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蝶窦疾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疾病,孤立,头痛,手术,血管性,磁共振,息肉。
蝶窦疾病论文文献综述
郭鹤龄[1](2018)在《经鼻内镜等离子辅助技术在蝶窦及周围疾病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在蝶窦及周围疾病中等离子辅助下蝶窦开放术与传统单一冷器械蝶窦开放术对患者术中及术后的影响,开放蝶窦入口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术后术腔伤口粘膜恢复。研究等离子应用于蝶窦开放的优缺点,术后粘膜恢复情况,从而找到一个临床处理方法。方法随机将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蝶窦及其周围疾病临床资料的患者病例共60例分为2组进行临床分析;实验组30例患者均行经鼻内镜下鼻窦手术,等离子辅助微创方法开放蝶窦口及切除周围粘膜组织;对照组30例患者单一经冷器械下开放蝶窦口,手术均由我科鼻科组副主任以上医师完成。经鼻内镜开放蝶窦入口过程中观察并统计两组病例开放过程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术后第7天、0.5个月、1个月、1.5个月、2个月直至术腔粘膜完成上皮化,分别进行鼻内镜术后复查清理,观察蝶窦口及其周围粘膜恢复情况。结果开放蝶窦过程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等离子辅助下蝶窦口开放过程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较短;术后粘膜完成上皮化时间,实验组约为2.5个月,对照组约为2.1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离子辅助下蝶窦开放术后粘膜上皮化时间较对照组稍延长;鼻内镜复查术后第7天,改良后Lund-Kennedy蝶窦粘膜评分表评分两组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5个月、1个月、1.5个月、2个月改良后Lund-Kennedy蝶窦粘膜评分表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离子辅助下蝶窦开放术后术腔结痂及分泌物聚集较对照组多。除实验组出现一例慢性蝶窦炎患者在术后2个月出现蝶窦口闭锁外,其他患者在复查期间无头痛、头晕、鼻塞、流涕等相关不适,本例患者门诊经鼻内镜手动吸切器行相关处理后,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低温等离子辅助技术在蝶窦及其周围疾病处理中具有术中出血少,损伤较小,术野清晰,开放蝶窦口时间缩短等优势,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治疗蝶窦及周围疾病的技术;粘膜完成上皮化时间较传统手术长,术后较传统手术方法延长术腔清理时间;因术后创面结痂较厚,脱落较慢,鼻内镜术后清理次数需较传统手术方法频繁。(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吴元庆,徐进敬,邓毅[2](2017)在《蝶窦孤立炎症性疾病的诊治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蝶窦位于鼻腔最后上方,解剖位置深在,部位隐蔽,而且蝶窦各壁毗邻许多重要结构,由于蝶窦良性病变早期症状无特异性,易于造成误诊或漏诊。为了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本文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28例蝶窦孤立炎症性疾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8年至2016年南京市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28例蝶窦孤立炎症性疾病,其中男13例,女15例,23~71岁,中位数年龄51岁。本(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吴静,齐少恒,王洪飞[3](2017)在《孤立性蝶窦疾病12例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孤立性蝶窦疾病的临床特征。方法:12例均行鼻窦CT检查,1例行药物治疗,11例行手术治疗。结果:12例中蝶窦囊肿7例,蝶窦炎3例,真菌性蝶窦炎(真菌球)2例;临床表现以头痛为主,另外还有鼻部及眼部症状。随诊0.5~2年,症状均消失,无复发。结论:孤立性蝶窦疾病以良性病变为主,其临床表现不典型,以头痛多见,结合影像学检查可诊断,鼻内镜下蝶窦开放术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蚌埠医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陈翊民,邱连升,邱金梅[4](2014)在《孤立性蝶窦疾病的诊断及其鼻内镜手术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孤立性蝶窦疾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和鼻内镜手术的疗效。方法:38例孤立性蝶窦疾病患者,35例行鼻窦CT(其中5例同时行MRI),3例行单纯鼻窦MRI,1例行脑池CT造影。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下蝶窦开放术,其中有33例采用经鼻腔嗅裂径路,5例采用经前筛-后筛径路(即Messerklinger技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34例病情完全控制,4例部分控制。术中和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孤立性蝶窦疾病临床症状不典型,无特异性,鼻部检查多无阳性体征,仅有以头痛为主诉的神经系统症状,早期常难以确诊。鼻窦CT和MRI是诊断孤立性蝶窦炎的最佳手段,而鼻内镜手术则是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法。(本文来源于《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期刊2014年11期)
钟兆棠,梁敏志,陈泽[5](2013)在《不同类型蝶窦开放治疗相关疾病》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提高对蝶窦开放术的认识,以选择合理术式治疗蝶窦及其相关疾病。方法回顾分析于鼻内镜下行蝶窦开放术的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行1型蝶窦开放术18例,相关疾病为细菌性蝶窦炎;2型蝶窦开放术19例,相关疾病为蝶窦真菌病、黏膜下囊肿及乳头状瘤;3型蝶窦开放术5例,相关疾病为蝶筛窦黏液囊肿、脑垂体瘤、岩尖胆脂瘤、岩尖胆固醇肉芽囊肿。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随访半年至3年,无复发。其中1例脑垂体瘤患者术后出现脑脊液鼻漏,经保守治疗后治愈。结论不同类型蝶窦开放不但可以治疗不同蝶窦疾病,还可作为经鼻内镜颅底手术的径路,均可获得良好效果。(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肖喜艳,巴云鹏,张玉杰,魏燕高[6](2012)在《孤立性蝶窦疾病159例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孤立性蝶窦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使其得到早期诊断、及时干预和治疗,以降低误诊率。