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技术产业发展呼唤风险投资(论文文献综述)
束兰根[1](2015)在《科技金融协同集聚研究》文中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通过科技与金融相结合,推动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有效对接,对于推进自主创新、培育发展科技型企业有着积极作用。在我国,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科技创新需要金融创新提供保障,金融的稳健发展也需要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给予支撑,科技与金融的有机结合对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科技金融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就研究现状而言,“科技金融”一词主要是在实践中应用,国内学者虽然从科技金融的主要内涵、相关机制创新、科技与金融的互动作用等方面展开了一些研究,但目前尚未形成被广泛接受的明确定义。本文基于以往研究对科技金融进行了重新界定,将科技金融的内涵理解为科技产业与金融业的协同集聚,并在此基础上相互融合所形成的一种体系或业态。此外,现有针对科技金融体系的研究大多采用定性或是半定量的研究方式,缺乏科学严谨的论证过程,而在构建科技金融评价体系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尚属空白。本研究主旨在于,聚焦中国当前科技金融实践的现实基础,对科技产业与金融业的协同发展机理深入剖析,并尝试运用2004-2012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进行检验:一方面探讨影响科技产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因素,另一方面研究科技与金融的协同发展对地区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影响程度。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首次借助Krugman[1]以及Venables[2]的分析框架,从产业集聚的视点出发,研究科技产业与金融业的协同集聚,并且创新性地构建科技金融协同集聚指数,作为衡量地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理论分析和经验分析,通过文献回顾、机理分析、指标测度和实证分析探究科技产业与金融业的协同集聚。在理论分析中,借鉴垂直关联模型的分析思路,尝试性地运用数理模型推导出科技金融协同集聚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实情况,从产业关联、知识外溢、制度因素和空间互动共四个视角进行解释分析,提出综合猜想并加以论证。在实证检验中,利用2004-2012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首先利用空间误差模型,分析了影响科技金融协同集聚的相关因素,与前文的理论模型相互印证;其次,构建了科技金融协同集聚与地方经济增长的关联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实证分析了科技金融协同集聚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联效应;最后又通过计量回归进一步验证了科技金融协同集聚对科技产业和金融业发展的促进关系。研究发现:(1)科技产业与金融业的前后向关联、知识外溢、制度因素以及空间互动都会对科技金融的协同集聚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但它们各自对科技金融协同集聚的影响程度会有差异,其中政府政策等制度因素对科技金融协同集聚的影响程度最大;(2)银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协同集聚指标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联度最高,其次是保险业-高新技术产业协同集聚指标,及其他金融活动-高新技术产业协同集聚指标,与地区经济增长关联效应相对较不明显的是证券业-高新技术产业协同集聚指标。(3)科技金融协同集聚会显着促进科技产业以及金融业的发展,在1%的显着性水平下,科技金融协同集聚指数每提高1.0%,人均科技产业增加值会提高3.3%,而人均金融业增加值会提高1.8%。本研究从产业协同集聚的视角分析科技与金融协同发展的作用,一方面深化了科技金融的内涵,有助于把握科技金融发展趋势、加深认识科技金融体系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便于对比反映地区科技金融协同发展的水平、优化地区对科技金融的投入和提升我国地区科技金融的运行效率,并最终为地区发展科技金融的实践提供参考和建议。当然,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需要在未来研究中继续探讨。
荆娴[2](2011)在《资本市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世界,高技术产业带动结构调整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已成为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和新潮流。我国要加大力度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迎接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投资自由化和跨国公司抢占中国市场的挑战。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亟需资本市场的支持。央行最新调查数据表明,目前银行贷款仍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而对高新技术企业来说,通过银行贷款获取资金支持并非易事,通过其他间接融资筹得资金更是难上加难。据统计,经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上市数量只占我国上市公司总量的1%左右。根据作者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一份调查数据也显示,60%的企业认为银行贷款是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在吸纳风险投资方面,只有大约10%-20%的企业表示已获得风险投资,即使获得风险投资也有一半的企业认为风险投资额度过低不能满足发展需要,相应地大部分企业没有获得任何形式的风险投资。显然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融资渠道主要集中于银行贷款,而创业投资尚无力提供大规模融资。基于调研结果,作者认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有待完善,金融产品创新水平也亟待提高。我们应该着手解决三个层面的问题:其一是尽快建立区域性产权市场,为创投企业退出和金融产品创新提供机制保证;其二则是顺应发展趋势,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化银行贷款进行证券化操作,通过发行高新技术产业化债券,一方面可以提高银行资产的变现能力,另一方面也为区域性产权市场提供合理的金融工具,进一步刺激区域性金融市场的发展;其三则是各级政府应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区域性金融市场和相关金融产品创新的健康发展。最终促使高新技术产业化融资渠道大为扩展,融资能力日趋强大。本研究从多个视角、跨不同学科对资本市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进行了系统研究。本课题研究方法的选择遵循以下原则: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国内情况与国际接轨相结合、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主要创新如下:(1)本论文利用系统论、经济控制论等观点,分析资本市场促进高新技术发展的各影响因素分析,将解决高新技术产业化融资困境的手段不再局限于政策性的金融支持机制,而是要通过资本市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资源最优配置。(2)通过23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产权市场、风险投资和高新技术发展的互相依存和促进关系。提出了中等城市建立区域性产权市场的构想,并且论证了建立的可行性和创建途径。提出了区域性金融体系的创新的路径,论证了建立以上海为中心的区域一体化产权交易市场的可能性和对策。(3)借鉴了国外的经验,结合中国实际,设计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债券”,用随机模拟方法证明其在财务技术上是可行,并且其风险由于企业数量的增加完全可以控制在银行和资本市场投资者可以接受的幅度之内。这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产品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本论文的作用和意义在于对丰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理论、资本市场理论的内涵具有重要价值;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可给我国各级政府科学地制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各项扶植政策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本论文提出的构建区域产权交易市场等方面的建议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一旦应用于实践,将大大拓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融资渠道,有力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总之,本课题研究成果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可带来重要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黄海明[3](2010)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研究》文中指出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部科学技术进步发展史。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世界的科学技术中心有过多次重大转移,从而也就引发了多次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这就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回顾历史,我国曾经有过科学技术领先的辉煌,也曾数次与工业革命失之交臂,以致工业化的进程比西方发达国家晚了二百多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并认为“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在科技领域,高新技术处于现代科技的最前沿,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格局和经济增长模式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世界正处于产业结构大调整、大变动的非常时期,挑战与机遇同在。这也为我国实现经济赶超和民族复兴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如何抢占“后危机时代”竞争的制高点,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大课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力图通过分析制约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因素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中存在的不足,为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迎头赶超,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创造性的建议。本文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场、观点和方法,综合运用抽象与具体相结合的方法、系统与联系的研究方法、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归纳与演绎的研究方法、定性分析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对比分析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进行深入分析。全文包括导言和正文五章,共六个部分。为了把握理论研究的最新动向,本文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在导言部分总结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总起来看,国外的研究紧跟时代变化,不断赋予产业政策新的内涵;国内的研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从研究方法上看这两方面都是本文需要借鉴的。本文首先系统回顾了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概括了产业政策存续的理论依据。在综合诸多学者对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政策研究的基础上,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的概念、内涵进行界定,为以后的分析奠定了一般性的理论基础。同时,本文比较详细地分析了美国和日本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为具体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参照物。然后,本文简要回顾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历程,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带着这些问题,本文从宏观指导政策、重要?