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熟水稻论文-刘巧珍,孙克增,刘金波

中熟水稻论文-刘巧珍,孙克增,刘金波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熟水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稻,3414,测土配方施肥,肥料效应

中熟水稻论文文献综述

刘巧珍,孙克增,刘金波[1](2018)在《中熟中粳水稻品种阳光800肥料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提高水稻产量,增加经济效益,为当地的农业生产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的方法设置水稻肥效试验,并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相比,各配方施肥处理水稻产量均有所提高,14个处理中,以N2P2K3处理(施N 300 kg/hm2、P 120 kg/hm2、K 180 kg/hm2)的水稻产量最高,为11 384.55 kg/hm2;以N2P2K2处理(施N 300 kg/hm2、P120 kg/hm2、K120 kg/hm2)的水稻经济效益最高;最佳施肥量为氮肥287.25 kg/hm2、磷肥126.60 kg/hm2、钾肥137.70 kg/hm2,最高水稻产量为11 380.80 kg/hm2。[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优化肥料配方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36期)

金桂秀,李相奎,张瑞华[2](2018)在《中粳中熟水稻新品种临稻2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高产优质多抗中粳中熟水稻新品种临稻21号系山东省临沂市农业科学院以临稻10号为母本,镇稻88为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本文介绍了临稻21号的特征特性,并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8年14期)

金桂秀,李相奎,张瑞华[3](2018)在《高产优质多抗中粳中熟水稻新品种临稻21号选育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高产优质多抗中粳中熟水稻新品种临稻21号的选育背景与技术方法路线,介绍了临稻21号的生育期、形态特征、抗病性、抗逆性、产量表现、适应性、品质鉴定情况等,从科学播种育苗移栽、合理施肥、麦秸秆还田、水浆运筹、防治病虫草害等方面总结了临稻21号在应用中形成的配套栽培技术。(本文来源于《北方水稻》期刊2018年04期)

李义山[4](2017)在《水稻中熟组合高产优质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索适宜广西柳城县寨隆镇栽培的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早稻中熟组合,特在寨隆镇下尧村委龙旦屯安排了Y两优1号、Y两优51号、丰两优1号、深优9734、坚优5063、丰源优299共6个品种的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在统一施肥、统一灌溉、统一管理的条件下,新品种Y两优1号、Y两优51号,综合性状优于其它品种,表现出性状优良和高产稳产的特性,只要在实际操作中作到科学施肥、合理密植、科学灌溉、病虫防治等,就能发挥出显着的增产效果,因此两个品种优良,高产稳产潜力较大,适宜在本镇推广种植。(本文来源于《农技服务》期刊2017年23期)

李万明,谢勇,杨肖峰,李小丽,刘永江[5](2018)在《中熟中籼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谷优3663》一文中研究指出谷优3663是四川省达州市农科所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抗稻瘟病不育系谷丰A与自育的达恢3663配组育成的中熟中籼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2015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审稻2015020)。(本文来源于《杂交水稻》期刊2018年01期)

樊丽萍,周锋利,张文芳,须奕骎,周秋兰[6](2016)在《中熟晚粳水稻“花优14”不同栽插密度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摸清水稻品种"花优14"在嘉定地区种植的最佳栽插密度,发挥该品种的产量潜力,2015年在嘉定区华亭镇进行了不同栽插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大,该品种的基本苗、高峰苗和有效穗的数量逐渐增多,且较早够苗,易形成足够的有效穗,但是成穗率比较低;从产量来看,在嘉定地区当行距固定为30cm时,株距14cm为杂交晚粳"花优14"最适宜的栽插密度。(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期刊2016年16期)

曾宪平,刘文江[7](2015)在《中熟高产水稻新品种川作优619的选育及栽培要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川作优619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用川作6A与恢复系成恢19配组选育而成的中熟高产抗病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性较强、生育期短、适应范围广的特点,适合于四川中籼中熟种植区种植。2014年7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川审稻2014016)。(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科技》期刊2015年10期)

陈文艺,王世杰[8](2015)在《桂林市早造中熟杂交水稻新组合筛选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考察福建六叁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一批杂交水稻新组合在桂林市种植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抗逆性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为育种和栽培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并筛选、推荐产量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和生育期适宜的强优势早稻苗头组合,2014年在桂林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从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和生育期等方面看,明兴优684综合表现最好,其次为全优29、五丰优8711、安丰优638、吉丰优638和荣丰优862等5个品种,再次为广优198、明两优125和深98优638。(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通讯》期刊2015年08期)

陈玉军,李进永,郭红,张大友,刘志生[9](2015)在《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引种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引种的中熟中粳水稻11个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探明这些新品种在当地生态区域的特征特性。[方法]通过在相同的种植条件下,分别对引种的中熟中粳水稻11个新品种的田间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结构进行考察。[结果]中熟中粳组徐稻3号、徐稻4号、盐粳11号、连粳4号、皖稻54等品种综合表现尤为突出,可以成为盐城市水稻种植的首选品种。[结论]该研究为盐城水稻大面积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08期)

汪德义,陈绪彬,黄泽群,王四虎[10](2014)在《优质中熟杂交水稻新品种泸优110选育及高产栽培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不育系LF308A和泸优110的选育过程。通过密度和播期、适种区域和稳产性及最佳施肥试验,确定了泸优110的优质栽培技术,即播期4月9日~13日;密度1.5×104~1.6×104穴·667 m-2;每667m2施纯N 11~13 kg,P2O55~7 kg,K2O 6~8 kg。并要加强水分管理、适时晒田和控制病虫草害。(本文来源于《陕西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05期)

中熟水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产优质多抗中粳中熟水稻新品种临稻21号系山东省临沂市农业科学院以临稻10号为母本,镇稻88为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本文介绍了临稻21号的特征特性,并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熟水稻论文参考文献

[1].刘巧珍,孙克增,刘金波.中熟中粳水稻品种阳光800肥料效应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8

[2].金桂秀,李相奎,张瑞华.中粳中熟水稻新品种临稻2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8

[3].金桂秀,李相奎,张瑞华.高产优质多抗中粳中熟水稻新品种临稻21号选育及应用[J].北方水稻.2018

[4].李义山.水稻中熟组合高产优质试验[J].农技服务.2017

[5].李万明,谢勇,杨肖峰,李小丽,刘永江.中熟中籼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谷优3663[J].杂交水稻.2018

[6].樊丽萍,周锋利,张文芳,须奕骎,周秋兰.中熟晚粳水稻“花优14”不同栽插密度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16

[7].曾宪平,刘文江.中熟高产水稻新品种川作优619的选育及栽培要点[J].四川农业科技.2015

[8].陈文艺,王世杰.桂林市早造中熟杂交水稻新组合筛选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15

[9].陈玉军,李进永,郭红,张大友,刘志生.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引种试验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

[10].汪德义,陈绪彬,黄泽群,王四虎.优质中熟杂交水稻新品种泸优110选育及高产栽培试验[J].陕西农业科学.2014

标签:;  ;  ;  ;  

中熟水稻论文-刘巧珍,孙克增,刘金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