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器论文_王文卓,黄光勤,卢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辐射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辐射器,无源,变换器,空间,混合型,标量,电功率。

辐射器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卓,黄光勤,卢军[1](2019)在《夜空辐射器结构优化及制冷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改善传统夜空辐射器制冷效果,提出在辐射板上添加凸起的新型夜空辐射器,并建立二维数值传热模型,进行实验分析和模型验证。研究发现:雾气会较大程度的增强天空长波辐射,提高有效天空温度,使得夜空辐射器单位面积制冷量严重衰减,该文实验条件下制冷量衰由37 W/m~2降低至11.6 W/m~2;建立的二维数值传热模型能较好预测辐射器出口温度,但模型对剧烈变化的外界环境适应性较差;增加新型辐射器的凸起数量,可有效增加单位面积制冷量,平均每增加1个凸起,制冷量增加约0.5%。(本文来源于《太阳能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周东宪,郭清学[2](2019)在《四阶带通式无源辐射器扬声器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无源辐射器的四阶带通扬声器系统,包括共振箱,主动扬声器,特征是在共振箱上安装设置有无源辐射器,无源辐射器固定于共振箱上,并将固定处密封,使无源辐射器与共振箱形成密封的整体。辐射面积大,同等输出声压情况下,降低了空气振动速度,而改善了低频辐射失真,无源辐射器将共振箱和外界空气隔开,可有效抑制共振箱内声波简正方式对系统声辐射的影响,有效降低了系统的非线性失真。(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期刊2019年14期)

李华琪,胡攀,江新标,陈立新,单建强[3](2019)在《辐射器部分表面积失效对空间堆电源系统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确保空间堆电源系统在轨运行的安全可靠性,需研究其在轨运行受陨石撞击后失去热阱条件下的安全特性。利用TAPIRS程序分析了钾热管散热器部分表面积失效对空间堆电源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高的辐射散热温度(>890 K)下,系统的排热是辐射器钾热管毛细力极限的函数;当系统运行在较低的散热温度时(<600 K),系统排热则为辐射器钾热管声速极限和黏性极限的函数;当散热温度为600~890 K时,系统排热受辐射器温度的限制,并与辐射器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关系。随着辐射器部分失效表面积占比的增大,辐射器排出废热功率减小、输出电功率下降、堆芯有效热功率也下降,辐射板面积失效导致堆芯降功率运行,确保了反应堆系统的安全。(本文来源于《现代应用物理》期刊2019年02期)

李文奇,张志强,李勇,樊宇,朱敏[4](2019)在《高功率回旋振荡管混合型辐射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一种用于高功率回旋振荡管准光模式变换器系统的高效率混合型辐射器。基于基尔霍夫-惠更斯标量衍射积分原理,分析了辐射器中电磁波的传播过程及辐射器壁面形变所引起的波束预聚焦机理。从辐射器壁面场的数值计算出发,给出了不同模式的辐射器壁面扰动分布迭代优化的普适方法,同时给出了混合型辐射器的设计原理及方法。依据上述理论分析编写了计算程序,为一支工作频率为140GHz,工作模式为TE28.8,1MW长脉冲回旋振荡管设计了模式转换效率高达98.8%的混合型辐射器,数值计算结果与Surf3d软件仿真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本文来源于《真空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季景,李珊珊,李清波[5](2019)在《基于自准直干涉效应的定向辐射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了基于正方点阵光子晶体的新型叁角形结构定向辐射器。该研究利用正方点阵光子晶体阵列实现了对点源能量的自准直传输,通过简单的叁角形结构获得两束自准直波束,传输过程中波束相互干涉,获得长距离单方向辐射。通过对能量辐射效果以及归一化能流密度分析,该定向辐射器具有较高的定向辐射效能。(本文来源于《唐山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陈平,周斌,张家强,黄微波,冯西贤[6](2019)在《空间行波管热辐射器机械固定与焊接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降低辐冷空间行波管收集极温度,需要保证热辐射器与行波管收集极间有良好的热接触,尽量减小接触热阻。在设计上,热辐射器与收集极间可使用机械固定与焊接两种连接方式。本文分别介绍了这两种连接方式,讨论了两种连接方式的工艺途径以及工艺特点。从工艺特点方面比较,机械固定方式具有较明显的优越性。为进一步比较两种连接方式传导散热能力,设计并开展了热平衡试验,测量了两种连接方式的接触热阻。试验结果显示,焊接方式的接触热阻比机械固定结构小0.133K/W,具有更好的热传导能力。文中介绍的两种连接方式及相关分析与试验结论为辐冷空间行波管热辐射器与收集极连接方式设计提供了一定参考。本文创新点在于设计并实现了热辐射器与收集极两种连接方式,并首次为此设计进行了热平衡试验,比较了两种连接方式的传导散热能力。(本文来源于《真空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刘欣,梁新刚[7](2019)在《多辐射器航天器热控流体回路布局的(火积)耗散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优化多辐射器航天器热控流体回路布局,提高流体回路的散热效率,降低流体回路温度,本文基于(火积)理论,分别对多个辐射器串联和并联的流体回路布局的散热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排散相同热量时,流体回路的流体与管路壁面之间的温差均匀性越好,流体回路散热过程(火积)耗散越小,系统散热过程越优。进一步,对于2个辐射器的情况,分别对辐射器设置了不同的空间辐射加热热流,对辐射器的流体回路布局方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辐射器与流体回路串联时,系统散热性能要优于两者并联,系统的流体温度水平最低,结果与(火积)理论分析的预测完全一致。研究结论对多辐射器的航天器热控流体回路设计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宇航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赵霜,张智方,朱燕艳,方泽波[8](2018)在《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的选择性辐射器的光学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有限时域有限差分法设计并计算了Er_2O_3/Si结构的一维微结构晶体的光学性质,研究了不同的薄厚、不同折射率对辐射性质的影响,制备了40%Er_2O_3和60%Al_2O_3的样品并测得了高温辐射光谱,发现大于1.8μm波长的辐射比较强。为了抑制这一辐射,上述样品加入了微结构部分,计算结果显示,微结构的加入可以有效抑制特征辐射以外的辐射。(本文来源于《真空电子技术》期刊2018年05期)