科技计划与项目、发展支撑政策三个层面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进行全面、认真梳理,重点分析了政策实施的效果、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最后,应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和产业经济学理论,根据以上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政策中不足之处的详细分析,在发展战略、科技体制改革、具体发展政策三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的具体举措。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通过制定产业政策来促进本国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是各国通行的做法。但是,由于在综合国力、科技管理体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差异,各国在具体的实施方法上又不完全一致。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是一个政策体系。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产业政策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众多学者对产业政策的研究和产业发展政策在实践中的运用,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的定义、内涵进行新的科学界定,并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宏观指导政策、重要科技计划与项目、发展支撑政策。3、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得出,人才缺乏、融资渠道不畅和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是三个亟待从政策层面加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既有科技管理体制上的原因,又有具体政策上的原因。本文提出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并完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同时,结合美国、日本的成功经验,对人才开发政策、金融支持政策和产学研政策提出新的政策建议。4、“后危机时代”是世界产业结构大调整、大变动的非常时期,机遇与风险并存。我国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加快发展、迎头赶上、奋力抢占先机的条件。本文根据“后危机时代”的新形势和科技发展的新特点,提出应解放思想、抢占先机、加快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战略,并以此促进科技创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宫清付[4](2007)在《高技术企业风险投资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风险投资作为一种金融创新,自上个世纪中期孕育成形以来,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以其特殊、灵活的融资方式,将资本、技术与管理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对科技发展和现代经济进步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各国政府竞相出台各种政策促进本国风险投资的发展,以期实现科技、经济双发展。我国的经济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够强,这与我国高技术企业的发展动力不足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政府制订政策以支持风险投资,进而促进高技术企业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讨论了风险投资与高技术企业、风险投资与政府的关系,论述了风险投资的重要作用;接着,重点对融资渠道、财政资助、税收、退出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比的方法,对中外发展风险投资的融资渠道、财政资助、税收和退出方式等几个方面的政策进行对比,发现国外先进的做法,找出我国发展风险投资政策上的不足;最后,提出了支持我国发展风险投资的一系列的建议,主要有:建立多渠道的融资方式,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完善有关法律等建议等。同时也对我国刚刚修改通过的《公司法》、《证券法》、《合伙企业法》、《破产法》等法律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并独立提出了要设立风险投资政府机构,成立风险投资银行,制订《风险投资发展法》等建议。为完善我国的风险投资政策,促进我国科技发展,提高国家创新能力作出探索性的努力。
万坤扬[5](2007)在《基于支撑环境分析的浙江创业投资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催化剂”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创业投资对一国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创业投资在本国的发展。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比较,浙江创业投资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创业投资发展的滞后制约了浙江经济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加快浙江的创业投资的发展。首先,通过国内外文献研究发现,创业投资在各国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告诉我们,适宜的支撑环境的培育与建设是创业投资业蓬勃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建立有效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创业投资体系的先决条件之一。为此,本文通过对创业投资支撑环境的实证分析来研究浙江发展创业投资的对策。其次,借助理论分析和数据实证,本文系统分析了创业投资的支撑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和政府支持政策环境对创业投资的支撑作用。第三,借助SPSS软件对浙江、北京、上海等10省市的经济环境、科技环境、政府支持政策环境和创业投资发展状况作了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通过因子分析,本文把支撑环境分为5个主因子: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模式、企业主导型科技环境、政府主导型科技环境和政府支持政策综合水平,并就5个环境主因子与创业投资之间的关系提出了7个假设,然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利用SPSS软件)和结构方程模型(利用AMOS软件)验证了这些假设。最后,根据第四章的实证研究结论,本文认为发展浙江创业投资就是要优化经济环境、培育“企业主导型”科技环境和完善政府支持政策环境。借鉴国际国内经验,结合浙江实情,对如何优化经济环境、培育“企业主导型”科技环境和完善政府支持政策环境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王鹏[6](2005)在《我国高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融资研究》文中指出高技术产业风险投资亦称创业投资,是指通过股本方式,投入到高技术领域,同时提供管理资源,经过一段时期后,以期获得高收益的冒险投资。风险投资行为从头至尾始终体现了收益与风险的辩证统一,风险与收益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投资者的意志为转移的;风险与收益又是对称的,在风险资本的流动过程中,风险与收益是永远相伴随的,风险与收益的对立统一正是风险资本不断聚集、始终循环的动力。 现代高技术产业风险投资作为一种新资源配置方式下的投资方式,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它把投资者、风险资本家和创业家的目标统一起来,使资金、创业家、高技术三者有机结合,从而产生高投资效益。它造就了“硅谷奇迹”,20世纪高技术领域内的许多成果,从50年代的半导体硅材料,70年代的微型计算机,80年代的生物工程技术,一直到90年代的以微软为代表的信息产业的兴起,都是在风险投资的推动下完成产业化并创造出巨大经济效益的典型。 我国的风险投资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但其发展相对缓慢,对高技术的促进作用也相对有限。1998年民建中央向全国政协提出“关于加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一号提案”之后,我国的风险投资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随着风险投资公司的纷纷建立,风险资本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开始显现出来。但是与美欧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风险资本相对弱小,仍处于培育和发展阶段。如何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突破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瓶颈”,探索出适合我国风险投资的环境已是当务之急。 本文综合运用宏观和微观的研究方法,从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及系统内部结构来考察风险资本系统的特性,用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方法,把风险投资运动作为一个系统来考察,从不同层面和视角对风险资本的融资行为进行了分析。本文第1章在考察、探讨国内外专家对风险投资的研究基础上,提出高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涵义,归纳了风险投资的特征并尽力对其作出客观地评价;第2章从系统理论出发,对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英国、以色列的风险投资作了比较研究,探视道德、文化、政策、法律等诸多子系统在风险投资发展
郑卫峰[7](2005)在《当代中国风险投资思想演变》文中研究指明未来经济发展取决于新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带动能力,而新经济的成长则依赖于一个成熟发达、充满活力的风险投资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中叶我国开始探索风险投资发展到2004年5月27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设中小企业板块,伴随着我国风险投资产业发展的起起伏伏,我国风险投资思想也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 从1984年国家科委科技促进发展中心组织“新的技术革命与我国的对策”的研究到1996年底,风险投资概念在我国逐步得到引入。风险投资思想表现出以下特征:第一,风险投资目的在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第二,信贷作为风险投资的重要实现方式,无法有效支持风险企业的发展;第三,政府直接参与风险投资运作成为主导思想。 从1997年底国家风险投资机制研究课题组探索建立风险投资体制到2000年,我国风险投资研究逐步兴起,主要表现为:第一,在总结各国风险投资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以证券市场为中心的风险投资发展模式、以银行为中心的风险投资发展模式以及国家风险资本市场模式,大力促进风险投资业发展成为业内共识;第二,构建风险投资宏观体制框架、完善风险投资微观运行机制成为风险投资业的主导思想。 从2000年到2004年,随着网络泡沫的破灭和国内创业板建设的迟滞不前,国内风险投资思想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主要表现为:第一,对风险投资的职能、风险投资体制框架建设、风险企业契约性质、风险投资机构契约性质、风险企业和风险投资机构的互动关系等方面的认识逐步深入;第二,风险投资退出与风险投资机构控制权安排、风险投资退出与风险企业控制权安排、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中的声誉机理、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中的利益冲突都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第三,实物期权思想和组合投资思想在风险投资决策领域得到运用;第四,风险投资风险管理思路已渐明晰。 创业板作为风险投资最重要的退出机制,是我国风险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核心。从1998年到2004年中小企业板的推出,是否开设创业板、创业板如何定位、创业板在什么时机推出、创业板微观制度如何设计都构成了我国风险投资思想的重要内容。
