接投资对贸易...晋北模范卷烟厂“模范”牌商标

标签:;  ;  ;  ;  ;  ;  ;  

十七世纪论文_梁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