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强民富”“民富国强”不是文字游戏(论文文献综述)
封越健,魏众[1](2019)在《经济所90年发展回顾和未来展望》文中认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建所90周年国际研讨会"经济所90年发展回顾和未来展望"主题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封越健、魏众两位研究员主持。参加分论坛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经济所所长高培勇学部委员,经济所原副所长朱玲学部委员,经济所副所长朱恒鹏研究员;1940-1946年间经济所前身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所在地四川宜宾市、翠屏区、李庄的父老乡亲;"文革"后期1969-1972年间经济所建立的"五七干校"所在地河南息县的父老乡亲;曾经在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和经济研究所工作的已故前辈的亲属;经济所所友、荣休老同志和现职同志。
杨建晓[2](2018)在《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探析》文中研究指明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对推动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持久性、广泛性的关键作用。当代中国正处在重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党的十九大吹响了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响亮号角,明确了今后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发展路径,为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方向。对习近平的文化自信思想的研究是响应时代号召、适应社会需要的命题,有利于重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凝心聚气,为实现民族复兴熔铸精神之魂。本文剖析了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从世界文化大背景切入,追根溯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相关思想进行了认真梳理和总结,分析了习近平在继承和发展方面所做的贡献。本文还阐述了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主要内容。从价值观的角度梳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革命文化自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这三个方面,体现其文化自信思想的历史传承,阐释了文化自信的内涵。从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性的角度分析了文化自信的功能。从主体层面、客体层面、内容层面论述了文化自信的途径。另外,本文探究了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基本特征。概括了时代性、开放性和民族性三个方面的特征。最后,本文挖掘了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价值。本文认为,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思想、革命文化自信思想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思想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之效、走出现代道德困境之方、凝聚中华民族力量之魂。
辛志军[3](2018)在《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研究》文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条道路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经过无数艰难曲折,探索到的一条被事实所证明的成功的道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凝心聚力、艰苦奋斗的精神纽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打开的国门和互联网的广泛使用,西方社会思潮和社会不良思想对青年大学生不断地产生着冲击,形成着多样化的影响,这务必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警惕和防范其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和生力军,赢得青年就是赢得了未来,赢得了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也就赢得了这条道路继续发展所需要的人力和智力的支持,也就赢得了中国光辉灿烂的明天。大力推进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抵御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袭,是大学生道路认同教育的历史性重任,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如何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当代大学生的凝聚作用,如何赢得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如何增强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这是一个值得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管理工作者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多学科辨析,根据党的十八报告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定义,结合十九大报告新思想新理念新精神,概括出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应包括历史选择的认同教育、目标引领的认同教育、党领导地位的认同教育、基本国情的认同教育、中心任务的认同教育、发展布局的认同教育和发展路径的认同教育等七个方面的内容。本文针对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状况进行了调研,利用SPSS 15.0 FOR WINDOWS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对陕西15所院校的1860余份调查问卷分别从历史观、对资本主义认识、对社会主义认识,以及对两条道路的比较认识进行统计分析,把握了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对影响道路认同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辨析。本文进一步对当代大学生道路认同教育的原则、特点和需要处理好的关系等基本要求展开了学理分析,对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到今天百年来,在高等学校开展的道路认同教育进行了梳理,总结了成功经验,对美国、英国、德国和新加坡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本国学生开展道路认同教育的状况、内容、特点等进行了分析,总结其可以借鉴之处。根据以上研究,本文最终提出应通过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网络育人和环体育人等途径促进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树立道路自信,为提高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实效性途径进行了探索。
崔治忠[4](2018)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思想的三个维度》文中指出中华传统道德思想包含丰富的优秀价值理念、行之有效的道德培育模式、知行合一的道德践行方式,批判性继承和创造性发展这些优秀思想资源,有助于全社会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批判继承中华传统道德思想当中的对应价值理念,深化和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价值体系,确立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大价值公约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立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借鉴传统道德培育模式,由内而外,由己及人,依次生发出个人层面、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的价值取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借鉴中华传统的知行合一思想,引导人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为行,实现知行相资以为用。
徐园媛[5](2017)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四位一体”课程实施路径研究》文中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着中华民族最崇高的理想和最深远的追求,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高举立德树人的伟大旗帜,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等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点是要引导大学生把理论自在变为行为自觉,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级各类学校课程,引导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等教育教育阶段更好地融入课程,如何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由理论形态形态走向实践形态,是当前高校德育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技术性很强的前沿问题。本研究针对高校德育工作“价值认识模糊、目标和内容设置不合理、教育方法落后、形式单一”的问题,秉承习总书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大德”的新判断,运用了文献研究法、理论演绎法、调查研究法和实验法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四位一体”课程实施路径研究。首先站在本体论视角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进行意蕴解读,接下来运用理论演绎法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德心共育”原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态度形成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交互作用论等方面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实施路径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运用调查研究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课程情况进行现状考察,并从思路、目标、内容、特征、保障等维度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实施路径的构建。最后在实践操作层面,通过实验法验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四位一体”课程实施路径的效果。