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调整行为论文-张子健

风险调整行为论文-张子健

导读:本文包含了风险调整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机构投资者,基金业绩,风险调整,工具变量法

风险调整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张子健[1](2019)在《机构投资者对基金业绩及风险调整行为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基金份额中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对基金业绩及风险调整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基金份额中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显着正向影响基金业绩。基金风险调整行为与基金业绩负相关,但是随着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的增加,风险调整对基金业绩的负向影响减小。通过两阶段工具变量法控制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本文研究结果说明,机构投资者在基金市场上起着重要的外部监管作用,能够减缓基金经理与投资者之间存在的代理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国物价》期刊2019年05期)

陈杨炀[2](2019)在《我国公募基金风险调整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募基金降低了个人投资者参与股市的门槛和风险,对稳定市场以及促进资本市场良性竞争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我国公募基金缺乏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投资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基金管理者追求规模增长,而投资者追求超额回报,两者利益并不一致。基金经理拥有信息优势,往往会因为自身利益而产生短期投机行为,损害投资者利益,加上我国资本市场尚未发展成熟,个人投资者大多缺乏专业理性的投资能力,在基金投资中多处于劣势方。通过分析基金经理的投资行为,建立市场监督约束机制,能有效抑制基金经理短期投机行为,解决委托代理问题,保障投资者利益。本文选取我国开放式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样本,基于投资者行为特征分析的新视角,探讨分析我国公募基金风险调整问题,系统研究其基本路径和作用机制。将基金投资者行为因素纳入考量,弥补了传统研究框架在分析基金风险调整行为时对投资者行为特征及其市场效应的忽视,有效解决了传统研究结论与现实不一致的问题。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历史业绩和基金资金流量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特征,业绩上涨能吸引大量的资金流入,而业绩下滑资金流出并不明显。该不对称性使得基金经理的风险调整行为获得不对等的“奖励”和“惩罚”,扭曲了业绩激励对基金风险调整行为的正反馈作用,导致基金经理的道德风险行为。此外,考虑投资者行为因素后,不同股市周期下基金经理的风险调整行为呈现出差异性。牛市中投资者倾向于追逐业绩,业绩上涨的资金流入效应强,输家基金由于前期业绩落后,业绩上涨空间更大,为提高业绩排名吸引资金流入,相比赢家基金,有更强的风险调整意愿。而熊市中投资者以风险防范为主,业绩上涨的资金流入效应弱,且熊市中业绩上涨的压力较大,输家基金风险调整意愿下降,而赢家基金为维持其业绩领先地位,持续吸引投资者资金流入,会依靠前期业绩领先的优势,承担更多的风险,因此在熊市中,赢家基金的风险调整意愿要明显强于输家基金。最后,本文还总结提出了基金风险调整行为在新视角下的基本路径和作用机制,进一步丰富了基金管理者行为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建立更加有效的市场约束和激励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13)

杨莹[3](2018)在《我国上市基金业绩排名对基金经理风险调整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截止2016年末最后一个交易日,我国基金市场中全部基金的当日资产净值已达91060.04亿元,与2006年同日资产净值相比,增长了十余倍,从数据上足以见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行业发展之迅猛。伴随基金之间竞争的日益加剧,基金经理年中及年末业绩的排名情况备受重视,通过观察和寻找数据间的关系发现,基金经理关乎业绩的相对排名是基金盈利能力的体现,直接反映了基金经理管理基金的能力,也间接导致了基金经理之间的竞争关系。许多研究者将此现象类比于锦标赛,年中锦标赛的结果会使得基金经理在下半年对所管理基金的投资组合中各投资品种的份额进行调整,从而对年末的业绩相对排名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也会最终体现在当年基金经理能够得到的年终奖数额以及下一年潜在的投资者数量等方面上。因此研究我国基金市场上是否也存在这种“锦标赛”,以及这种效应的存在形式和影响因素等问题,对投资者在基金市场中开展投资活动,以及国家层面履行监管职责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选择我国2012年-2016年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为研究样本,用以研究在我国基金市场上是否也存在“锦标赛”机制,即我国基金经理对下半年所做出的预期风险调整是否会受到上半年业绩水平的影响。本文首先运用列联表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对基金经理基于上半年业绩所做出的风险调整行为进行全样本研究,并逐步加入基金成立时间、基金规模等客观因素对总体情况进行更全面的解释;其次,再次运用列联表分析法与回归分析法对市场状态与基金经理风险调整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考察。(本文来源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期刊2018-06-30)