陈俊[8](2004)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新区、产业集群、制度安排》文中提出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和增强综合国力,我国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国家经济战略来实施,因此研究如何更好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很有意义。本文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高新区、产业集群和制度安排。论文的主要内容摘要如下:第一章阐述了立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的进展、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以及主要的创新。第二章和第三章,探讨了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的发展规律。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规律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微观机制,包括三条基本规律:人力资本决定律、风险投资支持律、孵化环境培育律。但从宏观上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还有四条特殊的规律:企业主体规律,产业集群规律,高新区区域载体规律,特殊制度安排规律。第四章讨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环境与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对环境的要求包括六个方面:地理环境、物质技术环境、生活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和法律环境。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的关键因素是商业环境(投资环境)中的软环境。商业环境的优劣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巨大,因为人才可以流动,资金可以流动,惟有环境是固定的,只能改善不能替代。高新区的本质是创造适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局部优化环境。尽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高新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极,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尚未形成产业集群的优势、产业结构趋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风险投资市场发育不良、投资软环境尚未与国际接轨。为了高新区的进一步发展,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环境,尤其是软环境;加快有特色竞争力的主导产业的形成;围绕主导产业,构建产业配套和技术服务支撑体系;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提高自主开发水平;加强人力资源开发,进一步增加人才的集聚。第五章讨论了高新区与高新技术产业(企业)集群的互动。产业集群是产业竞争力与区域竞争力的统一。区域经济发展是否有竞争力无疑取决于区域内的产业发展是否有竞争力,反之亦然。产业竞争优势不能在一个独立的企业中被创造出来,它来自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既是持续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同时也是形成区域竞争力的关键。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事实上是高新区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良性互动。而且,一旦这种互动形成正反馈,无疑在这个高新区就会出现世界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基于产业集群观点,高新区下一步的产业发展目标应定位于培育和发展一个或数个富有效率的产业集群。同时对任何克服目前我国高新区入区企业的非集群化问题作者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作为实证,对美国硅谷、台湾新竹、我国的中关村和苏州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实践进行了案列分析。<WP=6>II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新区、产业集群、制度安排 第六章讨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安排。国外的经验表明,高新区的成功必然是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有机结合。但在我国,由于仍然处在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因此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制度重于技术”。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主要应该从解决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制度问题入手。制约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问题主要包括核心技术的缺乏、激励创新机制的缺乏、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本市场的制约、以及信息化水平的制约等。因此我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应从五个方面展开: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度环境变迁中的主导作用;采取灵活的产业政策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建立有利于知识创新的制度体系;加大研发投入,推进系统的技术创新;以及推进筹融资制度创新。 第七章以杨凌示范区为综合案例,对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集群化发展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张晓玲[9](2004)在《中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农业科技园区演绎了科技农业时代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造就了科技农业产业这一新的经济形态,并将成为21世纪农业发展的主流。农业科技园区的理论与实践是一个涉及面广且十分复杂的课题,也是一项极富开创性的研究工作。对其深入研究为有效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本研究共七章,力求全面系统的阐述农业科技园区的内涵、特点和类型,归纳农业科技园区的基本结构、功能和布局,提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原则和标准。 论文第一章导言详细论述了农业科技园区的相关概念及其发展历程,并对国内外科技园区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综述。第二章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比较的基础上,从技术创新与技术推广的经济学角度对农业科技园区进行了重新诠释。在前两章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论文第三章系统研究了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原则、产业布局与规划及其运行机制。论文第四章是对农业科技园区现实发展绩效的评价,在构筑指标体系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政策环境选择。第五章在进行高新农业技术产业与风险投资国际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着重阐述高新农业技术产业化、农业科技园区与风险投资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机理。论文第六章是结论部分,主要研究农业科技园区的结构功能、战略定位、国际模式借鉴,最后提出了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发展的道路选择。第七章是论文的延续,在以上理论探讨的基础上,从微观角度深入剖析武汉南湖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从而为理论研究提供经验实证的支撑。 在研究过程中本论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1.摒弃了按时间划分科技园区发展历程的传统作法,按照园区成长的逻辑路线对其发展历程进行了重新划分,将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园区内直接引进国内外农业高新技术、先进设备,从事企业化生产,运用高新技术对优质农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或储藏保鲜,与当地农户基本上没有合作关系;成长阶段,园区带动当地农产生产,不再局限于园区内产业基地的生产,农产与园区之间出现了一种不规范的合作形式;成熟阶段,园区建立农业科技培训中心,对产业基地及周边农产进行专业技术培训,通过辐射扩散、等级扩散、跳跃扩散三种扩散效应,把经济动力和创新成果传导给周围地区,园区进入规范化管理阶段。 2.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变化,本论文从经济学角度对农业技术推广进行了系统分析,将目前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按他们提供农业技术服务的排它性和竞争性,分为公共物品(纯)、私人物品和混合品,并比较分析每一种模式对应的市场均衡及改进策略。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国内外对农业科技园区的定义比较模糊,忽略了农业科技园区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的现实,本研究详细阐明了农业科技园区提供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可行性及优越性,并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阐述农业科技园区的技术推广功能。并明确将农业科技园区界定为一种新型的技术推广模式,着重从经济学视点分析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的作用机制,从而在农业科技园区的概念上实现了突破。 3.本研究阐述了高新农业技术产业发展与风险投资的逻辑关系,指出高新农业技术企业是农业科技园区的运营主体,农业科技园区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风险投资不仅能够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飞跃发展,而且还是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此基础上,本论文对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功能与定位进行了系统分析,比较和借鉴了国外先进国家和地区科技园区发展的成功经验,探索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战略与模式。
银纯泉[10](2003)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是关于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该研究有四项目标:一是依据全球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大趋势,针对我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效率低的问题,深入地分析了我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产业化)中的供求机制、计划机制、中介机制、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二是归纳出我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一般规律,提出有效加快我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理论依据和操作模式;三是构架有利于我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国家创新体系;四是通过政策与建议篇提出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基本途径和政策措施。 一、论文的研究结论 本文采用了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探索和辨析出了我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效率低下的主要症结。我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机制存在很多弊端,导致转化不畅。主要原因是:(1)高新技术成果研究开发体制存在缺陷。(2)科技资源分散重复、效率低下。(3)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间环节断档。(4)高新技术成果本身创新能力不强。(5)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制度创新不足。(6)“知识产权”与“资本”产权碰撞激烈,相关法规滞后。(7)高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成果转化风险随之加大。(8)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支撑条件缺乏。(9)企业创新能力内在动力不足。(10)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政策有偏差。 2.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必须避免无效转化和重复转化。高新技术成果的有效转化是成果转化的前提和基础。经济、科技全球化带来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分工与协作,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必须融入到这种协作体系中才能享受到专业化分工的成果,迅速实现与国际技术、经济的对接,避免重复开发、无效转化。 3.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运作机制具有特殊性与创新性。高新技术成果扩散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流通过程,既受供求机制的影响和支配,同时计划机制也发挥重要作用。中介机制在扩散过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激励机制与竞争机制是供求机制的重要补充。在扩散过程中,这五种机制同时发挥作用,它们的合力决定着高新技术成果扩散的模式。 4.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过程是转化主体间关系有机协调的过程,是相关环境因素合力作用的过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不再局限于科技成果从科研机构和高校向企业的线性流动,而是包括了企业、研究机构、高校、中介机构的一个非常复杂的网络,环境、机制、资金、成果转化主体之间互动的程度和利益分配成为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5.