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江苏南京210039
摘要: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建设工程信息化建设也在逐渐进步。对监督机构而言,工程质量监督的信息化建设对建筑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俨然已成为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有效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深化信息资源共享,提升质监管理水平,至关重要。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工程安全;质量监督;重要性
1信息化技术对加强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的重要性
信息化技术在工程质量监督中的使用,对于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加入能够使得工程建设的过程更加透明,工程实施手段,以及材料的使用更加规范。还能不断增强安全质量监督工作的薄弱环节,使得安全质量监督工作效率更高,对整个工程建设的进行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工程安全质量监督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认真做好工程安全质量监督体系的建设。在当前的情况下,我国的工程安全质量监督信息化建设明显落后于有些信息技术较为发达的国家。因此,我们要从理论的角度,增加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的力度,快速打造出适合我国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的信息化系统。通过对国外许多国家的工程建筑进行分析,其之所以能够实现较为高效的工作效率,主要依赖于完善的、实用性强的信息监管系统。该系统能够对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督,从施工工艺、建筑材料、过程管理等方面做好工程安全质量控制。
2我国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2.1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的缺陷
从目前我国的工程建设现状来看,在建设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反映在安全质量管理的不尽职和不到位。而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是做好质量监管工作的基本保障。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发展的时间不长,仍然处于初步的发展阶段,其中仍然存在较多不完善的地方。法律法规上的漏洞为我国许多仅仅追求眼前利益的建筑企业提供可乘之机,过分强调利益最大化,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偷工减料、安全质量控制措施不到位等问题,使得完成后的工程质量问题频发。因此,要想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就要从增强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着手。
2.2缺乏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安全质量管理理念
在我国工程建筑企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许多建筑企业陷入一味求快的误区。而要想实现快速发展,建筑企业就要积累更多的经济利益。这就导致许多建筑企业盲目追求利益,忽视了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管理。这样也许可以收获短期的经济效益,但是对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是一种致命的伤害。从根本上讲,这都是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意识缺乏的原因。建筑企业质量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忽视质量监管的价值,甚至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一种表面化的形式。这种思想严重阻碍了建筑企业工程安全质量监管能力的发展。不仅导致产生一些质量不过关的建筑物,危害人们生命安全,还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2.3信息化监督管理的现状和差距
近年来,我国在建筑业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特别是上海、江浙一带经济发达区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整体水平和政府监督管理信息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差距主要体现在组织机构建设方面、利用市场化手段研发相关软件方面、信息化标准制定方面、相关数据库建设方面及整体规划方面。因此,全面实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我们还要做很多工作。
3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要点
3.1完善工程质量管理信息化的政策和制度
①加强信息化产业的法制建设,让各项工作的开展过程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并且要改革传统的管理体制,使其变得更加现代化,更能适应信息化,提高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化交流水平。②政府要加强对于信息化建设人才的培养和录用,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和职业道德要求,必须要录用最为优秀的工作人员,采取全方位的评测方法对求职者进行录用,对于那些在职的人员,应当加大对他们的培训考核力度,定期组织外出交流,从而学习到最为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和建设理念,让他们能够在工作中对这些思想进行运用。③制定政府监督管理信息化的具体措施,从而能够保障各项规章和制度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并且要对工程施工方进行资质的审查,审查方式应当是现代化的信息化审查方式,各个施工企业应涉及到施工管理人员的经营、决策以及管理能力。施工人员素质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也决定着建筑物的发挥能力。针对这种情况,要重视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相应的监督考核机制,真正发挥监督的作用。
3.2建立统一的标准化信息系统
制定全市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和规划,对全市监督信息化工作和信息系统框架、模块、功能、建设时间等提出具体要求,避免分别建设、各自为政、时间不同步等情况,实现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各监督机构和企业要按照方案和规划要求开展信息化建设,制定信息化建设时间表,不得随意改变、减少系统关键模块和框架,及时上传数据、信息,使全市信息化工作实现一体化,真正发挥管理作用。
3.3加大信息化推广力度
信息化推广主要包括两个层面,即监督机构层面和企业层面。监督机构层面,领导要充分发挥带头、引领和标杆作用,率先进行信息化技术研发、应用,及时总结经验,改进完善信息系统,建立符合所在地区发展实际的信息系统,条件成熟时在全市推广。各县市区站也应进行积极探索,主动了解、应用信息化技术,与市站建立上下互动、协调的工作机制。在企业层面,各质量监督机构和建设工程质量协会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下发信息化推广文件,把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作为行业硬性标准来要求,促使企业加强自身信息化建设。为了加大推广力度,市站可牵头组织召开全市层面的信息化技术观摩会、宣贯会、培训会,提升从业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和技术水平。
3.4企业信息化发展保障
组织建设保障。在企业发展规划中要统一规划信息化建设,制定整体框架、系统技术路线和开发规范,业务部门必须要有互联网思维和很强的信息化意识并深度参与信息化建设,确保系统业务流程满足市场营销、生产管理的需要;要通过强化组织建设,提高信息化需求反馈、系统推广培训、系统运维能力,上下一心,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人才队伍保障。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具备信息化知识和施工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要不断加强对信息化队伍的建设和锻炼;加强信息化核心团队的建设,提高对业务需求、技术方案、系统项目进度、系统质量、解决方案等综合把控能力;培养业务部门的信息化专家。
社会资源整合。要广泛选择市面上成熟的硬件设备和通用的软件技术,集各方所长,促进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在资源整合过程中,对软件的需求和技术路线要有明确的把控,确保对各系统有绝对的控制能力。
项目管理创新保障。通过引入成熟的软件工程管理理念,对软件项目进行管理;采用各类辅助软件,在需求整理、进度管控、自动化测试、团队协同等方面进一步提高水平;对项目的质量进行客观评估,采用激励机制,提高软件项目团队各方的积极性。
3.5有效地提高信息化管理的实用性
针对我国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以及信息系统不健全、需要录入海量数据等问题,国家及企业应加大对综合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一批既熟悉安全质量管理,又掌握软件开发技术的新时代人才,结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实际,开发出一套信息化的建筑施工管理系统,提高信息化管理的实用性。另外,建筑施工安全质量信息化管理的相关数据涉及各单位、部门,其需要各单位、部门大量协调,任务量较大,所以领导应重视建筑施工安全质量信息化管理的实施,鼓励、支持相关工作的开展,加深工作人员对安全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认识,促进信息化管理的迅速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于信息化背景下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管理重要性的分析,发现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信息化,虽然能够保证工程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但是当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安全管理方面对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问题较多,主要包括信息化程度低、复合型人才缺乏要想保证工程建筑企业信息化步调的一致性,就要合理的利用信息化网络技术,实现合同管理等子系统的密切配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从而更好的保证新时期工程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彭华亮.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信息化管理实践探索[J].安徽建筑.2014(05).
[2]查勤,万强.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成效[J].安徽建筑.2014(05).
[3]詹煜坤.推进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困难和对策[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