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复合陶瓷论文_朱雁风,彭博,杜超,武安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纳米复合陶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纳米,陶瓷,碳化硅,石墨,复合材料,磨损,等离子。

纳米复合陶瓷论文文献综述

朱雁风,彭博,杜超,武安华[1](2019)在《放电等离子法烧结制备SiC纳米管/ZrB_2复合陶瓷的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ZrB_2、SiC纳米管(SiCNTs)为主要原料,通过放电等离子法烧结制备了SiC纳米管/ZrB_2复合陶瓷。分析了SiC纳米管添加量对复合陶瓷的相对密度、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SiC纳米管可以有效增强ZrB_2陶瓷的力学性能;当SiC纳米管的添加量为1 mass%时,复合陶瓷的力学性能最佳,其抗弯强度为786.53 MPa,维氏硬度为21.58 GPa,断裂韧性为5.21 MPa·m~(1/2)。(本文来源于《材料热处理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王超,陈小明,宋仁国[2](2019)在《H13热作模具钢表面等离子喷涂纳米Al_2O_3/TiO_2陶瓷复合涂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设备在H13热作模具钢表面制备Al_2O_3/TiO_2陶瓷复合涂层。应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显微硬度计和摩擦磨损实验机等研究该涂层的微观形貌、物相组成、显微硬度及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喷涂功率制备的Al_2O_3/TiO_2陶瓷涂层均为典型的层片结构,并存在有一定的孔隙和裂纹;陶瓷涂层主要由α-Al_2O_3、γ-Al_2O_3和Rutile-TiO_2相组成,结晶过程中部分α-Al_2O_3转变为γ-Al_2O_3,且晶粒细化;涂层的显微硬度平均值为1127 HV;Al_2O_3/TiO_2陶瓷复合涂层可改善H13钢的摩擦磨损性能,且不同喷涂功率制备的涂层摩擦磨损性能相近。(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9年22期)

刘瑞从[3](2019)在《低维纳米相增强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碳化硅(SiC)陶瓷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先进陶瓷,具有低密度(3.21g/cm~3)、高硬度、高强度、高导热性、低热膨胀系数、化学惰性、高抗氧化性和耐磨性等系列优点,已成为目前应用在航空航天等领域最为重要的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然而与其他陶瓷材料一样,碳化硅陶瓷最大的缺点是其内在的脆性,这使得它在结构部件中的使用受到极大的限制,在SiC陶瓷基体中引入第二相增强材料是一种改善其力学性能的常见方法,因此选择合适的增强相是提高碳化硅陶瓷力学性能的关键。低维纳米材料是指除叁维体材料以外的二维,一维及零维材料,其中碳纳米管(CNTs)、石墨烯纳米片(GNSs)、碳化硅纳米线(SiCNWs)等低维纳米材料具有高强度,高模量等极佳的力学性能,是改善陶瓷脆性的理想增强相。本论文分别选择碳纳米管,石墨烯纳米片和碳化硅纳米线作为增强相,添加到SiC陶瓷基质中,制备SiC陶瓷基复合材料,重点研究了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添加碳纳米管,石墨烯纳米片和碳化硅纳米线等低维纳米相,可以显着提高SiC陶瓷的力学性能,为提升SiC陶瓷的可靠性探索了一种可行途径。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为了解决CNTs团聚问题,提高其在SiC陶瓷基体内的分散程度以及CNTs和SiC的复合效果,首先将CNTs进行混酸处理,获得了易均匀分散的CNTs,同时利用硅烷偶联剂对SiC粉体进行改性,然后采用异相沉积法制得CNTs/SiC复合陶瓷粉体,最后利用SPS烧结技术制备得到致密的CNTs/SiC陶瓷复合材料。研究发现,CNTs的加入会显着提升CNTs/SiC复合陶瓷的力学性能,当CNTs含量在3wt.%时,其MSP强度相较于SiC基体提升了42%,在用6wt.%的CNTs增强的复合材料中,断裂韧性显示出31%的增加。(2)首先通过微波加热膨胀石墨并结合超声机械剥离,制备了高质量的石墨烯纳米片,然后利用湿法球磨的方法制备GNSs/SiC复合陶瓷粉体,最后采用SPS烧结工艺烧结得到致密的GNSs/SiC陶瓷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球磨时间和GNSs含量对复合陶瓷性能有重要影响,适当延长球磨时间有助于GNSs在SiC基体中的分散,合适的GNSs含量可以显着提高SiC陶瓷的强度。最后研究确定,当球磨时间为12h,GNSs含量为4wt.%时,复合陶瓷的MSP强度提升最大,相对于SiC基体提升了15%。(3)在利用湿法球磨的方法制备SiCNWs/SiC复合陶瓷粉体的基础上,采用SPS烧结工艺制备了致密的SiCNWs/SiC陶瓷复合材料。研究发现,SiCNWs的加入会使复合陶瓷的力学性能(强度和硬度)显着上升。当SiCNWs的复合量为5wt.%时,相对于SiC基体,其MSP强度提升了77%,硬度提升了41%。(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19-05-01)

