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参数论文_封涛,许进升,陈雄,周长省

导读:本文包含了界面参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界面,参数,浓度,混凝土,矩形,递归,份额。

界面参数论文文献综述

封涛,许进升,陈雄,周长省[1](2018)在《复合固体推进剂颗粒/基体界面参数反演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确定复合固体推进剂中AP(ammonium perchlorate)颗粒与HTPB(hydroxyl-terminated polybutadiene)基体界面的力学性能参数,通过单轴拉伸试验获得了定制推进剂的应力-应变曲线。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生成了不同配方的复合固体推进剂细观填充模型,并在颗粒与基体界面处设置粘接单元,引入双线型内聚力模型描述界面的力学响应。通过Hooke-Jeeves算法对界面内聚力模型参数进行反演分析,得到了优化后的界面参数数值。为弥补传统反演分析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考虑颗粒/基体界面力学性能随颗粒粒径变化的分步优化反演的方法,分别用上述方法与传统反演分析法对含级配推进剂的宏观力学行为进行仿真预测,结果显示:与传统方法相比,提出的方法具有更高的精确度,更适合用于对复合固体推进剂脱湿过程的研究。(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8年09期)

张雄,张恒,张晓乐,何燕[2](2019)在《硅灰调控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关键界面参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硅灰分别掺加到混凝土基相和界面中对混凝土界面特征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界面调控对混凝土力学性能进行优化,提出了调控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关键界面参数——界面区域硅灰质量浓度G.结果表明:界面中的硅灰在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同时,降低了混凝土脆性,在掺量较低时对混凝土强度的促进作用远大于基相中的硅灰;参数G能够统一基相和界面中的硅灰作用效果,建立硅灰-界面-强度的关联关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建筑材料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李超[3](2018)在《基于界面参数的改性再生混凝土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研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再生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创新,该技术对于资源的再生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飞快发展,传统的建筑模式已经显现出了很多弊端,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不利影响。其粗放型的生产方式,是一种投入高,效益低的生产方式,并且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再生混凝土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的缓解这一问题。目前,对于再生混凝土技术已经取得了一些列的研究成果,但相比于普通混凝土,再生混凝土的各项性能依旧难以满足大部分结构的需求,因此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在参考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论文介绍了再生混凝土技术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再生骨料的物理特性和相关的力学性能,分析了再生混凝土细观结构下的界面过渡区及其特征性能,通过对比,分析了界面参数和界面过渡区对再生混凝土的宏观性能的影响。另外,讨论了再生混凝土的改性方法,并且选择通过掺入乳化沥青外加剂,来对再生混凝土进行改性处理,在细观层面下,基于界面过渡区和界面参数的理论研究,分析了乳化沥青的掺入对再生混凝土的性能的影响,然后对再生混凝土梁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分析,计算并修正了掺入适量乳化沥青后的再生混凝土梁的裂缝和挠度计算公式。最后,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并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和数据,进行了再生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有限元模拟,直观的演示了在各级荷载作用下,掺入乳化沥青后的再生混凝土梁的裂缝分布和发展情况,得到了掺入乳化沥青后的再生混凝土梁的荷载挠度曲线。在此基础上,对掺入乳化沥青后的再生混凝土梁的计算和分析的结果与ANSYS模拟的结果进行对比和讨论,得出如下结论:掺入了乳化沥青的再生混凝土梁的裂缝性能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裂缝相对较细且数量较少,相比未掺入乳化沥青的再生混凝土梁,其裂缝的离散性较为收敛,发展速度较为缓和,并且变形性能得到改善,挠度值变化幅度不大。模拟结果与计算的结果差异较小,说明应用ANSYS软件模拟改性后的梁的受力性能是可行的,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7)