本研究按“问题缘起→理论框架→现状透析→课程实施路径的构建→课程实施路径的运行”的线路开展研究工作,在充分考虑大学生心理接受规律、价值观形成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实施路径的构建与运行。通过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的三个分析单元和六个逻辑层进行研究,揭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的三种状态。第一分析单元,通过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的内在逻辑层和外在逻辑层的分析,阐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的“应然状态”。第二分析单元,通过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的现状考察逻辑层和困顿反思逻辑层的分析,揭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的“实然状态”。第三分析单元,通过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实施路径“构建”逻辑层和“运行”逻辑层的分析,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的“必然状态”。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探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现机理,解决课程现状与大学生内在心理接受这一矛盾是本研究的第一个重点,也是难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学科知识传授,其课程特点与专业性学科知识课程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在人的心灵上开展教育,更强调解决“价值选择问题”。如何从从理念、目标、内容、特征、保障等方面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实施路径,这是本研究的第二个重点也是难点。本研究除导论和结束语外,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首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本体论分析。主要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内在逻辑、理论创新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现机理。主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构的三个子系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规律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的特征和功能进行了描述。第二章分析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实施路径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研究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实施路径研究的逻辑起点;“德心共育”原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实施路径研究的理论支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实施路径研究的思想基础;其他教育理论如态度形成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交互作用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实施路径研究具有借鉴作用。第三章通过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的现状进行考察,揭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的“实然状态”。本研究围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认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效果的认同进行调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是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词的认同。对课程效果,主要从课内教学效果、课外活动效果、文化熏陶效果、课程实施策略四个方面进行了现状分析。本次研究对象为在校大学生,问卷调研涉及四川、贵州、重庆三省的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2000余名学生,在定量和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校开展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的认同度存在一定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主渠道课程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支撑点;教育回归生活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心理接受点;实践课程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突破点;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整合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着力点。第四章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的困顿进行了反思,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面临的危机。本研究认为:宏观层面的危机表现为政策的过于宏观导致课程的执行力下降;中观层面的危机表现为认识上的偏差导致课程结构的分离;微观层面的危机表现为课程目标的泛政治化、课程内容的知识化以及课程实施方法的反生理倾向化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虚化。同时,本研究认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分离的矛盾、知性教育背景下教育与生活的分离是我们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第五章构建了“内外协同”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四位一体”课程实施路径。“四位”是指:课内教学、课外活动、文化熏陶、自我修为,“一体”是指:课内教学、课外活动、文化熏陶、自我修为这四者形成合力,共同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课内教学属于学科课程;课外活动包括团学活动和社会实践,属于活动课程;文化熏陶指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属于隐性课程。自我修为是课程实施中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种课程实施技术。“四位一体”包含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和课程实施技术,这四者缺一不可,不可分割。“四位一体”课程实施路径的逻辑关系是:课内教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的主要形式,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渠道,为课外活动和文化熏陶奠定了理论基础,为课外活动指明方向、明确目的,深化其功能。课外活动拓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的领域,巩固了从课内教学中获得的理论知识,促进了理论的内化。文化熏陶对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产生了强有力的影响,从情感方面增强效果。课内教学所获得的知识可以在课外活动和文化熏陶中拓展和加深,课外活动和文化熏陶中所发现的问题可以在课内教学中化解与升华。课内教学、课外活动、文化熏陶三者形成合力,自我修为贯穿于三者之间——课内教学中,渗透着自我修为,通过课内教学,大学生的认知得到提高;课外活动中,渗透着自我修为,通过参与活动,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得到矫正;文化熏陶中,渗透着自我修为,通过文化熏陶,大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课内教学、课外活动、文化熏陶、自我修为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四位一体”课程实施路径。此外,为了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四位一体”课程成效显着,还应该建立大学生心理互助成长联盟,为课程实施提供主体支撑;建设校园心理环境,为课程实施提供基础保障。第六章论述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四位一体”课程实施路径的运行。首先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接受活动进行了解析,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四位一体”课程实施路径运行的要素进行了分析。本研究认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四位一体”课程实施路径的运行包括三个系统元素,即接受主体(受教育者)、接受中介(课程内容)和接受客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系统循环,即方案实施、信息反馈、方案调整、效果评价;七个渐进过程,即注意信息、保持信息、接受信息、心理内化、改变认知、转变态度、影响行为。由此助推教育由物理过程向心理过程转化,进而表现出相应的外化行为,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理论自在变为行为自觉。进一步,本研究选取了重庆市某高校部分学生作为代表,设置了实验组和对照组,用实验的方法论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四位一体”课程的效果。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本研究认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四位一体”课程实效明显。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站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运用课程论的基本原理来探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问题,首次将“德心共育”的理念运用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实施路径研究中,构建了包括理念、目标、内容、特征、保障等在内的“四位一体”课程实施路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要素转变成实验干预条件运用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实施中,研究其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实验班和对照班的相关统计数据,提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经过四年的潜心研究和实践探索,虽然相关研究成果荣获了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但是,本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主要包括:(1)研究样本不够丰富;(2)研究工具尚需优化。这是在后续进一步研究中努力的方向。
