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安全模型论文-于思璇,王华伟

通用安全模型论文-于思璇,王华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通用安全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通用航空安全,不安全事件,对应分析,列联表

通用安全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于思璇,王华伟[1](2018)在《基于对应分析模型的通用航空不安全事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通用航空的快速发展,引发的安全问题和暴露的安全隐患逐渐受到重视,因此有必要分析通用航空不安全事件的特点和规律。收集近年通用航空不安全事件的数据,建立样本与成因列联表,利用对应分析的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不安全事件发生时间与发生原因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机组、机械、天气与责任待定在各季度中均是导致不安全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而其他成因在各季度的差异性明显。通过对通用航空不安全事件的分析,为通用航空的安全管理提供一定的支持。(本文来源于《中国民航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唐波,朱兵,叶水勇,朱笔挥[2](2018)在《安全信息认知通用模型的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释复杂系统内安全信息传播的基本原理,并且为故障模式、新的安全模型做出探索,应以安全认知过程为主要线索进行安全信息认知通用模型的构建。本文通过构建模型后对其自身内涵以及特点进行分析,并在用途分类以及故障诊断等进行总结,推导安全科学基础理论的相关概念,并且将概念创新性,作为建立新的安全信息系统分析以及控制方法论的数据基础,以事故机理分析为主导,探讨其利用于事故防控等理论以及实际意义。(本文来源于《通讯世界》期刊2018年05期)

高开欣,吴超,王秉[3](2017)在《基于信息传播的安全教育通用模型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意义]信息传播新视角下安全教育通用模型的构建研究,明晰了安全教育实施过程的影响要素并进行分类,有利于指导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促进实现安全教育信息化、提升安全教育体系管理水平和提高安全教育效果,这一研究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方法/过程]根据信息传播视角下安全教育研究的内涵,梳理并推导出安全教育传播的5类基本要素和9条拓展要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安全教育DIA通用模型及受教育者信息接受和利用的过程模型,对模型进行概念分析和应用分析。最后以企业安全管理培训为例展开DIA模型的应用说明。[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信息传播视阈下安全教育模型为安全教育方法和体系研究提供了严谨的理论知识,有利于引导安全教育理论研究从"零散化"走向"体系化",有利于指导构建、评价和优化安全教育理论体系。(本文来源于《情报杂志》期刊2017年12期)

吴超[4](2017)在《安全信息认知通用模型构建及其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揭示复杂系统内安全信息传播的机理与故障模式和发展新的安全模型,以安全信息认知过程为主线,以安全信息失真或不对称为问题,构建了1个包含7个关键事件、6个时间状态、5级信息失真和4级信息传播的安全信息认知通用理论模型,阐述了模型的内涵、特点、用途分类和故障诊断分析途径,并由模型推导出1组安全科学基础理论新概念,同时也建立了1种新的安全信息系统分析与控制的方法论。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事故致因机理分析、行为安全管理、系统安全设计和事故防控等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期刊2017年03期)

殷新春,许烨斌[5](2015)在《通用的无线射频识别安全认证协议分类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的无线射频识别(RFID)安全认证协议分类模型在分类标准比较片面,对于协议在RFID系统中的推广帮助不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用的RFID安全认证协议分类模型——CCS叁维分类模型。该模型以协议在标签端的计算量、协议中标签与读写器的通信量以及协议能解决的RFID系统中的隐私和安全问题为标准,对于各参数制定了明确的定量划分,对协议的分类更加细化。通过实例表明,在该模型下进行分类的RFID安全认证协议比在其他分类模型下进行分类,能够帮助RFID系统方便地选择满足系统安全性以及可行性的协议。(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15年S2期)

王一姮[6](2014)在《通用航空公司安全运行保障能力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低空空域的开放,通用航空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通用航空的运营环境也在逐步改善,但是通用航空的事故也随之增多。据民航局统计,大部分通用航空事故的主要责任人都是通用航空公司,这就表明通用航空公司的运行水平明显低于通用航空的发展速度,其自身的现状不能很好的保障安全运行。所以,提高通用航空公司的安全运行保障水平迫在眉睫。对于提升通用航空公司的安全运行保障能力首要的解决问题是了解哪些方面是其主要影响因素,以便采取对策措施解决问题。为了找出这些影响因素,需要对通用航空公司安全运行保障能力进行评价,从而判断通用航空公司的运行问题所在,扬长避短。本文从安全运行保障能力及企业能力模型构建的角度,探讨了通用航空公司安全运行保障能力的概念和内涵,基于通用航空公司事故成因机理,确定通用航空公司安全运行保障能力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通用航空公司安全运行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以及31个叁级指标,参考民航规章和专家咨询意见,结合实地调研确定了各指标的测评方法和评分标准。利用序关系分析法确定了通用航空公司安全运行保障能力各指标的主观权重,熵值法确定通用航空公司安全运行保障能力各指标的客观权重,结合方差最大化的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最终权重,利用线性评价方法建立通用航空公司安全运行保障能力的评价模型。最后,以A通用航空公司为例,对其安全运行保障能力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建议措施,证实了评价模型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民航大学》期刊2014-05-07)

