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县马练瑶族乡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站广西平南537319
摘要: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这一问题早在二十一世纪初就渐渐被引入中国,并且受到土地研究者和国家行政部门的重视。国务院下发土地改革文件,重点强调要加强土地利用转型,调整土地资源管理。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继而对土地的利用程度不断得到加强。作为世界人口大国,完成土地利用转型和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土地利用;转型;土地资源;管理
引言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土地利用率快速的升高,土地资源紧缺地压力开始呈现。土地利用过程中造成了对土地资源的浪费,因此加快土地利用转型,解决土地利用过程中的不科学问题变得非常重要。中国要结合目前的土地利用状况,完善相应的土地利用制度,加快对土地利用的转型,提高对土地资源的管理。
1土地利用转型和土地资源管理的内涵
1.1 土地利用转型的内涵
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对土地采取各种形式的利用,进行长期或周期性的经营。土地利用转型建立在经济转型的基础上,实现利用形态的转变。通过对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促进形态上的转变,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土地利用的趋势是利用土地改善自然环境,中国通过土地利用状况来对环境作出评价,选择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土地利用模式。中国的地理环境较为复杂,不同条件下应采用不同的土地转型模式。土地利用首先要进行调查评价之后再进行规划开发。土地利用要建立在保障一定量耕地面积的前提下,以节约利用为主,合理的安排用地中的比例,使得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一致性。
1.2 土地资源管理的内涵
土地资源管理指的是国家在一定的条件下,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对土地利用进行有效的管理。土地管理中会运用到各种法律、行政、技术和经济手段,旨在提高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率,为国家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中国为了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完善了土地节约集约用地制度、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征收征用制度等,极大地提升了土地利用中的效率。
2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的关系
2.1土地利用转型影响着土地资源管理
(1)退耕还林及保护耕地政策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经常出现风沙危害及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生态环境,这些都是长期不合理的开发造成的。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耕地面积也不断减少。为了保护土地资源,相关部门颁布实施退耕还林及保护耕地的政策。相关部门要求农民将部分耕地暂停使用,转而种植树木,以此改善我国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同时有利于我国土地及农村经济持续发展。退耕还林有利于国家对土地资源进行管理,是土地利用转型的重要体现。
(2)土地流转政策
土地流转政策是国家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政治任务,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和管理等方面规定的制度和准则。土地政策是土地制度实施的行为准则,其包括建设用地和农用地承包两大方面。近几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工作,农村用地大多数被承包。同时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农用设备的生产水平也得到大力发展,生产模式也逐渐标准化、合理化、规模化,朝着农业现代化方向迈进。为了促进我国现代化农业健康且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应对土地流转市场的管理进行监督,掌握土地流转经营情况。同时在这个过程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引导农业规模化经营,相关部门发布相关意见,并选择部分地区作为试点。
2.2土地资源管理对土地利用转型的影响
土地资源管理对土地利用的转型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科学的土地资源管理办法促进土地利用的转型,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质量,增加土地的使用价值。土地资源管理制度应结合社会经济、社会利益及土地资源现状制定。集约化用地有利于加强对土地用地规模和用地效率的控制,达到充分利用土地的目标。使农业用地向工业用地集中,工业用地向高新区用地集中。土地资源管理办法的创新促进了土地利用形态的隐性转型,进一步促进土地利用的显性转型。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租、转让、出让进行非农业建设,因此集体土地向国有土地的转变受到一定限制,致使农村发展较为落后。土地改革深入农村,加快土地流转速度,有利于土地利用的转型。鼓励农民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农业大户,使农村用地有规模的经营。这种转让土地产权的变化有利于土地的隐性转型。完善土地结构,有效增加土地耕种面积,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合理的整合和分散土地资源,以满足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求,实现土地利用转型的目标。
土地资源的管理者应掌握参照经济发展的规律,并且利用经济手段实现管理职能。地价和地租是比较常见的土地资源管理的经济手段,是国家调控经济的杠杆。土地资源管理者应以财政拨款的方式进行宏观调控,加大各单位对土地资源资金的投入,提高土地利用的集中度,并且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实现管理土地资源的目的。国家通过收取耕地占用税来保证耕地的稳定,实现土地利用的转型。土地资源管理政策影响着整体经济的发展,同时影响着土地利用的转型。我国相关部门应结合本地区实际发展状况,合理和科学地完善与修改土地资源管理政策,促进土地利用转型,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性。
3土地资源的管理策略
3.1 加强对土地资源的节约
中国在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着对土地资源不重视现象,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进行土地资源管理时,要增强节约意识,实现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土地资源管理要以人和自然和谐发展为原则,保障一定量的农用耕地,合理规划城镇建设布局,缓解土地资源紧缺的压力。
3.2 实现统筹发展
土地资源的管理要立足于环境保护,使其具有科学发展观念,因此就要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统筹发展管理。首先要统筹城乡之间的发展,中国的城乡发展不均衡,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也有较大的差异。其中,城市经济发达,土地利用率较高,土地资源出现紧缺现象,农村的经济发展滞后,土地利用率较低,土地资源有较多地剩余。正确的统筹城乡,实现一体化发展是目前土地改革的关键。为此要完善相应的土地市场管理制度,加强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宏观调控,促进城乡间经济和土地的协调发展。
3.3 贯彻动态规划观
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动态的过程,进而也造成了土地资源利用呈现动态变化。要想加强对土地资源的有效管理,就要实现动态发展和静态规划之间的协调性,将土地资源的管理贯彻落实到动态的规划中去。在进行土地资源规划时,可将土地进行初步的划分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农业用地中进行中国农业发展的规划,严令禁止一切占用农用耕地的行为,保障农业用地的面积。在建设用地方面,规划者可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式变化,对土地利用效果进行评估,发现在规划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时的作出正确的调整。建设用地的开发应对商业行为作出适当的限制,不能超出本地区的承载能力。
结语
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劳动力要素的变化、土地经济价值的主导、现有制度和政策体系的影响,共同驱动中国土地利用的显性形态和隐性形态发生重大变化。为应对经济社会发展转型背景下土地利用形态变化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决策部门亟须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等多种手段,适时调整土地资源管理相关措施。土地管理法规政策和制度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实施乡村振兴目标区域所处的土地利用转型阶段,既要充分了解该区域目前所处的土地利用转型阶段,又要瞄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其即将步入的土地利用转型阶段,以增强土地资源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宋禹飞.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的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08)
[2]侯洪升.论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J].南方农业.2017(12)
[3]柳拥军.论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