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联惯性导航系统论文_肖维东

导读:本文包含了捷联惯性导航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惯性,导航系统,陀螺仪,加速度计,航迹,组合,系统。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肖维东[1](2019)在《某型捷联惯性组合导航系统无GNSS信号故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某型机在对机场地面导航设备进行标校飞行中,其装备的HJG-1H2捷联惯性/组合导航系统控制显示器出现故障代码为"44"的故障代码。代码"44"的故障码对应的设备故障码是地速超差。飞机返航后,维护人员对报故障系统进行了通电检查。当把系统的状态选择开关置于"导航"位置,"准备好"灯两秒后开始闪烁,但不熄灭;数据显示区时钟显示初始时间"08:00",而不是北京时间。系统在两分半钟后自动进入惯性导航状态,数据显示区右上角"惯性/GNSS"区域显示"纯惯性"无GNSS信号,经度、纬度显示的是预存航线数值。(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9年32期)

李群生,赵剡,王进达[2](2019)在《一种适用于高动态强干扰环境的视觉辅助微机械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超紧组合导航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高动态、恶劣全球定位系统(GPS)环境下微机械捷联惯性导航系统(MEMSSINS)/GPS超紧组合导航系统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高动态强干扰环境的视觉辅助MEMS-SINS/GPS超紧组合导航系统。将双目视觉提供的姿态信息引入MEMS-SINS/GPS超紧组合系统中,提高了平台失准角的可观测性;推导了系统的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使用模糊控制方法对两个子滤波器的导航结果进行信息融合。通过数字仿真验证了该系统方案设计的可行性:当GPS信号受到强噪声或多径干扰造成跟踪精度下降时,双目视觉辅助MEMS-SINS/GPS超紧组合系统可以有效降低导航误差,系统位置误差和速度误差分别保持在5. 0 m和0. 5 m/s以内,有效地解决了低空飞行器在GPS信号被遮挡或干扰情况下的导航问题。(本文来源于《兵工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朱兵,许江宁,吴苗,李京书,何泓洋[3](2019)在《基于逆向导航算法的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改进优化对准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快速性和精度是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动基座初始对准的重要指标。优化对准方法(OAM)在短时间内难以获取足够多的观测信息,导致对准性能降低。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逆向导航算法的改进动基座初始粗对准(IMCA)方法。通过逆向导航算法对存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数据进行虚拟延长并加以反复利用,扩展积分区间长度,以构建新的观测矢量、实现对准精度的提升。推导了载体坐标系下的OAM,分析了观测矢量包含的信息量对姿态确定精度的影响。基于车载实测数据,分别利用OAM和IMCA方法进行动基座初始对准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OAM,IMCA方法可在相同条件下实现更高精度的初始对准; IMCA方法应用在载体坐标系下动基座初始对准中是可行、有效的。(本文来源于《兵工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刘俊妧,张少莉[4](2019)在《捷联惯性导航系统下运载体典型作战动作的航迹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机载精确制导武器的迅速发展,现役装备在使用条件下的精度和使用攻击包线已不能满足战场对抗态势的升级。本文基于实际作战使用条件,用Matlab搭建捷联惯导模型,对捷联惯性导航系统下运载体典型作战动作的航迹进行仿真。通过模型仿真,评估现役装备使用条件下各种机动动作对载机惯导精度的影响,研究在不同机动条件下惯导系统精度是否满足实际作战要求。(本文来源于《现代导航》期刊2019年04期)

董春梅,任顺清,陈希军,李巍[5](2019)在《一种激光陀螺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级标定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优化激光捷联惯性导航在卧式叁轴转台上的系统级标定方案,设计了卧式叁轴转台外环轴整周旋转对惯性测量单元(IMU)误差参数的激励方法。基于捷联惯性导航的误差方程,阐述了速度误差与IMU误差参数间的关系,从而建立IMU系统级标定模型。该模型具有加速度计误差参数仅反应在观测量北向分量、陀螺误差参数仅反应在观测量东向分量的特点,消除了加速度计和陀螺误差参数标定误差的相互影响。根据准D最优准则,设计了正二十面体12点计划的双轴位置单轴速率翻滚法,利用最小二乘法辨识出IMU的24项误差参数。通过给加速度计和陀螺加入不同测量噪声,对IMU标定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抑制加速度计和陀螺的测量噪声对标定结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兵工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陈令刚,陈鸿跃,段祉鸿,朱曦曼[6](2019)在《铁电存储器在捷联惯性导航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铁电存储器(FM25V20)替换EEPROM(AT24CM01)作为捷联惯组内部导航参数的新存储载体,大量惯组参数可快速读取,惯组系统初始化参数读取时间由50s左右减少至1s以内,从而使惯组系统上电初始化总时间大为缩短,显着降低了系统对就绪准备时间的要求。该项技术已在多个产品上得到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设备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张佳宇[7](2019)在《旋转式半捷联微机电惯性导航系统误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常规弹药制导化的实现依赖于弹体飞行参数实时、准确地测量。受高旋、高速及狭窄空间等因素限制,使得弹体飞行姿态、速度与位置等导航参数的测量十分困难。半捷联微惯性导航测量方法的提出解决了跨量程测量的难题,但是由于MEMS器件精度普遍不高,限制了半捷联微惯性导航系统的测量精度。为进一步提高系统精度,在现有半捷联系统的基础上采用旋转调制技术进行器件误差的抑制,并对旋转式半捷联微机电惯性导航系统(以下简称为旋转式半捷联系统)中存在的主要误差展开研究。首先,为便于下文分析,对常用坐标系及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进行了简单说明;阐述了旋转式半捷联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工作原理,并选择了合理的解算结构。其次,对系统误差进行分类与解析,确定影响系统精度的主要误差有器件误差、调制角速率误差、系统安装误差,并分别对各个误差的传播机理进行详细推导与分析,得出各个误差的传播特性,为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设计了相应的仿真试验。然后,依据旋转方案评价准则及实际应用需求与背景,选择了合理的旋转方案,并结合载体运动分析器件误差抑制效果;同时结合调制角速率误差与系统安装误差的传播机理,分别提出抑制方法。最后,为验证前文的分析,设计了相应的导航试验。利用高精度飞行仿真转台提供高旋环境,分别进行了调制前后导航对比试验,并对调制后的测量结果分别进行调制角速率的补偿与系统安装误差的补偿,验证补偿方法的有效性,使得系统精度进一步提高。(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9-05-30)