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存在不确定性。 摘要这种不确定性主要来自:(1)技术上仍存在有待解决的问题。(2)成本估计存在困难。(3)市场风险大。(4)对补充条件的依赖。但成果一旦转让成功,获得市场认可,便可获得高额利润。 6.我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环境巫待改善。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发展不很完善,国家创新系统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差距较大。主要原因是:(l)与国际不接轨。(2)效率不高。(3)运行机制不完善。(4)机构不合理。(5)高新技术成果市场适用性差。二、论文的主要观点 1.高新技术成果是知识化的特殊商品。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是科技成果的新知识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企业化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过程实质是技术、流通、制度、管理创新过程的集成,是资本、管理、设备、人力资源、企业、政府、中介机构多种资源的优化组合的过程。这是当代市场经济规律所决定的。 2.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需要良好的创新环境。为了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加快生产关系的变革。建立起适应生产力发展新要求的科技体制、经济体制、投融资体制和宏观管理体制,努力营造有利于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良好环境。 3.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必须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我国高新技术成果存在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矛盾。这主要因为我国高新技术成果研究开发体制是游离企业之外的体制,是重技术而轻视市场的体制,导致转化主体错位、转化模式单一,缺乏市场动力。 4.制度创新重于技术创新。良好的制度环境有利于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落后的制度环境不仅阻碍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而且会极大减少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率。 5.市场发育水平与高新技术成果顺利转化成正比。市场发育程度直接影响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的效率。高度发育的市场能将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所需要的知识、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要素“超流动性”混合迅速聚集,使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效率按照市场的需要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6.促进科研机构工作重心的转移。科研机构在选题立项时就应坚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尽量迎合社会和生产部门的正当需求。尽快实现由重复研究向创新研究、由低水平研究向高起点研究、由非成熟技术简单开发向成熟技术深度开发、由单项技术开发向成套技术开发的转变。 三、论文的创新点 1.我国对于高新
二、高技术产业发展呼唤风险投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技术产业发展呼唤风险投资(论文提纲范文)
(1)科技金融协同集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主要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产业集聚与协同集聚理论研究与文献综述 |
2.1 产业集聚形成机制理论 |
2.1.1 新古典理论——从分工理论到外部性理论 |
2.1.2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和模型突破 |
2.1.3 其他相关理论研究 |
2.2 协同集聚理论及实证研究 |
2.2.1 协同集聚理论 |
2.2.2 国外相关研究 |
2.2.3 国内相关研究 |
2.3 产业集聚与协同集聚理论文献对本文的启发 |
第三章 科技金融协同集聚的基础理论分析 |
3.1 科技与金融协同发展的过程 |
3.1.1 科技与金融协同的含义 |
3.1.2 科技与金融协同的产生 |
3.1.3 科技与金融协同的本质 |
3.2 科技与金融协同的发展现状 |
3.2.1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 |
3.2.2 科技支持金融创新成长 |
3.2.3 科技与金融的协同发展 |
3.2.4 科技金融发展的现实成果 |
3.3 科技金融协同集聚的概念及效应 |
3.3.1 科技与金融协同集聚的概念 |
3.3.2 科技与金融协同集聚的集聚效应 |
第四章 科技金融协同集聚机理分析 |
4.1 理论模型 |
4.2 机制分析 |
4.2.1 产业关联的视角 |
4.2.2 知识外溢的视角 |
4.2.3 制度因素的视角 |
4.2.4 空间互动的视角 |
第五章 科技金融协同集聚指标测度 |
5.1 科技产业集聚水平的测度和比较 |
5.1.1 科技产业集聚:整体测度结果 |
5.1.2 科技产业集聚:细分行业测度结果 |
5.2 金融业集聚水平的测度和比较 |
5.2.1 金融业集聚:整体测度结果 |
5.2.2 金融业集聚:细分行业测度结果 |
5.3 科技金融协同集聚的测度和比较 |
5.3.1 科技金融协同集聚:指标构建 |
5.3.2 科技金融协同集聚:整体测度结果 |
5.3.3 科技金融协同集聚:细分行业测度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科技金融协同集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6.1 空间计量 |
6.1.1 空间权重矩阵 |
6.1.2 空间相关性检验指标 |
6.1.3 空间计量模型 |
6.2 科技金融协同集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6.2.1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6.2.2 科技金融协同集聚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
6.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科技金融协同集聚关联效应的实证分析 |
7.1 科技金融协同集聚与地方经济增长的关联效应分析 |
7.1.1 科技金融协同集聚与地方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 |
7.1.2 模型与指标体系构建 |
7.1.3 科技金融协同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分析 |
7.2 科技金融协同集聚与科技产业和金融业发展的关联效应分析 |
7.2.1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7.2.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科技金融协同集聚指标的测度结论 |
8.2 科技金融协同集聚机理实证的对比讨论 |
8.2.1 产业关联对科技金融协同集聚的影响 |
8.2.2 知识外溢对科技金融协同集聚的影响 |
8.2.3 制度因素对科技金融协同集聚的影响 |
8.2.4 空间互动对科技金融协同集聚的影响 |
8.3 科技金融协同集聚关联效应的实证讨论 |
8.3.1 科技金融协同集聚与地方经济增长的关联效应 |
8.3.2 科技金融协同集聚与科技产业和金融业发展的关联效应 |
8.4 研究的理论贡献和实践启示 |
8.4.1 研究的理论贡献 |
8.4.2 研究的实践启示 |
8.5 进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简历与科研成果 |
(2)资本市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畴的界定 |
1.2.1 高新技术的内涵 |
1.2.2 高新技术产业的涵义 |
1.2.3 资本市场的内涵 |
1.2.4 高新技术产业化融资的创新模式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发达国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融资模式 |
2.1 美国资本市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融资模式分析 |
2.1.1 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美国资本市场现状分析 |
2.1.2 美国资本市场主要融资方式 |
2.1.3 美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融资的主要模式 |
2.1.4 主要启示 |
2.2 日本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融资的模式分析 |
2.2.1 日本高新技术产业化现状分析 |
2.2.2 日本资本市场现状分析 |
2.2.3 日本资本市场主要融资方式 |
2.2.4 日本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融资的主要模式 |
2.2.5 主要启示 |
2.3 韩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融资的模式分析 |
2.3.1 韩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现状分析 |
2.3.2 韩国资本市场现状分析 |
2.3.3 韩国资本市场主要融资方式 |
2.3.4 韩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融资的主要模式 |
2.3.5 主要启示 |
2.4 各国模式的比较、评价和借鉴 |
2.4.1 各国模式的比较和评价 |
2.4.2 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3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调研分析 |
3.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分析 |
3.1.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
3.1.2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间比较 |
3.2 宁波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3 宁波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
3.3.1 宁波已上市高新技术企业分析 |
3.3.2 宁波市未上市高新技术企业分析 |
3.3.3 宁波科技型小企业(孵化器内企业)分析 |
3.4 高新技术产业化融资的案例分析 |
3.4.1 宁波天邦股份有限公司 |
3.4.2 宁波当地创投机构 |
3.5 宁波市高新技术企业与资本市场互动分析 |
第4章 资本市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融资的系统分析 |
4.1 高新技术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特征 |
4.2 高新技术企业生命周期的风险特征及其融资环境 |
4.3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融资渠道分析 |
4.4 资本市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融资的系统控制分析 |
第5章 资本市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机制创新研究——区域产权市场的构建及其一体化研究 |
5.1 产权市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
5.1.1 产权市场、风险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理论分析 |
5.1.2 模型与数据说明 |
5.1.3 产权交易与风险投资关系分析 |
5.1.4 模型估计 |
5.1.5 结论 |
5.2 构建区域性产权市场的可行性分析 |
5.2.1 构建区域性产权市场的制度环境逐步健全 |
5.2.2 企业融资需求和投资者的投资需求两旺 |
5.2.3 构建区域性产权市场的现存组织准备充分 |
5.3 区域性产权市场的发展路径选择 |
5.3.1 对现有产权交易中心进行市场化改造,打造区域产权市场雏形 |
5.3.2 逐步完善区域产权市场功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多种要求 |
5.3.3 不断提升区域产权市场层次,推出衍生交易产品 |
5.4 建立共同产权市场的可行性实证分析——以长江流域为例 |
5.4.1 产权交易市场案例分析 |
5.4.2 我国产权交易市场"条块分割"现象严重 |
5.4.3 一体化实证分析 |
5.5 长江流域产权一体化市场构建主要对策 |
第6章 资本市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产品创新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债券设计 |
6.1 高新技术产业化债券的设计 |
6.2 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企业资产价值波动随机模拟分析 |
6.2.1 基本假设 |
6.2.2 随机建模及其参数设定 |
6.2.3 基本结果 |
6.3 高新技术产业化债券的可行性分析 |
6.3.1 大样本条件下高新技术产业化债券设计 |
6.3.2 有限样本条件下高新技术产业化债券的风险分析 |
6.4 分析 |
6.5 金融危机条件下宁波科技贷款证券化的实证分析 |
6.5.1 数据整理与bootstrap抽样 |
6.5.2 企业价值年波动率估算 |
6.5.3 科技贷款证券化的随机模拟 |
6.6 关于债券的相关刘策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等 |
致谢 |
附录:贷款证券化可行性分析过程 |
(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现状与理论综述 |
四、主要内容 |
五、逻辑结构 |
