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龙羊峡花岗岩体中断裂内白色夹泥的形成机制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维东[1](2020)在《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无论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还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都起着至为关键的战略作用。黄河源自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流汇入太平洋,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超大型水系,其形成演化是具有深远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关乎人类的缘起、发展和未来,长期备受地质学家重视。本文选取黄河上游作为主要研究区域,综合运用构造地貌学、沉积学及地质年代学等多种学科手段,探讨晚新生代构造地貌演化及黄河发育。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详细追索黄河上游典型河段古河道遗迹(阶地、古砾石层),利用地质年代学手段进行地层定年,建立其时空格架;(2)在关键层位系统采集物源(U-Pb、重矿物)样品,获取物源特征;(3)系统收集前人发表的黄河不同区段、不同时代的沉积物物源数据,将其与本文获取的数据进行对比,进而探讨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过程。主要取得如下成果和认识:(1)通过U-Pb锆石年龄谱的对比分析,显示河套盆地段黄河T9阶地基座沉积物、中宁段干河沟组砂砾层及龙羊峡段古黄河曲乃亥组砂砾层的年龄谱具有相似的特征,为分析黄河早期演化提供了证据。(2)黄河河套段T9阶地埋藏的古黄河沉积物、中宁段干河沟组砂砾层的重矿物组合主要以角闪石和绿帘石为主,含有数量不等的锆石、磷灰石、金红石、电气石、榍石等,与黄河上游现代沉积物、兰州段典型阶地沉积物和古老砾石层以及银川盆地古老砾石层的重矿物组合具有相似性。(3)综合河流阶地与古黄河沉积物的野外观测、碎屑锆石年龄谱特征、重矿物组合等资料,认为黄河上游至少在上新世早期已初步形成,其位置和规模接近现代黄河流域。
李鸿鸣[2](2020)在《杨房沟水电站左岸拱肩槽边坡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继续实施,以西电东送为代表的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不断向前推进,不可避免地需要开挖岩土体,形成了数百米高的人工高边坡,研究高边坡的稳定性对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和工程建成后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雅砻江杨房沟水电站左岸拱肩槽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地质素描获取了野外第一手资料,对左岸拱肩槽边坡的岩性和岩体结构特征等进行研究,分析左岸拱肩槽边坡可能产生变形破坏的部位、模式与范围,并结合数值模拟、极限平衡和块体理论的分析方法,对左岸拱肩槽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在稳定性分析与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处理和支护措施。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现场实测,对左岸拱肩槽边坡的岩体结构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岩体结构面进行分类、分级研究,获得了不同级别结构面的性状特征,并确定了结构面发育的优势方位。(2)通过对边坡岩体结构的划分,吸收前期岩体分级成果,进一步对边坡岩体质量进行分级,结合本阶段室内、现场试验结果,最终确定了边坡用于稳定性计算的物理力学参数。(3)基于对边坡变形破坏迹象的观察分析,将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分为单面滑动破坏模式、双面滑动破坏模式、台阶状滑移破坏模式和楔形体破坏模式,依据不同的破坏模式和潜在不稳定块体的分布发育规律,将开挖边坡划分为A、B、C、D四个危险性区域。(4)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分析方法,对左岸拱肩槽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研究:(1)采用离散元3DEC软件建立三维模型,量化分析左岸拱肩槽开挖边坡的变形特征,结果表明开挖边坡未出现大规模的位移现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2)基于钻孔勘探、声波测试查明正面坡f27断层蚀变岩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3)采用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Slide软件对单面滑动破坏、双面滑动破坏、台阶状滑移破坏的块体的稳定性进行计算,采用基于块体理论的Swedge软件对楔形块体的稳定性进行计算。(5)根据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的结果,提出相应的的处理和支护措施:(1)针对正面坡f27断层蚀变带,采取以“槽挖+回填混凝土+加强灌浆”为主的处理措施,处理后正面坡满足大坝建基要求;(2)不满足安全要求的块体支护后,复核计算表明在各工况下处于稳定状态并有较大安全裕度,满足边坡在施工和运行阶段的稳定要求,同时监测数据表明边坡变形已得到有效控制。
吕凤琳[3](2018)在《罗布泊地区晚新生代以来沉积环境演化及盐类资源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罗布泊位于中国塔里木盆地的东端,素有“死亡之海”、“亚洲旱极”之称。晚新生代以来,沉积环境经历了多期次演化过程,并在特定的构造、气候以及物源等因素叠加影响下,形成了第四纪超大型卤水钾盐矿床。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罗布泊盐湖钾盐成矿方面,对该区沉积环境演化及其与钾盐成矿的关系研究仍涉及较少。然而,该区地层以蒸发岩为主,极大地限制了传统年代学方法的应用,含盐系准确时代框架仍未建立,对探讨盆地沉积环境阶段性演化过程及其与成盐成钾的关系造成障碍。本文以罗布泊钾盐科探深井LDK01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建立地层年代框架,开展盆地晚新生代以来沉积环境演化过程及其对周缘气候、构造事件响应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沉积环境演化与成盐成钾之间的耦合关系。基于上述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利用石膏、钙芒硝以及石盐等盐类矿物进行U系不平衡法定年,首次建立了罗布泊盐湖区早更新世以来地层时代年龄框架,确立了LDK01孔早/中更新世界限(0.78Ma)位于263.8m,中/晚更新世界限(0.13Ma)位于43.1m,约在2.7m处(0.0115Ma)进入全新世。