Joel,Li,Van,Yang[8](2019)在《基于IMU和地磁传感器的捷联惯性导航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服务机器人市场和技术的发展,导航已成为研究和应用中的一个热点。与车辆、船舶或飞机相比,服务机器人体积小,成本低,因此它们的导航系统应该具有捷联和低成本的特点。传统的稳定平台导航系统通常要采用独立的加速器和光纤或激光陀螺仪,所有部件都机械且刚性地安装在与正在移动的车辆隔离的稳定平台上。这导致了尺寸大、可靠性差、成(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子商情(基础电子)》期刊2019年05期)

丁伯圣[9](2019)在《基于不同配置的捷联惯性导航系统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取了9个低成本IMU正四面体斜交配置和同轴正交配置两种方案来搭建系统,计算和仿真两种配置下导航系统的可靠度和故障诊断能力。分析可知,斜交配置方式的可靠度和重构方式数量明显优于正交配置方式。(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期刊2019年13期)

吕维维,程向红,邱伟[10](2019)在《基于弹载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精确导航的双欧拉全姿态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垂直发射的地空导弹在大机动飞行时,其四元数法姿态角输出存在奇异性。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正、反欧拉角微分方程切换的双欧拉全姿态解算方法。对正、反欧拉角微分方程进行了详细推导,论述了正、反欧拉角微分方程精华区与奇异区的倒置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正、反欧拉角的转换公式。根据正欧拉角的俯仰角对正、反欧拉角无缝切换,有效解决了俯仰角在±90°附近时姿态奇异性问题。仿真和半物理试验的结果表明:双欧拉全姿态算法解算的实际姿态与理论姿态保持一致,在奇异点附近的姿态角仍能正常输出,未出现突变现象,该方法得出的导航精度比四元数法得出的导航精度提高了9.81%。(本文来源于《上海航天》期刊2019年01期)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解决高动态、恶劣全球定位系统(GPS)环境下微机械捷联惯性导航系统(MEMSSINS)/GPS超紧组合导航系统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高动态强干扰环境的视觉辅助MEMS-SINS/GPS超紧组合导航系统。将双目视觉提供的姿态信息引入MEMS-SINS/GPS超紧组合系统中,提高了平台失准角的可观测性;推导了系统的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使用模糊控制方法对两个子滤波器的导航结果进行信息融合。通过数字仿真验证了该系统方案设计的可行性:当GPS信号受到强噪声或多径干扰造成跟踪精度下降时,双目视觉辅助MEMS-SINS/GPS超紧组合系统可以有效降低导航误差,系统位置误差和速度误差分别保持在5. 0 m和0. 5 m/s以内,有效地解决了低空飞行器在GPS信号被遮挡或干扰情况下的导航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肖维东.某型捷联惯性组合导航系统无GNSS信号故障分析[J].科技视界.2019

[2].李群生,赵剡,王进达.一种适用于高动态强干扰环境的视觉辅助微机械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超紧组合导航系统[J].兵工学报.2019

[3].朱兵,许江宁,吴苗,李京书,何泓洋.基于逆向导航算法的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改进优化对准方法[J].兵工学报.2019

[4].刘俊妧,张少莉.捷联惯性导航系统下运载体典型作战动作的航迹仿真[J].现代导航.2019

[5].董春梅,任顺清,陈希军,李巍.一种激光陀螺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级标定方法[J].兵工学报.2019

[6].陈令刚,陈鸿跃,段祉鸿,朱曦曼.铁电存储器在捷联惯性导航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9

[7].张佳宇.旋转式半捷联微机电惯性导航系统误差研究[D].中北大学.2019

[8].Joel,Li,Van,Yang.基于IMU和地磁传感器的捷联惯性导航系统[J].中国电子商情(基础电子).2019

[9].丁伯圣.基于不同配置的捷联惯性导航系统性能研究[J].河南科技.2019

[10].吕维维,程向红,邱伟.基于弹载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精确导航的双欧拉全姿态方法[J].上海航天.2019

论文知识图

捷联惯导系统原理图捷联惯导系统导航算法结构框图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基本原理示意...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功能方框图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结构框图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算法流程图

标签:;  ;  ;  ;  ;  ;  ;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论文_肖维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