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室间隔厚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室间隔,高血压,厚度,内膜,参考值,内皮,肥厚。
室间隔厚度论文文献综述
林威[1](2018)在《非冠心病患者心电图T波和左心室、室间隔厚度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非冠心病患者心电图T波和心脏彩超、心脏磁共振检测的左心室大小、室间隔厚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3例非冠心病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心脏彩超、心脏磁共振检测,对比T波正常组与T波倒置组的左心室大小和室间隔厚度差异,分析V5导联T波高度与左心室大小、室间隔厚度的相关性。结果心脏彩超、心脏磁共振测量的室间隔上段、中段、下段厚度在T波正常组和倒置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种方法测量的左心室大小在T波正常组和倒置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种方法测量的室间隔厚度和T波高度均成负相关(P <0.05),两种方法测量的左心室大小和T波高度无相关性(P> 0.05)。结论室间隔厚度和T波高度呈负相关关系,未发现左心室大小和T波高度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标准管理》期刊2018年23期)
汤俊达[2](2018)在《基于TreeNet大数据分析技术的IgA肾病患者室间隔厚度、颈动脉内膜厚度相关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IgA肾病患者室间隔厚度、颈动脉内膜厚度与临床实验室和特殊检查各变量相关程度。方法:从既往已经建立的204名IgA患者的数据库,筛选资料完全完整的136个病人的身高体重BMI等基本项目、尿常规尿蛋白定量血常规生化等实验室检查数据及心超、颈动脉超声等数据进行TreeNet数据分析。TreeNet是新一代高速,错误容忍,并具有超常精确性的预测建模(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8-10-11)
韩旭,葛淼[3](2018)在《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参考值的地理环境分布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反映我国各地区健康成年人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49个市县2511例健康人成年人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参考值,应用SPSS19.0软件对其与7项地理指标进行相关分析,之后用7项地理指标与健康人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参考值进行岭回归分析,使用克里格插值法探索我国健康人成年人室间隔参考值的空间趋势分布。结果:健康成年人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与地理因素存在显着的相关性,线性回归方程为㊣=8.72-0.0004313X_1+0.0001121X_2-0.01093X_3+0.0009032X_4-0.0001131X_5+0.0.3592X_6-0.1541X_7±0.64,并从空间分布图得出我国健康人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参考值大致上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结论:若知道中国某地区的地理要素,可通过上述模型估算该地区健康成年人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参考值。(本文来源于《201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期刊2018-08-03)
胡豪飞,魏径虹,廖德汉,周文雄,韦翠美[4](2018)在《2型糖尿病患者室间隔厚度与肾功能及预后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um thickness,IVST)与肾功能水平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非透析糖尿病患者265例,按IVST分为正常组(IVST≤11)和增厚组(IVST>11mm);按照基线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分为eGFR≥60和<60 mL/(min·1.73m~2)组。比较各组患者人口学及生化指(本文来源于《中华高血压杂志》期刊2018年07期)
张梅,陈芳,周晓帆,张红[5](2017)在《老年高血压病人室间隔厚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人室间隔厚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病人100例,根据室间隔厚度将病人分为肥厚组(≥12 mm)62例和非肥厚组(<12 mm)38例,同时选择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室间隔厚度、IMT,采用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和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评价血管内皮功能,分析室间隔厚度与IMT、血管内皮功能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方差分析显示,3组IMT、室间隔厚度、FMD、ET-1和NO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肥厚组IMT、室间隔厚度、ET-1显着高于非肥厚组和对照组,FMD、NO水平显着低于非肥厚组和对照组,非肥厚组IMT、室间隔厚度、ET-1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FMD、NO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病人室间隔厚度与IMT和ET-1呈正相关,而与FMD、NO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老年高血压病人存在室间隔肥厚,且室间隔肥厚的老年高血压病人颈动脉和血管内皮功能损害更严重。(本文来源于《实用老年医学》期刊2017年03期)
李正义,康瑜,李伟,吴伦宽,段艳[6](2016)在《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LVOTG及室间隔厚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疗效。方法:对23例HOCM患者行PTSMA治疗,了解术中靶血管选择情况,观察消融效果,比较手术前及手术后即刻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及室间隔厚度,观察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1年,观察LVOTG、室间隔厚度及有无复发。结果:22例HOCM患者间隔支均起源于前降支,1例起源于回旋支;23例患者行PTSMA治疗均成功,即刻消融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超声心动图和左心导管测定LVOTG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1年后随访超声心动图LVOTG及室间隔厚度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1),无死亡病例、传导阻滞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结论:PTSMA治疗HOCM近期疗效确切,手术并发症低,能有效降低患者LVOTG,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贵州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10期)