2、利用钻孔岩芯沉积特征以及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等古气候环境指标,初步提出盆地沉积环境阶段性演化过程:即早更新世0.9Ma,为盆地断陷阶段,沉积体系以冲洪积-河流为主,气候波动较大,以半湿润-半干旱气候为主;0.9Ma0.61Ma,盆地由断陷向稳定、持续坳陷转变,沉积体系转变为湖相、咸水湖相,气候以干旱-半干旱气候为主;0.61Ma0.25Ma,罗布泊古大湖解体、罗北凹陷等北部凹陷形成,干旱气候加剧,盐湖强烈蒸发浓缩,巨量钙芒硝沉积;0.25Ma0.15Ma,气候发生转型,主体以湿润气候为主,盐湖发生淡化,碎屑物质增多、盐类矿物减少;0.15Ma0Ma,盐湖萎缩-消亡阶段,主体气候以极端干旱为主,盐湖蒸发浓缩加剧,盐类矿物至顶部转变为钾石盐、光卤石等钾盐矿物。3、首次发现、并证实罗布泊东北部大平台地区的上新统为风成沉积,为塔里木盆地干旱化提供了直接证据。基于碎屑锆石U-Pb年龄以及稀土元素物源示踪,提出该区风成沉积为古代塔里木沙漠的一部分,塔里木沙漠已具相当规模,罗布泊地区可能为沙漠与咸水湖并存的地理景观。4、晚新生代以来罗布泊沉积环境演化过程明显受控于区域性构造、气候事件等;早期在波动的构造、气候条件下,盆地钾离子得到初步富集,形成初始/预备矿源层;晚期构造稳定、干旱加剧变为极端,钾盐短期内大规模富集。因此,我们认为,罗布泊盐湖钾盐成矿具有“早期多期积累、晚期短期爆发成矿”的特点。
刘鑫[4](2016)在《西藏松塔水电站坝区水垫塘边坡失稳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松塔水电站位于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察瓦龙乡境内,是怒江中下游干流河段规划方案中的第一库、第一级。设计大坝坝顶高程1928m,最大坝高318m,拟采用混凝土双曲拱坝型。电站正常蓄水位1925m,坝前壅水高度约235m。巨大的水头差在水库蓄水运行后泄洪期间将产生强烈的雾化条件,将导致水垫塘边坡赋存的水文地质条件发生明显改变,那么水垫塘边坡存在失稳的可能性。如果水垫塘边坡发生失稳,将会对松塔水电站的正常运行以及坝下游都会产生巨大的威胁。因此,很有必要对水垫塘边坡的失稳模式以及稳定性进行分析和论证。本文在了解水垫塘边坡地质-岩体力学环境条件和自然边坡变形破坏现象的基础上,借助FLAC3D数值分析模拟软件计算研究区边坡塑性区、应力场变化情况;借助渗流场模拟软件MODFLOW分析研究区在不同工况下的地下渗流场的变化;借助极限平衡法软件Slide求解水垫塘边坡在自然及雾化条件下的稳定性。利用以上几种数值工具,分析研究区水垫塘边坡失稳模式。在分析求解过程中,得出以下几点成果和认识:(1)研究区变形破坏现象包括陡倾裂隙密集带、陡倾张开裂隙、中缓裂隙密集带。以陡倾结构面与中缓倾结构面的相互组合为基础,总体表现为阶梯形滑移-拉裂变形破坏模式。(2)在借助FLAC3D数值软件分析边坡应力-应变场特征时,选取现场调查发现的典型变形破坏迹象添加到基本模型当中,充当软弱结构面的角色。得出应力场波动最明显的地方就是在软弱结构面当中,而计算结果揭示的塑性区的变化也验证了此前得出的阶梯形失稳模式。(3)水垫塘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关键在于水库泄洪雾化的影响,为了得到水垫塘边坡在雾化条件下的渗流场特征,利用三维渗流数值模拟软件MODFLOW模拟研究渗流场。分析结果得出,几种蓄水位条件下,水库蓄水位越高,地下水位抬升越大;以及雾化、暴雨、天然三种工况的结果当中,雾化工况地下水位抬升最大,其次为暴雨工况。渗流场的变化,影响了整个边坡的稳定性。(4)在选用Slide求解边坡稳定性时,选取水垫塘边坡S5、S6剖面进行计算。其计算结果表明水垫塘自然边坡在地震或雾化工况下,会产生失稳破坏。而其他几种工况,边坡都处于安全状态。(5)本文论题的重点是研究区水垫塘边坡的失稳模式,在结合上述的几种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和已有变形破坏迹象的基础上,分析预测水垫塘边坡在雾化条件下的失稳模式依然是阶梯形组合形式的滑移-拉裂型失稳模式。
周晏召[5](2017)在《青海文巴地地区下—中三叠统隆务河组岩石学、层序地层学研究》文中指出文巴地地区隆务河组地层沉积厚度巨大、地层结构复杂、沉积类型多样、成岩后生作用以及变质作用强烈,且前人工作十分有限。因此,本文运用岩石学、层序地层学的研究原理,对青海南山中段三叠系隆务河组(T1-2l)的地层进行测量、划分和对比,并进行层序地层学研究。研究区隆务河组处于动力盆地边缘靠近造山带一带,为盆-山转换阶段形成的一套海相沉积地层。其沉积过程中发生过浊流沉积、碎屑流沉积、风暴沉积,结合变余沉积构造,表明其形成于半深海-滨海沉积环境。本文根据其岩石学特征、沉积特征,完成原岩恢复工作,划分出泥岩相、粉砂岩相、砂岩相、砾岩相等岩相类型。隆务河组地层表现出明显的旋回性,且各个岩相在垂直方向按一定规律叠加,构成沉积旋回层序。本文并根据其岩相组合所反映出沉积特征、旋回所反映出的不同沉积阶段,结合前陆盆地层序地层学和活动大陆边缘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建立4个层序和若干体系域。层序地层学研究表明,在早-中三叠世,该地经历了构造沉降和物源供给双重条件控制下的水体经历多次快速海进缓慢海退、总体由深变浅的沉积过程,呈现总体向上泥沙比增大、粒度变粗的特征。
郭喜峰[6](2017)在《高边坡硬岩卸荷状态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高陡岩质边坡在水利水电、露天采矿、交通、国防等工程普遍存在,高陡岩质边坡岩体处于卸荷应力状态,现有加载条件或者地下洞室高应力环境的岩石力学研究很难有效针对此类边坡工程问题。为此,开展高陡边坡岩石卸荷条件下力学特性研究尤为重要,为进一步研究边坡变形机制或稳定性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它直接关系到边坡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卸荷岩石力学特性受初始围压、试样尺寸、卸荷速率、应力路径等多因素影响。以锦屏大奔流沟料场边坡石英砂岩为研究对象,首先探索石英砂岩这一坚硬岩石在不同卸荷速率下岩石力学参数演化规律。然后研究初始围压及岩块尺寸等试样条件对硬岩力学特性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卸荷条件下岩石力学参数的对比分析,揭示边坡应力环境的卸荷岩石力学特性。通过扫描电镜、CT扫描技术揭示岩石卸荷破坏机理的细观特征。最后,以具有多年监测资料的大奔流沟料场边坡为例,研究边坡岩体变形、应力等物理量变化规律,应用上述试验得到的力学参数演化规律及地质结构特征,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该边坡卸荷变形机制,并评价其稳定性。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卸荷作用下岩石破坏的脆性特征更明显;常规加载试验为剪切破坏,卸荷试验为张剪混合破坏;随着围压的降低,弹性模量不断降低,卸荷速率越快,非线性关系越明显。卸荷条件下岩石的摩擦系数比加载条件下摩擦系数增大,粘聚力c值降低或基本不变。(2)卸荷速率vu越快,泊松比增加越慢;卸荷条件下岩样的粘聚力c减小,而内摩擦角?增大,卸荷速率vu越快,c减小的越多,?增大的较少。在中低应力环境三轴卸载破坏应力路径下,硬岩的强度参数φ值的尺寸效应不明显,而c值尺寸效应显着。如大尺寸大理岩岩体c值与中等尺寸大理岩相比降低了约21%,与小尺寸大理岩相比则降低了约54%,而三种尺寸的强度参数φ值变化范围均在10%左右。岩石卸荷强度随着围压的不断变化表现出非线性特征,围压越大,摩擦系数越小;围压越大,粘聚力越大。