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右心室流出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心律失常,导管,射频,右心室,磁共振,心肌梗死,左心室。
右心室流出道论文文献综述
艾泽,张曙影[1](2019)在《药物治疗与射频消融术对中频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影响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药物治疗与射频消融术对中频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PVC)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12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中心收治的中频右心室流出道PVC患者4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药物治疗组和射频消融组,每组20例。药物治疗组患者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射频消融组患者行射频消融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血流峰值流速(E峰)、舒张晚期血流峰值流速(A峰)、E/A比值、E/左房室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值(Ea)比值]、PVC次数、心率及一般健康评分差值、生理功能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前LVEDD、LAD、LVEF、E峰、A峰、E/A比值、E/Ea比值及治疗6个月后LVEDD、LAD、LVEF、E峰、E/A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消融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A峰慢于药物治疗组,E/Ea比值低于药物治疗组(P<0.05)。射频消融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LAD短于治疗前,E/Ea比值低于治疗前(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PVC次数、心率、生理功能评分及治疗6个月后生理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消融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PVC次数少于药物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心率、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一般健康评分差值高于药物治疗组(P<0.05)。药物治疗组、射频消融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PVC次数少于治疗前,药物治疗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心率低于治疗前(P<0.05)。(3)治疗期间药物治疗组患者出现心动过缓2例。结论与药物治疗相比,射频消融术可更有效地改善中频右心室流出道PVC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减少PVC次数,提高患者一般健康水平,且安全性较高。(本文来源于《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单亮,唐闽,贾淑杰,陈柯萍,张涛[2](2019)在《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消融压力及临床预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RVOT-PVCs)导管消融放电时的压力及对早期复发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收治的43例RVOT-PVCs患者,应用压力感知导管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分析术中134个消融有效点,并根据消融靶点分为右心室间隔部组和游离壁组,评估不同靶点的消融压力。经过6个月随访,分析不同消融部位消融压力与早期复发的关系。结果 134个点的平均消融压力是(12±8) g,游离壁组(64个)消融压力低于间隔部组(70个)[(11±4) g比(13±9) 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变量分析发现,消融压力(比值比=1. 219,95%置信区间1. 114~1. 335,P <0. 001)和消融靶点(比值比=2. 821,95%置信区间1. 294~6. 146,P=0. 005)与RVOT-PVCs早期复发显着相关。随访6个月后发现游离壁组RVOT-PVCs复发率高,消融压力5~15 g的复发点中起源于游离壁的占92. 9%(13/14)。结论 RVOT-PVCs消融中右心室间隔部和游离壁的消融压力大小显着不同,消融压力和消融部位与RVOT-PVCs的早期复发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期刊2019年12期)
吴有华[3](2019)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临床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室早)的预后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86例接受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右心室流出道室早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消融即刻成功率与各项手术操作时间;比较患者消融前后早搏频率;通过门诊、电话或通信方式进行术后随访,记录患者室早复发情况、复发患者再次手术的手术成功率及有无急性或远期并发症发生;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调查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86例患者中,消融后82例流出道室早不再自发,消融即刻成功率为95.3%(82/86);患者平均消融操作时间(48.2±18.5)min, X线曝光时间(6.9±4.2)min,总放电时间(473.8±252.6)s。患者消融后早搏频率为(456.4±896.7)次/24 h,低于消融前的(23825.8±13075.8)次/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7.6±3.8)个月,复发7例,复发率为8.5%(7/82);再次手术,成功5例,成功率为71.4%(5/7),所有病例均未出现急性或远期并发症。患者消融后, SF-36评分为(79.5±5.1)分,高于消融前的(62.3±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心室流出道室早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9年30期)