六、研究方法与理论创新 |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基本理论 |
第一节 产业政策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相关理论 |
二、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 |
第二节 产业政策存续的理论依据 |
一、弥补市场失灵 |
二、利用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赶超 |
三、参与国际竞争 |
第三节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及相关理论 |
一、关于高新技术产业 |
二、关于产业政策 |
三、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 |
第二章 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分析 |
第一节 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分析 |
一、美国宏观科技管理体制 |
二、美国高新技术发展政策体系 |
第二节 日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分析 |
一、日本宏观科技管理体制 |
二、日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体系 |
第三节 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的经验 |
一、政府对科技的重视 |
二、加强政策引导 |
三、组织实施重要科技计划和项目 |
四、以企业为研发主体,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 |
五、重视培养和引进人才 |
六、积极为企业疏通融资渠道 |
七、多种方式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第三章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历程与意义 |
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历程 |
二、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意义 |
第二节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
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概述 |
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三、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分析 |
第一节 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概述 |
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历程 |
二、我国宏观科技管理组织体系 |
第二节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体系 |
一、宏观指导政策 |
二、重要科技计划与项目 |
三、发展支撑政策 |
第三节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分析 |
一、政策体系的特征 |
二、具体政策分析 |
三、分析小结 |
第五章 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 |
第一节 解放思想,抢占先机,制定加快高新技术发展的新战略 |
一、国际形势的新变化要求我们制定新的发展战略 |
二、国民经济发展的新要求需要我们制定新的发展战略 |
三、从实际情况出发,尽快制定新的发展战略 |
第二节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一、扩展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的职责 |
二、优化财政科技投入机制 |
三、完善科技人员激励机制 |
第三节 抓住重点,完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 |
一、积极开发高新技术人才 |
二、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持 |
三、促进产学研合作,整合科技资源 |
四、进一步完善其它相关制度和政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高技术企业风险投资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风险投资概述 |
1.1 高技术企业与科技创新 |
1.1.1 高技术的概念 |
1.1.2 高技术企业描述 |
1.1.3 高技术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
1.2 风险投资与高技术企业 |
1.2.1 风险投资的概念 |
1.2.2 风险投资的特点 |
1.2.3 风险投资对高技术企业的作用 |
1.3 政府与风险投资 |
1.3.1 政府扶持风险投资的必要性 |
1.3.2 政府扶持风险投资的方式 |
二、高技术企业风险融资的渠道分析 |
2.1 高技术企业风险投资的融资方式 |
2.1.1 风险资本的主要来源 |
2.1.2 风险投资机构的模式 |
2.1.3 风险投资机构的组织形式 |
2.2 外国风险投资的有关融资政策 |
2.2.1 美国的风险投资融资政策 |
2.2.2 英国的风险投资融资政策 |
2.2.3 其他国家的风险投资融资政策 |
2.3 我国高技术企业风险投资融资政策 |
2.3.1 我国风险投资资金来源 |
2.3.2 我国风险投资(基金)公司发展情况 |
2.3.3 我国风险投资组织形式 |
2.3.4 我国高技术企业风险投资融资的政策限制 |
三、高技术企业风险投资的财政资助政策分析 |
3.1 高技术企业风险投资财政资助方式 |
3.1.1 财政补贴 |
3.1.2 优惠贷款与信用担保 |
3.1.3 政府采购政策 |
3.2 国外高技术企业风险投资财政资助政策 |
3.2.1 政府补贴 |
3.2.2 优惠贷款与信用担保 |
3.2.3 政府采购 |
3.3 我国高技术企业风险投资财政资助措施 |
3.3.1 财政补贴 |
3.3.2 专向贷款 |
3.3.3 信用担保 |
3.3.4 政府采购 |
3.4 我国高技术企业风险投资财政资助政策缺陷 |
3.4.1 财政补贴 |
3.4.2 专向贷款 |
3.4.3 信用担保 |
3.4.4 政府采购 |
四、高技术风险投资的税收政策分析 |
4.1 国外高技术风险投资的税收激励政策 |
4.1.1 美国的税收激励政策 |
4.1.2 英国的税收激励政策 |
4.1.3 日本的税收激励政策 |
4.2 我国发展高技术风险投资税收政策 |
4.2.1 我国各种税收减免方式 |
4.2.2 我国发展高技术风险投资税收政策缺陷 |
五、高技术风险投资的退出政策分析 |
5.1 高技术企业风险投资退出方式 |
5.1.1 首次公开上市(IPO)方式 |
5.1.2 并购方式 |
5.1.3 回购方式 |
5.1.4 清算 |
5.2 国外风险投资退出政策 |
5.2.1 设立二板市场 |
5.2.2 支持并购 |
5.2.3 支持回购 |
5.3 我国高技术企业风险投资退出方式及政策 |
5.3.1 建立中小企业板 |
5.3.2 境外上市 |
5.3.3 “买壳上市”和“借壳上市” |
5.3.4 并购、转让 |
5.3.5 股份回购 |
5.3.6 破产清算 |
5.4 我国高技术企业风险投资退出政策上的问题 |
5.4.1 主板上市 |
5.4.2 中小企业板上市 |
5.4.3 境外上市 |
5.4.4 并购、转让 |
5.4.5 股份回购 |
六、我国高技术企业风险投资的政策建议 |
6.1 建立多渠道的融资方式 |
6.1.1 引导私人资金参与风险投资 |
6.1.2 鼓励有实力的上市公司参与风险投资 |
6.1.3 支持金融机构进入风险投资业 |
6.2 进行财政资助 |
6.2.1 政府直接投资风险业 |
6.2.2 加大财政补贴 |
6.2.3 完善《政府采购法》 |
6.2.4 提供信用担保 |
6.2.5 提供专项贷款 |
6.3 提供税收优惠政策 |
6.3.1 改革增殖税制度 |
6.3.2 改进企业所得税制度 |
6.3.3 给予风险投资者和管理者所得税优惠 |
6.3.4 解决重复课税问题 |
6.4 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
6.4.1 建立二板市场 |
6.4.2 完善产权市场 |
6.4.3 发展多种退出方式 |
6.5 完善有关法律 |
6.5.1 完善《公司法》 |
6.5.2 修改《证券法》 |
6.5.3 尽快制定《风险投资发展法》 |
6.5.4 修订知识产权法、破产法等法律 |
6.6 健全有关机构 |
6.6.1 成立风险投资政府机关 |
6.6.2 成立风险投资发展银行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基于支撑环境分析的浙江创业投资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创业投资促进了技术创新 |
1.1.2 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 |
1.1.3 浙江创业投资发展相对滞后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3.3 本文的研究框架 |
1.4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2.1.2 政府经济学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创业投资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 |
2.2.2 创业投资发展的支撑环境研究 |
2.2.3 地方发展创业投资的对策研究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3 创业投资支撑环境对创业投资发展的作用分析 |
3.1 经济环境对创业投资的作用分析 |
3.1.1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创造了创业投资的市场需求 |
3.1.2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创业资本的供给能力 |
3.2 科技环境对创业投资的作用分析 |
3.2.1 高科技领域是创业投资项目的主要供应源 |
3.2.2 科技计划是创业投资的重要资助者 |
3.2.3 技术交易市场支持了创业投资的发展 |
3.3 政府支持政策环境对创业投资发展的作用 |
3.3.1 创业投资政府支持政策环境的理论依据 |
3.3.2 中国创业投资发展的各个阶段伴随着政府的支持政策 |
3.3.3 政府支持不力制约了中国创业投资的发展 |
3.3.4 世界各国创业投资的发展也离不开政府支持政策 |
3.4 本章小结 |
4 创业投资支撑环境的实证分析 |
4.1 实证分析的指标及数据来源 |
4.1.1 经济环境的指标及数据来源 |
4.1.2 科技环境的指标及数据来源 |
4.1.3 政府支持政策环境的指标及数据来源 |
4.1.4 创业投资发展状况指标及数据来源 |
4.1.5 实证分析指标小结 |
4.2 创业投资支撑环境和创业投资发展状况的聚类分析 |
4.2.1 聚类分析的对象和方法 |
4.2.2 聚类分析的结果和结果分析 |
4.3 创业投资支撑环境的因子分析 |
4.3.1 经济环境及创业投资的因子分析 |
4.3.2 科技环境的因子分析 |
4.3.3 政府支持政策环境的因子分析 |
4.4 创业投资支撑环境对创业投资发展作用的实证分析 |
4.4.1 创业投资支撑环境对创业投资发展作用的多元回归分析 |
4.4.2 创业投资支撑环境对创业投资发展作用的结构方程模型 |
4.4.3 实证结果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5 浙江创业投资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
5.1 优化经济环境 |
5.1.1 浙江发展VC的经济环境优劣势分析 |
5.1.2 经济环境优化对策 |
5.2 培育“企业主导型”科技环境 |
5.2.1 加大企业科研激励 |
5.2.2 促进企业科研成果转换 |
5.3 完善创业投资政府支持政策环境 |
5.3.1 创业投资政府支持政策的法规参考 |
5.3.2 加大金融支持 |
5.3.3 完善税收激励 |
5.3.4 制定完善配套法规 |
5.3.5 搭建交易平台 |
5.3.6 加强信用建设和政府采购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我国高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融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1章 高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内涵及其评述 |
1.1 高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内涵 |
1.2 高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阶段性质及组织形式 |
1.3 高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评述 |
第2章 若干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发展概况及其经验借鉴 |
2.1 美国高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发展状况 |
2.2 以色列高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发展状况 |
2.3 英国高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发展状况 |
2.4 国外高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发展经验借鉴 |
2.4.1 社会诚信是个人资本融资的基石 |
2.4.2 冒险创新精神是高技术产业风险投资萌发的内在动力 |
2.4.3 宽松的政策是高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生长的甘泉雨露 |
2.4.4 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是高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发展的有力保障 |
第3章 我国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状况与问题 |
3.1 我国高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发展状况 |
3.2 我国高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融资缺陷 |
3.2.1 资本来源的社会化程度较低,组织形式滞后 |
3.2.2 风险资金缺乏、规模较小 |
3.2.3 风险投资缺乏合格的融资主体 |
3.2.4 风险资本投入阶段不合理 |
3.2.5 风险资本分布不平衡 |
