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生态系论文_赵希岳,蔡志强,王利群,王寿祥

导读:本文包含了水生生态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生态,生态学,菜豆,放射性,生物,生态系统,除草剂。

水生生态系论文文献综述

赵希岳,蔡志强,王利群,王寿祥[1](2006)在《~(60)Co在水生生态系中的迁移富集和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模拟污染物的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60Co在水生生态系中的迁移、消长和分配动态。结果表明,60Co进入水中后,在水生生态系中发生沉淀或与其他离子络合或被水生生物吸收或被吸附等形式在系统中迁移和转化,从而在系统各部分中分配和积累。在引入后的很短时间内,池水中60Co的比活度迅速降至一定值后缓慢下降;底泥通过与60Co进行离子交换,富集了大量的60Co;水葫芦也可在短期内吸附大量的60Co;螺蛳和鲫鱼对60Co的吸附能力较弱,螺蛳肉中60Co的富集率大于在壳中的富集率,60Co在鱼体内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内脏中。60Co在系统各部分的量均受时间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06年06期)

董波[2](2005)在《几种除草剂对淡水生物和微观水生生态系分解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除草剂使用大幅度增长,除覃剂的使用几乎覆盖了所有生境,包括农田、果园、林地、公园和自然水体。除草剂使用后,随着降水、淋溶和径流的作用,迁移入淡水生态系,对淡水生物和淡水生态系产生影响。本文研究了几种除草剂对紫萍、金鱼藻、普通小球藻的影响,随后,还研究了丁草胺对微观水生生态系分解功能的影响,取得结果如下: 1.首先研究了常用除草剂对水生植物的生理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在12种除草剂中,乙草胺、丁草胺、艾割对紫萍(Spirodela polyrhiza (L.) Schleid)、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生长影响显着。其后进行的丁草胺对金鱼藻生物量及生理生化影响研究表明:金鱼藻生物量(干重)随丁草胺浓度的升高显着下降,处理后16d,两者呈显着的负相关。丁草胺处理后金鱼藻光合放氧速率明显下降,至16d,2、4、6、8mg/L处理分别比对照减少36.02%、41.64%、42.74%和48.43%;呼吸耗氧速率也显着下降,4、6、8mg/L处理分别比对照下降25.87%、66.64%、67.94%。呼吸耗氧速率的改变与丁草胺浓度呈极显着的负相关;丁草胺处理后金鱼藻叶绿素含量显着下降。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的变化也与丁草胺处理浓度有关,低浓度(1mg/L)呈现先高后低,至16d显着低于对照,高浓度(8mg/L)为先低后逐渐恢复。除草剂对水生植物的影响有可能影响整个水生生态系的功能。 2.通过96h的毒性实验,研究了普通小球藻对3种不同作用机制农田常用除草剂嗪草酮、骠马和甲草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嗪草酮、甲草胺对普通小球藻的毒性随时间的推移有加重趋势,并呈现很好的剂量-效应关系;最高抑制生长浓度(嗪草酮0.24mg/L,甲草胺12.8mg/L)处理组的最大比增长率分别为对照组的12.38%和31.58%;骠马低浓度对普通小球藻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并呈一定的生长促进效应,0.08mg/L浓度组普通小球藻最大比增长率为对照组的111.44%,而高浓度则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并随时间推移,毒性逐渐减弱。(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05-05-01)

杨士林,赵哲[3](1999)在《阿穆尔河流域水生生态系鱼体内重金属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我省界河阿穆尔河中游水生生态系鱼体中重金属含量研究结果,从生物地球化学角度揭示了不同鱼种及鱼的不同器官对重金属的亲合和富集能力以及同水体污染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北方环境》期刊1999年04期)

王寿祥,钟伟良,陈传群,张永熙,孙志明[4](1997)在《放射性铈在模拟水生生态系中的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141Ce在水-底泥-水生动植物系统中的迁移和消长动态。结果表明,系统各组分中141Ce浓度与时间关系由多项指数描述。其中池水中的141Ce浓度随时间延长单调地降低;底泥中141Ce浓度随时间延长增加;水生动植物中141Ce浓度则各自在经历某一最大值后逐渐降低。水生动植物对141Ce皆有一定的富集能力,其大小次序依次为:金鱼藻>>螺蛳>鱼;而鱼体中的141Ce主要集中于内脏,螺壳与螺肉中141Ce浓度无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1997年03期)

