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高桩码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码头,弯矩,平面,桩基,高程,栈桥,位移。
高桩码头论文文献综述
黄睿奕,陶然,冯先导[1](2019)在《强浪条件下高桩码头夹桩结构的高程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没有规范为高桩码头夹桩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提供系统性指导的问题,依托某工程实例,对强浪条件下的夹桩结构高程选取进行研究,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测定不同高程的夹桩结构所受的波浪力,并根据实际施工进度安排,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确定了两个阶段的夹桩结构高程,在工程实施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水运工程》期刊2019年12期)
朱瑞虎,车宇飞,苏静波,罗梦岩,王军磊[2](2019)在《高桩码头固有频率敏感性与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桩码头构件众多,不同位置、程度、数量的构件损伤会对码头动力特性造成不同的影响。采用概率灵敏度分析方法,研究混凝土基桩损伤、上部结构损伤等情况下码头动力特性的变化。通过建立高桩码头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参数对码头整体动力特性的影响,发现码头结构动力特性对土体参数、桩有效截面面积以及部分桩的弹性模量较为敏感;对横梁和纵梁的损伤并不敏感;码头前叁阶自振频率的变化可以作为反映整体损伤的指标,四阶以上频率因其振型为桩自身的局部振型,其频率值仅对部分单桩损伤敏感,而对其他桩的损伤不敏感;码头前叁阶频率间相关性强,叁阶以上频率与前叁阶频率中等强度相关。(本文来源于《水运工程》期刊2019年12期)
李英,丁占起[3](2019)在《高桩码头下方土工布铺设施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施工过程中遇见的问题及采取的解决措施,对高桩码头下方土工布铺设工艺进行研究,以期寻求优质、高效的施工工艺。(本文来源于《工程建设与设计》期刊2019年22期)
杨伟强[4](2019)在《高桩梁板码头项目管理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桩梁板码头项目是港口码头中重要的建筑结构,因为其所具有的优势在我国得以快速的发展。而在发展的过程中,高桩梁板码头项目越来越多,需要进行的项目管理也越来越急需加强和完善,但是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当前施工项目多元化、数量及规模大型化、国家对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范化的建设要求,本文对高桩梁板码头项目管理进行了探究,旨在提高本行业的项目管理水平。(本文来源于《珠江水运》期刊2019年21期)
李子昂[5](2019)在《高桩码头墩台结构施工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南海深水天然气码头为项目背景,围绕高桩码头墩台结构施工技术展开探讨,提出了施工质量目标,并以此指导项目的施工流程以及具体施工工艺,以保障高桩码头墩台施工效率,提升码头建设整体质量。(本文来源于《珠江水运》期刊2019年21期)
刘岩[6](2019)在《基于ANSYS的高桩码头轨道梁建模分析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ANSYS软件对高桩码头轨道梁进行建模,解决BEAM模型无法模拟钢筋配筋等问题,为轨道梁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实体模型计算提供了依据;对比分析实体模型的两种建模方法,找出高效、精确的建模手段,同时克服了实体单元弯矩提取困难、钢筋应力提取困难等问题,显着提高了轨道梁结构的计算效率和精度。(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9年10期)
高树飞,冯云芬[7](2019)在《基于美国标准的某高桩码头抗震计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说明美国高桩码头的抗震分析流程,同时考虑将相关最新的码头抗震研究成果引入到实际工程分析中去,对一高桩码头案例进行了抗震计算分析。分析表明,美国标准采用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的抗震性能目标明确,分析流程合理,符合性能化抗震设计的发展趋势,可为我国码头抗震设计规范的修订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9年10期)
赵树理[8](2019)在《高桩码头现浇上部构件精细化施工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展开高桩码头上部施工时,涉及到了桩帽以及上下横梁叁大部分。基于此,本文则将精细化施工作为基本切入点,围绕底模支撑系统、操作平台以及施工便桥等展开设计分析工作,并总结施工各环节的工艺要点,以期给高桩码头施工提供有效的指导。(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9年10期)
裴晓宇[9](2019)在《离岸栈桥式和满堂式高桩码头结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托黄骅港某散货码头工程,对离岸栈桥式平面布置和满堂式平面布置下的高桩码头结构方案进行对比,以总结出适合黄骅地区特点的合理方案。(本文来源于《港工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朱瑞虎,郑金海,苏静波,郝敬钦,车宇飞[10](2019)在《基于动力测试的高桩码头损伤识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构动力测试这一检测方法能够从整体上反映结构的健康状态,目前已在桥梁等大型土木工程中得到应用,但高桩码头动力测试研究较少。建立高桩码头物理模型模拟基桩损伤,通过冲击荷载试验下不同排架同位桩的动力响应变化规律分析发现:当码头某一直桩发生破损时,各桩桩顶处的应变和弯矩值出现显着减小,其他排架同位桩桩顶应变和弯矩有增大趋势,因此,可根据排架同位桩桩顶应变和弯矩变化判断破损桩基所在位置;当叉桩出现损伤时,桩顶应变和弯矩同样可以反映桩基损伤情况;通过试验数据进行模态分析得知,通过结构的固有频率仅能识别出码头整体结构的损伤程度且识别效果较差,位移振型对结构损伤并不敏感。因此,在码头检测时,可通过桩顶应变及弯矩变化对损伤桩基进行初步定位,然后通过对损伤桩基的进一步检测确定具体的损伤类型与损伤程度,进而制定详细准确的维修加固方案。(本文来源于《第十九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期刊2019-10-11)
高桩码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桩码头构件众多,不同位置、程度、数量的构件损伤会对码头动力特性造成不同的影响。采用概率灵敏度分析方法,研究混凝土基桩损伤、上部结构损伤等情况下码头动力特性的变化。通过建立高桩码头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参数对码头整体动力特性的影响,发现码头结构动力特性对土体参数、桩有效截面面积以及部分桩的弹性模量较为敏感;对横梁和纵梁的损伤并不敏感;码头前叁阶自振频率的变化可以作为反映整体损伤的指标,四阶以上频率因其振型为桩自身的局部振型,其频率值仅对部分单桩损伤敏感,而对其他桩的损伤不敏感;码头前叁阶频率间相关性强,叁阶以上频率与前叁阶频率中等强度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桩码头论文参考文献
[1].黄睿奕,陶然,冯先导.强浪条件下高桩码头夹桩结构的高程设计[J].水运工程.2019
[2].朱瑞虎,车宇飞,苏静波,罗梦岩,王军磊.高桩码头固有频率敏感性与相关性分析[J].水运工程.2019
[3].李英,丁占起.高桩码头下方土工布铺设施工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
[4].杨伟强.高桩梁板码头项目管理探究[J].珠江水运.2019
[5].李子昂.高桩码头墩台结构施工技术[J].珠江水运.2019
[6].刘岩.基于ANSYS的高桩码头轨道梁建模分析对比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
[7].高树飞,冯云芬.基于美国标准的某高桩码头抗震计算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
[8].赵树理.高桩码头现浇上部构件精细化施工技术[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
[9].裴晓宇.离岸栈桥式和满堂式高桩码头结构对比研究[J].港工技术.2019
[10].朱瑞虎,郑金海,苏静波,郝敬钦,车宇飞.基于动力测试的高桩码头损伤识别研究[C].第十九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