周抒璇,郭军,陈向辉[4](2019)在《急性心肌梗死伴动态左心室流出道梗阻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女,55岁,因"4 h前在家中进食后突发胸前区闷痛、气促不适"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余。查体:血压153 mmHg/88 mmHg,心率88次/分;心电图:V1~V5 ST段弓背抬高。入院诊断: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泵功能Ⅰ级;②原发性高血压3级。予"拜阿司匹林300 mg+替格瑞洛180 mg",并行急诊介入治疗,冠状动脉造影(图1)示右冠状动脉优势型,前降支近中段闭塞,前向血流分级(th(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郑秀菊[5](2019)在《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射频消融效果的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射频消融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632例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其射频消融是否即可成功将其分为失败组(n=68)和成功组(n=564)。比较两组焦虑、抑郁情况,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射频消融失败的相关因素。结果射频消融成功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晕厥、室性心律失常起源间隔部和心外膜、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起搏标测相似度、试放电次数、放电时间、V-QRS领先时间、消融靶点起搏标测相似度、完成时期、支撑方法与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射频消融失败存在相关性(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室性心律失常起源心外膜、消融靶点起搏标测相似度高、中后期完成、支撑方法为Swartz鞘支撑为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射频消融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射频消融失败会加重其焦虑和抑郁的不良情绪,男性、室性心律失常起源心外膜、消融靶点起搏标测相似度高、中后期完成、支撑方法为Swartz鞘支撑为其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临床中应加强监控,提高治疗成功率。(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9年19期)
徐小勇,麻付胜,孟香红,关海旺,蔡远翔[6](2019)在《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性心肌病危险因素及射频导管消融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性心肌病(RVOT PVC-CMP)危险因素及射频导管消融(简称消融)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8年6月行消融治疗的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或室性心动过速患者74例。根据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分成RVOT PVC-CMP组和非RVOT PVC-CMP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室性期前收缩负荷、消融后心脏结构功能变化等。结果 RVOT PVC-CMP组患者12例,非RVOT PVC-CMP组患者62例。RVOT PVC-CMP组左心室射血分数(52±5)%,低于非RVOT PVC-CMP组的(65±6)%(P<0.01),RVOT PVC-CMP组室性期前收缩负荷(39.0±11.3)%,显着高于非RVOT PVC-CMP组的(27.1±10.9)%(P<0.01)。室性期前收缩负荷与LVEF呈负相关(r=0.37,P<0.01),是RVOT PVC-CM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室性期前收缩负荷≥39%者易发生心肌病。RVOT PVC-CMP组消融术后随访111d,LVEF从(52±5)%提高到(67±3)%(P<0.01),非RVOT PVC-CMP组消融后随访133d,LVEF无改变。结论室性期前收缩负荷为RVOT PVC-CMP独立危险因素。消融右心室流出道的室性期前收缩可使RVOT PVC-CMP左心室功能正常化。(本文来源于《心电与循环》期刊2019年05期)
王莉莉,陈玉成[7](2019)在《心脏磁共振成像对右心室流出道的评估及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右心室流出道作为右心室的组成部分,对疾病有重要的诊断及预后价值,心脏磁共振成像可实现对右心室流出道的多平面成像。现总结基于磁共振图像对右心室流出道的评估参数及临床应用。(本文来源于《心血管病学进展》期刊2019年05期)
赖宝春,郭薇,王新康,叶振盛[8](2019)在《全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心室流出道起源室性早搏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M型超声新技术评价右室流出道(RVOT)起源室性早搏(PVB)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8年11月在福建省立医院就诊的45例RVOT起源PVB患者作为实验组,45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在正常心搏及PVB时,采用OME系统于二尖瓣环6个位点处测得收缩期峰值速度,作为收缩功能的评价指标。结果窦性心律时,实验组在左室前壁、侧壁、后壁节段的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PVB时瓣环所有位点的收缩期峰值速度均小于窦性心律时,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全方向M型超声测量的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可以有效评价RVOT起源PVB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22期)
