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淹水培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稻,群落,杆菌,芽孢,结构,梯度,电泳。
淹水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阚靖博,李丽娜,曲东,王保莉[1](2014)在《淹水培养过程中水稻土细菌丰度与群落结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土是非常复杂又典型的生态系统,分析淹水培养过程中水稻土细菌的丰度和群落结构变化规律,可以客观反映水稻土中细菌群落结构信息,为深入探讨水稻土细菌微生物对稻田的影响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营养元素转换、重金属还原与抑制甲烷生成过程等)提供实验基础与理论依据。作者采用淹水非种植水稻土微环境模式系统,提取水稻土淹水培养1 h和1、5、10、20、30、40、60 d后的微生物总DNA,利用Real-time PCR和PCR-DGGE(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技术检测了淹水培养过程中细菌丰度与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淹水水稻土中细菌的丰度在1 d时最大,并在40 d到达第二个峰值,说明淹水过程改变了细菌的丰度。基于16S rRNA基因V3区的DGGE图谱分析显示,淹水过程中细菌的群落结构发生了演替性变化:r-策略生存的细菌仅存在于淹水初期;k-策略生存的细菌存在于淹水后期;r-和k-策略共生存的细菌存在于整个淹水过程中,淹水后期k-策略的细菌占据优势。淹水培养过程中优势种群多样性指数大体呈现先上升后减小的趋势。主成分分析(PCA)将淹水处理过程分成几类不同的生境,反映出中、后期细菌群落结构较为稳定;测序结果表明,32个优势条带所代表的细菌分别属于厚壁菌门、绿弯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且与来自不同地域的水稻土、其他类型土壤、活性污泥以及湖泊沉积物等生态系统的细菌关系密切。(本文来源于《生物多样性》期刊2014年04期)
闫苗章,李丽娜,王保莉,曲东[2](2013)在《贵州红壤水稻土淹水培养过程中Fe-氢酶微生物的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水稻土淹水培养过程中Fe-氢酶微生物的多样性,对于揭示Fe-氢酶微生物的群落演替规律和产氢微生物的生化代谢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采用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和实时定量PCR技术进行基于梭菌属Fe-氢酶基因的多样性和丰度的分析。【结果】水稻土淹水培养过程中Fe-氢酶基因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图谱显示,培养1-5 d时Fe-氢酶基因条带数增加,10 d时Fe-氢酶基因条带数减少,20-40 d时Fe-氢酶基因条带数再次增加并保持稳定,对应的含Fe-氢酶微生物的群落结构随着培养过程的进行发生了显着变化。主成分分析表明,1 d与20 d、5 d与10 d、30 d与40 d的含Fe-氢酶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性较高,随着培养时间的增长含Fe-氢酶微生物群落结构趋于稳定。α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1 d和10 d的丰富度指数(R)、Shannon-Weaver指数(H')、Simpson指数(DS)与其他时间点相比较小,说明这2个时间点的Fe-氢酶多样性低,对应的含Fe-氢酶微生物群落结构较为简单,表明淹水培养过程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发生了演替变化。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指纹图谱15个Fe-氢酶的优势条带测序后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培养前期的优势条带与梭菌属的Fe-氢酶关系较近,培养后期出现了非梭菌属的Fe-氢酶。淹水培养过程中Fe-氢酶基因的拷贝数在106/g干土的水平,占细菌的相对比例为1‰–2‰。【结论】水稻土淹水培养过程中发现了4种梭菌属Fe-氢酶和3种非梭菌属Fe-氢酶基因,对应的含Fe-氢酶微生物在培养前期群落结构发生显着演替变化,培养后期趋于稳定。