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受灾年份轧花工艺调整与皮棉品质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王海英[1](2021)在《新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及空间差异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新疆作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棉花产业的发展影响着整个地区经济。棉花产量从2000年的“三分天下有其一”到2010年的“半壁江山”再到2019年的“一枝独秀”(张杰,2019),“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的基本产业格局已经基本形成。目前国内棉花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种植品种杂乱,库存积压皮棉数量多,在国际市场上价格缺乏价格竞争优势,棉花市场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大部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作为国内最大的棉花主产区的新疆,同时,新疆高品质棉花生成的市场协调机制尚未建立、目标价格补贴面临“转箱”压力、目标价格补贴资金的质量导向作用不强、棉花品种多乱杂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了新疆棉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在面临降成本和资源环境约束的双重压力下,探讨新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有利于提高新疆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有利于保障我国棉花产业安全和纺织业转型升级。基于此,本研究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3个棉花种植地州为研究对象,从产前、产中、产后环节分析了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现状,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要素投入、产出指标、市场评价、棉花品质等六个维度构建了新疆棉花产业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线性加权法测度了新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水平,分析新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时序差异性和空间分异,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总结归纳出新疆棉花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能够推进新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从测算的综合指数来看,2014年和2018年的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波动较大,2009年综合指数变动最小。从整体趋势来看,北疆地区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整体呈现2009年的值大于2014年大于2018年,南疆地区的整体呈现2014年大于2009年大于2018年,南疆棉花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高于北疆。(2)新疆的南部地区棉花高质量发展水平高于北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略高于东部地区,地州间的棉花高质量发展水平在东西方向上差距在缩小,南北方向上先减小后增大。(3)新疆的北疆和南疆部分地州都表现出相似的(“高-高”和“低-低”)空间关联性,由此得出,新疆南疆的部分地州高-高集聚和北疆的部分地州低-低集聚主导着新疆十三个地州的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全局空间自相关。(4)在影响新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因素中,十三个地州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要素投入、产出指标、市场评价和棉花品质指标的综合得分都不高,说明十三个地州在棉花产业高质量方面均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史晓玲[2](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研究表明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段士明[3](2020)在《基于云平台不孕籽纤维清理回收工艺分析与设计》文中认为随着国家关于棉花产业政策的改革和国际棉花产业格局变化的不断发展,棉花产业作为传统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创新机遇。从2008年开始,随着棉花机械化采摘的推广应用和棉检体制改革,棉花加工行业整体在加工质量、加工工艺、在线监测、智能控制等方面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形成了一定的技术积累。近年随着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等概念政策的提出,以及互联网的发展,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正迅速渗透着各行各业。传统制造企业都在积极的在生产的各个环节对数据化、智能化等进行探索。棉花加工行业粗放型加工产业的特点,也逐步向注重节能高效、智能控制的方向发展。当前国内外棉花价格的市场化竞争剧烈,国内棉花加工市场一直在饱和状态,棉花加工企业经济效益压力大。致使棉花加工企业去探索对棉花加工过程中下脚料的有效纤维回收利用,以达到延长棉花产业链层次,提升棉花行业整体效益的目的。但由于下脚料中含杂量高,对其相关加工设备和工艺的研究远远落后于皮棉加工。加工设备和工艺技术落后,造成效益不稳定,安全事故频发。生产成本控制与经济效益矛盾突出。为此,本课题根据当前棉花加工行业现状,围绕清理回收棉花加工过程中排出下脚料中有效纤维,对棉花不孕纤维的清理回收设备与工艺进行分析,根据不孕籽纤维回收工艺特点及生产管理需求,利用当前物联网技术自动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突破口的优势,结合云生态基础,设计一套轻量级、实用性强的监测管理系统。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1、分析了当前国内外棉花加工情况以及当前国内大环境下,对下脚料的有效纤维回收利用存在的问题,包括对近年棉花加工技术理论和发展趋势的相关研究,根据相应技术理论,研究了下脚料的有效纤维的清理原理;对产出的有效纤维,结合棉花加工上下游行业,进行了需求分析。为后续关键设备性能参数确定及工艺需求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2、设计了一套循环式不孕籽清理回收工艺。分析了现有不孕籽加工生产存在的问题,根据原料、产品的供需特点以及标准化生产的需求,对加工工艺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了配套设备的选型。使用CFD模拟方法对关键设备的结构进行了优化;结合云平台特点,对各设备控制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从工艺控制的角度选择控制点,进行了自动化控制设计,探索了针对不孕籽原料特点的工艺参数设置,以提升加工质量。3、结合云平台数据聚合功能,重点就不孕籽加工进行了基于M2M框架的工艺监测管理系统设计。监测采用单机单控的模式,通过数据采集终端把设备运转情况进行采集,直接上传到云平台,完成了对信号采集及上传云平台硬件设计,包括选型、数据采集系统设计等。设计硬件、软件的工作流程。初步完成云端监控系统设计及云平台搭建。4、结合云端数据库优势,设计了一套不孕籽工艺监测、工艺参数优化和工艺策略推荐的机制。通过优化工艺,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通过以上分析和设计工作,本文最终完成了基于云平台互联网技术在棉花不孕籽纤维回收工艺上的应用设计。结合不孕籽纤维特点和云平台功能优势,对回收式清理工艺进行了设计优化及监测系统设计,探索了一套轻量级、有效实用、数据化、智能化的应用方法。探索了通过对设备电机运转状态(电流、转速)的检测,实现远程以报警及诊断的机制,同时设计了基于物料信息、工艺参数、价格预测的加工工艺策略的推荐机制。基于云平台对不孕籽清理加工工艺的自动化、数据化、监控、评估、设备管理进行的应用,有利于提升棉花产业层次,延伸产业链,提高棉花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有非常积极意义。
高洪印[4](2020)在《籽棉轧花工艺及数字化监测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目前,随着我国一带一路的实行和经济类型的转变,对许多传统行业提供新的机会和要求,棉加工行业也不例外,即带来了经济的巨大需求,同时也对加工方式有着巨大要求。我国棉加工方式从采棉到加工基本人力较多,尤其粗放式的加工方式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浪费,同时产棉效率和成品棉品质也间接跟不上时代的需求。因此如何高效智能机械化的生产,如何对生产中轧花工艺环节改进以生产更高品质的棉花成了棉加工企业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棉加工业行情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棉加工成套设备智能控制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课题编号:2018YFD0700401)对棉加工重要的轧花工艺环节和数字化监测系统研究,发现轧花中存在的设备稳定、棉纤维损失、清理效率的问题,用三维流体仿真、BP神经网络轧花建模、遗传算法优化轧花模型的方式设计气流式籽棉清理和GA-BP轧花模型神经网络数字化监测系统方案,对籽棉清理效率,棉纤维损失、设备稳定运行等问题进行解决,最终提高成品棉品质。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对轧花工艺及机理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轧花工艺中籽棉经喂花辊进入轧花前的预处理环节、籽棉在轧花中受机械力勾拉分离籽棉纤维和籽棉籽的环节、籽棉纤维的杂质清理环节,发现了籽棉轧花环节存在设备稳定运行、棉纤维损伤、杂质清理效率的主要问题,并且该问题最终影响成品棉的品质。(2)提出了气流式籽棉清理方案,以解决轧花工艺中杂质清理效率和棉纤维损失等的问题。先分析了气流式籽棉除杂预处理中籽棉纤维和灰尘杂质的受力及运动规律,再采用三维数值的模拟,分析了流场和颗粒在气流式籽棉清理中的状态,建立了其动力学模型,用CFD方式找出杂质和棉纤维排出的条件,并且对该影响参数实行了正交实验,证明了数值分析模拟对设备结构参数的优化确实有效,证明了该方案确实可以解决轧花工艺中的问题。(3)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数字化监测系统模型方案,以拟合成品棉品质和生产中轧花工艺不同籽棉性状的关系,进而提高成品棉品质。通过研究轧花生产中影响成品棉品质的因素,发现这些因素和成品棉品质呈复杂非线性等的函数关系,通过BP神经网络算法的特点可以有效学习该函数关系,进而建立数字化监测模型,使用工厂实测数据学习并预测对比,证明了该方案确实可行。(4)设计遗传算法优化的基于BP轧花模型神经网络数字化监测系统方案,由于BP网络具有学习预测性的特点,在数字化监测系统存在局部误差较大的缺点,针对该缺点使用遗传算法改善BP轧花模型网络中的权值阈值,缩小搜索域,从而得到更优的数字化监测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优化后的模型拟合度较高,符合行业要求。