汤根[4](2019)在《氮化硼纳米片/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轻质、耐高温、高温稳定性良好,因此在航空航天等军事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在飞机、火箭的发动机上的应用。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已经成为合金在发动机上的优秀替代品,可以提高发动机的使用温度,同时也可以降低能耗,在节能环保以及飞机提速上有着重大意义。但是碳化硅陶瓷存在的韧性不足问题,一直限制了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因此本文提出在碳化硅陶瓷基体中引入一种二维纳米片材料(氮化硼纳米片)作为增强相,制备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来提高碳化硅陶瓷的力学性能包括弯曲强度和韧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立式搅拌磨球磨剥离得到氮化硼纳米片(BNNSs),系统研究不同球磨工艺对BNNSs的产量、形貌、尺寸以及厚度的影响。研究中采用异丙醇为分散剂,异丙醇起到了阻碍剥离后的BNNSs再次结合以及使BNNSs分散性良好的关键作用,可以使得被剥离下来的BNNSs能够通过离心的方式分离出来。剥离制备的BNNSs比BN拥有着更优越的力学性能,弯曲模量更大。最终优化确定研磨工艺条件为:选择直径2mm球;转速为200rpm;球磨时间为8h时。在上述球磨工艺条件下,制备BNNSs纳米片的产量最大,厚度最薄,形貌较完整,表面缺陷少。通过球磨工艺研究发现,随着条件的变化对BNNSs的影响也不相同,主要体现在球所产生的剪切力的大小上。例如:使用小球时,转速转速低时,剪切力不够,因此尺寸小,产量低。使用大球时,转速低时,剪切力也足够,因此得到的尺寸合适,产量高。(2)采用球磨法混合氮化硼纳米片(BNNSs)与碳化硅(SiC)粉体,经过旋蒸、干燥得到复合材料粉体,然后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在1800℃、50MPa保温5min的条件下烧结制备BNNSs增强SiC陶瓷复合材料。主要研究了不同BNNSs的含量对SiC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四点抗弯测试)、断裂韧性(叁点断裂韧性测试)以及硬度的影响。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BNNSs在复合材料中的分布情况,并结合其性能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加入1wt.%的BNNSs的时候,复合SiC陶瓷材料的抗弯强度最大,达到了507MPa,比起SiC陶瓷基体(227MPa)提高了123%;断裂韧性达到了5.41MPa·m~(1/2),比基体(3.82MPa·m~(1/2))提高了41.6%。但是当加入1.5wt.%的BNNSs时,其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则开始下降,从复合材料断面SEM分析可以看出,强度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因为BNNSs的团聚引起的。(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19-05-01)

