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个联系建筑专业实践与教育的构架(论文文献综述)
王笑颜[1](2021)在《基于居民需求的美岱桥村传统农宅优化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村民对生活环境和质量的要求日益增加,但农宅的居住空间却无法切实满足居民现代化的生活需求。当下的改造方式以贯彻落实相应政策,且由政府自上而下主导进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但因设计建设过程中忽略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和心理感受,导致改造后用房与村民日常生活无法契合。虽然有少数自下而上的个体改造行为,但由于村民欠缺相关专业知识,改造后空间变得无组织缺乏系统化且没有延续传统农宅建筑特征。因此,优化改造应以建筑师为主导,以村民积极参与为基本原则,以满足居民实际生活需求为目的进行。本文以美岱桥村传统农宅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测绘、需求调查和后评价等主要研究方法,对居住空间现状和居民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满足居民需求的空间优化策略,形成优化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村民评价。首先,对美岱桥村传统农宅现状进行研究。通过对村落的实地调研,总结传统农宅的空间布局模式和组织流线,分析传统农宅现存问题。再对将功能空间相应的功能需求对应马斯洛需求层级,从而得到四个层级需求,即基础生理活动需求、习惯性活动需求、多样化休闲活动需求以及适老幼活动需求,将需求对应到相应的功能空间,得到问卷的需求定量,通过需求问卷数据结果,分析需求结果与农宅现存问题之间的矛盾。然后,提出农宅优化策略,并选择典型院落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分析需求影响因子及需求与空间的矛盾,提出满足居民需求相应功能空间的优化策略。在典型院落中选取3处平均需求度最高、使用现状较好的院落,采用优化策略进行具象的优化设计随后将优化方案反馈到村民当中,得到村民对方案的评价数据,分析现阶段优化设计的不足,并对方案进行二次优化。最后,提出满足居民实际生产生活需求的传统农宅优化方案。本研究拟得到受需求影响因素的需求变化规律、传统农宅的优化指导策略以及具体优化方法。希望本研究可以让传统农宅优化改造与居民实际生活需求严重不相符的问题得到改善,为相似现状的农宅建设提供新思路,为传统农宅今后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苏静[2](2021)在《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文中指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在中华文明史中占据重要一页。地处西北偏僻之隅的秦人,不断奋斗东进而逐步统一中国,开启了一个伟大国家的新纪元。近几十年来在中国考古学家的努力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不断发现,特别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让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考古呈现出序列化、体系化的成果。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当前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保护展示依然处于分散化各自为政的局面,严重影响其遗产价值的释放。本文以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为研究对象,以其整体性保护与展示方法为研究重点。通过对比类似的文化遗产概念,分析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集群特征,将其称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并基于其历史、考古研究的系列成果,运用文化遗产“关联性”概念,揭示其集群空间格局与整体关联机制。其次,在历史、艺术、科学、文化、社会价值维度,凝炼其整体价值内涵,并以此架构其价值体系。再次,针对其单点、分散的保护展示现状,运用整体系统的研究方法,基于其整体关联性和整体价值研究,在阐释整体价值目标下,初步建构其保护和展示体系。本文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结论,首先揭示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遗址点-遗址片区-遗址整体”层级构成及其“功能性关联”、“文化性关联”和“历史性关联”机制。其次,凝炼出其“见证统一国家创立过程”、“形成古代国家发展完整实物链”、“反映多元一体格局形成”、“构建中华文明标识秦文化核心”四项整体价值内涵。再次,初步建构了以“建立遗址体系信息库和管理平台”、“构建保护规划体系”为保护程序,遗址体系的“价值体系认知方法”、“完整性认知及评估方法”、“保护区划划定方法”为保护方法,“遗址点纳入制度”、“保护总体规划制度”、“联合管理制度”等为保护制度,并以“精准补充、注重关联和勘察环景”考古研究建议、“国-省-市/县”分级保护、“特区-分区-园区”分类保护、整体立法保护为保护建议的整体性保护体系。最后,建构了以“制度之始”、“国家之成”、“民族之基”为阐释主题,以“点-面-线”多层主题叙事结构为阐释框架,并以“建立阐释与展示总体规划制度、统一视觉识别系统、融媒体平台”为整体连贯强化措施的整体性展示体系。本文研究的创新体现在运用整体系统研究方法,揭示了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关联机制。针对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单点、分散的保护展示现状,建立了其整体保护策略集成框架,构建了其多层级主题叙事型阐释框架,实现了秦崛起及统一历史进程的完整阐释。同时,论文所提出的研究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也可以应用于其他文化遗址类型及地区,以期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从碎片化、分散化状态,走向整体化、系统化的成熟阶段。
张子鸣[3](2021)在《基于建筑作品统计分析的西安市当代建筑理论梳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49年至今,西安地区的建筑业平稳发展,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到现在的较为成熟的设计阶段,西安市落成了大量的建筑作品,也形成了一定的地域风格以及创作理念。通过对西安市70年以来的建筑作品统计分析,对西安市的建筑创作与理论研究具有参考意义。首先,论文尽可能科学全面地收集到各类别建筑作品:办公、居住、商业、金融、体育、文化、医疗等建筑。根据建筑不同功能分类和设计单位研究、建筑作品区域等几个分类收集。然后,运用计量史学等方法对其进行外部数据特征和理论研究特征的分析,内外、纵横对比展开。在“数据特征”分析部分,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将收集到的建筑作品按每种类型进行年度变化、设计单位分布、建筑作品区域、获奖作品与未获奖作品数量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通过数据统计从侧面映射出西安市建国以来建筑的发展动向。在“理论研究特征”分析部分,在70年以来各个历史分期下,本文主要选取了建筑形态特征、构图设计特征进行分析,在形态特征方面采用了定量结合定性的分析方法,对西安市近70年以来的各类建筑的形态特征有了一定的梳理,在构图理论方面主要运用定性并结合一些图示的分析方法,对各类建筑进行了梳理。最后,依据本文统计的数据,归纳出西安市当代建筑在各时段下的发展趋势,结合各个时期的建筑特征,梳理出西安市当代建筑在各个时段下的理论倾向,以此希望对未来西安市乃至陕西省的建筑理论研究提供研究资料以及参考。
李冬[4](2021)在《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高校建设呈现持续增长态势的背景下,针对老校区中的旧建筑及其环境的再利用成为建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建成至今已有六十余年,保留有建校前留存的营房以及其他旧建筑。然而,整体校园面临空间布局单一、场所记忆流失等问题,需要进行适度的改扩建以满足使用需求。本文以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为研究对象,以理论研究、相关案例分析与太平园校区现状调研为基础,提出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与设计方案,并总结设计经验。首先,通过对当下老校区改扩建现状、规划与建筑再利用相关文献、校园改扩建发展历程以及老校区旧建筑价值认知等研究背景的阐述,明确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其次,以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相关的理论为基础,以价值认知与建筑现象学为依据,建构了包含空间布局、场所重塑以及技术支持三个主要方面的改扩建设计策略框架。此外,选取以老校区中旧建筑及其环境的、再利用相关案例进行分析与设计经验的总结。同时,通过对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历史沿革、现状建筑与环境等方面的调查与分析,明确改扩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改扩建设计目标与指导思想。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并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设计策略包含外部空间布局、建筑空间布局、空间形式表达以及相关技术支撑四大方面,设计内容从外部空间的整合、旧建筑空间的整合、航空限高下新建筑设计、环境场所重塑以及相关技术运用五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总结老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再利用的设计经验以期为相似案例提供参考,并进行反思与展望。
