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孢炭疽菌的遗传多样性

胶孢炭疽菌的遗传多样性

姚广博[1]2015年在《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与其优势叶内生真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外来植物可以在入侵地积累抑制本地植物生长的病原菌,这些病原菌在入侵植物生长的某一时期又会以内生菌的形式存在。当这些病原菌对外来植物的致病性相对比本地植物的致病性较弱或转化为内生菌失去致病力时,病原菌的积累在外来植物与本地植物的竞争中就会间接的增加入侵植物的竞争优势。同时病原菌、内生菌与宿主植物的相互作用又会导致它们之间的共进化。近来,紫茎泽兰与入侵地微生物相互作用进而促进其成功入侵的机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这种入侵机制如何发生目前尚不清楚。因此,探究内生真菌与紫茎泽兰随着入侵的地理位置、时间的相互变化关系,对解释紫茎泽兰利用本地微生物实现成功入侵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探究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提供理论借鉴。根据实验室前期的研究结果,本论文在云南省内选取13个样地的紫茎泽兰及其内生菌和当地植物的病原菌进行研究,分别进行基于ISSR多态性分析和ITS基因扩增分析的单倍型作比对,以及多样性的相关性分析,主要获得以下结论:1、紫茎泽兰叶内生优势真菌与其他本地植物部分叶病原菌为同一单倍型分离得到883株菌,扩增ITS基因测序并校对后,可供分析753株,初步鉴定炭疽菌562株。炭疽菌划分为59个单倍型,其中单倍型177和158为优势单倍型,包含的菌株数量分别为142和112,菌株经过特殊的分子序列(5'-GGGCGGGT-3')鉴定都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其中紫茎泽兰内生菌所占比例都达到60%以上,本地植物病原菌占比20%以上。可以设想,作为紫茎泽兰的优势叶内生真菌,在部分本地植物中则以病原菌的形式存在。2、与紫茎泽兰优势叶内生真菌为同一单倍型的病原菌宿主非常广泛与紫茎泽兰优势叶内生真菌为同一单倍型的病原菌宿主包括芒果(Mangifera indica),香蕉(Musa nana),四季豆(Phaseolus vulgaris),盐肤木(Rhus chinensis),烟草(Nicotiana tabacum),地桃花(Urena lobata),钝萼铁线莲(Clematis peterae),糯米草(Gonostegia hirta),粘山药(Dioscorea hemsleyi)、牛尾蒿(Artemisia dubia)、尼泊尔桤木(Alnus nepalensis)等多种本地植物,范围非常广泛,可进一步说明紫茎泽兰富集本地病原微生物来增加其竞争优势。3、紫茎泽兰、叶内生真菌、叶内生胶孢炭疽菌的遗传多样性都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少,并且均达到显着水平(P=0.027,0.011,0.022)。说明紫茎泽兰与其叶内生真菌、叶内生胶孢炭疽菌有着紧密的联系。4、紫茎泽兰与叶内生胶孢炭疽菌之间的协同进化关系未达到明显的一致性将紫茎泽兰的居群进化图谱与其叶内生胶孢炭疽菌的居群进化图谱相对比,并未发现明显的一致性。只有元江居群紫茎泽兰和叶内生胶孢炭疽菌的分化相对其它居群最远,出现了进化的一致。