刘灿[4](2017)在《基金业绩排名对基金经理风险调整行为影响的定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基金业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步以来,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无论是市场份额还是投资者数量都在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将资金投入到各类证券投资基金中。在选择具体的基金产品时,收益率是人们首先考虑的因素。对于基金经理来说收益率越高,对自己就越有利。但是资本市场变幻莫测,较高的收益率有时往往需要投资者承担更大的风险。由于基金经理与投资者是委托代理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投资者对于代理人的投资决策并不能起到绝对的影响。在选择投资组合的风险大小时,基金经理考虑的因素不仅仅只有投资者利益,甚至可能会为了自身利益引发道德风险问题。基于上述可能性,国内外学者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但针对基金经理的风险调整问题并未达成一致意见。本文选取了2005-2015年的股票型开放式基金数据,将基金的相对业绩排名和基金经理的投资组合风险调整行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列联表分析、回归分析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在我国的基金市场,是否存在基金经理为了弥补前期业绩而提高风险的投资行为,以及在基金的自身及外部影响下,如不同的市场状况、不同的基金规模以及不同成立时间的基金中,这种风险调整行为是否存在差异。最后结果表明:(1)从2005年-2015年整体情况来看,赢家、平家和输家的风险调整行为确实存在显着差异,表现为风险调整比率与上期业绩好坏呈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前期业绩好的基金更倾向于高的风险调整比率。(2)在细分不同年度的基金表现时,我们发现基金的风险调整行为呈现出不同的年度特征。在2008年及2011-2015年不同业绩的基金的风险调整行为确实存在较为显着的差异,但是其他年份并没有较大的不同,特别是在较早的年份。但是随着时间推进,在2011年以后,差异逐渐突出。(3)根据各个年份表现出的特征,我们将2005到2015年按照牛市、熊市两种状态划分,结果发现在不同的市场状态下赢家、输家基金的行为各有不同。在牛市状态下,输家大部分会选择较高的风险调整率,熊市则相反。(4)在划分不同的成立时间时,管理资产规模大小及是否更换基金经理时,回归分析与分层列联表分析得出的实证结果不尽相同,一方面是因为列联表分析与回归分析本身就存在差异,另一方面也因为检验数据部分缺失,造成面板数据非平衡。但总体来看,列联表与回归分析得出的结论大部分是一致的。因此本文针对以上分析,提出了几个政策建议:从投资者角度来说,要加强投资者教育,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从基金经理的角度来说,要不断培养提高其择时能力,促进行业优胜劣汰;最后,从监管的角度,要根据市场状况及过往业绩,对基金经理的投资行为进行有效管控。(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兰雅[5](2017)在《经济周期波动下资本缓冲水平与风险承担行为动态调整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金融系统内部的顺周期特性,是导致此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巴塞尔委员会颁布《巴塞尔协议Ⅲ》,对于银行内部资本充足率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在2012年推出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提出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逆周期资本监管作为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组成部分,是国际金融市场监管改革中重要的方向之一。商业银行资本缓冲与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机制、不同银行是否表现出异质性特征,都是制定逆周期监管措施时的重要问题。本文对在宏观经济波动下,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资本缓冲水平与风险承担行为之间的动态调整过程和影响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本文引入了经济周期、资本监管等宏观影响因素,及贷款拨备、盈利能力、管理效率等微观影响因素,采用2006到2015年我国银行业市场中,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季度面板数据,构建回归方程,运用广义矩估计方法估计样本内的商业银行资本缓冲水平及风险承担行为的目标水平及动态调整过程。在实证分析阶段,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我国银行业市场资本缓冲水平和风险承担行为均呈现显着的逆周期特征;系统重要性商业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在资本与风险调整的过程中表现出异质性特征;在对商业银行资本金资本监管的压力下,我国商业银行表现出更高的风险倾向。在以往的研究中,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度量标准并未形成一致意见,因此本文创新性地分别使用表征信贷风险的不良贷款率和表征破产风险的Z值进行回归估计,得出了基本一致的结论。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已实行逆周期资本监管的国家和地区包括瑞典、挪威、香港和英国,我国并未开始强制实行逆周期资本监管措施。香港作为叁大金融中心之一,金融市场高度发达,金融创新较多。香港金融市场与大陆金融市场经济往来密切,在房地产市场与投资渠道等多方面均具有相似特征,因此本文在分析香港实施逆周期资本计提机制的基础上,论述大陆金融市场实施逆周期资本计提措施中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天津财经大学》期刊2017-05-01)