和斯佳[5](2021)在《基于文化区划的传统聚落体系研究 ——以丽江白沙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传统聚落的是人类在意识主导下对自然景观进行改造后不断积累叠加的产物,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交互作用,逐渐成为具有地域特征的文化景观。在这个过程中,人类是塑造者,文化是无形的手,自然地理是活动的载体,聚落是结果。几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系统。随着近年来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聚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在未来是保护还是转型更新,且该保留什么、更新什么是当前议论颇多的话题。近年来有越来越多关于传统聚落相关的研究,在文化区划的研究基础上,注重文化的作用,将受到同一文化影响下联系紧密的聚落组成体系进行研究。有助于探究文化与地理对聚落体系形成发展的影响,能更好的预测和指导聚落未来的发展,使其在传统文脉下延续性发展。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丽江白沙镇,通过对所处文化区及有关聚落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结合相关学科的分析手法,进行详细的实地考察调研,获取研究的基础资料。从传统聚落的生成机制和生长模式入手,首先从时间上对其历史文化和发展脉络进行研究,划分主要的发展时期并总结各时期的发展方向和特征。然后对现状所呈现的白沙镇域聚落体系的构成要素、空间特征、文化内涵等进行研究,主要从村落、民居、外部环境这三个对象展开,找出造成对象如此呈现的主要因素。结合实际预测在特定文化区内的白沙镇聚落体系未来的转变和发展模式,提出发展的侧重点和思路。
孙媛媛[6](2021)在《淮军圩堡唐五房圩保护与利用研究》文中指出中国防御性堡类分布广泛,皖中防御性水圩正是其中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类型之一。其通常建造于晚清年间,秉承中国古代城建体系,是我国相对最为保守的民居形式。淮军圩堡是皖中防御性水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所选取研究对象唐五房圩作为淮军将领唐定奎与唐殿魁府邸便是其中典型代表之一,其选址规划、功能布局,反映了清末圩堡建筑除对自然环境的选择性之外,还有着明显的风水观,对于研究清末建筑史有着重要科学价值。淮军圩堡建筑形式独特,集居住和防御功能于一体,随着社会变迁与使用者观念转变,其防御性的内向空间逐渐向开放的公共空间过渡,建筑空间职能发生变化。但由于区位闭塞、历史性残损等原因圩堡建筑大多为“生活性利用”或废弃闲置,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无法得到体现。此外,江淮地区对于防御性民居的保护与利用研究相比于其他地区起步较晚,滞后的保护理念与利用手段进一步损害现有建筑遗存。本文基于淮军圩堡历史人文背景与乡野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淮军圩堡唐五房圩的保护与利用研究。论文整体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章节,阐述研究对象背景、意义及内容,其次对研究中所涉及的相关名词概念进行界定,并介绍研究方法及思路。论文第二、三章为第二部分,梳理国内外堡类建筑保护与利用的理论与现状,对比国内外堡类建筑形制与保护利用方法上的异同,形成淮军圩堡保护与利用现有理论基础。进而分析三个江淮地区圩堡类建筑具体案例,基于建筑遗产的完整性、真实性角度从原型推测、残损原因、保护与利用内容借鉴其经验,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淮军圩堡群的保护措施与利用方法;第三部分为论文第四、五章,系统地介绍与分析淮军圩堡,在全面展示其历史渊源、防御形态、建筑形制的同时,深入挖掘其原有建筑整体构成要素,基于原始概貌和现存状况评估,形成淮军圩堡保护与利用策略研究,最后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以建筑学的视角从周边环境、建筑本体、基址遗存等方面进行唐五房圩具体设计实践研究。本文研究重点是第三部分,从淮军圩堡历史人文背景,建筑特色等方面研究保护利用方法,以唐五房圩为案例验证,在保护的基础上提升研究对象社会与经济效益。本文旨在总结淮军圩堡建筑内容以及历史场景延续再生的可能性,希望对我国此类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工作起到一定的现实参考价值与意义。图 97 表 25 参 51
何寅嵩[7](2021)在《“自建”与“他建” ——当下大理地区少数民族乡村建造组织及营建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建筑是我国建筑领域的重要文化遗产,在建筑文化和历史文化研究中都占有重要位置,且当下社会正处于发展转型的时期,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传统的乡村聚落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引发建造组织、营建模式和乡土社会的巨大变革。本文从乡村建造组织及营建模式的角度出发,以云南大理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乡村聚落为例,通过对国内外乡村建设相关研究资料的收集,了解乡村建造组织及营建模式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动态,结合调研和走访解读当下大理少数民族传统乡村“自建”与“他建”的建设现状。分析对比传统村落“自组织”模式与当下通行的他组织建设模式之间的相容与矛盾,旨在探索出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建造组织及营建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为当代少数民族乡村的建设发展和传承提供一定的策略和建议,并探索未来发展的,能够适应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建设的特殊有效的建造组织模式,为实现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建设的良性与永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陈再申[8](2021)在《曼谷当代地域性建筑的材料表达研究》文中指出曼谷的区位优势明显,地理环境良好,资源丰富,不仅在社会、经济等方面要比东南亚其他地区发达得多,而且在文化层面也有深厚的积淀,是地域性建筑“生长”和“演变”的“温床”。近年来,曼谷在建筑艺术设计领域正在赶超亚洲其他城市,泰国建筑师也进行了较多的当代地域性建筑实践,这些建筑呈现出了独具一格的区域特征,其中很多建筑在国际上屡获殊荣,获得了国际建筑领域的认可,当代地域性建筑正在这片优渥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蓬勃发展。笔者从材料表达的角度切入对地域性建筑进行研究,对于国际性和地域性融合的大都市曼谷而言,无疑是值得探讨的主题。本文以曼谷当代地域性建筑和其所应用的材料为研究载体,以探寻材料的表达策略为研究目标进行以下研究:首先,对曼谷地区的地域性建筑和其所应用的材料进行研究,并对每种材料的本体性质、特点及应用方式展开分析,以建立材料地域性表达研究的基础;其次,对相关案例进行解析研究,从共生表达、应对生态、延续文化三个层面切入,对建筑材料如何进行地域性表达进行具体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传统材料和现代材料的应用表达呈现出不断交织的状态,材料在地域性表达的过程要注重与时代性和在地性的共同结合,需要运用“互融”、“对比”、“适宜性建构”、“融合环境”、“置换”、“重构”六个方面的设计表达策略才能更加适宜地完成地域性表达这一实践和研究命题。本文在表达和建构双重层面上探讨了地域性建筑与材料表达之间的契合点,为材料表达和地域性建筑方面的研究“舔砖加瓦”,并为国内对于东南亚建筑领域的研究填补了内容。