(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王保莉,黄森,刘浩,曲东[3](2013)在《淹水培养过程中水稻土芽孢杆菌群落结构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淹水非种植水稻土微环境模式系统,对水稻土进行1 h和1、5、10、20、30 d淹水培养,利用PCR-DGGE技术检测、多元统计分析淹水培养过程中芽孢杆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淹水培养过程中芽孢杆菌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演替性变化:淹水培养前期(1 h~5 d)R-策略芽孢杆菌占优势,并演替至中后期(5~30 d);后期(10~30 d)K-对策芽孢杆菌占优势且逐渐趋于平衡。在培养初期(1 h~1 d),芽孢杆菌属微生物优势种群相似度较高且多样性指数变化较小;1~5 d期间多样性指数有较大变化;在培养后期(20~30 d),优势种群相似度最高且多样性指数趋于平衡。DCCA分析将淹水处理过程分成早期、中期和末期3类不同的生境,CCA分析进一步显示淹水过程中水稻土二价铁含量及芽孢杆菌的多样性指数H'、Ds和丰富度指数dMa变化与上述生境产生有相关性。测序结果表明,除HZ-B1外,其余9个优势DGGE条带均属于芽孢杆菌属细菌,且大多与来自不同地域的水稻土的芽孢杆菌关系密切。(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闫苗章[4](2013)在《淹水培养过程中水稻土Fe-氢酶微生物多样性及丰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梭菌属微生物广泛存在于淹水水稻土中,其中具有高产氢能力的Fe-氢酶微生物在产氢发酵研究中备受关注。Fe-氢酶是产氢微生物产生H2的核心酶类,在水稻淹水生长过程中Fe-氢酶在水稻土的各种生化代谢链中起重要的作用,如促进水稻土中Fe还原和产CH4等过程中土壤还原力的传递等。因此,研究水稻土淹水过程中的Fe-氢酶种类及其微生物的多样性,对于揭示Fe-氢酶微生物的群落演替规律、产氢微生物的生化代谢机理和维持水稻土的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非种植水稻土厌氧培养模式,应用基于梭菌属Fe-氢酶基因的PCR-DGGE和实时定量技术,通过分析水稻土淹水培养过程中1h、Id、5d、10d、20d、30d、40d和60d时间点Fe-氢酶基因的多样性与丰度变化,揭示Fe-氢酶微生物的种类、群落结构及其演替变化规律,探究Fe-氢酶微生物与水稻土中异化铁还原的关系。1.贵州水稻土试验结果(1)水稻土淹水培养过程中Fe-氢酶基因的DGGE图谱显示,培养1d-5d时Fe-氢酶基因条带数增加,10d时条带数减少,20d-40d时条带数增加并保持稳定,对应的含Fe-氢酶微生物的群落在培养前期发生了显着变化,培养后期群落趋于稳定。(2)主成分分析表明:淹水培养过程中水稻土Fe-氢酶微生物群落相似性较高的处理时间点可聚为叁簇:1d与20d,5d与10d,30d与40d。(3)α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1d和10d的丰富度指数(R)、Shannon-Weaver指数(H')、Simpson指数(Ds)与其他时间点相比较小,说明这两个时间点的Fe-氢酶多样性低,对应的含Fe-氢酶微生物群落结构较为简单,20d以后α指数值均增加且各个时间点的指数值相近,表明淹水培养前期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发生了演替变化,后期群落结构相对稳定。(4)DGGE图谱中的15个Fe-氢酶条带测序后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培养前期的优势条带与梭菌属的Fe-氢酶关系较近,培养后期出现了非梭菌属的Fe-氢酶,其中4种优势的梭菌属的Fe-氢酶为:Clostridium perfringens、Clostridium saccharolyticum、 Clostridium thermocellum、Clostridium botulinum,3种非梭菌属的Fe-氢酶为:Thermoanaerobacter ethanolicus、Ignavibacterium album、Marinilabilia salmonicolor,其中大部分为发酵菌株。2.宁夏水稻土试验结果(1)淹水培养过程中Fe-氢酶基因的DGGE图谱显示,供试水稻土存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都有的Fe-氢酶条带。淹水1h-1d时Fe-氢酶基因条带数少,5d时条带数增加达到最多,10d时条带数再次减少,20d以后条带数增加并保持稳定。