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琳琳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重庆江北400021)
摘要:“满洲第一词人”纳兰容若的边塞词幽旷、郁结,不同于以往意义上的豪迈词风。这首如梦令气势磅礴,然而其中更不乏愁闷与落寞,情绪复杂。本文比较分析了杨宪益、戴乃迭与翁显良先生所翻译的这首词的两个英译版本,对译文如何在诗词翻译的形合与意合、再现原词的风采方面做了试探性分析。
关键词:诗词;翻译;形式;表意
中图分类号:I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6-0000-02
诗词是一种语言高度浓缩、形神兼备的艺术,唐诗宋词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灿烂明珠。自宋以后,诗词发展日益没落,唯有被称为“满清第一词人”的纳兰性德如鹤立鸡群,无人能出其右。纳兰性德尤其擅长悼亡词,不过他的边塞词也不乏豪迈之风,个中掺杂着自身的愁闷,情绪复杂。所以在将这首小令翻译成英文的时候,表意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形式与表意上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英汉转换就是一件难事,要想将诗词翻译成英文则更是难上加难。许多人在这个工作上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宣扬我们的璀璨文化。本文选择了杨宪益、戴乃迭与翁显良先生对纳兰这首如梦令的两个翻译版本,试图从诗词翻译的形合与意合方面着手,对这两个英译本进行试探性分析,看他们如何做到形神具备。
一、纳兰其人与边塞词
近年来,“满洲第一大词人”纳兰性德以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与词风的清新隽永赢得了广泛的青睐,吸引了大众研究的目光。王国维《人间词话》更推崇他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关于纳兰与他所写词的研究此起彼伏,风起云涌,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纳兰热”。除此之外,小说、电视剧中也不乏出现了这位满清贵公子的身影,足以显见纳兰容若略显神秘的一生对大众无以抗拒的吸引力。
纳兰性德,字容若,满族正黄旗人。其外祖父为英亲王阿济格,战功卓著,名贵一时。父亲明珠胆识过人,是清朝康熙前期著名的权相,权倾一时。容若自己也深得康熙帝眷爱,但可惜英年早逝,不然前途如何光明也未为可知。难能可贵的是,容若出生贵胄,但却从无骄矜倨傲,不尚奢华。
纳兰的词作中,论其成就,当属他的爱情词,悼亡之作又为其中翘楚,这与他的坎坷情路经历不无关系。
纳兰的边塞词则更多展现了黄河草莽、秋水冬山,以情衬物,以景托情,有情有景,情景交融,创造一种幽旷、郁结的深远词风。纵观其词,苍凉盖过慷慨,抒怨多于豪迈,自有一番别有情致的艺术感染力。
由于身为康熙的随身侍卫,他常常伴君出行塞外,既无满人一统江山之骄矜,又无征夫戍卒含泪泣血的哀叹,有的只是伤情叹景的泣叹,依稀可见这位翩翩公子的细腻情感。纳兰性德的边塞词,娓娓道来,言之亲切,正因其亲身经历,绝非闭门造车,为词生情。为情作词,依情摹景,正是纳兰性德作品具有深切感染力的关键所在。
二、对《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的解读
如梦令为词牌名,相传为后唐庄宗自制曲,其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句,因改此名。李清照、苏轼等人都作过这个词牌的诗词,其中以婉约派的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和《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最为脍炙人口。
纳兰容若一介贵公子,边塞词却并非无病呻吟,矫揉造作,而正正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这首词作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初春,容若扈从康熙帝出山海关巡游。皇帝出巡,声势浩大,开篇“万丈”一词气势磅礴,出言豪迈。然而马大勇(2011)认为,词末“‘还睡’三句,竟如小儿女语。虽为实写思乡之情,毕竟头重脚轻,全篇不称。”其实词中景象也可以想象,周遭的环境越是繁华热闹,则更能凸显容若内心的万般愁闷与无聊。星影飘摇,容若内心孤寂,却不能得返爱人身边,即使梦境中欲归竟被狼河汹涌波涛所阻隔。忧闷之余,只能趁酒余欲睡,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众人皆睡我独醒,思愁凭添,词人落寞萧然的心境,跃然于纸上。
三、译文赏析
1.原文与两种英译本
《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
纳兰性德•
万帐穹庐人醉,
星影摇摇欲坠。
归梦隔狼河,
又被河声搅碎。
还睡,
还睡,
解道醒来无味。
TotheTuneofRuMengLing
NalanXingde
Thevastencampmentislockedindrunkenslumber.
Thestarswhirlandwhirl,asiftocrashtoearth.