刘吉宇[9](2021)在《滇南傣泐方言地区传统风土建筑空间形态及演变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滇南至今存在的傣泐方言区独特而牢固,语缘的研究视角能提供不同以往的研判手段,贴近风土建筑原型从而厘清传承对象,为传承方式的探讨提供基础。本研究利用语言人类学家对于傣泐方言区最新研究成果,聚焦于该地区风土建筑源生特征与适应变化。通过文献梳理及田野现场调研,结合建筑学、语言学、文化地理学等角度分析,对该方言区进行三个圈层范围划分。从平面形制、构架类型、材料应用和匠作风习等方面着手,总结出风土建筑谱系特征,并以此为据,梳理出傣泐方言地区三个圈层中风土建筑的空间特征和流变体系。同时结合文化习俗、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因素,总结出该区域风土建筑空间形态发生变化的原因。研究结合理论分析风土建筑的研究方式,首先通过对理论的研究找到适宜于滇南傣泐方言地区风土建筑空间形态的研究手段与路线。方言语系作为联系各民族重要的关系枢纽,以傣泐方言为背景划分研究区域,确定研究范围。其次是对滇南傣泐方言地区语系及风土建筑背景的整理分析,同时探讨了该地区风土建筑的原型基质,确定了从平面形制、构架体系和建筑材料三个方面着手对该地区风土建筑进行研究。最后基于语言学背景对建筑进行区划和类型基质特征的探讨,并从多学科角度出发,对该地区风土建筑进行图谱的整理与对比,综合剖析该地区风土建筑生成的原因和演变机制。
尹照迪[10](2021)在《基于云南传统合院民居营造智慧的地域性建筑设计研究 ——云南驿“云南之源”文化小镇新型合院设计、泸西城子古村建筑更新设计》文中提出云南传统合院民居作为云南传统建筑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云南建筑文脉的载体,其营造过程蕴含了诸多匠人总结的经验智慧。在建筑技艺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传统的营造技艺不断受到现代技艺的冲击,其蕴含的营造智慧面临着无法传承的局面。作为云南传统合院民居发展过程中的精魄,传统营造智慧需要被当代建筑师挖掘和继承,在地域性建筑设计中合理的将传统智慧与现代技艺相结合,这对传统营造智慧的传承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也是建筑师当前所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本研究(设计)选取云南滇中、滇南、滇西北地区典型的合院民居原型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建筑选址、空间形态、结构体系、建筑装饰、建筑材料五个方面进行智慧剖析。在不同地区合院民居原型的营造体系中找到智慧共性,并将此智慧体系运用到地域性建筑设计之中。本研究(设计)通过对基础原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后,提炼出一套具有普适性的云南传统合院民居营造智慧体系。并通过与传统工匠的配合,在设计实践中融入了传统智慧体系,最终总结出一套具有针对性的地域性建筑设计方法。意在将传统语言用现代的方式表达出来,赋予传统智慧以现代价值,为云南传统合院民居营造智慧体系下的地域性建筑设计提供依据和借鉴。
二、一个联系建筑专业实践与教育的构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联系建筑专业实践与教育的构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居民需求的美岱桥村传统农宅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农宅的现实背景 |
1.1.2 选题来源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阐述 |
1.4.1 传统农宅 |
1.4.2 居住空间 |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居民需求研究 |
2.1.1 需求相关理论 |
2.1.2 实现村民需求的方法 |
2.1.3 居民需求的价值 |
2.2 公众参与在建筑中的表现 |
2.2.1 国外相关案例 |
2.2.2 国内相关案例 |
2.3 传统农宅相关研究综述 |
2.3.1 国内相关研究 |
2.3.2 国外研究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岱桥村传统农宅现状与居民需求调查 |
3.1 调研概述 |
3.1.1 调研方案与实施 |
3.1.2 调查问卷设计 |
3.1.3 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 |
3.2 传统农宅居住空间调研分析 |
3.2.1 院落空间分析 |
3.2.2 外部形态分析 |
3.2.3 居室空间分析 |
3.3 村民需求调查分析 |
3.4.1 美岱桥村传统农宅居民需求层级研究 |
3.4.2 居民需求的影响因素 |
3.4.3 村民需求调查与分析 |
3.4 居民需求与居住空间的矛盾 |
3.4.1 院落空间存在矛盾 |
3.4.2 外部形态存在矛盾 |
3.4.3 居室空间存在矛盾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居民需求的传统农宅优化策略 |
4.1 优化策略原则 |
4.2 院落空间优化策略 |
4.2.1 空间布局优化 |
4.2.2 院落流线优化 |
4.3 外部形态优化策略 |
4.3.1 建筑体量优化 |
4.3.2 建筑立面优化 |
4.3.3 建筑结构优化 |
4.4 居室空间优化策略 |
4.4.1 功能组成优化 |
4.4.2 空间组成优化 |
4.5 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
4.5.1 优化案例分析 |
4.5.2 优化设计方法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村民满意度评价与设计优化 |
5.1 优化对象选定 |
5.2 方案优化 |
5.2.1 I型方案优化 |
5.2.2 II型方案优化 |
5.2.3 III型方案优化 |
5.3 优化方案评价及再优化 |
5.3.1 方案满意度调查 |
5.3.2 方案评价 |
5.3.3 评价结果 |
5.3.4 方案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图录 |
附录 B 表录 |
附录 C 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 D 院落测绘和设施详情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附件 |
(2)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1.1 关陇地区先秦之秦的历史 |
1.1.2 关陇地区先秦之秦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 |
1.2 论文研究对象的界定及其保存、保护、展示现状和问题 |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2 研究对象的保存、保护与展示现状 |
1.2.3 研究对象保护与展示存在的问题及缺失 |
1.3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意义 |
1.3.1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3.2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4.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考古研究 |
1.4.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历史研究 |
1.4.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保护研究 |
1.4.4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群的文化遗产概念及其保护研究 |
1.4.5 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体系及相关研究 |
1.4.6 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方法研究 |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1 系统科学研究方法 |
1.5.2 文献梳理与实地调查法 |
1.5.3 问题史学方法 |
1.5.4 类比、归纳和演绎研究法 |
1.5.5 研究框架 |
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构成研究 |
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概念的提出 |
2.1.1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群的文化遗产的概念发展 |
2.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概念 |
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遗址点——组成型遗址与关联型遗址 |
2.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都邑 |
2.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秦公、王、帝陵 |
