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双摄影测量算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测量,无人机,算法,动态,因数,曲面,技术。
双摄影测量算法论文文献综述
李云雷,张曦,屠大维[1](2019)在《面向工业摄影测量的一种混合式相对定向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工业摄影测量中多基线、大倾角交向摄影时相对定向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混合式相对定向算法。算法先利用本质矩阵分解确立相对定向参数初值,再利用非线性优化计算精确解。从共面条件获得的行列式出发,推导本质矩阵与相对定向参数的内在联系,给出求解本质矩阵的两种方法。然后讨论本质矩阵奇异值分解计算旋转矩阵和平移矢量,同时给出剔除伪解的依据。基于共面条件方程,建立相对定向参数非线性优化的目标函数。定向精度对比试验验证了所提出的混合算法的稳定性和高精度,对卫星天线曲面的测量试验也进一步说明该算法在工程实践中的适用性和可靠性。(本文来源于《光学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李建柱[2](2019)在《基于无人机摄影测量点云滤波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技术能够通过少量地面控制点快速高效的获取大量测区点位坐标、DSM、DOM等数据,其在测绘领域的不断发展完善,正在一步步替代传统测量手段,已经成为测绘领域的中坚力量。随着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通过无人机影像密集匹配点云数据的精度不断提高,相较于LIDAR点云成本大大降低。但无人机影像密集匹配点云数据量大且密度不均匀,为获取高精度的DEM就需要将大量地物点去除,现行的滤波算法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在分析机载LIDAR点云与无人机影像匹配点云的异同后,对于经典的LIDAR点云滤波算法进行改进,使其适用于无人机影像密集匹配点云。主要成果如下:点云粗差剔除主要分为极值粗差点剔除和一般粗差点剔除两部分,极值粗差点通过基于高程统计的方法进行粗差点的剔除。对于一般粗差点,讨论了当前主流的粗差剔除方法:基于虚拟格网高程信息的粗差剔除、基于k-d树索引的k邻近距离的粗差剔除;发现这两种方法很难满足建筑物边缘点位众多且点云密度不均匀的无人机影像密集匹配点云。本文通过引入LOF算法进行无人机影像密集匹配点云的粗差剔除,LOF算法是基于局部密度的离群点检测方法,适合于密度存在差异的数据中的离群值识别,通过实验表明:在参数k值合理的情况下,基于LOF的离群点检测方法能够剔除较少的地面点。在点云滤波中,本文基于渐进加密叁角网的点云滤波算法进行改进。在种子点选择中,原始算法通过研究区最大建筑物尺寸将研究区进行格网划分,本文参照移动面的滤波方法,将固定格网变为不断移动的虚拟格网,这种方法能够提取更多的地面种子点,大大提高了后续的迭代效率。阈值的选择中引入了OTSU算法,通过计算每个初始TIN中的待定点到TIN的距离来计算距离阈值,并通过地面种子点来计算坡度阈值。(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5-01)
王伟[3](2019)在《介质损耗因数数字测量算法的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提出一种介质损耗因数数字测量算法,首先定义了介质损耗因数数字测量算法的数学表达及其测量和计算方法,推导出了介质损耗因数数字测量算法的发生条件;其次,为方便介质损耗因数数字测量,通过参数使用率和频率来计算介质损耗因数数字测量,从而简化了介质损耗因数数字测量算法对无人机倾斜摄影的测量方法。此外,还设计并实施了大量实验,验证了提出的介质损耗因数数字测量算法对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的正确性;同时对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进行多源分析,总结其介质损耗因数数字测量算法规律和优化办法。理论和实验证明,所提出的介质损耗因数数字测量算法能够准确地对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进行多源分析。(本文来源于《国外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刘振涛,燕必希,董明利,孙鹏,王君[4](2019)在《并行计算在动态摄影测量边缘提取算法中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动态摄影测量速度需求,设计一种将Hyper-Q技术应用于双站位相机图像Canny边缘提取算法中的实现方案。通过两个流对采集到的两幅图像分别处理,充分利用GPU计算资源,实现高效并行计算。对300个特征点3种不同分辨率图像进行特征点的Canny边缘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在同样分辨率图像下,基于CUDA的边缘检测算法计算比串行计算算法速度提高了8.8倍,应用Hyper-Q技术后的CUDA程序比串行计算速度提高了11.6倍,图像处理速度显着提高,为双相机动态摄影测量系统在分辨率为4288×2848下实现3Hz测量速度提供思路。(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期刊2019年01期)
