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外高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温州肯恩大学,场所精神,漫游路径,公共空间
中外高校论文文献综述
雷震,林岳辉[1](2019)在《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校学院楼设计初探——以温州肯恩大学商学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热潮。如何设计适合西方教学模式的空间,同时又与中国特定的场所相融合的建筑,成为中西文化相互补充,相互结合的关键所在。该文以温州肯恩大学商学院设计实践为例,深入研究了温州肯恩大学校园整体规划理念、场地周边环境以及美国肯恩商学院的教学模式。结合场所精神和漫游路径空间的理论,初步探索了当代中西合作办学的专业学院楼设计方法,为未来多元文化相融合的高校学院楼的设计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华中建筑》期刊2019年12期)
高琛,周长州[2](2019)在《“互联网+”背景下手机APP应用于高校中外服装史课程教学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改变传统的中外服装史教学形式,有效地将手机APP与高校中外服装史教学相结合,让现在的"低头族"学生把手机APP作为学习服装史的工具,激发他们对理论课程学习的兴趣。传统的中外服装史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代社会的需求,笔者结合中外服装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收集教学相关的APP软件,将在实践教学中探究使用效果,已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导刊》期刊2019年33期)
巫柳兰[3](2019)在《高校中外风景园林史实践性教学策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外风景园林专业的教学过程必须重视基础理论课的讲解,注重实践性教学。以中外风景园林史作为切入点,提出符合教学目标的新型教学方法。在知识体系角度,增设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园林知识,其目的是实现规划史和建筑史的结合。慕课等数字化手段的运用,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尤其是提升学生在实践角度的园林手绘水平。另外,科学化的园林历史谱系梳理,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教师教学。(本文来源于《黑河学刊》期刊2019年06期)
蔡磊[4](2019)在《高校中外合作项目体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适应高校中外合作特色化体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提高教学质量意义重大。本文从构建逻辑的起点是为什么做,逻辑过程是如何做,逻辑结果是做什么。从体系建立的框架结构,即管理体制、指标体系进行阐述,提出管理体制创新,指标体系综合的观点。从实现方式上,提出中外合作体育教学既有普通体育教学的普适性规律,也存在其自身特点,评价内容、方式、反馈也要遵循其自身规律。(本文来源于《体育世界(学术版)》期刊2019年11期)
佘顾雨,朱仁庆,赵海晓[5](2019)在《高校中外学生融合机制及跨文化交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对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制度的机制融合及高校中外学生间的文化交流进行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外学生融合机制的特点。随后就现阶段中国高校留学生融合机制的现状做出了分析,并提出了通过学业融合、行为规范教育、环境适应及心理健康指导、留学生组织和社团建设等方法实现中外学生机制融合并促进校园跨文化交流。(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45期)
武洁,殷婧,郑安平,王明杰,金楠[6](2019)在《河南省地方普通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及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河南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在已开设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河南高校中,地方普通高校占据绝大多数。本文梳理了全国和河南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分析了河南省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45期)
念红丽,刘志红[7](2019)在《中外“高校体育共同体”建构及其路径探析——基于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发展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主席针对国际关系问题的阐释而形成的思想成果,它为全球气候、环境、经济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整体意识、全球思维和人类观念,是对人类未来发展作出的顶层设计。本文受"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共同体思想的启发,结合调查、行动研究等方法,选择中哈两国高校作为比较研究样本,尝试性地探索"中外高校体育共同体"的建构。建构"中外高校体育共同体"不仅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朝向国际化发展提供了路径选择,同时也对我国高校体育的本土化完善具有长远意义。研究目的:本研究运用"共同体"理论并将其思想精髓引入高校体育领域,在世界各国不同的教育政策下,在保留高校体育本土化的基础上,从学科层面出发,构建中外"高校体育共同体"的理论,并选取中哈两国高校对其进行实证探究,以期为推进我国高校体育的国际化发展提供路径选择。研究方法:2.1文献资料法通过文献资料法,初步掌握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为本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2.2调查法首先,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与特尔菲法,分别就学科建设、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现状、对外教育交流等问题,收取该领域专家、高校体育主管领导、体育教师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2.3数理统计法: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建立数据库,其次运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数据依据。2.4行动研究法采用行动研究法,对中外高校体育共同体建构的可操作性进行探析,旨在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寻得中外高校体育共同体构建实施的最优化路径。研究结果:3.1基于国际视阈的中外"高校体育共同体"建构3.1.1中外高校体育共同体构建基本原则(1)全面系统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客观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3.1.2中外高校体育共同体构建诸要素研究(1)中外高校体育共同体教育理念(1)以人为本理念(2)开放性理念(3)多元化理念(4)系统化理念(5)生态和谐理念(6)可持续发展理念(2)合理配置与利用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建共享(1)高校体育资源共享的必要性分析(2)合理配置与利用高校体育资源(3)高校体育资源配置原则(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教师职后教育(1)职后教育目标定位(2)在职在岗教育(3)职后教育内容(4)建立与完善中外高校体育共同体长效机制(1)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导向作用,形成教育共同体有力支持(2)从学校层面出发,积极促进教育共同共同体的建构与实施3.2中外高校体育共同体实施路径探析—以中哈高校为例3.2.1中哈高校体育共同体实施路径的可能性分析(1)国家法规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指明了方向(2)教育政策为中哈高校体育共同体的实施提供了依据(3)教育共赢为中哈高校体育共同体的实施提供了职能定位3.2.2中哈高校体育共同体构建的要素探讨(1)指导思想中哈高校体育共同体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合作共赢为根本出发点,建立起良好的合作机制,实现双方共同发展。