Fe-氢酶基因对应的Fe-氢酶微生物群落随时间发生了显着变化,其中前期群落变化较大,20d以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2)PCA分析表明:淹水培养过程中水稻土Fe-氢酶群落相似性较高的处理时间点可聚为3簇:1h与1d,5d、20d和30d,10d、40d和60d,但是3个聚类簇之间的距离较远。(3)α多样性指数分析发现1d和10d时丰富度指数(R)、Shannon-Weaver指数(H')、Simpson指数(Ds)数值与其他时间点相比较小,而5d处理的各个多样指数值明显较大,20d处理各种指数值迅速增大到5d处理的水平,并在随后的30d、40d和60d处理时变化幅度较小,呈现一个稳定持平的状态。说明1d和10d的Fe-氢酶多样性低,对应的Fe-氢酶微生物群落结构较简单,淹水培养前期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演替变化,并在20d以后群落丰富度保持相对稳定。(4)DGGE指纹图谱13个优势Fe-氢酶条带测序后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了6种与梭菌属Fe-氢酶关系较近的Fe-氢酶:Clostridium thermocellum、Clostridium butyricum、 Clostridium perfringens、Clostridium papyrosolvens、Clostridium pasteurianum、Clostridium sartagoforme,2种非梭菌属Fe-氢酶:Odoribacter splanchnicus及不可培养的细菌的Fe-氢酶,大部分为发酵菌株。贵州和宁夏水稻土中检测到的Fe-氢酶基因大多是梭菌属Fe-氢酶,但都出现了非梭菌属的Fe-氢酶。在整个淹水过程中宁夏水稻土出现了同一类的Fe-氢酶基因,Fe-氢酶的变性凝胶电泳图谱与贵州水稻土的图谱差异较大,且检测到的梭菌属Fe-氢酶与贵州水稻土中的Fe-氢酶大部分并不相同。3.贵州、天津、吉林、江西及宁夏水稻土的Fe-氢酶实时定量结果(1)5种水稻土的Fe-氢酶定量结果显示:淹水培养过程中贵州和江西水稻土的Fe-氢酶基因拷贝数在106.g-1干土的水平,天津、吉林和宁夏水稻土中Fe-氢酶基因拷贝数在105.g-1干土的水平。除江西水稻土Fe-氢酶拷贝数中后期较低外,其他土样淹水培养前期的Fe-氢酶拷贝数变化较大,基本都经历了一个高低波动的过程,而在淹水培养的中后期的Fe-氢酶基因拷贝数均较高且趋于稳定,但是在培养后期有一个较小的Fe-氢酶拷贝数的波动,淹水培养末期Fe-氢酶基因拷贝数呈上升的趋势。总体而言5种水稻土中Fe-氢酶基因定量拷贝数与梭菌16S rRNA基因的拷贝数相差1-2个数量级,而与细菌16S rRNA基因的拷贝数相差3-4个数量级。(2)对5种水稻土的Fe-氢酶拷贝数和Fe-还原作用的分析发现,在淹水培养过程的前期贵州和江西Fe-氢酶106拷贝数条件下的Fe还原能力明显比其供试水稻土Fe-氢酶105拷贝数的条件下的强,在较高Fe-氢酶拷贝数的土样淹水培养过程中,达到Fe还原饱和平衡状态的时间越短,表明Fe-氢酶及其微生物与异化铁作用具有相关性。结论:贵州和宁夏水稻土Fe-氢酶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表明,淹水培养过程中大部分Fe-氢酶微生物属于梭菌属,但也存在非梭菌属的微生物,培养前期Fe-氢酶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显着,淹水培养后期Fe-氢酶微生物群落结构趋于稳定。贵州和宁夏水稻土Fe-氢酶变性凝胶电泳图谱差异较大,检测到的Fe-氢酶基因并不相同。贵州等5种水稻土Fe-氢酶基因实时定量拷贝数在105-106每克干土的水平,Fe-氢酶微生物与水稻土中的异化铁还原作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3-05-01)
拓晓骅,朱辉,王保莉,曲东[5](2012)在《淹水培养过程中水稻土地杆菌科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淹水非种植水稻土微环境模式系统,对水稻土进行1h和1、5、10、20、30d淹水培养,利用PCR-DGGE技术检测、多元统计分析淹水培养过程中地杆菌科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淹水培养过程中地杆菌科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演替性变化:由r-对策优势种群演替至k-对策优势种群,且群落结构由不稳定向稳定演变(培养1h和1d处理间相似性最低,群落结构变化最大,20d和30d处理间相似性最高,群落结构变化最小);该过程中,地杆菌科微生物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einer指数在1h处理中均为最小,5d处理的最大;CCA相关性分析表明,淹水培养过程中Fe(Ⅱ)浓度与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呈正相关,证实该类微生物对于异化铁还原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测序结果表明,19个优势DGGE条带与来自水稻土中的未培养地杆菌科微生物亲缘关系相近。(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2年06期)