陈平,周斌,张家强,黄微波,刘逸群[9](2018)在《空间行波管热辐射器机械固定与焊接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降低辐冷空间行波管收集极温度,需要保证热辐射器与行波管收集极间有良好的热接触,尽量减小接触热阻。热辐射器与收集极间可使用机械固定与焊接两种连接方式,并且各有优缺点。本文分别介绍了这两种连接方式,讨论了两种连接方式的工艺途径。并对这两种连接方式进行了热平衡试验,测量了两种连接方式的接触热阻。这些工作为辐冷行波管热辐射器与收集极连接方式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08-23)

李勇,李文奇,罗积润,朱敏,郭炜[10](2018)在《140G回旋管混合型辐射器中的模式耦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合型辐射器高斯波束含量可达98%以上,可以灵活控制壁面的欧姆热耗密度,但其数值分析方法无法计算辐射器中的模式含量。本文利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将混合型辐射器的壁面扰动展开为级数,利用模式耦合理论计算了辐射器中的模式含量变化情况。该计算结果使我们对混合型辐射器将高阶腔体模式与组合模式迭加为准高斯波束的过程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本文还通过截取混合型辐射器展开级数中的l=1和l=3两项,与Denisov型辐射器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者无论壁面扰动还是高斯波束的含量都高度相似。(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08-23)

辐射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无源辐射器的四阶带通扬声器系统,包括共振箱,主动扬声器,特征是在共振箱上安装设置有无源辐射器,无源辐射器固定于共振箱上,并将固定处密封,使无源辐射器与共振箱形成密封的整体。辐射面积大,同等输出声压情况下,降低了空气振动速度,而改善了低频辐射失真,无源辐射器将共振箱和外界空气隔开,可有效抑制共振箱内声波简正方式对系统声辐射的影响,有效降低了系统的非线性失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辐射器论文参考文献

[1].王文卓,黄光勤,卢军.夜空辐射器结构优化及制冷性能研究[J].太阳能学报.2019

[2].周东宪,郭清学.四阶带通式无源辐射器扬声器系统[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

[3].李华琪,胡攀,江新标,陈立新,单建强.辐射器部分表面积失效对空间堆电源系统性能的影响[J].现代应用物理.2019

[4].李文奇,张志强,李勇,樊宇,朱敏.高功率回旋振荡管混合型辐射器的研究[J].真空电子技术.2019

[5].季景,李珊珊,李清波.基于自准直干涉效应的定向辐射器设计[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

[6].陈平,周斌,张家强,黄微波,冯西贤.空间行波管热辐射器机械固定与焊接对比研究[J].真空电子技术.2019

[7].刘欣,梁新刚.多辐射器航天器热控流体回路布局的(火积)耗散分析[J].宇航学报.2019

[8].赵霜,张智方,朱燕艳,方泽波.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的选择性辐射器的光学性质研究[J].真空电子技术.2018

[9].陈平,周斌,张家强,黄微波,刘逸群.空间行波管热辐射器机械固定与焊接对比研究[C].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10].李勇,李文奇,罗积润,朱敏,郭炜.140G回旋管混合型辐射器中的模式耦合分析[C].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论文知识图

同步辐射的基本原理实验用同轴衰减器系列典型微波功率及脉宽波形参数W扫描的S11信号发生器Fig.3.7ATANAA...综合设计的缝隙滤波器天线及反射系数...

标签:;  ;  ;  ;  ;  ;  ;  

辐射器论文_王文卓,黄光勤,卢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