黄菊香,聂连涛,李中健[7](2016)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室性期前收缩与室间隔厚度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室性期前收缩与室间隔厚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10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22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行心脏检查,测定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室瓣口舒张早期最大流速与心房收缩期最大流速比值(E/A)。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仪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将患者分为无室性期前收缩组(104例)和室性期前收缩组(125例),并对室性期前收缩组患者进行Lown分级。结果室性期前收缩组室间隔厚度大于无室性期前收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Lown分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室间隔厚度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62,P<0.05)。Lown分级为Ⅰ级者室间隔厚度以8.0~11.9 mm为主(40例,66.7%),Lown分级为Ⅱ、Ⅲ级者室间隔厚度以12.0~13.9 mm为主(10例,58.8%;18例,60.0%),Lown分级为Ⅳ级者室间隔厚度以8.0~11.9 mm为主(10例,55.6%)。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室性期前收缩发生与室间隔厚度增加有关,且室间隔厚度的增加会影响室性期前收缩的数量、性质。(本文来源于《中国全科医学》期刊2016年20期)
昝生菊[8](2015)在《H型高血压患者室间隔厚度与心率震荡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室间隔厚度(IVST)与心率震荡(Hct)现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青海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0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了80例高血压伴室性早搏患者,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45岁,平均67.25±6.62岁,接诊医生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进一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详细记录每例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体重、身高、吸烟史、饮酒史、慢性疾病史,详细询问既往病史,血压控制情况,入院后第2日清晨检测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生化,将患者按照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不同,分为H型高血压组(Hcy≥13.0 umol/L)39例和非H型高血压组(Hcy<13.0umo L/L)41例,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检测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行患者行24h动态心电监护检查,获得其动态心电监护结果,统计室性早搏总数,系统计算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分析H型高血压组与非H型高血压组Hcy、IVST、LVEF、TO、TS差异;比较不同级别H型高血压患者TO、TS差异;根据HRT异常分级比较H型高血压和非H型高血压组Hcy水平变化。结果 1、H型高血压组与非H型高血压患者Hcy、IVST、LVEF、TO、TS比较,H型高血压组比单纯高血压组Hcy(18.97±4.38、8.67±2.52)、IVST(15.50±1.99比9.05±1.79)、TO(4.15±3.69比-8.93±3.74)均明显升高,LVEF(50.93±3.33比64.28±5.46)、TS(1.72±0.77比5.12±1.54)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各组H型高血压患者的心率震荡现象比较从一级高血压组、二级高血压组、叁级高血压组,TO(-1.91±1.75、2.9±2.54、6.37±2.9)逐渐升高,TS逐渐下降(5.36±1.46、2.13±1.26、1.02±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0.01)。3、H型高血压和非H型高血压比较Hcy水平变化,随着HRT异常分级升高,H型高血压患者Hcy水平(14.04±1.53、25.27±1.03、32.36±1.32)逐渐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H型高血压患者Hcy(8.56±2.03、9.36±1.24、6.28±2.63)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1.H型高血压患者较非H型高血压患者存在明显的IVST增厚,LVEF明显降低,提示高血浆HCY水平可能对高血压患者发生室间隔肥厚起重要的作用。2.H型高血压患者较非H型高血压患者有显着的HRT异常现象,表现为TO升高,TS下降。3.H型高血压患者随着血压水平的增高,HRT现象明显异常。4.H型高血压患者随着HRT异常分级级别越高,Hcy水平逐渐升高,而非H型高血压患者随着HRT异常分级级别越高,Hcy水平无明显变化。(本文来源于《青海大学》期刊2015-05-01)