方法:对159例孤立性蝶窦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孤立性蝶窦疾病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头痛(79.87%,127/159)。在159例患者中,60例(37.74%)为蝶窦囊肿,44例(27.67%)为单纯性蝶窦炎,31例(19.50%)为真菌性蝶窦炎,5例(3.14%)为蝶窦息肉,3例(1.89%)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2例(1.26%)为内翻性乳头状瘤,3例(1.89%)为脊索瘤,3例(1.89%)为鳞状细胞癌,3例(1.89%)为恶性淋巴瘤,2例(1.26%)为神经内分泌癌,2例(1.26%)为嗅神经母细胞瘤,1例(0.63%)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术后随访10个月~4年,鼻内镜术后多数患者转归良好。结论:孤立性蝶窦疾病常无特异性症状及体征,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头痛,其次是视力障碍,鼻内镜下蝶窦开放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本文来源于《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期刊2012年05期)
邱金梅,邱连升[7](2012)在《孤立性蝶窦疾病的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孤立性蝶窦疾病是指原发并局限于蝶窦内的病变,未侵犯周围毗邻组织结构,其发病率约占鼻窦病变的1.0%~2.7%。临床症状多无特异性,早期多难以确诊,常导致误诊,延误治疗。根据近期有关文献,对孤立性蝶窦疾病从解剖学、临床症状、组成、影像学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刘晓涛,曹茂丽[8](2011)在《蝶窦疾病25例误诊原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蝶窦疾病误诊原因及防范误诊对策。方法 我院1999年1月~2008年12月诊治孤立性蝶窦疾病62例,其中25例误诊,对误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临床表现为头痛18例,单眼视力下降3例,复视2例,头痛伴回吸性血涕1例,单眼视力下降伴复视及颅内感染表现1例。结果本组误诊为血管神经性头痛18例,视神经炎3例,眼肌麻痹2例,鼻咽癌1例,脑膜炎1例,误诊时间14~180 d。后经鼻内镜、CT及病理检查均确诊为蝶窦疾病,其中孤立性蝶窦炎10例,蝶窦息肉8例,蝶窦黏液囊肿3例,蝶窦真菌病2例,T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及侵袭性真菌性蝶窦炎各1例。本组中24例行鼻内镜下蝶窦开放术,术后症状均好转;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转科行放化疗后失访。结论对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头痛及视力改变患者,应想到蝶窦疾病的可能,常规行鼻内镜及鼻窦影像学检查及早诊断。(本文来源于《临床误诊误治》期刊2011年03期)
李阳,李智,张文,贾艳萍[9](2011)在《使用T形管的嗅裂入路微创手术治疗孤立性蝶窦疾病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孤立性蝶窦疾病指原发于蝶窦并且局限在蝶窦内的疾病,未侵犯周围的毗邻结构[1]。因蝶窦位置深在、隐匿,病变的症状常无特异性。随着影像学及鼻内镜外科学的发展,其诊断率、治疗率明显提高。但如(本文来源于《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期刊2011年01期)
皮丽宏,王俊阁,郭明丽,王荣国[10](2010)在《孤立性蝶窦疾病临床诊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孤立性蝶窦疾病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治方法,提高首诊准确率及治愈率。方法回顾分析37例孤立性蝶窦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结果及鼻内镜治疗效果。结果37例均经影像学检查见蝶窦占位,3例有骨质破坏;病理检查显示蝶窦炎症17例,真菌病9例,息肉6例,黏液囊肿3例,一侧真菌另一侧为囊肿1例,鳞状细胞癌1例。全部患者经鼻内镜蝶窦开放手术。随访6~18个月,全部病例检查蝶窦开口通畅,窦腔无分泌物,窦壁光滑,无复发。结论CT或MRI能早期发现孤立性蝶窦疾病,鼻内镜蝶窦开放术是治疗孤立性蝶窦疾病的首选术式。(本文来源于《河北医药》期刊2010年05期)
蝶窦疾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蝶窦位于鼻腔最后上方,解剖位置深在,部位隐蔽,而且蝶窦各壁毗邻许多重要结构,由于蝶窦良性病变早期症状无特异性,易于造成误诊或漏诊。为了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本文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28例蝶窦孤立炎症性疾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8年至2016年南京市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28例蝶窦孤立炎症性疾病,其中男13例,女15例,23~71岁,中位数年龄51岁。本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蝶窦疾病论文参考文献
[1].郭鹤龄.经鼻内镜等离子辅助技术在蝶窦及周围疾病的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8
[2].吴元庆,徐进敬,邓毅.蝶窦孤立炎症性疾病的诊治体会[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7
[3].吴静,齐少恒,王洪飞.孤立性蝶窦疾病12例临床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
[4].陈翊民,邱连升,邱金梅.孤立性蝶窦疾病的诊断及其鼻内镜手术治疗[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
[5].钟兆棠,梁敏志,陈泽.不同类型蝶窦开放治疗相关疾病[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3
[6].肖喜艳,巴云鹏,张玉杰,魏燕高.孤立性蝶窦疾病159例临床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2
[7].邱金梅,邱连升.孤立性蝶窦疾病的研究现状[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2
[8].刘晓涛,曹茂丽.蝶窦疾病25例误诊原因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1
[9].李阳,李智,张文,贾艳萍.使用T形管的嗅裂入路微创手术治疗孤立性蝶窦疾病的疗效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1
[10].皮丽宏,王俊阁,郭明丽,王荣国.孤立性蝶窦疾病临床诊治分析[J].河北医药.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