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壤有机碳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土壤,储量,速率,土壤学,林地,植被,自然保护区。
土壤有机碳库论文文献综述
王多斌,籍常婷,林慧龙[1](2019)在《基于DNDC模型的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含量动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发现以气温升高为主导的气候变化严重影响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动态变化,然而,关于气候变化和放牧对土壤有机碳的耦合效应知之甚少。本研究采用增温-放牧试验结合DNDC(de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模型,检测气候变化和放牧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并评估气候变化和放牧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对土壤有机碳产生负面影响;放牧强度通过增加践踏、落叶和粪便返还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温度、降水结合放牧强度,解释了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的63.4%。气候变化是导致土壤有机碳波动的主要因素,该因素解释了土壤有机碳变化的61.9%。相比之下,放牧强度解释了其变化的1.6%。持续的气候变化和放牧会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进而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草地生态系统管理应考虑到潜在的气候变化,以实现该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高雅晓玲,苗淑杰,乔云发,钟鑫,赵红飞[2](2020)在《干湿循环促进风沙土土壤有机碳矿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降雨量少和水分渗漏严重是东北风沙土的典型特点,因此,干湿循环频繁发生,不仅限制作物产量,而且不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和提升。土壤有机碳作为土壤肥力的重要因子,干湿交替对风沙土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还缺少系统研究。本研究设计两种干湿循环处理,即DW7(7d干处理,7d湿处理)和DW14(14d干处理,14d湿处理),干湿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分别为40%和100%田间持水量(WHC),同时,设置40%和100%WHC的两组恒定水分处理作对照,以CW和CD标记。进行室内培养实验,探讨水分对风沙土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通过分析土壤呼吸速率、累积呼吸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可溶性碳间的关系,发现土壤在经历干燥期复水后呼吸速率明显增大,且DW14复水后的呼吸率大于DW7;呼吸速率随干湿处理频数的增加而减少;累积矿化量表现为:CW>DW>CD,然而,两组干湿循环处理间无显着差异;在干湿循环中,湿处理的累积呼吸量大于干处理;微生物数量与累积矿化量呈正比;土壤可溶性碳含量在恒定水分土壤中与微生物活性正相关,在干湿循环处理中呈负相关,并且在湿润后下降。这些结果表明,频繁的干湿循环促进风沙土土壤有机碳矿化,因此,可以通过合理灌溉调节东北风沙土区土壤养分供给能力和维持可持续的土壤生产力。(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20年01期)
任玉连,陆梅,曹乾斌,李聪,冯峻[3](2019)在《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植被群落随山地海拔升高呈现有规律的垂直分布,能够引起样地微气候及土壤性质的改变,进而影响碳氮在土壤中的沉积。因此,不同典型植被类型土壤碳氮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山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旨在探明南滚河自然保护区不同典型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储量沿海拔梯度的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方法】选取南滚河自然保护区沿海拔形成的3种典型植被类型(沟谷雨林、半常绿季雨林和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植被类型之间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储量的变化规律,并运用线性回归和RDA冗余分析等方法研究环境因子沿海拔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储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典型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储量随海拔升高呈现显着增加的变化趋势(P <0.05),即沟谷雨林(89.10 t/hm~2,11.94 t/hm~2)<半常绿季雨林(190.30 t/hm~2,25.34 t/hm~2)<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508.05 t/hm2,56.55 t/hm2),这种变化规律与凋落物厚度、年均降水量、土壤含水量、总有机碳及全氮沿海拔的变化相一致;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储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垂直变化规律,而土壤全氮储量则随土层深度增加呈逐渐降低趋势;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储量与海拔、土壤含水量、总有机碳、全氮、凋落物厚度和年均降水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 <0.01),与土壤密度、pH、年均气温和土壤温度呈极显着负相关(P <0.01),冗余分析表明凋落物厚度与土壤含水量是影响有机碳和全氮储量的主导因子。【结论】热带地区植被类型沿海拔梯度有规律的分布,能够通过改变样地微气候(如温度、水分)、凋落物输入(凋落物厚度)及土壤理化环境(如土壤密度、C与N含量等),进而显着影响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储量的空间分布。(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马琳[4](2019)在《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有机碳是碳循环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变化直接影响着碳循环每个环节的收支平衡。本文综述土壤有机碳的测定方法,明确各测定方法优缺点及应用范围,并从施肥、土地利用方式两方面阐述人为因素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提出土壤有机碳研究现存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期刊2019年32期)