李含笑[5](2020)在《基于产业联盟的棉花产业供应链主体间利益分配关系研究 ——以聚力社企联盟为例》文中认为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产棉大国,棉花生产重心逐渐由黄河、长江流域向西北地区变迁,新疆棉花在全国植棉地区的地位逐渐上升,新疆棉花提质增效发展对发挥植棉地区优势、保障棉农及棉花相关企业收入和促进我国棉花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植棉成本持续上涨,棉农植棉效益下降,严重打击棉农植棉积极性。虽然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但由于合作组织规模较小、服务范围有限,无法充分发挥合作组织的带动作用。而棉花产业联盟通过联结棉花产业链上诸多利益主体,形成成本分摊、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命运共同体,降低棉花生产经营成本,解决棉花质量问题,提高我国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本文从棉花产业联盟利益分配关系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当前棉花产业联盟各主体成本收益现状和利益分配格局,结合实地调研数据,利用改进的Shapley值法模型优化当前的棉花产业联盟利益分配关系。首先,根据实地调研了解当前我国棉花产业现状、棉花产业利益联结方式以及棉花产业联盟中不同主体间的博弈格局。其次,基于棉花产业联盟利益主体对联盟的贡献程度,利用Shapley值法得出第一个利益分配方案,然后通过数据计算得到联盟参与主体的投入因子和风险因子,并根据三种不同的影响系数组合对第一次的模型结果进行修正,得出三个修正结果;最后,对比三个分配方案得出一个切合实际的、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案,优化当前棉花产业联盟利益分配方案。根据实地调研数据可知,与非合作状态时的情况相比,棉农和合作社的利润有所增加,但棉农增收效果不够显着,联盟利润大多被轧花厂和合作社占有。Shapley值法模型分配结果显示棉农、合作社和轧花厂利润分别占联盟平均利润的78.68%、95.5%和125.83%,轧花厂获得大部分联盟利润,利益分配方案有待于进一步优化。考虑到联盟利益主体利润分配的影响因素,对Shapley值法模型分配结果进行修正,得到三个利益分配修正方案,经过对比,作者认为修正方案三更适合当前棉花产业发展。方案三中棉农、合作社和轧花厂分别占联盟平均利润的79.34%、109.88%和110.78%,合作社利润上涨较为显着,有利于改善我国棉花市场环境,调整联盟参与主体市场地位,规范我国棉花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的内部管理,保证棉花产业联盟的稳定发展,有利于加快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速度,提高棉花供应链资源利用效率和弱势群体地位,扩大各利益主体的盈利空间。根据实证分析结果,结合当前棉花产业联盟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关对策建议,主要包括:构建棉花市场价格预警阈值系统,抑制棉花价格波动幅度;提升棉农市场地位,强化主体合作意识;完善新型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发挥龙头企业模范作用;协调棉花供应链主体,建立平等主体地位;拓宽棉花销售渠道,规范轧花厂市场准入制度,并对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内容进行说明。
冯兵兵[6](2020)在《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与农业发展(1949-1984)》文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工作,一度把实现农业机械化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目标和政治目标。中国农业机械推广最初是从增补旧式农具开始,发展到改良旧式农具、推广新式农具,最后才到大规模推广应用现代农业机械,这是一个曲折而艰辛的历史过程。为了尽快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目标,国家先后投入了不计其数的人力、物力、财力,以期能够彻底地改善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经济面貌。这对中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1949-1984年,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政府坚定地落实中央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各项方针、政策,为实现湖北省农业机械化的战略目标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从而推动了湖北省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快速提高了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和农业生产力水平,培养了一大批掌握专业技能的农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促进了农业产出持续快速增长,推动了农民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根据西方主流农业经济学家的农业现代化理论,人多地少的国家或地区应当优先发展化肥、农药、良种等生物化学技术以节约相对稀缺的土地资源,而地广人稀的国家或地区应当优先发展农业机械化以节约相对稀缺的劳动力资源。这其中暗含着中国人多地少,在制定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时候,应当考虑优先发展化肥、农药、良种等农业生物化学技术,而不应当大规模推动农业机械化。但历史与实践证明,1949-1984年,尽管在积极推动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遭遇过不少挫折,中国农业机械化仍旧取得了相当显着的历史性成就,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显然,集体化时期中国农业机械化实践与西方主流农业经济学家的农业现代化理论是相悖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农业机械化道路是失败的。相反,这恰恰说明了西方主流农业经济学理论不足以解释清楚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历史过程。因此,本文研究认为,1949-1984年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得以在较大规模上持续不断推进,根本原因在于农业机械推广具有巨大、广泛的外溢效应。这种外溢效应为广大农村带来了显着的经济社会效益,促进了湖北省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然而,由于这种外溢效应难以进行定量分析,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或低估。本文各章节的主要研究内容及作者观点如下:本文除了导论以外,一共分为四章。导论是全文的导入部分,主要阐述本文所研究问题的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及意义、相关概念界定、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一章主要描述了1949-1984年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历史过程。纵观1949-1984年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历史时期。1949-1957年为农业机械推广的开端时期,1958-1965年为农业机械推广的兴起时期,1966-1978年为农业机械推广的高潮时期,1979-1984年为农业机械推广的调整时期。第一个时期,湖北省在落后的传统农具占主导地位、广大农村农具匮乏的窘境之下,首先通过实施农具贷放政策、加强旧式农具生产以增补旧式农具,快速恢复了农业生产力和农村经济。其次,湖北省广泛推广了双轮双铧犁、马拉播种机、摇臂收割机、新式步犁等十几种新式农机具,通过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但也存在新式农具缺乏科学鉴定、技术传授工作滞后、不少产品粗制滥造、新品试制过程中情绪急躁、农具生产指标过高等一系列问题。再次,湖北省通过试办国营农场、国营排灌站、国营拖拉机站,广泛开展了农业机械化示范工作,充分显示出现代农业机械的巨大威力。第二个时期,在农业“大跃进”的推动下,当阳县跑马乡的“车子化”革新直接推动湖北省农具改革运动的兴起。农具改革运动为广大农村创造了大量耕作、提水、运输、加工等方面的新式工具,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湖北省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使农具改革运动脱离了科学的发展轨道,以致于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这一时期,国营拖拉机站起初下放到公社和生产队经营,但是,由于拖拉机利用率较低、机器损坏较多、经济效益不高,下放的国营拖拉机站又重新收归国营,短期内获得了快速发展壮大,并在1965年达到发展高峰。国营机电排灌事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先是在农业“大跃进”过程中快速发展,之后遭遇了严重危机与发展困境,经过全面整顿之后取得了显着成效,电力排灌事业得到快速兴起。在第三个时期,第一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在新洲县的召开,确立了国家于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战略目标,极大地推动了湖北省农业机械化进程。