邢红梅[2]2007年在《红掌炭疽病病原的鉴定、分子检测及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两种方法对红掌炭疽病的病原进行了鉴定;并对红掌炭疽菌的分子检测进行了研究;同时建立了毁灭炭疽菌的RAPD-PCR和ISSR-PCR的最佳反应体系,对红掌上的5个毁灭炭疽菌地理群体和1个胶孢炭疽菌地理群体进行了RAPD和ISSR分析。红掌炭疽茵的收集与鉴定:从广州、扬州、南京等地采集红掌炭疽茵,在经单孢分离得到的炭疽菌中,存在形态差异明显的两个群体。每个群体各选取2个代表菌株,进行形态特征,致病性,寄主范围鉴定及核糖体DNA-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红掌上有两种致病菌,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毁灭炭疽菌(Colletotrichum destructivum),后者是首次报道在红掌上致病,且发现为优势种;两者可单独侵染,也可复合侵染,都具有潜伏侵染的特性。红掌炭疽菌的分子检测:根据Colletotrichum 33个种的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差异设计的两对种特异性引物E1/E2,F1/ITS4,可以分别特异地从红掌上的胶孢炭疽菌和毁灭炭疽菌菌株中扩增到一条329 bp和486 bp的条带,而从其它供试菌株中不能扩增出该条带。这两个检测体系对纯基因组DNA的扩增灵敏度均达到10pg;将这两对引物分别与ITS区通用引物进行套式PCR后检测灵敏度菌均至少可提高10000倍;当1g土中达到200个分生孢子均可被检测出;进一步利用这两个检测体系对携带病原菌的灌溉水、发病组织进行检测,均能快速稳定地检测出病原菌。毁灭炭疽茵基因组RAPD,ISSR-PCR体系的建立:对影响PCR反应的主要因子:Mg~2+、dNTP、Taq酶、引物浓度进行优化,建立起适合于毁灭炭疽菌基因组DNA的RAPD和ISSR反应体系。RAPD反应体系(25μl):Mg~(2+)浓度2.5mmol/L,dNTP浓度200μmol/L,Taq酶用量IU,引物浓度1μmol/L。ISSR反应体系(25μl)为:Mg~(2+)浓度2mmol/L,dNTP浓度150μmol/L,Taq酶用量0.5U,引物浓度1.25μmol/L。炭疽菌基因组RAPD和ISSR指纹图谱分析:采用RAPD和ISSR分析技术对来自于广州、南京等地红掌上的五个毁灭炭疽菌地理群体和来自广州红掌上的一个胶孢炭疽菌地理群体的DNA指纹图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155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比例为96.13%,而10条ISSR引物扩增出101条条带,多态性条带比例为98.02%。无论是RAPD还是ISSR分析都表明:六个地理群体中,广州花都的胶孢炭疽群体遗传变异最大,群体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其次则以广州花都的毁灭炭疽群体遗传变异最大;六个地理群体中,广州花都的毁灭炭疽菌群体与广州番禺的毁灭炭疽菌群体遗传相似性最高,而广州花都的胶孢炭疽菌群体遗传距离最远。

曾大兴, 戚佩坤, 姜子德[3]2003年在《胶孢炭疽菌的种内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应用RAPD分析对广东不同果树上的胶孢炭疽菌的种内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部分芒果上的菌株外,20个来源于不同果树上的胶孢炭疽菌都以较高的相似系数聚为一个大群(群I)。说明尽管胶孢炭疽菌具有复合种的性质,但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其遗传背景还是相近的,表现出种的典型特征。6个芒果菌株组成3个小群,且与群I的亲缘关系较远,其分类地位有待进一步明确。

邓维萍, 杜飞, 杨敏, 杨积忠, 何霞红[4]2015年在《云南葡萄炭疽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指出本研究利用β-tub2,ef1-α和his4基因部分序列对60株采自云南省不同葡萄产区的葡萄炭疽病菌菌株进行基因谱系分析。结果表明:引起云南葡萄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较为复杂,不仅包括胶孢炭疽菌复合种群中的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还有胶孢炭疽菌复合种群中的其他种或炭疽菌属其他种。来源于不同产地不同葡萄品种上的炭疽菌遗传多样性丰富,但分子水平的多样性与菌株的地理来源、寄主种类、形态特征及对红提致病力方面无明显相关性。

