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双层经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体制,农地,集体,农村,家庭,农场,合作社。
双层经营论文文献综述
叶翔凤,易国棚[1](2019)在《创新集体经济实现形式赋予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以新内涵——70年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探索与经验总结》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集体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是党在农村长期执政和村级组织服务村民的关键所在。从微观层面看,体现双层经营体制的优越性,要靠发展集体经济、强化集体经济;从宏观层面看,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集体经济高度相关。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实践启示我们,在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为突破口,创新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盘活各类集体资产,实行股份合作和各种创新合作模式,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力,推进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断创新和协调发展,走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质量乡村振兴之路。(本文来源于《决策与信息》期刊2019年11期)
何也帅,杨镜非,陈飞雄[2](2019)在《基于双层规划的售电公司经营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电改大背景及可再生能源迅速发展情况下,售电市场急需建立一个符合中国电力市场改革进程的售电公司经营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双层规划的售电公司经营模型,该模型上层同时考虑售电侧的盈利最大化诉求和用电侧的购电成本最小化诉求,下层考虑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诉求。售电侧通过调整新能源发电电价吸引用户购买可再生能源发电电量;用户侧通过调整灵活负荷工作时间和功率,以及选择较便宜能源来降低购电成本。以园区主动配电网为物理载体的算例证明该模型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徐波澜,袁燕[3](2019)在《停业不停服务 改造不改热情》一文中研究指出“您好!我们加油站即将停业改造,为了不影响您用油,请于明后两天来站把您家的油桶灌满,我们给您优惠价格,包您满意。”湖北荆州监利石油汪桥加油站员工在加油站双层罐改造前夕逐一给农机客户打电话。汪桥站地处103省道汪桥镇,6公里范围内有两座社会加油站(本文来源于《中国石化报》期刊2019-07-25)
李刚[4](2019)在《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光明日报》发表复旦大学课题组理论文章《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新内涵》,较为系统地回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内涵”重要指示,值得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一阅。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即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家庭分散经营”与“集体统(本文来源于《巴中日报》期刊2019-06-14)
朱兆伟[5](2019)在《我国双层经营体制下集体农地产权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是我国一项基础性的制度安排,在我国城镇化率依然偏低,农业人口依然占比偏高,农业生产潜能面临危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足和粮食安全等问题交错迭加的当前,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变革和走向成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农地产权制度变革的核心议题是农地产权权利束在不同主体之间的配置变化,即农地产权结构的变化。本文通过把握集体农地产权主体和细分农地产权权利束之间的关系,从考察细分农地产权权利束在农地集体产权主体和承包地农户之间配置变化、配置效应及影响变革过程的各种因素的视角出发分析我国双层经营体制下集体农地产权制度的变革。依据我国集体农地产权制度的实际变革情况,从分析农地产权主体中的集体、农地处分权在集体和农户间的配置及农地收益权在集体和农户间的配置叁个方面,建立了“农地集体产权主体-集体农地流转和再分配制度-集体农地收益分配合约”的分析框架。我国农地集体产权主体是农地集体所有权的主体承担者,农地集体产权主体的完善程度直接决定这集体所有权的有效性,决定着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性。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农地集体产权主体受到原公社体制时期“叁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影响和改革开放后国家城市化发展导向战略主导下“有意的制度模糊”的影响,在法律规范中和农村现实实践中均呈现出模糊、混乱的问题。而农地集体产权主体模糊、混乱的情况使得农地集体产权主体很容易遭受行政权力的干涉和被村干部强势小集团控制,沦为侵犯农民权益的工具。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产生,我国农地产权配置变革趋向于不断充实承包地农户的农地权利,限制农地集体产权主体的农地权利,但由此也引发了许多无法克服的负面效应。因此,构建完善的农地集体产权主体成为我国农地集体产权制度变革的重要内容。本文提出应利用我国农村熟人社会的特点,在继承集体化时期形成的生产队(村民小组)范围内的农民集体基础上,构建集体农地产权主体和合理的农地集体产权主体内部治理结构,调整在行政村设立村委会的制度,变革“政社合一”的制度遗产和强势村干部小团体得以形成的制度土壤,以形成真正能够被农民认同和代表农民利益的农地集体产权主体。我国农地产权细分权利束包括农地占有权、使用权、处分权和收益权四项基本子权利。农村改革初期,在保留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集体拥有农地的所有权及其他子权利,集体成员农户获得农地的占有权、使用权和部分收益权,集体和农户成为相对独立的农地权利主体,我国农村地区形成“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因此,我国双层经营体制下的农地细分权利束配置,主要是农地处分权和收益权在集体和农户之间的重新配置。我国双层经营体制下,农地处分权在集体和农户之间的配置主要反映在集体农地调整权和农户农地流转权之间的变化。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地再分配制度和农地流转制度的变迁及引致的效应发现,我国农地处分权的配置呈现出集体农地处分权严格受限、个体农户农地处分权扩张的特征:农户获得充分的农地流转权、集体的农地调整权受到严格限制。而这一变革的意蕴是为了培育我国农村的土地市场,促进市场机制在我国农地资源的配置过程发挥作用和让农业经营主体获得稳定的农地经营预期。但是由于我国农地呈小农经营形态的这一根本国情限制,使得市场机制配置我国细碎化、固化的小块农地资源可能遇到严重的市场失灵问题。如在维护我国耕者有其田制度和农地细碎化治理的过程中,农地流转的市场机制面临着高昂的交易成本,而集体的农地调整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农地流转机制引致的这些负面效应。因此,需要在重构农地集体产权主体的基础上,赋予集体以合理的农地处分权权利。我国双层经营体制下,对于农地收益权配置来说,国家和基层政府虽然不是农地产权主体,却可以公权力主体身份参与农地收益的分配,从而对农地收益权在农地集体产权主体和承包地农户之间的配置产生重要影响,甚至是决定性影响。本文通过考察国家、集体和农户多个利益主体在农地收益上的分配合约关系,分析农地收益权配置变迁过程、影响因素、配置效应和问题。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农地收益权的配置呈现出集体农地收益权严格受限、个体农户农地收益权扩张的特征。国家、集体和农民围绕农地收益分配形成的合约关系被中央政府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下强制性改变,税费改革后,我国集体向承包地农户收取承包地租金的权利被废止。但是当国家和地方财政不足以支撑广大农村社区对公共品供给需求的时期,取消集体提留制度无疑会给集体范围的公共品供给和农业生产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需要构建新型集体与农户基于双层农地产权结构的收益分配合约。(本文来源于《中共中央党校》期刊2019-06-01)