孙飞,陈珂,王海珠,郁华,冉华中[9](2019)在《右心室流出道起源室性心律失常行心脏射频消融术的远期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右心室流出道起源室性心律失常行心脏射频消融术的远期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于河南周口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所收治的右心室流出道起源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标测方法的不同,将所有入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电生理检测与射频消融治疗,研究组采用叁维电解剖标测和射频消融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功能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治疗1年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心输出量(CO)及心脏射血分数(EF)等心功能指标均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QOL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叁维心脏射频消融对右心室流出道起源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实施治疗,可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不仅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日后的生活质量,而且此方法安全有效,使治疗效果更加理想,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虞虹艳,林佳选,李嘉,李岳春,李进[10](2019)在《左心室流出道及邻近结构室性心律失常体表心电图鉴别流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左心室流出道(LVOT)及其邻近结构不同起源室性心律失常(VAs)的心电图(ECG)特征及鉴别流程。方法将272例射频消融成功,经X线或叁维标测证实有效靶点在LVOT及其邻近结构的VAs患者纳入本研究,并分为以下6组:(1)左冠窦(LCC)组110例;(2)右冠窦(RCC)组35例;(3)左右冠窦交界处(L-RCC)组16例;(4)左冠窦下(ILCC)组42例;(5)二尖瓣环前壁心内膜(end-MAA)组18例;(6)心大静脉远端移形区(DGCV)组51例。比较LVOT及其邻近结构不同部位VAs的ECG特征,以鉴别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为依据制定诊断流程。结果 (1)以假性δ波时间≥54ms作为鉴别DGCV与LCC、RCC、L-RCC、ILCC和end-MAA的指标,其灵敏度86.27%,特异度90.95%,阳性预测值68.75%,阴性预测值96.63%。(2)以Ⅰ导联呈R、Rs或r型作为诊断RCC及L-RCC和心大静脉远端延伸支(EDGCV)的指标,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16%、81.18%、59.47%、97.87%和66.67%、97.62%、85.71%、93.18%;(3)以V_1及V_4~V_6导联均呈单向R波作为诊断ILCC或DGCV2的指标,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81%、97.21%、86.11%、94.05%及84.62%、94.74%、84.62%、94.74%;(4)以V_1呈R型、V_4~V_6呈Rs型作为诊断DGCV1的指标,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91%、97.50%、90.91%、98.90%;(5)以V_1呈qr S或QS型作为诊断L-RCC起源的指标,其灵敏度100.00%、特异度96.59%、阳性预测值69.57%、阴性预测值100.00%。结论 LVOT及其邻近结构VAs并非罕见,体表12导联ECG对其鉴别有较大的临床价值,认识这些特点,对术前初步判断可能的有效靶点,缩短手术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有一定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浙江医学》期刊2019年12期)
右心室流出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究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RVOT-PVCs)导管消融放电时的压力及对早期复发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收治的43例RVOT-PVCs患者,应用压力感知导管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分析术中134个消融有效点,并根据消融靶点分为右心室间隔部组和游离壁组,评估不同靶点的消融压力。经过6个月随访,分析不同消融部位消融压力与早期复发的关系。结果 134个点的平均消融压力是(12±8) g,游离壁组(64个)消融压力低于间隔部组(70个)[(11±4) g比(13±9) 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变量分析发现,消融压力(比值比=1. 219,95%置信区间1. 114~1. 335,P <0. 001)和消融靶点(比值比=2. 821,95%置信区间1. 294~6. 146,P=0. 005)与RVOT-PVCs早期复发显着相关。随访6个月后发现游离壁组RVOT-PVCs复发率高,消融压力5~15 g的复发点中起源于游离壁的占92. 9%(13/14)。结论 RVOT-PVCs消融中右心室间隔部和游离壁的消融压力大小显着不同,消融压力和消融部位与RVOT-PVCs的早期复发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右心室流出道论文参考文献
[1].艾泽,张曙影.药物治疗与射频消融术对中频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影响的对比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9
[2].单亮,唐闽,贾淑杰,陈柯萍,张涛.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消融压力及临床预后分析[J].中国医药.2019
[3].吴有华.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
[4].周抒璇,郭军,陈向辉.急性心肌梗死伴动态左心室流出道梗阻1例[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9
[5].郑秀菊.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射频消融效果的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
[6].徐小勇,麻付胜,孟香红,关海旺,蔡远翔.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性心肌病危险因素及射频导管消融疗效分析[J].心电与循环.2019
[7].王莉莉,陈玉成.心脏磁共振成像对右心室流出道的评估及临床应用[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9
[8].赖宝春,郭薇,王新康,叶振盛.全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心室流出道起源室性早搏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9
[9].孙飞,陈珂,王海珠,郁华,冉华中.右心室流出道起源室性心律失常行心脏射频消融术的远期效果[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9
[10].虞虹艳,林佳选,李嘉,李岳春,李进.左心室流出道及邻近结构室性心律失常体表心电图鉴别流程[J].浙江医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