黎盛忠[5](2019)在《石墨烯纳米片复合碳化硅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SiC(碳化硅)陶瓷在恶劣环境中依旧保持优异的热稳定性、耐腐蚀性、导热性和耐磨性,可作为热交换器、热辐射管、电偶保护管、柱塞等广泛应用于冶金、电力、机械等工业领域。当SiC陶瓷用于制造热交换器、热辐射管等,高导热性是一重要指标,以保证系统高传热效率、低的热震损伤等;此外,SiC作为典型耐磨结构件也在工业领域中得到普遍应用。进一步提高碳化硅陶瓷导热率及耐磨性等性能,对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新兴的二维纳米材料石墨烯显示出极为优异的电、热、力等性能,而随着石墨烯的开发进展,成本的大幅降低使其应用于工程陶瓷的可行性大幅提高。因此,本研究通过将一定量工业级的石墨烯纳米片(GNPs)引入的碳化硅陶瓷中,研究GNPs含量,混合方式等工艺因素其对其微观结构、导热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以α-SiC微粉为主料,优化Al_2O_3与Y_2O_3的比例使其在高温下生成液相钇铝石榴石(YAG:Y_3Al_5O_(12)),利用液相烧结,调整GNPs的体积分数含量,最终热压烧结制备出系列的GNPs/SiC陶瓷材料。系统讨论GNPs在SiC陶瓷基体中的分散行为;研究GNPs含量对SiC陶瓷材料微观结构、致密度、力学性能、导热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从而优化GNPs增强SiC陶瓷导热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工艺条件。(1)通过行星式高能球磨混合SiC和GNPs,在30MPa热压1800℃烧结出含0~20vol.%GNPs的GNPs/SiC陶瓷材料。在烧结过程中,由于轴向压力导致石墨烯纳米片在微观结构中近似平行分布(压力方向近似垂直于(0001)),材料断口中的GNPs显示出较高的取向性。当GNPs含量由0提高到20vol.%时,SiC陶瓷材料的体积密度降低,相对密度从99.10%下降到88.61%,显气孔率增加;维氏硬度从28.82GPa逐渐降低到9.68GPa。当GNPs含量为5vol.%时,断裂韧性达5.66MPa·m~(1/2),比未添加GNPs的SiC陶瓷增加了约29.2%,GNPs/SiC陶瓷材料主要的增韧机制为GNPs的拔出和桥接以及引起的裂纹偏转等。当含2.5vol.%GNPs时,25℃下SiC陶瓷材料热导率(闪点法)达95.32W·m~(-1)·K~(-1),较纯SiC陶瓷增加了约9.56%。(2)低转速机械混合制备出含0~5vol.%GNPs的GNPs/SiC陶瓷材料。材料断面GNPs在显微结构中近似平行分布同样显示出取向性的规律。当GNPs由0vol.%提高到5vol.%时,SiC陶瓷材料致密度从99.89%下降到97.89%;维氏硬度从28.94 GPa逐渐降低到21.96 GPa。SiC陶瓷材料的断裂韧性随着GNPs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当含5vol.%GNPs时,断裂韧性高达5.72MPa·m~(1/2),较SiC陶瓷提高了29.4%。闪点法测试复合材料从25℃到300℃的热导率显示随温度的增加而下降,25℃时2.5vol.%GNPs的SiC陶瓷材料热导率达99.03W·m~(-1)·K~(-1),较纯SiC陶瓷增加了约11.39%。该导热性略高于高能球磨混合制备的材料,可能由于高速混合过程引起GNPs的团聚,导致其热导率的下降。(3)销盘式摩擦磨损实验研究了由普通机械混合制备GNPs/SiC陶瓷材料与Al_2O_3、SiC、Si_3N_4和GCr15钢四种摩擦介质的摩擦磨损行为。随着GNPs含量增加5vol.%,与不同摩擦介质的干摩擦系数均降低了20%~30%,磨损量减少80~90%;对磨损表面的拉曼光谱分析表明,在GNPs/SiC陶瓷材料的磨痕表面形成了大量的含有石墨烯纳米片的润滑膜,随着石墨烯纳米片含量增加,其I_D/I_G值提高,形成的纳米润滑膜更为连续、完整,膜层紧密附着于GNPs/SiC陶瓷材料表面,该膜能部分填充表面孔隙中,促使膜层平整。嵌入基体的石墨烯纳米片是减小摩擦应力、降低SiC陶瓷与摩擦副间的干摩擦系数、减少磨损量的关键因素。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主要为脆性断裂、磨粒磨损、剥层磨损。针对Al_2O_3、SiC、Si_3N_4及GCr15等不同的摩擦介质,GNPs/SiC陶瓷材料与GCr15的干摩擦系数最高,与Al_2O_3次之,Si_3N_4和SiC的摩擦系数相近,均较低。(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22)