此后,湖北省大规模开展拖拉机大会战、饲料粉碎机大会战、水田“三机”大会战,三次“大办”使得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这一时期也是湖北省农业机电排灌事业的大发展时期,一大批大型提水灌溉泵站得到兴建,极大地提升了农业抗击特大旱涝灾害的能力。第四个时期,湖北省成立农业机械局,通过农业机械工业调整、农业机械化服务工作调整、管理农机使用责任制和户营农业机械,从而推动了户营农业机械的快速兴起,极大提高了农业机械经营效益,促进了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工作的健康发展。第二章重点论述了1949-1984年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主体、经营形式和经营效益。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主体主要有国家、集体(包括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和个人。但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农业机械推广主体发挥作用的效果有所不同。具体说来,1949-1965年以国家投资为主,1966-1978年以集体投资为主,1979-1984年以农户投资为主。其中,国家投资包括示范性投资、扶持性投资、管理性投资。示范性投资主要发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此时兴建的国营拖拉机站、国营排灌站都是属于示范性投资的范畴,该项投资为农业机械化深入推进积累了大量经验和技术人员。扶持性投资属于国家“支援人民公社投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为了支援穷队购买农业机械,极大地推动了穷队生产力发展。管理型投资又称农机事业费,对提高了农机人员业务和技术素质、扩大了农机服务领域、降低农机事故起到积极的作用。第一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召开以后,兴起了集体投资农业机械的热潮,此后湖北省绝大部分农业机械由集体投资所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泛实施以后,农户逐渐取代集体成为农业机械的主要投资者。这一时期,湖北省农业机械使用经营体制发展的总脉络是国有国营——集体所有集体经营——户有户营,经历了由单一经营形式向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发展历程。1949-1984年,国营农业机械的经济效益相对较低,集体经营农业机械较之更高,户营农业机械由于产权和经营权相统一,使得农民经营积极性大增,故而经济效益最好。第三章研究了1949-1984年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积极条件和有利因素。集体化时期,尽管湖北省的农业机械得到了大规模推广使用,取得了相当显着的历史成就,但这一段历史过程并不符合西方主流农业经济学家主张的农业现代化理论。为什么湖北省能够违背西方经典农业经济学理论而能够持续、大规模地进行农业机械推广呢?这是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制度变迁、国家战略、政府政策、经济效益、工业发展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以洪灾、涝灾、旱灾、生物灾害为主要自然灾害的严重威胁和农业发展的安全性需求是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客观原因。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农村人民公社化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等农村经济体制变革为湖北省农业机械的大规模推广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重工业优先的国家工业化战略对农村劳动力、粮食、农业剩余的需要,要求广大农村广泛推广农业机械以增加粮食产量、节省农业劳动力,这是湖北省农业机械大规模推广的内在要求。以拖拉机、内燃机、排灌机械、水田“三机”为代表的农业机械工业发展与壮大,为大规模推广农业机械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以城市石油工业、电力工业以及农村小水电为代表的能源技术进步和产能扩张是农业机械大规模推广的重要支撑。然而,农业机械大规模推广的巨大外溢效应才是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根本经济动因。第四章主要研究了1949-1984年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能够持续大规模进行的根本原因,第三章主要论述的是广大农村推广农业机械的外在压力、外在条件、外在动力。实际上,若要探寻农业机械得以持续大规模推广的根本原因,我们应当深入到农村内部,从农业机械发挥作用的机制中去发掘。本文认为,湖北省农业机械能够持续大规模推广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业机械推广对于整个农村经济社会存在着巨大的外溢效应,这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快速发展。也就是说,客观评价1949-1984年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经济效果,我们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考虑农机推广主体经营效益的好坏,还应该更多的关注农业机械推广对农业抗灾害能力的提升、对粮食生产安全的保障、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巩固、对农业生产结构的完善以及对农村劳动力市场的重塑,等等。由于农业机械推广对于农村、农业、农民的积极作用十分广泛,农业机械推广的外溢效应难以进行定量统计,因此常常容易被人们忽视,或者没有予以充分重视。但事实上,1949-1984年农业机械推广产生的外溢效应是十分巨大的。所以,我们在研究农业机械推广经济效果的时候,应该对农业机械推广的外溢效应给予充分重视并深入详细考察,只有完全解读农业机械推广的外溢效应,才能理解1949-1984年湖北省农业机械大规模推广的根本原因。
李婕[7](2019)在《提质增效背景下兵团棉花质量管控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兵团是我国重点投资建设的优质棉生产基地,其棉花产业的生产规模、机械化程度、单产水平等与我国其他植棉区相比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同时棉花产业也是兵团的支柱性产业,其中职工总收入的60%来源于该地的棉花产业。因此,兵团棉花产业的发展不仅关乎团场职工的收入,还深刻影响着兵团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临时收储政策执行以来兵团棉花产业低成本高质量的植棉优势荡然无存,2014年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实施后棉花的定价权再次回归市场,棉花质量的重要性在国内外市场中越来越凸显出来。当前形势下,巨额的生产成本、不具优势的棉花质量成为制约兵团棉花产业发展的突出瓶颈。因此,在提质增效背景下研究兵团棉花质量管控体系,提升兵团棉花产业的竞争力已成为亟需开展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棉花质量管控体系的各个环节对兵团各植棉师的棉花质量管控现状进行深入调查,以定量分析的方法测评十个植棉师棉花质量管控体系中各个环节的得分及综合得分,并探究其对棉花质量及职工植棉效益的影响,从而为兵团棉花质量管控体系提出具体的优化内容及相关建议,以达到兵团棉花品质提升、职工收益增加的目的,进而提高兵团棉花产业在国内外棉花市场的产业竞争力。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兵团各植棉师棉花质量管控体系综合评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第七师、第六师、第八师、第十师、第二师、第五师、第四师、第一师、第十三师和第三师。质量管控优异型植棉师包括第六师、第七师、第八师、第十师,其棉花质量管控体系各个环节的管控水平均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质量管控中等型植棉师包括第二师和第五师,其棉花质量管控体系各个环节的管控水平与行业平均水平几乎持平。质量管控差弱型植棉师包括第一师、第三师、第四师和第十三师,其棉花质量管控体系中除了加工环节的平均得分略微低于行业平均发展水平之外,其余各环节均明显低于行业平均发展水平;兵团各植棉师棉花质量综合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第七师、第十师、第六师、第八师、第五师、第四师、第一师、第二师、第十三师和第三师。各个单项评分中第十三师棉纤维颜色级得分及轧工质量得分最高,第七师棉纤维长度级得分最高,第六师棉纤维马克隆值得分最高,第十师棉纤维断裂比强度得分最高,第五师棉纤维长度整齐度得分最高;南疆植棉师和东疆植棉师的植棉亩均收益高于北疆植棉师,因为虽然北疆植棉师的植棉成本较低,但是这种优势并不明显,兵团各植棉师中植棉最高成本与最低成本之间仅差210元/亩。而相比之下南疆植棉师和东疆植棉师的单产水平与北疆植棉师相比却具有极大的优势;在棉花质量管控体系和其他因素对棉花质量的影响估计方程中,质量管控体系综合得分对棉花质量有正向影响作用,而降水量和积温对棉花质量有负向影响作用;在棉花质量管控体系和其他因素对植棉效益的影响估计方程中,质量管控体系综合得分、机采率和单产对植棉效益均有正向促进作用。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文章最后提出兵团棉花质量管控体系的优化内容,并提出棉花质量管控体系的优化建议:建立兵团棉花质量管控示范基地;深化土地基本经营制度改革;统一品种区划;优化机采棉技术集成体系;加强棉花质量检验工作,规范“优质优价”定价原则;探索棉花“期货+保险”新型补贴模式。
中国棉麻流通经济研究会[8](2018)在《我国机采棉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序言"机采棉"是以机械采摘棉花为核心,包括品种选择、种植模式、田间管理、加工工艺、质量检测、设备制造、纺织使用等在内的一项综合技术。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在棉花产业发展中,通过"机采棉"及综合配套技术实现了棉花的"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服务、机械化采摘和智能化加工",