2.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离宫别馆与苑囿 |
2.2.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祭祀处所 |
2.2.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关联型遗址——道路 |
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关联机制 |
2.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单点关联机制 |
2.3.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片区关联机制 |
2.3.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关联机制 |
2.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空间格局 |
2.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环景(Setting) |
2.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环景 |
2.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片区的环景 |
2.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环景 |
2.6 本章小结 |
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价值研究 |
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价值认知 |
3.1.1 国内外文化遗产的价值类型及定义 |
3.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价值内涵认知逻辑 |
3.2 相关价值研究综述 |
3.2.1 秦文化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研究 |
3.2.2 秦统一的历史观照 |
3.2.3 相关秦文化遗址的价值研究 |
3.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价值 |
3.3.1 历史价值:秦崛起与统一的历史进程——见证了中国大一统制度、统一国家的创立过程 |
3.3.2 科学、艺术价值:古代中国国家形成的完整经历——形成了古代中国国家形态发展的完整实物链 |
3.3.3 文化价值:华夏民族形成过程的映射——反映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 |
3.3.4 社会价值: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秦文化核心 |
3.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片区价值 |
3.4.1 西垂片区的价值分析 |
3.4.2 雍城片区的价值分析 |
3.4.3 咸阳片区的价值分析 |
3.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单点价值 |
3.5.1 大堡子山遗址的价值分析 |
3.5.2 雍城遗址的价值分析 |
3.5.3 咸阳城遗址的价值分析 |
3.5.4 秦始皇陵的价值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认识 |
4.1 文化遗产“完整性(Integrity)”的概念发展 |
4.1.1 文化遗产“完整性”概念的发展脉络 |
4.1.2 文化遗产“完整性”的衡量标准 |
4.1.3 文化遗产“完整性”概念的定义层面 |
4.1.4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文化遗产对象“完整性”讨论 |
4.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完整性认知 |
4.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层级 |
4.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层面 |
4.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评估框架 |
4.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完整性评估 |
4.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完整性评估 |
4.3.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整体层级的完整性说明 |
4.4 本章小结 |
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建构 |
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保存、保护和管理现状及缺失 |
5.1.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保存现状 |
5.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保护管理现状 |
5.1.3 整体价值观照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管理的缺失 |
5.2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文化遗产对象的保护经验 |
5.2.1 系列遗产(Serial Properties)的保护方略 |
5.2.2 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s)的保护方略 |
5.2.3 美国国家遗产区域(National Heritage Areas)的保护方略 |
5.2.4 系列遗产、文化线路与美国国家遗产区域保护管理方式的异同 |
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构成逻辑 |
5.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程序 |
5.4.1 建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信息库和管理平台 |
5.4.2 构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保护规划体系 |
5.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方法 |
5.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价值的认知方法 |
5.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和评估方法 |
5.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保护区划的划定方法 |
5.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制度 |
5.6.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遗址点纳入制度 |
5.6.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总体规划制度 |
5.6.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联合管理制度 |
5.7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建议 |
5.7.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考古研究建议 |
5.7.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分级保护建议 |
5.7.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分类保护建议 |
5.7.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整体立法保护建议 |
5.8 本章小结 |
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建构 |
6.1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概念、原则和内容 |
6.1.1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定义与辨析 |
6.1.2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原则 |
6.1.3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内容 |
6.2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方法 |
6.2.1 文化遗产阐释规划的编制 |
