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七彩”本,编织“七彩”梦

设计“七彩”本,编织“七彩”梦

——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过程式评价策略

浙江省宁海县梅林中心小学315609

摘要: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评价,一直以来存在着盲区和误区。本人以“七彩”成长本为载体,尝试了细水长流式的过程性评价。该体系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本色本组成,它赋予了不同的年级不同的色本,便于识别和收集,更激起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兴趣。各色本由预设板块和生成板块两大基本块面组成,根据具体内容分别由任课教师和学生进行记载、保管。学生的自评、同学的互评、家长的协评以及教师的终评是制作、充实“七彩”成长本的重要基础,它反映了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年级段甚至不同的时间段里音乐的学习水平。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过程性评价的优势崭露头角:它为终结性评价提供了依据,推动了家长对音乐教学的认同,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进了校园音乐氛围的营造。

关键词:音乐课堂七彩成长本过程性评价策略

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是提高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进行过程式评价起到了诊断音乐教学过程、反馈音乐教学信息、促进教师改进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但在具体实施和操作过程中往往出现了一些偏差,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度赏识的评价。在赏识教学的推动下,在很多的音乐课堂中总能听到“你唱得真好”、“你的表现真不错”等表扬性的语言,即使学生回答得不好,老师也是表扬。如果这样的评价过多的话,就显得言不由衷,纯粹为评价而评价,多了些表演的成分。学生是幼苗,赏识评价就是阳光和雨露,幼苗在生长过程了固然需要阳光的照耀和雨露的滋润,可一旦过多,幼苗也会被涝死或晒死。

2.一手包办的评价。音乐课程的评价应是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他人评价的综合运用,单一的评价往往会失去评价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加强学生评价,可以让他们“不仅知其好,更知其所以好”。在以往的评价中教师过度注重于自身的单向评价,而忽略了学生自身的评价,使学生失去了锻炼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就缺乏对音乐的判断能力,这违背了“学生是学习音乐的主体”这一原则。

3.单一总结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结果的评价,主要采取聆听、演唱、演奏、乐理测试等方式。有些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安排在学期末的几周,要求低段学生演唱一首歌曲,中段学生演唱一首歌曲再加一首乐器演奏,高段学生演唱一首歌曲、吹奏一首乐曲外加一份笔试试卷,教师根据学生的期末测试给出一个终结性评价。这样的评价是不科学的,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学习态度等都被忽视了。殊不知,音乐学科有它的即时性特点,学生的一段歌声或一次表演如果不及时进行评价,就一去不复返了;如果能够边进行边评价,这样对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总结就比较全面科学、客观公正。

针对音乐课程评价的现状和误区,我设计“七彩”成长本,以此为载体,尝试了注重过程,加强即时性的评价方法。

一、“七彩”成长本的基本结构——搭建过程性评价的支架

1.七彩纷呈——让评价有了系统性。过程性评价体系“七彩”成长本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本色本组成,它赋予不同的年级不同的色本,便于识别和收集,更能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兴趣。如:一年级橙色本,二年级黄色本,三年级绿色本,四年级青色本,五年级蓝色本,六年级紫色本。红本由教师记载和保管,要使用6年,如遇教师有更换就做好交接。另外6本,每一学年使用一本,有自身、同学、家长等负责记载,一年结束后装入学生的成长档案袋中进行存档,由学校进行保管。毕业时这套“七彩”成长本就是学生小学阶段音乐成长的反映和总结。

2.板块组成——让评价有了完整性。笔者在音乐教学的实践中逐渐建立了“七彩”成长本的基本结构。“七彩”成长本由预设板块和生成板块两大基本块面组成。预设板块是根据评价需要,依据不同年级学生授课特点和年龄特点事先设计好固定页面。在预设板块中每一色本都把对应的学习内容罗列在内,然后在课时学习的旁边有记载的小板块,如课前预习情况,课堂回答、课内表演情况,学习态度、知识掌握情况,课后作业等。生成板块主要收集学生在一些课堂创编环节中的好作品或即时性发挥情况,如一条节奏、一句旋律、一段歌词等。