田景山[9](2018)在《新疆机采棉纤维品质影响因素及提质途径研究》文中认为棉花是重要的纺织工业原料,品质优劣直接关系到纺织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新疆具有发展棉花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至2016年棉花总产占全国总产的68%。发展机采棉有利于实现规模化经营、大幅降低植棉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棉花生产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然而,机采棉在新疆棉区快速实施过程中,现有的原棉品质变劣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改善机采原棉品质,已成为新疆棉花产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机采棉技术是一项涉及棉花品种选育、栽培管理、机械采收、清理加工和收购检测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对纤维品质损伤程度如何,有待深入研究。因此,本研究针对机采棉存在的问题,从遗传品质、生产品质和产后品质3方面分析了新疆棉区纤维品质的变化规律及品质变劣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以温度变化→脱叶催熟→机械采收→清理加工为主线,系统分析了纤维品质的损伤程度及损伤分布,探讨改善原棉品质的技术途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新疆棉花纤维品质现状及原棉品质损伤源分析纤维长度以新疆地方的最长,高出全国均值0.20 mm;断裂比强度则以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的最低,仅为28 cN/tex。新疆棉花长度在27 mm级的比例虽有所降低,但29 mm级比例逐年降低且波动较大;断裂比强度的“强级”和“很强级”所占比例全国最低,仅占20%和3.0%左右,“差级”比例则是全国最高,约占10%。马克隆值以新疆最优,但近几年呈明显升高的趋势。因此,各指标差级棉纤维比例增加和强级比例降低是新疆原棉品质的基本状况,尤其是断裂比强度。田间生产和机械采收对纤维品质的损伤具有不稳定性,损伤变幅范围广;田间生产中比强度损伤量>2 cN/tex的品种占35%、长度损伤量>2 mm的品种占12%,机械采收中比强度损伤量>2cN/tex的试点占17%。机采棉清理加工均会对纤维品质造成损伤,约有84%以上试点的长度和比强度降低了12个单位。分析其原因,造成纤维损伤的关键在于新疆棉区的机采棉含杂率过高。从品种审定、田间生产到加工成原棉的一系列环节中,纤维品质虽会有所损伤,但田间生产仍使27%品种的比强度表现增加,机械采收仍有47%试点的纤维长度和33%试点的比强度表现增加。2.新疆棉区温度变化对纤维强力形成的影响及调控棉纤维发育前期,高的夜间温度降低了纤维素的累积速率,明显阻碍了纤维素合成,不利于纤维比强度的形成。增加纤维素快速累积期的夜间温度显着延迟了纤维素快速累积期的起始时间,纤维素累积速率适宜,易形成高强纤维。棉纤维发育后期,增加夜间温度对纤维素累积特性和比强度无显着影响。因此,夜间温度对纤维比强度的差异性影响,主要由纤维素在开花至纤维素快速累积期起始期间的平均累积速率的差异所决定。棉纤维发育期≥15℃有效积温是影响纤维比强度的主要温度因子,二者的相关性在纤维不同发育阶段则表现出相反趋势。在棉花开花至纤维素快速累积期起始时间内,较多的有效积温使纤维素在开花至纤维素快速累积期起始时间的平均累积速率(V1)直线降低,这并不利于增加纤维比强度。在纤维素快速累积期,≥15℃有效积温的增加显着提高了V1,纤维素快速累积期的持续时间(T)随有效积温的增加而显着延长,纤维比强度亦呈增加趋势。因此,棉纤维不同发育阶段≥15℃有效积温对纤维比强度的影响存在差异性,主要由≥15℃有效积温对V1的差异影响所决定,适宜的V1则易形成高强纤维。3.脱叶催熟剂对机采棉花叶片脱落和纤维品质的影响在喷施脱叶催熟剂后7.0±1.0 d内,棉花叶片脱落率最高、达55%79%,且与最高温度和≥15℃有效积温呈显着的线性关系。若要在喷施脱叶催熟剂后7.0±1.0 d内实现>55%的叶片脱落率,则应满足最高温度大于27.2℃、≥15℃有效积温大于4.6℃/d。因此,喷施脱叶催熟剂后7.0±1.0 d内是实现良好脱叶效果的关键时间段,最高温度和≥15℃有效积温则是影响的关键因素。脱叶催熟剂对纤维长度的影响较小,其损伤量主要在-0.5 mm0.0 mm,且有半数品种呈增加趋势。纤维比强度则受脱叶催熟剂的影响较为明显,其损伤量变幅更大、集中分布在-4 c N/tex0 cN/tex,并随喷施时间提前损伤变幅显着扩大;但在铃龄37 d喷施时有61%的品种其比强度表现增加趋势,纤维比强度对脱叶催熟剂的反应更为敏感。纤维比强度与棉铃体积呈显着正相关关系,棉铃体积越大则需要较长的棉铃铃期,而纤维比强度损伤量随棉铃铃期延长而加剧。因此,可根据“脱叶催熟剂喷施时间/棉铃铃期”综合考虑棉铃铃期和比强度损伤量,以确定脱叶催熟剂的喷施时间。当生产>31 cN/tex的纤维就需要棉铃体积>31.8 cm3,棉铃铃期>60.0 d,确保“脱叶催熟剂喷施时间/棉铃铃期”>0.68,在铃龄40.9 d后喷施脱叶催熟剂可控制纤维比强度损伤小于0.5 cN/tex。4.新疆棉花机械采收对纤维品质的影响棉花机械采收对纤维品质各指标的影响存在差异。纤维长度和马克隆值在机采棉和手采棉间无显着性变化,且在不同试验点和品种间差异较小;与手采棉相比,机采棉的纤维比强度、整齐度及纺纱一致性指数显着降低,其中比强度和纺纱一致性指数在不同试验点变化较大,最大降幅可达11%、26%,且有63%的品种呈显着降低趋势。多个纤维品质指标中以短纤维率的变化最为明显,机采棉的短纤维率较手采棉平均增加了51%,试验点和品种间的最大增幅分别达到90%、130%。5.新疆棉区机采棉清理加工工序对纤维品质的影响籽棉清理对纤维比强度的影响较为复杂,77%的试验点呈下降趋势,且有1/3的试验点达显着性差异水平、平均损伤量1.4 cN/tex;并以第2、3道工序的损伤最大,每道损伤0.65 cN/tex。籽棉清理后比强度的损伤量受籽棉叶杂含量的影响不显着,而与叶杂黏着性密切相关;但是,新疆棉区审定的棉花品种中,几乎没有无茸毛叶片的品种。因此,籽棉清理使比强度存在潜在损伤,损伤量的大小主要与叶杂黏着性有关,品种选择应注重叶片特性和苞叶性状,使机采籽棉叶杂手清率>45%。与轧花前相比,皮棉清理后纤维比强度无显着性变化,纤维长度和短纤指数的变化最为明显,纤维长度损伤量>1.0 mm的试验点占全部试验点的46%、短纤指数损伤率>20%的试验点占全部试验点的85%。不同清理道数间,以第三道皮棉清理对纤维损伤较大,使纤维长度降低0.35 mm、短纤指数增加0.65%。因此,新疆棉花加工厂最多采用1道、或尝试不使用皮棉清理,坚决不能使用3道皮棉清理。
魏敬周[10](2017)在《新疆棉花市场化改革:组织过程、执行效果与对策建议》文中研究表明新疆是中国棉花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区域,其棉花市场化改革的成败对我国农业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具有重要影响。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在新疆开展,目标价格为19800元/t,该政策执行之后,出现了棉花市场价格大幅下跌、国内外棉花价格差距缩小、棉花进口数量迅速降低等现象。2014-2016年《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执行对棉花产业链主体产生了较大影响:纺织企业成本大幅下降、轧花厂经营风险增加、植棉农户面临价补分离。《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是我国棉花市场化改革加速进行的重要标志,其执行成效关系到棉花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生存和发展。1998年以来,我国棉花市场领域内的政策总方向是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机制,并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的棉花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其中补贴政策改革是调整和优化棉花产业布局的重要措施,也是构建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机制的重要手段。出于新疆棉花产业良性发展的考虑,根据国家目前实施的棉花补贴政策和发展趋势来看,本文主要分析以下问题:从宏观层面来看,市场化改革对新疆棉花生产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棉花补贴政策的体现在哪些方面?棉花补贴政策的变化和执行对新疆棉花产业主体的影响体现在什么方面?棉花补贴政策对棉花产业链利益分配影响的作用机制?市场化改革背景下补贴资金分配方式产生的影响和执行效果体现在哪些方面?从微观方面来看,植棉农户面临的籽棉交易价格波动有什么特征?植棉农户在不同补贴资金分配方式下会出现什么样的种植行为?基于以上问题,本文进行了以下内容研究:棉花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分析。在该部分研究内容中通过市场价格支持体系分析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各个阶段的市场价格支持和消费者转移,通过定量计算对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各个阶段进行回顾和分析。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组织过程变化。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在执行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调整,而这种调整的核心在于执行过程的简化,以及对补贴资金的合理利用,通过对历年《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逐条分析对比其组织过程的变化。棉花产业链的利益分配和棉花产业链利益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棉花产业链利益分配对棉花产业的影响是深远的,通过构建植棉意向指数,并通过数理推导推演棉花产业链利益分配的各个阶段,对棉花产业链利益分配进行理论探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新疆棉花产业的利益分配进行分析。从棉花整体产业链条的分析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设基础上,通过供需均衡等式的构建,分析棉花产业各环节利益传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棉花产业链利益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棉花市场化改革政策的执行效果。为了分析政策执行效果,主要从籽棉交易价格、补贴资金分配和农户退出行为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构建分位数回归模型,从籽棉交易价格方面对市场化改革政策的执行效果进行分析;通过数理推导和理论模拟对补贴资金分配的效果进行基本分析;通过对数据的实证运算分析植棉农户的退出行为。根据以上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新疆棉花市场化改革需要将籽棉交易与皮棉交易区分对待。籽棉交易的重要作用在于保障农户收益、稳定棉花生产,籽棉需要经过轧花厂处理变为皮棉后进入市场交易,新疆棉花交易主要集中于籽棉交易,皮棉交易主要集中于疆外,因此,籽棉交易价格是反映新疆棉花市场变化的关键,皮棉交易价格是影响我国棉花供需的核心变量,在研究新疆棉花市场的过程中需要将籽棉交易与皮棉交易区分。我国棉花市场交易的关键环节始终在皮棉交易,如果能够实现皮棉交易环节的市场定价,那么政策对市场的干预程度将大大降低,籽棉交易环节的政策影响也将下降。