孟丽媛,邹进贵,刘国建[5](2018)在《近景摄影测量沉降标志设计与自动识别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高速铁路的不断兴建,高速铁路的沉降问题受到密切关注,对高速铁路的桥墩、路基等工程结构的沉降监测要求变得更加严格。本文针对传统监测方法效率低、数据处理周期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近景摄影测量进行沉降监测的方案,并设计沉降监测标志,实现了标志自动识别和高程的自动解算,为实现自动化沉降监测提供核心基础。(本文来源于《测绘通报》期刊2018年S1期)
薛建彬,张龙,王璐,张玺君[6](2018)在《基于摄影测量的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算法存在的水下测距技术实现难度大和未知节点获取多个信标节点位置信息时网络开销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摄影测量的并发式共线定位算法(PCL).首先,利用矢量水听器阵列获得携带水下节点方位信息的信号;然后引入细菌觅食优化算法(BFO)对信源信号的波达方向(DOA)进行最大似然估计,在获得节点的方位估计后,算法通过判定未知节点与其周围信标节点的共线程度,进一步结合摄影测量原理对满足共线度阈值的未知节点进行坐标解算;最后将已定位的未知节点升级为信标节点进行迭代定位完成定位过程.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在提高节点定位精度的同时,减少了未知节点定位对于信标节点数量的需求.(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郑特,邹峥嵘,张云生,杜守基,何雪[7](2018)在《基于图割算法的摄影测量点云面向对象分类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摄影测量点云分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割算法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由于摄影测量点云质量相对较差,文中首先基于区域增长分割思想,提出一种新的点云体素生成方法,将摄影测量点云聚为不同的对象;然后将不同的对象作为节点,将分类问题建模为一个多标记问题,引入图割算法优化获取邻域内平滑一致的分类结果。利用两组摄影测量点云数据进行实验,正确率分别为87.3%和88.7%,比基于单点的分类方法分别提高2%和2.6%。(本文来源于《测绘工程》期刊2018年03期)
仇希尧,燕必希,董明利,孙鹏,王君[8](2017)在《基于CUDA的动态摄影测量系统关键算法并行设计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动态摄影测量系统中,应用CUDA技术对特征点中心提取的现有并行算法进行分析和优化。针对特征点中心提取的图像预处理算法,利用GPU存储器特性进行优化,使算法的处理时间减少20%-30%。针对ROI区域提取,利用CPU主机端分配锁页内存方法进行优化,在点中心数达到20000时,并行算法比串行算法加速了近6倍。将CUDA并行技术应用于特征点匹配算法,对畸变校正、极线约束和距离判断算法进行了并行设计。试验表明,在特征点数达到20000时,并行算法相对于串行算法的速度提高了4.5倍,有效提高了动态摄影测量系统的处理速度。(本文来源于《工具技术》期刊2017年12期)
付玮[9](2017)在《基于摄影测量系统的标定与表面数据融合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工业制造水平的发展,汽车、飞机等行业的产品大多采用不规则复杂型面,模具的设计、生产、检测等环节需要大量的叁维复杂曲面的数字化建模和叁维检测,这些是质量控制和产品设计的前提。因此工业生产也迫切需要,快速、准确的新型叁维检测技术和逆向工程设计技术。论文以复杂曲面点云模型为研究目标,研究基于摄影测量系统的摄像机标定技术,并对几种摄像机标定方法进行比较和评价。提出基于差分进化粒子群混合优化的摄像机标定方法。同时,研究数据预处理的方法,采用基于局部和全局的特征采样方法进行数据简化,并提出基于动态调整因子的改进ICP(迭代最近点算法)算法进行叁维点云数据拼接方法。论文重点研究表面数据融合算法,提出免疫遗传和蚁群融合算法对曲面进行拟合以及基于迭代和优化融合算法的叁维曲面重构。最后,研究完备正交V系统下的叁维模型重构算法,并对叁维模型重构精度进行研究以及与其他算法的精度比较。论文主要研究内容:1.针对传统摄像机标定算法中的参数多、计算耗时多等问题,对相机标定技术进行研究,采用差分进化粒子群混合优化算法进行摄像机标定,每次迭代引入差分进化的突变和交叉到粒子群算法里,维持种群粒子的多样性,并在每次迭代中选择最优粒子。实验证明,该算法可以提高算法的收敛性,防止粒子早熟收敛。与GA(遗传算法),PSO(粒子群算法),DE(差分进化算法)等算法比较,本章所提出标定算法的均方根误差仅为0.169,标定误差结果相比其他几种算法小,算法性能优秀。2.针对海量点云数据造成的计算机存储和处理速度慢的问题,提出基于局部和全局采样特征的简化算法,采用非均匀网格法提取点云数据的局部特征值;然后应用空间体素编码法提取点云数据的全局特征值。最后,使用公式融合两者特征值,根据实验选取阈值?(28)0.62,可获得点云简化最佳效果。针对点云拼接中点对点的映射关系比较困难和ICP收敛过程比较慢的问题,研究ICP算法理论,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调整因子的改进ICP算法。该算法可以有效地减少迭代次数和耗费时间,提高ICP的收敛精度,并在相同初始条件下保持拼接精度。3.针对蚂蚁系统收敛速度较慢,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等缺点,结合前人研究基础及曲面拟合特点,提出基于免疫遗传和蚁群融合算法,将免疫遗传算法引入到蚁群算法的迭代中,以所有蚂蚁形成的解群作为初始种群,以当前全局最优解作为疫苗,对初始种群进行选择,交叉,自适应疫苗等操作,通过多次迭代,比较迭代后的最优解和当前全局最优解取两者最优解。实验结果显示,论文提出的融合算法比GA和IGA(免疫遗传算法)的曲面拟合效果都要好,误差分别减小18%和11%以上,本方法拟合时间明显比GA和IGA算法耗时少,分别减少时间21%和8%以上。