易刚[6](2017)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认同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中面临的一个重要理论任务和现实课题。核心价值观概括得再好,如果没有得到人民大众的认同,在现实生活中就不能变为改造世界的实践力量。那么,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的原因是什么?机理和规律又是什么?显然,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究的。换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实现和提升,不是想当然的,而是遵循一定机理的。因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机理的探寻、挖掘与梳理,无疑有助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权威性和规律性,进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成效。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机理,首先需要厘清机理与机制、认同机理与认同机制、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相关概念,借鉴与认同相关的认知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知识,进而增强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实现多学科交叉协同创新。鉴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认同是动态性和静态性相结合的过程,所以,从历时性和共时性视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机理进行探寻和分析,就显得尤为必要。论文创造性地借助发生学原理,大胆提出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不断生成和发展、从低级向高级、不断丰富和拓展的过程。正因为如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机理从历时性视域分为四个部分,即生发机理、接受机理、内化机理、外化机理,即遵循大众“由外到内”再“由内到外”之认同过程,遵循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从无到有、从萌芽到生成、从低级到高级之转变过程的原理或理路。换言之,认同包括认同的生发、接受、内化、外化四个层面。无疑,生发机理是实现大众认同的基础,是大众接受、内化、外化之逻辑起点和现实根基,是推进大众认同的切入点和生长点。生发机理主要体现在内生机理、外生机理、价值机理三个维度。内生机理主要体现在精神上的需要、大众认识能力的形成两个层面;外生机理主要体现在社会的期望和大众的社会化需要两个方面;价值机理主要体现在核心价值观是否科学合理和是否满足大众生存发展之需两个维度。正是基于主体(大众——内生)、环体(环境——外生)、客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生发。众所周知,认同是不断深化之过程。一般而言,认同是从低级的感性认同向高级的理性认同和价值认同层层推进的。从而,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也将经历感性认同、理性认同、价值认同之进路,这是因为这一过程正好体现了大众认同由萌芽到发生、由发生到成熟、由成熟到形成之动态过程。接受机理主要探讨如何实现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性认同之内在原理或理路。鉴于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是通过一系列地感应、压力、吸引活动实现的。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的接受机理可以进一步分为感应机理、压力机理、吸引机理三个维度。感应机理主要体现在刺激反应和“灌输”原则两个维度;压力机理主要包括横向压力(舆论的压力)和纵向压力(社会规范性压力)两个方面;吸引机理主要体现在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先进性以及表述的大众性两个层面。内化机理主要研究如何达成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同之活动原理或理路。鉴于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化是在认知、情感、评价的基础上实现的。由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内化机理还可以进一步分为认知机理、情感机理、评价机理三个维度。认知机理是基础,认知机理主要体现在学习涵化和思潮引导两个维度;情感体验是助推,情感机理主要体现在坚持人文关怀和典型示范两个层面;价值评价是关键,评价机理主要体现在在利益共享和利益均衡两个方面。遵循上述机理,才能实现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化。外化机理探析了如何实现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及其自觉践行的内部原理或理路。鉴于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化是通过融入生活、协同参与、信仰确立实现的。为此,外化机理主要体现在融入机理、参与机理、信仰机理三个维度。其中,融入机理主要体现在融入大众生产生活和融入大众的精神世界两个方面;参与机理主要体现在宏观上社会协同和微观上人人参与两个层面;信仰机理主要体现对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和在现实生活之中的实践体验两个维度;通过上述机理的综合作用,才能使大众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从自发行为转化为自觉行为,从偶然行为转化为习惯行为,进而生成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即践行。最后,从共时性维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各机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创造性地提出生发机理、接受机理、内化机理、外化机理之间是并列平行关系、前后相继关系、有机统一关系,进而从整体上把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机理的研究。
冯殿华[7](2017)在《运用传统节日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文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既符合了我国当前社会发展要求,又借鉴了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传统节日文化是最具活力和影响力、最具民族特色和个性的文化,它集中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可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资源和载体。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主力军。引导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事关大学生成长成才、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传统节日文化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对于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本文除引言与结语部分外,正文由四部分内容构成:第一部分为传统节日文化及其相关理论概述。重点是论述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着的价值理念和传统节日文化的特征,为下文进一步阐述运用传统节日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行性夯实基础。第二部分为运用传统节日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行性分析。重点分析传统节日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联系,阐述运用传统节日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独特优势。第三部分为运用传统节日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现状分析。主要是查找运用传统节日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困境,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为下文提出相应对策奠定基础。第四部分为运用传统节日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主要从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的优质资源、借鉴传统节日文化的表现形式、增强大学生的传统节日文化认同和善用传媒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张志兵[8](2017)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富伦理建设研究》文中认为财富伦理是指国家、社会、个人对于财富所持的价值观念和态度,以及在各种因为财富而导致的社会关系中所应遵循的伦理原则与道德规范。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国家层面的财富伦理、社会层面的财富伦理、个人的财富道德修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富伦理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财富领域的具体践行。它的目的是要通过确立财富伦理规范,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财富活动进行规范、约束和引导,使国家、社会、个人按照社会主义财富伦理的要求从事财富创造、分配、交换、消费活动,并协调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当代中国创造了极为丰裕充沛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由于各种原因,产生了国富民富不协调、社会财富心态失衡、个人道德修养缺失等失范现象,其解决途径就是要进行财富伦理建设。加强财富伦理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破解当代社会财富问题的现实要求,是一个必要而且紧迫的时代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富伦理建设具有广泛的思想基础。中国传统社会的财富道德观念,西方文明的财富伦理思想,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财富伦理的精神,都是其借鉴和批判继承的思想理论资源。建立在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财富观,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富伦理建设确立了方向和指导性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富伦理建设的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在国家层面,基本目标是确保制度正义,倡导体面劳动,追求富强幸福;在社会层面,基本目标是和谐协调,信用社会,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在个人层面,基本目标是使每个人都具有勤勉敬业的创富精神,培育人的发展能力,培育起见利思义、乐于奉献的奉献精神。为了实现这一系列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富伦理建设中,必须遵守人本性、层次性、互利性等三条基本原则,遵循时代性、科学性、民族性等三个基本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富伦理,就是要按照上述目标、原则和要求,构建当代中国财富伦理规范并付诸实践。在国家层面,其具体规范是节用裕民俭以治国、生产分配公平正义、民富为先藏富于民;在社会层面,其具体规范是以富为荣、以德致富、友善互助;在个人层面,其具体规范是凭良心创造财富、按理性消费财富、存仁慈回馈社会。要落实这些具体规范,要求在国家层面加强制度建设、构建科学的财富伦理制度;在社会层面培育先进的财富伦理文化、养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在个人层面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培养高尚的财富伦理品质。