(3)对锦屏大理岩开展了5种应力路径的真三轴试验,试验结果反映了硬岩在不同应力路径下强度参数的非线性特征,采用广义米赛斯屈服条件准则研究了不同应力路径的广义强度参数及强度准则。无论是加载破坏和卸载破坏,σ1和σ3之间具有典型的非线性关系。加载试验峰值强度的φ值略低于卸载试验,而加载试验峰值强度的c值高于卸载试验。三种不同卸载路径强度显着差别在c值上,φ值差别不大,在相同侧向平均应力σ23范围内,它们的洛德角θσ都随着侧向平均应力的增加而减小。(4)硬岩在高边坡低应力环境下,加载试验试样微裂纹经历了压实-稳定扩展-不稳定-贯穿阶段,试样隐性层理是岩石发生破裂的主要影响因素,主破裂面基本与隐性层理平行且较为光滑,表现出压剪破坏特征。卸荷条件下破裂断口出现了较多的扩展裂纹,三维重构图上显示为波澜起伏状的空间破裂曲面,岩样破裂断口较为粗糙,破坏形式主要是裂隙面之间的摩擦型剪切滑移,卸荷条件岩样宏观表现出张剪破坏模式。(5)长期监测数据成果表明大奔流沟料场各监测物理量变化不大,边坡无大的裂隙出现,坡面无异常滑动变形情况,锚杆应力和锚索锚固力变化总体趋势逐渐收敛,边坡总体稳定,但需注意局部溃屈垮塌风险。(6)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分析了开挖支护条件下边坡的应力及变形特征。结果表明,边坡开挖支护后,边坡上部受下部开挖卸荷影响变形较小,下部变形较大;层间错动面及陡倾断层错动变形较大,开挖高程内层间错动面多处于剪切极限状态和间断张开状态;在坡脚部位存在一定程度的压应力集中,边坡内有小范围的拉应力区;边坡开挖过程中,各级马道坡脚部位的应力值随上覆岩层的开挖而逐步降低;塑性屈服区主要为拉伸破坏,剪切破坏区较少;在正常工况、短暂工况和偶然工况下,安全系数分别为1.35、1.18和1.17,边坡均处于稳定状态。工程地质分析表明边坡存在滑移剪出破坏和溃屈破坏两种破坏机制;采用离散元强度折减法计算结果表明,大奔流沟料场高边坡为溃屈破坏模式。
胡春生[7](2017)在《黄山北麓青弋江河流阶地发育机制与河流演化特征研究》文中指出河流阶地是记录区域气候变化、构造运动和河流变迁的重要信息载体之一,对于研究河流系统对气候变化和构造运动响应机制,以及揭示河流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河流阶地研究已经在发育机制、年代学以及河流演化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显着的成果。然而,就国内而言,相关研究多集中于主要河流的中上游地区,例如黄河和长江,而河流下游及支流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同时,在受东亚季风影响的第四纪红土堆积区,因河流阶地上覆堆积物较薄,河流阶地的准确测年是一个棘手并亟待解决的问题。长江下游地区,兼具上述河流下游和红土堆积区的双重特点。如果在该地区开展河流阶地研究,既提供了东部季风区河流阶地研究的案例,又有助于拓展长江下游地区河流地貌的研究内容,最后能为区域古环境演变研究提供基础数据。青弋江发源于黄山北麓,是长江下游最长的支流之一。青弋江中上游河流阶地发育比较典型,是记录黄山北麓及长江下游地区古环境演变的良好信息载体。因此,本文以青弋江为案例河流,选取青弋江泾县段(泾县盆地)为研究区,综合运用ESR、古地磁和OSL等测年方法,以及砾组结构、粒度和孢粉等分析方法,探讨了青弋江河流阶地的发育机制,揭示了青弋江的发育过程。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青弋江河流阶地的数字年代序列①根据野外考察、GPS测量和影像对比,发现青弋江泾县段存在3个天然研究剖面,即城北剖面、溪口剖面和西阁剖面,共发育1级洪积扇台地(P台地)和3级河流阶地(T3阶地、T2阶地和T1阶地),并相应堆积了 4级砾石层,即P砾石层、T3砾石层、T2砾石层和T1砾石层。各级台地和阶地分别高出青弋江江面~65 m、~40 m、~20 m和~7m。②通过综合运用ESR、古地磁和OSL等测年方法,并结合区域红土年代学研究成果,得出青弋江泾县段P台地、T3阶地、T2阶地和T1阶地的年代分别为~1.32 Ma、~0.9 Ma、~0.6Ma和~1.5 ka,因而对应着青弋江(或古青弋江)分别于~1.32 Ma、~0.9 Ma、~0.6 Ma和~1.5 ka先后发生的4次显着下切事件。(2)青弋江河流阶地的发育机制①根据相关文献,东亚夏季风强度在~1.3 Ma、~0.9 Ma、~0.6 Ma等3个时期呈现阶段性显着减弱,而在~1.5 ka呈现显着减弱。基于1960~2012年东亚夏季风强度与降水的关系分析,得出研究区存在~1.3 Ma、~0.9 Ma、~0.6 Ma和~1.5 ka等4个降水显着增加期。②泾县红土粒度指标所反映的气候湿期Ⅷ和气候湿期Ⅰ,大致对应于~0.6 Ma和~1.5 ka两个降水显着增加期。其中,气候湿期Ⅷ持续了近10万年,可能是研究区最湿润的古气候时期。③通过将青弋江河流阶地年代和构造运动与东亚夏季风变化进行对比,发现青弋江河流阶地是构造抬升和东亚夏季风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即所谓的构造驱动季风控制的河流阶地发育模式。其中,构造抬升提供了青弋江下切的驱动力和发育空间,而东亚夏季风显着减弱期则控制河流阶地发育并决定了年代。(3)青弋江的发育过程及年代①通过对4级砾石层的砾径、砾向、砾态和砾性等分析,得出青弋江P砾石层是典型的洪积扇沉积,T2砾石层和T1砾石层是典型的河流沉积,而T3砾石层兼具河流沉积和洪积扇沉积的特点,其下部具有洪积扇沉积的痕迹,而其上部则是河流作用的结果。并且T3砾石层形成期间,青弋江流域范围和流向基本与现在一致。②根据砾石层砾组分析结果,得出青弋江发育于~1.32 Ma前的洪积扇辫状河,并先后经历了洪积扇形成阶段、古辫状河发育阶段和古青弋江发育阶段,即所谓的源于洪积扇辫状河的青弋江发育模式。③根据青弋江流域最老河流阶地和最老河流属性砾石层的测年结果,得出青弋江最早开始出现于~1.3 Ma前,而最晚出现于~0.9 Ma前,因此青弋江的发育年代应介于1.3~0.9 Ma之间。
潘鑫[8](2018)在《青海省交通社铌、钽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化富集规律》文中认为交通社铌钽矿床位于阿尔金造山带,是该带新发现的铌钽矿床。论文以该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矿床地质特征调查,研究总结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化富集规律,指导下步找矿工作。取得的成果及认识如下:交通社铌钽矿床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研究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达肯大坂群上岩组,侵入岩为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碱长花岗岩和闪长玢岩,构造期次分为5期,铌钽矿主要受近南北向断层及碱长花岗岩控制。含矿岩性为二云母片岩、褐铁矿化大理岩。交通社铌钽矿区划分的4条矿化带,其中Ⅰ、Ⅱ、Ⅳ矿带中均为金矿;Ⅲ矿带为铌钽矿,圈出铌钽矿体6条,长200-2640m,厚度4.87-13.65m,品位(Nb2O5)0.016-0.034×10-2;矿体受碱长花岗岩控制;矿化蚀变主要有:矽卡岩化、硅化、碳酸盐化和云英岩化,铌钽矿与矽卡岩化、云英岩化关系密切,铌钽矿矿石类型主要有铌铁矿石、钽铁矿石。铌钽矿受碱长花岗岩控制,位于碱长花岗岩与矽卡岩化带附近,铌钽矿体明显增高,矿体向深部具有品位变富厚度变大的趋势,铌钽矿中的铌、钽元素来源于碱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为成矿提供物质、能量、流体等多种条件,使矽卡岩化带附近大量的Nb、Ta等稀有、稀土元素在二云母片岩中富集,形成了铌钽富矿体。本文针对矿区的实际情况,最终提出了找矿标志及找矿潜力分析,以期取得找矿突破。