郭江峰,孙锦荷,翟琳琳[5](1996)在《抗蚜威在水生生态系中的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同位素示踪和模拟生态系统技术,研究了进入水生生态系中的抗蚜威的转移、富集和降解等。结果表明,抗蚜威在水生生态系中,降解产生大约9种产物。在底泥、草鱼、浮萍以及水浮莲中的积累都随时间的延续而增加,与此同时,水体中抗蚜威的浓度不断下降。(本文来源于《核农学报》期刊1996年03期)

王寿祥,张永熙,陈传群,孙志明,黄丹[6](1994)在《~(89)Sr在模拟陆生-水生生态系中的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89)Sr在陆地作物菜豆中的积累动态及对水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的(89)Sr较迅速地向菜豆转移,其比活度与时间成指数正相关,而土壤中(89)Sr的比活度与深度呈指数负相关。通过雨水淋溶和渗漏,土壤中的(89)Sr约5%进入水体;水体内各组分的分配为池水较低,底泥较高;而水生生物中金鱼藻较低,鱼和螺蛳中最高,表现了鱼和螺蛳对水体中的(89)Sr有较大的浓集作用。(本文来源于《核技术》期刊1994年01期)

张永熙,王寿祥,陈传群,孙志明,王辅俊[7](1993)在《锶-89、氚水在模拟陆生-水生生态系中的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受~(89)Sr污染的陆地对水体的影响和进入水体的HTO向陆地的迁移。结果表明:(1)土壤中的~(89)Sr较迅速地向菜豆转移,其浓度随时间增大;而土壤中~(89)Sr浓度与土层深度呈指数负相关;通过雨水淋溶和渗漏,土壤中的~(89)Sr约5%进入水体并向水体其它组分转移,而水生生物对它都有一定的浓集作用。(2)进入水体的HTO将向系统各组分转移,池水中的HTO单调地减少,底泥及水生生物中的HTO浓度皆在经历某一最大值后下降;HTO中的氚以自由水氚和结合态氚存在于水生生物和底泥中;HTO还明显地向毗邻的陆地和作物迁移,在一个半月期间,陆地系统中的总氚约占水体的24%。(本文来源于《中国核科技报告》期刊1993年00期)

徐寅良,陈传群[8](1992)在《~(134)Cs在水生生态系中的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生生态系中,~(134)Cs在水体中的消失和生物体对~(134)Cs的吸收都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式,即,指数回归形式y=Ae~(bt)。水生生物对水体中~(134)Cs的富集系数(K)和经过时间(t)呈线性回归方程K=A+Bt关系。螃蜞菊的K值高达560,可用来监测和净化被~(134)Cs污染了的水体。鱼类能摄取水体中的~(134)Cs并积累在肝、肾等内脏器官。鱼肉中~(134)Cs的比活度虽然很低,但其放射性活度占全鱼总活度的百分数却很高,达30%左右。底泥能强烈地吸附~(134)Cs,并减少水生生物对~(134)Cs的吸收,它是一种廉价的、良好的~(134)Cs吸附剂和净化剂。由于拮抗作用,K~+能抑制水生生物对~(134)Cs~+的吸收。(本文来源于《中国核科技报告》期刊1992年S3期)

徐寅良,陈传群[9](1992)在《~(134)Cs在水生生态系中的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生生态系中,~(134)Cs在水体中的消失和生物体对~(134)CS的吸收都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式,即,指数回归形式y=Ae~(bt)。水生生物对水体中~(134)Cs的富集系数(K)和经过时间(t)呈线性回归方程K=A+Bt关系。螃蜞菊的K值高达560,可用来监测和净化被~(134)Cs污染了的水体。鱼类能摄取水体中的~(134)Cs并积累在肝、肾等内脏器官。鱼肉中~(134)Cs的比活度虽然很低,但其放射性活度占全鱼总活度的百分数却很高,达30%左右。底泥能强烈地吸附~(134)Cs,并减少水生生物对~(134)Cs的吸收,它是一种廉价的、良好的~(134)CS吸附剂和净化剂。由于拮抗作用,K~+能抑制水生生物对~(134)Cs~+的吸收。(本文来源于《中国核科技报告》期刊1992年00期)