阮黄梅(Nguyen Hoang Mai)[9](2017)在《越南新闻出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文中提出在越南共产党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将新闻和出版视为思想文化阵地上的两个至关重要的部分,是越南共产党始终坚持的观点。新闻是动员人民参加革命运动、鼓励表扬典型模范、反抗恶势力的有效宣传工具,而出版则因其特殊性对社会发展及精神文明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新闻出版活动已有了飞跃性的进步,数量与质量均有显着的增加,其地位及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虽然越南国内外演变复杂快速,但是新闻出版仍然坚持正确思想、政治导向,仍能贴近生活和改革事业,而且激发了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大关注。此外,新闻出版活动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胡志明思想的维护及发展工作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对于已经或正在需要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也发挥重要的作用。从职业道德方面上看,大部分新闻出版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总体上已充分表现了对党、国家、人民利益的忠诚;发现和报道了许多新因素和先进典型;积极斗争反对社会生活中的恶劣现象、消极表现;有意识主动保护和发挥越南民族传统、特色文化。在新闻出版活动中,从业人员爱岗敬业,始终保持与单位、人民、公众的紧密联系,创作出有价值和意义或具有高社会政治素养的作品日益增多。新闻出版活动的这些成果和贡献均有利于提高党、国家以及制度的公信力,为国家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建设与发展创造出强劲的驱动力。长期以来越南新闻出版在活动实践上存在着不少缺点和令人担忧的缺陷,尤其是违背职业道德问题。其表现如下:有一部分新闻出版单位的活动缺乏敏锐性,不仅尚未做好思想、文化功能和参加管理、社会监督职能,而且还具有远离宗旨、目的、远离党领导和国家管理的表现。一部分新闻出版单位被卷入商业化潮流,过于追求满足部分受众的低级嗜好;所公布的信息存在漏洞、缺陷,恶势力利用来对抗、妨碍党和国家。然而反对错误的言论和信息的工作仍未受到高度的注重,仍然缺乏敏锐性和说服力。一部分新闻机构不注重新闻的真实性,公布出失实信息,严重危害到劳动人民的生活或企业组织的信誉和利益,危害到个人名誉和自尊。侵犯着作权犯罪现象日益严重,印刷、复制侵权盗版现象日益增多。因此,除了继承并发展党与国家所制定的文件中具有道德内涵的标准和崇高的传统道德准则以外,也要革新从业人员的标准以及工作在不同领域的职业道德准则,尤其是新闻出版领域,以适应新的发展环境和条件,满足时代的潮流、任务和工业化、现代化的要求。
郑晶晶[10](2017)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之下、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广泛借鉴世界文明发展有益成果而形成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的先进价值观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选择。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崇德向善的民族,一直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长在中华民族的肥沃土壤之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气质,彰显着中华民族特殊的精神风貌,传播着中华民族美好的精神品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的追求、社会的向往、人民的期盼,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同时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是新时期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今天,我们找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并不是简单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机械对应,而是要做到"四个讲清楚",要在二者的内在关联之中立足当代并把握未来,要将几千年来的优秀文化资源与现代价值观念对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代魅力。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这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学界目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形成研究综述;厘清本文的研究思路以及研究的基本方法。第二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概述。这一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理论上的探源,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生成逻辑,界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学理阐释。第三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这一章主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关联的多种可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关联的多维必然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关联的多重意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第四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溯源。这一章按照历史发展的逻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溯源,即阐释了诚实守信的道德基石、勤勉敬业的精神凝聚、厚德仁爱的品行镜鉴、和合故能谐的思想境界、民富国强的目标追求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五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超越。这一章主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新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新延展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征的新彰显"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六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章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每一具体内容出发,逐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路径进行探索,分别为: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恪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二、“国强民富”“民富国强”不是文字游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强民富”“民富国强”不是文字游戏(论文提纲范文)
(2)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 |
(一)时代背景 |
1.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
2.坚定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需要 |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
4.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
(二)思想渊源 |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思想 |
3.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文化自信思想 |
二、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内容 |
(一)文化自信的类型 |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 |
2.革命文化自信 |
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 |
(二)文化自信的功能 |
1.事关国运兴衰 |
2.事关文化安全 |
3.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 |
(三)文化自信的途径 |
1.主体层面:增强国民文化自信的意识 |
2.客体层面:夯实文化自信的物质基础 |
3.内容层面:奠定文化自信的实体保障 |
三、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特征 |
(一)时代性 |
(二)开放性 |
(三)民族性 |
四、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现实价值 |
(一)增强我国综合国力之效 |
(二)走出现代道德困境之方 |
(三)凝聚中华民族力量之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1.1 历史的感悟 |
1.1.2 现实的感召 |
1.1.3 新时代的要求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的现状 |
1.3.1 国内外关于“认同”的研究 |
1.3.2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研究 |
1.3.3 关于大学生与道路认同的研究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创新 |
第2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视域下的道路认同 |
2.1.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道路认同 |
2.1.2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道路认同 |
2.1.3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与道路认同 |
2.1.4 历史唯物主义观与道路认同 |
2.2 思想政治教育学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 |
2.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基本范畴 |