谭洵[9](2017)在《倾倒变形斜坡中折断带岩体碎裂结构特征及其抗剪力学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高山深切峡谷区,为包括倾倒在内的大量斜坡变形提供了有利地形条件,在有利变形的内外条件下,反倾斜坡中孕育的一系列倾倒变形-破裂迹象使得坡体结构十分复杂,特别是逐渐贯通的折断面或折断带,这样的带状区域是岩土体抗剪力学性能显着降低的位置,因而被看作是潜在的剪切滑移破坏面之一,最终可引发浅层或深层的滑移。可以看出折断带岩体的抗剪力学性质尤为关键,鉴于此,本文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两处反倾斜坡倾倒变形体实例调查,提出了倾倒变形破裂迹象对于坡体的四点意义,即倾倒变形破裂迹象是坡体产生倾倒变形的证据、是划分倾倒程度区间的依据、是岩体质量评价考虑的因素以及可能成为坡体中的潜在剪切滑移界面,并分析了倾倒变形所引起的变形破裂形式的力学机制成因与发育分布,总结了倾倒变形程度分布特征,并从工程地质调查与数值计算的角度探讨了折断带在坡体中可能的分布。根据岩性、成因机制和碎裂结构特征划分了折断带岩体类型,并进行了岩体质量评价。针对脆性折断型折断带碎裂岩体,采用基于图像采集与处理的调查方法与分形分析理论进行了碎裂程度的定量刻画。最后,探讨了适于脆性折断型碎裂岩体的抗剪强度模型。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如下:(1)折断带在倾倒变形斜坡中的分布研究。从工程地质调查与计算两方面入手进行折断带在坡体中的分布研究。倾倒变形迹象在坡体表部与内部的分布是针对倾倒变形的工程地质调查的专门内容。在坡体内部,倾倒引起的变形破裂有六种形式,并以六种破裂形式分布为主要依据总结倾倒变形程度分区。潜在失稳界面的位置在于:倾倒变形破裂极发育位置,岩性及岩体结构前后变化较大的交错地带,不利断层、错动面和软弱夹层发育位置等,倾倒变形程度各分区的界面也趋于判定在这些位置。计算方法上,在节理有限元数值计算中,拉屈服单元发育在坡体中上部的岩层上侧,表明在倾倒变形变形初始阶段拉应力容易首要控制岩板的破坏,提取坡体中拉屈服状态单元坐标进行线性拟合,直线型拟合线倾角与反倾坡体岩板倾角有很好的对应关系。(2)折断带碎裂岩体结构特征及岩体质量评价研究。岩性软硬不同的岩板倾倒产生结果不同,据此将折断带碎裂岩体划分为脆性折断型、柔性弯曲型和混合型。脆性折断型折断带的主要特点为岩性是弹性、弹-塑性的较硬岩,如灰岩、白云岩、砂岩等,岩板层面倾角发生显着折断突变,岩体中张-剪破裂面(破劈理)发育,并伴有一定的拉开,或者岩体呈块状化碎裂,岩体整体较为破碎松弛。柔性弯曲型折断带的主要特点为岩性为岩性是塑-弹-塑性、弹塑蠕变性的较软岩,如板岩、千枚岩、泥岩等,岩板层面倾角逐渐由陡至缓地发生变化,或者发育“S”型的揉皱弯曲,弯曲带内部岩体有一定糜棱结构化,岩体整体较为软弱。混合型折断带的主要特点是呈现出岩体折断碎裂,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柔性变形,张-剪性破裂面发育但闭合较为紧密,推测该类岩体前期经折断后在上覆岩土体压力下,再度发生压紧压密、结构面闭合胶结,岩体倾倒角度虽大但具有相对前两者较好的整体性。岩体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折断带岩体属于Ⅳ级较差岩体,并用Hoek-Brown法进行了抗剪参数评价。(3)折断带碎裂岩体碎裂程度定量分析方法研究。针对溪洛渡星光三组反倾斜坡PD02中137142m脆性折断带,使用高数位数码相机对碎裂岩体进行图像采集,经矢量化得到其岩体结构面及碎块体分布图,发现碎裂岩体具不同碎裂程度的细部特征:即结构面切割状、碎块状、未完全脱离母体碎块状。并对碎裂块体统计分析得到:碎块体可视粒径符合对数正态分布,数学期望为4.66cm,标准差为1.62;碎块体可视短轴符合泊松分布,数学期望为2.89cm,标准差为1.70;可视长轴与可视短轴比值符合负指数分布,数学期望为2.03,标准差为0.82。从碎裂块体块度分布与结构面展布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分析,前者得到(c)区的分形维数为2.5073,后者得到的平均分形维数为1.85。(4)脆性折断型碎裂岩体的抗剪强度模型研究。星光三组反倾斜坡PD02中137142m脆性折断带(c)区岩体趋于碎块化,是力学性质最低的区域。(c)区呈带状缓倾坡外延展,对坡体稳定性不利,在坡体的变形演变过程中,该区段最有可能的破坏是向坡外剪切滑移。Barton模型等效转化的抗剪力学参数:内摩擦角24°、粘聚力0.77MPa;Hoek-Brown模型等效转化的抗剪力学参数:内摩擦角为26°、粘聚力2.10MPa。
史岩[10](2017)在《如美电站左岸坝肩岩体结构特征分析及岩体质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拟建的如美水电站最大坝高达315m,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高的土石坝之一。如美水电站位于西藏自治区芒康县境内的澜沧江上游河段,谷坡陡峻,河谷为高陡“V”形峡谷地形。坝区结构面非常发育,岩体结构非常复杂。因此需要查清坝肩岩体的结构特征,建立如美坝区岩体结构面分级体系,岩体结构分类体系,弄清坝肩岩体不同类型结构面的方位、形态发育特征,合理划分岩体质量等级,正确提取岩体和结构面的物理力学参数,从而为大坝建基面选择及高边坡稳定性评价提供地质依据。本文在阐明如美水电站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建立起如美坝区岩体风化卸荷带划分的量化指标。在对岩体风化特征量化分析时,提出了结构面风化回弹指数RHI这一新的指标来对岩体风化特征来进行分带。基于现场调查,提出了左岸中坝址坝肩岩体卸荷模式有5类:倾外断层及陡缓裂的滑移-拉裂型、长缓裂控制的滑移拉裂型、陡倾裂隙控制倾倒-拉裂型、平缓裂隙控制的滑移-拉裂型和压致拉裂型。根据岩体的风化卸荷特征,将岩体主要分为强卸荷、弱卸荷、弱上风化、弱下风化、微新岩体等五个分带。根据现场调查及搜集的资料对左岸Ⅲ级和Ⅳ级结构面的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左岸多发育横河向的断层或长大裂隙,其中的L72规模最大,属Ⅲ级结构面,为左岸中坝址区的控制性断层。基于平硐调查成果,对坝址区Ⅴ级结构面发育特征进行了细致分析;采用RBI(岩体块度指数)和RSI(岩体结构指数)等指标对平硐岩体结构特征进行了量化分析和对比,发现RSI指标能够更好地体现如美坝区岩体结构的特征。在大量室内和现场原位大剪试验的基础上,对不同性状结构面和各风化卸荷岩体的抗剪强度参数进行了取值研究,建立起与各类结构面和岩体配套的力学参数指标。并结合现场对试验段的岩体结构和回弹测试结果,建立起岩体结构特征参数与力学参数的对应关系。运用现场定性分级、BQ分级、RMR分级、Q分级等方法对岩体质量进行评价,并根据如美现场工作情况,对分级方法进行了改进,综合分级后发现坝基岩体质量等级以Ⅲ、Ⅳ级岩体为主,其中BQ分级结果结果最为乐观,RMR分级结果次之,Q分级结果最为保守;Ⅳ级岩体主要位于强卸荷带、弱卸荷上带、裂隙密集发育带及挤压错动带,Ⅲ级岩体主要位于弱下风化—未卸荷带、弱上—未卸荷以及微新岩体中,并结合室内和现场试验结果给出各级岩体的力学参数建议值。作为科研项目“澜沧江如美水电站复杂地质环境岩体工程特性与应用研究子课题四—坝基岩体工程特性及应用研究”的一部分,本论文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结合高土石坝对坝基岩体的要求,进行坝基岩体可利用性评判,提出中坝址左岸侧建基面的选择建议。