翟国庆,李永江,韩明钊,王恩姮[5](2019)在《不同开垦年限坡地黑土耕层土壤有机碳库分配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因耕作和侵蚀的共同作用,农田坡地景观多为坡上侵蚀、坡下沉积的空间格局,同时伴随侵蚀区和沉积区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及稳定机制的差异.为探明长期耕作的农田黑土有机碳库积累-损耗特征,采用Stewart物理-化学联合分组方法,以典型黑土区不同开垦年限坡耕地为研究对象,探讨基于侵蚀-沉积作用的不同稳定机制碳库(游离未保护碳、物理保护碳、化学保护碳、生物化学保护碳)的分配特征.结果表明:长期耕作与侵蚀导致坡下沉积区显着富积SOC,4种碳库含量整体表现为沉积区显着大于侵蚀区;黑土区坡耕地SOC以化学保护碳库和生物化学保护碳库为主(>90%),侵蚀区主要积累化学保护有机碳(84.6%),沉积区主要积累生物化学保护有机碳(51.4%);随着开垦年限的延长,4种碳库积累速率随着碳稳定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为生物化学保护碳库(48%)>化学保护碳库(42.2%)>物理保护碳库(6.4%)>游离未保护碳库(3.4%);游离未保护有机碳库占比和积累速率最小,但其对外界干扰最敏感,在黑土管理过程中应引起足够重视.(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张青青,张桂莲,伍海兵,仲启铖,何小丽[6](2019)在《上海市林地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有机碳影响着全球气候生态系统的平衡。城市林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碳含量和密度的高低是评价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以上海市7种典型林地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林、阔叶混交林、其他软阔林、其他硬阔林、针阔混交林、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林、经济林为对象,分析了不同林地、不同土层(0~10, 10~30, 30~100 cm)的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密度分布特征,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和逐步剔除回归法探讨了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上海市林地0~100 cm土壤有机碳平均质量分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其他软阔林、樟树林、经济林、阔叶混交林、水杉林、针阔混交林、其他硬阔林。各林地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在0~10和10~30 cm存在显着差异(P<0.05)。除经济林,其余林地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在垂直方向上均表现为逐渐降低。②上海市林地0~100 cm土壤有机碳密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樟树林、其他软阔林、经济林、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水杉林、其他硬阔林。上海市林地0~30 cm土层有机碳密度对0~100 cm土层的贡献率较低。③上海市7种林地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全氮和碱解氮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电导率、全磷的相关性不显着。樟树林、其他软阔林、其他硬阔林、水杉林的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容重显着负相关(P<0.05)。阔叶混交林、其他软阔林、其他硬阔林的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pH值呈显着负相关(P<0.05);樟树林、水杉林的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速效磷显着正相关(P<0.05)。除阔叶混交林、水杉林的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全氮,樟树林、其他软阔林、其他硬阔林和针阔混交林的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变化的主控因子为碱解氮。表5参34(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周飞,鲁立明,陈余平,韩红煊[7](2019)在《秸秆还田对双季稻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余姚市早稻-晚稻连作农业生产区,以多年不施肥处理、常规施肥处理、秸秆还田+常规施肥处理的双季稻生产系统为对象,研究了试验点耕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常规施肥处理的耕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高于其他处理,更有利于土壤肥力提升。(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肖烨,黄志刚[8](2019)在《湿地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微生物学影响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碳库,其土壤有机碳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微生物活性因子直接参与土壤物质循环,是湿地土壤有机碳分解周转的主要内在驱动因子,是反映土壤有机碳早期变化的敏感性指标。从微生物区系组成、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微生物量、酶活性和微生物呼吸等方面综述了影响湿地土壤碳周转的微生物学机制,对深入解析湿地土壤有机碳的迁移转换,阐明湿地土壤碳动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20期)