2.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基本规律 |
2.3 心理学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 |
2.3.1 客观认知:道路认同教育的起点 |
2.3.2 情感共鸣:道路认同教育的重点 |
2.3.3 思维想象:道路认同教育的深化 |
2.3.4 理性选择:道路认同教育的内化 |
2.3.5 意志行为:道路认同教育的升华 |
第3章 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的内容 |
3.1 历史选择的认同教育 |
3.1.1 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 |
3.1.2 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 |
3.2 目标指引的认同教育 |
3.2.1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3.2.2 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 |
3.2.3 共同富裕的价值导向 |
3.2.4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国梦的战略目标 |
3.3 党领导地位的认同教育 |
3.3.1 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合法性 |
3.3.2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必要性 |
3.3.3 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性保障执政的长期性 |
3.4 基本国情的认同教育 |
3.5 中心任务的认同教育 |
3.5.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
3.5.2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内容 |
3.5.3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途径 |
3.5.4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现实发展的需要 |
3.6 发展布局的认同教育 |
3.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 |
3.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
3.6.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
3.6.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道路 |
3.6.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发展道路 |
3.7 发展路径的认同教育 |
3.7.1 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
3.7.2 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
第4章 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的现实状况 |
4.1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状况调查设计 |
4.1.1 问卷设计 |
4.1.2 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 |
4.1.3 问卷发放和统计 |
4.2 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状况的实证调研分析 |
4.2.1 社会主义发展史观分析 |
4.2.2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道路比较分析 |
4.2.3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 |
4.3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中的主流 |
4.3.1 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
4.3.2 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和价值追求 |
4.3.3 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4.3.4 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
4.4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中的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1 道路发展历程认知欠缺 |
4.4.2 社会主义理论内涵认知不准确 |
4.4.3 社会主义制度认知不清晰 |
4.4.4 社会主义比较性优势认知不足 |
4.4.5 部分学生价值观认知受西方影响较重 |
4.5 调研分析结论 |
4.6 影响当代大学生道路认同的主要因素 |
4.6.1 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 |
4.6.2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挫折 |
4.6.3 社会负面现象的影响 |
4.6.4 价值多元化的博弈 |
4.6.5 社会思潮的冲击 |
4.6.6 思想政治工作的弱化 |
4.6.7 家庭教育因素与个人心理因素 |
第5章 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的基本要求 |
5.1 大学生道路认同教育的基本原则 |
5.1.1 正确导向原则 |
5.1.2 实事求是原则 |
5.1.3 以人为本原则 |
5.1.4 灌输引导原则 |
5.1.5 全面渗透原则 |
5.1.6 多层推进原则 |
5.1.7 激励驱动原则 |
5.1.8 以身示范原则 |
5.2 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的基本特点 |
5.2.1 社会性 |
5.2.2 计划性 |
5.2.3 引导性 |
5.2.4 渐进性 |
5.2.5 复杂性 |
5.2.6 实践性 |
5.3 大学生道路认同教育所需要处理好的关系 |
5.3.1 理论与现实相联系 |
5.3.2 主导与多样相协调 |
5.3.3 灌输与说服相配合 |
5.3.4 课堂与实践相贯通 |
5.3.5 社会性与个体性相统一 |
5.3.6 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
第6章 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的历史沿革与成功经验 |
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道路的选择与认同教育 |
6.1.1 革命初期与大革命时期 |
6.1.2 土地革命时期 |
6.1.3 抗日战争时期 |
6.1.4 解放战争时期 |
6.2 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 |
6.2.1 从建国至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期 |
6.2.2 社会主义改造后至改革开放前正确的或比较正确的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 |
6.3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 |
6.3.1 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的道路认同教育 |
6.3.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的道路认同教育 |
6.3.3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道路认同教育 |
6.3.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道路认同教育 |
6.4 道路认同教育的成功经验 |
6.4.1 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6.4.2 坚持实事求是为基本原则 |
6.4.3 坚持加强思想建设为根本保障 |
6.4.4 坚持实践需要为逻辑起点 |
6.4.5 坚持以人为本为育人理念 |
6.4.6 坚持打造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为核心骨干 |
第7章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道路认同教育及其启示 |
7.1 美、英、德、新的道路认同教育 |
7.1.1 美国的道路认同教育 |
7.1.2 英国的道路认同教育 |
7.1.3 德国的道路认同教育 |
7.1.4 新加坡的道路认同教育 |
7.2 美、英、德、新道路认同教育的特点 |
7.2.1 美国道路认同教育的特点 |
7.2.2 英国道路认同教育的特点 |
7.2.3 德国道路认同教育的特点 |
7.2.4 新加坡道路认同教育的特点 |
7.3 美、英、德、新道路认同教育的启示 |
7.3.1 引进“政治社会化”合理内核 |
7.3.2 开展广泛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
7.3.3 加强隐性教育和渗透教育的力度 |
7.3.4 打造合力教育系统网络 |
7.3.5 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
7.3.6 重视社会实践的成长功能 |
第8章 增强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
8.1 课程育人:推动大学生道路认同教育时代化 |
8.1.1 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8.1.2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 |
8.1.3 抓好课程思政教学工作 |
8.2 实践育人:实现大学生道路认同教育多维化 |
8.2.1 推广实践体验促进自我教育 |
8.2.2 提高社会实践质量 |
8.2.3 加强党团建设和红色教育 |
8.2.4 丰富教育实践的方法 |
8.3 管理育人:强化大学生道路认同教育责任制 |
8.3.1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 |
8.3.2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 |
8.3.3 加强全体教职工思想建设 |
8.4 网络育人:推进大学生道路认同教育信息化 |
8.4.1 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动权 |
8.4.2 强化网络教育主阵地 |
8.4.3 净化网络环境 |
8.5 环体育人:构建大学生道路认同教育长效机制 |
8.5.1 营造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同社会环境 |
8.5.2 营造“三位一体”的道路认同教育架构 |
8.5.3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思想的三个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吸收中华优秀传统道德理念 |
二、继承中华传统道德培育模式 |
三、借鉴中华优秀传统道德践行方式 |
(5)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四位一体”课程实施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应然所趋:时代发展和社会转型对高等教育工作提出的要求 |
(二)实然所迫:高校德育工作的“轻德”现象 |
(三)必然所向: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 |
(二)四位一体 |
(三)课程实施路径 |
三、文献综述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 |