严武,熊航,凌爱凡[6](2016)在《公募基金年末业绩追逐与风险调整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我国公募基金追逐年末业绩对其风险调整行为的影响以及公募基金提高投资组合风险对业绩表现的影响,探讨了公募基金对高风险的追求是否能够带来更好的年末业绩。研究发现,前叁季度表现较差的公募基金、资金净流入量较大的公募基金倾向于在最后一个季度提高投资组合的风险;而公募基金在最后一个季度提高投资风险的策略并不能够显着改善其年终业绩表现。(本文来源于《财贸经济》期刊2016年09期)

王花兰[7](2016)在《我国开放式基金资金流量与风险调整行为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证券投资基金自诞生以来就存在着委托代理问题。基金投资者通过资金购买证券投资基金,按其持有份额享有基金的投资收益。然而基金经理与投资者双方利益可能不一致时,基金经理可能会为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侵害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在基金市场中,投资者"用脚投票"。由基金经理受托管理资产,根据基金合同,基金经理在资本市场选择一定的风险和收益的资产构建基金资产的投资组合,基金业绩的好坏是由基金经理的投资决策行为直接决定。选择基金就是选择基金经理,投资者根据基金经理的行为表现来进行基金的申购赎回。投资者的申购赎回导致基金资金的净流入和净流出直接影响了证券投资基金的规模,这又与基金经理的薪酬和职位升迁直接挂钩,那么基金经理会对投资者的申购赎回行为做出怎样的反应,进行怎样的基金投资组合的风险调整?这是目前学术界所忽略的并且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采用理论推导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开放式基金资金流量的角度出发,对开放式基金资金流量对基金经理的风险调整行为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及量化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基金风险调整行为的相关文献的梳理,我们选取我国2005—2014年的开放式偏股型、混合型共462只基金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通过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来进行本文的实证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基于资产组合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基金业绩锦标赛理论、绝对风险厌恶等理论基础分析了基金资金流量对基金风险调整行为的影响机制;(2)实证检验了基金行业的业绩锦标赛制度下的风险调整行为。借鉴Brown(1996)等人的二维分组列表法研究基金前期业绩好坏对基金后期风险调整行为的影响;(3)运用非平衡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基金资金流量对基金风险调整行为的影响;并按照不同的市场周期分组,分析在不同市场周期下的基金风险调整行为的差异;(4)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再次检验基金前期业绩排名对基金风险调整行为的影响;(5)检验基金风险调整的有效性。本文从证券投资基金的资金流量的角度分析其对基金经理风险调整行为的影响,得出了以下结论:(1)基金资金流量对基金风险调整行为具有显着的正的影响。基金在风险调整时对投资者的申购赎回行为带来的基金资金流量的变化会做出正反馈行为。基金资金流入越多,基金的风险承受能力越强,调整比率越大;(2)在牛市行情中,基金资金流量对基金风险调整的影响非常有限,而且这种影响并不显着;市场处于熊市行情时,基金资金流量对基金风险调整的影响系数更大,在熊市中资金流量对基金后期的风险调整的反馈作用更强;(3)基金前期业绩排名与基金风险调整比率成负相关关系,并且在1%的显着水平下显着,与Brown(1996)等学者用二维分组列表法得到的研究结果一样。前期业绩排名较后的基金,会加大基金投资组合后期的风险水平;(4)基金在后期的风险调整比率越大,基金未来业绩越低。基金在后期加大风险承担,不能获得相应的收益的提高,风险调整行为是无效的。最后,结合本文的研究结论从各个市场参与者的角度提出四点相关的政策建议:(1)建立投资者的申购赎回预测机制;(2)摆脱基金排名和历史业绩诱惑,培养价值投资理念;(3)规范基金经理的投资决策行为;(4)加强监管,防止基金管理公司过度冒险,竞争保护投资者利益。(本文来源于《江西财经大学》期刊2016-06-01)