6.2.2 文化遗产主题阐释框架的构建 |
6.2.3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方法、方式的其他探索 |
6.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展示利用现状及缺失 |
6.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展示利用现状 |
6.3.2 整体价值观照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利用的缺失 |
6.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组成内容 |
6.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阐释框架 |
6.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阐释主题 |
6.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的垂直建构(主题/价值—分解) |
6.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的水平建构(主题—叙事线索) |
6.5.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遗址展示点的甄选 |
6.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叙事结构 |
6.6.1 整体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
6.6.2 片区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
6.6.3 单点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
6.7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展示方式 |
6.7.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节点展示方式 |
6.7.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整体展示方式 |
6.8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图录 |
表录 |
附录论文中相关评估及综述表录 |
致谢 |
(3)基于建筑作品统计分析的西安市当代建筑理论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西安建筑理论研究现状 |
1.2.2 建筑作品与理论转译方法相关研究 |
1.2.3 国内外计量史学研究现状 |
1.2.4 计量史学方法下建筑学领域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当代西安建筑发展概况 |
2.1 历史分期划分依据 |
2.1.1 1949-1952年 |
2.1.2 1953-1957年 |
2.1.3 1958-1964年 |
2.1.4 1965-1976年 |
2.1.5 1977-1989年 |
2.1.6 1990-2000年 |
2.1.7 2000年至今 |
2.2 西安当代建筑发展概述 |
2.2.1 新中国成立后 |
2.2.2 改革开放后 |
2.2.3 二十一世纪以来 |
2.3 西安城市建设相关政策 |
2.3.1 建筑风貌控制 |
2.3.2 汉唐风貌区 |
2.3.3 明清风貌区 |
2.3.4 风貌协调区 |
2.3.5 现代建筑区 |
2.4 本章小结 |
3 建筑作品的数据统计分析 |
3.1 资料收集流程 |
3.1.1 建筑作品定义 |
3.1.2 地方志与城建档案 |
3.1.3 确定建筑设计机构 |
3.1.4 建筑作品收集 |
3.2 建筑理论研究范围 |
3.3 建筑作品分类 |
3.4 建筑作品统计分析 |
3.4.1 建筑作品类型统计 |
3.4.2 创作团队量化分析 |
3.4.3 建筑作品地理分布 |
3.4.4 建筑作品数量分析 |
3.5 本章小节 |
4 建筑作品的理论特征分析 |
4.1 研究框架的确定 |
4.2 建筑形态特征 |
4.2.1 居住类建筑 |
4.2.2 酒店、金融与商业类建筑 |
4.2.3 文化类建筑 |
4.2.4 办公类建筑 |
4.2.5 医疗类建筑 |
4.2.6 教育类建筑 |
4.3 建筑构图特征 |
4.3.1 1949-1952年西安市建筑构图特征 |
4.3.2 1953-1957年西安市建筑构图特征 |
4.3.3 1958-1964年西安市建筑构图特征 |
4.3.4 1965-1989年西安市建筑构图特征 |
4.3.5 1990-2000年西安市建筑构图特征 |
4.3.6 2001-2010年西安市建筑构图特征 |
4.3.7 2011年—至今西安市建筑构图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特征总结 |
5.1.1 数据特征总结 |
5.1.2 理论特征总结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一)图录 |
(二)表录 |
附录2 |
致谢 |
(4)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多因素作用下高校建设呈持续增长态势 |
1.1.2 老校区优势与劣势并存 |
1.1.3 老校区中旧建筑改扩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1.4 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的改扩建需求 |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内容界定 |
1.2.1 高校老校区 |
1.2.2 旧建筑与新建筑 |
1.2.3 校园环境 |
1.2.4 改扩建与再利用 |
1.2.5 研究内容的界定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校园规划与设计相关文献综述 |
1.3.2 建筑再利用相关文献综述 |
1.3.3 我国近代校园改扩建发展历程 |
1.3.4 老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的价值认知 |
1.4 研究意义、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理论研究与策略体系建构 |
2.1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理论依据 |
2.1.1 可持续的发展观 |
2.1.2 有机更新理论——循序渐进的小规模更新 |
2.1.3 共生理论——新旧元素共生 |
2.1.4 强调文化性与场所性的设计理论 |
2.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
2.2.1 设计策略体系建构的原则 |
2.2.2 设计策略体系构建的现实依据 |
2.2.3 设计策略体系建构的理论依据——建筑现象学 |
2.2.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
2.3 本章小节 |
3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相关案例研究 |
3.1 四川藏语佛学院改扩建 |
3.1.1 藏语佛学院的空间布局 |
3.1.2 藏语佛学院的形式表达 |
3.1.3 藏语佛学院的技术支持 |
3.2 宾夕法尼亚大学休梅克绿地改造 |
3.2.1 休梅克绿地的空间布局 |
3.2.2 休梅克绿地的形式表达 |
3.2.3 休梅克绿地的技术支持 |
3.3 华东师范大学丽娃河畔化雨书斋改造 |
3.3.1 化雨书斋的空间布局 |
3.3.2 化雨书斋的形式表达 |
3.3.3 化雨书斋的技术支持 |
3.4 哈佛大学人类学系馆改造 |
3.4.1 人类系馆的空间布局 |
3.4.2 人类系馆的形式表达 |
3.4.3 人类系馆的技术支持 |
3.5 本章小结 |
4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调研分析 |
4.1 太平园校区整体分析 |
4.1.1 校区区域位置 |
4.1.2 校区发展历史 |
4.1.3 校园整体形态 |
4.2 太平园校区现状环境调查分析 |
4.2.1 校园周边环境现状 |
4.2.2 校园整体空间秩序分析 |
4.2.3 校园公共空间分析 |
4.3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调查分析 |
4.3.1 现状建筑平面特征 |
4.3.2 现状建筑立面特征 |
4.3.3 现状建筑结构特征 |
4.3.4 现状建筑功能用房指标分析 |
4.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面临的主要问题 |
4.4.1 校园外部空间缺乏系统性布局 |
4.4.2 建筑空间布局单一 |
4.4.3 场所记忆的流失 |
4.4.4 规划条件的限制 |
4.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目标 |
4.5.1 空间优化,寻求新旧整合 |
4.5.2 场所重塑,再现场地记忆 |
4.6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指导思想 |
4.6.1 选择较小的建设规模 |
4.6.2 最大化利用旧建筑及其环境 |