(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研究 |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实施路径的研究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三)研究框架与内容 |
(四)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 |
第一章 彰显与明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的意蕴解读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体论分析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创新 |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现机理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构的三个子系统 |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规律 |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的特征描述 |
(一)主导性与主动性 |
(二)情感性与情境性 |
(三)实践性与实效性 |
(四)人本性与人文性 |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的功能解析 |
(一)发展功能 |
(二)稳定功能 |
(三)和谐功能 |
(四)育人功能 |
(五)审美功能 |
第二章 寻根与探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实施路径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实施路径研究的逻辑起点 |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 |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指明了体验途径 |
(三)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确立了根本方法 |
二、“德心共育”原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实施路径研究的理论支点 |
(一)德育与心育 |
(二)“德心共育”的涵义、目标与特性 |
(三)“德心共育”的注意事项 |
(四)“德心共育”原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实施路径研究的启示 |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实施路径研究的思想基础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教育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实施路径构建的重要基石 |
四、其它教育理论的借鉴 |
(一)态度形成理论及其启示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启示 |
(三)交互作用论及其启示 |
第三章 调研与探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现状的实然考察 |
一、调研设计 |
(一)调研意图 |
(二)调研思路 |
(三)调研内容 |
(四)问卷调查法的运用 |
(五)访谈法的运用 |
二、问卷调查法的运用 |
(一)问卷设计 |
(二)问卷测试与筛选 |
(三)信度检验 |
(四)效度检验 |
(五)正式问卷调查 |
(六)调研结果分析 |
三、研究发现 |
(一)主渠道课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支撑点 |
(二)实践课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突破点 |
(三)教育回归生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心理接受点 |
(四)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整合: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着力点 |
第四章 危机与反思: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现状的时代困顿 |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的危机 |
(一)宏观:政策的过于宏观,导致课程的执行力下降 |
(二)中观:认识上的偏差导致课程结构的分离 |
(三)微观:课程目标的泛政治化、课程内容的知识化以及课程实施的反生理倾向化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虚化 |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现状的反思 |
(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分离的矛盾 |
(二)知性教育背景下教育与生活的分离 |
第五章 建构与生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四位一体”课程实施路径的构建 |
一、“四位一体”课程实施路径构建的基本思路 |
(一)贯穿一种理念:“德心共育”理念 |
(二)融合两种理性:工具理性、价值理性 |
(三)掌握三种逻辑:学科逻辑、心理逻辑、生活逻辑 |
(四)打通四个世界:符号世界、价值世界、生活世界、意义世界 |
二、“四位一体”课程实施路径的目标 |
三、“四位一体”课程实施路径的内容 |
(一)课内教学——利用学科课程夯实理论基础 |
(二)课外活动——利用活动课程促进知行合一 |
(三)文化熏陶——利用隐性课程激发价值情感 |
(四)自我修为——主体自我建构,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升华 |
四、“四位一体”课程实施路径的特色 |
(一)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和谐互动 |
(二)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价值互补 |
五、“四位一体”课程实施路径的基本保障 |
(一)建立大学生心理互助成长联盟,为课程实施提供主体支撑 |
(二)建设心理环境,为课程实施提供基础保障 |
第六章 实践与运行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四位一体”课程实施路径的运行 |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接受活动解析 |
(一)几个基本概念 |
(二)接受的要素分析 |
(三)新时期大学生接受心理的新特点 |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四位一体”课程实施路径运行的因素分析 |
(一)三个系统元素 |
(二)四个系统循环 |
(三)七个渐进过程 |
(四)运行过程 |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四位一体”课程实施路径运行的实验验证 |
(一)实验目的 |
(二)被试选取 |
(三)实验方法 |
(四)实验实施 |
(五)实验结果 |
(六)结论 |
结语 进步与升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四位一体”课程实施路径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反思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由来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由来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总体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总体框架 |
第2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机理的基本理论 |
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机理的相关概念 |
2.1.1 政治认同与价值认同 |
2.1.2 认同机制与认同机理 |
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概述 |
2.2.1 价值、价值观、核心价值观 |
2.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定位 |
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机理的知识借鉴 |
2.3.1 传播学知识借鉴 |
2.3.2 认知心理学知识借鉴 |
2.3.3 社会心理学知识借鉴 |
2.3.4 教育心理学知识借鉴 |
2.3.5 社会学知识借鉴 |
第3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生发机理 |
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生发机理内涵 |
3.1.1 生发的涵义 |
3.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生发机理涵义 |
3.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生发过程 |
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生发机理分析 |
3.2.1 内生机理 |
3.2.2 外生机理 |
3.2.3 价值机理 |
3.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生发机理应用 |
3.3.1 不断发展生产力,满足大众的各种需要 |
3.3.2 利用社会化组织,增加大众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
3.3.3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众生存发展的价值引领 |
第4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接受机理 |
4.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接受机理内涵 |
4.1.1 接受的涵义 |
4.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接受机理涵义 |
4.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接受过程 |
4.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接受机理分析 |
4.2.1 感应机理 |
4.2.2 压力机理 |
4.2.3 吸引机理 |
4.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接受机理应用 |
4.3.1 国家倡导确立与推广,增强大众对核心价值观的感应度 |
4.3.2 营造舆论与法律保障,增强大众对核心价值观的压力度 |
4.3.3 继续凝练核心价值观,增强大众对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度 |
第5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内化机理 |
5.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内化机理内涵 |
5.1.1 内化的涵义 |
5.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内化机理涵义 |
5.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内化过程 |
5.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内化机理分析 |
5.2.1 认知机理 |
5.2.2 情感机理 |
5.2.3 评价机理 |
5.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内化机理应用 |
5.3.1 以理服人——增强核心价值观的说服力 |
5.3.2 以情感人——增强核心价值观的亲和力 |
5.3.3 价值评价——增强核心价值观的行动力 |
第6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外化机理 |