3.3 我国高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缺陷的成因分析 |
3.3.1 信用的缺失缩减了风险投资的融资渠道 |
3.3.2 传统文化的某些特性制约了风险投资的发展 |
3.3.3 融资体制的缺陷难以激起风险投资的热情 |
3.3.4 不健全的法制难以保障风险投资的健康发展 |
第4章 改善我国高技术产业风险投资融资环境 |
4.1 建立现代高技术融资的诚信制度 |
4.2 创新风险投资文化环境 |
4.3 创建风险投资融资体制 |
4.4 健全高技术产业风险投资法律法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当代中国风险投资思想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外风险投资研究 |
二、国内风险投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结构安排 |
一、研究方法 |
二、本文创新之处 |
三、本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风险投资一般理论与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现状 |
第一节 风险投资一般理论 |
一、风险投资的内涵 |
二、风险投资运行过程 |
三、风险投资主要特点 |
第二节 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现状 |
一、风险投资机构分析 |
二、风险资本分析 |
三、风险资本投资分析 |
四、风险资本的退出 |
五、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风险投资概念的引入和风险投资研究的兴起(1984-2000) |
第一节 风险投资概念的引入(1984-1996) |
一、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目的 |
二、信贷成为风险投资主要的实现方式 |
三、政府直接成为运作主体 |
第二节 风险投资研究的兴起(1997-2000) |
一、国外风险投资模式借鉴 |
二、发展风险投资讨论的兴起 |
三、风险投资体制及发展战略思想 |
四、风险投资微观运行机制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风险投资思想的深入发展(2000-2004) |
第一节 风险投资体制建设反思 |
一、风险投资运作机理思想 |
二、风险投资体制建设思想 |
三、风险投资发展战略思想的新发展 |
第二节 风险投资契约思想 |
一、契约理论 |
二、风险投资机构契约思想 |
三、风险企业契约思想 |
四、风险投资机构和风险企业契约安排互动思想 |
五、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家契约思想 |
第三节 风险投资退出思想 |
一、风险投资退出时机思想 |
二、促进风险投资顺利退出的思潮 |
三、风险投资退出方式选择思想 |
四、风险资本退出的经济解释 |
第四节 风险投资决策思想 |
一、期权决策思想 |
二、模糊决策思想 |
三、风险投资项目组合决策思想 |
第五节 风险投资风险控制思想 |
一、定性分析、定量管理思想 |
二、主动控制风险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风险资本市场思想专题 |
第一节 风险资本市场一般理论 |
一、风险资本市场分类思想 |
二、风险资本市场特征 |
第二节 风险资本市场的经济解释 |
一、连接风险资本供求论 |
二、完善风险投资体制论 |
三、优化企业资本结构论 |
四、风险投资网络论 |
第三节 创业板发展战略思想 |
一、创业板建设的酝酿和筹备 |
二、开设创业板思想 |
三、创业板市场发展战略思想 |
第四节 创业板制度建设思想 |
一、发行上市制度建设思想 |
二、交易制度建设思想 |
三、监管制度建设思想 |
四、退市制度建设思想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8)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新区、产业集群、制度安排(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 言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的目的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关于高新区的研究 |
1.2.2 关于产业集群(集聚)的研究 |
1.2.3 关于制度安排的研究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4 研究的基本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高新技术企业形成发展规律 |
2.1 高新技术、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内涵 |
2.1.1 高新技术的定义 |
2.1.2 高新技术企业的定义 |
2.1.3 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化 |
2.2 高新技术企业的创立模式 |
2.3 高新技术企业生命周期规律 |
2.4 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特殊规律 |
2.4.1 人力资本决定律 |
2.4.2 风险投资支持律 |
2.4.3 孵化环境培育律 |
第三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 |
3.1 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
3.2 企业主体规律 |
3.3 产业集群规律 |
3.3.1 产业集群的内涵 |
3.3.2 集群化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
3.4 高新区区域载体规律 |
3.4.1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环境要求 |
3.4.2 高新区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要的区域(环境)载体 |
3.5 特殊制度安排规律 |
第四章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环境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4.1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环境要求 |
4.1.1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撑环境 |
4.1.2 我国一般商业环境的状况及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 |
4.2 高新区的本质及作用 |
4.2.1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4.2.2 高新区创立的背景及目的 |
4.2.3 我国高新区在发展过程中已形成的优势 |
4.2.4 从增长极理论看高新区的作用 |
4.3 高新区发展研究 |
4.3.1 高新区的区位选择 |
4.3.2 高新区发展的基本规律 |
4.3.3 高新区发展模式 |
4.4 我国高新区发展:现状、问题、思路 |
4.4.1 我国高新区发展现状 |
4.4.2 我国高新区目前存在的问题 |
4.4.3 我国高新区进一步发展的战略重点 |
第五章 高新区与高新技术产业(企业)集群的互动 |
5.1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
5.1.1 一般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
5.1.2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形成的机理 |
5.1.3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 |
5.2 高新区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互动 |
5.2.1 产业集群:产业竞争力与区域竞争力的统一 |
5.2.2 高新区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互动 |
5.2.3 以集群为导向的高新区产业发展目标与模式 |
5.2.4 政府在构建特色高新区中的作用 |
5.3 我国高新区企业的非集群化问题及对策 |
5.3.1 从产业组织角度出发对影响高新区产业集群形成因素的分析 |
5.3.2 克服入区企业非集群化的基本对策 |
5.4 高新区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案例分析 |
5.4.1 国外及台湾地区高新区产业集群的案例分析 |
5.4.2 国内高新区产业集群案例分析 |
第六章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安排 |
6.1 制度的概念 |
6.2 制度安排对高新区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意义 |
6.3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安排 |
6.3.1 国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安排 |
6.3.2 从制度角度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 |
6.3.3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安排的特点 |
6.3.4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 |
第七章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 |
7.1 建立杨凌示范区的战略意义 |
7.2 杨凌示范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
7.3 杨凌示范区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对策 |
结 论 |
致 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中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 农业科技园区的内涵 |
二、 农业科技园区的特征 |
三、 农业科技园区的类型 |
四、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 |
五、 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现实绩效 |
第二节 基本理论综述 |
一、 国内外相关研究简述 |
二、 相关支撑理论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
一、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二、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三、 研究的内容安排 |
四、 研究可能实现的创新 |
第二章 农业科技园区:基于技术推广的经济学分析 |
第一节 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念与特性 |
一、 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念 |
二、 农业技术推广的经济学特性 |
第二节 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比较 |
一、 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经济学划分 |
二、 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三节 案例分析与小结 |
一、 甘肃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
二、 寿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园 |
三、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三章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与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原则 |
第二节 农业科技园区的布局与产业规划 |
一、 宏观管理:统一领导和统筹安排 |
二、 功能定位:体现层次性 |
三、 区域布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
四、 项目选择:体现科技特色和行业特点 |
第三节 农业科技园区系统及运行机制 |
一、 农业科技园区系统 |
二、 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模式 |
三、 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机制 |
第四章 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绩效及政策环境分析 |
第一节 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
一、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概况 |
二、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
三、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对策分析 |
四、 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绩效评价体系的作用与必要性 |
第二节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与评价指标体系 |
一、 建立绩效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 |
二、 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三节 农业科技园区管理运行的绩效评价 |
一、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绩效评价的方法论 |
二、 绩效评价的应用方法之一:因子分析法的实证分析 |
三、 绩效评价的应用方法之二:综合评价法的实证分析 |
第四节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发展的政策环境选择 |
一、 良好的政策环境是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发展的先决条件 |
二、 完善我国农业科技园区政策环境 |