4.6.3 适度开发地下空间 |
4.7 本章小结 |
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研究 |
5.1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外部空间布局策略 |
5.1.1 梳理新旧空间秩序 |
5.1.2 融合新旧文脉肌理 |
5.1.3 延续原有场地特征要素 |
5.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建筑空间布局策略 |
5.2.1 织补建筑外部空间 |
5.2.2 重组建筑内部空间 |
5.2.3 整合新旧建筑空间 |
5.3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空间形式表达策略 |
5.3.1 协调新旧形式关系 |
5.3.2 延续建筑界面特征 |
5.3.3 场景再现与场所暗示 |
5.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技术支持策略 |
5.4.1 结构与材料技术 |
5.4.2 生态与节能技术 |
5.5 本章小节 |
6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 |
6.1 太平园校区外部空间整合设计 |
6.1.1 空间构架的调整 |
6.1.2 交通流线的更新 |
6.1.3 节点空间的优化 |
6.2 太平园校区空间形式表达设计 |
6.2.1 原有树木利用下的氛围塑造 |
6.2.2 景观小品营造下的场所暗示 |
6.2.3 色彩与构图要素的延续 |
6.2.4 材质肌理的延续 |
6.2.5 新旧尺度的协调与统一 |
6.3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空间整合设计 |
6.3.1 场地空间的围合修补 |
6.3.2 平面组织与空间重塑 |
6.3.3 建筑卫生服务空间改造 |
6.3.4 室内外过渡空间的优化 |
6.4 太平园校区新建建筑空间设计——以新建食堂为例 |
6.4.1 设计目标的建立 |
6.4.2 场地流线更新与肌理融合 |
6.4.3 功能复合下的平面空间设计 |
6.4.4 航空限高下的竖向空间设计 |
6.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技术选择 |
6.5.1 建筑原有结构的加固 |
6.5.2 建筑新结构体系的引入 |
6.5.3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改善 |
6.5.4 外部空间改造相关技术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归纳与总结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附录 |
附录 |
附录 Ⅰ:2001 年太平园校区地形图 |
附录 Ⅱ:太平园校区现状建筑调研情况汇总表 |
附录 Ⅲ:太平园校区现状环境调研情况汇总表 |
附录 Ⅳ:本文改扩建设计方案相关图纸 |
(5)基于文化区划的传统聚落体系研究 ——以丽江白沙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与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文化地理学及文化区研究概况 |
1.3.2 传统聚落研究概况 |
1.3.3 丽江地区传统聚落研究概况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相关概念阐述 |
1.5.1 文化区与文化景观 |
1.5.2 传统聚落与聚落体系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2章 文化区划与传统聚落体系结构分析 |
2.1 文化区及其划分 |
2.1.1 纳西族综合文化区 |
2.1.2 纳西族文化亚区的划分及特点 |
2.1.3 丽江纳西文化中心区与白沙镇 |
2.2 白沙镇传统聚落体系的构成 |
2.2.1 聚落等级体系 |
2.2.2 集镇与村落规模 |
2.2.3 集镇和村落空间布局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白沙镇文化地理要素分析 |
3.1 文化要素分析 |
3.1.1 纳西族的迁徙与定居 |
3.1.2 经济贸易 |
3.1.3 宗教信仰 |
3.1.4 民俗文化 |
3.2 地理要素分析 |
3.2.1 地理区位 |
3.2.2 地形地貌 |
3.2.3 气候条件 |
3.2.4 自然资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白沙镇的演变与发展分期 |
4.1 江湾腹地的村寨与集市 |
4.1.1 部落的选址定居及环境改造 |
4.1.2 族群关系主导下的聚落布局 |
4.1.3 茶马互市影响下的集市兴起 |
4.2 政治中心的扩张与营建 |
4.2.1 地域治所的转移 |
4.2.2 空间节点的初建 |
4.3 宗教圣境下的文化空间 |
4.3.1 跨地域空间序列的设定 |
4.3.2 宗教祭祀中心的巩固 |
4.3.3 办文庙兴义学 |
4.4 文化富集地的发展转型 |
4.4.1 民国至建国初的聚落 |
4.4.2 现代化冲击下的聚落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白沙镇域聚落体系特征分析 |
5.1 村落的分布特征 |
5.2 村落的选址特征 |
5.2.1 村落的选址规划理念 |
5.2.2 村落选址的地理特征 |
5.3 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 |
5.3.1 空间形态类型 |
5.3.2 空间组团关系 |
5.3.3 空间形态类型的分布特征 |
5.4 民居建筑营造特征 |
5.4.1 民居构架体系 |
5.4.2 地理要素主导下的民居营造差异 |
5.5 民居院落空间建构及其文化逻辑 |
5.5.1 院落营造要素 |
5.5.2 院落平面形式 |
5.5.3 院落空间特征 |
5.6 民居空间与装饰的文化意蕴 |
5.6.1 敬神祈福的宗教观 |
5.6.2 追求自然的和谐观 |
5.6.3 祈求吉祥的风水观 |
5.7 外部环境的建构与利用 |
5.7.1 自然环境的神化 |
5.7.2 外部环境的认同 |
5.7.3 宜居空间的形成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白沙镇域聚落体系的保护与转型发展 |
6.1 保护与发展的困境与机遇 |
6.1.1 主要困境 |
6.1.2 发展机遇 |
6.2 特定文化区下白沙镇域聚落体系的保护思考 |
6.2.1 保护的基础 |
6.2.2 保护的核心 |
6.3 聚落体系的转型和发展 |
6.3.1 产业结构的转型 |
6.3.2 聚落体系空间结构的变化 |
6.3.3 村落与民居的提质和发展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白沙镇村落及民居调研记录表 |
附录二 白沙镇村落及民居调研现状整理 |
致谢 |
(6)淮军圩堡唐五房圩保护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2.1 选题缘起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内容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皖中防御性水圩 |
1.3.2 淮军圩堡 |
1.3.3 保护的内涵 |
1.3.4 利用的内涵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现状 |
2.1 国外防御性堡类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相关研究 |
2.1.1 国外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理论研究 |
2.1.2 国外防御性堡类建筑保护与利用现状概述 |
2.2 国内防御性堡类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相关研究 |
2.2.1 国内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理论研究 |
2.2.2 国内防御性堡类建筑保护与利用现状概述 |
2.3 国内外堡类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研究对比 |
2.3.1 国内外堡类建筑保护与再利用案例分析 |
2.3.2 国内外堡类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研究对比 |
2.4 淮军圩堡保护与利用理论相关研究 |
2.4.1 淮军圩堡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
2.4.2 淮军圩堡保护与利用理论基础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相关案例分析研究 |
3.1 霍邱李家圩 |
3.1.1 原状推测 |
3.1.2 残损原因 |
3.1.3 保护措施 |
3.1.4 利用概况 |
3.2 肥西刘老圩 |
3.2.1 原状推测 |
3.2.2 残损原因 |
3.2.3 保护措施 |
3.2.4 利用概况 |
3.3 霍山四望堡寨 |
3.3.1 原状推测 |
3.3.2 残损原因 |
3.3.3 保护措施 |
3.3.4 利用概况 |
3.4 实践案例对比 |
3.5 案例借鉴启示与意义 |
3.5.1 案例借鉴意义 |
3.5.2 基于案例的保护措施启示 |