DreamsofreturnblockedandcrashedbytheBailangRiver.
Sleepon!Sleepon!
Towakewouldbetoodolefulandtoodrear.
(杨宪益、戴乃迭译)
BetterSleep
NalanXingde
Silencesettlesoverthiswildernessoftents.ManyacuphaveIdrained.
Ah!thestarsareflickering,perilouslyreeling.
Iamoff,headedforhome.ButthatWolfRiverbarsmyway.
Ithowls—mydreamisshattered!
Sleep,bettergobacktosleep,forthewakinghoursaredreary.
(翁显良译)
2.译文赏析
杨宪益、戴乃迭(以下简称杨译)采用音译的方式,将词牌名如梦令翻译为TotheTuneofRuMengLing,采取音译的方式,虽然意义没有得到很好地传递,但其形式比较符合一个词牌名;翁显良所译(以下简称翁译)BetterSleep用词少、简洁,比较符合原文的用词量与节奏,但是却未能翻译出“令”字的含义,会让读者产生误解,认为BetterSleep是这首词的题目。
关于词中地名狼河的翻译,杨译本为BailangRiver,这是经过对地名的考证,也是采用音译的方法。翁译本则为WolfRiver。类比长江黄河的译法,YangtzeRiver和YellowRiver,二者只不过译法不同,但是译本都是可取的。
开篇“万帐穹庐人醉”,气势恢宏,边塞词的豪迈气概一览无余。“万帐”是虚指,两个英译本都没有用具体的数字直译,而分别用“vast”和“wilderness”表意。杨译“Thevastencampmentislockedindrunkenslumber.”用被动语态来译第一句话,虽然意义也能传达出来,但词的气势却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了,稍显不足。翁译“Silencesettlesoverthiswildernessoftents.ManyacuphaveIdrained.”用silence作主语,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旷野夜深的图画,第二个分句的倒装语序加强了语气,在表达纳兰的豪气上显得比杨译本略高一筹。
词中第二句话--“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纳兰容若描写了自己酒醉入梦,梦里归家,却遇狼河阻隔,梦碎狼河边,醒来之后倍觉孤寂,凄冷。杨译“DreamsofreturnblockedandcrashedbytheBailangRiver.”仍旧用被动语态,再现纳兰容若的原词情境。翁译“Iamoff,headedforhome.ButthatWolfRiverbarsmyway.Ithowls—mydreamisshattered!”一共用了三个句子。前两句完整地描绘了归家路途被狼河阻断的无奈,第三句“Ithowls”河声咆哮,波涛汹涌,破折号后的“mydreamisshattered!”引出之前的一切原是梦境,可惜途中遇狼河,梦已碎,心不能静,再也无法入眠的凄寂说与谁人知。
词末的“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表现了梦醒后,开篇的气势已经荡然无存,剩下如同喃喃自语,更显众人皆睡我独醒的无奈与寂寥。杨译“还睡,还睡”为“sleepon!Sleepon!”两个单词对应两个汉字词量对等、节奏明快,但是却与原词透露出来的无奈的气息不太相符合,给读者一种过于欢快的感觉。翁译“sleep,bettergobacktosleep,”与杨译本刚好相反,颇有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意味,形式上与原词的“还睡,还睡,”相差甚远,但是用一种淡淡的语气表达了无奈醒来,百无聊赖,不如睡去的心情。最后一句“forthewakinghoursaredreary.”与之前的sleep互成因果,逻辑关系清晰地表达出来,符合英语这种语言更重形合的特点。
四、结语
总的来说,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本如梦令采取了直译的方法,将原词完整呈现,在词语组合的形式上面,有着与汉语诗词、小令相似的结构,更加契合纳兰原词。相比而言,翁显良先生的译本则更加有画面感,与纳兰容若作词的心境更加吻合,汉语重在表意,尤其是词语非常简练的诗词更是如此,只字片言之间,包含情意无限,因此对意境表达更胜一筹。因此,在做诗词的对外翻译时,尽可能地通过形式来表达意义,在二者不可兼得的时候,意义的传达比固守诗词的形式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马大勇编著.纳兰性德.北京:中华书局,2010.3:215-216.
[2]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出版社,1991.
[3]刘姝虹.从德莱顿的“诗歌翻译三分法”看英译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文学界•语言研究.2011.
[4]许渊冲.翻译的艺术.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5]杜颖.从许渊冲先生“三美”原则看诗歌翻译——《水调歌头》两译本的对比研究.
作者简介:曾琳琳,1985年9月,女,重庆万盛,讲师,翻译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英汉笔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