江洁[9](2015)在《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室间隔厚度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不同室间隔厚度的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情况,探讨叁者之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3年10月就诊的中老年1-2级高血压患者85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41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心脏室间隔厚度(IVST)、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根据室间隔厚度分为高血压室间隔肥厚组(≥12mm,n=40)和高血压室间隔正常组(<12mm,n=45)。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n=30),其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各组常规测量血压、身高、体重等,并测定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收集空腹血糖(FBS)、总胆固醇(TC)、甘油叁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肌酐(CR)、尿素氮(BUN)等生化指标。结果1、高血压两组(包括高血压室间隔肥厚组与高血压室间隔正常组)除收缩压、舒张压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外(P<0.01),叁组之间,在年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叁酯、低密度脂蛋白、肌酐、尿素氮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高血压两组FMD显着降低,低于正常对照组,高血压室间隔肥厚组FMD又明显低于高血压室间隔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肱动脉血管基础内径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高血压两组IMT值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室间隔肥厚组IMT值又明显高于室间隔正常组(P<0.05)。同时,室间隔肥厚组斑块检出率较室间隔正常组增高。4、高血压室间隔肥厚组ET-1浓度较高血压室间隔正常组及正常对照组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NO浓度高血压室间隔肥厚组明显低于高血压室间隔正常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相关分析提示,肱动脉FMD、NO与室间隔厚度呈显着负相关(r=﹣0.628,P<0.01;r=-0.629,P<0.01),颈动脉IMT、ET-I与室间隔厚度呈显着正相关(r=0.533,P<0.01;r=0.673,P<0.01)。并且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与肱动脉FMD呈显着负相关(r=-0.706,P<0.01)。结论1、高血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2、高血压室间隔肥厚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损害程度较室间隔正常患者更严重;3、可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FMD、IMT、室间隔厚度及ET、NO等生化指标检测,对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损害程度进行评价,及早发现、及时干预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5-03-01)
岑敏仪,葛淼,王聪霞,路春爱,何进伟[10](2014)在《中老年人室间隔厚度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岭回归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揭示我国中老年人室间隔厚度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71个市县3 996例健康中老年人室间隔厚度参考值,应用SPSS19.0软件对其与17项地理指标进行相关分析,选取相关性显着的7项地理指标进行岭回归分析,使用克里格插值法探索我国中老年人室间隔参考值的空间趋势分布。结果我国中老年人室间隔厚度参考值与其中7项地理因素具有显着的相关性。线性回归方程为:=10.91-0.016 51X1+0.000 380 0X3-0.001 090X9+0.012 66X10-0.041 00X14-0.004 100X15+0.018 30X16±1.55,并从空间趋势分布图得出我国中老年人室间隔厚度参考值的分布规律大致上从东往西逐渐升高。结论若知道中国某地区的地理要素,可通过上述模型估算该地区中老年人室间隔厚度参考值。(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4年23期)
室间隔厚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IgA肾病患者室间隔厚度、颈动脉内膜厚度与临床实验室和特殊检查各变量相关程度。方法:从既往已经建立的204名IgA患者的数据库,筛选资料完全完整的136个病人的身高体重BMI等基本项目、尿常规尿蛋白定量血常规生化等实验室检查数据及心超、颈动脉超声等数据进行TreeNet数据分析。TreeNet是新一代高速,错误容忍,并具有超常精确性的预测建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室间隔厚度论文参考文献
[1].林威.非冠心病患者心电图T波和左心室、室间隔厚度的关系[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
[2].汤俊达.基于TreeNet大数据分析技术的IgA肾病患者室间隔厚度、颈动脉内膜厚度相关因素分析[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2018
[3].韩旭,葛淼.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参考值的地理环境分布规律[C].201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2018
[4].胡豪飞,魏径虹,廖德汉,周文雄,韦翠美.2型糖尿病患者室间隔厚度与肾功能及预后的相关性[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8
[5].张梅,陈芳,周晓帆,张红.老年高血压病人室间隔厚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2017
[6].李正义,康瑜,李伟,吴伦宽,段艳.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LVOTG及室间隔厚度的影响[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16
[7].黄菊香,聂连涛,李中健.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室性期前收缩与室间隔厚度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
[8].昝生菊.H型高血压患者室间隔厚度与心率震荡的研究[D].青海大学.2015
[9].江洁.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室间隔厚度的关系[D].安徽医科大学.2015
[10].岑敏仪,葛淼,王聪霞,路春爱,何进伟.中老年人室间隔厚度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岭回归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