3.5.3 基于案例的利用方法启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淮军圩堡保护与利用策略研究 |
4.1 淮军圩堡基本概况 |
4.1.1 淮军圩堡基本概况 |
4.1.2 淮军圩堡建筑特色研究 |
4.1.3 淮军圩堡保护与利用现状概述 |
4.2 保护与利用关系辨析 |
4.2.1 保护与利用关系辨析 |
4.2.2 淮军圩堡利用的意义 |
4.3 淮军圩堡保护与利用原则 |
4.3.1 基于保护的利用原则 |
4.3.2 可持续性原则 |
4.3.3 活化利用与动态发展原则 |
4.4 周边环境整治与提升 |
4.4.1 历史环境保护 |
4.4.2 环境模式的选择与介入 |
4.4.3 环境要素的提取与景观廊道的构建 |
4.5 建筑本体的保护与利用 |
4.5.1 建筑保护范围的确定 |
4.5.2 建筑遗存修缮与复原 |
4.5.3 建筑空间提升与风貌延续 |
4.6 建筑遗址的保护与利用- |
4.6.1 物质要素的保留 |
4.6.2 建筑遗址的适应性利用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五房圩保护与利用设计实践 |
5.1 唐五房圩的调查研究 |
5.1.1 唐五房圩整体概述 |
5.1.2 唐五房圩遗址勘测 |
5.1.3 唐五房圩推测复原 |
5.1.4 唐五房圩现状评估 |
5.1.5 唐五房圩残损原因 |
5.2 唐五房圩发展定位与规划目标 |
5.2.1 唐五房圩的发展定位 |
5.2.2 唐五房圩的规划目标 |
5.3 唐五房圩保护设计实践 |
5.3.1 建筑景观的整体保护 |
5.3.2 内外壕沟水系的沟通 |
5.3.3 主体建筑的修缮与局部复原 |
5.3.4 基础服务设施的完善 |
5.4 唐五房圩利用设计实践 |
5.4.1 建筑环境的展示利用 |
5.4.2 建筑本体的展示利用 |
5.4.3 风貌协调建筑的重塑 |
5.4.4 建筑遗址的展示利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肥西县旅游规划总图 |
附录B 唐五坊圩周边圩子分布概况 |
附录C 唐五坊圩保护规划范围图 |
附录D 刘老圩保护规划范围图 |
附录E 霍山四望堡寨保护范围 |
附录F 李家圩周边风水图 |
附录G 李家圩周边建筑分层规划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7)“自建”与“他建” ——当下大理地区少数民族乡村建造组织及营建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缘由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问题及方法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回顾 |
1.5.1 乡村建造的实践历程 |
1.5.2 建筑师参与的乡村建造活动 |
1.5.3 关于自主建造的相关理论 |
1.6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大理少数民族乡村“自建”模式分析 |
2.1 大理少数民族乡村传统社会结构特征 |
2.2 大理少数民族乡村自主建造模式的主要特征 |
2.3 少数民族乡村自主建造模式的核心构成 |
2.3.1 建造过程的多方协作和参与 |
2.3.2 组织模式的统一管理 |
2.3.3 设计体系的模式化 |
2.3.4 建造产业的规模化 |
2.3.5 建造思想的世俗化 |
2.4 大理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民居自组织建造的具体过程 |
2.4.1 选址择地 |
2.4.2 动土筑基 |
2.4.3 “圆木架马”和动工 |
2.4.4 “送木气”和穿架 |
2.4.5 “上红梁”和立木竖房 |
2.4.6 校正屋架,夯筑土墙 |
2.4.7 上椽子 |
2.4.8 屋顶盖瓦与“合龙口”仪式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理少数民族乡村“他建”模式分析 |
3.1 “他建”行为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
3.1.1 自然、产业及文化因素 |
3.1.2 技术、区位和政策因素 |
3.2 “他建”的表现形式 |
3.2.1 建筑师的“美学营乡” |
3.2.2 政府营乡 |
3.2.3 主题营乡 |
3.3 “他建”行为对本地乡村社区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没落的“自建”与失规的“他建” |
4.1 传统乡土社会的瓦解 |
4.1.1 消失中的传统村落 |
4.1.2 礼俗社会向法理社会的过渡 |
4.2 大理地区传统建造模式的没落 |
4.2.1 传统建造组织关系的失衡 |
4.2.2 新材料新技术的冲击 |
4.2.3 经济考量下的建造模式选择 |
4.3 当下混乱的乡土社会和失序的乡村建造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搭建“法礼性”建造模式 |
5.1 制度层面——政策引导及政府管控 |
5.1.1 乡村建设法规的颁布和完善 |
5.1.2 法理制度驱动下的新时代乡村建造 |
5.1.3 执法监督体系的完善 |
5.2 当代乡村建造参与者的使命及责任 |
5.2.1 建筑师——“在地”的聆听者、参与者及规则制定者 |
5.2.2 工匠——地方传统技艺的保护者和传承者 |
5.2.3 乡民——乡村建造的需求主体 |
5.3 乡村建造中社会、市场的参与及引导 |
5.3.1 教育体系的搭建和相关理论的完善 |
5.3.2 市场资本的介入对乡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
5.3.3 社会民间组织的参与及引导 |
5.3.4 舆论媒体在乡建中的推动作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搭建“法礼性”建造体系 |
6.2 研究的不足 |
6.3 对未来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附录 C:村民调查问卷(节选) |
附录 D:调查表汇总 |
(8)曼谷当代地域性建筑的材料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化与在地化交融的曼谷当代地域性建筑 |
1.1.2 建筑材料在曼谷地区地域性建筑实践中的重要性 |
1.1.3 研究缘起 |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相关概念辨析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4.2 针对曼谷地区地域性建筑的相关研究 |
1.4.3 其他相关理论研究 |
1.5 研究问题及方法 |
1.5.1 研究的问题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曼谷地区的地域性建筑及其使用的材料 |
2.1 曼谷地区地域性建筑的产生背景 |
2.1.1 地域环境与气候 |
2.1.2 本土历史与文化 |
2.1.3 外来文化及其影响 |
2.2 曼谷地区的地域性建筑 |
2.2.1 传统地域性建筑的传承 |
2.2.2 现代地域性建筑的表达 |
2.2.3 当代地域性建筑的全新展现 |
2.3 材料的发展及应用情况概述 |
2.3.1 材料在传统地域性建筑中的发展及应用情况概述 |
2.3.2 材料在现代地域性建筑中的发展及应用情况概述 |
2.3.3 材料在当代地域性建筑中的发展及应用情况概述 |
2.4 小结 |
第三章 材料的本体分析 |
3.1 传统材料 |
3.1.1 砖 |
3.1.2 石材 |
3.1.3 木材 |
3.1.4 竹材 |
3.1.5 其他传统材料 |
3.2 现代材料 |
3.2.1 混凝土 |
3.2.2 玻璃 |
3.2.3 金属 |
3.2.4 塑料 |
3.2.5 其他复合材料 |
3.3 小结 |
第四章 材料在当代建筑中的地域性表达 |
4.1 时代发展背景下材料的共生建构表达 |
4.1.1 传统材料与现代材料的共生 |
4.1.2 新旧材料的对比与反衬 |
4.1.3 材料的共生建构表达方法 |
4.2 材料对气候和环境的应对性表达 |
4.2.1 材料对热带地区气候的应对性表达 |
4.2.2 材料对场所环境的应对性表达 |
4.2.3 材料对气候和环境应对表达的方法 |
4.3 材料对在地文化基因的延续表达 |
4.3.1 材料的“置换”表达 |
4.3.2 材料表达对泰式文化的延续 |
4.3.3 材料对在地文化基因延续表达的方法 |
4.4 小结 |
4.4.1 本章案例总结 |
4.4.2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材料在地域性建筑创作中的表达特性 |
5.1.1 传统材料的表达特性 |
5.1.2 现代材料的表达特性 |
5.2 对地域性建筑与建筑材料表达的内涵认知 |
5.2.1 对材料地域性表达的理解和分析 |
5.2.2 曼谷地区的材料表达创作对我国热带地区建筑创作带来的启示 |
5.3 展望和不足之处 |
5.3.1 展望 |
5.3.2 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9)滇南傣泐方言地区传统风土建筑空间形态及演变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3.1 研究区域的界定 |
1.3.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4 研究问题及方法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方法 |