李秀颖[6](2012)在《淹水时间对水稻土中可培养梭菌和芽孢杆菌群落结构及丰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异化铁还原作用能以Fe(Ⅲ)作为电子受体,将有机或无机的电子供体氧化。自然界的厌氧环境几乎都有异化铁还原现象,并有铁还原微生物的存在。厌氧水稻土中的微生物铁还原过程竞争电子供体乙酸盐,强烈抑制甲烷的产生,因此调控水稻土中的微生物铁还原过程已成为控制稻田甲烷产生的有效途径之一。有研究发现,一些梭菌和芽孢杆菌菌株具有还原铁的功能。水稻土中微生物生态研究显示出梭菌和芽孢杆菌在细菌群落结构中占重要地位,但是对于淹水水稻土中可培养梭菌属和芽孢杆菌属的群落结构演替及相对丰度的变化与铁还原能力的关系仍鲜有报道。本实验采用非种植模式模拟水稻土淹水过程,探讨可培养梭菌属和芽孢杆菌属的群落结构和丰度随淹水时间的动态变化特征,揭示这种变化与微生物Fe(Ⅲ)还原能力的内在联系。试验中水稻土样品GZ和JL分别采集于贵州省和吉林省,分别属于西南高原湿润单双季稻作区和东北半湿润早熟单季稻作区水稻土。采用DGGE技术分析淹水1h、1d、5d、10d、15d、20d、30d和40d的可培养梭菌和芽孢杆菌的群落结构变化特征;通过Real-time PCR技术分析可培养梭菌和芽孢杆菌的相对丰度变化;对部分DGGE优势条带进行克隆测序并构建系统发育树。采用厌氧泥浆培养方法测定水稻土中铁的还原量变化,并通过Logistic方程进行拟合,分析可培养梭菌和芽孢杆菌的群落结构和相对丰度与铁还原的关系。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GZ和JL水稻土中可培养梭菌的群落结构和丰度(1)GZ水稻土在淹水培养20d后Fe(Ⅲ)还原达到稳定期,最大铁还原潜势为4.07mg/g,最大反应速率(Vmax)为0.35mg/(g.d),最大反应速率对应的时间(TVmax)为3.97d;JL水稻土,在淹水培养初期微生物的Fe(Ⅲ)还原变化明显,培养25d后达到稳定期,最大铁还原潜势为7.44mg/g,最大反应速率(Vmax)为0.79mg/(g.d),最大反应速率对应的时间(TVmax)为4.71d。(2)根据不同淹水时期可培养梭菌的DGGE电泳图谱,采用Quantity One软件对其进行相似性聚类分析。结果如下:GZ水稻土中,淹水1h和1d处理的相似性系数为0.93,表明1h与1d群落结构相似;30d和40d处理的相似性系数为0.56,群落结构组成差异较大;JL水稻土中,淹水处理5d和10d的相似性系数为0.79,群落结构组成差异小;而1h和各个处理的群落结构差异较大。(3)α多样性指数表明不同水稻土中不同淹水时间处理的多样性存在差异。在GZ水稻土中丰富度指数(dMa)大小为:40d>10d>15d>5d>20d>30d>1h>1d;Shannon-Wiener指数(H')大小为:5d>10d>40d>15d>30d>20d>1d>1h;Simpson指数(Ds)大小为:1h>1d>20d>40d>10d>15d>30d>5d;均匀度指数(E)大小为:5d>30d>15d>10d>40d>20d>1d>1h。JL水稻土中,dMa大小为:30d>1h>40d>10d>20d>5d>15d>1d;H'大小为:30d>10d>40d>1h>15d>5d>20d>1d;Ds大小为:1d>20d>15d>5d>40d=1h>10d>30d; E大小为:30d>10d>40d>1h>15d>5d>20d>1d。(4)采用Unifrac软件对不同淹水时间水稻土中的优势梭菌进行PCA分析。结果表明,GZ水稻土中,淹水1h和1d、10d和20d、5d和15d的优势菌群落组成相似;而30d处理的点与这叁个集群疏远,说明群落组成相差较大。JL水稻土中,淹水10d和5d、30d和40d处理中的优势菌群落结构相似,1d、20d处理的优势细菌组成差异较大。(5)不同淹水时间处理的GZ和JL水稻土都各产生了15种优势类型。基于16SrRNA基因的系统发育树分析将其分为2类:Group1和Group2,均与梭菌属密切相关。(6) GZ水稻土中,淹水30d梭菌的相对丰度最低为0.006‰,1d处理的丰度最高为0.563‰;JL水稻土中,淹水1h处理的丰度最低为0.011‰,1d处理的最高为0.913‰。2.GZ和JL水稻土中可培养芽孢杆菌的群落结构和丰度(1)根据不同淹水时期可培养芽孢杆菌的DGGE电泳图谱,采用Quantity One软件对其进行相似性聚类分析。