二、龙羊峡花岗岩体中断裂内白色夹泥的形成机制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龙羊峡花岗岩体中断裂内白色夹泥的形成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黄河形成发育的研究历史 |
1.2.2 黄河不同河段主要研究概况 |
1.2.3 黄河形成的几种观点及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与研究步骤 |
1.4 论文实际工作量及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自然地理与区域地质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势 |
2.1.2 气候 |
2.1.3 水文 |
2.1.4 植被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岩浆岩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实验样品 |
3.1 研究理论 |
3.1.1 物源分析 |
3.1.2 电子自选共振(ESR)定年 |
3.2 测试方法 |
3.2.1 碎屑锆石U-Pb年龄 |
3.2.2 重矿物分析 |
3.2.3 电子自旋共振(ESR) |
3.3 实验样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河上游晚新生代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
4.1 青海龙羊峡段古黄河河道的发现及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
4.1.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
4.1.2 古黄河河道的发现 |
4.2 宁夏中宁段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
4.2.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
4.2.2 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
4.3 内蒙古河套盆地段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
4.3.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
4.3.2 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讨论 |
5.1 青海龙羊峡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
5.1.1 古黄河砾石层及相关地层的形成时代 |
5.1.2 古黄河砾石层有关物源的讨论 |
5.2 宁夏中宁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
5.2.1 干河沟组的形成时代 |
5.2.2 宁夏中宁段干河沟组的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
5.3 内蒙古河套盆地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
5.3.1 采样阶地的形成时代 |
5.3.2 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的探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黄河及其他主要水系形成演化的启示 |
6.1 对黄河形成演化的启示 |
6.2 与长江形成发育有关研究的相互启发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本文样品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 |
附表2 河套盆地段黄河T3阶地和T9阶地砾石层古流向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2)杨房沟水电站左岸拱肩槽边坡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边坡岩体结构特征 |
1.2.2 边坡变形破坏模式 |
1.2.3 边坡稳定性研究 |
1.2.4 杨房沟水电站坝址区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工程地质环境条件 |
2.1 区域地质环境 |
2.1.1 区域地形地貌 |
2.1.2 大地构造背景 |
2.1.3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1.4 气象水文环境 |
2.2 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 |
2.2.4 河谷应力场 |
2.2.5 水文地质 |
2.2.6 风化与卸荷特征 |
第3章 左岸拱肩槽开挖边坡岩体结构及质量分级 |
3.1 开挖形态 |
3.2 岩体结构面类型 |
3.2.1 原生结构面 |
3.2.2 构造结构面 |
3.2.3 浅表生结构面 |
3.3 岩体结构面分级、分布特征 |
3.3.1 边坡地质素描成果 |
3.3.2 岩体结构面分级原则 |
3.3.3 开挖边坡结构面分级、分布特征 |
3.4 边坡岩体结构类型 |
3.4.1 块状、次块状结构 |
3.4.2 镶嵌结构 |
3.4.3 块裂结构 |
3.5 边坡岩体质量分级 |
3.6 边坡岩体力学参数选取 |
3.6.1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
3.6.2 边坡岩体力学参数选取 |
第4章 左岸拱肩槽开挖边坡变形破坏特征 |
4.1 开挖边坡变形破坏迹象 |
4.2 开挖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分析 |
4.2.1 平面破坏模式 |
4.2.2 楔形体破坏模式 |
4.3 开挖边坡关键块体圈定与危险性分区 |
第5章 左岸拱肩槽边坡稳定性研究 |
5.1 宏观地质分析 |
5.2 边坡整体稳定性分析 |
5.2.1 离散元3DEC法原理 |
5.2.2 模型的建立 |
5.2.3 边坡模拟结果分析 |
5.3 局部稳定性分析 |
5.3.1 正面坡f27断层蚀变带分析 |
5.3.2 局部块体稳定性分析 |
5.4 支护处理措施及效果分析 |
5.4.1 支护处理措施 |
5.4.2 正面坡的处理及效果分析 |
5.4.3 上、下游坡的支护及效果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3)罗布泊地区晚新生代以来沉积环境演化及盐类资源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亚洲内陆干旱化 |
1.2.2 塔里木盆地新生代以来干旱化进程 |
1.2.3 罗布泊晚新生代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1.3.4 工作量统计 |
第二章 研究区地理与地质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2 地质概况 |
2.2.1 区域大地构造与地层 |
2.2.2 周缘侵入岩 |
第三章 罗布泊晚新生代地层沉积特征及物源分析 |
3.1 上新统 |
3.1.1 露头剖面特征 |