在目标价格和临时收储价格均相同的情况下,目标价格机制下的籽棉收购与临时收储政策下的皮棉定价收购对农户收益的影响是不同的,临时收储政策下的皮棉定价收购能够给农户带来更多的收益,这种固定收益客观上刺激了棉花生产的无序扩张,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补贴机制对农户的种植规模和籽棉交售会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并且目标价格补贴机制会刺激棉花生产向具有生产优势的个体和区域集中。棉花补贴政策的制定需要从产业链视角出发。棉花补贴政策的执行和制定应该基于现行经济基础进行,并立足于棉花产业发展。在棉花流通领域内,其市场价格的形成机制并没有完善的市场体系作为支撑,对棉花生产领域的补贴侧重于技术层面,而没有深入到整个棉花产业的经济基础之上。棉花产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于纺织行业的发展,其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是一种依赖性特别强的产业。因此,在关注棉花生产问题的同时,也要关注纺织行业“销”的问题,实现棉花产业动态的“产销”平衡是棉花产业健康发展的决定因素。棉花补贴政策的制定需要从棉花产业链出发,不能仅局限于植棉农户。农业补贴政策的影响主体不仅限于农户本身,补贴政策的执行效果会传导至产业链每一个环节,如目标价格机制下轧花厂需要重新面对市场风险,作为联系植棉农户和纺织企业的纽带,如何保证其健康发展成为棉花走向市场的关键。保障农户合理收入水平是棉花生产可持续的关键。合理的植棉收益是植棉农户继续进行棉花种植的根本驱动力。合理收益包括当期植棉收益和预期植棉收益。由于新疆植棉农户在种植棉花过程中的资金主要由银行贷款提供,因此,当期合理收益是农户偿还贷款和继续种植棉花的保障;合理的预期收益则取决于植棉收益与非植棉收益的比较,这会对农户植棉的持续性产生重要影响。当期收益应当根据近几年植棉农户从事棉花生产收入和非棉花生产收入之间的差距为依据,即根据植棉农户从事棉花生产的机会成本。差别化补贴机制有利于保障农户合理收入水平。实施方案设计的出发点在于设计对新疆棉花生产的补贴资金总额,然后基于产量和面积进行平均分配,只对部分特种棉实行差别化对待。农户面临补贴政策时没有可选择的空间,而农户在植棉生产过程中实际面临的风险因地域、自然环境条件的不同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可以根据农户面临的实际风险推出具有可选择性的补贴方案和保险方案,以增强农户植棉过程中抵御风险的能力,保障农户的合理收入水平。综上所述,棉花补贴政策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在于保证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利润,而达到这一目的关键在于补贴和技术进步,并将两者结合起来实行。结合新疆实际情况,就是推广机采棉,建立棉纺企业,并对棉农、轧花厂和棉纺企业进行补贴、技术支持和政策优惠,最终使新疆由向内地输出原棉转化为向内地输出棉纱等制成品,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提高原棉和棉纱的价格竞争力,并促使棉花产业链上游的良性循环。
二、受灾年份轧花工艺调整与皮棉品质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受灾年份轧花工艺调整与皮棉品质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及空间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内容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有关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 |
1.2.2 有关经济发展质量的研究 |
1.2.3 有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
1.2.4 有关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
1.2.5 有关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
1.2.6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2.1.2 经济高质量 |
2.1.3 农业高质量 |
2.1.4 棉花质量 |
2.1.5 棉花产业高质量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资源禀赋理论 |
2.2.2 经济增长理论 |
2.2.3 产业经济学理论 |
2.2.4 不平衡增长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现状 |
3.1 区域概况 |
3.2 新疆棉花生产环节指标变化特征分析 |
3.2.1 新疆棉花单产的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
3.2.2 新疆棉花播种面积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
3.2.3 棉花种植成本变动分析 |
3.2.4 棉花风险情况 |
3.2.5 新疆棉花品质变化特征分析 |
3.3 棉花加工情况 |
3.4 纺织业的现状 |
3.4.1 纱布的产量 |
3.4.2 纺织业科技活动 |
3.4.3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批发业销售总额 |
3.4.4 纺织业利润总额 |
3.4.5 纺织业亏损企业占比 |
3.4.6 棉纺业主要专用设备 |
3.5 棉花棉纱出口流通情况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疆棉花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数据来源 |
4.2 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 |
4.2.1 科学性原则 |
4.2.2 全面性与可操作性相适应 |
4.2.3 系统性和层次性相适应 |
4.2.4 可比性原则 |
4.2.5 指标选取的方法 |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1 指标选取的依据 |
4.3.2 新疆棉花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的选取 |
4.3.3 数据处理 |
4.4 新疆棉花产业高质量评价模型构建及指标权重确定 |
4.4.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4.2 评价模型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空间差异分析 |
5.1 新疆棉花生产高质量发展整体水的变化特征分析 |
5.2 新疆棉花高质量空间差异演化分析 |
5.2.1 2009 年新疆棉花高质量的空间差异 |
5.2.2 2014 年新疆棉花高质量的空间差异 |
5.2.3 2018 年新疆棉花高质量的空间差异 |
5.2.4 空间差异分类汇总 |
5.3 棉花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格局变化趋势分析 |
5.4 新疆棉花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自相关分析 |
5.4.1 空间自相关理论及方法 |
5.4.2 全局空间自相关 |
5.4.3 局部空间自相关 |
5.5 新疆棉花高质量发展六个二级指标变化趋势 |
5.5.1 资源节约指标变化趋势 |
5.5.2 环境友好指标变化趋势 |
5.5.3 要素投入指标变化趋势 |
5.5.4 产出指标指标变化趋势 |
5.5.5 市场评价指标变化趋势 |
5.5.6 棉花品质指标变化趋势 |
5.5.7 六个二级指标平均变化趋势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北疆地区应大力提倡资源节约型生产模式 |
6.2.2 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
6.2.3 适度规模经营,加大植棉科技投入,创新棉花社会化服务模式 |
6.2.4 加强棉花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灾害预警机制 |
6.2.5 制定精品名牌战略,相关部门严厉打击掺杂掺假行为 |
6.2.6 补贴政策与质量挂钩,建立棉花质量培训体系 |
6.2.7 发挥高水平地区辐射带动作用 |
6.3 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展望 |
6.3.1 研究不足之处 |
6.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
一、气候资源 |
二、水资源 |
三、土地资源 |
四、自然灾害 |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
本章小结 |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
附录 |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
(一) STC访谈记录 |
(二) WFJ访谈记录 |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基于云平台不孕籽纤维清理回收工艺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棉花加工情况 |
1.2.2 国内棉花加工情况 |
1.2.3 研究现状分析 |
1.3 棉花不孕籽纤维清理工艺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平台 |
1.5 课题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不孕籽纤维清理回收工艺分析及清理研究 |
2.1 不孕籽有效纤维性能特点 |
2.1.1 棉花加工下脚料来源及特点 |
2.1.2 不孕籽纤维的用途及性能特点 |
2.1.3 不孕籽纤维各项指标特点 |
2.2 不孕籽纤维清理回收工艺研究 |
2.2.1 不孕籽纤维清理回收工艺优化分析 |
2.2.2 不孕籽纤维清理回收工艺优化设计 |
2.3 主机设备工作机理分析 |
2.3.1 清弹机的发展现状 |
2.3.2 清弹机参数分析 |
2.4 清弹机优化设计 |
2.4.1 立式清弹机结构方案 |
2.4.2 立式清弹机流场分析 |
2.4.3 立式清弹机结构优化 |
2.5 不孕籽纤维清理回收工艺控制优化 |
2.5.1 工艺优化关键点 |
2.5.2 控制需求分析 |
2.5.3 关键设备动力配套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云平台工艺监测管理方案设计 |
3.1 工艺监测管理方案规划 |
3.1.1 工艺参数监测 |
3.1.2 工艺管理方案 |
3.2 物联网应用技术选型分析 |
3.2.1 传感器及接口技术 |
3.2.2 无线通信技术 |
3.2.3 数据库技术 |
3.2.4 云平台服务 |
3.2.5 MQTT协议 |
3.3 方案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硬件设计及云平台部署 |
4.1 系统总体物理框架 |
4.2 系统总体功能模块设计 |
4.3 设备终端硬件设计 |
4.3.1 模块选型 |