周俊[8](2014)在《业绩排名对我国基金经理风险调整行为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行业的发展,基金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类基金业绩排名备受市场关注,尤其以年末的年度排名最受投资者和基金经理的追捧和重视。每年基金行业的这种业绩排名可以视为一项激烈的锦标赛,基金经理最终的目的是在竞赛中拔得头筹成为最终的赢家。目前我国基金的业绩考核主要基于短期相对业绩排名。年末只要在同类基金中取得比较好的名次,基金经理就可得到丰厚的年终奖奖励,这间接导致基金经理为了争夺排名可能采取投资风格较为激进的风险调整行为。相对业绩排名到底对基金经理的风险调整行为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基金经理和基金份额持有人之间双重的委托代理关系是否引发了其自利性的投资行为?这需要深入地研究和探讨。本文选择我国的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为研究样本,研究我国基金经理根据前期业绩所做出的风险调整行为及其经济效应。本文首先分别运用列联表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考察了基金经理根据前期基金业绩所做出的风险调整行为,以及股市周期、基金规模、基金成立时间等因素对这种行为的作用。之后,本文分别运用分组检验法和回归分析法,考察了基金业绩在基金经理做出风险调整策略后的变化,以及业绩排名是否引发了基金经理的道德风险。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基金经理的风险调整行为受到前期相对业绩排名的显着影响,且随着股市周期的变动呈现不同的特征。在牛市阶段,前期业绩排名落后的输家基金有更大动力增加基金的风险,在熊市阶段,前期业绩排名领先的赢家基金有更大动力增加基金的风险。2.管理不同类型基金的基金经理的风险调整行为具有差异性。成立时间短、管理资产规模小的基金的风险调整程度要大于成立时间长、管理资产规模大的基金。此外,更换基金经理并没有对实证结果的有效性产生影响,说明在我国基金经理的风险调整行为具有趋同性。3.基金业绩在基金经理做出风险调整后并没有得到显着的改善。目前我国基金业的业绩排名引发了基金经理的自利性行为,在薪酬激励的刺激下,基金经理会做出损害基金份额持有人的风险调整决策。(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4-03-26)

王燕鸣,蒋运冰[9](2013)在《薪酬激励、雇佣风险和预期偏差对我国开放式基金风险调整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2004-2011年普通股票型和混合偏股型开放式基金为研究对象,结合基金持股明细等数据,构造基金经理风险调整策略和行为代理变量——风险变更意愿,使用交叉表格分类法和非平衡面板的固定时间效应模型,检验了我国基金经理下半年风险调整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年中绩效稍逊的次优绩效基金经理提高风险的倾向最明显。虽然薪酬激励和雇佣风险激励对基金经理风险调整行为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最重要的风险变更驱动力是对上半年风险水平预期偏差的修正;同时,基金经理的平均任期长短也是影响风险调整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管理评论》期刊2013年11期)