结果如下:GZ水稻土中,淹水处理15d和20d的相似性系数为0.96,群落结构组成差异最小;淹水处理1h、1d和其它处理群落结构组成差异较大,相似性系数为0.66。JL水稻土中,淹水处理5d和20d相似性系数为0.84,群落结构组成相似;而1h和其它处理相似性系数最低,仅为0.30,群落结构变化较大。(2)α多样性指数显示,不同淹水时间处理的多样性在两种水稻土中存在一定的规律。GZ水稻土中丰富度指数(dMa)大小为:1d>1h>5d>10d>30d>15d>40d>20d;Shannon-Wiener指数(H')大小为:1h>1d>5d>10d>20d>40d>15d>30d;Simpson指数(Ds)大小为:30d=15d>40d>20d>1d>5d>10d>1h;均匀度指数(E)大小为:20d>1h>10d>5d>40d>15d>30d>1d。JL水稻土中,dMa大小为:1d>1h>30d>40d>5d>10d>15d>20d; H'大小为:1h>1d>30d>20d>15d>10d>5d>40d; Ds大小为:40d>5d>10d>15d>20d>30d>1d>1h;E大小为:1h>1d>20d>30d>15d>10d>5d>40d。(3)采用Unifrac软件对不同淹水时间水稻土中的优势芽孢杆菌进行PCA分析。结果表明,GZ水稻土中,1h和1d、5d和10d、15d和20d处理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相似;而30d处理与其群落结构组成差异较大。JL水稻土中,1h、1d和30d处理的点紧密聚集在一起,10d、20d和5d的处理点聚集在一起,说明它们的优势菌群落组成相似;而40d处理的点明显与这两个集群疏远,说明其群落结构相差较大。(4)不同淹水时间处理的GZ和JL水稻土中分别产生了9种和12种优势类型。基于16S rRNA基因的系统发育树分析将其分为2类,均与芽孢杆菌属相关。系统发育分析表明,Group2主要与芽孢杆菌菌株NC7401聚为一类。(5)GZ水稻土中,淹水5d处理的芽孢杆菌相对丰度最低为26.26%,15d处理的最高为62.19%;JL水稻土中,淹水1h处理的丰度最低为18.45%,10d处理的最高为49.15%。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不同淹水时间的不同水稻土中可培养梭菌和芽孢杆菌的群落结构和丰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探讨了其与微生物Fe(Ⅲ)还原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明确水稻土中梭菌和芽孢杆菌的分布、系统分类特征及生态功能、探讨不同水稻土中微生物Fe(Ⅲ)还原能力差异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2-05-01)
朱超,Stefan,Ratering,曲东,Sylvia,Schnell[7](2011)在《短期淹水培养对水稻土中地杆菌和厌氧粘细菌丰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模拟水稻土淹水过程,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测度了不同水稻土中地杆菌(Geobacteraceae spp.)和厌氧粘细菌(Anaeromyxobacter spp.)在不同淹水时期16S rDNA拷贝数的变化,比较了地杆菌和厌氧粘细菌丰度与培养过程中微生物Fe(Ⅲ)还原的关系。结果表明,在4类稻作区采集的水稻土样品中,Fe(Ⅲ)还原潜势有明显的区别,表现出由北向南逐渐降低的趋势。从淹水12 h的地杆菌和厌氧粘细菌拷贝数变化看出,采自浙江和天津的水稻土样品对淹水过程具有高度敏感性,而采自吉林和广西的水稻土样品对淹水响应不敏感。在17 d的短期淹水培养中,地杆菌丰度明显高于厌氧粘细菌,表明地杆菌对水稻土中铁还原的贡献大于厌氧粘细菌。地杆菌和厌氧粘细菌拷贝数总体上表现出在11 d时达到峰值,17 d时显着下降。吉林水稻土中地杆菌丰度在5 d时达到38.3%,与其最大铁还原速率到达时间(TVmax)为4.07 d相对应,表明地杆菌对其铁还原过程具有重要贡献。四川水稻土中地杆菌和厌氧粘细菌丰度均较低,暗示其他兼性铁还原菌对其铁还原的作用值得重视。(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1年15期)