4.3.2 设备终端电路设计 |
4.4 数据库设计 |
4.5 云平台部署设计 |
4.5.1 阿里云物联网物模型规划 |
4.5.2 云数据库部署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云平台工艺监测管理运行流程设计 |
5.1 设备终端数据采集监测 |
5.2 APP功能框架 |
5.3 原料、产品信息及用电量、能源消耗指标数据流 |
5.4 报警设计与工艺参数生成 |
5.5 加工策略生成与推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籽棉轧花工艺及数字化监测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国内研究现状 |
1.1.2 国外研究现状 |
1.2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籽棉智能轧花工艺系统设计与分析 |
2.1 籽棉轧花的工艺流程 |
2.1.1 轧花前籽棉除杂预处理 |
2.1.2 轧花中籽棉棉纤维的分离 |
2.1.3 轧花后皮棉杂质的清理 |
2.2 锯齿轧花机理及工艺存在的问题 |
2.2.1 锯齿轧花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
2.2.2 锯齿轧花机问题分析 |
2.3 智能数字化轧花机设计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气流式除杂的籽棉复合轧花除杂预处理 |
3.1 籽棉气流式除杂原理 |
3.2 气流式籽棉除杂的动力学分析 |
3.2.1 籽棉和杂质颗粒在气流中的受力 |
3.2.2 籽棉和杂质颗粒在气流中的运动 |
3.3 气流式籽棉除杂的数值模拟 |
3.3.1 CFD数值模拟模型的构建 |
3.3.2 模型计算 |
3.3.3 CFD风速的仿真 |
3.4 仿真正交实验设计 |
3.4.1 正交实验设计 |
3.4.2 实验结果 |
3.5 实验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轧花数字化监测系统分析 |
4.1 BP神经网络基本理论 |
4.1.1 BP网络神经元模型 |
4.1.2 BP神经网络结构 |
4.2 网络学习规则 |
4.3 BP神经网络数字化监测系统的设计 |
4.3.1 BP神经网络的设计 |
4.3.2 数字化监测系统样本的归一化处理 |
4.3.3 基于神经网络的数字化监测系统结构设计 |
4.3.4 训练数字化监测系统的BP神经网络 |
4.4 基于BP神经网络数字化监测系统对成品棉品质的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遗传算法对BP神经网络数字化监测系统的优化 |
5.1 BP神经网络的缺点 |
5.2 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
5.2.1 GA的原理 |
5.2.2 遗传算法的基本参数 |
5.3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数字化监测系统的设计 |
5.3.1 遗传算法参数的确定 |
5.3.2 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数字化监测系统结构设计 |
5.4 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数字化监测系统方案的仿真分析 |
5.4.1 仿真结果 |
5.4.2 系统方案优化前后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基于产业联盟的棉花产业供应链主体间利益分配关系研究 ——以聚力社企联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棉花供应链的界定 |
2.1.2 棉花供应链利益分配构成要素 |
2.1.3 棉花产业联盟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棉花产业联盟利益分配相关理论 |
2.2.2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理论 |
2.2.3 博弈论理论 |
第三章 棉花产业联盟供应链主体间利益分配现状分析 |
3.1 棉花产业现状 |
3.2 棉花产业利益联结现状 |
3.2.1 买断式利益联结 |
3.2.2 合同式利益联结 |
3.2.3 合作式利益联结 |
3.3 相关利益主体博弈格局 |
3.3.1 棉农和合作社之间的博弈 |
3.3.2 合作社和轧花厂之间的博弈 |
3.4 棉花产业联盟相关主体成本收益分析 |
3.4.1 棉农成本收益分析 |
3.4.2 合作社成本收益分析 |
3.4.3 轧花厂成本收益分析 |
3.4.4 棉花产业联盟相关主体成本利润分析 |
第四章 棉花产业联盟供应链主体间利益分配模型构建 |
4.1 模型的构建思路 |
4.2 改进的Shapley值法模型的建立 |
4.2.1 Shapley值法模型 |
4.2.2 Shapley值法模型的修正 |
4.3 实证分析——以聚力社企联盟为例 |
4.3.1 案例背景介绍 |
4.3.2 Shapley值法模型改进前分配情况 |
4.3.3 Shapley利益分配方案的修正 |
4.3.4 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2.1 提升棉农市场地位,强化棉农合作意识 |
5.2.2 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其示范带领作用 |
5.2.3 协调棉花供应链主体,建立平等主体地位 |
5.2.4 加强政府干预,构建棉花市场价格预警阈值系统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6)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与农业发展(1949-198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国内外文献述评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历程 |
第一节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开端:1949-1957 年 |
一、增补旧式农具 |
二、改良旧农具、推广新式农具 |
三、农业机械化示范 |
四、起步阶段农业机械推广的经济效果 |
第二节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兴起:1958-1965 年 |
一、开展农具改革运动 |
二、国营拖拉机站的下放与回收 |
三、农田机电排灌事业的“跃进”与整顿 |
第三节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高潮:1966-1978 年 |
一、第一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在湖北的召开 |
二、农业机械推广的三次“大会战” |
三、农田机电排灌事业的大发展 |
第四节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调整:1979-1984 年 |
一、调整农业机械工业 |
二、调整农业机械化服务工作 |
三、调整农业机械经营体制 |
第二章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主体和经营体制 |
第一节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主体 |
一、国家 |
二、集体 |
三、农户 |
第二节 湖北省农业机械经营体制 |
一、国家经营 |
二、集体经营 |
三、农户经营 |
第三节 湖北省农业机械经营效益 |
一、国营农业机械经营效益 |
二、集体经营农业机械经营效益 |
三、户营农业机械经营效益 |
第三章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严重威胁 |
一、湖北省的自然灾害 |
二、自然灾害威胁农业生产 |
第二节 农村经济体制变革的促进 |
一、土地改革与农业机械推广 |
二、农业合作化与农业机械推广 |
三、人民公社体制与农业机械推广 |
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机械推广 |
第三节 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内在要求 |
一、满足城市和工矿人口区的粮食需求 |
二、为重工业发展提供产品销售市场 |
三、有利于重工业从农业抽取发展资金 |
第四节 湖北省农业机械工业的建立 |
一、湖北省农业机械工业发展概况 |
二、排灌机械工业 |
三、拖拉机及内燃机制造业 |
四、水田“三机”制造业 |
第五节 湖北省能源工业的壮大 |
一、石油工业的建立 |
二、城市电力工业的发展 |
三、农村小水电站的兴建 |
第四章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积极作用 |
第一节 增强农业抗灾害能力 |
一、减轻旱涝灾害破坏 |
二、抑制病虫害 |
第二节 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
一、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
二、能够抢季节、保农时 |
三、增加粮食产量 |
四、缓解粮食供需矛盾 |
第三节 增强治理山河能力 |
一、兴修水利 |
二、促进农田改造 |
三、扩大农田面积 |
第四节 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
一、改善种植业结构 |
二、繁荣农村副业生产 |
第五节 重塑农村劳动力市场 |
一、节省农村劳动力 |
二、解放农村妇女劳动力 |
三、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 |
四、提高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 |
结语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评析 |
一、成效与失误 |
二、历史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提质增效背景下兵团棉花质量管控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提质增效 |
2.1.2 棉花产业 |
2.1.3 棉花质量 |
2.1.4 质量管控体系 |
2.2 理论基础 |
2.2.1 质量管理理论 |
2.2.2 交易费用理论 |
2.2.3 产业链理论 |
第三章 兵团棉花质量管控体系变迁历程 |
3.1 兵团棉花产业相关概况 |
3.1.1 兵团棉花生产水平概况 |
3.1.2 兵团棉花质量概况 |
3.1.3 兵团职工植棉效益概况 |
3.2 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前兵团棉花质量管控体系 |
3.2.1 生产环节的质量管控 |
3.2.2 采摘环节的质量管控 |
3.2.3 收购环节的质量管控 |
3.2.4 加工环节的质量管控 |
3.2.5 储运环节的质量管控 |
3.3 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后兵团棉花质量管控体系 |
3.3.1 生产环节的质量管控 |
3.3.2 采摘环节的质量管控 |
3.3.3 收购环节的质量管控 |
3.3.4 加工环节的质量管控 |