刘述丽,易神州,张昆[4](2018)在《海上大直径钢管桩水平向桩土界面参数试桩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海上大直径钢管桩水平向承载机理与桩土作用关系,基于海上大直径钢管桩水平向静载试验成果数据,运用API规范建议的p-y曲线方法,结合有限差分解法,对海上大直径钢管桩水平承载特性及桩土界面参数分析计算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地基上部土层的性状是影响基桩水平承载性能的主要因素;采用土体参数范围值计算的基桩水平承载性能基本可以反映土体的真实性状。按照API规范给出的p-y曲线模式计算得到的桩身挠度和弯矩与试桩测试数据存在一定的拟合关系,拟合优度在0.891~0.932之间,其中黏性土的拟合优度整体上大于无黏性土,浅层黏性土的拟合优度大于深层黏性土。在0~20 mm水平位移下,桩侧土体处于线弹性状态,桩身挠度与弯矩的计算值均大于测试值,说明此时p-y曲线法低估了土体性能;在大于20 mm的水平位移下,桩侧土体处于非线性状态,桩身挠度与弯矩的计算值均小于测试值,表明此时p-y曲线法高估了土体性能。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深入分析海上大直径钢管桩水平向承载性状和桩土的相互作用机理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技术》期刊2018年05期)

杨帆,张伟志,张彩丽[5](2017)在《一种原油储罐界面参数的快速检测方法及其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原油储罐多液位界面参数测量中数据处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递归累积和序列数据拐点检测原理的界面参数分析方法。该方法利用多液位界面参数测量仪采集的序列数据,递归地调用基于累积和的序列拐点检测算法,利用拐点数据的特性作为储罐内部多种介质的分界点,从而判定多液位界面参数的具体信息。(本文来源于《化工自动化及仪表》期刊2017年08期)

汪新伟,周自宝[6](2016)在《基于CATIA的轿车驾驶员手伸及界面参数化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驾驶员可触及性校核是汽车人机工程校核中非常重要的方面,驾驶舱内的操控件均要布置在驾驶员可触及的范围内,才能最大程度保证行车安全.运用CATIA中的知识工程模块,将繁琐的驾驶员手伸及界面构建过程固化到模块工具中,建立参数化的手伸及界面模块,节省了大量的重复劳动时间,提高了构建精度和效率.(本文来源于《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张鸿儒[7](2016)在《基于界面参数的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劣化机理及工程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废混凝土循环利用是建设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经;但相比普通混凝土结构,再生骨料混凝土结构性能水平更低、耐久性更差,其根本原因在于:再生骨料混凝土存在更多更复杂的界面薄弱环节,这也是再生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在细微观尺度上的本质差异。现阶段对再生骨料混凝土中各类界面过渡区性能的定量研究较少,且尚未能提出可反映再生骨料混凝土内多类骨料界面的综合性能参数,亦无法建立再生混凝土骨料界面参数与其宏观性能的关系;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提升需探索更多有效的改性技术,与此同时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尚待进一步推广,其应用的可行性尚需更多第一手工程原位监测数据。因此,本研究拟从不同空间尺度出发,探索“骨料界面性能一宏观材料性能一结构构件性能”的性能传递逻辑关系;研究再生骨料混凝土各类骨料界面几何及力学性能特征,确立反映界面综合性能且具有物理意义的骨料界面参数;基于界面参数,探索再生骨料混凝土材料与构件性能时变劣化规律,揭示荷载与环境耦合作用下、普通与再生骨料混凝土结构构件时变劣化差异及其机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对叁种不同取代率下再生骨料混凝土在不同龄期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并采用纳米压痕测试技术,对再生骨料混凝土内不同种类界面过渡区性能进行定量化测试;通过揭示再生骨料混凝土界面过渡区性能特征,并与普通混凝土对比,探索再生骨料混凝土宏观材料性能时变规律的本质原因,分析其材料性能劣于普通混凝土的机理;2)通过梁成对锚固加载及氯盐溶液干湿循环的方法,实现对沿海浪溅区钢筋混凝土梁构件服役环境的模拟,在叁种取代率的梁构件上施加荷载与环境耦合作用;通过监测长期耦合损伤作用下不同取代率的梁构件表面裂缝、内部裂缝的开展形态,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梁的耐久性能进行讨论;通过抗弯性能测试,对长期耦合损伤再生骨料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揭示荷载与环境耦合作用下再生骨料混凝土梁构件性能退化规律;3)提出再生骨料混凝土“综合界面过渡区参数”有效性评价的叁条基本标准,基于此探索可综合反映再生骨料混凝土中多类界面过渡区几何与力学性能的界面过渡区参数,并通过界面过渡区参数与再生骨料混凝土宏观材料性能与结构构件性能的相关性分析,对所设计的不同形式的综合界面过渡区参数的有效性进行对比;基于界面过渡区参数的设计、评价与选择,定量揭示再生骨料混凝土材料与结构构件性能劣化规律的内在机理;4)采用两种含纳米材料的复合强化浆液对再生粗骨料进行表面处理、进而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材料进行改性,并通过SEM、纳米压痕等细微观测试手段,从界面改善、老砂浆强化的角度对这纳米浆液改性再生骨料混凝土材料力学及耐久性能的机理进行阐释;5)将再生骨料混凝土在叁个实际工程进行应用,叁个应用案例中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应用水平不断提高;通过材料性能的试验研究及实体应用构件的长期应变监测结果,并与普通骨料混凝土对比分析,从材料强度及结构构件抗裂性能的角度证实再生骨料混凝土应用于不同类型构件的可行性。本项目的研究工作可弥补再生骨料混凝土材料及构件在性能劣化模型构建及机理解释方面的不足,且对完善混凝土理论研究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对再生骨料混凝土纳米复合改性技术的探索有利于推动其高等级利用;对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及长期原位监测,则可为后期再生骨料混凝土应用推广提供第一手监测数据及有益的工程经验。(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6-04-21)