王燕,高志海,孙斌,李长龙,宋张亮[9](2019)在《半干旱区土壤有机碳密度遥感估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定量估算半干旱区土壤有机碳密度(soil organic carbon density,SOCD)及空间分布规律对了解该区域的土壤碳收支情况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陆地碳循环平衡原理,结合2012—2016年MODIS数据和CASA模型估算了浑善达克沙地及其周边地区的年均NPP和年均土壤基础呼吸,将年均NPP与年均土壤基础呼吸分别与实测SOCD进行相关性分析,构建最优的SOCD估算模型。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表层(0~10cm)平均SOCD约为1.68kg C/m~2,SOCD介于0.5~6.61kg C/m~2之间;SOCD具有高度的空间变异性,由西至东逐渐增大,东部稀疏林地以及灌木林区域SOCD较高,西部荒漠草原地区SOCD较低。研究发现,SOCD与植被、人类生产活动以及气候特征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遥感信息》期刊2019年05期)
张黛静,宗洁静,马建辉,杨雪倩,胡晓[10](2019)在《小麦-玉米周年耕作方式与增施有机肥对夏玉米土壤有机碳库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合理的耕作与施肥方式对农业可持续性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借助从2010年开始的大田耕作与增施有机肥长期定位试验平台,采用二因素区组设计,设置小麦深耕+玉米免耕(DT)、小麦浅耕+玉米免耕(ST)、小麦免耕+玉米免耕(NT)、小麦深耕有机肥+玉米免耕(DTF)、小麦浅耕有机肥+玉米免耕(STF)和小麦免耕有机肥+玉米免耕(NTF)6个处理,研究华北平原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夏玉米(Zea mays L.)周年不同耕作与增施有机肥对夏玉米有机碳库、产量与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有机肥,0—20cm土层,成熟期土壤总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与颗粒有机碳含量表现为NTF>STF>DTF;20—40 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在STF处理表现较高,分别为14.23 g·kg~(-1)和4.04 g·kg~(-1),颗粒有机碳在DTF下表现较高,为3.50 g·kg~(-1);40—60 cm土层,STF处理的土壤总有机碳与颗粒有机碳在成熟期表现较高,分别为8.99 g·kg~(-1)和0.89 g·kg~(-1);产量在DTF处理达到最高,为12 170 kg·hm~(-2);DTF处理增加了玉米土壤N_2O、CH_4和CO_2的排放,分别比DT处理增加了69.58%、83%和26.1%,NT与NTF处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综合增温潜势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NTF处理综合增温潜势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分别比DTF处理降低63.29%和57.22%。综合考虑耕作与施肥方式对玉米有机碳库、产量和温室气体的影响,短期监测来看,采用小麦免耕增施有机肥+玉米免耕的一年两熟制能够在保持玉米较高产量的同时固定土壤碳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土壤有机碳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降雨量少和水分渗漏严重是东北风沙土的典型特点,因此,干湿循环频繁发生,不仅限制作物产量,而且不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和提升。土壤有机碳作为土壤肥力的重要因子,干湿交替对风沙土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还缺少系统研究。本研究设计两种干湿循环处理,即DW7(7d干处理,7d湿处理)和DW14(14d干处理,14d湿处理),干湿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分别为40%和100%田间持水量(WHC),同时,设置40%和100%WHC的两组恒定水分处理作对照,以CW和CD标记。进行室内培养实验,探讨水分对风沙土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通过分析土壤呼吸速率、累积呼吸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可溶性碳间的关系,发现土壤在经历干燥期复水后呼吸速率明显增大,且DW14复水后的呼吸率大于DW7;呼吸速率随干湿处理频数的增加而减少;累积矿化量表现为:CW>DW>CD,然而,两组干湿循环处理间无显着差异;在干湿循环中,湿处理的累积呼吸量大于干处理;微生物数量与累积矿化量呈正比;土壤可溶性碳含量在恒定水分土壤中与微生物活性正相关,在干湿循环处理中呈负相关,并且在湿润后下降。这些结果表明,频繁的干湿循环促进风沙土土壤有机碳矿化,因此,可以通过合理灌溉调节东北风沙土区土壤养分供给能力和维持可持续的土壤生产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壤有机碳库论文参考文献
[1].王多斌,籍常婷,林慧龙.基于DNDC模型的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含量动态研究[J].草业学报.2019
[2].高雅晓玲,苗淑杰,乔云发,钟鑫,赵红飞.干湿循环促进风沙土土壤有机碳矿化[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
[3].任玉连,陆梅,曹乾斌,李聪,冯峻.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9
[4].马琳.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2019
[5].翟国庆,李永江,韩明钊,王恩姮.不同开垦年限坡地黑土耕层土壤有机碳库分配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19
[6].张青青,张桂莲,伍海兵,仲启铖,何小丽.上海市林地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9
[7].周飞,鲁立明,陈余平,韩红煊.秸秆还田对双季稻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9
[8].肖烨,黄志刚.湿地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微生物学影响机制[J].安徽农业科学.2019
[9].王燕,高志海,孙斌,李长龙,宋张亮.半干旱区土壤有机碳密度遥感估算[J].遥感信息.2019
[10].张黛静,宗洁静,马建辉,杨雪倩,胡晓.小麦-玉米周年耕作方式与增施有机肥对夏玉米土壤有机碳库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