3.3.5 储运环节的质量管控 |
第四章 兵团棉花质量管控体系的评价 |
4.1 熵权法介绍 |
4.2 数据来源 |
4.3 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权重的计算 |
4.3.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3.2 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3 指标体系权重的计算 |
4.4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4.1 兵团棉花质量管控体系评价与分析 |
4.4.2 聚类分析结果及分析 |
4.5 兵团棉花质量管控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
4.5.1 生产环节中品种多、乱、杂,地膜使用、回收不合理 |
4.5.2 采摘环节中采摘管理混乱,职工棉花质量管控意识弱 |
4.5.3 收购环节中质量检测和价格机制不健全 |
4.5.4 加工环节加工企业质量责任意识差,从业人员素质低 |
4.5.5 储运环节物流体系不健全,仓库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
第五章 兵团棉花质量管控体系对质量、效益的影响 |
5.1 兵团各植棉师棉花质量综合测度 |
5.1.1 AHP模型介绍 |
5.1.2 数据来源 |
5.1.3 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权重的计算 |
5.1.4 测度结果与分析 |
5.2 兵团各植棉师棉花效益综合状况 |
5.3 兵团棉花质量管控体系对质量、效益的影响 |
5.3.1 联立方程模型介绍 |
5.3.2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
5.3.3 联立方程模型构建 |
5.3.4 结果与分析 |
第六章 兵团棉花质量管控体系的优化 |
6.1 兵团棉花产业的发展方向 |
6.2 兵团棉花质量管控体系的优化内容 |
6.2.1 兵团棉花质量管控体系的优化原则 |
6.2.2 兵团棉花质量管控体系的优化内容 |
6.3 兵团棉花质量管控体系优化的对策建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兵团棉花质量管控体系评价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8)我国机采棉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序言 |
二、我国机采棉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
(一) 发展现状 |
1. 新疆机采棉发展速度较快。 |
2. 新疆机采率达30.8%。 |
3. 新疆釆棉机增加迅速, 以进口为主。 |
4. 新疆机采棉效益呈现。 |
5. 内地机采棉处于探索阶段。 |
(二) 突出问题 |
1. 产量损失约5%~10%。 |
2. 质量下降。 |
3. 费用增加。 |
4. 国产采摘、质量检测仪器设备落后。 |
5. 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低。 |
三、现阶段我国纺织企业对棉花质量的要求 |
(一) 纺织企业转型升级后的技术现状 |
(二) 纺织企业转型升级后对棉花质量的要求 |
1. 漂白纱纺织企业对棉花质量的要求。 |
2. 色纺纱纺织企业对棉花质量的要求。 |
3. 机织、针织纺织企业对棉花质量的要求。 |
四、我国机采棉产业发展整体解决方案 |
(一) 机采棉的生产管理 |
1. 品种选择。 |
2. 种植模式。 |
(1) 种植模式1。 |
(2) 种植模式2。 |
(3) 种植密度。 |
3. 田间管理。 |
(二) 机采棉的采收管理 |
(三) 机采棉的加工管理 |
(四) 机采棉的品质检测 |
(五) 机采棉的纺织使用 |
(六) 机采棉的质量追溯 |
五、扶持机采棉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一) 加快出台机采棉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
(二) 扶持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 促进机采棉提质增效。 |
(三) 创新机采棉发展模式, 开展全产业链技术融合试点 |
(四) 加大机采棉品种及相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 |
1. 生产种植环节。 |
2. 采收加工环节。 |
3. 质量检测环节。 |
4. 纺织使用环节。 |
备注: |
附件一 |
机采棉的品种选择指南 |
一、品种选择的总体要求 |
二、机采棉品种主要农艺性状要求 |
附件二 |
机采棉的田间管理指南 |
一、管理原则 |
二、土壤管理 |
(一) 土地集中连片 |
(二) 土地达到“六字”标准 |
(三) 做好土壤化学除草封闭处理 |
三、播种管理 |
(一) 种子准备 |
(二) 合理确定播期 |
(三) 播种要求 |
四、第一果枝节位高度调控管理 |
(一) 管理目标 |
(二) 管理措施 |
五、株高调控管理 |
(一) 管理目标 |
(二) 管理措施 |
六、群体冠层结构调控管理 |
(一) 管理目标 |
(二) 管理措施 |
七、发育进程调控管理 |
(一) 管理目标 |
(二) 管理措施 |
八、发育时期的管理 |
(一) 苗期 |
1. 管理目标。 |
2. 管理措施。 |
(二) 蕾期 |
1. 管理目标。 |
2. 管理措施。 |
(三) 花期 |
1. 管理目标。 |
2. 管理措施。 |
(四) 断花期 |
1. 管理目标。 |
2. 管理措施。 |
(五) 铃期 |
1. 管理目标。 |
2. 管理措施。 |
九、病虫害管理 |
(一) 管理目标 |
(二) 管理措施 |
十、棉田脱叶管理 |
(一) 管理目标 |
(二) 管理措施 |
十一、棉田残膜管理 |
(一) 管理目标 |
(二) 管理措施 |
附件三 |
机采棉的采收作业指南 |
一、机采总体要求 |
(一) 采收条件 |
(二) 含杂率 |
(三) 回潮率 |
(四) 采净率 |
(五) 质量管理 |
(六) 防止火灾 |
二、采摘前的田间准备 |
(一) 田间清理 |
(二) 地头两端 |
(三) 地块检查 |
三、采摘机组的准备 |
(一) 机组人员 |
(二) 运棉车的准备 |
(三) 作业前其它物资准备 |
四、机械采收 |
五、卸棉管理 |
六、机采籽棉的质量管理 |
(一) 防止尘土 |
(二) 应用机采棉“三模”系统 |
(三) 籽棉堆放场地油污棉的防治 |
(四) 籽棉堆放场地的生产机械 (铲车) 的管理 |
(五) 机采籽棉的分类堆放 |
1. 根据水分不同分类堆放。 |
2. 根据不同品种等分类堆放。 |
附件四 |
机采棉的加工作业指南 |
一、加工人员管理要求 |
二、机采籽棉加工前的要求 |
(一) 做好籽棉的品质检验与记录 |
(二) 籽棉预处理 |
三、机采棉的加工工艺流程 |
(一) 机采棉加工工艺 |
(二) 关键环节的加工技术 |
1.控制好籽、皮棉回潮率。 |
2.控制好籽棉烘干温度。 |
3. 控制好皮棉清理速度和次数。 |
4. 在线实时采集棉花信息并自动标识。 |
5. 控制好棉包的成包高度。 |
(三) 机采棉的智能加工工艺管控系统 |
附件五 |
棉纺织企业使用机采棉指南 |
一、开清棉工序 |
二、梳棉工序 |
三、精梳工序 |
四、异性纤维清除工作 |
五、总结语 |
附件六 |
内地机采棉发展指南 |
一、品种选择 |
(一) 符合优质棉标准 |
(二) 生育期 |
(三) 株型紧凑, 适于密植 |
(四) 抗虫、抗病、抗倒伏 |
(五) 种子发芽率 |
(六) 皮棉产量 |
二、种植模式 |
(一) 行距配置 |
(二) 种植密度 |
(三) 种植面积 |
三、田间管理 |
(一) 灌排水 |
(二) 施肥 |
(三) 化控 |
(四) 打顶 |
(五) 病虫害防治 |
(六) 脱叶催熟 |
四、采收模式 |
(一) 机具选择 |
(二) 采收前准备 |
(三) 收获时间 |
(四) 采收要求 |
五、加工工艺 |
附件七 |
我国棉包永久识别标志及质量追溯系统解决方案 |
一、现行国内外棉包身份标识编码规则 |
(一) 美国棉包永久识别标志PBI的编码规则 |
(二) 我国棉包永久识别标志PBI的编码规则 |
二、建立我国棉包永久识别标志PBI |
三、建立我国棉包永久识别标志及质量追溯系统 |
(一) 系统格式 |
1.二维码信息组成。 |
2.二维码生成流程。 |
(二) 系统内容 |
1.棉包加工及参数系统。 |
2.货场刷唛管理系统。 |
3.棉包二维码防伪系统。 |
4.质量检验管理系统。 |
5.物流跟踪管理系统。 |
6. 棉包仓储管理系统。 |
7. 棉包纺织评价系统。 |
(9)新疆机采棉纤维品质影响因素及提质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进展 |
1.1 机采棉品种遗传品质的选育和应用现状 |
1.2 棉花生产管理对生产品质的影响 |
1.3 机械采收和清理工序对棉花产后品质的影响 |
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新疆棉花纤维品质现状及原棉品质损伤源分析 |
第一节 新疆棉花机械采摘发展过程中纤维品质的变化 |
1 数据来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棉纤维品质的变化 |
2.2 棉纤维品质指标各等级比例的变化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节 新疆机采棉原棉品质损伤源的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棉纤维试样的采集 |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棉纤维长度的变化 |
2.2 棉纤维比强度的变化 |
3 讨论 |
3.1 机采棉原棉品质损伤源分析 |
3.2 机采棉原棉品质损伤量估算 |
4 结论 |
第三章 新疆棉区温度变化对纤维强力形成的影响及调控 |
第一节 棉纤维发育期夜间增温对纤维比强度的差异性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田间增温控制装置 |
1.3 取样与测定 |
1.4 Logistic模型及其特征值 |
1.5 气象资料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棉纤维发育期整段增温(N)对纤维比强度及纤维素累积特征的影响 |
2.2 开花至纤维素快速累积期终止时间阶段增温(N_1与N_2)对纤维比强度和纤维素累积特征的影响 |
2.3 纤维素快速累积期终止时间至吐絮阶段增温(N_3)对纤维比强度和纤维素累积特征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夜间增温对纤维比强度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
3.2 棉纤维发育期阶段增温影响着纤维素累积特性 |
4 结论 |
第二节 新疆棉区适宜形成高强纤维的温度和纤维素累积特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田间增温控制装置 |
1.3 取样与测定 |
1.4 Logistic模型及其特征值 |
1.5 气象资料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纤维素累积特征对比强度的影响及其关系 |
2.2 温度对纤维素累积特征的影响及其关系 |
2.3 温度与纤维素累积特征的定量关系分析 |
3 讨论 |
3.1 纤维素累积特性与比强度的关系及受有效积温的影响 |