第五章 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与风险投资 |
第一节 高新农业技术产业与风险投资 |
一、 风险投资:着眼于高新技术产业的金融创新 |
二、 高新农业技术产业:以农业企业为主体的高风险产业 |
三、 国外高新农业技术企业风险投资发展借鉴 |
第二节 农业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平台 |
一、 农业科技园是技术集群和产业集群的集合 |
二、 集群企业是农业技术创新的“孵化器” |
三、 农业科技园区是高新农业技术转化的平台 |
第三节 风险投资:农业科技园区的必然选择 |
一、 高新农业技术企业发展离不开风险投资 |
二、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离不开风险投资 |
三、 农业科技园区的农业科研体系需要风险投资参与 |
第四节 风险投资与农业科技园区发展 |
一、 我国高新农业技术企业风险投资发展现状 |
二、 我国高新农业技术企业风险投资的障碍分析 |
三、 加快引入风险投资,促进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 |
第六章 农业科技园区的战略定位与发展模式 |
第一节 农业科技园区的结构功能与战略定位 |
一、 农业科技园区的结构功能 |
二、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目标定位 |
三、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面临的问题分析 |
第二节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发展的国际模式借鉴 |
一、 关于高科技园区空间布局的理论与实践 |
二、 高科技园区建设开发的国际经验借鉴 |
三、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成功模式剖析 |
第三节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发展的道路选择 |
一、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开发的技术经济背景 |
二、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项目设计与基本模块 |
三、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战略导向 |
四、 促进我国农业科技园区良好发展的对策措施 |
第七章 案例分析-武汉南湖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 |
第一节 武汉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现状评价 |
一、 比较优势 |
二、 业务方向 |
三、 实践意义 |
第二节 武汉南湖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 |
一、 南湖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模式 |
二、 南湖农业科技园区的运行机制 |
第三节 未来发展的战略方针与政策措施 |
一、 提高认识、统筹规划 |
二、 积极顺应WTO的挑战 |
三、 加强创新体系建设 提高园区内科技企业创新能力 |
四、 培植农业科技园区内的农业企业家 |
五、 市场开拓机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导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文献综述 |
引言 |
第1章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 |
1.1.1 新的科技革命的兴起 |
1.1.2 “知识经济”发展 |
1.1.3 经济全球化与科技全球化 |
1.2 相关概念 |
1.2.1 高新技术成果 |
1.2.2 高新技术产业 |
1.3 研究范围、目标及思路 |
1.3.1 研究范围界定 |
1.3.2 研究的预期目标 |
1.3.3 主要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及基本假设 |
1.4.1 主要研究方法选择 |
1.4.2 研究所用资料选用 |
1.4.3 主要的理论假定 |
1.5 相关研究综述 |
1.5.1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内容及结论 |
1.5.2 国内相关研究主要内容及结论 |
1.5.3 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
第2章 理论借鉴 |
2.1 经济增长理论借鉴 |
2.1.1 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
2.1.2 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 |
2.1.3 新经济理论内涵 |
2.1.4 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新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
2.1.5 高新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2.1.6 小结: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引擎 |
2.2 技术创新理论 |
2.2.1 技术创新的定义 |
2.2.2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2.2.3 技术创新的内涵 |
2.2.4 技术创新的类型 |
2.2.5 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 |
2.3 制度创新理论 |
2.3.1 制度及制度创新的内涵 |
2.3.2 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分析 |
2.3.3 制度创新与科技、经济发展 |
2.4 知识经济理论 |
2.4.1 知识经济的来龙去脉 |
2.4.2 知识经济是一种经济资源 |
2.4.3 知识经济与技术创新 |
2.4.4 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本 |
2.4.5 对“新经济”理论的呼唤 |
2.5 经济全球化 |
2.5.1 国际分工与协作 |
2.5.2 国际市场形成与国内市场的国际化 |
2.5.3 国际机遇与竞争 |
2.5.4 国家经济安全 |
2.6 竞争力理论 |
2.6.1 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 |
2.6.2 竞争力构成要素的演进 |
2.6.3 我国的现状与应对措施 |
第3章 高新技术成果概述 |
3.1 高新技术成果的内涵 |
3.1.1 高新技术、高技术成果 |
3.1.2 新技术、新技术成果 |
3.1.3 高新技术成果 |
3.1.4 高新技术产业 |
3.2 高新技术成果的分类 |
3.2.1 按技术所属学科领域的分类 |
3.2.2 按技术的应用领域的分类 |
3.2.3 按技术的可控程度的分类 |
3.2.4 按技术的风险性程度的分类 |
3.2.5 按其它标准的分类 |
3.3 高新技术成果的特点 |
3.3.1 高群体性 |
3.3.2 高智力 |
3.3.3 高渗透 |
3.3.4 高投资 |
3.3.5 高风险 |
3.3.6 高增长 |
3.3.7 高竞争 |
3.3.8 高战略 |
3.4 高新技术成果创新 |
3.4.1 高新技术成果创新过程 |
3.4.2 高新技术成果创新条件 |
3.5 高新技术成果评价 |
3.5.1 技术水平的评价 |
3.5.2 商业价值评价 |
3.5.3 对国家安全保障的影响评价 |
3.5.4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评价 |
3.5.5 风险评价 |
第4章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 |
4.1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内涵 |
4.1.1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含义 |
4.1.2 高新技术成果的有限转化与充分转化 |
4.1.3 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 |
4.2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过程分析 |
4.2.1 高新技术成果的生产性试验(中试) |
4.2.2 高新技术成果的传播与交易 |
4.2.3 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 |
4.3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条件 |
4.3.1 市场对高新技术成果的有效需求 |
4.3.2 高新技术成果充分成熟并具体良好商业价值 |
4.3.3 具备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基础条件与制度环境 |
4.3.4 存在拥有投资能力和运作能力的业主 |
4.4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途径 |
4.4.1 高新技术成果经市场交易通过业主转化 |
4.4.2 高新技术成果由研究开者与业主合作转化 |
4.4.3 高新技术成果通过研究开发主体自主转化 |
4.4.4 高新技术成果通过政府行为转化 |
4.5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成本与效益 |
4.5.1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直接成本 |
4.5.2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间接成本 |
4.5.3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直接效益 |
4.5.4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间接效益 |
4.5.5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成本与效益的比较 |
第5章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 |
5.1 市场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影响 |
5.1.1 市场对高新技术成果的需求态势 |
5.1.2 市场对高新技术成果的需求类型 |
5.1.3 市场风险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影响 |
5.2 高新技术成果属性对其转化的影响 |
5.2.1 高新技术成果的成熟度及可靠性 |
5.2.2 高新技术成果的商业价值 |
5.2.3 技术风险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影响 |
5.2.4 高新技术成果的技术性能与价格 |
5.3 投入与产出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影响 |
5.3.1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投资规模 |
5.3.2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投资回报水平 |
5.3.3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投资回收期 |
5.4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环境因素 |
5.4.1 政治环境 |
5.4.2 经济环境 |
5.4.3 制度建设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影响 |
5.4.4 社会经济形势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影响 |
5.4.5 市场发育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影响 |
第6章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主体行为分析 |
6.1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主体界定 |
6.1.1 成果转化主体 |
6.1.2 高新技术成果的提供者:研究开发机构及人员 |
6.1.3 高新技术成果的传播者:中介机构 |
6.1.4 高新技术成果的使用者:企业(业主) |
6.1.5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重要角色:政府 |
6.2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主体的行为目标 |
6.2.1 政府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的行为目标 |
6.2.2 研究开发者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的行为目标 |
6.2.3 中介机构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的行为目标 |
6.2.4 企业(业主)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的行为目标 |
6.3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驱动力 |
6.3.1 社会需求的驱动 |
6.3.2 政府对高新技术的推动 |
6.3.3 企业的创新偏好驱使 |
6.4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驱动力的作用 |
6.4.1 需求拉动的作用机理 |
6.4.2 政府启动的作用机理 |
6.4.3 企业的作用机理 |
6.5 不同主体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目标中的矛盾与冲突 |
6.6 不同主体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目标的衔接与协调 |
6.7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不同主体的行为博弈 |
6.7.1 政府与研究开发者之间的行为博弈 |
6.7.2 政府与企业(业主)之间的行为博弈 |
6.7.3 高新技术成果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的行为博弈 |
6.7.4 中介机构与成果提供者及使用者之间的行为博弈 |
第7章 典型国家高新技术成果转化 |
7.1 美国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 |
7.1.1 高新技术成果研究和转化发展态势 |