李娜[5]2012年在《炭疽病病原种类及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炭疽病是一种重要的全球性病害,多发生在热带、亚热带等高温湿热的地区。该病害在我国发病尤为严重,能够引起叶斑、烂果等,造成农作物、蔬菜等减产。每年由炭疽病造成的损失无法估计,因此对我国炭疽病病原进行分类鉴定以及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很有必要。本研究从四川雅安、泸州、攀枝花、成都、宜宾、西昌、温江、双流以及广西、云南、海南、湖南等地共计采集到164份不同寄主的病害样品。采用直接单孢分离和组织分离两种方式,共计获得炭疽菌株102个。通过形态特征的观察(菌落特征、孢子形态大小、附着胞的特征等)进行分类鉴定,从中选出55个典型菌株以胶孢炭疽菌特异性引物CgInt和尖孢炭疽菌特异性引物CaInt2进行种特异性检测,结合rDNA-ITS区的PCR扩增对这55个炭疽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并对以rDNA-ITS区、β-微管蛋白-2-基因、钙调蛋白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进行分析,选取柑橘、苹果、辣椒进行致病性测定,进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从不同的寄主上分离到的102个菌株依据其形态特征可鉴定为叁类: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尖孢炭疽菌(C. acutatum)和平头炭疽菌(C. truncatum)。各菌株的菌落特征、分生孢子形态与大小、分生孢子盘的大小等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表明炭疽菌在形态学上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供试菌株中胶孢炭疽菌为95株,约占所有菌株的93.1%,为优势种;尖孢炭疽菌为6株,约占供试菌株的5.9%;仅有一株编号为YJH的炭疽被鉴定为平头炭疽菌(C. truncatum)。通过以rDNA-ITS区序列、β-微管蛋白-2-基因、钙调蛋白基因的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进行分析,3个序列均能揭示炭疽菌种间的差异,均将供试菌株聚为叁类,这与形态学鉴定的结果相同。但是rDNA-ITS区序列和p-微管蛋白-2-基因的序列只能有效地揭示炭疽菌属的种间的分化,而无法有效地揭示胶孢炭疽菌种内的分化,胶孢炭疽菌以较高的相似度聚为一类。而以钙调蛋白基因的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可信度较高,既能够能有效的揭示群体的种间差异也可以有效地揭示胶孢炭疽菌种内的遗传分化。本研究未发现聚类结果与寄主类型和地理来源有明显的相关性。系统进化树显示了炭疽菌属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供试菌株的致病能力出现了分化现象。可致病的菌株被划为叁个不同的等级。测定结果显示所有的供试菌株对柑橘都有致病能力。49%的供试菌株致病性较强。而对于辣椒和苹果来说,有部分菌株不致病,大多数菌株的致病性中等。各菌株的致病性强弱与地理来源和寄主种类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王雪莲[6]2015年在《柑橘对胶孢炭疽菌的抗性研究》文中认为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Corda)真菌是一类全球性分布的植物病原菌,特别是在高温多湿的热带和亚热带,可引起果树、农作物等多种植物的炭疽病发生,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其中,由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侵染引起的柑橘炭疽病是柑橘的主要真菌病害,几乎遍布于世界各大柑橘产区,如美国、巴西、日本、中国等。在中国,柑橘炭疽病也是柑橘产区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如上海崇明,江西南丰,广东德庆及云南马关等。柑橘炭疽病发生严重时可导致橘园大面积枝梢干枯、失收甚至全树果实落光。目前,柑橘炭疽病以化学防治为主。杀菌剂的连续使用,会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从而降低化学防治效果。同时,也容易造成果实农药残留,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构成潜在威胁。抗病品种的利用是防治植物病害有效、经济、安全的措施,而抗性评价是抗病育种的关键环节。到目前为止,国内关于柑橘种质资源对炭疽病的抗性评价研究报道较少。因此,筛选抗炭疽病的柑橘种质资源,定位相关抗性基因,成为柑橘抗炭疽病育种的当务之急。本研究对课题组保存的16株柑橘炭疽病菌进行了菌种鉴定及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了强致病力胶孢炭疽菌菌株。为研究不同柑橘种质对炭疽病的抗性,本试验采用离体果实室内人工接种法,根据病情指数法、病斑平均直径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法等3种不同抗性评价方法探讨了52份柑橘属种质对胶孢炭疽菌的抗性。另外,以创建的柑橘分子标记遗传图谱为基础,利用“梨橙2号×晚蜜2号”及其杂交所得到的F1代68株LW品系的叶片为材料,以严重度和发病率为依据,通过QTL找到抗性相关的标记位点。最后,采用RT-PCR对部分抗性标记位点的相关基因进行验证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菌落、菌丝、分生孢子、附着胞等形态学鉴定,致病性测定,菌丝融合群鉴定等研究发现15株菌鉴定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1株菌为尖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acutatum)。且分离自重庆北碚脐橙的病原菌CQBB-QC与分离自陕西汉中温州蜜柑的病原菌SXHZ-WZMG-2属于同一菌丝融合群,与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相似,为柑橘炭疽病致病菌且是强致病力菌株。ITS基因和TUB2基因序列可以揭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尖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acutatum)种间的遗传变异,但不能有效的揭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种内的遗传分化。而GADPH, GS, CHS及CAL基因序列能有效地揭示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种及种下的变异。用ERIC和BOX引物对柑橘炭疽菌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发现柑橘炭疽菌存在丰富的多样性,而引物ERIC优于引物BOX,遗传距离为8时,菌株CQBB-QC和SXHZ-WZMG-2聚为一枝,遗传距离较近。(2)采用离体果实室内人工接种法,根据病情指数法、病斑平均直径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法等3种不同评价方法探讨了52份不同柑橘属种质对胶孢炭疽菌的抗性。结果表明,供试的柑橘属种质可划分为高抗、抗、中抗和感4类,未发现免疫和高感种质。胡柚、伏令夏橙、火焰葡萄柚、冰糖橙、刘金刚甜橙、哈姆林甜橙、新会甜橙和晚棱脐橙为高抗种质。其它种质在不同评价方法中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性。与此同时,通过3种柑橘炭疽菌抗性评价方法对“晚蜜2号×梨橙2号”及其杂交WL品系部分后代的抗性进行比较,发现其后代的抗性差异较大。(3)选用“梨橙2号×晚蜜2号”及其衍生的68株F1代LW杂交系叶片为材料,采用离体叶片室内人工接种法,依据叶片发病率和严重度进行柑橘炭疽菌的识别抗性与防御抗性表型分析,随后进行了柑橘抗炭疽病的QTL定位。以构建的含有334个SSR标记,9个连锁群,总长844.2 cM,平均图距2.53 cM的分子遗传图谱为基础,运用Map QTL6.0分析软件,采用区间作图法(IM)和多重区间作图法(MQM)进行QTL相关位点检测优化。结果发现,在LOD≥2.5的情况下,在LW1、LW2、LW3、LW4、LW8、LW9等6个连锁群上共检测到10个与柑橘炭疽菌抗性相关的QTL标记位点cSSR250、cBMM88、LcSSR150、LcSSR135、 cSSR340、cSSR36、cSSR197、ccSM146-110、cSSR230及F21,且单个QTL贡献率范围在10.3%-35%之间。(4)参照68株F1代LW杂交品系柑橘品种对炭疽菌的抗性等级划分,分别选取高感、感病、中抗、抗病及高抗等12个品种接种菌株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CQBB-QC进行抗性相关基因的RT-PCR分析,LW品系叶片接菌处理10 d和1d比较,发现LcSSR150和ccSM146-110对应基因表达增强。cSSR250对应基因表达模式在10 d和1d时一致,在抗病品种LW-30、LW-43,中抗品种L-2、LW-18,感病品种W-2、LW-47及高感品种LW-54、LW-24、LW-68诱导处理和对照中均为高表达,但在高抗品种LW-12、LW-23和LW-2接菌处理和对照处理中表达量较低;而其他对应基因在接种10d和1d时,接菌和空白处理中没有明显差异。