3.1.2 风成沉积 |
3.2 更新统 |
3.2.1 滑石山剖面 |
3.2.2 骆驼峰剖面 |
3.3 物源区示踪 |
3.3.1 样品及测试方法 |
3.3.2 数据结果 |
3.3.3 物源区分析 |
3.3.4 上新统风成沉积与塔克拉玛干沙漠 |
第四章 钻孔含盐系地层时代框架 |
4.1 LDK01孔地层特征 |
4.2 铀系不平衡法原理 |
4.3 样品、实验方法及流程 |
4.3.1 样品选择 |
4.3.2 实验方法及流程 |
4.4 测试结果 |
4.5 校正方法 |
4.6 数据分析 |
4.7 地层时代框架 |
第五章 古环境、古气候指标 |
5.1 元素地球化学 |
5.1.1 常量元素 |
5.1.2 蒸发岩微量元素 |
5.2 硫同位素 |
5.2.1 样品及测试方法 |
5.2.2 数据结果 |
5.2.3 数据分析 |
5.3 锶同位素 |
5.3.1 样品及测试方法 |
5.3.2 数据结果 |
5.3.3 数据分析 |
5.4 碳氧同位素 |
5.4.1 样品及测试方法 |
5.4.2 数据结果 |
5.4.3 数据分析 |
第六章 罗布泊晚新生代沉积环境演化及盐类资源效应 |
6.1 上新世时期 |
6.2 第四纪以来 |
6.2.1 早更新世~0.9Ma(Ⅰ-Ⅵ阶段) |
6.2.2 0.9 Ma-0.61Ma(Ⅶ段) |
6.2.3 0.61 Ma-0.25Ma(Ⅷ段) |
6.2.4 0.25 Ma-0.15Ma(Ⅸ段) |
6.2.5 0.15 Ma-0Ma(Ⅹ段) |
6.2.6 驱动机制 |
6.3 钾盐成矿对阶段性环境演化的响应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论文发表情况 |
(4)西藏松塔水电站坝区水垫塘边坡失稳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工程概况及研究意义 |
1.2 雾化边坡的研究现状 |
1.2.1 雾化研究现状 |
1.2.2 渗流场研究现状 |
1.2.3 雾化边坡失稳机理研究现状 |
1.2.4 雾化边坡稳定性评价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水垫塘边坡地质-岩体力学环境条件 |
2.1 边坡组成及形态特征 |
2.1.1 边坡组成 |
2.1.2 边坡形态特征 |
2.2 边坡岩体结构特征 |
2.2.1 断层与岩脉发育特征 |
2.2.2 裂隙发育特征 |
2.3 边坡卸荷风化条件 |
2.3.1 边坡卸荷特征 |
2.3.2 边坡风化蚀变特征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2.5 边坡岩体力学特性 |
2.5.1 岩体力学特性 |
2.5.2 结构面力学特性 |
第3章 水垫塘自然边坡的失稳模式 |
3.1 自然边坡变形破坏现象及失稳模式 |
3.1.1 自然边坡变形破坏现象 |
3.1.2 自然边坡失稳模式 |
3.2 基于FLAC~(3D)的水垫塘边坡应力-应变场分析 |
3.3.1 S5剖面计算模型及参数取值 |
3.3.2 S6剖面计算模型及参数取值 |
3.3.3 FLAC~(3D)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第4章 水垫塘边坡雾化条件下的失稳模式 |
4.1 水垫塘边坡渗流场模拟 |
4.1.1 地下水运动三维数学模型原理 |
4.1.2 渗流计算模型及参数选取 |
4.2 水垫塘边坡渗流场模拟结果及分析 |
4.2.1 初始渗流模型及校验 |
4.2.2 天然+蓄水条件下渗流场特征分析 |
4.2.2.1 天然+死水位1860m的渗流场 |
4.2.2.2 天然+正常蓄水位1925m的渗流场 |
4.2.3 暴雨+蓄水条件下渗流场特征分析 |
4.2.3.1 暴雨+死水位1860m的渗流场 |
4.2.3.2 暴雨+正常蓄水位1925m的渗流场 |
4.2.4 雾化条件下渗流场特征分析 |
4.2.4.1 雾化雨+正常蓄水位1925m的渗流场 |
4.2.4.2 雾化条件下地下水位动态变化 |
4.3 从已有变形破坏现象来分析预测雾化条件下边坡失稳模式 |
4.4 从模拟结果分析雾化条件下边坡失稳模式 |
第5章 水垫塘自然边坡稳定性计算与评价 |
5.1 水垫塘自然边坡稳定性的定性分析 |
5.2 水垫塘边坡稳定性的极限平衡法分析 |
5.2.1 S5剖面计算模型及参数取值 |
5.2.2 S6剖面计算模型及参数取值 |
5.2.3 水垫塘左岸边坡稳定性计算分析 |
5.2.4 水垫塘右岸边坡稳定性计算分析 |
5.3 边坡稳定性综合评价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青海文巴地地区下—中三叠统隆务河组岩石学、层序地层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 |
1.5 预期目标与成果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自然地理及交通位置 |
2.2 区域地质 |
3 地层剖面描述 |
3.1 详测剖面描述 |
3.2 其他剖面简述 |
3.3 研究区隆务河组特点 |
4 隆务河组岩石学研究 |
4.1 隆务河组的岩石 |
4.2 变质岩石学特征 |
4.3 原岩恢复 |
5 沉积岩与岩相类型划分 |
5.1 砂岩类型及组合特征 |
5.2 砾岩类型及组合特征 |
5.3 粘土岩类型及组合特征 |
5.4 碳酸盐岩类型及组合特征 |
5.5 岩相类型划分 |
6 层序地层学研究 |
6.1 层序地层学与前陆盆地 |
6.2 层序划分 |
6.3 前陆盆地层序地层特征及演化 |
6.4 沉积相特征 |
6.5 沉积环境演化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高边坡硬岩卸荷状态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卸荷岩石力学试验研究 |
1.2.2 卸荷岩石力学本构模型研究 |
1.2.3 岩质高边坡变形特征 |
1.2.4 深切河谷边坡变形破坏规律 |
1.2.5 大奔流沟料场边坡 |
1.2.6 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高边坡岩体地质环境特征 |
2.1 地形地貌 |
2.2 地层岩性 |
2.3 风化卸荷特征 |
2.3.1 岩体风化 |
2.3.2 岩体卸荷变形特征 |
2.4 地应力特征 |
2.5 卸荷岩石力学试验条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试样条件对岩石力学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
3.1 硬岩三轴卸荷试验 |
3.2 硬岩卸荷强度尺寸效应 |
3.3 围压与岩体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卸荷速率对岩石力学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
4.1 试验条件与方案 |
4.1.1 试验条件 |
4.1.2 试验方案 |
4.2 试验结果分析 |
4.2.1 应力-应变曲线特征 |
4.2.2 岩样破坏特征 |
4.2.3 岩样破坏应力差的变化规律 |
4.2.4 卸荷速率对变形参数的影响 |
4.2.5 卸荷速率对强度参数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应力路径对岩石强度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
5.1 强度准则 |
5.2 加载破坏(JPI1) |
5.3 加载-卸载破坏(JPI2) |
5.4 加载-卸载-加载破坏(JPI3) |