6.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外化机理内涵 |
6.1.1 外化的涵义 |
6.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外化机理涵义 |
6.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外化过程 |
6.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外化机理分析 |
6.2.1 融入机理 |
6.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外化机理应用 |
6.3.1 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寓上下功夫 |
6.3.2 协同参与,形成合力 |
6.3.3 实现价值认同,让民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
第7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各机理之间的关系 |
7.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各机理之间的并列平行关系 |
7.1.1 不分主次 |
7.1.2 互不决定 |
7.1.3 互不包含 |
7.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各机理之间的前后相继关系 |
7.2.1 时间性关系 |
7.2.2 链条性关系 |
7.2.3 发展性关系 |
7.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各机理之间的有机统一关系 |
7.3.1 相互依赖 |
7.3.2 相互制约 |
7.3.3 有机统一 |
结语遵循大众认同机理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认同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7)运用传统节日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本文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
2.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一、传统节日文化及其相关理论概述 |
(一) 传统节日文化的含义 |
1.节日 |
2.传统节日 |
3.传统节日文化 |
(二)传统节日文化的主要价值理念 |
1.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 |
2.忠义担当的家国情怀 |
3.和合大同的社会理想 |
4.尊老孝亲的传统美德 |
5.刚健有为的君子人格 |
6.热爱生命的人本精神 |
(三)传统节日文化的主要特点 |
1.周期性 |
2.全民性 |
3.体验性 |
二、运用传统节日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行性 |
(一)传统节日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思想上的共通性 |
1.国家目标上的共通性 |
2.社会追求上的共通性 |
3.个人要求上的共通性 |
(二)传统节日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功能上的相似性 |
1.政治凝聚功能 |
2.文化传承功能 |
3.道德养成功能 |
(三)运用传统节日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独特优势 |
1.增强培育环境的感染力 |
2.增强培育过程的渗透力 |
3.增强培育结果的持久力 |
三、运用传统节日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分析 |
(一)存在的现实困境 |
1.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物质化 |
2.传统节日文化形式单一化 |
3.传统节日文化功能衰弱化 |
4.传统节日文化宣传肤浅化 |
(二)现实困境的原因分析 |
1.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挖掘尚浅 |
2.外来节日文化的冲击风头正盛 |
3.传统节日文化的现代转型乏力 |
4.大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不足 |
四、运用传统节日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 |
(一)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的优质资源 |
1.丰富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 |
2.重构传统节日文化的仪式 |
(二)借鉴传统节日文化的表现形式 |
1.借鉴传统节日文化的行为化表现形式 |
2.借鉴传统节日文化的物质化表现形式 |
(三)增强大学生的传统节日文化认同 |
1.加强大学生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 |
2.加强大学生的传统节日文化体验 |
(四)善用传媒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
1.把握传统节日文化宣传的时度效 |
2.祛除外来节日文化的后视镜心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富伦理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成果综述与分析 |
三、研究概念辨析与界定 |
(一)财富的一般概念及历史演变 |
(二)财富的本质特征与伦理蕴含 |
(三)财富伦理与财富伦理建设 |
四、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与创新 |
(一)研究重点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财富问题的理性审视 |
一、国家层面的财富伦理失范的表征与原因 |
(一)国家层面的财富伦理失范的表征:国富民富不协调 |
(二)国家层面的财富伦理失范的原因分析 |
二、社会层面的财富伦理失范的表征及原因 |
(一)社会层面的财富伦理失范表征:国民财富心态失衡 |
(二)社会层面的伦理失范的原因分析 |
三、个人层面的伦理失范的表征及原因 |
(一)个人层面的伦理失范的表征:财富道德修养缺失 |
(二)个人层面的伦理失范的原因分析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富伦理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一、加强财富伦理建设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要求 |
(一)财富伦理建设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
(二)财富伦理建设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
(三)财富伦理建设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要求 |
二、加强财富伦理建设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
三、加强财富伦理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
(一)市场经济本身的伦理蕴含要求加强财富伦理建设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财富伦理的道德导航 |
四、加强财富伦理建设是破解当代社会财富问题的现实要求 |
(一)贫富悬殊加剧的严峻现实要求加强财富伦理建设 |
(二)生态环境破坏的严峻现实要求加强财富伦理建设 |
(三)贪污腐败的严峻现实要求加强财富伦理建设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富伦理建设的思想资源 |
一、马克思主义财富观和财富伦理思想 |
(一)生产力标准与劳动价值论的确立 |
(二)对私有制下财富分配不公的批判性考察 |
(三)财富的属人本质与财富归社会所有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财富伦理思想 |
(一)自力更生的勤劳创造精神,重建民族自尊自信 |
(二)“大公无私”与社会财富的人民性 |
(三)传统财富伦理的创新与发扬 |
(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财富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三、中国传统财富道德观中的优秀思想资源传承 |
(一)中国传统财富道德观的精华 |
(二)中国传统财富道德观的特性 |
(三)中国传统财富道德观的启示 |
四、西方财富伦理思想中的合理思想资源借鉴 |
(一)古希腊哲学城邦治理视域中的财富伦理 |
(二)现代资本主义财富伦理的体悟与反思 |
(三)西方财富伦理启示与警示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富伦理建设的基本目标 |
一、国家层面财富伦理建设的基本目标 |
(一)确保制度正义 |
(二)倡导体面劳动 |
(三)追求富强幸福 |
二、社会层面财富伦理建设之基本目标 |
(一)和谐协调 |
(二)信用社会 |
(三)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 |
三、个人层面财富道德建设之目标 |
(一)勤勉敬业 |
(二)培育发展能力 |
(三)见利思义 乐于奉献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富伦理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富伦理建设的基本原则 |
(一)人本性原则 |
(二)层次性原则 |
(三)互利性原则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富伦理建设的基本要求 |
(一)时代性:必须契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新常态实际 |
(二)科学性: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 |
(三)民族性:必须彰显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 |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富伦理建设的基本内容 |
一、国家层面的财富伦理规范 |
(一)节用裕民俭以治国 |
(二)生产分配公平正义 |
(三)民富为先藏富于民 |
二、社会层面的财富伦理规范 |
(一)以富为荣 |
(二)以德致富 |
(三)友善互助 |
三、个人层面的财富道德规范 |
(一)坚守良知创造财富 |
(二)遵照理性消费财富 |
(三)心存仁慈回馈社会 |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富伦理建设的实现路径 |
一、国家层面:构建科学的财富伦理制度 |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在制度供给上推动财富发展 |
(二)努力实现公平正义,在制度改革上保障财富分配 |
(三)不断推进法治建设,在制度创新上强化财富保护 |
二、社会层面:培育先进的财富伦理文化 |
(一)培育良性健康的财富文化心态 |
(二)追求财富精神品质 |
(三)超越财富幸福生活 |
三、个人层面:培养高尚的财富伦理品质 |
(一)深化对财富本质属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财富观 |
(二)深化对财富伦理关系的认识,树立高度的责任感 |
(三)深化对财富道德自觉的认识,培育高贵的财富品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9)越南新闻出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革新新闻出版职业道德的严峻性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任务、目标、方法和创新 |
第1章 道德素质对新闻出版活动的重要性 |
第一节 职业道德 |
一、职业道德概念 |
二、新闻出版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
第二节 新闻出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