蒲占湑, 鹿连明, 黄振东, 胡秀荣, 杜丹超[7]2017年在《浙江省柑橘胶孢炭疽菌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文中指出为了解柑橘炭疽病菌的种内遗传多样性,从32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好、条带清晰的5条引物,对28株炭疽病菌株进行ISSR-PCR扩增.结果显示:5条引物共扩增出43个条带,多态性条带41个,多态性比例为95.34%,说明柑橘炭疽病菌种内遗传多样性丰富.利用NTSYS软件分析并构建UPGMA聚类图,当相似系数为0.73时,28株菌可以分为5个类群,不同菌株间遗传变异较大,遗传变异与地域来源无显着的相关性.

陈希芹[8]2004年在《胶孢炭疽菌的遗传多样性》文中研究表明炭疽病是世界性的植物病害,对许多作物构成严重威胁,尤其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有多种炭疽菌可引起作物炭疽病,其中胶孢炭疽菌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寄主范围十分广泛,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从四川、广西、海南等7个省的21种寄主植物(包括果树、蔬菜、花卉、林木)炭疽病中分离获得36个炭疽菌菌株。根据形态特征,35个菌株被鉴定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仅1个菌株为尖孢炭疽(C.acutatum)。借助胶孢炭疽菌的种特异性引物CgInt、RAPD分析、rDNA ITS/5.8S序列分析等手段充分表明,除山药炭疽菌株(CG1)外,形态鉴定的胶孢炭疽菌(包括来自玉米、菜豆、香蕉)都符合胶孢炭疽菌的特征。 胶孢炭疽菌菌株间从形态特征、致病性、分子遗传水平、营养体亲和群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变异。35个胶孢炭疽菌菌株在菌落颜色、分生孢子盘的排列颜色、分生孢子的形状和大小、附着胞的形态及菌落日平均生长量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通过RAPD和ITS/5.8S区域序列分析表明,胶孢炭疽菌群体内菌株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根据RAPD数据,在0.72的相似系数水平上,28个菌株可以分成6个组,其中64%菌株被聚入优势组内,组内含有不同致病类型、不同寄主、不同地理来源的菌株,表明RAPD多态性与致病性、寄主种类、菌株地理来源间无明显的直接关系。通过rDNA的ITS/5.8S序列分析表明,胶孢炭疽菌种内菌株在此区域也有一定遗传变异。所有供试菌株(CG1除外)在苹果、葡萄、辣椒和四季豆的收获器官上经人工接种均可造成发病,引起典型的症状特征,其致病力存在着明显的分化,分为强、中、弱叁类。同样,致病力分化与寄主种类及地理来源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采用硝酸盐nit突变体互补配对技术对28个胶孢炭疽菌进行营养体亲和性研究表明,菌株间具有丰富的VCG多样性,28个菌株被划分成11个营养体亲和群,17个菌株(占61%)被划入优势组内。营养体亲和群的划分与寄主种类、地理来源、致病性和RAPD分析间未见明显的相关性。