3.2 确定棉花顶部棉铃的开花日期以适应脱叶催熟 |
4 结论 |
第四章 脱叶催熟剂对机采棉花叶片脱落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
第一节 新疆机采棉花实现叶片快速脱落需要的温度条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叶片脱落率的调查与计算 |
1.3 温度资料的采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脱叶催熟剂喷施时间对棉花脱叶效果的影响 |
2.2 温度变化对棉花脱叶效果的影响及其关系 |
2.3 新疆棉区适宜喷施脱叶催熟剂时间的估算 |
3 讨论 |
3.1 最高温度和≥15℃有效积温是实现良好脱叶效果的关键气象因素 |
3.2 如何实现棉花叶片快速、彻底脱落 |
4 结论 |
第二节 脱叶催熟剂对纤维品质的影响及适宜机采的棉铃形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 脱叶催熟剂对棉纤维品质的影响 |
2.2 棉铃形态与铃期的定量关系 |
3 讨论 |
3.1 脱叶催熟剂喷施时间对纤维品质的损伤 |
3.2 适宜脱叶催熟的棉铃形态估算 |
4 结论 |
第五章 新疆棉花机械采收对棉纤维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棉纤维长度的变化 |
2.2 棉纤维比强度的变化 |
2.3 棉纤维整齐度的变化 |
2.4 棉纤维马克隆值的变化 |
2.5 棉纤维短纤维率的变化 |
2.6 棉纤维纺纱一致性指数的变化 |
3 结论 |
第六章 新疆棉区机采棉清理加工工序对纤维品质的影响 |
第一节 新疆棉区机采棉籽棉清理工序对纤维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纤维品质的变化 |
2.2 籽棉清理工序对比强度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节 机采棉轧花前与皮棉清理后纤维品质的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纤维品质的变化 |
2.2 皮棉清理工序对纤维长度的影响 |
2.3 皮棉清理工序对短纤指数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1 研究结论 |
2 创新点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10)新疆棉花市场化改革:组织过程、执行效果与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内文献综述 |
1.3.2 国外文献综述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内容 |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7 研究方法 |
1.8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界定 |
2.1 理论基础 |
2.2 相关界定 |
2.2.1 棉花市场化改革的研究内涵 |
2.2.2 籽棉交易价格和皮棉交易价格在本研究中的区分 |
2.2.3 中国棉花市场化改革与产业政策变迁 |
第3章 中国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回顾及分析 |
3.1 中国棉花市场化改革概况 |
3.1.1 中国棉花市场改革基本概况 |
3.1.2 中国棉花市场化改革各阶段的棉花调控政策 |
3.2 农业补贴政策评价体系简介 |
3.2.1 国内外市场价格差值(MPD)公式 |
3.2.2 棉花市场价格支持的理论推导 |
3.2.3 单项商品消费者转移 |
3.3 对中国棉花市场化流通体制改革的分析 |
3.3.1 数据来源 |
3.3.2 临时收储政策前中国棉花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分析 |
3.3.3 临时收储政策期间中国棉花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市场化改革背景下新疆棉花市场的基本概况 |
4.1 新疆棉花市场化改革历程 |
4.2 新疆棉花市场基本概况 |
4.2.1 新疆棉花生产概况 |
4.2.2 新疆籽棉交易价格的波动概况 |
4.2.3 新疆籽棉交易数量的基本概况 |
4.2.4 新疆籽棉籽棉交易主体概况 |
4.2.5 新疆籽棉交易等级概况 |
4.2.6 南北疆籽棉交易概况 |
4.3 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执行概况 |
4.3.1 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执行概况 |
4.3.2 目标价格政策下棉花市场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历年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组织过程对比 |
5.1 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原则和目标对比 |
5.1.1 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变化 |
5.1.2 实施方案的基本原则变化 |
5.1.3 实施方案的基本目标变化 |
5.2 实施方案资金发放方式对比 |
5.2.1 实施方案对补贴对象的确认 |
5.2.2 实施方案对棉花种植面积的申报、审核 |
5.2.3 实施方案对籽棉交售程序的规定 |
5.2.4 实施方案对交售信息的统计 |
5.2.5 实施方案对在库公检的要求 |
5.2.6 实施方案对补贴资金的拨付、兑付的具体安排 |
5.2.7 籽棉交易价格在目标价格补贴政策中的作用 |
5.3 实施工作对加工企业加工资格认定的对比 |
5.3.1 实施方案的认定标准 |
5.3.2 实施方案认定流程的变化 |
5.3.3 实施方案对加工资格认定的退出机制及相关处罚 |
5.4 实施方案相关配套措施的变化 |
5.4.1 目标价格补贴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变化 |
5.4.2 “转圈棉”和疆外棉流入控制办法的规定 |
5.5 实施方案对监督检查的要求及其变化 |
5.6 实施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 |
5.7 临时收储政策与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组织过程对比 |
5.7.1 产销环节对比 |
5.7.2 农户环节 |
5.7.3 棉花加工企业环节 |
5.7.4 纺织企业 |
5.7.5 政策执行 |
第6章 棉花产业链利益分配与政策执行效果关系的数理分析 |
6.1 植棉意向指数的提出 |
6.2 棉花市场化改革政策执行对新疆棉花产业主体利益分配的影响 |
6.2.1 第一阶段:以人工收获模式为主的棉花生产阶段 |
6.2.2 第二阶段:人工收获模式和机械收获模式并存的棉花生产阶段 |
6.2.3 第三阶段:以机械收获模式为主的棉花生产阶段 |
6.3 棉花产业链利润最大化条件下供需均衡的理论探析 |
6.3.1 棉花市场供需的均衡决定 |
6.3.2 棉花产业链利润最大化条件下的供需均衡决定 |
6.3.3 基本推论 |
6.4 棉花市场化改革政策执行效果的分析视角与产业链利益分配的关联 |
6.4.1 政策执行效果分析视角一:产业主体 |
6.4.2 政策执行效果分析视角二:籽棉交易价格 |
6.4.3 政策执行效果分析视角三:补贴资金分配和退出行为 |
第7章 新疆棉花产业主体视角下的棉花市场化改革政策执行效果 |
7.1 基于棉农视角的新疆棉花市场化改革政策执行效果 |
7.2 基于新疆棉花加工企业视角的新疆棉花市场化改革政策执行效果 |
7.2.1 新疆棉花加工企业经营成本收益分析 |
7.2.2 基于棉花加工企业视角的棉花市场化改革政策执行效果 |
7.2.3 棉花市场化改革政策下新疆棉花加工企业亟需的政策措施 |
7.3 基于政府执行视角的新疆棉花市场化改革政策执行效果 |
第8章 基于新疆籽棉交易价格视角的市场化改革政策执行效果 |
8.1 变量选择 |
8.2 数据来源与模型构建 |
8.2.1 数据来源及数据说明 |
8.2.2 模型构建 |
8.3 模型分析结果及相关讨论 |
8.3.1 分位数回归结果 |
8.3.2 回归结果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新疆棉花补贴资金分配视角下的市场化改革政策执行效果 |
9.1 棉花补贴资金分配指标体系构建 |
9.2 执行效果一:补贴资金分配方式与单个农户预期补贴收入 |
9.3 执行效果二:价格偏离对农户补贴收入的影响 |
9.4 执行效果三:农户成交价格与植棉成本偏离对农户实际收益的影响 |
9.5 本章小结 |
第10章 植棉农户退出行为视角下的市场化改革政策执行效果 |
10.1 目标价格机制下植棉农户的退出行为及收益比较 |
10.2 目标价格机制下新疆植棉农户退出行为的实证分析 |
10.2.1 数据来源及说明 |
10.2.2 各期数据分析 |
10.2.3 实证分析结果 |
10.3 本章小结 |
第11章 主要结论与完善建议 |
11.1 主要结论 |
11.2 棉花市场化改革政策的完善建议 |
11.2.1 基于实证分析的完善建议 |
11.2.2 基于棉花产业视角的完善建议 |
11.2.3 基于棉花品质视角的完善建议 |
11.2.4 基于棉花产业主体视角的完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关于对新疆棉花加工企业运行情况问卷调查的通知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受灾年份轧花工艺调整与皮棉品质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及空间差异分析[D]. 王海英.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2]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3]基于云平台不孕籽纤维清理回收工艺分析与设计[D]. 段士明. 山东大学, 2020(02)
- [4]籽棉轧花工艺及数字化监测系统的研究[D]. 高洪印. 山东大学, 2020(12)
- [5]基于产业联盟的棉花产业供应链主体间利益分配关系研究 ——以聚力社企联盟为例[D]. 李含笑.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6]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与农业发展(1949-1984)[D]. 冯兵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
- [7]提质增效背景下兵团棉花质量管控体系优化研究[D]. 李婕.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8]我国机采棉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J]. 中国棉麻流通经济研究会. 中国棉花加工, 2018(06)
- [9]新疆机采棉纤维品质影响因素及提质途径研究[D]. 田景山. 石河子大学, 2018(12)
- [10]新疆棉花市场化改革:组织过程、执行效果与对策建议[D]. 魏敬周.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