易维洁,曲东,黄婉玉,王庆[8](2010)在《淹水培养时间对水稻土中Fe(Ⅲ)异化还原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模拟水稻土淹水过程,探讨不同淹水培养时间水稻土中铁还原微生物群落利用不同碳源的活性变化特征,以接种不同淹水时期的浙江水稻土浸提液作为微生物群落来源,以人工合成的Fe(OH)3为惟一的电子受体,不同碳源作为惟一电子供体,在30℃恒温条件下厌氧培养,定期测定Fe(Ⅱ)含量和pH值变化,采用Logistic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作为电子供体时,不同淹水时期的微生物群落总体上对Fe(OH)3还原反应有较快的响应;丙酮酸盐作为碳源时,铁还原反应启动的时间整体迟于葡萄糖,Fe(Ⅱ)累积量在反应30d才表现出显着累积并逐渐趋于稳定;淹水20d的微生物群落能最先利用乳酸盐还原Fe(Ⅲ),反应15 d的Fe(Ⅱ)累积量达到601.60 mg.L-1;淹水30 d的铁还原微生物群落对乙酸盐的利用能力增强,最大Fe(Ⅱ)累计量升高到538.47 mg.L-1,Fe(Ⅲ)还原率达到75.81%。不同淹水时期利用各种碳源的体系pH表现为葡萄糖从中性下降至酸性,丙酮酸盐和乳酸盐中性偏酸,乙酸盐的pH略微偏碱,不同淹水时期出现的水稻土微生物群落结构不同是导致Fe(OH)3还原能力不同的主要原因。不同的碳源利用可以指示不同的铁还原微生物群落变化:淹水培养早期的铁还原微生物群落对葡萄糖和丙酮酸盐的利用较为迅速和显着,同一时期出现的微生物群落不能以乙酸盐作为电子供体;淹水培养后期的铁还原微生物群落以乳酸盐和乙酸盐为优势碳源来还原Fe(OH)3。(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0年09期)
戴志刚,鲁剑巍,鲁明星,杨文兵,范先鹏[9](2010)在《油菜秸秆用量对淹水培养土壤表层溶液理化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模拟培养的方法,通过测定土壤表层培养液的电导率、pH、不同形态氮、全磷、全钾等指标,研究了油菜秸秆用量对淹水培养土壤表层溶液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表层溶液电导率在培养初期呈上升趋势,第8d达到最大,随后呈下降的趋势。pH值在培养的前3d呈缓慢下降的趋势;从第4d开始迅速升高;16d后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随后变化不大。在培养初期全氮浓度迅速增加,第8d达到最大,随后迅速下降;到第44d,下降趋势开始减缓,不同处理之间相差不大。铵态氮的变化趋势与全氮的变化趋势一致。各处理间硝态氮含量较低,差别不显着。施加秸秆能够增加水溶液中有机氮浓度。全磷在培养初期变化较小,第12d开始迅速升高,第20d达到最高,随后呈下降趋势。施加秸秆后对田面水溶液全钾浓度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培养后第1d,整个培养期内变幅不大。施加秸秆能够增加培养液中养分含量,与秸秆用量成正比。从养分流失角度考虑,控制氮素、磷素和钾素田面流失主要时期为秸秆还田后30d内。(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戴志刚,鲁剑巍,鲁明星,杨文兵,范先鹏[10](2010)在《水稻秸秆用量对淹水培养土壤表层溶液理化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模拟培养的方法,研究水稻秸秆用量对淹水培养土壤表层溶液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根据秸秆还田量设0g·盆-1、100g·盆-1、200g·盆-1和300g·盆-14个处理,每盆装土15kg,施尿素2.8g以调节系统碳氮比,分别测定培养液的电导率、pH、全氮、全磷、全钾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各处理表层溶液电导率在培养初期呈上升趋势,第36d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60μs·cm-1、1150μs·cm-1、1467μs·cm-1和1620μs·cm-1,随后略有降低,到培养结束时分别为683μs·cm-1、910μs·cm-1、1083μs·cm-1和1277μs·cm-1。pH值在培养的前3d呈缓慢下降趋势,与秸秆用量呈负相关;从第4d开始pH迅速升高,16d后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到培养结束时变化不大。施加的尿素导致各处理培养液中全氮在20d内保持较高浓度,随后全氮浓度迅速下降,到第76d,下降趋势减缓;施加秸秆对全氮浓度影响较小,施加秸秆能够提高全磷含量。秸秆中钾释放迅速,培养1d后,溶液全钾含量达到较高浓度,分别为6.87mg·L-1、36.10mg·L-1、60.27mg·L-1、114.23mg·L-1,在整个培养期全钾浓度变化不大。淹水培养条件下施加秸秆能够增加培养液中电导率、全磷及全钾浓度,与秸秆用量呈正比,但对pH、全氮影响较小。