一、促进维护政治稳定并确保社会发展中的社会主义方向 |
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
三、有助于越南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先进文化建设 |
第三节 新闻出版职业道德的特殊性 |
一、新闻出版是以信息为主的特别政治活动 |
二、新闻出版既是文化活动又是经营活动 |
第2章 马克思、列宁、胡志明以及越南共产党对新闻出版职业道德的观点 |
第一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胡志明思想——越南新闻出版活动的“思想基石和行动指南” |
一、在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 |
二、建设和保护越南社会主义过程中 |
第二节 马克思,列宁,胡志明对于新闻出版职业德道的核心观点 |
一、成为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 |
二、与人民紧密联系,成为人民的声音 |
三、真实、客观、尊重事实 |
四、不断学习和磨练 |
第三节 越南共产党对新闻出版职业道德的观点 |
一、政治、思想定向上的观点 |
二、工作原理 |
三、管理组织上的观点 |
四、党对新闻出版工作者的新要求 |
第3章 越南改革阶段的新闻出版活动(1986 年至今) |
第一节 越南改革阶段的新闻出版活动概况 |
一、新闻活动质量与数量猛速提升 |
二、社会化出版活动日益明确正确方向 |
三、伯尔尼公约带来的新动力 |
第二节 影响新闻出版职业道德素养的新客观因素 |
一、大众媒体的飞速发展 |
二、全球化和民主化趋势的影响 |
三、科技革命和市场经济的影响 |
四、社会利益集团的发展及强大分化 |
五、新闻媒体在社会中的活动潜力(社会政治组织和国家机构以外)越来越大 |
第4章 越南新闻出版职业道德的积极与消极表现及其成因 |
第一节 积极的表现 |
一、维护政治稳定,宣传、普及党和国家的政策、途径 |
二、惩恶扬善 |
三、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人才、保护与发展传统文化 |
第二节 消极的表现 |
一、背离宗旨、目的及活动功能 |
二、贸易化、直奔经济利润的倾向 |
三、发布虚假信息,造成严重后果 |
四、侵权现象 |
五、非法印刷、生产伪劣产品问题 |
第三节 限制的原因 |
一、无视政治、教育、自我教育 |
二、管理的不足之处 |
三、其他客观原因 |
第5章 越南革新新闻出版职业道德准则简介 |
第一节 新闻出版职业道德上的政治和信念素质 |
一、忠于党和人民、保护祖国 |
二、恪守法律法规 |
三、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及公民义务 |
第二节 新闻出版工作者必备的职业素养 |
一、以民族、社会文化、读众的利益为重 |
二、忠实、客观、尊重事实 |
三、按照法律规定严守国家秘密、信息源和相关的其它机密 |
四、具备求是意识和终身学习精神,以丰富知识并完善自我人格 |
第6章 提高越南新闻出版职业道德素质的对策 |
第一节 自我教育、自我培养革命道德素质 |
一、提高自身政治、文化、道德意识 |
二、以胡志明道德品质及思想为模范来学习,成为越南各新闻出版工作者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途径 |
第二节 革新、加强党的领导及国家的管理 |
一、提升党在政治思想取向上的领导效力和效果 |
二、提高国家对新闻出版活动的管理效率,并限制缺乏责任意识、职业道德的行为 |
第三节 从业工作人员培养、训练规划 |
一、宏观方案 |
二、微观方案 |
第四节 为新闻出版职业道德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
第五节 严格督查、清查与加强社会监管相结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概述 |
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探源 |
2.1.1 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核心价值观的憧憬 |
2.1.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 |
2.1.3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开拓 |
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生成逻辑 |
2.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
2.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依据 |
2.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原则 |
2.2.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特点 |
2.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学理阐释 |
2.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
2.3.2 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类型 |
2.3.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
2.3.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特性 |
第3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 |
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关联的多种可能 |
3.1.1 历史回眸的追溯可能 |
3.1.2 当代际遇的现实可能 |
3.1.3 科学契合的实践可能 |
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关联的多维必然 |
3.2.1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理论必然 |
3.2.2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必然 |
3.2.3 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作用的客观必然 |
3.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关联的多重意义 |
3.3.1 有利于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资源 |
3.3.2 有利于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认同路径 |
3.3.3 有助于大众自觉抵制错误思潮的侵蚀 |
第4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溯源 |
4.1 诚实守信的道德基石 |
4.1.1 诚实守信的传统文化渊源 |
4.1.2 恪守诚信的当代价值操守 |
4.2 勤勉敬业的精神凝聚 |
4.2.1 勤勉敬业的传统文化意蕴 |
4.2.2 爱岗敬业的当代价值守则 |
4.3 厚德仁爱的品行镜鉴 |
4.3.1 厚德仁爱的传统文化积淀 |
4.3.2 崇尚友善的当代价值理念 |
4.4 和合故能谐的思想境界 |
4.4.1 和合故能谐的传统文化精髓 |
4.4.2 追求和谐的当代价值理想 |
4.5 民富国强的目标追求 |
4.5.1 民富国强的传统文化内涵 |
4.5.2 实现富强的当代价值目标 |
第5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超越 |
5.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新诠释 |
5.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精神 |
5.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扬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实诉求 |
5.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理念 |
5.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新延展 |
5.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化 |
5.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 |
5.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
5.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征的新彰显 |
5.3.1 不忘初心的民族特征 |
5.3.2 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
5.3.3 脚踏实地的实践特征 |
第6章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6.1 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
6.1.1 坚定富强目标,全面建成小康 |
6.1.2 牢固民主基础,维护人民利益 |
6.1.3 提升文明层次,打造国家名片 |
6.1.4 唱响和谐之声,保障社会安定 |
6.2 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
6.2.1 汲取自由精华,实现价值追求 |
6.2.2 把握平等准则,尊重个体人格 |
6.2.3 维护公正秩序,共享社会资源 |
6.2.4 扞卫法治权威,推进依法治国 |
6.3 恪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
6.3.1 赤诚爱国情感,助力民族复兴 |
6.3.2 发扬敬业精神,坚守岗位职责 |
6.3.3 强化诚信意识,弘扬传统美德 |
6.3.4 培育友善理念,谐适人际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国强民富”“民富国强”不是文字游戏(论文参考文献)
- [1]经济所90年发展回顾和未来展望[J]. 封越健,魏众. 经济学动态, 2019(06)
- [2]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探析[D]. 杨建晓. 贵州师范大学, 2018(05)
- [3]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研究[D]. 辛志军.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思想的三个维度[J]. 崔治忠.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8(01)
- [5]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四位一体”课程实施路径研究[D]. 徐园媛. 西南大学, 2017(04)
-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机理研究[D]. 易刚.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2)
- [7]运用传统节日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 冯殿华. 辽宁师范大学, 2017(04)
-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富伦理建设研究[D]. 张志兵. 湖南科技大学, 2017(12)
- [9]越南新闻出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D]. 阮黄梅(Nguyen Hoang Mai). 河北大学, 2017(08)
-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研究[D]. 郑晶晶. 大连海事大学, 2017(09)
标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个人核心价值观论文; 文化自信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认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