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SG综合法的金牛山综合公园视觉景观评价

基于ASG综合法的金牛山综合公园视觉景观评价

论文摘要

以金牛山主要景观点为研究对象,通过ASG综合法,按照主观评价与客观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主观层面基于SBE法进行评价得到90名评价者的主观偏好,客观层面以金牛山地理数据为基础,运用GIS相关技术,选取视点、视域、视线、坡度、相对距离和视觉机率6个方面进行定量评价,最后将主观偏好评价与基于GIS的AHP评价相结合,构建AHP评价-主观偏好矩阵,将金牛山视觉景观划分为视觉景观关键区、自然发展区、次优先改进区和优先改进区,并根据其区域的本质区别,对各个景观点的保护与管理提供针对性的科学建议。结果表明,山中茶室、环湖步道、风铃塔位于AHP评价和主观偏好评价双高的视觉景观关键区;AHP评价偏低而主观评价相对偏高的自然发展区仅有景观台1个景点;梁厝亭、樱花园、817纪念园和双拥雕塑位于AHP评价和主观偏好评价都偏低的次优先改进区;环形坡道、杜鹃谷和月牙桥位于优先改进区。通过构建矩阵结合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的结果,可以极大地提高景观视觉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全面性,为当下景观视觉评价提供思路。

论文目录

  • 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数据来源
  • 2 研究方法
  •   2.1 主观评价——美景度评判法(SBE)
  •     2.1.1 照片的拍摄及选取
  •     2.1.2 评价者的确定
  •     2.1.3 评价方法与数据标准化
  •   2.2 客观评价——基于GIS分析的AHP评价法
  •     2.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2.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2.3 AHP评价——主观偏好矩阵的构建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美景度主观偏好评价
  •   3.2 基于GIS分析的AHP评价
  •     3.2.1 景观视觉基本元素分析
  •       3.2.1.1 视点可见度
  •       3.2.1.2 视域面积比
  •       3.2.1.3 视线连续度
  •     3.2.2 景观视觉敏感度分析
  •       3.2.2.1 相对距离敏感度
  •       3.2.2.2 相对坡度敏感度
  •       3.2.2.3 视机率敏感度
  •   3.3 景观视觉关键区的识别与管理对策
  • 4 结论与讨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谢焕景,梁萍,魏凌伟,杨舒婷,陈孝云,林皎皎,陆东芳

    关键词: 金牛山,景观视觉

    来源: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农业科技,工程科技Ⅱ辑

    专业: 建筑科学与工程

    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园林学院

    基金: 海峡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1323H0005)

    分类号: TU986.5

    页码: 224-231+248

    总页数: 9

    文件大小: 5901K

    下载量: 492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基于ASG综合法的金牛山综合公园视觉景观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