3.记录方法。预设板块如下:

“日期”、“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填写;“课前预习”由学生自己评价;“课堂表现”由组内成员轮流评价;“课后延伸”由家长评价;每一项评价参照得星标准,给出相应的星星数,都用“☆”表示,最后的“得星数”由小组组长汇总前面几项的评价,每课一结。在每课一评的基础上,进行每月一次的得星小结,得星最多的同学被评为“月度新星”,照片在音乐教室里上墙以示表扬和激励。

二、“七彩”成长本的资料收集——丰满过程性评价的内涵

1.素材要求。“七彩”成长本资料的收集要遵循这些要求:首先,素材要反映学生在音乐课堂内的真实表现和个性特征,主要记录在预设板块的表格里。如人教版第六册素材《春天的歌》这课,要求用图画、人声、打击乐器和自制乐器表现一组以“春”为题的创作,老师和同学要对学生即兴表演的情况及时真实地记录在学生的成长本里,这样可以很好地反映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其次,素材要体现各年级段学生学习音乐的总体特点。再则,要在色本中反映学校的音乐特色活动和学生参与各类活动的情况。老师的红色本中设计了以下的表格(每学年一张)来总结:

2.收集方法。“七彩”成长本是通过收集学生的作品和相关评价的资料对学生学习音乐的个性特点、发展水平做出客观性、过程性评价的载体。学生的自评、同学的互评、家长的协评以及教师的评价是制作、充实“七彩”成长本的重要基础。自评、互评、协评主要通过预设板块里每堂课里学生的表现来完成,色本平时由学生自行保管,学年结束上交学校。

教师的评价主要是生成板块里的记录,如班级音乐会可以由班主任进行协评,校艺术节、音乐考级情况和参加各级音乐比赛成绩由音乐老师协评。以上这些可以反映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年级段甚至不同的时间段里音乐的学习水平,教师也可以通过色本中的评价和作品了解、解读来分析学生学习音乐的现状,它是教师和家长了解学生学习音乐现状的重要窗口。

三、“七彩”成长本的无限收获——凸显过程性评价的优势

1.为终结性评价提供了操作依据。实践证明,人的心理和智能结构的发展水平不是可以简单地用一支笔、一张纸就能准确测量出来的。七彩成长本的过程性评价弥补了传统终结性评价的不足,把评价从单一转向多元,把整个过程转变为学生、教师、家长等交互式的评价网络,形成各主体之间相互评价、相互发展的群体关系,各方面共同进步,最终促进学生音乐素养不断地提高,为终结性评价提供了第一手支撑材料。

2.推动了家长对音乐教学的认同。以往在小学家长的心目中音乐课是没有地位的,可以说是一点也不重视的。通过“七彩”成长本的协同记载和评价,逐渐改变了家长对学校音乐教学的看法,不仅被认同还起到了较好的督促作用。尤其是从三年级开始加入了课堂乐器的学习,乐曲的练习基本安排在课外进行,这些课外延伸活动因为有了家长的督促和评价,使得学生的乐器学习更加得心应手,有种锦上添花的感觉。

3.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多了自评和互评,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他们就是音乐课堂的主人,很好地激发了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以往的生评,我们往往会看到他们的相互指责和批评,总是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经过教师的正确引导,现在的他们不但能发现别人的优点,还能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有效性问题。学生能从音乐的角度去评价对方了,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4.促进了校园音乐氛围的营造。学生对学习音乐的激情更高了,自然在课余就会多自发组织、参与一些音乐活动,在校园的各处都能看到音乐的痕迹,听到美妙的音乐。有了“七彩”成长本的推动,校园内的音乐活动更加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汪莹现代教育实践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吴维宁新课程学生学业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11。

标签:;  ;  ;  

设计“七彩”本,编织“七彩”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