吕金娜,麻信洛,张志军[7](2013)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通用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是信息安全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的基础与前提.针对目前风险计算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具体的计算方法,结合实际的风险评估工作,提出了一种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通用模型.通过分析系统的资产、弱点和威胁,根据安全设备产生的安全事件,实时地评估信息系统风险的方法,为有效地进行风险评估提供了通用可行的方案.(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4期)

高龙龙[8](2013)在《基于RBAC模型的通用企业级应用安全框架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云计算的兴起以及企业级应用系统的业务逻辑变得日益复杂,信息安全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信息安全管理涉及到计算机安全技术的各个方面,包括网络通信安全控制、操作系统权限控制、数据访问安全控制以及应用程序安全等。在企业级应用系统开发中,随着权限访问控制关系的日益复杂,安全模块的开发和维护难度也变得越来越大。目前传统的权限访问控制机制自主访问控制模型(DAC)和强制访问控制模型(MAC)由于其自身的缺陷很难满足日益复杂的业务逻辑需求。基于角色访问控制的RBAC(Role Based Access Control)模型因其高度的灵活性和扩展性在企业级应用系统开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应用系统开发中,安全访问控制模块又存在如下问题:针对特定框架和逻辑接口配置重复而且实现复杂;权限访问控制模块和应用系统的业务逻辑难以很好的融合;权限访问控制粒度容易出现控制粒度过粗或过细的情况;针对特定的业务逻辑,权限控制模块缺乏通用性等。本论文针对以上问题展开如下内容的研究:RBAC模型的优势和RBAC0到RBAC3各实现层次理论及具体的应用;功能权限控制和数据权限控制在目前企业级应用开发过程中的现状;Spring Security的实现原理和授权认证过程的分析;研究和阐述不同业务要求级别下的权限控制粒度的实现和动态配置;Spring Security接口的实现过程及其授权粒度控制的实现过程。在此基础上致力于构建基于开源安全组件和RBAC控制模型相结合的通用安全访问控制框架。同时,也讨论了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面向切面(AOP)的应用编程原理思想等。在RBAC模型理论和Spring Security框架的基础上,将权限管理模块抽取出来封装成独立模块,实现通过界面配置将其集成到企业应用系统内。以其高度的可维护性和重用性减少权限管理模块在开发和维护上的复杂度,实现具有强通用性、高安全性、易于管理、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和扩展性的权限管理框架。(本文来源于《青岛理工大学》期刊2013-06-01)

高龙龙[9](2013)在《基于RBAC模型的通用企业级应用安全框架的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化社会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开发过程中权限访问控制存在众多问题,构建通用型权限管理框架势在可行。本文对访问控制理论模型进行设计,详细阐述了模型的层次、功能设计、架构设计以及实现原则。(本文来源于《信息与电脑(理论版)》期刊2013年02期)

杨金翠,方滨兴,翟立东,张方娇[10](2012)在《面向物联网的通用控制系统安全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物联网环境下,工业以太网和实时以太网的控制回路容易被利用进行恶意攻击,造成物理世界中重大的安全事故;通过分析物联网环境下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提出物联网环境下的通用控制系统模型IoTC,并以该模型为基础,讨论系统中可能面临的各种干扰因素;针对这些干扰因素,提出一种通用控制系统安全模型S-IoTC,该模型通过在干扰处加入安全认证模块以保障系统安全性;最后就安全模型S-IoTC的组成部分、安全定理以及典型的实现过程进行了阐述。(本文来源于《通信学报》期刊2012年11期)

通用安全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解释复杂系统内安全信息传播的基本原理,并且为故障模式、新的安全模型做出探索,应以安全认知过程为主要线索进行安全信息认知通用模型的构建。本文通过构建模型后对其自身内涵以及特点进行分析,并在用途分类以及故障诊断等进行总结,推导安全科学基础理论的相关概念,并且将概念创新性,作为建立新的安全信息系统分析以及控制方法论的数据基础,以事故机理分析为主导,探讨其利用于事故防控等理论以及实际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通用安全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于思璇,王华伟.基于对应分析模型的通用航空不安全事件研究[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18

[2].唐波,朱兵,叶水勇,朱笔挥.安全信息认知通用模型的构建研究[J].通讯世界.2018

[3].高开欣,吴超,王秉.基于信息传播的安全教育通用模型构建研究[J].情报杂志.2017

[4].吴超.安全信息认知通用模型构建及其启示[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

[5].殷新春,许烨斌.通用的无线射频识别安全认证协议分类模型[J].计算机应用.2015

[6].王一姮.通用航空公司安全运行保障能力模型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4

[7].吕金娜,麻信洛,张志军.信息安全风险评估通用模型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8].高龙龙.基于RBAC模型的通用企业级应用安全框架的研究与实现[D].青岛理工大学.2013

[9].高龙龙.基于RBAC模型的通用企业级应用安全框架的研究与设计[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3

[10].杨金翠,方滨兴,翟立东,张方娇.面向物联网的通用控制系统安全模型研究[J].通信学报.2012

标签:;  ;  ;  ;  

通用安全模型论文-于思璇,王华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