5.5 加-卸-加-加载破坏(JPI4) |
5.6 不同应力路径强度参数比较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岩石变形破坏细观特征研究 |
6.1 破裂断口的微观SEM试验研究 |
6.2 加、卸荷破裂模式的CT扫描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卸荷岩质边坡应用研究 |
7.1 监测资料分析 |
7.1.1 2009 年监测资料分析 |
7.1.2 2010 年监测资料分析 |
7.1.3 2011 年监测资料分析 |
7.2 卸荷条件下边坡变形机制分析 |
7.2.1 离散元计算方法及模型 |
7.2.2 开挖边坡变形及稳定性分析 |
7.2.3 边坡安全系数 |
7.2.4 边坡破坏机制分析 |
7.3 卸荷状态下岩质边坡安全性评价预警研究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黄山北麓青弋江河流阶地发育机制与河流演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河流阶地发育机制研究进展 |
1.2.2 河流发育研究进展 |
1.2.3 河流阶地测年方法研究进展 |
1.3 选题依据及拟解决的问题 |
1.3.1 选题依据 |
1.3.2 拟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水文 |
2.1.3 地质地貌 |
2.2 地质构造背景 |
2.2.1 断裂构造 |
2.2.2 区域地层 |
2.2.3 花岗岩体 |
2.3 区域地貌及第四纪红土研究概述 |
2.3.1 河流地貌研究 |
2.3.2 夷平面地貌研究 |
2.3.3 冰川地貌争论 |
2.3.4 第四纪红土研究 |
第三章 研究剖面和实验方法 |
3.1 典型研究剖面的选取与描述 |
3.1.1 泾县盆地及研究剖面 |
3.1.2 城北剖面描述 |
3.1.3 溪口剖面描述 |
3.1.4 西阁剖面描述 |
3.1.5 青弋江河流阶地(洪积扇台地)的特征 |
3.2 粒度和孢粉样品采样及分析方法 |
3.2.1 粒度样品采样及分析方法 |
3.2.2 孢粉样品采样及分析方法 |
3.3 测年样品的采样及测试方法 |
3.3.1 ESR样品采样及测试方法 |
3.3.2 古地磁样品采样及测量方法 |
3.3.3 OSL样品采样及测试方法 |
第四章 青弋江河流阶地的年代 |
4.1 城北剖面的年代 |
4.1.1 GT-P台地的年代 |
4.1.2 CB-T3阶地的年代 |
4.1.3 TY-T2阶地的年代 |
4.2 溪口剖面的年代 |
4.2.1 SJ-T3阶地的年代 |
4.2.2 CA-T2阶地的年代 |
4.3 西阁剖面年代 |
4.4 河流阶地(洪积扇台地)的年代 |
4.4.1 洪积扇台地的年代 |
4.4.2 第三级阶地的年代 |
4.4.3 第二级阶地的年代 |
4.4.4 第一级阶地的年代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青弋江河流阶地的发育机制 |
5.1 河流阶地发育的基本理论 |
5.1.1 河流阶地发育的临界能阈值 |
5.1.2 河流发育的影响因素 |
5.1.3 河流阶地发育的经典模式 |
5.2 区域环境变化分析 |
5.2.1 粒度反映的干湿变化 |
5.2.2 孢粉反映的古气候特征 |
5.2.3 构造运动背景 |
5.2.4 海平面升降的影响 |
5.3 东亚夏季风变化对区域降水的影响 |
5.3.1 更新世以来东亚夏季风的变化趋势 |
5.3.2 1960~2012年东亚夏季风变化与降水关系的验证 |
5.3.3 更新世以来东亚夏季风变化对区域降水的影响 |
5.4 青弋江河流阶地的发育机制 |
5.4.1 青弋江河流阶地发育的关键因素 |
5.4.2 构造驱动季风控制的河流阶地发育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青弋江的发育过程 |
6.1 砾石层砾组分析方法 |
6.1.1 砾组分析内容 |
6.1.2 砾组分析层位的划分 |
6.2 青弋江砾石层砾组分析结果 |
6.2.1 砾径计算结果与分析 |
6.2.2 砾向测量结果与分析 |
6.2.3 砾态鉴定结果与分析 |
6.2.4 砾性鉴定结果与分析 |
6.2.5 青弋江砾石层砾组分析结果 |
6.3 青弋江的发育过程 |
6.3.1 黄山山麓早更新世砾石层 |
6.3.2 源于洪积扇辫状河的青弋江发育模式 |
6.4 青弋江的发育年代 |
6.4.1 河流发育年代的指示方法 |
6.4.2 青弋江的发育年代 |
6.5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青弋江河流阶地的发育特征 |
7.1.2 青弋江河流阶地的数字年代序列 |
7.1.3 青弋江河流阶地的发育机制 |
7.1.4 青弋江河流发育过程及发育年代 |
7.2 主要创新点与特色 |
7.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野外和实验工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8)青海省交通社铌、钽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化富集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项目依托 |
0.2 选题依据 |
0.3 交通位置、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
0.4 研究现状 |
0.4.1 区域基础地质工作 |
0.4.2 区域物化遥工作 |
0.4.3 矿产地质工作 |
0.4.4 科研工作 |
0.4.5 以往地质工作评述 |
0.5 本次研究工作量统计 |
第1章 成矿地质背景 |
1.1 区域地层 |
1.2 区域构造 |
1.3 区域岩浆岩 |
1.4 区域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
1.5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1.5.1 重力异常特征 |
1.5.2 航磁异常特征 |
1.6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1.6.1 地球化学背景特征 |
1.6.2 区域化探异常特征 |
1.7 区域重砂异常特征 |
1.8 区域矿产特征 |
1.8.1 区域矿点特征 |
1.8.2 典型矿点特征 |
第2章 矿区地质特征 |
2.1 地层 |
2.1.1 古元古界达肯大坂群上岩组(Pt1dkb) |
2.1.2 新近系油砂山组 |
2.1.3 第四系(Q) |
2.2 构造 |
2.3 岩浆岩 |
2.3.1 侵入岩 |
2.3.2 脉岩 |
2.4 地球物理异常特征 |
2.4.1 岩(矿)石物性特征 |
2.4.2 激电异常特征 |
2.5 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2.5.1 1:5万水系异常特征 |
2.5.2 地化剖面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化带及矿体特征 |
3.1.1 矿化带特征 |
3.1.2 矿体特征 |
3.2 矿石特征 |
3.2.1 矿石分布 |
3.2.2 矿物特征 |
3.2.3 矿石结构与构造 |
3.3 围岩蚀变 |
第4章 矿化富集规律 |
4.1 岩浆岩控矿规律 |
4.2 构造控矿规律 |
4.3 成矿元素分布规律 |
4.4 矿化富集规律 |
4.5 找矿标志与找矿潜力分析 |
4.5.1 找矿标志 |