1.5 国内外传统风土建筑研究论述 |
1.5.1 传统风土建筑研究的起源与发展 |
1.5.2 传统风土建筑研究方法的论述 |
1.5.3 国外相关理论及研究状况 |
1.5.4 国内研究历程及状况 |
1.6 论文整体结构框架 |
第二章 风土建筑的理论运用与滇南傣泐方言语系的研究 |
2.1 研究风土建筑所用的理论 |
2.1.1 风土区系理论运用 |
2.1.2 风土建筑基质的研究内容 |
2.1.3 风土建筑原型与谱系的理论运用 |
2.2 文化地理学的运用 |
2.3 人类学的运用 |
2.4 类型学的运用 |
2.5 对于傣泐方言语系的研究 |
2.5.1 滇南傣族历史与社会背景 |
2.5.2 傣族地理位置的分布情况 |
2.5.3 傣族的民族源流 |
2.5.4 滇南傣泐的方言语系划分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滇南傣泐方言地区风土建筑概况与原型基质特征 |
3.1 滇南傣泐方言地区风土建筑概况 |
3.1.1 滇南地区基本情况 |
3.1.2 滇南傣泐方言地区风土建筑形成的分析 |
3.1.3 滇南傣泐方言地区风土建筑的历史形成演变 |
3.2 滇南傣泐方言地区民居建筑的基质与原型 |
3.2.1 滇南傣泐方言地区风土建筑构成的基本特质 |
3.2.2 滇南傣泐方言地区风土建筑原型基因的提取 |
3.3 滇南傣泐方言地区的宗教文化和寺庙建筑 |
3.3.1 南传佛教和傣族寺庙 |
3.3.2 傣泐方言地区佛教建筑的特色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滇南傣泐方言地区风土建筑空间模式设计探讨 |
4.1 滇南傣泐方言地区三个圈层的初步探析方法 |
4.1.1 三个圈层范围内风土建筑数据的采集 |
4.1.2 风土建筑数据采集点与方言语系划分对应关系 |
4.1.3 以村落为单位的样本模式分析 |
4.2 三个圈层范围内风土建筑的平面形制探析 |
4.2.1 以平面形制作为参照与归纳的依据 |
4.2.2 三个圈层的平面形制的提取与对比 |
4.2.3 以圈层为单位的平面模式总结分析 |
4.3 三个圈层范围内建筑的构架与材料探析 |
4.3.1 构架类型和屋脊形式的简化与提取 |
4.3.2 构架类型分布与三个圈层的对应 |
4.3.3 三个圈层建筑材料的使用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滇南傣泐方言地区风土建筑空间形式演变因素解析 |
5.1 傣泐方言地区风土建筑空间形式的变化分析 |
5.1.1 三个圈层建筑空间形式的特点及对比 |
5.1.2 影响三个圈层风土建筑空间形式变化的因素 |
5.2 生产力与经济发展和政策颁布对材料变革的推动影响 |
5.2.1 国家政策对原始材料的限制 |
5.2.2 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对新材料的推动 |
5.2.3 推动材料变革的实证——以曼景保村风土建筑的材料应用为例 |
5.3 社会环境与民族文化交流对平面形制和构架形式演变的影响 |
5.3.1 当代社会环境大背景下的民族文化交流与冲击 |
5.3.2 禁忌习俗的传承——以曼景村平面空间形制演变为例 |
5.3.3 文化交流的影响——以曼龙勒村佛寺为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傣泐方言地区传统风土建筑空间形制总结 |
6.2 滇南傣泐方言地区传统风土建筑演变机制总结 |
6.3 不足与展望 |
6.3.1 研究的不足 |
6.3.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调研村落测绘图纸 |
(10)基于云南传统合院民居营造智慧的地域性建筑设计研究 ——云南驿“云南之源”文化小镇新型合院设计、泸西城子古村建筑更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民居传承的必要与可行 |
1.1.2 地域性建筑设计的必然与导向 |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云南传统合院民居基础原型分析及营造智慧解读 |
2.1 云南传统合院民居发展概述 |
2.2 传统合院民居营造智慧内涵分析 |
2.2.1 传统合院民居营造智慧内涵 |
2.2.2 云南传统合院民居与传统营造智慧辨析 |
2.3 “一颗印”及其变形合院 |
2.3.1 研究区位概述 |
2.3.2 建筑选址 |
2.3.3 空间形态 |
2.3.4 结构体系 |
2.3.5 建筑装饰 |
2.3.6 建筑材料 |
2.4 “三坊一照壁”及“四合五天井” |
2.4.1 研究区位概述 |
2.4.2 建筑选址 |
2.4.3 空间形态 |
2.4.4 结构体系 |
2.4.5 建筑装饰 |
2.4.6 建筑材料 |
2.5 “四马推车” |
2.5.1 研究区位概述 |
2.5.2 建筑选址 |
2.5.3 空间形态 |
2.5.4 结构体系 |
2.5.5 建筑装饰 |
2.5.6 建筑材料 |
2.6 “三间六耳下花厅” |
2.6.1 研究区位概述 |
2.6.2 建筑选址 |
2.6.3 空间形态 |
2.6.4 结构体系 |
2.6.5 建筑装饰 |
2.6.6 建筑材料 |
2.7 传承文脉的营造智慧体系 |
2.7.1 因地制宜的选址观念 |
2.7.2 弹性生长的空间布局 |
2.7.3 尺度均衡的结构体系 |
2.7.4 形式多样的建筑装饰 |
2.7.5 生态适宜的建筑材料 |
第三章 云南驿“云南之源”文化小镇新型合院设计 |
3.1 项目背景 |
3.1.1 区位概况 |
3.1.2 区位交通 |
3.1.3 规划定位 |
3.1.4 项目规划范围 |
3.1.5 A-3、A-9 地块范围 |
3.1.6 A-3、A-9 地块基地现状 |
3.2 新建建筑引导 |
3.3 场地设计 |
3.3.1 设计理念 |
3.3.2 A-3、A-9 地块总平面 |
3.3.3 A-3、A-9 地块经济技术指标 |
3.3.4 功能结构 |
3.3.5 景观绿地 |
3.3.6 交通消防 |
3.3.7 竖向设计 |
3.3.8 基础设施配套及景观服务配置 |
3.4 新型合院B栋、C栋建筑设计 |
3.4.1 功能定位 |
3.4.2 空间形态 |
3.4.3 结构体系 |
3.4.4 建筑装饰 |
3.4.5 建筑材料 |
3.4.6 施工阶段 |
第四章 泸西城子古村建筑更新设计实践 |
4.1 项目背景 |
4.1.1 区位解读 |
4.1.2 城子古村战略布局 |
4.1.3 建筑特色 |
4.2 城子困境 |
4.2.1 建筑风貌异化严重 |
4.2.2 建筑质量问题 |
4.2.3 基础设施落后及配套服务缺失 |
4.2.4 总结 |
4.3 城子传统建筑营造智慧分析 |
4.3.1 建筑选址 |
4.3.2 空间形态 |
4.3.3 结构体系 |
4.3.4 建筑装饰 |
4.3.5 建筑材料 |
4.4 城子古村保护策略 |
4.4.1 总则 |
4.4.2 流程 |
4.4.3 传统建筑保护与修缮 |
4.5 城子新村更新策略 |
4.5.1 色彩分析 |
4.5.2 新建与改造 |
4.6 概念规划设计 |
4.6.1 规划范围及用地条件分析 |
4.6.2 新增加发展用地 |
4.6.3 太阳山周边点状地块 |
4.7 单体建筑范例 |
4.7.1 空间形态 |
4.7.2 结构体系 |
4.7.3 建筑装饰 |
4.7.4 建筑材料 |
第五章 结语 |
5.1 传统合院民居营造智慧体系下的地域性建筑设计方法 |
5.1.1 “传统营造智慧”的提炼 |
5.1.2 “匠意”的延续 |
5.1.3 总结 |
5.2 愿景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实体模型照片及展板 |
附录 C:技术图纸 |
B栋施工图 |
C栋施工图 |
四、一个联系建筑专业实践与教育的构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居民需求的美岱桥村传统农宅优化设计研究[D]. 王笑颜.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
- [2]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D]. 苏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建筑作品统计分析的西安市当代建筑理论梳理[D]. 张子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D]. 李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基于文化区划的传统聚落体系研究 ——以丽江白沙镇为例[D]. 和斯佳.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6]淮军圩堡唐五房圩保护与利用研究[D]. 孙媛媛.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2)
- [7]“自建”与“他建” ——当下大理地区少数民族乡村建造组织及营建模式研究[D]. 何寅嵩.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8]曼谷当代地域性建筑的材料表达研究[D]. 陈再申.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9]滇南傣泐方言地区传统风土建筑空间形态及演变机制研究[D]. 刘吉宇.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10]基于云南传统合院民居营造智慧的地域性建筑设计研究 ——云南驿“云南之源”文化小镇新型合院设计、泸西城子古村建筑更新设计[D]. 尹照迪.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