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士针刺伤概论

临床护士针刺伤概论

王彩彬(青海省人民医院青海西宁810001)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2-0253-01

【摘要】针刺伤对护理人员的危害日益严重,自1981年国内外大量的研究报道了有关针刺伤的发生原因,预防措施及管理。医院及相关管理者要引起重视,加大预防针刺伤的力度,保护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

【关键词】针刺伤护理预防

针刺伤在临床护士中很常见,由此带来的伤害也越来越大,美国疾病控制中心资料显示美国已有数名医护人员感染艾滋病,其中皮肤刺伤感染者占84.2﹪,最新统计显示,全世界每30秒就有一名医护工作者被污染针头刺伤,每年有近百万次针头扎伤事件发生,由针刺伤这种职业暴露而引发的血源感染的潜在危险不断增加,其中最常见﹑威胁最大的是乙肝﹑丙肝﹑艾滋病。大量研究证实: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这说明由针刺伤造成护理人员的职业性感染的危险性客观存在,不容忽视。

大量调查研究发现针刺伤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自我防护意识差。临床研究证明,没有接受过职业暴露培训的护士明显比受过培训的护士针刺伤几率高,而年资越低,学历越低,被针刺伤的几率也就越越高。研究证明工作一年以下的护士被针刺伤的几率最高,这都是因为他们防护意识差,工作经验少,操作不熟练所造成的。在传染科因防护意识强、工作量小,损伤率明显降低。

2﹑不良的行为习惯。护士在工作过程中,如能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流程操作,则会大大降低针刺伤。而相反如果工作中常伴有一些不良习惯,如双手回套针帽,手持裸露针头移动,不能及时收拾用过的利器,掰安剖时不用棉球保护,接触血液体液时不戴手套,则难免不被针刺伤并感染。

3﹑不良的环境因素。医疗环境的狭小拥挤或结构不合理,护理工作的过于繁重,以及为儿科或神经科烦躁患者操作时都易引发针刺伤。

4﹑安全产品使用的滞后。具有安全保护性装置的产品可减少针刺伤67%,如采血时的持针器,防漏密闭性能良好的利器盒,安全注射器,安全输液器,安全型留置针等等。

根据针刺伤发生的原因提出对策:

1、加强职业防护培训与教育,提高护士对身边职业危害认知程度。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树立标准预防的理念,提高护士预防针刺伤的自觉性。

2、规范操作行为,正确处理废弃物是降低针刺伤的重要环节。对低年资护士加强操作技能训练,避免不熟练的操作及不正规的流程引发的针刺伤。

3、改善工作条件,创建安全的医疗环境。

4、建立相关规章制度,预防控制与管理针刺伤,建立发生针刺伤后的处理规范与管理制度。

小结:综上所述,针刺伤的危害不容忽视,希望医院各级领导重视职业防护,制定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各级工作人员培训,规范职业操作,减少职业暴露引发的血源性感染,保障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毓琴,李蓓敏,吴燕.780名临床护士针刺伤现状调查[B].当代护士2007年第五期.学术版.

标签:;  ;  ;  

临床护士针刺伤概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