4.5.2 找矿潜力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倾倒变形斜坡中折断带岩体碎裂结构特征及其抗剪力学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来源、目的和意义 |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 |
1.2.1 倾倒变形体折断带研究现状 |
1.2.2 岩体碎裂结构研究现状 |
1.2.3 碎裂岩体抗剪力学性质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第2章 潜在失稳折断带在倾倒变形斜坡中的分布研究 |
2.1 典型倾倒变形斜坡概况 |
2.1.1 溪洛渡星光三组倾倒变形斜坡概况 |
2.1.2 米亚罗二古溪倾倒变形斜坡概况 |
2.2 倾倒变形破裂迹象对于坡体的意义 |
2.3 倾倒变形程度水平向分布特征 |
2.3.1 倾倒引起的岩体变形破裂形式 |
2.3.2 倾倒变形破裂程度分区 |
2.4 潜在失稳折断带发育位置调查与分析方法 |
2.4.1 工程地质调查 |
2.4.2 试验与计算 |
第3章 折断带岩体碎裂结构特征分析及岩体质量评价研究 |
3.1 折断带碎裂岩体类型、成因及结构面组合 |
3.1.1 脆性折断型 |
3.1.2 柔性弯曲型 |
3.1.3 混合型 |
3.2 折断带碎裂岩体岩体质量评价 |
3.2.1 倾倒变形岩体质量评价标准 |
3.2.2 岩体质量评价的基本要素 |
3.2.3 折断带碎裂岩体的岩体质量评价 |
3.3 Hoek-Brown法确定综合抗剪强度指标 |
第4章 折断带岩体碎裂程度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
4.1 基于图像采集与处理的倾倒碎裂岩体调查方法 |
4.1.1 碎裂岩体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 |
4.1.2 脆性折断型碎裂岩体细部特征划分 |
4.1.3 碎裂块体块度图像解译与统计分析 |
4.2 脆性折断型碎裂岩体分形分析 |
4.2.1 碎裂块体块度分布分形分析 |
4.2.2 结构面展布分形分析 |
第5章 脆性折断型碎裂岩体的抗剪强度模型 |
5.1 折断带碎裂岩体的剪切破坏 |
5.2 碎块石体抗剪强度的影响因素 |
5.3 适用碎块石体的抗剪强度模型 |
5.3.1 Barton模型 |
5.3.2 Hoek-Brown模型 |
5.3.3 Mohr-Coulomb模型 |
5.4 实例计算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10)如美电站左岸坝肩岩体结构特征分析及岩体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工程概况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岩体结构特征研究 |
1.3.2 岩体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
1.3.3 水电站建基面选择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 |
2.1 自然地理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层岩性 |
2.4 地质构造 |
2.4.1 区域地质特征概述 |
2.4.2 坝区地质构造 |
2.5 水文地质条件 |
2.6 地震 |
第3章 岩体风化卸荷特征研究 |
3.1 岩体风化特征研究 |
3.1.1 岩体风化特征调查 |
3.1.2 坝区岩体风化带划分 |
3.2 岩体卸荷特征研究 |
3.2.1 坝区岩体卸荷特征调查 |
3.2.2 坝区岩体卸荷分带划分 |
3.3 坝区风化卸荷综合分带 |
3.3.1 风化卸荷定量分析的综合指标 |
3.3.2 坝区风化卸荷空间变化特征及规律综合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左岸坝肩岩体结构特征分析 |
4.1 岩体结构面工程分级及岩体结构分类 |
4.1.1 岩体结构面工程分级 |
4.1.2 岩体结构类型及其划分 |
4.2 Ⅲ级和Ⅳ级结构面发育特征 |
4.2.1 左岸Ⅲ级结构面发育特征 |
4.2.2 左岸Ⅳ级结构面发育特征 |
4.3 Ⅴ级结构面发育特征 |
4.3.1 缓裂发育特征 |
4.3.2 陡倾结构面发育特征 |
4.4 岩体结构类型量化分析 |
4.4.1 根据RBI指标量化分析中坝址岩体结构特征 |
4.4.2 岩体结构指数(RSI)提出及岩体结构量化研究 |
4.4.3 RSI与 RBI、RQD指标相关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分析 |
5.1 室内试验成果分析 |
5.1.1 试验方案 |
5.1.2 室内试验结果分析 |
5.2 基于原位试验成果的综合分析 |
5.2.1 岩体结构面力学参数的取值研究 |
5.2.2 岩体强度参数的取值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岩体质量分级 |
6.1 岩体质量现场定性分级 |
6.2 岩体质量的定量分级 |
6.2.1 分级方法的介绍 |
6.2.2 具体分级结果及评价 |
6.3 各方法分级结果的评价 |
6.4 岩体质量综合分级 |
6.5 岩体力学参数综合取值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如美电站左岸侧建基面选择研究 |
7.1 土石坝建基面选择原则及依据 |
7.2 坝基岩体可利用性评判 |
7.3 建基面选择综合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龙羊峡花岗岩体中断裂内白色夹泥的形成机制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D]. 李维东.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01)
- [2]杨房沟水电站左岸拱肩槽边坡稳定性研究[D]. 李鸿鸣.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3]罗布泊地区晚新生代以来沉积环境演化及盐类资源效应[D]. 吕凤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7)
- [4]西藏松塔水电站坝区水垫塘边坡失稳模式研究[D]. 刘鑫.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5)
- [5]青海文巴地地区下—中三叠统隆务河组岩石学、层序地层学研究[D]. 周晏召. 中国矿业大学, 2017(04)
- [6]高边坡硬岩卸荷状态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及其应用[D]. 郭喜峰. 中国地质大学, 2017(12)
- [7]黄山北麓青弋江河流阶地发育机制与河流演化特征研究[D]. 胡春生. 南京大学, 2017(05)
- [8]青海省交通社铌、钽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化富集规律[D]. 潘鑫. 吉林大学, 2018(04)
- [9]倾倒变形斜坡中折断带岩体碎裂结构特征及其抗剪力学性质研究[D]. 谭洵.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5)
- [10]如美电站左岸坝肩岩体结构特征分析及岩体质量评价研究[D]. 史岩.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