李斯[6](2019)在《纳米TiC_p增强(Mo,W)(Si,Al)_2复合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航空、航天以及先进能源等高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对材料的使用性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需求使用温度高、强度高但比重小并且稳定性好的高温结构材料。MoSi2以其高熔点、较低的密度、极好的高温抗氧化、抗腐蚀和热力学稳定性以及良好的高温韧性和电热传导性,被认为是非常具有潜力的新一代高温结构材料,但是其较低的室温韧性(2.5~3.0 MPa.m1/2)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作为结构材料的应用。本文通过W、Al合金化MoSi2协同纳米TiC颗粒复合化制备出了纳米TiCp/(Mo,W)(Si,Al)2复合陶瓷,以进一步提高MoSi2基复合材料的性能。以Mo、W、Si、Al粉为试验原料,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制备了 MOSi2以及(Mo0.9W0.1)(Si1-xAlx)2(x=0,0.03,0.06,0.09,0.12)试样,研究分析了自蔓延高温合成的燃烧模式、产物物相组成以及显微结构。反应过程图像分析表明:W、A1合金化MoSi2的自蔓延高温合成试样的燃烧模式为非稳态燃烧模式;合成产物物相分析表明:(Mo0.9W0.1)(Si1-xAlx)2试样的物相主要为Cllb相,当x=0.06时,开始有C40型Mo(Si,Al)2相生成,并且随着Al添加量的继续增加,C40相的衍射峰强度逐渐增强;显微形貌分析表明:自蔓延高温合成产物为多孔疏松结构。以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制备的(Mo0.9W0.1)(Si1-xA1x)2试样粉体为原料,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制备出相对密度在95%左右的(Mo0.9W0.1)(Si1-xAlx)2陶瓷样品,物相分析结果表明:陶瓷样品的物相组成与热压烧结前基本一致,但热压烧结后C40型Mo(Si,Al)2相的衍射峰强度相比于热压烧结前样品有所降低。通过对MoSi2与(Mo0.9W0.1)(Si1-xAlx)2陶瓷样品力学性能的测试得出:添加少量W合金元素,陶瓷样品的硬度与抗弯强度增加,断裂韧性下降;在W合金化基础上,Al合金元素的加入能够有效改善陶瓷样品的断裂韧性,但其硬度与抗弯强度降低;综合对比MoSi2以及(Mo0.9W0.1)(Si1-xAlx)2陶瓷样品的力学性能得出,(Mo0.9W0.1)(Si0.94A10.06)2陶瓷的综合性能较好,其抗弯强度、硬度、断裂韧性都优于纯MoSi2陶瓷,其中断裂韧性改善最为明显,达到6.38 MPa·m1/2,较纯MoSi2陶瓷提升了 42.41%。将纳米TiC颗粒与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制备的(Mo0.9W0.1)(Si0.94Al0.06)2试样粉体混合均匀后制成混合粉体,然后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制备出纳米TiCp/(Moo.9W0W0.1)(Si0.94A10.06)2高致密复合陶瓷。物相分析结果表明:复合陶瓷的物相组成为Cllb相与TiC相,(Mo0.9W0.1)(Si0.94A10.06)2与TiC没有发生反应生成其他新相。通过对复合陶瓷力学性能的测试得出:纳米TiC的加入有利于改善复合陶瓷的相对密度、抗弯强度、硬度及断裂韧性;随着纳米TiC的加入量增加,其各项性能指标先增加后降低;当纳米TiC的加入量为20vol%时,复合陶瓷的综合性能最好,其硬度、抗弯强度、断裂韧性分别达到14.71 GPa、433 MPa、9.73 MPa.m1/2,较纯 MoSi2分别提升了 65.84%、68.48%、117.19%。(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4-01)

李斯,张宇,周颖,马成良,黄文江[7](2019)在《纳米Al_2O_3增韧MoSi_2复合陶瓷的性能及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进一步改善MoSi_2材料较低的室温断裂韧性,在实验中将不同体积分数的纳米Al_2O_3粉与Mo粉、Si粉(钼硅摩尔比为1∶2)湿磨混合,通过真空反应热压烧结的方式制得MoSi_2复合陶瓷,并测试其致密度、硬度以及断裂韧性等物理性质.采用XRD、SEM和EDS等手段分别对所制得的样品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和微区元素成分进行分析,探讨了掺入不同体积分数的纳米Al_2O_3粉对MoSi_2复合陶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单一MoSi_2相,掺入一定量纳米Al_2O_3能够有效改善Mo Si_2材料的物理性能;当掺入纳米Al_2O_3体积分数为20%时,其致密度、硬度及断裂韧性分别提升到原来单一MoSi_2的102%、119%、167%;随着纳米Al_2O_3加入量继续增多,其在MoSi_2基材料中的分散性下降,也导致MoSi_2复合陶瓷物理性能下降.(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孟祥龙,衣明东,肖光春,陈照强,许崇海[8](2019)在《石墨烯纳米片增韧Al_2O_3基纳米复合陶瓷刀具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石墨烯纳米片作为增强相,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备石墨烯纳米片增韧Al_2O_3基纳米复合陶瓷刀具材料。进行石墨烯纳米片分散实验,研究石墨烯纳米片添加量对刀具材料断裂韧度、抗弯强度和硬度的影响,观察其微观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石墨烯纳米片的优选分散剂,当PVP添加量为石墨烯纳米片质量的60%时,分散效果最佳;当石墨烯纳米片添加量为0.75%(体积分数)时,刀具材料的断裂韧度和抗弯强度分别达到7.1MPa·m~(1/2)和663MPa,与未添加石墨烯纳米片的组分相比分别提高了31%和15%;石墨烯纳米片呈卷曲状结构弥散分布于基体材料中,其增韧机理为石墨烯纳米片拉断、拔出和裂纹偏转。与未添加石墨烯的刀具相比,添加石墨烯纳米片的刀具的主切削力、切削温度和前刀面摩擦因数明显降低,表现出良好的减摩、耐磨性。(本文来源于《材料工程》期刊2019年01期)

