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内部重复片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序列,片段,蛋白质,简单,基因,螺线管,对称性。
内部重复片段论文文献综述
申小娟[1](2006)在《左手β螺线管折叠子序列内部重复片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索蛋白质序列内部的重复片段近来已成为分析蛋白质序列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因为序列中的重复片段对于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以及蛋白质的进化路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的大蛋白就是经过基因序列的内部复制和融合进化而来,这些重复的片断对应着一些相似的结构和功能单元。胰凝乳蛋白酶(chymotrypsin)就是一个典型蛋白质基因复制的例子。但是由于蛋白质在进化过程中常常会发生一些插入、删除以及突变等过程,导致了序列的重复单元并不是完全一致,会出现一些分歧,甚至有时候两个重复的结构域被一些大的环区隔离开,这给寻找蛋白质序列的周期性以及重复边界增加了很大的困难。本文以Single-stranded Left-handed Beta-helix Fold (LβH)为研究对象,分析这类蛋白质内部与结构重复相对应的重复序列。有关结构研究指出,LβH折迭子具有整体结构的两重对称性。然而序列它们的一级序列却没有呈现出相应的两重对称性,这似乎有悖于Anfinsen提出的序列决定结构的假设。为此,我们利用改进的重现图方法,并且结合氨基酸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统计显着性分析,将隐含在序列中的两重对称性很好的展示出来。我们的研究表明:(1)该类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中确实隐含了与结构相对应的两重对称的信息。这意味着蛋白质的对称结构可能是来自于对称的氨基酸序列,序列的特征决定了结构的特征。(2)鉴于这类蛋白质所有的氨基酸序列都具有序列的两重对称性,且与结构的对称性相一致,我们大胆的假设,这一类蛋白质可能存在一种共同的进化模式,即:首先半螺线管的祖先结构通过基因的自身复制,产生两段相同的半螺线管结构,然后这两段相同的半螺线管经过基因融合,并在融合的过程中发生突变,最后结合成整个螺线管结构。因此使这种螺线管结构具有序列上和结构上的两重准对称性。(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6-11-01)
朱晟[2](2005)在《反转录假基因和其对应的源功能基因的蛋白质内部重复片段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哺乳动物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蛋白质中大量出现的内部重复片段(IRS),二是基因组含有大量的反转录假基因。比较源功能基因和它产生的反转录假基因所对应的蛋白质内部重复片段,可以研究IRS在突变和进化中的规律。我们分析了人和小鼠反转录假基因的假定蛋白质中的内部重复片段。我们发现,和反转录假基因的假定蛋白质序列相比,产生这些假基因的源功能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IRS的比例要多30%。这证明了蛋白质在进化过程中有力的保持了IRS。而且,我们的随机模拟分析表明,反转录假基因积累的突变不完全是随机的或者不受任何选择压力:它在突变中丢失的IRS要少于随机突变所丢失的IRS;同时,对于简单重复序列(SsR)在IRs中的比例,在随机突变中是很容易下降的,而反转录假基因却和源功能基因相当。此外,我们也以“四肽矩阵作图”的方法比较了蛋白质组和可产生反转录假基因的功能基因在IRs的四肽分布模式上的区别,结果显示前者有简单重复序列(SSR)的聚集现象,而后者没有。(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5-05-01)
陈浩,朱晟,陈良标[3](2005)在《3大种群蛋白质内部重复片段组成规律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70年代,Ohno提出了功能蛋白的起源理论,认为寡肽片段的周期性重复是蛋白质起源的一种方 式。蛋白质内部重复片段在蛋白质序列进化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原核生物、古细菌、真核生物的8个代表 物种,设计了新的蛋白质内部重复片段的提取方法,并用矩阵的方式对重复片段的类型及其出现的频率进行形象 地展现,既保留了重复片段的序列特征又可进行全局性的统计描述。分析表明:真核生物高频率的使用简单重复 序列;真细菌也具有低频率使用简单重复序列的现象;而古细菌则几乎没有。进一步研究显示,3大种群生物偏向 性使用氨基酸构成蛋白质内部重复片段的形为与蛋白质组的氨基酸使用频率紧密相关。其相关系数在真细菌和 古细菌中高于0.95,而真核生物略低。真核生物蛋白质组大量使用简单重复片段,以及两者在氨基酸使用上的较 低相关性暗示简单重复序列的快速进化是导致真核生物蛋白质组高复杂性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来源于《遗传学报》期刊2005年03期)
陈浩[4](2004)在《叁大种群蛋白质内部重复片段组成规律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七十年代,Ohno提出了功能蛋白的起源理论,认为寡肽片段的周期性重复是蛋白质起源的一种方式。蛋白质内部重复片段在蛋白质序列进化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选取原核生物、古细菌、真核生物的8个代表物种,设计了新的蛋白质内部重复片段的提取方法,并用矩阵的方式对重复片段的类型及其出现的频率进行形象地展现,既保留了重复片段的序列特征又可进行全局性的统计描述。分析表明:真核生物高频率的使用简单重复序列;真细菌也具有低频率使用简单重复序列的现象;而古细菌则几乎没有。进一步研究显示,叁大种群生物偏向性使用氨基酸构成蛋白质内部重复片段的形为与蛋白质组的氨基酸使用频率紧密相关。其相关系数在真细菌和古细菌中高于0.95,而真核生物略低。真核生物蛋白质组大量使用简单重复片段,以及两者在氨基酸使用上的较低相关性暗示简单重复序列的快速进化是导致真核生物蛋白质组高复杂性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4-05-01)
内部重复片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哺乳动物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蛋白质中大量出现的内部重复片段(IRS),二是基因组含有大量的反转录假基因。比较源功能基因和它产生的反转录假基因所对应的蛋白质内部重复片段,可以研究IRS在突变和进化中的规律。我们分析了人和小鼠反转录假基因的假定蛋白质中的内部重复片段。我们发现,和反转录假基因的假定蛋白质序列相比,产生这些假基因的源功能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IRS的比例要多30%。这证明了蛋白质在进化过程中有力的保持了IRS。而且,我们的随机模拟分析表明,反转录假基因积累的突变不完全是随机的或者不受任何选择压力:它在突变中丢失的IRS要少于随机突变所丢失的IRS;同时,对于简单重复序列(SsR)在IRs中的比例,在随机突变中是很容易下降的,而反转录假基因却和源功能基因相当。此外,我们也以“四肽矩阵作图”的方法比较了蛋白质组和可产生反转录假基因的功能基因在IRs的四肽分布模式上的区别,结果显示前者有简单重复序列(SSR)的聚集现象,而后者没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部重复片段论文参考文献
[1].申小娟.左手β螺线管折叠子序列内部重复片段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
[2].朱晟.反转录假基因和其对应的源功能基因的蛋白质内部重复片段的比较[D].浙江大学.2005
[3].陈浩,朱晟,陈良标.3大种群蛋白质内部重复片段组成规律的比较研究[J].遗传学报.2005
[4].陈浩.叁大种群蛋白质内部重复片段组成规律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