蔡道基,龚瑞忠,陈锐,蒋新明[10](1989)在《溴氰菊酯混配农药——大地西对稻田-鱼塘水生生态系的安全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在自然条件下施用溴氰菊酯混配农药——大地西对稻田-鱼塘水生生态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稻田中施用时,由于实际用量低,加上作物的沾附、土壤与水体中悬浮物的吸附及其存在形态的变化,其实际浓度与毒性已降低到对稻田养鱼及邻近鱼塘的水生生物不再有危害的程度。描述了溴氰菊酯在整个模拟生态系中的迁移与消减规律。研究了溴氰菊酯在不同加工剂型中的存在形态,以及在鱼体内的吸收与分布特点及其与毒性的关系。(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1989年02期)

水生生态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除草剂使用大幅度增长,除覃剂的使用几乎覆盖了所有生境,包括农田、果园、林地、公园和自然水体。除草剂使用后,随着降水、淋溶和径流的作用,迁移入淡水生态系,对淡水生物和淡水生态系产生影响。本文研究了几种除草剂对紫萍、金鱼藻、普通小球藻的影响,随后,还研究了丁草胺对微观水生生态系分解功能的影响,取得结果如下: 1.首先研究了常用除草剂对水生植物的生理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在12种除草剂中,乙草胺、丁草胺、艾割对紫萍(Spirodela polyrhiza (L.) Schleid)、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生长影响显着。其后进行的丁草胺对金鱼藻生物量及生理生化影响研究表明:金鱼藻生物量(干重)随丁草胺浓度的升高显着下降,处理后16d,两者呈显着的负相关。丁草胺处理后金鱼藻光合放氧速率明显下降,至16d,2、4、6、8mg/L处理分别比对照减少36.02%、41.64%、42.74%和48.43%;呼吸耗氧速率也显着下降,4、6、8mg/L处理分别比对照下降25.87%、66.64%、67.94%。呼吸耗氧速率的改变与丁草胺浓度呈极显着的负相关;丁草胺处理后金鱼藻叶绿素含量显着下降。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的变化也与丁草胺处理浓度有关,低浓度(1mg/L)呈现先高后低,至16d显着低于对照,高浓度(8mg/L)为先低后逐渐恢复。除草剂对水生植物的影响有可能影响整个水生生态系的功能。 2.通过96h的毒性实验,研究了普通小球藻对3种不同作用机制农田常用除草剂嗪草酮、骠马和甲草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嗪草酮、甲草胺对普通小球藻的毒性随时间的推移有加重趋势,并呈现很好的剂量-效应关系;最高抑制生长浓度(嗪草酮0.24mg/L,甲草胺12.8mg/L)处理组的最大比增长率分别为对照组的12.38%和31.58%;骠马低浓度对普通小球藻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并呈一定的生长促进效应,0.08mg/L浓度组普通小球藻最大比增长率为对照组的111.44%,而高浓度则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并随时间推移,毒性逐渐减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生生态系论文参考文献

[1].赵希岳,蔡志强,王利群,王寿祥.~(60)Co在水生生态系中的迁移富集和分布[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

[2].董波.几种除草剂对淡水生物和微观水生生态系分解功能的影响[D].扬州大学.2005

[3].杨士林,赵哲.阿穆尔河流域水生生态系鱼体内重金属的研究[J].北方环境.1999

[4].王寿祥,钟伟良,陈传群,张永熙,孙志明.放射性铈在模拟水生生态系中的行为[J].生态学报.1997

[5].郭江峰,孙锦荷,翟琳琳.抗蚜威在水生生态系中的行为[J].核农学报.1996

[6].王寿祥,张永熙,陈传群,孙志明,黄丹.~(89)Sr在模拟陆生-水生生态系中的行为[J].核技术.1994

[7].张永熙,王寿祥,陈传群,孙志明,王辅俊.锶-89、氚水在模拟陆生-水生生态系中的行为[J].中国核科技报告.1993

[8].徐寅良,陈传群.~(134)Cs在水生生态系中的行为[J].中国核科技报告.1992

[9].徐寅良,陈传群.~(134)Cs在水生生态系中的行为[J].中国核科技报告.1992

[10].蔡道基,龚瑞忠,陈锐,蒋新明.溴氰菊酯混配农药——大地西对稻田-鱼塘水生生态系的安全评价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1989

论文知识图

草甘膦在模拟水生生态系中分配/富...索引索引蛋白进入水生生态系统的途径(...2 45 d 时甲磺隆残留物在鱼体各部分积累...概述2007年度武汉地区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概述2007年度武汉地区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

标签:;  ;  ;  ;  ;  ;  ;  

水生生态系论文_赵希岳,蔡志强,王利群,王寿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