李河, 朱丹雪, 徐建平, 周国英, 胡茉[9]2014年在《引起油茶炭疽病胶孢炭疽菌种群遗传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胶孢炭疽菌是引起油茶炭疽病的主要病原之一。目前对于该病原菌种群的遗传结构尚未见报道。研究病菌种群的遗传结构对制定科学的防治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比较中国6个省12个不同地区的126个胶孢炭疽菌的ITS序列的差异,以期研究各不同群体的单倍体型多样性,不同地区群体之间的遗传关系,以及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的线性关系。遗传分析发现,得到的126个胶孢炭疽菌样品ITS序列可定义为27种单倍体型。27种单倍体型中,一个主要的单倍体型(Haplotype12)含有78个样品,且基本上每个样品采集地都有分布。遗传分化指数(Fst)表明病菌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分化较大。AMOVA分析显示,种群间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6%,种群内部变异占总变异的94%。Mantel测试显示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没有显着的线性关系。对所有地理种群病原菌ITS序列的核苷酸不配对进行分析,发现油茶炭疽病菌未经历过大规模的种群扩张过程。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来自不同地区的油茶炭疽病菌散乱的分布在系统树中。研究结果表明油茶炭疽病菌种群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陈国庆[10]2010年在《中国柑橘炭疽病病原种类及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柑橘炭疽病是柑橘上重要的常发性病害,为害新梢、叶片、花器、幼果、果梗以及引起贮藏期蒂腐烂果,某些年份在局部地区会爆发流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然而国际上有关柑橘炭疽病的研究并不深入,国内的研究更是屈指可数。本文就我国柑橘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spp.)真菌引起的病原种类,以及优势种群的种群遗传多样性开展了研究,获得如下结果。对来自浙江,江西,广东,福建,湖南,重庆和云南等地不同柑橘类型(品种),不同发病器官的炭疽病材料进行分离培养,获得220个单孢菌株。依据在PDA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和分生孢子的形态,病菌可分为3个类型,A:菌落颜色白色至深青色,变化多样,生长速率1.2-1.7 cm/天,产生鲜红色分生孢子堆,孢子呈棍棒状,两端钝圆,大小12.5~18.6×4.7~6.0μm;B:菌落灰白色,生长速率0.6~0.8 cm/d,产生淡红色孢子堆,分生孢子梭形,两端尖,12.4-14.8×4.1~5.1μm;C:菌落青色,生长速率居于A,B之间,1.0-1.3 cm/d,产生橘黄色分生孢子堆,分生孢子新月形。测定这3个类型菌株的致病性表明:A和C类型菌株均能侵染椪柑(Citrus reticulata)嫩梢、花器和成熟的果实,引起典型的症状;而B类型菌株只能感染椪柑的花器,能够在椪柑的叶片和成熟果实上存活,但不能引起发病,其寄生具有很强的组织特异性。应用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尖孢炭疽菌C. acutatum的种特异性引物CgInt/ITS4和CaInt/ITS4进行PCR扩增,发现引物CgInt/ITS4能从A类菌株扩增到约450bp目标片段,CaInt/ITS4能从B类菌株中扩增到约490bp目标片段,但该两对引物均不能从C类菌株扩增出片段。选取3种类型部分菌株应用通用引物ITS4/ITS5扩增rDNA-ITS区域,克隆测序结果在NCBI上比对,发现A类型菌株(HN-L01,JX-F10,CQ-L03,GD-B15)与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AJ301988,AM947679)同源性为99%,B类型菌株(YN01,YN02,YN-3-16)与C. acutatum(AJ301964,AJ301932)的同源性为99%,C类菌株(XY-01,XY-02)与平头炭疽菌C. truncatum(AY266380,AJ301944)相似度为99%。综合国外文献和本研究结果,A和B型可确定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尖孢炭疽菌C. acutatum: C类型暂定为平头炭疽菌Ctruncatum,鉴于该病菌尚未在柑橘上发生和为害的报道,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确定。在获得的菌株中,C. gloeosporioides占96.3%,分布各个采样省份,占据绝对优势;C. acutatum只是从云南瑞丽的莱檬(C.aurantifolia)上发现,占1.4%;而C. truncatum菌株来自云南和广东,只占2.3%。综上所述,引起我国柑橘炭疽病的病原有3个,以胶孢炭疽菌为优势种群。利用5对引物Bt2a/Bt2b,GSF1/GSR1,GDF1/GDR1,CLl/CL2,ITS4/ITS 5分别扩增β-微管蛋白(beta tubulin-2-gene, BT),谷氨酸合成酶(glutamine-synthetase, GS),叁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DPH),钙调蛋白基因(calmoudulin, Cal)和核糖体DNA转录间隔(ITS)的部分序列,应用软件MEGA4.0的邻接法(neighbor--joining method,N-J)构建系统进化树来研究柑橘上的C. gloeosporioides的群体遗传变异。结果表明:ITS和BT基因序列都不能有效地揭示出C. gloeosporioides种下的变异水平,来自柑橘的菌株以高相似度聚为一类;Cal,GDPH,GS对揭示C. gloeosporioides群体遗传变异是有效的,其中C. gloeosporioides群体依Cal序列可聚为Cal-Ⅰ和Cal-Ⅱ两个亚群,依GDPH可聚为GD-Ⅰ和GD-2Ⅱ两个亚群,依GS序列聚为GS-Ⅰ,GS-Ⅱ,GS-Ⅲ,GS-Ⅳ共4个亚群。3种基因序列形成的各亚群间在菌株构成上有一定的重合性,但又不尽相同。最后将5个基因序列合并后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除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包括Ⅰ,Ⅱ,Ⅲ,Ⅳ,Ⅴ,Ⅵ,Ⅶ,Ⅷ共8个小亚群。其中Ⅰ,Ⅱ,Ⅲ,Ⅳ,Ⅴ,Ⅵ构成大亚群Group A, VI,Ⅶ构成另一个大类群Group B。综合分析发现,柑橘上C. gloeosporioides群体遗传变异与地理来源,寄主种类,发病器官等均没有相关性,而与分生孢子的形态大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即,Group A的菌株分生孢子为长棍棒状,长而窄,大小为16.3~18.6×4.7~5.3μm,平均为16.9×5.0μm;Group B菌株的分生孢子为短棍棒形,短而宽,大小12.5~14.7×4.9~6.0μm,平均为13.9×5.4μm.

