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麦岛小学266071
摘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21世纪,孩子们要想在未来的世界中更好地生存,就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而说服、交流和自我理解的基础就是具备有促动性的叙事能力——故事感。在语文教学研究中,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故事感将成为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故事感语文教学低年级学段
故事本身具有感人的叙事创新的性质,它恰恰又依赖于人类而熠熠生辉。随着技术的日益革新,很多学生却常常把手机、Ipad、MP5等高科技电子产品握在手心,在游戏的田地里畅游,禁锢在自我的世界中,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却日益削减。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故事感,提升学生丰富的故事感内涵,本文把故事感的培养和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用简短的小故事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扎实有效地提升了孩子们的交际与表达能力。
一、故事感的概述
故事其实就是讲述一些真实或者虚构的事情,其中掺杂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理解为:故事感是能够创作故事并且乐意用故事的方式表达自己、与人沟通的一种能力。一旦以故事的形式表达事物,就创造了一种内心生活的可能,就获得了一种新的意义,它成为思想的对象,供我们反省,它比平铺直叙的事件本身更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教师在艺术化教学中常采用故事教学法,教师灵活恰当地引用故事,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如在一年级语文下册《三个小伙伴》的教授过程中,我就预设了一个任务:谁能讲一下三个小伙伴的故事?虽然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较弱,但是孩子们对于故事却并不陌生,这个小任务一下子就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孩子们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说着三个小伙伴植树的故事。为了进一步帮助孩子们理解“遇到困难时,要相互合作”,我又分3人一个小组来讲故事,小组内成员相互帮助,最后在全班每个小组的3个学生分别扮演小象、小袋鼠、小野猪,讲述三个小伙伴在山坡上植树的故事。孩子们惟妙惟肖的表演、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发了同伴们的兴趣,牢固了他们的记忆,提高了交际能力,使大家在欢声笑语中深层次理解了本篇文章。
二、培养故事感的策略
著名的认知学家罗杰·尚克(RogerC.Schank)也曾说过:“人类生来就是理解故事,而不是逻辑。”拥有故事感的孩子,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把要记忆的事件趣味性地串成小故事,或是把要记忆的事物关联起来创造出适合自己记忆方式的故事,提高其记忆的效率。故事感的培养分为四个阶段:倾听故事、阅读故事、创作故事及讲述故事。这种能力的培养必须分年龄分阶段去培养,才能实现“对症下药”。
从古代“钻木取火”的原始祖先到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故事在教育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讲故事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是人类文化的核心所在。陈鹤琴先生曾说:“故事在儿童是一种重要的精神食粮。”“给我讲一个故事吧”,已经成为儿童的一种迫切需求。故事里充满了他们的梦想,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刚接触到学校教育的孩子们,培养其故事感,将会影响他们人生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对其讲故事、做一些故事游戏,让他们对所听所做的事情用自己的方式画画或说话,有意识地培养学习者的故事感。
1.倾听故事——创设丰富的故事语言环境。“多听,多看,多读”其实是儿童发展语言能力的主要渠道。讲故事的人要选取适当的故事素材,表达故事的时候要绘声绘色,吸引儿童的好奇心与注意力。如在讲述《蜗牛的奖杯》、《狡猾的狐狸》、《骑牛比赛》等故事性较强的文章时,我通常都是采用故事教学法,笨重的蜗牛、狡猾的狐狸、憨厚的犀牛在孩子们的心目中熠熠生辉。
2.讲故事——创设表达的舞台。通过讲故事,能给孩子们想象的空间,促进孩子们对语言的领悟能力,潜移默化中提升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我常常开展“我是小故事家”的演讲比赛,充分为孩子们创设表达的舞台,使他们从小就乐意讲故事。
3.说话、画画——多种表达方式的媒介。教师要引导儿童发展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比如,教师讲述故事的时候,鼓励孩子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对他们的表达能力给予肯定和鼓励,给孩子们一个想说敢说乐意说的环境。
4.故事游戏——创设娱乐中讲故事的活动。教师可以采用“故事接龙”、“故事对对碰”等游戏,让儿童在游戏中轻松地讲故事,使其感受到合作的魅力、故事的奇妙和游戏的快乐。
三、展望故事感
故事感有助于发掘孩子们的潜能,使他们能够自主灵活地赋予知识鲜活的生命力,跳动的音符也增添了他们学习的欲望,为他们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创新时代脱颖而出提供了一件法宝,可以说是为他们以后漫长的人生之路提供了可观的宝贵财富,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美)平克著林娜译《全新思维》[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英)马丁·洛森著吴蓓译《解放孩子的潜能》[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6。
[3](美)高燕定著《人生设计在童年:哈佛爸爸有话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