刘士臣,唐琼[6](2019)在《联户生产增合力 抱团经营促增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龙镇农场通过不断探索,在6个管理区组建联户家庭农场25个,创建了以联户家庭农场为依托,大农场统筹小农场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2015年始,龙镇农场全面推进联户家庭农场体制机制,明晰了四项责权:耕地承包归属种植户;经营管理归属联户家(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经济报》期刊2019-05-20)
王超[7](2019)在《农村土地双层经营体制的物权重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讨论新修订《承包法》与《物权法》的衔接,发现《物权法》与新修订《承包法》的物权设置和权利接口不相匹配。为解决我国新时代"叁农问题",打破当前农地经营僵局并完成产业融合发展,既需要延续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又需要建立以土地经营权为基础的多元经营格局。因此,农村土地双层经营体制需要科学重述,应在当前编纂《民法典物权篇》中重新设置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和土地经营权的二元结构。(本文来源于《湖南警察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高帆[8](2019)在《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新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社会格局的变化,尤其是农地叁权分置改革之后,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内涵有了新的拓展:一是"农户分散经营"的经营方式出现了衍生形态,现阶段的"农户分散经营"是一种以土地经营权为依托、以土地配置效率提高为导向的"权利"经营方式,即农户可以选择自己经营承包的土地,也可以选择保留承包权、出让经营权;二是"农户分散经营"的不同方式存在着共存共生关系,双层经营体制既延续了此前的"集体统一经营—农户分散经营"的制度框架,又派生出农户经营新形态即小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并存;叁是"集体统一经营"的实现机制出现了重要转化,集体统一经营中的"集体"主要指村"两委"等行政组织,但也包括农民合作社等经济组织,"经营"则从土地发包延伸至土地利用监督、产业融合转型、公共产品供给等领域;四是农村不同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和利益结构出现了多元化,不同主体的经济关系突破了"集体—农户"的简单格局,并逐步转向集体组织、土地承包者、土地实际使用者之间的利益结构。(本文来源于《农村.农业.农民(B版)》期刊2019年04期)
孔繁晨[9](2018)在《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制度变迁及法律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一项最基本的经营制度。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本文从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制度变迁入手,总结其存在的法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本文来源于《农业经济》期刊2018年12期)
孔祥智[10](2018)在《把准新时代创新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核心》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9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要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不断提高农业经营效率。这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对于创新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新要求。(本文来源于《农村经营管理》期刊2018年11期)
双层经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电改大背景及可再生能源迅速发展情况下,售电市场急需建立一个符合中国电力市场改革进程的售电公司经营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双层规划的售电公司经营模型,该模型上层同时考虑售电侧的盈利最大化诉求和用电侧的购电成本最小化诉求,下层考虑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诉求。售电侧通过调整新能源发电电价吸引用户购买可再生能源发电电量;用户侧通过调整灵活负荷工作时间和功率,以及选择较便宜能源来降低购电成本。以园区主动配电网为物理载体的算例证明该模型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层经营论文参考文献
[1].叶翔凤,易国棚.创新集体经济实现形式赋予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以新内涵——70年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探索与经验总结[J].决策与信息.2019
[2].何也帅,杨镜非,陈飞雄.基于双层规划的售电公司经营模型研究[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9
[3].徐波澜,袁燕.停业不停服务改造不改热情[N].中国石化报.2019
[4].李刚.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内涵[N].巴中日报.2019
[5].朱兆伟.我国双层经营体制下集体农地产权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9
[6].刘士臣,唐琼.联户生产增合力抱团经营促增收[N].黑龙江经济报.2019
[7].王超.农村土地双层经营体制的物权重述[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9
[8].高帆.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新内涵[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9
[9].孔繁晨.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制度变迁及法律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18
[10].孔祥智.把准新时代创新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核心[J].农村经营管理.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