7.1.2 美国对科技研究开发(R&D)的投入 |
7.1.3 美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支持 |
7.1.4 美国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和新产品开发中的做法 |
7.1.5 美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绩效 |
7.2 日本高新技术成果转化 |
7.2.1 日本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发展态势 |
7.2.2 日本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主要政策 |
7.3 德国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 |
7.3.1 德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发展态势 |
7.3.2 德国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主要模式 |
7.3.3 德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支撑条件和政策保障 |
7.4 印度高新技术成果转化 |
7.4.1 印度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态势 |
7.4.2 印度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政策支持 |
7.4.3 印度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绩效 |
7.5 国外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启示 |
7.5.1 政府在硅谷发展中的作用 |
7.5.2 大学在硅谷发展中的作用 |
7.5.3 企业和产业组织的影响 |
7.5.4 技术与产业发展的影响 |
7.5.5 资本市场的作用 |
第8章 我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现状分析 |
8.1 我国高新技术成果研究开发现状(成果供给) |
8.1.1 我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本情况 |
8.1.2 我国科技体系发展概况 |
8.1.3 科技与经济相结合情况方针的确立和发展 |
8.2 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新技术成果的需求 |
8.2.1 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新技术成果的潜在需求 |
8.2.2 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有效需求 |
8.2.3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 |
8.2.4 高新技术成果需求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 |
8.2.5 高新科技成果转化与跨越发展的例子屡见不鲜 |
8.3 我国高新技术成果构成及转化态势 |
8.3.1 我国科技成果构成在不同时期各有其特点和侧重,主要经历三个阶段 |
8.3.2 我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 |
8.3.3 我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主要模式与途径 |
8.4 我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现状 |
8.5 中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不畅的原因剖析 |
8.5.1 我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不畅的现状 |
8.5.2 我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不畅的原因分析 |
8.6 中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经验与教训 |
第9章 我国高新技术成果的有效供给 |
9.1 高新技术成果的有效供给及转化 |
9.1.1 高新技术成果供给是转化的基础 |
9.1.2 高新技术成果的供给与有效供给 |
9.1.3 高新技术成果“有效供给--转化--有效供给”循环 |
9.2 中国高新技术成果研究开发体系构建 |
9.2.1 科研机构政策与运行机制创新 |
9.2.2 高校科研机构建设 |
9.2.3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
9.2.4 民营科研机构建设 |
9.2.5 政府制度创新建设 |
9.2.6 中国高新技术创新体系(研究开发体系)整合 |
9.3 我国高新技术成果研究开发的需求导向 |
9.3.1 我国对高新技术成果的基本需求 |
9.3.2 我国对高新技术成果研究开发的重点领域选择 |
9.3.3 我国对高新技术成果研究开发的主要类型选择 |
9.3.4 我国对高新技术成果研究开发的应用目标选择 |
9.4 相关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
9.4.1 新产品的初步设计 |
9.4.2 技术设计 |
9.4.3 生产性试验(中试) |
9.4.4 工艺设计 |
9.4.5 市场试销 |
9.4.6 员工培训 |
9.5 我国高新技术成果的传播 |
9.5.1 高新技术成果传播体系进度 |
9.5.2 相关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
9.5.3 高新技术成果传播手段的现代化 |
9.5.4 高新技术成果传播中的不足与过度 |
第10章 我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流通机制 |
10.1 高新技术成果的商业化 |
10.1.1 高新技术成果商业化的重要地位 |
10.1.2 高新技术成果研发的起点应是市场上最需要的产品 |
10.1.3 高新技术成果应具有经济实用性 |
10.2 高新技术成果商业化的主要特点 |
10.2.1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的不确定性 |
10.2.2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的商业流通费用缺位 |
10.3 高新技术成果商业化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
10.4 高新技术成果商业化获得成功的战略因素 |
10.5 高新技术成果商业化获得成功的具体措施 |
10.5.1 善于利用外部的科技成果 |
10.5.2 重视技术市场 |
10.5.3 重视“关键人物”的特殊作用 |
10.5.4 灵活的管理办法 |
10.5.5 及时对市场需求跟踪和进行预测 |
10.6 高新技术成果的流通机制 |
10.6.1 高新技术成果流通扩散的一般过程 |
10.6.2 高新技术成果扩散的载体 |
10.6.3 高新技术成果流通中的中介作用 |
10.7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流通的运行机制 |
10.7.1 供求机制 |
10.7.2 计划机制 |
10.7.3 中介机制 |
10.7.4 激励机制 |
10.8 加快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的成功经验 |
10.8.1 加强对科技事业的宏观管理 |
10.8.2 重视基础研究,增强开发后劲 |
10.8.3 大力开展应用技术的开发研究 |
10.8.4 实行自主开发与技术引进战略 |
10.8.5 促进高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和结合 |
10.9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案例借鉴 |
第11章 我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支撑体系建设 |
11.1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人才体系建设 |
11.1.1 高新技术成果研究开发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
11.1.2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运作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
11.1.3 人才资源的有效利用 |
11.2 市场体系建设 |
11.2.1 全国统一的要素市场建设 |
11.2.2 全国统一的商品市场建设 |
11.2.3 市场制度体系建设 |
11.2.4 市场行为与秩序的规范(信用问题) |
11.3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基础条件建设 |
11.3.1 生态环境建设 |
11.3.2 交通运输及仓储设施建设 |
11.3.3 能源设施建设 |
11.4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投资体系建设 |
11.4.1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风险投资 |
11.4.2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信贷投资 |
11.4.3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融资 |
11.4.4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税收支持 |
11.4.5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产业发展基金投资 |
11.4.6 业主投资 |
11.5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
第12章 我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制度创新 |
12.1 建立和完善高新技术成果产权保护制度 |
12.1.1 科学合理界定高新技术成果的产权(内容、归属) |
12.1.2 注重专利保护 |
12.1.3 注重知识产权制度建设 |
12.2 加快制定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利用和扩散政策 |
12.3 建立和完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风险投资制度 |
12.4 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
12.5 加强企业制度创新建设 |
第13章 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实行新型化工业 |
13.1 科技创新能力的巨大能动作用 |
13.1.1 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需加快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创新 |
13.1.2 加快高新技术成果有利于保障国家安全 |
13.1.3 高新技术成果顺利转化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因素 |
13.1.4 高新技术成果顺利转化是知识经济的强大动力 |
13.2 加快实施我国科技创新战略 |
13.2.1 科技创新跨越战略 |
13.2.2 加快科技管理体制创新 |
13.2.3 加快现代企业家队伍建设 |
13.3 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大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 |
13.3.1 新型化工业在发展中国家的新内涵 |
13.3.2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目标之一 |
13.3.3 加快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 |
13.4 积极探索走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
13.4.1 切实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13.4.2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 |
13.4.3 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 |
13.4.4 加快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大力培育新兴产业 |
第14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运用 |
14.1 研究结论 |
14.2 政策运用 |
参考文献 |
附: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高技术产业发展呼唤风险投资(论文参考文献)
- [1]科技金融协同集聚研究[D]. 束兰根. 南京大学, 2015(05)
- [2]资本市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D]. 荆娴. 东华大学, 2011(06)
- [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研究[D]. 黄海明. 中共中央党校, 2010(10)
- [4]高技术企业风险投资政策研究[D]. 宫清付. 浙江工业大学, 2007(02)
- [5]基于支撑环境分析的浙江创业投资发展对策研究[D]. 万坤扬. 浙江大学, 2007(02)
- [6]我国高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融资研究[D]. 王鹏. 武汉理工大学, 2005(08)
- [7]当代中国风险投资思想演变[D]. 郑卫峰. 复旦大学, 2005(07)
- [8]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新区、产业集群、制度安排[D]. 陈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04)
- [9]中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D]. 张晓玲. 华中农业大学, 2004(01)
- [10]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理论与实证研究[D]. 银纯泉. 西南农业大学,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