从养分流失角度考虑,控制田面养分流失主要时期为水稻秸秆还田后30d内。(本文来源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淹水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水稻土淹水培养过程中Fe-氢酶微生物的多样性,对于揭示Fe-氢酶微生物的群落演替规律和产氢微生物的生化代谢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采用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和实时定量PCR技术进行基于梭菌属Fe-氢酶基因的多样性和丰度的分析。【结果】水稻土淹水培养过程中Fe-氢酶基因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图谱显示,培养1-5 d时Fe-氢酶基因条带数增加,10 d时Fe-氢酶基因条带数减少,20-40 d时Fe-氢酶基因条带数再次增加并保持稳定,对应的含Fe-氢酶微生物的群落结构随着培养过程的进行发生了显着变化。主成分分析表明,1 d与20 d、5 d与10 d、30 d与40 d的含Fe-氢酶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性较高,随着培养时间的增长含Fe-氢酶微生物群落结构趋于稳定。α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1 d和10 d的丰富度指数(R)、Shannon-Weaver指数(H')、Simpson指数(DS)与其他时间点相比较小,说明这2个时间点的Fe-氢酶多样性低,对应的含Fe-氢酶微生物群落结构较为简单,表明淹水培养过程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发生了演替变化。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指纹图谱15个Fe-氢酶的优势条带测序后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培养前期的优势条带与梭菌属的Fe-氢酶关系较近,培养后期出现了非梭菌属的Fe-氢酶。淹水培养过程中Fe-氢酶基因的拷贝数在106/g干土的水平,占细菌的相对比例为1‰–2‰。【结论】水稻土淹水培养过程中发现了4种梭菌属Fe-氢酶和3种非梭菌属Fe-氢酶基因,对应的含Fe-氢酶微生物在培养前期群落结构发生显着演替变化,培养后期趋于稳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淹水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1].阚靖博,李丽娜,曲东,王保莉.淹水培养过程中水稻土细菌丰度与群落结构变化[J].生物多样性.2014
[2].闫苗章,李丽娜,王保莉,曲东.贵州红壤水稻土淹水培养过程中Fe-氢酶微生物的多样性[J].微生物学报.2013
[3].王保莉,黄森,刘浩,曲东.淹水培养过程中水稻土芽孢杆菌群落结构变化特征[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
[4].闫苗章.淹水培养过程中水稻土Fe-氢酶微生物多样性及丰度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5].拓晓骅,朱辉,王保莉,曲东.淹水培养过程中水稻土地杆菌科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特征[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
[6].李秀颖.淹水时间对水稻土中可培养梭菌和芽孢杆菌群落结构及丰度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7].朱超,Stefan,Ratering,曲东,Sylvia,Schnell.短期淹水培养对水稻土中地杆菌和厌氧粘细菌丰度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1
[8].易维洁,曲东,黄婉玉,王庆.淹水培养时间对水稻土中Fe(Ⅲ)异化还原能力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
[9].戴志刚,鲁剑巍,鲁明星,杨文兵,范先鹏.油菜秸秆用量对淹水培养土壤表层溶液理化性质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0
[10].戴志刚,鲁剑巍,鲁明星,杨文兵,范先鹏.水稻秸秆用量对淹水培养土壤表层溶液理化性质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