张偲琪[8](2015)在《稳态和脉动下窄矩形通道内两相界面参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稳态和脉动工况下水平窄矩形通道内的两相界面参数展开了实验研究,所研究的界面参数包括空泡份额、界面面积浓度、索特平均直径和气泡密度。实验在脉动台上完成,采用去离子水和氮气为工质、流道形状为40mm×4mm的矩形窄缝通道,水量控制是由变频器和正弦波生成软件来实现的。采用高清摄像机对通道内两相流的流动状态进行拍摄,并自主编写了MATLAB图像后处理程序,获取了大量的两相界面参数实验数据。稳态条件下水平窄矩形通道内两相流动的实验结果表明,窄矩形通道内空泡份额的径向分布可归纳为两类,远离中心峰型和核峰型。核峰型的主要特征与圆管内的核峰型特征基本一致,而远离中心峰型时,空泡份额在流道中心位置处变化平缓,且其最大值出现在流道中心与壁面间的某个位置处,这可能与气泡在窄矩形通道内所受壁面力有很大关系。五种常用计算模型对于窄矩形通道内的界面面积浓度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相对误差较大,由于它们都是基于较大尺寸的圆管提出的。基于实验所获取的界面面积浓度IAC数据,拟合给出了适用于窄矩形通道的界面面积浓度计算公式。脉动条件下水平窄矩形通道内两相流动的实验结果表明,脉动对空泡份额、界面面积浓度、索特平均直径、气泡密度等两相界面参数的平均特性和瞬时特性都有影响。对于上述界面参数的时均值,出现了脉动工况时均值大于或小于稳态值的情况,其不同的对比情况主要与通道内气泡尺寸有关。而对于上述界面参数的瞬时特性则较为复杂,不同脉动参量的影响对上述参量的瞬时变化影响不同。脉动周期的变化(从10s到20s)未显着改变两相界面参数的瞬时值;处于小脉动振幅下,空泡份额、界面面积浓度、索特平均直径随瞬时水量的变化呈周期性变化,而在较大振幅下,空泡份额、界面面积浓度、索特平均直径在一个周期内都出现了“双谷”分布;水量均值的不同则造成了上述界面参数随水量不同的时间滞后差。(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5-04-23)