张志慧[10](2013)在《商业银行资本缓冲与风险调整的行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年到2012年的季度数据,对商业银行资本缓冲与风险的短期调整行为运用3SLS进行实证分析,考察我国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资本缓冲与风险调整行为的异同。研究发现,在样本期内14家上市银行的资本缓冲变动与风险调整之间总体上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但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本缓冲变动最快且资本缓冲调整与风险调整之间的关系显着为正;而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调整最快,但风险调整与资本缓冲调整之间的关系不显着;大型商业银行的风险调整对资本缓冲变动最敏感,但资本缓冲调整对风险调整的影响不显着。本文的结论对于中国版巴Ⅲ实施后的情况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且对我国制定差别化监管政策和促进银行加强风险管理等有启示性作用。(本文来源于《南开大学》期刊2013-04-01)

风险调整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公募基金降低了个人投资者参与股市的门槛和风险,对稳定市场以及促进资本市场良性竞争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我国公募基金缺乏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投资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基金管理者追求规模增长,而投资者追求超额回报,两者利益并不一致。基金经理拥有信息优势,往往会因为自身利益而产生短期投机行为,损害投资者利益,加上我国资本市场尚未发展成熟,个人投资者大多缺乏专业理性的投资能力,在基金投资中多处于劣势方。通过分析基金经理的投资行为,建立市场监督约束机制,能有效抑制基金经理短期投机行为,解决委托代理问题,保障投资者利益。本文选取我国开放式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样本,基于投资者行为特征分析的新视角,探讨分析我国公募基金风险调整问题,系统研究其基本路径和作用机制。将基金投资者行为因素纳入考量,弥补了传统研究框架在分析基金风险调整行为时对投资者行为特征及其市场效应的忽视,有效解决了传统研究结论与现实不一致的问题。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历史业绩和基金资金流量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特征,业绩上涨能吸引大量的资金流入,而业绩下滑资金流出并不明显。该不对称性使得基金经理的风险调整行为获得不对等的“奖励”和“惩罚”,扭曲了业绩激励对基金风险调整行为的正反馈作用,导致基金经理的道德风险行为。此外,考虑投资者行为因素后,不同股市周期下基金经理的风险调整行为呈现出差异性。牛市中投资者倾向于追逐业绩,业绩上涨的资金流入效应强,输家基金由于前期业绩落后,业绩上涨空间更大,为提高业绩排名吸引资金流入,相比赢家基金,有更强的风险调整意愿。而熊市中投资者以风险防范为主,业绩上涨的资金流入效应弱,且熊市中业绩上涨的压力较大,输家基金风险调整意愿下降,而赢家基金为维持其业绩领先地位,持续吸引投资者资金流入,会依靠前期业绩领先的优势,承担更多的风险,因此在熊市中,赢家基金的风险调整意愿要明显强于输家基金。最后,本文还总结提出了基金风险调整行为在新视角下的基本路径和作用机制,进一步丰富了基金管理者行为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建立更加有效的市场约束和激励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风险调整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1].张子健.机构投资者对基金业绩及风险调整行为的影响研究[J].中国物价.2019

[2].陈杨炀.我国公募基金风险调整行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3].杨莹.我国上市基金业绩排名对基金经理风险调整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

[4].刘灿.基金业绩排名对基金经理风险调整行为影响的定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

[5].兰雅.经济周期波动下资本缓冲水平与风险承担行为动态调整过程[D].天津财经大学.2017

[6].严武,熊航,凌爱凡.公募基金年末业绩追逐与风险调整行为研究[J].财贸经济.2016

[7].王花兰.我国开放式基金资金流量与风险调整行为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6

[8].周俊.业绩排名对我国基金经理风险调整行为影响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4

[9].王燕鸣,蒋运冰.薪酬激励、雇佣风险和预期偏差对我国开放式基金风险调整行为的影响[J].管理评论.2013

[10].张志慧.商业银行资本缓冲与风险调整的行为分析[D].南开大学.2013

标签:;  ;  ;  ;  

风险调整行为论文-张子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