(2)目标定位目标定位是中哈高校体育共同体构建的核心要素,直接制约着中哈高校体育共同体的价值取向和教育行为,具有先导性、激励性、约束性等功能。(3)角色定位(1)教育行政部门角色教育行政部门(政府)是国家公共行政权力的执行者,要正确认识政府部门"掌舵者"的身份,实施简政放权政策,协调共同体各主体间的责、权、利的分配管理。(2)高校角色高校是中哈高校体育共同体的主体部分,在开展教育活动交流中,中哈高校是扮演的角色是"划桨者",根据教育需求和实际情况对共同体教育活动进行管理。3.3中哈高校体育共同体操作流程3.3.1启动阶段启动阶段是中哈高校体育共同体构建操作流程的起点,包括前期理论研究准备、SWOT态势分析、拟定初步的中哈高校体育共同体计划和实施方案。3.3.2达成阶段达成阶段是中哈高校体育共同体构建及实施的关键环节,通过多轮谈判不断弥合教育行动分歧、达成教育行动共识的过程。3.3.3履约阶段履约阶段是实现中哈高校体育共同体理论向实践过渡的必要环节,即中哈高校体育共同体构建与组织实施过程中,各教育行动参与主体应该依据教育合作协议中权、责、利的相关规定,认真履行职责,保证教育合作协议规范、有序开展。研究结论:4.1小结中外高校体育共同体构建的诸要素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综合交叉的复杂系统,必须采用系统科学中系统分析理论和现代管理学中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对中外高校体育共同体进行全面整体、全方位的探究,将理论与方法、技术与手段相融合,才能深刻的揭示出中哈高校体育共同体的运作规律。4.2存在不足本研究在实证调研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中外高校体育共同体构建的现实作用和长远意义,同时也为其构建实施提供了操作的可能性依据。实际上,更重要的是所构建的中哈高校体育共同体应具有可操作性,能在高校体育的教育教学中加以实践和运用。(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孙维国,严琳,刘志明[8](2019)在《黑龙江省高校本科层次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基于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督工作信息平台数据的统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督工作信息平台上公布的数据,分析黑龙江省高校本科层次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活动的区域分布、学科门类、办学模式和办学地域等,发现该省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着引进学科老化、项目同质化严重、引进教学资源水平不高和合作高校区域集中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陈蓓,陈善敏,孙彦彬,李明[9](2019)在《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与发展研究——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是民办高校提升办学实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民办高校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为例,回顾办学历程及各发展阶段的特点,总结办学11年来所取得的成果,指出当前办学进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可以促进民办高校合作办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期刊2019年20期)
郜嘉琪[10](2019)在《中外合作办学高校“跨文化”活动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以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深入推进,"跨文化"活动已日渐成为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中,帮助学生融合中西方文化的核心手段和主要载体之一。本文以中外合作办学二级院校——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为例,针对目前学院开展的"跨文化"活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最终为将学生培养为"跨文化"复合型人才、进一步推动中外关系的健康有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19期)
中外高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主要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改变传统的中外服装史教学形式,有效地将手机APP与高校中外服装史教学相结合,让现在的"低头族"学生把手机APP作为学习服装史的工具,激发他们对理论课程学习的兴趣。传统的中外服装史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代社会的需求,笔者结合中外服装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收集教学相关的APP软件,将在实践教学中探究使用效果,已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外高校论文参考文献
[1].雷震,林岳辉.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校学院楼设计初探——以温州肯恩大学商学院为例[J].华中建筑.2019
[2].高琛,周长州.“互联网+”背景下手机APP应用于高校中外服装史课程教学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
[3].巫柳兰.高校中外风景园林史实践性教学策略分析[J].黑河学刊.2019
[4].蔡磊.高校中外合作项目体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
[5].佘顾雨,朱仁庆,赵海晓.高校中外学生融合机制及跨文化交流研究[J].智库时代.2019
[6].武洁,殷婧,郑安平,王明杰,金楠.河南省地方普通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及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9
[7].念红丽,刘志红.中外“高校体育共同体”建构及其路径探析——基于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发展思考[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8].孙维国,严琳,刘志明.黑龙江省高校本科层次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基于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督工作信息平台数据的统计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
[9].陈蓓,陈善敏,孙彦彬,李明.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与发展研究——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
[10].郜嘉琪.中外合作办学高校“跨文化”活动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以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为例[J].大众文艺.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