李少丹,谭思超,高璞珍,许超[9](2015)在《摇摆运动对窄通道内汽液界面参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摇摆运动下矩形窄通道内的过冷沸腾流动进行实验研究,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计算出空泡份额和界面面积浓度等界面参数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影响界面参数波动的主要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矩形窄通道内汽液界面参数受摇摆运动影响产生周期性波动,且波动周期与摇摆运动周期相同。摇摆运动下空泡份额和界面面积浓度的波动主要受汽泡等效直径变化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核动力工程》期刊2015年02期)

张茹远,阚前华,张娟,康国政[10](2015)在《形状记忆合金的力学及界面参数和体积分数对大块金属玻璃基复合材料增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考虑塑性的超弹性材料模型和基于损伤塑性的准脆性材料模型,建立了叁维单胞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形状记忆合金颗粒增韧大块金属玻璃基复合材料的单调拉伸行为。讨论了形状记忆合金的力学参数、体积分数、界面厚度和界面材料参数对金属玻璃增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形状记忆合金的相变应变和马氏体塑性屈服应力将显着提高形状记忆合金颗粒增韧大块金属玻璃基复合材料的拉伸失效应变;形状记忆合金弹性模量超过50.0GPa、马氏体塑性屈服应力超过1.8GPa后,复合材料的拉伸失效应变变化不大。能同时兼顾失效应变和失效应力的形状记忆合金体积分数为15%左右。复合材料界面弹性模量和界面屈服应力的增加将提高复合材料的失效应力,但对失效应变影响不大;复合材料界面厚度的增加在提高失效应变的同时,也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失效应力。(本文来源于《复合材料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界面参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硅灰分别掺加到混凝土基相和界面中对混凝土界面特征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界面调控对混凝土力学性能进行优化,提出了调控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关键界面参数——界面区域硅灰质量浓度G.结果表明:界面中的硅灰在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同时,降低了混凝土脆性,在掺量较低时对混凝土强度的促进作用远大于基相中的硅灰;参数G能够统一基相和界面中的硅灰作用效果,建立硅灰-界面-强度的关联关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界面参数论文参考文献

[1].封涛,许进升,陈雄,周长省.复合固体推进剂颗粒/基体界面参数反演优化[J].计算机仿真.2018

[2].张雄,张恒,张晓乐,何燕.硅灰调控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关键界面参数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19

[3].李超.基于界面参数的改性再生混凝土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研究分析[D].安徽理工大学.2018

[4].刘述丽,易神州,张昆.海上大直径钢管桩水平向桩土界面参数试桩分析[J].水利水电技术.2018

[5].杨帆,张伟志,张彩丽.一种原油储罐界面参数的快速检测方法及其实现[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7

[6].汪新伟,周自宝.基于CATIA的轿车驾驶员手伸及界面参数化构建[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7].张鸿儒.基于界面参数的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劣化机理及工程应用[D].浙江大学.2016

[8].张偲琪.稳态和脉动下窄矩形通道内两相界面参数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

[9].李少丹,谭思超,高璞珍,许超.摇摆运动对窄通道内汽液界面参数的影响[J].核动力工程.2015

[10].张茹远,阚前华,张娟,康国政.形状记忆合金的力学及界面参数和体积分数对大块金属玻璃基复合材料增韧的影响[J].复合材料学报.2015

论文知识图

桥梁路径子系统参数输入界面输入界面谷氨酸发酵过程离线训练界面参数识别界面(PolyMax)参数识别界面(随机子空间识别法)参数识别界面(特征系统实现算法)

标签:;  ;  ;  ;  ;  ;  ;  

界面参数论文_封涛,许进升,陈雄,周长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