参考文献:

[1]. 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与其优势叶内生真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 姚广博. 云南大学. 2015

[2]. 红掌炭疽病病原的鉴定、分子检测及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D]. 邢红梅. 南京农业大学. 2007

[3]. 胶孢炭疽菌的种内遗传多样性研究[J]. 曾大兴, 戚佩坤, 姜子德. 菌物系统. 2003

[4]. 云南葡萄炭疽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J]. 邓维萍, 杜飞, 杨敏, 杨积忠, 何霞红.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5

[5]. 炭疽病病原种类及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D]. 李娜. 四川农业大学. 2012

[6]. 柑橘对胶孢炭疽菌的抗性研究[D]. 王雪莲. 西南大学. 2015

[7]. 浙江省柑橘胶孢炭疽菌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J]. 蒲占湑, 鹿连明, 黄振东, 胡秀荣, 杜丹超.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8]. 胶孢炭疽菌的遗传多样性[D]. 陈希芹. 四川农业大学. 2004

[9]. 引起油茶炭疽病胶孢炭疽菌种群遗传结构研究[J]. 李河, 朱丹雪, 徐建平, 周国英, 胡茉. 植物病理学报. 2014

[10]. 中国柑橘炭疽病病原种类及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D]. 陈国庆. 浙江大学. 2010

标签:;  ;  ;  ;  ;  ;  ;  ;  

胶孢炭疽菌的遗传多样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