可见,该算法有很好的收敛速度,曲面拟合耗时少,拟合精度较高。针对节点向量的较难确定以及数据点参数化问题,采用一种融合迭代和混合优化算法(CIHO),提出一种基于点云参数化的迭代方法来确定节点矢量,引入优化权重和数据点参数化的投影优化算法来解决曲面重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有效和鲁棒性。与其他算法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准确性和耗费时间方面具有竞争力。4.针对现有的完备正交函数系统无法将频谱分析引入到几何信息处理领域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完备正交V系统的模型重构方法,实现用分片多项式构造叁维模型的重构,具有操作简单,能够处理任意拓扑的网格。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的完成模型重构,提高了重构精度,通过叁个实例重构模型可以看出,重构模型的误差都控制在0.25mm以内,符合重构曲面的误差要求。同时对模型重构精度评价进行研究,分析曲线曲面光顺性和曲面质量,实验证明,控制点数量的多少对曲面误差有影响,控制点数目增加,曲面拟合精度提高。(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7-12-17)
明国辉,委民正[10](2017)在《SURF算法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叁维建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影像的特点,采用一种影像特征点自动提取匹配算法,解决影像之间的比例尺不一致、分辨率不一致等问题,实现影像的自动精确匹配,最终构建具有精确地理信息的叁维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构建的叁维模型满足数字城市建设的需求,可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一种科学可靠的依据。(本文来源于《测绘工程》期刊2017年09期)
双摄影测量算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技术能够通过少量地面控制点快速高效的获取大量测区点位坐标、DSM、DOM等数据,其在测绘领域的不断发展完善,正在一步步替代传统测量手段,已经成为测绘领域的中坚力量。随着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通过无人机影像密集匹配点云数据的精度不断提高,相较于LIDAR点云成本大大降低。但无人机影像密集匹配点云数据量大且密度不均匀,为获取高精度的DEM就需要将大量地物点去除,现行的滤波算法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在分析机载LIDAR点云与无人机影像匹配点云的异同后,对于经典的LIDAR点云滤波算法进行改进,使其适用于无人机影像密集匹配点云。主要成果如下:点云粗差剔除主要分为极值粗差点剔除和一般粗差点剔除两部分,极值粗差点通过基于高程统计的方法进行粗差点的剔除。对于一般粗差点,讨论了当前主流的粗差剔除方法:基于虚拟格网高程信息的粗差剔除、基于k-d树索引的k邻近距离的粗差剔除;发现这两种方法很难满足建筑物边缘点位众多且点云密度不均匀的无人机影像密集匹配点云。本文通过引入LOF算法进行无人机影像密集匹配点云的粗差剔除,LOF算法是基于局部密度的离群点检测方法,适合于密度存在差异的数据中的离群值识别,通过实验表明:在参数k值合理的情况下,基于LOF的离群点检测方法能够剔除较少的地面点。在点云滤波中,本文基于渐进加密叁角网的点云滤波算法进行改进。在种子点选择中,原始算法通过研究区最大建筑物尺寸将研究区进行格网划分,本文参照移动面的滤波方法,将固定格网变为不断移动的虚拟格网,这种方法能够提取更多的地面种子点,大大提高了后续的迭代效率。阈值的选择中引入了OTSU算法,通过计算每个初始TIN中的待定点到TIN的距离来计算距离阈值,并通过地面种子点来计算坡度阈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摄影测量算法论文参考文献
[1].李云雷,张曦,屠大维.面向工业摄影测量的一种混合式相对定向算法[J].光学技术.2019
[2].李建柱.基于无人机摄影测量点云滤波算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
[3].王伟.介质损耗因数数字测量算法的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9
[4].刘振涛,燕必希,董明利,孙鹏,王君.并行计算在动态摄影测量边缘提取算法中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9
[5].孟丽媛,邹进贵,刘国建.近景摄影测量沉降标志设计与自动识别算法研究[J].测绘通报.2018
[6].薛建彬,张龙,王璐,张玺君.基于摄影测量的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7].郑特,邹峥嵘,张云生,杜守基,何雪.基于图割算法的摄影测量点云面向对象分类方法[J].测绘工程.2018
[8].仇希尧,燕必希,董明利,孙鹏,王君.基于CUDA的动态摄影测量系统关键算法并行设计优化[J].工具技术.2017
[9].付玮.基于摄影测量系统的标定与表面数据融合算法研究[D].南昌大学.2017
[10].明国辉,委民正.SURF算法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叁维建模中的应用[J].测绘工程.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