尹翔,李亚朋,刘伟,刘一波,赵玉成[9](2018)在《P-G法制备纳米金刚石低温陶瓷结合剂复合烧结体》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polyacrylamide-gel method,简称P-G法)制备纳米金刚石(nano-diamond,ND)–低温陶瓷结合剂复合烧结体,并设计4种不同金刚石添加量来制备试样条,然后考察二氧化硅包覆纳米金刚石(ND@SiO_2)在陶瓷结合剂中分散的均匀性,并对比分析试样的物相、抗弯强度和显气孔率。实验结果表明:利用P-G法制备的试样中的金刚石浓度从25%增加到100%时,ND@SiO_2在凝胶体中分散均匀,无明显团聚现象;其烧结温度范围为670~720℃,抗折强度达到66.4~87.6 MPa,气孔率为10.2%~22.4%。(本文来源于《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期刊2018年06期)

周蔚虹,喻云水,洪宏,贾春华,邹栋英[10](2018)在《纳米α-Fe/木陶瓷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呋喃树脂中加入不同质量百分数的纳米γ-Fe_2O_3,然后与毛竹竹粉混合、压制成型、高温烧结制备出纳米α-Fe/木陶瓷复合材料。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纳米α-Fe/木陶瓷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与成分分布与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抗弯强度与导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复合材料中存在的主要晶体相有石墨、α-Fe与Fe_3C;(2)纳米α-Fe颗粒多数呈球形分散于木陶瓷基体中,当γ-Fe_2O_3添加量大于15%时,生成的α-Fe粒子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团聚;(3)纳米α-Fe/木陶瓷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随烧结温度的提高而增大,随纳米γ-Fe_2O_3添加量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抗弯强度最大值为13.31 MPa;(4)纳米α-Fe/木陶瓷复合材料的导电性随烧结温度的提高而增大,随纳米γ-Fe_2O_3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强。(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纳米复合陶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设备在H13热作模具钢表面制备Al_2O_3/TiO_2陶瓷复合涂层。应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显微硬度计和摩擦磨损实验机等研究该涂层的微观形貌、物相组成、显微硬度及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喷涂功率制备的Al_2O_3/TiO_2陶瓷涂层均为典型的层片结构,并存在有一定的孔隙和裂纹;陶瓷涂层主要由α-Al_2O_3、γ-Al_2O_3和Rutile-TiO_2相组成,结晶过程中部分α-Al_2O_3转变为γ-Al_2O_3,且晶粒细化;涂层的显微硬度平均值为1127 HV;Al_2O_3/TiO_2陶瓷复合涂层可改善H13钢的摩擦磨损性能,且不同喷涂功率制备的涂层摩擦磨损性能相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纳米复合陶瓷论文参考文献

[1].朱雁风,彭博,杜超,武安华.放电等离子法烧结制备SiC纳米管/ZrB_2复合陶瓷的性能[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9

[2].王超,陈小明,宋仁国.H13热作模具钢表面等离子喷涂纳米Al_2O_3/TiO_2陶瓷复合涂层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9

[3].刘瑞从.低维纳米相增强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9

[4].汤根.氮化硼纳米片/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9

[5].黎盛忠.石墨烯纳米片复合碳化硅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9

[6].李斯.纳米TiC_p增强(Mo,W)(Si,Al)_2复合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9

[7].李斯,张宇,周颖,马成良,黄文江.纳米Al_2O_3增韧MoSi_2复合陶瓷的性能及机理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19

[8].孟祥龙,衣明东,肖光春,陈照强,许崇海.石墨烯纳米片增韧Al_2O_3基纳米复合陶瓷刀具材料[J].材料工程.2019

[9].尹翔,李亚朋,刘伟,刘一波,赵玉成.P-G法制备纳米金刚石低温陶瓷结合剂复合烧结体[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18

[10].周蔚虹,喻云水,洪宏,贾春华,邹栋英.纳米α-Fe/木陶瓷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与性能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纳米纤维/陶瓷复合膜的构筑示意图碳纳米管-氧化铝复合材料与纯氧化铝...不同Al2O3粉体的AT15(MN5)纳米复%SiCn纳米复合陶瓷的...一3SIC粒径不同时A1203/siC纳米复合(C7N3)纳米复合陶瓷模...

标签:;  ;  ;  ;  ;  ;  ;  

纳米复合陶瓷论文_朱雁风,彭博,杜超,武安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